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河北省邯郸市联盟校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doc

上传人:天**** 文档编号:2189613 上传时间:2024-05-22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86.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邯郸市联盟校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河北省邯郸市联盟校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河北省邯郸市联盟校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河北省邯郸市联盟校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河北省邯郸市联盟校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河北省邯郸市联盟校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河北省邯郸市联盟校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年级:姓名:- 24 -河北省邯郸市联盟校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考生注意:1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3本卷命题范围:必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12单元)。一、现代文阅读(一)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

2、,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唐太宗李世民曾经借用这样一个形象的比喻来形容老百姓与统治者的关系。历史的演变,王朝的更迭,向来是后人所津津乐道的内容。无论是官方史书的记载,还是民间演绎的传说,我们都能从中窥到历史真实而有趣的一面。鲁迅文学奖获得者李浩的新作N个国王和他们的疆土收录了11篇小说,讲述国王们的故事,却不是我们平常看到的“正史”中那些位高权重荣耀无比的国王,作者把他们从宝座上拉下来,还原成一个又一个普通人,真实“记录”他们的心灵世界和情感体验。小说中的国王有一些有历史依据(比如李煜亡国的故事),有一些是作者的想象或“重构”。11篇自成故事,却又仿佛可在各篇章中找到彼此

3、的身影,好似勾画了各自雄踞一方的地图,作者借助想象,以文学虚构抵达“历史真相”。(摘编自张燕峰在文学虚构中抵达历史真相)材料二:文学与历史是人类两种源远流长的文化形态,两者有着紧密的联系。通常“历史”既指过去发生的事件,也指关于历史的记载即历史学,还指与“自然”相对而言的人类“文化”或“文明”。文学可以对历史进行表征,对历史典籍所记载的故事进行借用与演义,书写过去发生的事件,甚至可以成为历史的见证等,更为重要的是文学可以表达对历史的判断或者反思,但是文学又有解构历史和超越历史的冲动。我们先从文学与历史的关联处来考察文学与历史的关系。历史与文学一个显而易见的相通之处是叙事性。实际上,大多数历史著

4、作的确有自己的叙事特征与文体风格。比如托克维尔的旧制度与大革命在表达对法国大革命反讽性的认识时,就将史实与评价、哲理与文思融为一体,运用了不同的叙述角度与叙述语调。历史与文学相通处之二似乎是想象性与情感性。“编年史的作者编撰较长历史阶段的著作时,必然面临许多空白之处,他只能利用自己的才智和猜测来填充这些空白。”这里所说的“猜测”就是想象。我国古人认为历史需要合理的想象。说起历史的情感性,我们自然会想起陈寅恪晚年的呕心沥血之作柳如是别传所勾画的集悲苦、刚烈与才情于一体的传奇女子柳如是,以至于新历史主义代表人物怀特认为历史也是诗性的行为,是一种想象性的文学活动。但是历史终究是以记述事件为主,叙事技

5、巧与想象在历史编纂学中还是处于比较低的位置。而情感性在历史写作中的作用更是带有比较大的争议。可以说,叙事性、想象性与情感性对于文学来说是整体的、必备的,而对于历史来说则相对是次要的、附属的。问题的关键还在于历史的对象是实在的,文学的对象是虚拟的。历史并未在时间中消失,恰恰是叙述赋予混沌的历史以我们所熟悉的形貌。历史可以做到认识论与本体论二者合一,因为在历史书写中表现与被表现者同时到场,因而历史具有建构性。所有历史阐释可以进行有意义的比较、批评和判断。文学则是虚拟的世界,无法比较、批评和判断。培根认为,文学超越历史甚至哲学的地方在于,它不像历史那样依赖记忆或哲学那样依赖理智,而是凭借想象,可以不

6、根据事物的逻辑,既可以把自然状态中不相干的事情联系在一起,又可以把联系在一起的事物分割开来,造成事物不合法的匹配和分离,形成一种“伪装的历史”。首先,文学可以借鉴历史著作中的题材塑造历史人物,描述历史事件。其次,小说常常以过去发生的事件为对象,采用过去时,特别是历史小说以历史上真实存在的人物和事件为原型,其叙事的逼真性可以起到类似历史读本的作用。再次,从一般意义上来看,作家创造的文学世界与现实世界具有融通性,文学或多或少要参照现实世界,特别是再现型文学的纪实性可以形成准历史风貌及认知属性。此外,在特定的情况下,文学可以补充微观史实,保留集体记忆,成为历史的见证。在西方的法律传统中,见证相当于目

