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1版高考地理 第4单元 中国地理概况 第3课时 中国的气候课时作业2021版高考地理 第4单元 中国地理概况 第3课时 中国的气候课时作业年级:姓名:- 7 -第3课时 中国的气候一、单项选择题“七下八上”是指每年7月下旬到8月上旬我国气象部门高度关注的一个多雨时期。读中国雨带进程示意图,回答12题。1与“七下八上”多雨期密切相关的天气系统是(B)A蒙古西伯利亚高压B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C阿留申低压D江淮准静止锋2“七下八上”期间,我国各地与其面临的气象灾害组合正确的是(B)A长江中下游梅雨、洪涝B华北平原洪涝、暴雨C东北地区冰雹、滑坡D华南沿海伏旱、台风解析第1题,图中可以看出“七下八上
2、”多雨期主要和我国雨带的推移有关,而雨带的推移主要是夏季副热带高气压带北移所导致。第2题,“七下八上”是指七月下旬和八月上旬,此时雨带北移至华北和东北,华北东北会出现暴雨洪涝等气象灾害,而此时长江中下游地区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形成伏旱天气;华南沿海位于高压南侧,不会出现伏旱天气。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简称副高)是影响我国大陆的重要天气系统。我国东部地区的主要锋面雨带,通常位于副高脊线以北58个纬度处,并随副高的北进南退而移动。下图是某同学绘制的“副高对我国天气影响示意图”。读图,回答34题。3该同学绘制的示意图中有一处明显错误,其错误点及理由分别是(B)A“北方的冷空气”这个季节不存在B“暖湿
3、气流”气流方向错误C“副高控制下晴热”副高控制下多阴雨天气D“锋面雨带”锋面雨带在副高北侧4图中副高所处位置,一般出现的月份是(B)A5月B6月C7月D8月解析第3题,“暖湿气流”应由海洋吹向陆地,应为高压南侧的东南方向。第4题,每年的6月中旬到7月中旬,雨带推移到长江流域,形成梅雨天气。(2020浙江绍兴一中高二下学期期末)读“我国某地气温变化图”,回答56题。5甲地可能位于(C)A东北地区B华北地区C长江中下游D海南岛6下列关于三地气温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C)A甲、乙、丙三图的气温变化主导因素均为太阳辐射B甲图7月高温主要因为7月伏旱季节降水少光照强C乙图7日气温低主要是因为受冷空气影响
4、D丙图气温变化小是因为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小解析本题组考查我国气温变化规律。第5题,甲地冬季气温在10 以下,0以上,应位于我国的南方地区,但不是海南,因为海南冬季气温在10以上,故选C。第6题,甲图是气温年变化图,主导因素是太阳辐射的影响,乙图是气温的2月上旬变化,影响因素应是天气状况的变化,丙是气温的日变化,当日气温变化小,可能是阴天,故排除AD,该地7月份气温最高,主要原因是太阳辐射的热量由地面到大气中间有一个转化过程,并不是单纯降水少的因素,排除B,2月7日气温最低可能是受冷空气南下影响,故选C。(2021唐山高二检测)读“华北地区冬小麦开花日期示意图”,完成78题。7.2000年与198
5、0年相比,华北地区冬小麦开花日期的变化特点是(B)A普遍推迟5天左右B普遍提前5天左右C普遍推迟10天左右D普遍提前10天左右8甲地等值线呈闭合状的原因可能是(D)A甲地为平原,地形平坦B甲地为山地,气温低C甲地为城市,城市热岛效应强D甲地为谷地,气温高解析第7题,由图示等值线的数值可知,在1980年和2000年大致重合的等值线日期相差5天左右,2000年比1980年大致早5天。第8题,根据等值线的判读规律,甲地等值线显示的开花日期比周边较早,因此说明甲地温度比周围气温较高,从地形影响气温来说,该地应该地势较低,气温较高。(2021西安模拟)2019年5月初,合肥市(3149N,11713E)
6、经历了一次气温骤升骤降过程,市民戏称“春如四季”。下表示意2019年5月26日合肥市天气状况。据此完成910题。日期天气气温(最高/最低)5月2日晴天26 /11 5月4日晴天28 /14 5月6日多云21 /11 95月46日,合肥市经历的天气过程是由于(B)A暖锋过境B冷锋过境C台风过境D副高控制10合肥市“春如四季”的原因是春季 (B)我国南北温差大 我国南北气压梯度大大气运动速度慢 冬季风和夏季风转换ABCD解析第9题,5月46日,合肥市气温下降,由晴天变为多云,昼夜温差变小。暖锋过境气温上升;冷锋过境气温下降;台风过境会带来狂风暴雨;副高控制会出现晴天,昼夜温差变大。第10题,时冷时
