收藏 分销(赏)

河南省新乡市辉县市第二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第五次月考试题.doc

上传人:天**** 文档编号:2190453 上传时间:2024-05-22 格式:DOC 页数:28 大小:1.4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新乡市辉县市第二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第五次月考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河南省新乡市辉县市第二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第五次月考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南省新乡市辉县市第二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第五次月考试题 河南省新乡市辉县市第二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第五次月考试题 年级: 姓名: - 28 - 河南省新乡市辉县市第二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第五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一、单选题(共40小题,每题2分,共80分) 1. 下图是“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图中甲地有大面积现代果园,乙地有大型养殖场,丙地有汞矿开采及冶炼厂,丁地有建材厂。M、N之间有一座桥梁。图中桥梁的桥面与该桥下河面最大高差可能是( ) A. 40米 B. 60米 C. 80米 D. 100米 【答案】A 【解析】 【详解】M、N之间有一座桥梁。读图可知,图中桥梁的桥面与50米等高线相接,表示桥面海拔高度约50米,图中显示,该桥下河面的海拔约为0~25米,则图中桥梁的桥面与该桥下河面最大高差应25~50米,由此判断,A正确,B、C、D错误。故选A。 2. 某一地点,以北是北半球的高纬度,以南是北半球的中纬度,以东是西半球,以西是东半球,该点位于( ) A. 经度180°、北极圈 B. 西经20°、北纬60° C. 东经160°、北极圈 D. 东经160°、北纬60 【答案】D 【解析】 【详解】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赤道。0°—30°为低纬度,30°—60°为中纬度,60°—90°为高纬度。根据题干,以北是北半球的高纬度,以南是北半球的中纬度,可知该地点所在的纬度为北纬60°。划分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西经20°经线和东经160°经线两条经线组成的经线圈。西经20°经线以东是东半球,以西是西半球,东经160°经线以东是西半球,以西是东半球。(即西经20°经线向东至东经160°经线为东半球,东经160°经线向东至西经20°经线为西半球)。根据题干“以东是西半球,以西是东半球”可知该地点所在的经度为东经160°经线。故D正确。故选D。 【点睛】该题属于基础题,主要考查低、中、高纬度和东西半球的划分,要求学生熟练记忆即可。 3. 下图中N为北极点,A、M、B位于地球表面,NP为经线,NM的球面最短距离为2553千米。那么M地的纬度为(  ) A. 66°N B. 67°N C. 23°N D. 24°N 【答案】B 【解析】 【详解】NM的球面最短距离为2553千米,根据同一经线上纬度相差1°的经线长约为111千米,可以计算出NM两地纬度相差23°,N为北极点即N为90°N,则M地的纬度为67°N,选B。 4. 下图示意某湖7000年来湖面变迁状况,该湖多年平均降水量约为95mm,蒸发量约为1315mm。读图,回答下题。 下面四幅图中最能反映图中PQ一线地形剖面图的是(   ) A. A B. B C. C D. D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试题考查等值线的判断 【详解】同一年代湖面海拔高度是一致的,因此可把湖岸线当作等高线来分析,不同时期的湖岸线越密集,湖岸越陡;从图中看湖北岸湖岸线密集,说明北岸坡度陡,南岸湖岸线稀疏,说明南岸坡度较缓;剖面线在Q岸有一河流穿过,剖面图上应出现一个河谷剖面,C正确。 5. 下图为“沿海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和岩层形态示意图”。读图,完成问题。 