7、击。文学艺术,不但有传达见证的功能,更有以自身为见证人的任务。从上述几个方面来看,文学的历史表征从不同的角度重述了历史,凸显了事物的多种存在样态,宣扬了美德,增加了美感。(摘编自汪正龙重审文学的历史维度兼论文学与历史的关系)材料三:文学和历史作为社会的意识形态,都是精神生产的产物。文学和历史具有不可分割的相通性和互融性,这是因为历史著作、历史叙述与历史话语往往渗透着文学式的虚构、文学式的夸张语言及文学家的观察与思考;而文学家、文学作品作为历史的产物,也无法摆脱对历史的依赖。从读者和后人的角度来说,叙述历史时掺进了虚构的成分似乎是难以苟同的,因为在他们的记忆深处一向认为历史是真实可信的。从文学与

8、历史的相互关系来看,中外很多史学家分析判断历史著作中虚构的成因、文学的色彩,从而可以揭示出历史与文学在“虚构”这一问题上的共同性,进而探讨文学创作与历史写作中的一般规律或相互的影响。司马迁的史记和希罗多德的历史是神话和民间故事入史的例子。它说明由于时代久远,史料本身就是虚构的。上古时代距今几千年,人们难以认识,而神话和民间故事在人民口头相传中像滚雪球似的逐渐形成。它以幻想的形式,经过不自觉的艺术加工反映自然界和社会生活,所以神话实际上是上古劳动人民思想观念的反映。这既是文艺,又是历史的影子,是历史上突出片段的记录。上古历史就是依靠对神话传说的去伪存真、去粗取精,才构成了今天我们所认识的上古世界

9、。(摘编自张玉雁试论文学与历史的关系定位)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历史学家和小说家具有相似性,历史通常只具有低度文学性。B. 历史是以实在为依据的建构,文学则是以虚拟为基础的创造。C. 文学和历史作为社会的意识形态,具有不可分割的相通性和互融性。D. 文学创作不能形成类似历史的认知效应和超越历史的叙述效果。2. 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神话和民间故事经过不自觉的艺术加工反映自然界和社会生活B. 文学家、文学作品作为历史的产物,有可能摆脱对历史的依赖。C. 文学无论何时都可以补充微观史实,保留集体记忆,成为历史的见证。D. 文学

10、应根据事物的逻辑,把自然状态中不相干的事情联系在一起。3. 下列说法中,不可以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A. 史记中,司马迁在描写屈原以及李广父子时,倾注了无限同情。B. “三吏”“三别”被视为对唐代由盛转衰时期民众生活疾苦的忠实纪录。C. 雷雨情节扣人心弦、语言精练含蓄,人物各具特色,是中国现代话剧成熟的标志。D. 三国演义丰富了人们对诸葛亮、刘备等三国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基本认知。4. 材料二在论证上有哪些特点?请简要说明。5. 文学与历史的关联有哪些?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答案】1. D 2. A 3. C 4. 开篇提出论点。首段提出:“文学与历史是人类两种源远流长的文

11、化形态,两者有着紧密的联系”,接下来文章围绕这一论点展开论证。论据充分,真实可靠。例如文中论据:用陈寅恪的柳如是别传所勾画的传奇女子柳如是来说明历史的情感性。论证具有完整性,论证方法多样。综合运用了举例论证、引用论证等手法。 5. 都具有叙事性、想象性和情感性,但叙事性、想象性与情感性对于文学来说是整体的、必备的,而对于历史来说则相对是次要的、附属的。文学可以借鉴历史著作中的题材塑造历史人物,描述历史事件。小说常以历史人物、事件为原型,有类似历史读本的作用。再现型文学的纪实性可以形成准历史风貌及认知属性。在特定的情况下,文学可以补充微观史实,保留集体记忆,成为历史的见证。【解析】【1题详解】此

12、题考查把握文章主要内容和筛选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时,阅读一定要细致,要回到原文中逐句比较。依据文意,力求明辨各选项表述的正误。特别要注意其中的细枝末节的毛病,例如事件的前后倒置、内容上的归纳不完整、中心概括上的无中生有、片面遗漏、强拉硬连、任意拔高等等。D项,“文学创作不能形成类似历史的认知效应和超越历史的叙述效果”错误,根据材料二第一段“文学可以对历史进行表征,对历史典籍所记载的故事进行借用与演义”“文学又有解构历史和超越历史的冲动”可知是可以形成的。故选D。【2题详解】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此题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文章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

13、,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文章的内容、观点、结构思路等进行分析概括,注意结合语境。B项,“有可能摆脱对历史的依赖”错误,根据材料三第一段“文学家、文学作品作为历史的产物,也无法摆脱对历史的依赖”,可知“有可能”错误。C项,“文学无论何时都可以”错误,根据材料二第六段“在特定的情况下,文学可以补充微观史实,保留集体记忆,成为历史的见证”可知,选项缺少了“在特定的情况下”这个前提。D项,“文学应根据事物的逻辑,把自然状态中不相干的事情联系在一起”错误,根据材料二第五段“文学超越历史甚至哲学的地方在于,它不像历史那样依赖记忆或哲学那样依赖理智,而是凭借想象,可以不根据事物的逻辑,既可以把

