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湖南省怀化市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湖南省怀化市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年级:姓名:- 15 -湖南省怀化市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II卷(表达题)两部分,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怀化市中小学课程改革教育质量监测试卷2020年下期期末考试高一语文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1)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
2、土性的。那些被称为土头土脑的乡下人是中国社会的基层。我们说乡下人土气,这个土字用得很好。土字的基本意义是指泥土。乡下人离不了泥土,因为在乡下住,种地是最普通的谋生办法。靠种地谋生的人才明白泥土的可贵。农业直接取资于土地,种地的人搬不动地,长在土里的庄稼行动不得,土气是因为不流动而发生的。(2)不流动是从人和空间的关系上说的,从人和人在空间的排列关系上说就是孤立和隔膜。孤立和隔膜并不是以个人为单位的,而是以住在一处的集团为单位的。中国乡土社区的单位是村落,从三家村起可以到几千户的大村。孤立、隔膜是以村和村之间的关系而说的。孤立和隔膜并不是绝对的,但是人口的流动率小,社区间的往来也必然疏少。我想我
3、们很可以说,乡土社会的生活是富于地方性的。地方性是指他们活动范围有地域上的限制,在区域间接触少,生活隔离,各自保持着孤立的社会圈子。(3)乡土社会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常态的生活是终老是乡。假如在一个村子里的人都是这样的话,在人和人的关系上也就发生了一种特色,每个孩子都是在人家眼中看着长大的,在孩子眼里周围的人也是从小就看惯的。这是一个“熟悉”的社会,没有陌生人的社会。(4)在社会学里,我们常分出两种不同性质的社会:一种并没有具体目的,只是因为在一起生长而发生的社会:一种是为了要完成一件任务而结合的社会。用一位外国学者的话说,前者是“有机的团结”,后者是“机械的团结”。用我
4、们自己的话说,前者是礼俗社会,后者是法理社会。生活上被土地所囿住的乡民,他们平素所接触的是生而与俱的人物,正像我们的父母兄弟一般,并不是由于我们选择得来的关系,而是无须选择,甚至先我而在的一个生活环境。(5)熟悉是从时间里、多方面、经常的接触中所发生的亲密的感觉。这感觉是无数次的小摩擦里陶炼出来的结果。这过程是论语第一句里的“习”字。“学”是和陌生事物的最初接触,“习”是陶炼,“不亦说乎”是描写熟悉之后的亲密感觉。在一个热悉的社会中,我们会得到从心所欲而不逾规矩的自由。这和法律所保障的自由不同。规矩是“习”出来的礼俗。从俗即从心。(6)“我们大家是熟人,打个招呼就是了,还用得着多说么?”一这类
5、的话已经成了我们现代社会的阻碍。现代社会是个陌生人组成的社会,各人不知道各人的底细,所以得讲个明白;还要怕口说无凭,画个押,签个字。这样才发生法律。在乡土社会中法律是无从发生的。“这不是见外了么?”乡土社会里从熟悉得到信任。乡土社会的信用并不是对契约的重视,而是发生于对一种行为的规矩熟悉到不假思索时的可靠性。(7)从熟悉里得来的认识是个别的,并不是抽象的普遍原则。在熟悉的环境里生长的人,不需要这种原则,他只要在接触所及的范围之中知道从手段到目的间的个别关联。在乡土社会中生长的人似乎不太追求这笼罩万有的真理。我读论语时,看到孔子在不同人面前说着不同的话来解释“孝”的意义时,我感觉到这乡土社会的特