P地的海拔最可能为( ) A. 1200 m B. 800 m C. 500 m D. 0 m 【答案】A 【解析】 【详解】读沿海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和岩层形态示意图可知,图中1000米和500米等高线之间有一闭合的等高线,该等高线的数值有两种可能:500米和1000米,当该闭合等高线为500米时,其外围海拔高于500米,则P地的海拔低于500米,即0~500米之间,不等于0米或500米;当该闭合等高线为1000米时,其外围海拔低于1000米,则P地的海拔高于1000米,即1000~1500米之间。由此判断,P地的海拔最可能为1200米,A符合题意,排除B、C、D。故选A。 6. 下图中①是“某区域平面图”,虚线为小路;②和③是“该区域地形剖面图”。读图完成下题。 图示区域内唯一的河流流速变化特点表现为( ) A. 慢→快 B. 快→慢 C. 快→慢→快 D. 慢→快→慢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该区域地形剖面图②、③判断,图示区域内的地貌是X—Y方向延伸的山谷,山谷内可能发育唯一的河流,河床底部剖面线即图②中的XOY线,读图该剖面可知,该河谷底部X、Y附近落差(比降)小,流速慢,O附近落差大,流速快。因此图中河流流速变化特点表现为慢→快→慢,D正确,A、B、C错误。故选D。 7. 读“我国某区域等高线简图”,据此完成下题。 图中陡崖顶部P点(  ) A. 海拔可能为450米 B. 距丁村的水平距离约为600米 C. 可直视丙村 D. 距陡崖底部垂直距离可能为398米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崖顶的计算公式:H大≤H顶<H大+d,H大指陡崖重合处顶部的等高线数值,d指等高距。图中等高距是100米,据图可以看出,陡崖顶部故陡崖顶部的海拔是500≤H顶<600,故A错;根据比例尺可知,山顶到丁地水平距离远远大于600米,B错误。P地到丙地之间有山脊挡住视线,不可以直视丙村,C错误;崖底的海拔高度为200-300米,因此陡崖的相对高度为200-400,故答案选D项。 8. 意大利的威尼斯(欧洲)和加拿大的渥太华(北美洲)均在45°N附近,两城市约相距6940km,则( ) A. 威尼斯地处渥太华以西 B. 渥太华地处威尼斯以南 C. 威尼斯和渥太华间的纬度差约90° D. 威尼斯和渥太华间的经度差约88° 【答案】D 【解析】 【详解】两者之间相距纬度为6940千米÷(当地纬度的余弦值×111千米)约为88°,根据劣弧的理论,威尼斯(欧洲)在东方,渥太华在西,D正确,ABC错误;故选D。 【点睛】科学家对不同纬度的经纬线长度进行测量,统计结果部分如表。 9. 下图为某大陆沿海地区七月份等温线图,根据近地面气温变化的一般规律分析,该地区最高点和最低点相对高差可能在( ) A. 60-80米 B. 100-800米 C. 1000-1300米 D. 1800-2000米 【答案】C 【解析】 【详解】读图可知,图示区域最低气温为21~22℃,最高气温为28~29℃,两者相差6~8℃。如果图示区域的气温差异只由地势差异影响,近地面气温变化的一般规律,海拔每上升100米,气温下降0.6℃。由此计算,该地区最高点和最低点相对高差可能在1000~1333米。因此C符合题意,排除A、B、D。故选C。 月球自转和公转的周期相同,从地球上不能看见月球的背面。我国探涮器“嫦四号”于北京时间2018年12月8日2时23分,在四川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并于2019年1月3日10时26分,软着陆于月球背面,实现了人类探测器的首次月背软着陆。根据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10. “嫦娥四号”选择在西昌而非甘肃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是因为这里( ) A. 海拔高,接近卫星所在的大气层 B. 气候干旱,大气的能见度高 C. 纬度低,自转线速度大 D. 设备先进,科技力量雄厚 11. 月球背面是开展天文观测的绝佳场地,因为这里( ) A. 昼夜温差更小 B. 昼夜交替较慢因而适合连续观测 C. 天气状况稳定 D. 可有效避免来自地球的电磁干扰 【答案】10. C 11. D 【解析】 【10题详解】 西昌比酒泉纬度低,自转线速度大,卫星发射时可以节省很多能源,故C正确。西昌与酒泉虽然海拔高度不同,但都位于大气层的对流层,而卫星应位于地球大气层之外,故A错误。西昌属亚热带季风气候,而酒泉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因此西昌较酒泉气候湿润,故B错误。二者设备与科技力量相近, D错误,综上分析,本题选择C。 【11题详解】 月球表面昼夜温差、昼夜交替和天气状况相差不大,但从地球上不能看见月球的背面,故可有效避免来自地球的电磁干扰,D正确;月球背面不存在昼夜现象,AB错。月球上没有大气,天气是大气的活动导致的,C错。