14、自然状态中不相干的事情联系在一起,又可以把联系在一起的事物分割开来”,可知“根据事物的逻辑”错误。故选A。【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论点、论据、论证以及论证结构等的分析把握能力,同时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辨析能力。解答此类题,要通读文章,梳理文章结构,理清论点与论据之间的关系,同时关注选项叙述与文章内容表达的细微差别。A项,可以作为材料二第三段“历史与文学相通处之二似乎是想象性与情感性”的论据。B项,可以作为材料二第六段“再次,从一般意义上来看,作家创造的文学世界与现实世界具有融通性,文学或多或少要参照现实世界,特别是再现型文学的纪实性可以形成准历史风貌及认知属性”的论据。C项,“雷雨情节扣人

15、心弦、语言精练含蓄,人物各具特色,是中国现代话剧成熟的标志”错误,不可以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材料二主要论述文学与历史的关系,选项只是阐述作品的文学价值。D项,可以作为材料二第六段“首先,文学可以借鉴历史著作中的题材塑造历史人物,描述历史事件”的论据。故选C。【4题详解】本题考查理解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联系文本内容整合答案。开篇提出论点,首段提出,“文学与历史是人类两种源远流长的文化形态,两者有着紧密的联系”,接下来文章围绕这一论点展开论证,“我们先从文学与历史的关联处来考察文学与历史的关系”“

16、历史与文学相通处之二似乎是想象性与情感性”“但是历史终究是以记述事件为主,叙事技巧与想象在历史编纂学中还是处于比较低的位置”。论据充分,真实可靠,例如文中论据,“说起历史的情感性,我们自然会想起陈寅恪晚年的呕心沥血之作柳如是别传所勾画的集悲苦、刚烈与才情于一体的传奇女子柳如是,以至于新历史主义代表人物怀特认为历史也是诗性的行为,是一种想象性的文学活动”,可知用陈寅恪的柳如是别传所勾画的传奇女子柳如是来说明历史的情感性。论证具有完整性,论证方法多样。综合运用了举例论证、引用论证等手法,“比如托克维尔的旧制度与大革命在表达对法国大革命反讽性的认识时,就将史实与评价、哲理与文思融为一体,运用了不同的

17、叙述角度与叙述语调”“培根认为,文学超越历史甚至哲学的地方在于,它不像历史那样依赖记忆或哲学那样依赖理智,而是凭借想象”【5题详解】本题考查探究非连续性文本中问题的能力。解答此类题型时,要从四个维度去把握。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探究的范围和角度。其次要紧扣原文,寻找相关线索。再次,要整体感知,注意抓个性。要善于从不同角度来分析文本内容,善于进行个性化解读。最后,客观准确,注意委婉性。非连续性文本不同于文学作品,探究的开放度受文本事件、主流观点、舆论氛围等因素影响,不能脱离材料作无限度发挥,遣词造句要委婉辩证,全面公正。“但是历史终究是以记述事件为主,叙事技巧与想象在历史编纂学中还是处于比较低的位

18、置。而情感性在历史写作中的作用更是带有比较大的争议。可以说,叙事性、想象性与情感性对于文学来说是整体的、必备的,而对于历史来说则相对是次要的、附属的”,即都具有叙事性、想象性和情感性,但叙事性、想象性与情感性对于文学来说是整体的、必备的,而对于历史来说则相对是次要的、附属的。“文学可以借鉴历史著作中的题材塑造历史人物,描述历史事件”,即文学可以借鉴历史著作中的题材塑造历史人物,描述历史事件。“小说常常以过去发生的事件为对象,采用过去时,特别是历史小说以历史上真实存在的人物和事件为原型,其叙事的逼真性可以起到类似历史读本的作用”,即小说常以历史人物、事件为原型,有类似历史读本的作用。“从一般意义

19、上来看,作家创造的文学世界与现实世界具有融通性,文学或多或少要参照现实世界,特别是再现型文学的纪实性可以形成准历史风貌及认知属性”,即再现型文学的纪实性可以形成准历史风貌及认知属性。“在特定的情况下,文学可以补充微观史实,保留集体记忆,成为历史的见证。在西方的法律传统中,见证相当于目击。文学艺术,不但有传达见证的功能,更有以自身为见证人的任务”,即在特定的情况下,文学可以补充微观史实,保留集体记忆,成为历史的见证。【点睛】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方法:1.寻找所需信息。发现文本关键信息是核心,善于抓住文中负载关键信息的词句,剔除与阅读目的无关的多余信息,从字面看出表达的言外之意,以快速锁定要寻找的目标

20、。 2.整合得出结论。对于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在没有详细且明确的陈述言语的情况下,需要将文本中有关联的信息通过比较、归纳、综合进行加工处理,判断出题人的真实意图,从而整合得出有效的结论。 3.构建文本意义。对于多种材料组合的较为复杂的非连续性文本,要注意识别文本材料的主题,联系实际需求,找出文本的写作目的,为材料信息内容排序,联系文本中的不同资料,结合自己的知识、想法和经验,提出独特见解,自主构建文本的意义。(二)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边城(节选)沈从文(1)黄昏来时,翠翠坐在家中屋后白塔下,看天空为夕阳烘成桃花色的薄云。十四中寨逢场,城中生意人过中寨收买山货的很多,过渡人也