6、性了。孝是什么?孔子并没有抽象地加以说明,而是列举具体的行为,因人而异地答复了他的学生。(8)在我们社会的激速变迁中,从乡土社会进入现代社会的过程中,我们在乡土社会中所养成的生活方式处处产生了流弊。陌生人所组成的现代社会是无法用乡土社会的习俗来应付的。于是,“土气”成了骂人的词语,“乡”也不再是衣锦荣归的去处了。(节选自乡土中国乡土本色有改动)1.下列对“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不流动是人与人在空间排列上的不流动,孤立和隔膜是以住在一处的集团为单位的,并不是指单个人之间,当然,孤立和隔膜并不是绝对的。B.乡土社会里的个体为了谋生这一共同目标,分工协作,有机地聚合在一
7、起,形成没有陌生人的“熟人”社会。C.乡民是中国社会的基层,他们以种地为基本生存方式,从土地中获取生活资源,因此与土地分不开,为土地所束缚。D.无论生活的环境还是所接触的人物,对乡民而言都是生而与俱、再熟悉不过的,他们无须选择,固守乡土,终老于斯。2.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生活在乡土社会的人们,彼此之间相互了解,没有隔阂,相比现代社会,更容易获得一种从心所欲的自由。B.依附于土地的乡民从小习得礼俗,与周围的人都熟如亲人,因为大家感情深厚,所以对他们来讲“从俗即从心”。C.乡民之间的交往是基于彼此的熟悉和信任来进行的,礼俗是调节乡土社会中人际交往和人际关系的基本依据。D.乡土社
8、会的信用产生于对一种行为规矩熟悉到不假思索的可靠性,这种信用远胜于法理社会中的一纸契约。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乡土社会实际上就是熟人社会、礼俗社会,而现代社会是陌生人组成的社会、法理社会,两者的人际交往原则有别。B.礼俗是乡土社会里应对社会生活的根本原则、抽象真理,也是人们处理具体事务时目的与手段间的普遍联系。C.乡土社会中,人们从熟悉里获得的认识是个别的。论语中孔子因人而异地解释“孝”,能让我们体会到这种特性。D.在乡土社会进人现代社会的过程中,原有的生活方式与现代社会不相适应,暴露出弊端,“土气”一词因而有了贬义。4.中国乡土社会有怎样的特点,请简要归纳。(4分
9、)5.乡土社会对社会发展到现代社会有怎样的流弊?试做简要概括。(6分)(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共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母亲王奎山(1)母亲一辈子都是为父亲活着的。(2)父亲年轻的时候,在一个铁矿山上挖铁矿。母亲知道父亲爱吃炖豆腐,算着父亲要回来的时候,就提前打一块豆腐放着。等父亲一回来,就给他炖豆腐吃。母亲对我和姐姐说:“你们日子长着哩。长大了,想吃啥没有?这会儿,先尽着你爹。”父亲自然舍不得一人独享,往往吃不到一半,就说:“吃不下了,真吃不下了。”(3)有一回队里分西瓜,家里分了两个。一个大的,一个小的。我们娘儿三个把那个小的分吃了,留下那个大的给爹。爹好长一段时间
10、也没回来。家里没人的时候,我就把那大西瓜从床底下滚出来,拍拍,听听,闻闻。但也仅是如此而已。吃的念头是从来都没敢动过的。父亲终于回来了,母亲喜滋滋地把那个大西瓜抱出来放到桌子上,准备切给爹吃。谁知道一刀下去,一股臭水就流了出来。母亲一下子愣在那里。过了一刻,母亲似乎明白了什么,指着我骂;“都是这个兔王八孙!”说着,抓起一把笤帚就要打我。我早意识到事情不妙,一溜烟地跑了。连吃饭也没敢回去吃,还是姐姐把我找回去的。(4)女儿出生以后,母亲来城里给我看孩子。那时候,父亲已经退休在家了。逢到只有我们娘儿两个的时候。母亲就该叹气了。母亲说:“不知道你爹在家咋过的哩!”我说:“他一个大老爷儿们,还饿着不成
11、?”母亲说:“他一辈子没进过厨房的门,连啥是锅滚了都不知道。”我说:“没进过厨房的门,还不是你惯的么!”母亲知错地笑笑,不再说话。到了麦收或秋收的时候,母亲更是坐卧不宁的,母亲常在我面前唠叨:“娃,我听见吃杯茶叫了。”我说:“吃杯茶叫又咋着?”母亲说,“吃杯茶一叫,就该收麦了。”隔天又说,“娃,我闻见麦子的香味儿。”我说:“尽说梦话!在这城里,你会闻得见麦子的味儿?”母亲却说得真真切切:“可不是哩么,今儿一大早我一起来,就闻见新麦子的味儿了,真香啊!”(5)于是,只好放母亲回去几日。(6)父亲去世以后,母亲迅速地苍老起来。不到一年的时间,头发就全白了。我怕母亲在乡下孤单,就写信让母亲来。母亲不