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卫星发射基地的区位因素,总体难度适中,重在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和知识迁移运用能力。 12. 读下面两幅经纬网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海拔相同的情况下,a点的自转角速度小于b点 B. 海拔相同的情况下,a点随地球自转的线速度大于b点 C. b点位于东半球 D. b点位于高纬度 【答案】B 【解析】 【详解】a点所在半球自转方向是逆时针,是北半球,顺着自转方向,经度减小,是西经度。A点坐标是30°N,90°W。b点在南半球,纬度是55°S,自转方向是顺时针, b点是西经度。b点的坐标是55°S,140°W。自转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海拔相同的情况下,a点的自转线速度大于b点,自转角速度相同,A错、B对。从20°W向东到160°E是东半球,从20°W向西到160°E是西半球。b点位于西半球,中纬度,C、D错。 【点睛】顺着自转方向,经度减小,是西经度。自转方向是逆时针,位于北半球。南半球,自转方向是顺时针。自转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从20°W向东到160°E是东半球,从20°W向西到160°E是西半球。 13. 读图,在以极点为中心的半球示意图上,四个平行箭头所示的方向(  ) A. 全部相同 B. 两两相同 C. 有三个相同 D. 都不相同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四个方向都不相同,中间两个表示南北方向,但是方向相反,上下两个表示东西方向,方向也相反。 【考点定位】地球上的方向 14.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黄土厚度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题。 图中黄土厚度可能相同的是( ) A. 甲乙 B. 乙丙 C. 甲丁 D. 丙丁 【答案】C 【解析】 【详解】据图可知,甲处厚度是100-150米,乙处厚度150-200米,丙处厚度0-50米,丁处厚度100-150米;可能相同的是甲丁,C正确。故选C。 【点睛】考查等值线图的判读,总体难度适中,重在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和知识迁移运用能力。 15. 读经纬网图,甲、乙两人从G点出发,甲向北行,乙向东行,如果前进的方向保持不变,那么( ) A. 两人都能回到原出发地点 B. 两人都不能回到原出发地点 C. 只有甲能回到原出发地点 D. 只有乙能回到原出发地点 【答案】D 【解析】 【详解】若甲从G出发向北行保持方向不变,就相当于甲是沿着40° W向北走的,由于地球上的所有的经线都是在南北两极点相交的,可知如果甲保持着向北的出发方向不变,当他到达北极点后将无法行走,因为不管他朝哪个方向走,都是向南,可知甲最终无法回到原出发点G的;可知AC错误;若乙从G地出发保持方向不变向东行,就相当于沿着赤道向东行的,那么可知乙最终是可以回到出发点G地的,可知B错误,故D正确。故选D。 【点睛】本题以经纬网图为背景材料,地球与地图的相关知识,主要考查了考生获取解读地理信息、调动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判读卫星遥感图像时常使用对比分析法,具体说就是对不同时间、不同地面物体的卫星图像进行对比和分析。如下图所示,虚实两线分别代表玉米和大豆两种农作物在不同时间对两种不同电磁波的反射强度(图中符号分别代表播种30、75、100、140天后两种农作物反射的电磁波强度)。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6. 区分两种农作物播种面积的最佳遥感图像应拍自播种( ) A. 30天后 B. 75天后 C. 100天后 D. 140天后 17. 该卫星图像可能拍自( ) A. 江汉平原 B. 松嫩平原 C. 洞庭湖平原 D. 太湖平原 【答案】16. A 17. B 【解析】 【16题详解】 根据材料“对比分析法是卫星遥感图像判读的重要方法,具体就是对不同时间的卫星图像色调进行对比和分析,可以把不同的地面物体区分”,通过图示资料显示,两种作物的30天时反射两种电磁波的强度差异最大,因而要参考的最佳遥感图像应该是拍自播种30天后,故A对,BCD错。故选A。 【17题详解】 不同的农作物对自然条件的适应性不同,根据种的农作物可以判断地理位置,根据材料可知当地的主要作物玉米和大豆判断,该地可能位于东北地区。