21、特别多,祖父在渡船上忙个不息。天快夜了,别的雀子似乎都在休息了,只杜鹃叫个不息。石头泥土为白日晒了一整天,草木为白日晒了一整天,到这时节皆放散一种热气。空气中有泥土气味,有草木气味,且有甲虫类气味。翠翠看着天上的红云,听着渡口飘来乡生意人的杂乱声音,心中有些儿薄薄的凄凉。(2)黄昏照样的温柔,美丽,平静。但一个人若体念到这个当前一切时,也就照样的在这黄昏中会有点儿薄薄的凄凉。于是,这日子成为痛苦的东西了。翠翠在成熟中的生命,觉得好像缺少了什么。好像眼见到这个日子过去了,想在一件新的人事上攀住它,但不成。好像生活太平凡了,忍受不住。(3)“我要坐船下桃源县过洞庭湖,让爷爷满城打锣去叫我,点了灯笼

22、火把去找我。”(4)她便同祖父故意生气似的,很放肆的去想到这样一件事,她且想象地出走后,祖父用各种方法寻觅全无结果,到后如何躺在渡船上。(5)人家喊,“过渡,过渡,老伯伯,你怎么的,不管事!”“怎么的!翠翠走了,下桃源县了!”“那你怎么办?”“怎么办吗?拿把刀,放在包袱里,搭下水船去杀了她”(6)翠翠仿佛当真听着这种对话,吓怕起来了,一面锐声喊着她的祖父,一面从坎上跑向溪边渡口去。见到了祖父正把船拉在溪中心,船上人喁喁说着话,小小心子还依然跳跃不已。(7)翠翠抱膝坐在月光下,傍着祖父身边,问了许多关于那个可怜母亲的故事。间或吁一口气,似乎心中压上了些分量沉重的东西,想挪移得远一点,才吁着这种气

23、,可是却无从把那东西挪开。(8)月光如银子,无处不可照及,山上篁竹在月光下皆成为黑色。身边草丛中虫声繁密如落雨。间或不知道从什么地方,忽然会有一只草莺“落落落落嘘!”啭着它的喉呢,不久之间,这小鸟儿又好象明白这是半夜,不应当那么吵闹,便仍然闭着那小小眼儿安睡了。(9)祖父夜来兴致很好,为翠翠把故事说下去,就提到了本城人二十年前唱歌的风气,如何驰名于川黔边地。翠翠的父亲,便是唱歌的第一手,能用各种比喻解释爱与憎的结子,这些事也说到了。翠翠母亲如何爱唱歌,且如何同父亲在未认识以前在白日里对歌,一个在半山上竹篁里砍竹子,一个在溪面渡船上拉船,这些事也说到了。(10)翠翠问:“后来怎么样?”(11)祖

24、父说:“后来的事当然长得很,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这种歌唱出了你。”(12)祖父于是沉默了,不曾说“唱出了你后也就死去了你的父亲和母亲”。注(边城):以20世纪30年代川湘交界的边城小镇茶峒为背最,以兼具抒情诗和小品文的优美笔触,描绘了湘西地区特有的风土人情:借船家少女翠翠的纯爱故事,展现出了人性的善良美好,在中国近代文学史上具有独特的地位。节选部分发生在翠翠对船总顺顺的二儿子傩送心生爱慕,而傩送与哥哥天保兄弟俩知晓了各自都喜欢翠翠这一心意,并约定当夜开始以唱歌的方式争取自己心爱的姑娘之后。6. 下面有关边城这部作品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边城以翠翠与船总的两个儿子天保、傩送的爱情为线索

25、,表达了对田园牧歌式生活的向往和追求。B. 边城中,翠翠的父亲服毒而死,翠翠的母亲等到腹中的小孩生下后,到溪边吃了许多冷水死去了。C. 作品以简练而又细腻、散淡而又自然的笔法刻画出人物的心理历程,令读者不禁融进人物的心灵世界。D. 边城是幕爱情喜剧,文字轻松酣畅,笔墨浓晕幽幽,她感人正是因为主人公爱情的奔放浓烈。7. 下列对节选部分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第一段景物描写,视、听、触、嗅相结合,写出了黄昏的温柔美丽与平静,隐含着静谧迷人的生活情调。B. “想要在一件新的人事上攀住它”就是指有所爱的人来填补自己的空虚和寂寞,实际上,翠翠此时所缺的就是亲情。C. 作者描