12、来,说是在城里住不惯。后来,我亲自去接,母亲才答应来了。(7)临走的时候,母亲领我到父亲的坟上烧纸。纸点着以后,母亲说:“他爹,娃让我到城里住几日,你给我好好在家待着。”停了一下,母亲又特意拿出一张事先准备好的纸摊到地上,说,“你要是愿意随我去,也中。”然后就去看那空气中飘荡着的纸灰。一阵微风吹来,有一朵纸灰像一只黑蝴蝶一样在空气中飘来飘去的,最后,慢慢地落到了母亲摊在地上的那张纸上。母亲小心地把那纸灰包好揣到怀里,喜滋滋地说:“你看看这老头子还怪会顺杆儿爬哩,我让他去,不过是虚虚,他倒当真了!”(8)那年秋天,我回去帮母亲收花生。走到父亲坟前,母亲惊讶地叫了一声:“咦吔”我忙问:“怎么了?”
13、母亲说:“你看你看,你爹在叫我哩。”我一看,爹的坟上裂开了一道一寸多宽、三足多长的口子,我笑笑,说:“天干么?”母亲正色道:“不是,肯定是你爹叫我哩。我这一阵总做梦,总梦见你爹,说是在那边也没人给他做饭,常常吃不饱”(9)果然,到那年腊月,母亲就不行了。(10)临去之前,母亲从枕头下摸出一副绿玉手镯,对我说:“娃,这副镯子我想戴走。”我说:“你戴么。”说着,我就把那副镯子给母亲戴上了,母亲说:“要说也不是啥值钱的东西,是你爹给我买的。”停了一下,母亲的脸上突然地涌起了一片酡红,母亲像个羞怯的少女一样地笑了。“那一年,你爹到熊寨去卖瓜,整整一挑子瓜,就换了这副镯子,你爹回来说是钱丢了,你爷爷把他
14、好一顿骂”(11)我的眼泪就流出来。(12)母亲说:“那还是我当闺女的时候”(13)停了好大一会儿,也没听母亲再说什么。低头一看,母亲已经咽气了。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炖豆腐”不仅表现了母亲对父亲关心,父亲的谎言更能体现他对母亲和子女的爱,虽物资匮乏但一家人亲情浓烈,温馨如春。B.“吃杯茶叫了”“闻见麦子的香味儿”,文章第(4)段主要通过“我”与母亲的对话,坦诚直白地表达了母亲思念父亲,迫切回家的心情。C.母亲去世前,要求戴“玉手镯”,这玉手镯凝聚了父亲对母亲的情感,所以母亲至死也不忘戴上它。D.父亲去世后,母亲“不到一年的时间,头发就全白了”,父亲的去
15、世会给母亲带来内心的巨大痛苦,加速了她的衰老。7.下列对小说相关艺术特色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小说在情节安排上较有匠心,如对母亲一些生前琐事的记述较详细,对玉镯来历的讲述却很简略,篇幅虽短,但表现力很强。B.小说写母亲为父亲上坟烧纸、包纸灰等情节,体现出作者对农村现实生活的批判性思考,具有鲜明的时代意义。C.母亲在临终前说“那还是我当闺女的时候”语短情长,为父亲、母亲之间淳朴但甜美的爱情画上了句号。D.小说具有一种记叙性散文的倾向,情节上没有过于明显的起伏跌宕,同时语言也质朴无华、不事雕饰。8.小说选取哪些场景来塑造母亲形象。(4分)9.“母亲一辈子都是为父亲活着的”在文中有何作用
16、?(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王羲之,字逸少,司徒导之从子也。祖正,尚书郎。父旷,淮南太守。幼讷于言,人未之奇。年十三,尝谒周顗,顗察而异之。时重牛心炙,坐客未啖,顗先割啖義之,于是始知名。及长,辩赡,以骨鲠称,尤善隶书,为古今之冠,论者称其笔势,以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深为从伯敦、导所器重。时陈留阮裕有重名为敦主簿敦尝谓羲之曰汝是吾家焦子弟当不减阮主簿。裕亦目羲之与王承、王悦为王氏三少。时太尉郗鉴使门生求女婿于导,导令就东厢遍观子弟。门生归,谓鉴曰:“王氏诸少并佳,然闻信至,咸自矜持。惟一人在东床坦腹食,独若不闻