当地的主要作物玉米和大豆判断,该地可能位于东北地区,松嫩平原位于东北,故B对;江汉平原位于湖北,主要种植水稻,故A错;洞庭湖平原主要位于湖南,主要种植水稻,故C错;太湖平原主要种植水稻,故D错。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地理信息技术和农业生产,总体难度适中,重在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和知识迁移运用能力。 18. 下图是位于岷江下游的某个小岛一年中不同时期河岸线变化示意图。该图比例尺增大一倍,则( ) A. 新图比例尺为1∶5000 B. 新图幅为原图的2倍 C. 甲地地表坡度变陡 D. 丙、丁的图上距离为原图的两倍 【答案】D 【解析】 【详解】读图可知,图示比例尺为“图上1厘米等于实地距离250米”,即1:25000。将该图比例尺增大一倍,即为原来的两倍,新图比例尺为1∶12500,A错误;比例尺扩大为原图两倍,实地范围不变,则新图幅面积为原图的四倍,B错误;比例尺变化不会影响甲地坡度,C错误;比例尺扩大为原图两倍,丙、丁的图上距离为原图的两倍,D正确。故选D。 19. 读南半球某区域经纬网图,回答下题。关于图中各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①、②两地相距约2220千米 B. ③⑤两地相距约2220千米 C. ④地位于⑤地的东北方 D. ①②两地间距离等于②③两点间距离 【答案】A 【解析】 【详解】图中①、②两地位于同一经线上,纬度差为20°,相距为20×111,约2220千米,A正确;③⑤两地经度相差40°,相距约为40×111×cos40,大于2220千米,B错误;④地比⑤地的纬度高,位于其西南方,C错误;②、③两地间距离为20×111×cos40,①、②两地间距离较大,D错误。故选A。 【点睛】试题考查地球上距离计算和方向判断,总体难度适中,重在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和知识迁移运用能力。 20. 下图是“西藏雅砻河谷地(29°N,91°E)的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读图,图示区域中( ) A. 河流流量的季节变化和日变化明显 B. 农作物主要以冬小麦为主 C. 聚落多分布在山坡上 D. 河流流向大致是由北向南 【答案】A 【解析】 【详解】由图中经纬网可以确定,图示区域位于青藏高原,河流补给主要靠高山冰川融水,所以流量的季节变化和日变化明显,A项正确。当地农作物主要以青稞为主;聚落多分布在较为温暖的山谷中;从等高线分析,南边河流支流流向大致是由高向低、由南向北流,北部干流是东西流向;所以B、C、D错误。故选A。 【点睛】试题考查等高线图的判断、河流的水文特征、西藏地理环境特征,总体难度适中,重在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和知识迁移运用能力。 21. 下图是“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图中等高距为50米,AB段为河流。读图,某观察者测得山顶的气温为3℃,则图中最低气温不会低于( ) A. 1.9℃ B. 1.7℃ C. 2℃ D. 3℃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地形对气温影响,最低气温出现在海拔最高处。根据水往低处流,河流流向与等高线的凸向相反可知,最高点位于图中西南角,介于600~650米之间,最高点与山顶的海拔高差为165~215米之间,结合气温随高度递减规律,最高点与山顶435米最大温差为1.3℃,就此可计算图中最低气温不会低于1.7℃,选B。 【点睛】本题考查等高线图的综合判读,总体难度适中,重在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和知识迁移运用能力。 下图为“某地等高线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22. 图中甲、乙、丙、丁四地最可能形成瀑布的是( ) A. 甲处 B. 乙处 C. 丙处 D. 丁处 23. 甲、乙间修建一条山区公路,比较合理的筑路方案是( ) A. 方案1 B. 方案2 C. 方案3 D. 方案4 【答案】22. D 23. C 【解析】 【分析】 该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综合判读。 【22题详解】 从图示中可知丙、丁两地等高线重合,为瀑布发育提供了地形条件,由于丁地地势低,有较大的集水区,最可能形成瀑布。而丙地海拔较高,集水面积小,河流水量小,不易形成瀑布,故选D。 【23题详解】 比较四方案知,方案3大致沿等高线延伸,修筑工程量较小,是比较合理的方案。其它方案都有与等高线垂直的线路,坡度大,工程量大,不合理。故选C。 【点睛】等高线与地区规划 (1)铁路、公路选线:一般尽量选在缓坡,避开陡崖、滑坡,通往山顶的公路,往往需建盘山路。