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四川省阆中中学校2021届高三生物下学期4月教学质量检测试题
四川省阆中中学校2021届高三生物下学期4月教学质量检测试题
年级:
姓名:
10
四川省阆中中学校2021届高三生物下学期4月教学质量检测试题
1. 新冠病毒是一种能寄生在人体某些特定细胞内的RNA病毒,可与宿主细胞膜上的结合
位点ACE2结合,从而侵入宿主细胞。下列与该病毒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相对细胞而言,病毒是更低层次的生命系统
B.该病毒侵入人体后,可引起免疫细胞中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C.使用添加核苷酸和氨基酸的普通培养基可直接培养该病毒
D.该病毒与ACE2结合体现了细胞膜具有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功能
2.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质壁分离”活动中,能观察到水分子的双向运动
B.“观察叶绿体”活动中,为便于观察到细胞质的流动将叶绿体作为标志
C.“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蛋白质”时先加入2 mL双缩脲试剂A,再加入等量的双缩脲试
剂B
D.“观察线粒体”活动中,配置健那绿染液时,可将0.5g健那绿溶解于50mL蒸馏水
中,加温到30-40℃,使其充分溶解
3.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实验组,通过对结果的比较分析,来探究某种因素对实验对象
的影响,这样的实验叫对比实验,也叫相互对照实验。下列不是对比实验的是
A.探究酵母菌在有氧、无氧条件下细胞呼吸方式时,细胞呼吸都产生了CO2
B.赫尔希和蔡斯用32P、35S分别标记噬菌体的DNA、蛋白质,揭示噬菌体的遗传物质
是DNA
C. 鲁宾和卡门利用18O分别标记H2O和CO2,再分别供给植物,揭示光合作用产生的
O2来自H2O
D.萨克斯将天竺葵的绿叶一半曝光、一半遮光,证明光合作用的产物有淀粉
4.2020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三位发现丙型肝炎病毒的科学家,以表彰他们对此做出的贡献。丙型肝炎病毒的发现,让我们可以通过血液检测来避免出现输血后的肝炎,也使得丙型肝炎的抗病毒药物得以迅速发展。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丙型肝炎检测的依据之一是检测血浆中是否存在丙型肝炎病毒抗体
B.侵入肝细胞的丙型肝炎病毒,需要依靠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共同作用将其清除
C.针对丙型肝炎的抗病毒药物的作用机理可能是抑制丙型肝炎病毒核酸的复制
D.人体内能够特异性识别丙型肝炎病毒的淋巴细胞有吞噬细胞、B细胞、效应T细胞
等
5.生活在一岛屿上的某种鸟类由于地壳运动、海陆变迁被海峡分隔为两个种群,互不往
来。随着时间推移,两地的种群发生了明显的分化,逐渐形成两个新的鸟类物种。下
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不同环境对相同基因型个体的选择作用可能不同
B.种群中的个体在各自的环境中相互选择、共同进化
C.两种鸟类毛色已朝着与环境颜色一致的方面突变
D.两个新的鸟类物种之间的各种基因频率必定不同
6.果蝇(2n=8)的长翅和残翅是一对相对性状,一只杂合长翅雄果蝇与一只残翅雌果蝇
杂交,产生一只基因型为AAa三体长翅雄果蝇(三体细胞减数分裂时,任意配对的两
条染色体分别移向细胞两极,不配对的染色体随机移向一极)。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该果蝇发生的变异属于染色体变异,可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到
B.AAa产生的原因可能为父本减数第二次分裂时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后移向了同一极
C.该果蝇细胞有丝分裂后期,细胞两极分别有8和9条染色体
D.该果蝇与残翅雌果蝇测交,后代表现型及比例为长翅:残翅=5 :1
实验
叶绿素总含量(mg.g-1)
单个细胞叶绿体数(个)
叶绿体长径(pm)
1
1.62
7.5
5.0
2
0.59
4.1
4.3
3
0.54
3.9
4.1
实验
气孔导度
Mmol.m-2.g-1
胞间CO2浓度(pL.L-1)
处理前
处理后
处理前
处理后
1
167
248
242
176
2
168
181
242
238
3
169
173
244
243
29.(11分)果树缺铁黄化病是果树因缺铁影响叶绿素正常合成导致的生理型病害。为研
究输入铁对红富士苹果树缺铁黄化病的影响,设置3组实验:实验1在树干上输入
500mL一定浓度的FeSO。溶液,实验2输入500 mL去离子水,实验3不输液,处理
10天后取三组实验的新梢上部叶片测定结果如表一;同时在第10天上午9:00—11:00
间测定各组实验新梢上部叶片结果如表二。(注:已知气孔导度越大,气孔开放程度
越高。)
表一 表二
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结合表一数据判断,给树体补充铁10天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可看到补铁对叶
片细胞中叶绿体的影响________。表一中检测到的叶绿素应存在于_____(填写
细胞器及具体部位),主要吸收可见光中的________。