17、。”鉴曰:“正此佳婿邪!”访之,乃羲之也,遂以女妻之。会稽有佳山水,名士多居之,谢安未仕时亦居焉。孙绰、李充等皆以文义冠世,并筑室东土,与羲之同好。尝与同志宴集于会稽山阴之兰亭,羲之自为之序以申其志。曰:“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性爱鹅,会稽有孤居姥养一鹅,善鸣,求市未能得,遂携亲友命驾就观。姥闻羲之将至,烹以待之,羲之叹惜弥日。又山阴有一道士,养好鹅,羲之往观焉,意甚悦。固求市之。道士云:“为写道德经,当举群相赠耳。”羲之欣然写毕,笼鹅而归,甚以为乐。其任率如此。(节选自晋书列传第五十王羲之传,有删改)注重牛心炙:把烤熟的牛心肉作为最高贵的食物。骨鲠:性格
18、耿直正派。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时陈留阮裕有重名/为敦主簿/敦尝谓羲之曰/汝是吾家佳子/弟当不减阮主簿。B.时陈留阮裕有重/名为敦主簿/敦尝谓羲之曰/汝是吾家佳子弟/当不减阮主簿。C.时陈留阮裕有重名/为敦主簿/敦尝谓羲之曰/汝是吾家佳子弟/当不减阮主簿。D.时陈留阮裕有重/名为敦主簿/敦尝谓羲之曰/汝是吾家佳子/弟当不减阮主簿。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隶书:汉字字体,由篆书简化演变而成,字形多呈宽扁,横画长而竖画短,蚕头燕尾,一波三折。B.太尉:古代官名,是中国古代中央掌管军事的最高官员,为全国最高军事长官,执
19、掌天下军政事务。C.会稽:中国古代郡名,位于长江下游江南一带。D.永和:东汉顺帝刘保的年号。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王羲之是司徒王导的侄子,他的祖父王正,做官曾做到尚书郎,他的父亲王旷官至淮南太守。B.王羲之幼年讷于言,无过人之处,十三岁时,因周顗的重视才渐渐出名。C.王羲之长大之后,能言善辩,因为个性刚健正直,而被人所称道,他写的隶书被誉为古今第一。D.太尉郗鉴向王导求取女婿,郗鉴亲临王府挑中了在东厢房袒腹进食的王羲之。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访之,乃羲之也,遂以女妻之。(2)羲之欣然写毕,笼鹅而归,甚以为乐。14.阅读全
20、文,用简洁的语言归纳王羲之的形象。(3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第1516题。春居杂兴二首(其一)王禹偁两株桃杏映篱斜,妆点商州副使家。何事春风容不得?和莺吹折数枝花。(注)太宗淳化二年(991),因多次上书言事作者被贬官到商州,任团练副使。此诗即作于次年春。1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诗人被贬为商州团练副使,简陋的住房就靠竹篱下侧生长着的桃树杏树装饰点缀着。B.“何事春风容不得?”采用拟人手法,诗人责问春风为什么容不得我家这点可怜的装饰?C.“和莺吹折数枝花”,春风无知,不理解诗人,迎合黄莺吹折数枝桃花杏花。D.这首诗是篇幅短小
21、的绝句,不用一典而能包含十分丰富、深远的意蕴,技巧已臻化境。16.这首诗主要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回答。(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 , ”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权臣贵戚的鄙弃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2)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描绘了周瑜在谈笑之间“ ”的儒将气度;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用“ ”一句描绘宋武帝刘裕挥师北伐的威猛气势。(3)在主题班会上,你想强调空想不如学习之意,可以引用荀子劝学中的“ , ”这两句来佐证。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刚刚结束的全国两会