翻山时应选择缓坡,并通过鞍部。 (2)港口应考虑:避风的海湾,避开含沙量大的河流(以免引起航道淤塞);浴场多选择在海滨缓坡沙岸。 (3)农业区划:根据等高线反映出来的地形类型,地势起伏、坡度陡缓、水源条件等,因地制宜进行农业生产区划。一般平原多为耕作业,山坡草地多发展畜牧业,山地多发展林业。 (4)工厂厂址选择:除交通、资源、技术等因素外,往往也要考虑地形、地质情况。生产高、精、尖等电子产品的工厂一般选在环境优美、交通便利的地方。 (5)建疗养院:一般选在城郊山地向阳坡,清静,空气新鲜,森林覆盖率高的地方。 现代化信息技术广泛地应用在“2010大连国际马拉松赛”组织赛的各个部门,成为本届马拉松赛的亮点。下图为“120急救指挥中心对此次马拉松比赛出救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4. 组委会接到赛道某地点一个急救电话,需要通过120急救指挥中心在最短的时间内指挥救护车到达事故地点,指挥中心要确定哪一辆救护车离事故地点最近,所利用的技术是 A. GPS+GIS B. GPS+RS C. RS D. GIS+RS 25. 救护车司机要想随时确定自己所处的地理坐标,需要拥有 A. 计算机技术 B. GPS信号接收机 C. 地理信息系统 D. 遥感 【答案】24. A 25. B 【解析】 【24题详解】 先明确三种信息技术的主要功能,GPS为导航、定位系统,GIS为数据储存、管理、分析等,RS为获取信息,所以指挥中心要确定哪一辆救护车离事故地点最近,所利用的技术是GPS和GIS,故A正确。 【25题详解】 救护车司机要想随时确定自己所处的地理坐标,就是要准确定位,所以要有GPS信号接收机,故B正确。 下图是某地山体滑坡后堵塞河道形成堰塞湖的影像。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26. 图中堰塞体垮塌后可能会淹没下游沿岸居民点.可快速确定需要转移人口区域的技术是 A. 遥感( RS) B. 地理信息系统( GIS) C. 全球定位系统( GPS) D. 北斗导航系统(BDS) 27. 图中甲、乙、丙、丁四处海拔由高到低的排序是 A. 甲>乙>丙>丁 B. 甲>丙>丁>乙 C. 乙>丁>丙>甲 D. 乙>丙>甲>丁 【答案】26. B 27. D 【解析】 试题分析: 【26题详解】 地理信息系统( GIS)可以利用数据模拟预测自然灾害影响的区域范围、危害程度,给受灾人员、财产的安全有效转移提供决策依据,故答案选B。 【27题详解】 从图中可以看出乙接近于山上的雪线,海拔最高,丙高于堰塞湖湖面,甲位置与堰塞湖湖面高度相当,丁位于堰塞湖下游,海拔最低,故答案选D。 考点:本题考查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根据最新的观测资料显示,新一轮为期11年的太阳活动周期已经开始,而随着太阳黑子活动的逐渐加剧,太阳风暴将在未来数年逐年增加,届时全球的电力系统,军用、民用航空通信,卫星、全球定位系统信号等都可能受到干扰。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28. 关于太阳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太阳黑子和耀斑都出现在色球层上 ②太阳活动的平均周期大约是11年 ③太阳活动增强与否,对地球无大的影响 ④耀斑爆发时间短,释放的能量巨大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29. 当太阳活动到达高峰期时,下列叙述的现象正确的是(  ) A. 黑子活动减少,耀斑活动增强 B. 黑子活动增强,耀斑活动减弱 C. 太阳活动产生的高能带电粒子流会扰乱地球对流层,影响地面无线电通信 D. 太阳大气抛出的高能带电粒子流会扰乱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 【答案】28. C 29. D 【解析】 【28题详解】 太阳黑子发生在光球层,①错;太阳活动的平均周期大约是11年,②对;太阳活动增强与否,对地球的影响极其深远,③错;耀斑爆发时间短,释放的能量巨大,④对。据此选C。 【29题详解】 当太阳活动到达高峰期时,也就是太阳活动增强时,黑子活动增强,耀斑活动增强。此时,太阳活动产生的高能带电粒子流会扰乱地球电离层,影响地面无线电短波通信;太阳大气抛出的高能带电粒子流会扰乱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据此选D。 【点睛】太阳活动的最主要标志是太阳黑子,其活动周期为11年。黑子出现在光球层,耀斑出现在色球层,太阳风出现在日冕层。黑子增多,耀斑随之增强,此时,太阳风的频率及强度会变大,太阳活动加强时太阳发出的高能带电粒子流会干扰无线电短波通讯,干扰地磁场,产生“磁暴”现象。 2019年2月19日凌晨可以在东南偏东夜空看见金星相伴土星,金星左土星右。