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完整版)快乐的人教学设计
《快乐的人》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人美版)第七册第四课
课时安排
2课时(本节课属第1课时)
教材分析
《快乐的人》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的课程.生活中的线材多种多样,电线、铁丝、铜线、漆包线、麻绳、纸绳等历数不尽.本课选用的是胶皮铜芯电线,它具有色彩丰富、容易造型、软硬粗细适度等特点.适合制作刚柔相继,动静相宜的作品.尝试新颖有趣的造型方法,不墨守陈规,而用灵活多样的方式自由的去表现人物的活动姿态,正是本课设课的目的所在.
教学目标
⑴、知识与技能:通过对作品的观察、比较、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提高用不同材质的造型能力。
⑵、过程与方法: 能用生活中的各种线材组织一幅画面,表现出一定的美感.
⑶、情感、态度价值观:初步感受不同种线材作品带给人的美感。通过丰富的美术活动,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学习兴趣.培养集体合作精神和勇于创新的精神以及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教学重点
运用身边线材进行不同人物动态的造型.
教学难点
人物动态夸张、生动及线材连接点的处理。
用具准备
各类线材,本课时使用不同颜色的电线。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活动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激发学生兴趣,感受快乐,创建和谐氛围.
新 授
师生互动
小组研究
一位名人这样说:“人们需要快乐,就像需要衣服一样。"生活是快乐的,我们也都有最快乐的时候,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快乐的人”。
揭示课题并板书。
艺术作品中也有快乐的形象,我们一起来欣赏。
1、彩陶《说唱俑》
2、剪纸《踢毽子》
3、摄影作品
灵活的线性材料也可以表现造型,出示图片:线性雕塑.下面我们将一起研究如何利用线性材料表现快乐的人物造型.
哪些活动会让我们轻松和快乐?
(跳绳、踢毽子、滑冰、打雪仗……等)
感受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
展示图片,帮助学生回忆生活中的快乐时刻
发挥创造性思维,表现快乐。
提高学生的观察、研究能力.增长知识,为制作打下良好基础。
熟悉、认识材料的性能及特点。
介绍比例及动态特点
认识材料
想一想:你感到快乐时你会怎么做?除了我们刚才表现的动作之外,还有哪些动作可以表现出一个快乐的人呢?
引导、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师生交流
无论怎样运动,都离不开人体本身。我们现在来了解一下人体特征。
出示木棒人并讲解基本比例:
1、人体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四部分。
2、肘关节位于手臂的中心,膝关节位于腿的中心。我们来看运动的人,指导学生看图并强化人体在运动时的外形特点:肘——向后弯曲,膝——向前弯曲。
如何做一个快乐的人呢?首先要选材,今天我们用的是胶皮铜芯电线,它色彩丰富、容易造型、软硬粗细适度。如果把线折弯,它不会反弹回去。(出示铁丝、毛线进行比较说明选材的重要性)
如何用这样特殊的线材进行制作呢?我们先要认真观察动态,然后我们用单线的形式提炼出形象,结合课件教师进行演示:如何抓住人体动态提炼、夸张并创作为线材作品。强调连接点的处理方法。(板书制作过程 一、观察动态 二、提炼形象 三、选材制作).
回忆,重现动作,小组讨论.
观察木棒人,了解人体比例。
学生观察、了解人物动态特征。
初步感知制作材料的性能、特点。为制作做好充分的准备。
解决教学难点。
提高欣赏水平开拓眼界,打开创作思路。
明确制作方向。
教师示范
欣赏学生作品
动感雕塑
作业要求
书中也有作品,我们看看书中的作品与老师的作品有什么不一样?(板书:四、装饰完成)老师刚才用的是单线法,还有几种最基本的方法,如:缠绕法、盘旋法、螺旋法(教师示范制作方法并板书。)。希望同学们在制作的时候能创造出更多、更奇特的制作方法。
除了老师和同学们的作品,大师的作品更精彩.指导欣赏课本第8页的动感雕塑:这是美国著名的艺术家亚历山大&8226;考尔德的作品,动感雕塑的特质就在于它的部分或者全部能够运动,让观赏的人能够产生强烈的动感。你看到这个大师作品,你有何感受?
师生交流
1、抓住人体动态,适度夸张。
2、注意人体比例。
3、大胆采用独特的制作方法。
4、设计并制作一件快乐的人物动态作品。
观察、了解、总结、归纳制作过程。
1、书中的作品有装饰。
2、制作方法不一样
想象还可以创造出哪些制作方法。
谈自己的看法、感受与意见等。
可以自己设计,也可参考课件给出的动态造型,制作完成.
掌握操作
拓展学生视野,促进互勉共进
激发创作思路。
学生作业
作业点评
课后延伸
教师巡视指导
组织学生进行展示。
评价要点:
1、人体动态是否夸张.
2、制作方法是否大胆、独特。
3、制作是否精美。
4、作品是否体现了快乐。
课件出示运动中的人物形象,激发学生向更多领域扩展。
小组内初评并推荐展示作品。说说自己喜欢的作品的原因。
课后收集整理其他各种废旧线材.
板书设计:
《快乐的人》
制作过程: 制作方法:
一、观察动态 缠绕法
二、提炼形象 单线法
三、选材制作 编织法
四、装饰完成 螺旋法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