22、上,“拓展智能+”首次被写入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作为未来的重要基础性技术,人工智能已连续三年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可以预见,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的深入应用,生产生活的数字化转型是 。人们在拥抱人工智能、迈向数字社会的同时,( )。只有 ,研判和防范潜在风险,才能安享“智能+”的时代红利。人工智能应用 ,同时也带来安全风险隐患。根据一项调研显示,当前无节制滥用个人信息现象较为普遍。同时,人工智能及大数据场景下 小的数据收集、专业化多样化的数据处理技术,使得信息主体难以了解、控制其信息是如何被收集和利用的。信息安全保护已经成为人工智能发展的重要课题。18.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23、(3分)A.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应用在安全、伦理、法律法规、社会治理等方面的挑战也需要被正视。B.也需要正视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应用在安全、伦理、法律法规、社会治理等方面的挑战。C.也需要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应用在安全、伦理、法律法规、社会治理等方面的挑战。D.在安全、伦理、法律法规、社会治理等方面挑战的人工智能新技术应用也需要被正视。19.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A.大势所趋 未雨绸缪 方兴未艾 无所不在B.势如破竹 未雨绸缪 如火如荼 无所不在C.大势所趋 防患未然 方兴未艾 无所不至D.势如破竹 防患未然 如火如荼 无所不至20.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
24、是(3分)A.根据一项调研,当前无节制乱用个人信息现象较为普遍。B.根据一项调研显示,当前滥用个人信息现象较为普遍。C.一项调研显示,当前滥用个人信息现象较为普遍。D.一项调研显示,当前胡乱滥用个人信息现象较为普遍。21.阅读下面这段文字,为后三段文字拟写一个小标题,要求简洁准确,每空不超过8个字。(6分)如果想要了解中国人最真实的基层生活状态,学界公认的必读代表作就是费孝通先生的乡土中国。这是一本“中国式关系”的百科全书,是探究中国心理、了解中国人性的经典名著。(1) 这本书是费孝通先生于上世纪四十年代在西南联大“乡村社会学”课堂的讲课辑录。七八十年前对于中国基层社会结构的分析,在飞速发展的
25、今天,在将“三农”问题摆在重要位置的中国,究竟有没有过时?教育部给出了答案:乡土中国被列为教育部新课标指定读物,在今天仍然作为教材讲述着中国乡土社会的秩序。(2) 这本书在民间的口碑究竟如何?被捧上神坛之后,它是否经得住人民的检验?豆瓣9.2高分成为了对这个问题的有力回答。不如说,这本书正是被人民奉上神坛的。500万+读友的选择,是实力的证明。(3) 那么这本书在学术研究上究竟够不够权威?前中国人民大学校长陈雨露评价这本书说:“乡土中国是讲述中国乡土社会传统文化和社会治理结构的代表作,为了解中国社会文化的基本特性提供了重要参考。”据大公报报道,学界也一致认为乡土中国是中国乡土社会传统文化和社会
26、结构理论研究的重要代表作之一。22.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90字。(5分)7月14日,文旅部发布通知:全国可恢复跨省团队旅游,各省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前提下,经当地省党委同意后,可恢复旅行社及在线旅行企业经营跨省团队旅游及“机票+酒店”业务。跨省游恢复的消息,全面激发了国人预订出游和企业复工复产的热情,国内跟团游、自由行瞬时搜索量相比开放前暴涨500%,国内游客的暑假旅游意愿迅速被激发,而之前全国大部分的旅行社均在“休假”中的线下门店也开始满血复活。值得一提的是,在跨省游放开的同时,旅游景区的限量措施也相应做了调整,旅游景区