完成下面小题。 30. 按质量、体积等性质划分,水星属于( ) A. 地内行星 B. 远日行星 C. 巨行星 D. 类地行星 31. 图为当天从北极上空看到太阳系行星位置和实际相符合的是( ) A. B. C. D. 【答案】30. D 31. C 【解析】 【30题详解】 八大行星按距日距离由近及远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按照轨道划分,地内行星包含地球绕日公转轨道内的水星、金星,按质量、体积等性质划分,水星、金星、地球、火星属于类地行星,选D。 【31题详解】 根据地球的自转方向可判断,A、B两图中,地球上昏线附近可见金星和土星,所以不符合凌晨可见的条件,A、B错;D图中,土星偏东在左侧,不符合土星右的现象,D错,C图符合凌晨可见、金星左土星右两个条件,故C正确。故选C。 【点睛】本题组考查天体与天体系统、宇宙中的地球。 读“我国到达地面的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图”。 完成下面小题。 32. 图中太阳辐射丰富区的共同特点有( ) ①纬度低②海拔较高③云量少,晴天多④上空臭氧少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33. 太阳能作为一种新能源,在未来的经济发展中意义非凡,下列关于我国太阳能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我国太阳能丰富区与经济发达区不一致 ②我国经济发达地区不但缺少常规能源,也缺少像太阳能这样的新能源 ③我国太阳能最贫乏的地区是经济最发达的地区 ④由于太阳能分散,利用技术难度大,在可预见的未来,不可能成为最主要的常规能源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答案】32. C 33. D 【解析】 【分析】 【32题详解】 读图可知,我国太阳能资源最丰富地区为青藏高原和内蒙古高原,青藏高原太阳能资源丰富的原因:地势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少,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且纬度低,太阳辐射强。内蒙古高原太阳能资源丰富的原因主要是地处内陆高原干旱、半干旱地区,海拔较高,晴天多,太阳辐射总量大。由此判断,故图中太阳辐射丰富区丰富的共同原因有海拔较高,云量少,晴天多,②、③符合题意;内蒙古高原纬度不低,上空臭氧不少,因此纬度低、上空臭氧少,不是共同特点,①、④不符合题意。综上所述,C符合题意,排除A、B、D。故选C。 【33题详解】 读图可知,我国太阳能资源最丰富地区和丰富区主要位于我国西部地区,经济相对落后,而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大多不是丰富区,因此我国太阳能丰富区与经济发达区不一致,①正确;经济最发达东部地区,大部分地区为太阳能资源的可利用区,且风能等新能源非常丰富,②错误;读图可知,我国太阳能最贫乏地区为四川盆地和云贵高原东部,属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不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③错误;太阳能资源开发最大的不利条件即为能量分布分散,目前技术条件下,开发利用难度高,在可预见的未来,不可能成为最主要的常规能源,④正确。综上所述,D符合题意,排除A、B、C。故选D。 【点睛】影响地表太阳辐射量的因素:纬度和季节因素(正午太阳高度和昼长)、大气透明度、天气与气候、地势高低、污染程度等差异。 34. 与煤、天然气和核发电等传统电能制造技术相比,太阳能热气流式发电系统(太阳能塔),不烧任何燃料,不需用水,只是应用了一些简单的科学原理,使太阳光的热能被利用来制造强大的上升气流,驱动涡轮发电机发电,它将是未来理想的清洁能源生产方式。读“太阳能热气流式发电系统(太阳能塔)原理示意图”。下列地区最适宜应用太阳能热气流发电系统的是( ) A. 德国西部鲁尔区 B. 美国西南部亚利桑那州地区 C. 印度半岛德干高原地区 D. 亚马孙平原地区 【答案】B 【解析】 【详解】最适宜应用太阳能热气流发电系统的地区应是太阳能丰富的地区。德国西部鲁尔区属温带海洋性气候,常年盛行偏西风,湿度大,多阴雨天气,光照条件差,A错误;亚利桑那州西南部有大片沙漠地带,气候干旱,降水稀少,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光照充足,B正确;德干高原的气候是热带季风气候,雨季时云量多,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光照不足,C错误;亚马孙平原地区属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云量多,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光照不足,D错误。