26、写翠翠时,将语言、行动与心理结合,静观、揣摩其在青春期所表现的各种情态,展示出其独特的个性。D. 祖父回答翠翠“后来怎么样”时,没有告诉翠翠“唱出了你后也就死去了你的父亲和母亲”,表现出祖父对翠翠的疼爱。8. 请分析第(8)段的景物描写的作用。9. 祖父说:“后来的事当然长得很,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这种歌唱出了你。”作者为什么不把这很长的故事写出来?【答案】6. D 7. B 8. 第(8)段景物描写既烘托了父母爱情的美好,又写出了翠翠对美好爱情的渴望和向往。 9. 父母的爱情故事“激活”了翠翠对爱情的渴望和向往。祖父讲父母的爱情故事,翠翠对母亲“神往倾心”,对母亲有爱情故事那么感兴趣,正源于自己

27、内心对爱情的朦朦胧胧的期盼。之所以在这里不把父母的故事“和盘托出”,一是给读者留下想像的余地,二是塑造人物的需要,因为翠翠是作品的主要人物,详写父母的爱情故事,势必削弱对主要人物的描写。【解析】【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识记文学常识的能力。D项,“边城是幕爱情喜剧”错误,翠翠最终与心上人傩送分开,不知他是否还会回来,爷爷也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死去,是一个爱情悲剧,而不是“喜剧”。故选D。【7题详解】本题综合考查分析文本内容及艺术特色的能力。B项,“实际上,翠翠此时所缺的就是亲情”错误,从文中来看,翠翠听祖父讲父母的爱情故事,情窦初开的内心中也萌生了朦胧的情愫,因此所缺的不是亲情,而是爱情。故选B

28、。【8题详解】本题考查分析景物描写作用的能力。从烘托氛围来说,“月光如银子,无处不可照及,山上篁竹在月光下皆成为黑色”,这美丽的景象与祖父给翠翠讲的父母的爱情故事相映衬,衬托出他们爱情的美好;从渲染人物心情的角度来说,“身边草丛中虫声繁密如落雨这小鸟儿又好象明白这是半夜,不应当那么吵闹”,以声衬静,这种夜的宁静给翠翠丰富的内心提供了安全舒适的环境,从而让她一边听着父母的爱情故事,一边也产生了自己对爱情的渴望与向往,渲染少女情窦初开的朦胧情感。【9题详解】本题考查分析情节安排作用的能力。从内容来看,翠翠父母后来的故事是“唱出了你后也就死去了你的父亲和母亲”,祖父说“后来的事当然长得很”,其实是不

29、想打击孙女对父母美好爱情的向往,故而只挑选了其中最美好最温馨的“这种歌唱出了你”来作结;从结构来看,祖父讲述翠翠父母的爱情故事,其作用是为了烘托和引出翠翠对爱情的向往,翠翠的故事才是文章的中心,如果离开翠翠而去长篇大论地讲述她父母的爱情,便偏离了主线,也与作者的写作意图不符;从读者感观来看,不把这个故事全盘托出,其实反而增添了他们故事的凄美与神秘性,让读者有更多的想象空间。【点睛】文学类文本阅读的选择题,主要集中对故事情节、人物形象、环境、主题等内容和手法进行考核。考核的方式基本有两种:一种是根据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概括,另一种是对文章特色和手法的赏析。分析文意要读懂文章,备选选项主要是内容、

30、主旨、情感、人物的心理表述不当,赏析一般为手法及手法的作用概括不当,其中手法集中在小说的三要素上,主要考核人物塑造、情节安排、环境描写、标题的作用、结尾的作用等。选择题的错误选项命制往往都是明显的不会引起争议的错误,即所谓的“硬伤”,在答题时注意寻找这些硬伤。二、古代诗文阅读(一)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彭伦,初职为湖广永定卫指挥使,累功至都指挥同知。成化初,从赵辅平大藤峽贼。进都指挥使守备贵州清浪诸处讨破茅坪铜鼓叛苗贼掠乾溪伦讨之贼还所掠与盟而退。伦以贼入时,道邛水诸寨,不即邀遏,乃下令,贼入境能生致者予重赏,纵者置诸法。由是诸司各约所属,凡生苗轶入,即擒之,送帐下者累累。

31、明年,充右参将,仍镇清浪。益尽心边计,戎事毕举。妖贼石全州潜入绞洞,煽动古州苗,洪江、甘篆诸苗咸应之。伦遣兵截擒,并搜获其妻子。诸苗将攻镇远,伦大败之,斩首及堕崖死者无算。无何,邛水十四寨苗纠洪江生苗为逆。伦分五哨往,甫行,雨如注,伦曰:“贼不虞我,急趋之,可得志也。”竟进夹攻,絷其魁,俘斩余党。贼尽平。靖州苗乱,湖广总兵官李震檄伦会讨。军至邛水江,诸熟苗惊,欲窜。伦与佥事李晃计曰“苗窜必助贼”,乃急抚定之。又缘道降天堂、小坪诸苗。既抵靖州,伦将右哨,出贼背布营。贼走据高山,伦军仰攻之,贼败走。遂渡江,捣其巢,大获。乘胜攻白崖塘。崖高万仞,下临深渊,称绝险。伦会左哨同进,得径路。夜登,贼仓皇溃