7、热、时晴时雨是合肥市春季气候的特色。合肥市处于我国南北气候的过渡带,春秋季节南北气流在这里相互交汇,冷暖空气时常“打架”,使得天气变化无常。合肥市“春如四季”的原因是春季我国南北温差大,南北气压梯度大即风力大、冬季风和夏季风转换频繁,正确;大气运动速度快,升温快、降温快,错误。(2021四川联考)谚语“瑞雪兆丰年”是指适时、适量的冬雪预示着来年是丰收之年,对春耕播种以及冬小麦返青都很有利。降雪是固态降水,常出现在气温低于0 的地区,雪中含有丰富的氮化物。据此完成1112题。11“瑞雪兆丰年”谚语最有可能创作于(B)A东北地区B华北地区C长江三角洲D珠江三角洲12“瑞雪”对农业生产产生的主要影响
8、是(C)降低土温 增加肥力缓解旱情 杀灭害虫ABCD解析第11题,东北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都是湿润地区,春旱问题都不大。东北地区种植的是春小麦,长江三角洲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以种植水稻为主。第12题,雪中含有的氮化物,是作物重要的肥料(氮肥);降雪作为固态降水,融化后可以缓解旱情;同时降雪时的低温有利于杀死害虫;雪覆盖在土层上,具有一定的保温效果,可以提高土温,错误。二、综合题13(2020拉萨中学高三月考)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居住在成都的小明和小亮在“寻找最佳避寒地”的课外研究中发现,有“百里钢城”之称的攀枝花1月平均气温达13.6 (昆明为7.7 ,成都为5.5 )
9、,是长江流域冬季的“温暖之都”。下图a示意攀枝花在我国西南地区的位置,图b示意攀枝花周边地形。(1)分析攀枝花1月份平均气温较高的原因。(2)推测攀枝花1月份的天气特征。(3)小明建议把攀枝花打造成“避寒之都”,吸引人们冬季来此度假。小亮则从空气质量的角度提出质疑。试为小亮的质疑提供论据。答案(1)因地形阻挡,冬季受北方冷空气(寒潮)影响较小;位于河流(金沙江)谷地,山高谷深,盛行下沉气流,气流在下沉过程中增温。(2)多晴天、少云雨,风力弱,气温较高、较稳定(波动小)。(3)论据:钢铁工业以及其他工业、城市交通等排放大量废气;(山高谷深,)地形相对封闭,下沉气流空气稳定(易出现逆温),不利于空
10、气中污染物的扩散。(因此,空气质量可能不佳,不适宜度假。)解析本题考查气温变化分析、天气特征等。第(1)题,本题主要分析地形对气温的影响。根据题目信息可知,攀枝花位于河谷中,北部有高山阻挡冷气流,所以受冷气流影响小;背风坡气流下沉增温,有焚风效应,使河谷处气温升高。第(2)题,天气特征应从气温、阴晴、风等方面描述,因为攀枝花位于河谷地段,多为下沉气流。所以多晴天、少云雨,风力弱,气温较高、较稳定。第(3)题,本题应从大气污染的来源和污染物扩散两方面分析。工业以重污染的钢铁工业为主,且城市交通尾气排放多;河谷地形封闭,位于背风坡,盛行下沉气流,污染物不易扩散,所以空气质量不佳。14一个地方的降水
11、量和它的蒸发力(在一定气象条件下,水分供应不受限制时,某一固定下垫面的最大可能蒸发量)的差值,称为水分盈亏量。图A示意我国某地区多年平均水分盈亏量的空间分布,图B示意图A中的甲、乙、丙三地水分盈亏量的月份分配。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示地区水分盈亏量5月最低,7、8月最高,分析其原因。(2)判断68月甲、丙两地太阳辐射量的差异并解释其原因。(3)图中丁地是我国冬季气温最低的地方,试分析其原因。答案(1)5月气温回升快,温度高,大风天气多,蒸发量大;且雨季未到,降水少,晴天多,蒸发量大;7、8月为雨季,降水多,降水量大于蒸发量。(2)甲地大于丙地。68月甲地水分盈亏量小于0,说明降水少,晴天多
12、;丙地水分盈亏量远大于0,说明降水多,晴天少。此时甲地昼长大于丙地,日照时间长于丙地。(3)丁地是我国纬度最高的地方,冬季时正午太阳高度最小、白昼时间最短,获得的太阳辐射最少;丁地离冬季风的源地近,受冬季风影响大。解析第(1)题,东北地区水分盈亏量5月最低,7、8月最高,主要受蒸发量和降水量影响。5月降水少,晴天多,气温回升快,大风天气多,蒸发量大,7、8月为雨季,降水量大。第(2)题,根据水分盈亏状况来判断,甲地68月小于0,丙地68月大于0,说明甲地晴天多,太阳辐射强,另外据图来判断,甲地纬度高,此时昼长较长。第(3)题,丁地是我国冬季气温最低的地方,有纬度因素(正午太阳高度,昼夜长短状况),另外靠近冬季风的源地,受冬季风的影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