因此四地中美国西南部亚利桑那州地区光照条件最好,最适宜应用太阳能热气流发电系统。故选B。 35. 下图为“我国与全球同纬度太阳辐射总量对比”。读图,回答下题。我国东南地区年太阳辐射总量较同纬度全球平均值低,其主要原因是我国东南地区( ) A. 白昼时间短 B. 云雨天气多 C. 地势低平 D. 洋流影响大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我国东南地区大多位于20~30°N之间,在同纬度其他地区大多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形成热带沙漠气候,晴天多,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光照强;而我国东南地区受季风影响,特别是夏季受来自海洋的夏季风影响,降水丰富,云雨天气多,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因此光照较弱,因此我国东南地区年太阳辐射总量较同纬度全球平均值低,B符合题意;同纬度地区白昼时间相同,排除A;我国东南地区以低山丘陵为主,地势并不低平,排除C;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受到洋流的一定影响,但不是年太阳辐射总量较同纬度全球平均值低的主要原因,排除D。故选B。 36. 如图所示,科学家预测,未来人类可能从地球迁移到相邻的“第二行星家园”。“第二行星家园”的“自转轴”与其公转轨道平面的夹角约为66°01′,自转周期与地球相近,质量约为地球的十分之一,有大气层。和地球相比,“第二行星家园”( ) A. 表面均温更高 B. 属于远日行星 C. 昼夜温差更大 D. 大气层厚度更大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该题考查存在生命的条件。 【详解】从材料中可以看出,第二行星家园质量比地球小的多,因此其引力也比地球小的多,其大气层密度远比地球小,大气层厚度更低,昼夜温差更大,C对、D错;。距离太阳更远,表面均温更低,A错;离地球近,不属于远日行星,B错。所以选C。 37. 下图为“我国某局部地区莫霍界面等深线(单位:千米)示意图”,甲地为某省会城市。34°N纬线等深线向东凸出,原因是( ) A. 山地的延伸 B. 河流流向 C. 谷地的分布 D. 高原的分布 【答案】A 【解析】 【详解】34°N等深线向东凸出即向数值小的地方凸出,根据“凸高为低,凸低为高”的判断技巧,该地的莫霍面较南北两侧高,即存在一个东西走向的高地或山地,不可能是河流和谷地。结合中国区域地理可知,34°N、109°E附近有我国的东西向山脉秦岭,这里无高原分布。故A正确,ABD错误。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等高线图的综合判读,总体难度适中,重在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和知识迁移运用能力。 38. 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甲、乙、丙是聚落,回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图中有一陡崖M,其高度可能为200米 B. 乙村位于甲村东南方向 C. 河流a b段的流向为东北向西南 D. 计划在甲村和丙村间修一公路,2方案路程近,更合理 【答案】C 【解析】 【详解】图中有一陡崖M,有三条等高线相交,图示等高距是50米,根据高差公式,(n-1)•d≦H﹤(n+1)•d,其海拔范围是100-200米之间,A错误;根据指向标,乙村位于甲村东北方向,B错误;结全等高线可以判断,河流a b段的流向为东北向西南,C正确;2方案穿越等高线多,坡度大,开凿隧道多,工程难度大,不合理,D错误;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等高线图的综合判读,总体难度适中,重在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和知识迁移运用能力。 暑假期间,某游客迎着旭日进入图幅范围,徒步行于我国长江流域某山区公路(如下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9. 视线受阻公路边常设有凸面镜用于保障汽车的行车安全,利用凸面镜可看到对面来车,凸面镜应该设置在图中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40. 该游客步行在图幅范围期间 A. 进入时步行最省力 B. 以下坡路段为主 C. 途中起伏不到 40 米 D. 