32、。追斩二千余级,俘获如之,尽夷其寨。初,臻、剖、六洞苗侵熟苗田,不输赋,又不供驿马,有司莫敢问。伦遣人谕之,顿首请如制。录功,进都督佥事。久之,御史邓庠勘事贵州,总兵官吴经等皆被劾,独荐伦智谋老成。弘治初,经论罢,即以伦代。伦用师,先计后战,故多功。四年,以老致仕。卒,予恤如制。(节选自明史彭伦传)10. 下列对文中黑体字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进都指挥使/守备贵州/清浪诸处讨破茅坪/铜鼓叛苗/贼掠乾溪/伦讨之贼/还所掠/与盟而退/B. 进都指挥使/守备贵州清浪诸处/讨破茅坪/铜鼓叛苗/贼掠乾溪/伦讨之/贼还/所掠与盟而退/C. 进都指挥使/守备贵州清浪诸处/讨破茅坪/铜鼓叛苗/贼

33、掠乾溪/伦讨之/贼还所掠/与盟而退/D. 进都指挥使/守备贵州/清浪诸处讨破茅坪/铜鼓叛苗/贼掠乾溪/伦讨之贼还/所掠与/盟而退/11. 下列对文中楷体词语相关内容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成化,是年号。年号是古代纪年的一种名号,先秦至汉初无年号,汉武帝首创年号,此后历代皇帝都立年号。B. 总兵官,古代武官名。在明代,总兵官无品级,通常由公、侯或地方都督兼任,掌统领士兵、编制定员等事务。C. 顿首,是古代跪拜礼之一,头叩地即举而不停留,“顿首”一词常被用于书信、表奏的首尾,表示恭敬。D. 致仕,交还官职、即退休,也常用致事、致政、休致等名称,致仕的年龄一般为五十五岁,有疾患则提前。12.

34、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彭伦赏罚分明,组贼令奏奇效。寇贼取道邛水各寨侵入,他下令重赏擒获寇贼者,惩处放跑寇贼者,各司约束下属,很多寇贼被擒。B. 彭伦出其不意,冒雨攻打寇贼。他的部队前去攻打叛贼,刚出发,下起大雨,他料定寇贼没有防备,命令部队冒雨进击,大败寇贼。C. 彭伦虑事周全,安抚受惊民众。他与李震讨伐作乱者,军队途经邛水江时,惊扰了熟苗,为避免不利影响,他安抚受惊欲逃的熟苗。D. 彭伦不畏艰险,率部登崖平贼。白崖塘地势险峻,易守难攻,他毫不畏惧,兵分两路,夜里登崖,夹击白崖塘寇贼,铲平寇贼营寨。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明年,充右

35、参将,仍镇清浪。益尽心边计,戎事毕举。(2)贼走据高山,伦军仰攻之,贼败走。遂渡江,捣其巢,大获。14. 文章将彭伦与“莫敢问”的“有司”和贵州官员对比,突出了彭伦怎样的特点?请简要说明。【答案】10. C 11. D 12. D 13. (1)第二年,充任右参将,仍然镇守清浪。更加尽心于边防事务,军备之事都办得很好。(2)寇贼逃跑占据高山,彭伦军队向上攻打,寇贼失败逃走。于是渡过江,捣毁他们的巢穴,大胜。 14. 突出了彭伦有勇有谋、成熟稳重、善于处事、政绩卓著的特点。【解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原句翻译为:进升为都指挥使,守卫贵州清浪等地,讨伐攻破茅坪、铜鼓反叛的苗人

36、。寇贼劫掠干溪,彭伦讨伐他们。寇贼归还所掠夺的东西,和他盟誓而撤退。根据文意,“守备贵州清浪诸处”中“清浪诸处”是属于“贵州”的区域,应该与前面连在一起,且其不能作下文“讨破”的主语,要断开,排除答案A、D;“贼还所掠”中的“贼”应该作“还”的主语,不可与前文连在一起,应该断开,且“所掠”作“还”的宾语,“贼还”与“所掠”不可断开,排除答案B。故选C。【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D项,“致仕的年龄一般为五十五岁”表述错误,古代一般致仕的年龄为七十岁,有疾患则可提前。故选D。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文本内容的能力。D项,“兵分两路,夜里登崖,夹击白崖塘寇