(2)设置“输水”组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若输铁不影响叶肉细胞呼吸速
率,据表一、表二判断,输入铁_______(填能或不能)提高红富士苹果树叶
片净光合速率,其原因是:第一,输铁能______,促进了光反应;第二,输铁
能______,促进了暗反应。
30. (9分)水杨酸是植物体内一种重要的内源激素,能诱导植物体内产生某些与抗病有
关的蛋白质,提高抗病能力。为探究水杨酸对不同品系(YTA、YTB)水稻幼苗叶片中
蛋白质含量的影响,研究人员完成了相关实验,其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分析回答下列
问题:
(1)本实验的自变量有 。
(2)在0~6h的实验处理时间范围内,哪种品系的水稻幼苗对水杨酸的浓度变化更
敏感,判断依据是 。
(3)水杨酸对YTA水稻幼苗叶片蛋白质合成的作用是否具有两重性?说明理由 。
(4)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在根本上是 的结果。
31.(8分)早在明朝,我国劳动人民已经懂得根据鱼类的不同食性和栖息特点进行混合
放养,以提高养殖的经济效益。如表为某鱼塘中鱼的种类、栖息水层和主要食物的
对应关系。
表某鱼塘中鱼的种类、栖息水层和主要食物
鱼的种类
栖息水层
主要食物
鲢鱼
上层
浮游植物
鳙鱼
中上层
浮游动物
草鱼、鳊鱼
中下层
水草、浮萍
鲤鱼、鲫鱼
底层
底栖动物、有机碎屑
回答下列问题:
(1)不同鱼类生活在鱼塘的不同水层,形成了群落的 结构,这种结构的优势
在于提高了养殖鱼类 。
(2)为维持鱼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放养鱼苗时鳙鱼的投放量要 (填“大于”、
“小于”或“等于”)鲢鱼。
(3)给鱼塘适量施肥可以促进植物的生长,给鱼类提供充足的食物,提高鱼的产量,
但施肥过量又会造成鱼的死亡,从生态学角度考虑,原因可能是 。
32.(11分)香米因其清香可口,品质优良被视为稻米中的珍品。研究发现水稻的香味物
质由一对等位基因(用D/d表示)控制合成,但这对基因的表达受另一基因E抑制。
为研究水稻香味性状的遗传规律,科研人员利用A(非香稻)、B(香稻)和C(非香
稻)三种基因型不同的纯系水稻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下:
实验1:A×B→F1F2香稻∶非香稻=1∶3
实验2:B×C→F1F2香稻∶非香稻=3∶1
实验3:A×C→F1F2香稻∶非香稻=3∶13
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由实验_____可知,该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遵循孟德尔_____。
(2)A品系的基因型为_____;实验1、2中F1的表现型分别为_____。
(3)若将实验2的F2中香稻和实验3的F2中香稻杂交,则子代香稻中能稳定遗传的
占____。
(4)研究表明B品系香稻若推广到其他地方种植,会出现失去香味现象,这说明_____。
37.(15分)请回答下列有关物质提取的问题:
(1)在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首先对红细胞进行洗涤的目的是 。
释放血红蛋白的操作中,除加入蒸馏水外,还需加入40%体积的甲苯,其作用是
。收集的血红蛋白溶液可以在透析袋中透析,透析的目的是 。
(2)玫瑰精油适合用水蒸气蒸馏法来提取,水蒸气蒸馏后,锥形瓶中收集到的液体不
是纯的玫瑰精油,原因是 。密封不严的瓶装玫瑰精油保存时最好存放在
温度较
的地方。
(3)橘皮油的主要成分是 ,通常用压榨法来提取。为了提高出油率,压榨前
需要对新鲜的柑橘皮做的处理是 。将橘皮压榨后可得到糊状液体,为了
获得乳状液,可以先用普通布袋 除去固体物和残渣,然后通过 进
一步除去质量较小的残留固体物。
生物答案及评分标准
1-6 BBDDAC
29.(11分,除标注外每空2分)
(1)叶绿体数量增加、叶绿体体积增大 叶绿体类囊体薄膜(1分)
蓝紫光和红光(1分)
(2)排除水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能(1分)
提高叶绿素含量、增加叶绿体数量及体积,利于吸收光能
增大气孔导度,增加 CO2吸收
30. (9分,除标注外每空2分)
(1)水杨酸浓度、处理时间和水稻品系
(2)YTB品系,在0~6h的实验处理时间范围内,相比YTA品系,YTB品系的幼苗叶片中蛋白质含量在不同水杨酸浓度下差异较大
(3)不具有,两重性是指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本实验中3个实验组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均未表现出抑制蛋白质合成的作用(3分)
(4)基因组在一定时间和空间上程序性表达
31. (8分,除标注外每空2分)
(1)垂直(1分) 利用空间、食物等环境资源的能力
(2)小于 (3)施肥可能会造成水体富营养化,浮游植物疯狂生长,水体缺乏氧气,鱼类无法呼吸,从而死亡(3分)
32. (11分,除标注外每空2分)
(1)3 自由组合定律(1分) (2)DDEE 非香稻、香稻
(3)1/2 (4)个体的表现型是基因型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37. (15分,除标注外每空2分)
(1)去除杂蛋白 溶解细胞膜,加速红细胞的破裂 去除分子量较小的杂质
(2)玫瑰精油随水蒸气一起蒸馏出来,所得到的是油水混合物 低(1分)
(3)柠檬烯 干燥去水,并用石灰水浸泡 过滤(1分) 离心(1分)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