步入图示区域公路时身影在右前方 【答案】39. A 40. C 【解析】 【分析】 视线受阻的公路边常设有凸面镜,用于保障汽车的行车安全,凸面镜应该设置在图中山脊处,公路的外侧。暑假期间,日出东北方向,某游客迎着旭日进入图幅范围,结合指向标,应是从图示右侧进入。 【39题详解】 视线受阻的公路边常设有凸面镜,用于保障汽车的行车安全,凸面镜应该设置在图中山脊处,公路的外侧。读图,根据等高线形态,甲位于山脊处,且在公路的外侧,A对。乙位于公路内侧,B错。丙、丁位于山谷处,C、D错。 【40题详解】 暑假期间,日出东北方向,某游客迎着旭日进入图幅范围,结合指向标,应是从图示右侧进入。该游客步行在图幅范围期间,进入时是爬坡路段,步行最费力,A错。以上坡路段为主,B错。图示等高距是10米,上坡路段穿过两条等高线,途中起伏不到40米,C对。日出东北方向,行进方向为东南,故影子位于右后,D错。 【点睛】判断日出方向: (1)在两分日时,太阳直射赤道,全球各地太阳正东升,正西落(极点除外) (2)北半球的夏半年(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即从春分日经过夏至日到秋分日),全球各地太阳东北升,西北落,而且纬度越高,太阳升落的方位越偏北(极点和出现极昼夜的地方除外);北半球的冬半年(太阳直射南半球,从秋分经过冬至到春分日),全球各地太阳东南升,西南落,纬度越高,太阳升落的方位越偏南(极点和出现极昼夜的地方除外)。 (3)就某一地点而言,在太阳直射点向北运动期间,太阳升落的方位将日渐偏北;反之则日渐偏南。 (4)南北极点上,太阳高度在一天中是不变的(即太阳周日视运动轨迹总是与极点的地平圈平行),太阳在一天中没有明显的升起和落下。 二、非选择题(共2小题,每空2分,共20分) 41. 下图为我国东南沿海某地等高线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线段C表示_______(山脊或山谷),若在甲点气温为15°C,则B点气温约为_______。水库大坝建在图中_______(D,E,P)处最合理。 (2)某同学通过对该地区考察发现B地植被长势比A地好,试分析产生此现象的自然原因(写出两点即可)_______,_______。 【答案】 (1). 山脊 (2). 13.2℃ (3). P (4). B地位于东南季风迎风坡,降水多于A地 (5). B地位于阳坡,光照条件好;B地坡度缓于A地,土层厚于A地。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等高线图的综合判读,总体难度适中,重在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和知识迁移运用能力。 【详解】(1)据图可知,线段C位于等高线凸向海拔低值区,“凸低为高”可判为山脊部位。据图可知,该图等高距为100米,甲海拔400米,B点海拔700米,根据气温垂直递减率即每升高100米气温降低0.6℃可计算出B点气温月13.2℃。大坝适宜建在河流峡谷出口最窄处,工程量小,蓄水量大。据图可知,适宜建在P处。 (2)据图可知,A地位于东南季风的背风坡,降水较少,B地位于东南季风的迎风坡,降水较多。A地坡度较陡,土层较薄;B地坡度较缓,土层较厚,因此B地植被长势比A地好。 42. 读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B点与A点之间的距离约为________,图中C点的地理坐标是________,D点位于东西半球中的________,C点和D点之间的距离约为________,图中A点在C点的________方向。 【答案】 (1). 1110km (2). 60°S,170°E (3). 西半球 (4). 277.5km (5). 东北 【解析】 【分析】 本题通过两种不同视角的经纬网局部图,考查定位、半球位置、距离计算、方向判断等相关知识。 【详解】读图,A点地理坐标为(15°S,15°W),所以A点属于南半球和东半球;B点地理坐标为(25°S,15°W),位于低纬度地带,与A点处于同一经线,纬度值差10°;所以,A、B两地相10*111=1110km距千米。读图可知,C点纬度为60°S,注意纬度,为南半球,顺时为自转方向,经度自西向东增大,为170°E;D点纬度为为165°E,位于西半球;C、D两点同位于60°S纬线,经度值差5°,二者距离等于“两点间的经度差*111km*二者纬度的余弦值”,所以,C、D两点间的距离为5*111*cos60°=277.5km千米。A点地理坐标为(15°S,15°W),C点地理坐标为(60°S,170°E),纬度位于北部,由于A、C两点经度和,E、C两点经度和大于180°;所以,A位于C点的东北方。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地理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