27、的接待游客量由不得超过最大承载量的30%上调至50%。另外,“疫情防控管理”仍是重中之重,旅游景区要继续贯彻落实“限量、预约、错峰”要求,在严格落实各项防控措施的前提下,采取预约、限流等方式,开放旅游景区室内场所。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诗人顾城说“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为什么要寻找?因为我们缺少。我们寻找面包,寻找一种人,寻找一种环境,寻找一种生活,甚至一种境可以说人的一生都在寻找,我们在寻找中成长。那么你又在寻找什么呢?请以此写一篇记叙文或议论文。要求:立意自定;题目自拟;符合文体要求;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少于8
28、00字;不得套作,不得抄袭。怀化市2020年下期高一期考语文试卷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1B。解析:根据第四段内容,乡土社会没有具体目的。2C。解析:A项,原文说“在一个熟悉的社会中,我们会得到从心所欲而不逾规矩的自由”,没有说比现代社会“更容易获得”。B项,“因为大家感情深厚”有误,原文是说因为“熟悉”。D项,作者没有将二者进行比较。3B。解析:原文相关信息有“乡土社会的信用并不是对契约的重视,而是发生于对一种行为的规矩熟悉到不假思索时的可靠性”“在熟悉的环境里生长的人,不需要这种原则,他只要在接触所及的范围之中知道从手段到目的间的个别关联”
29、,可见礼俗不是一种“抽象真理”,更不是“目的与手段间的普遍联系”。4中国乡土社会有怎样的特点,请简要归纳。(4分)不流动性,根植泥土,少流动。地方性,村落之间孤立和隔膜。熟悉性,乡土社会是熟悉社会,礼俗社会。(意合即可,答到两点即可)5乡土社会对社会发展到现代社会有怎样的流弊?试做简要概括。(6分)乡土社会的地方性(孤立与隔膜),妨碍了现代社会的流动性。乡土社会尊崇的是礼俗,它与现代社会尊崇的法理精神不符。乡土社会对世界的认识只限于个别关联,影响对抽象的普遍原则(真理)的追求。(意合即可,每点2分)(二)现代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共16分)6B。解析:“坦诚直白”应为“委婉含蓄”。7B。解析:
30、小说确实选择记叙了农村生活中一些含有迷信思想的行为,但并不是进行“批判性思考”,而是体现母亲对父亲的爱。8小说选取哪些场景来塑造母亲形象。(4分)“炖豆腐”“吃西瓜”“闻麦香”“祭坟”“父亲坟裂”“戴手镯”(每个1分,答到四个即可)9“母亲一辈子都是为父亲活着的”在文中有何作用?(6分)情节结构:小说选取有关母亲的几个情节都是围绕这句话展开,这句话是全文情节组织的线索。人物形象:母亲一辈子都是为父亲及其家庭付出,表现了一个传统农村妇女对爱情的朴实真诚的理解和奉献。主题:这句话是小说主旨情感的朴实的表达,讴歌了上一代人至诚至爱的爱情。(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
31、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10C。解析:时陈留阮裕有重名,为敦主簿,敦尝谓羲之曰:“汝是吾家佳子弟,当不减阮主簿。”11D。解析:“永和”应为东晋穆帝年号。历史上有两个皇帝使用“永和”年号: 汉顺帝刘保亦用。12D。挑选女婿的是郗鉴的门生,不是郗鉴。13一问,(才知)是王羲之,于是就把女儿嫁给了他。(妻1分,句式1分,句意2分)王羲之高兴地写完(道德经),用笼子装着鹅回家了,很是快乐。(欣然1分,笼1分,句意2分)14阅读全文,用简洁的语言归纳王羲之的形象。(3分)性格耿直正派。喜欢鹅。书法、文学成就突出。参考译文:王羲之,字逸少,是司徒王导的堂侄。祖父王正,官至尚书郎。父亲王旷,任淮南太守