37、贼”表述错误。根据原文,“竟进夹攻,絷其魁,俘斩余党”,彭伦是与左路会合后一同进攻贼寇的,并不是兵分两路夹击贼寇。故选D。【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赋分点:(1)明年,第二年;充,充任;边计,边防事务;毕举,全部办得很好。(2)据,占据;仰,向上;捣,捣毁;获,胜利。【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概括文本内容的能力。彭伦的性格作风是在与“莫敢问”的“有司”和贵州官员对比中彰显出来的。根据原文,“初,臻、剖、六洞苗侵熟苗田,不输赋,又不供驿马,有司莫敢问”,于是彭伦“伦遣人谕之,顿首请如制。录功,进都督佥事”,由此可以推知彭伦有勇有谋;后来,“久之,御史邓庠勘事贵州,总兵官

38、吴经等皆被劾,独荐伦智谋老成”,“伦用师,先计后战,故多功”,由此可以推知彭伦成熟稳重、善于处事、政绩卓著。参考译文:彭伦,刚开始的职务为湖魔永定卫指挥使,累积功劳至都指挥同知。成化初年,随从赵辅平定大藤峡寇贼。进升为都指挥使,守卫贵州清浪等地,讨伐攻破茅坪、铜鼓反叛的苗人。寇贼劫掠干溪,彭伦讨伐他们。寇贼归还所掠夺的东西,和他盟誓而撤退。彭伦因为寇贼侵入时,取道邛水各寨,不能立即截击遏止,就下令,寇贼入境能活捉到的给予重赏,放跑的按法令处置。从此各司各自约束下属,凡是生苗侵入,立即擒获他们,送到帐下的很多。第二年,充任右参将,仍然镇守清浪。更加尽心于边防事务,军备之事都办得很好。妖贼石全州偷

39、偷进入绞洞,煽动古州苗人,洪江、甘篆各部苗人都响应他。彭伦派兵拦截擒获,并搜查捕获他的妻子儿女。各部苗人将要攻打镇逮,彭伦大败他们,斩首和坠崖而死的无法计算。不久,邛水十四察苗人纠集洪江生苗叛逆。彭伦分为五队前去,刚出发,下起瓢泼大雨,彭伦说:“寇贼不会料到我们会去,赶快去,可以得胜。”竞相前进几面夹攻,抓获他们的首领,俘虏斩杀其余的同党。寇贼全被平定。靖州苗人作乱,湖广总兵官李震致檄书召彭伦会集讨伐。军队到达邛水江,各部熟苗惊骇,想要逃窜。彭伦和佥事李晃商量说“苗人逃窜必定帮助寇贼”,就急忙安抚平定他们。又沿途降服天堂、小坪各部苗人。抵达靖州后,彭伦率领右路,在寇贼背后扎营。寇贼逃跑占据高山

40、,彭伦军队向上攻打,寇贼失败逃走。于是渡过江,捣毁他们的巢穴,大胜。乘胜攻打白崖塘。崖高万仞,下临深渊,可称得上绝险。彭伦会集左路一同进攻,找到道路。夜里登山,寇贼仓皇溃散。追击斩杀二千多人,俘获同样多,全部平毁寨子。当初,臻、剖、六洞苗人侵占熟苗田地,不交纳赋税,又不供给驿马,有关官员没有人敢过问。彭伦派人说服他们,叩首请求按法制办事。记录功绩,进升为都督愈事。很久以后,御史邓庠、员外郎费管到贵州核查事情,总兵官吴经等都被弹劾,惟独推荐彭伦有智谋稳重成熟。弘治初年,吴经论定罢职,就以彭伦代替。彭伦用兵,先谋划后作战,所以多有功绩。弘治四年,彭伦因老退休。他去世的时候,朝廷按制度给予抚恤。(二

41、)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小题。与毛令方尉游西菩寺二首(其一)苏 轼路转山腰足未移,水清石瘦便能奇。白云自占东西岭,明月谁分上下池。黑黍黄粱初熟后,朱柑绿桔半甜时。人生此乐须天赋,莫遣儿曹取次知。【注】毛令方尉:指当时於潜县县令毛国华、县尉方武。上下池:指西菩寺内的清凉池、明月池两座水池。15.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首句写诗人与朋友驻足观赏,看到脚下之路逶迤盘旋,已经绕过山腰。B. 诗人围绕“奇”字精心选取多个意象,营造意境,使描写极具画面感。C. 白云“自占”,明月“谁分”,诗人以自然景物的无情反衬人的有情。D. 尾联诗人直抒胸臆,强调揽奇访胜之

42、乐还需要依靠个人对自然的领悟。16. 诗歌中间两联历来为人称道,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答案】15. C 16. 修辞精巧。白云占据了东西二岭,明月一视同人,普照清池,诗人运用比拟手法,生动形象地展现了西菩寺的奇妙风光。意象典型。诗人选取了云、月、黍、粱、柑、桔等多个意象,抓住了寺院内外的景物,意境丰富,引人入胜。色彩鲜明。“黑”“黄”“朱”“绿”四种浓艳鲜明的色彩词语的使用,使诗歌极具画面感,组成了一幅光彩斑斓的秋色图。对仗精妙。中间两联格律精严,属对工整,读来又给人转换自然、一气呵成之感,体现了独特的诗歌魅力和诗人高深的艺术功力。【解析】【15题详解】本题主要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