32、。王羲之小的时候不善于说话,人们并不认为他奇特。他十三岁的时候,曾经去拜见周顗,周顗看了他以后就觉得他与众不同。当时人们把烤熟的牛心肉作为最高贵的食物,在座的客人还没有吃,周顗就先割了一块牛心肉给王羲之吃,于是才让人们知道了他的名字。等长大后,他口才很好,且因性格耿直正派被人称道,尤其擅长隶书书法,是古今第一。谈论的人称赞他的笔势,认为飘动好像浮云,矫健好像惊龙。他深得叔父王敦和王导的器重。当时陈留阮裕有很高的名望,是王敦的主簿。王敦曾经对王羲之说:“你是我们家的好孩子,应当不比阮主簿差。”阮裕也把王羲之和王承、王悦看成是王家最有前途的三个孩子。当时太尉郗鉴派门生向王导求取女婿,王导就叫他到东
33、厢房一个一个地观察后辈的孩子。郗鉴的门生回来告诉他说:“王家的各位儿子都不错,可是听到信使到来,都有些矜持。只有一人在东厢房袒露着肚子吃东西,独独好像没有听到。” 郗鉴说:“这正是我要的好女婿呀!”一问,(才知)是王羲之,于是就把女儿嫁给了他。会稽郡山清水秀,风景优美,名士荟萃。谢安未做官时就住在这里。还有孙绰、李充等人,皆以文章盖世,他们都在这里建有住宅,与王羲之志趣相投。(王羲之)曾经和有同样志趣的好友在会稽郡山阴县的兰亭集会,并亲自作序来抒发自己的志向,写到:“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郡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王羲之生性爱鹅,会稽郡有一个独身老妇养了一只鹅,很会鸣叫,王羲之向
34、她求购没有成功,于是他带着亲友乘车前去观赏。老妇听说他要来,便将鹅杀了烹煮来款待他们,使得王羲之叹惜了一整天。山阴县有一名道士,养了一群好鹅,羲之前往观赏,感到非常愉快,坚决要买。道士说:“您替我书写道德经,(我)可以把整群鹅都送给您。”王羲之高兴地写完道德经,然后用笼子装着鹅回家了,很是快乐。他为人任性率真如此。(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15C。解析:春风惊走了黄莺又吹折数枝花。16心头的恼恨,生活的孤寂凄凉,被贬的痛苦和愤慨。(每点2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樯橹灰飞烟灭,气吞万里如虎。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35、。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18B。解析:A项,被动句,与前一句主语不一致。C项,从原文来看,上下文表达的意思是正视挑战,而不是需要“挑战”。D项,被动句,与前一句主语不一致。19A。解析:势如破竹:比喻节节胜利,毫无阻碍。大势所趋:整个局势发展的趋向。语境是说“人工智能、大数据进入人们的生活是趋势”,故应选“大势所趋”。未雨绸缪:天还没有下雨,先把门窗绑牢。比喻事先做好准备工作。防患未然:防止事故或祸害于尚未发生之前。语境是说对“风险”有所预见,故应选“未雨绸缪”。如火如荼:现用来形容大规模的行动气势旺盛,气氛热烈。方兴未艾:事物正在发展,尚未达到止境。语境强调的是人工智能正在发展,没有停止
36、,故应选“方兴未艾”。无所不在:到处都存在,到处都有。无所不至:指没有不到的地方。也指什么坏事都做绝了。语境强调的是“到处都存在”,故应选“无所不在”。20C。解析:该句有两处语病:一是“根据显示”句式杂糅;一是“无节制滥用”语意重复。A项,“无节制”与“乱用”语意重复;B项,结构混乱,“根据显示”句式杂糅,未修改;D项,“胡乱”“滥用”语意重复。21经典不会过时,人民的选择,权威的认证。(意合即可)227月14日,文旅部发布通知:全国可恢复跨省团队旅游。这一消息全面激发了国人预订出游和企业复工复产的热情。旅游景区的限量措施也相应做了调整。但“疫情防控管理”仍是重中之重。四、写作(60分)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