43、达技巧及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C项,“以自然景物的无情反衬人的有情”错误。颈联诗人以比拟的手法描写了自云遮岭、明月映池的美景,赋予了客观景物浓厚的主观色彩,体现了诗人的喜爱之情。故选C。【16题详解】本题主要考查鉴赏诗句的能力。“白云自占东西岭,明月谁分上下池”,白云兀自笼盖了东山西岭,上下各一轮明月分不清天上池底。写水、石奇境。诗人将他诗家的眼光所捕捉到的景物特点,以奇特的想象和灵动的笔致,加以渲染,便使那客观景物染上了浓厚的主观色彩,情态逼真,奇趣横生,生动地展现了西菩寺的无限奇妙风光。“黑黍黄粱初熟后,朱柑绿桔半甜时”,诗人在游目庭院、田野时,看见了累累秋实:初熟的小

44、米、高粱,半熟的柑和桔,就重研丹青,为它们分别抹上了黑、黄、朱、绿四种较实物更为浓艳而鲜明的色彩,绘成了一幅色泽斑斓的秋色图。色彩鲜明。结合“云”“月”“黍”“粱”“柑”“桔”等多个意象分析,抓住了寺院内外的景物,构造优美的意境,引人入胜。结合“白云”“明月”,“自占”“谁分”,“东西岭”“上下池”,“黑黍”“黄粱”“朱柑”“绿桔”,“初熟后”“半甜时”等分析,中间两联格律精严,属对工整。(三)名篇名句默写17.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1)逍遥游中,庄子写宋荣子看淡了世间的荣辱,不会因为外界的评价而更加奋勉或沮丧的句子是“_,_。”(2)杜甫蜀相中“_,_。”两句,以乐景写哀情,感

45、叹碧草娇莺无人赏玩,显出英雄长逝,遗迹荒落,流露出诗人对诸葛亮的深沉悲痛之情。(3)杜甫登岳阳楼中借“昔”“今”二字展开思路,拉开时间的帷幕,为全诗浩大气势奠定基础的诗句是“_,_”。【答案】 (1). 举世誉之而不加劝 (2). 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3). 映阶碧草自春色 (4). 隔叶黄鹂空好音 (5). 昔闻洞庭水 (6). 今上岳阳楼【解析】【详解】本题考查默写常见名句名篇的能力。注意以下关键词:誉、劝、沮、阶、鹂。三、语言文字运用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有人说,建筑是凝固的音乐。紫禁城,就是一个巨大的乐器。这乐器,与季节、气象相合,风声雨声、帘卷树声,落在建筑上,都成了音乐,而

46、且从不凝固。因此,营建紫禁城的人,是建筑师,也是音乐家。一座好的建筑,不仅要容纳四时的风景,还要容纳四时的声音。紫禁城的节气是有声音的,熟悉宫殿的人,可以从声音里辨认季节,犹如一个农夫,可以从田野自然的变化里,准确地数出他心里的日历。很多人都知道紫禁城宜雪,大雪之日,宫殿上所有的坡顶,都会盖上松软的白雪,把金碧辉煌的皇城,变成“一片孤城万仞山”那飞扬高耸的大屋顶,已经修涂改成雪山的形状,起伏错落、重峦叠峰。其实,紫禁城不只宜雪,也宜雨。它的设计里,早已纳入了雨的元素。宏伟的大屋顶,在雨季里,成了最适合雨水滑落的抛物线。雨水那一天,我见证了紫禁城的雨。或许紫禁城的空间太过浩大,雨点是以慢动作降落

47、的,似从天而降的伞兵。在紫禁城宏大的背景下,雨点迟迟难以抵达它的终点。18. 下列各句中的破折号,和文中破折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A. 黛玉心中正疑惑着:“这个宝玉,不知是怎生个惫懒人物,懵懂顽童?”倒不见那蠢物也罢了。B. 头一句是:“启超没有什么学问”眼光向上一翻,轻轻点一下头,“可是也有一点喽!”C. 便会用了缓慢悠闲的声调,微叹着互答着的说:“唉,天可真凉了”(这了字念得很高,拖得很长。)D. 二三五六厂的朝西,走不到一百步,她们就和另一种河流同在东洋厂工作的“外头工人”们汇在一起。19. 比喻具有相似性,请据此对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所用比喻进行简要分析。20. 文中黑体字句子可以改写成:“在紫禁城空旷浩大的空间中,雨点慢慢地降落,从天而降。”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文表达效果更好?【答案】18. D 19. (1)句中把以声音辨别紫禁城的季节比作农夫通过田野自然的变化区分时间,体现了比喻的相似性;(2)宫殿的人和农夫对对象的熟悉程度相似,紫禁城的节气和自然的变化相似,从声音里辨认季节和数出他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百度文库年卡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语文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