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水产品精深加工技术改造可行性研究报告72目 录第1章 总 论41.1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41.1.1项目名称41.1.2项目承办单位概况41.1.3项目性质41.1.4项目拟建地点41.1.5项目建设规模41.1.6产业政策分析51.2可研报告编制依据和原则71.2.1编制依据71.2.2编制原则71.3可研编制的内容和范围81.4项目概述及研究的结论81.4.1项目概述81.4.2研究结论111.4.3工作建议121.4.4主要经济数据及经济评价指标14第2章 项目背景及建设的必要性152.1日照市经济和社会经济发展概况152.2项目背景及建设必要性182.2.1项目提出的背景182.2.2项
2、目建设的必要性21第3章 市场预测分析263.1 我国水产品贸易现状263.2 水产品主要出口市场分析283.2.1 日本水产品市场283.2.2 其他市场分析303.3 市场资源31第4章 厂址选择及建设条件324.1厂(场)址现状324.2主要建设条件334.2.1气象水文资料334.2.2地震334.2.3公共设施条件334.2.4法律支持条件344.3厂址方案评述34第5章 工艺技术与设备355.1建设规模与产品方案355.2工作制度与生产能力及负荷计算355.3生产工艺及技术方案355.3.1生产工艺流程365.3.2项目主要生产设备37第6章 资源、燃料及外协条件的供应和保证396
3、.1原料规格及年需要量396.2原料来源396.2.1原材料供应396.2.2燃料、动力39第7章 工程设计方案407.1区域概况407.2总图运输407.2.1设计依据407.2.2总平面布置原则407.2.3平面布置说明40第7章 工程设计方案427.1区域概况427.2总图运输427.2.1设计依据427.2.2总平面布置原则427.2.3平面布置说明427.2.4运输方式437.3土建工程437.3.1土建工程概述437.3.2给水、排水工程437.3.3供电44第8章 环境保护、节能与劳动安全458.1环境保护458.1.1环境保护标准及设计依据458.1.2环境现状458.1.3建
4、设和生产对环境的影响458.1.4环境保护措施方案478.2劳动安全、工业卫生与消防498.2.1劳动安全、工业卫生498.2.2消防52第9章 节能措施559.1执行标准559.2 能耗状况和能耗指标分析559.2.1 项目用能种类分析559.2.2 项目能源供应情况569.2.3 项目能源使用情况分析569.2.4 项目年综合能耗589.3产品方案和建设规模的平衡与经济性及节能措施58第10章 组织机构与人力资源配置6010.1组织机构6010.2人力资源配置6010.2.1工作制度6010.2.2员工来源及招聘方案6110.2.3职工工资及福利6110.2.4员工培训计划61第11章 投
5、资估算和资金筹措6311.1估算依据及说明6311.1.1估算依据6311.1.2估算说明6311.2投资估算63第12章 项目财务分析6512.1基础数据6512.1.1生产规模及产品方案6512.1.2产品成本预测6512.1.3销售价格及销售收入6612.2财务评价6612.3不确定性分析6712.4综合评价67第13章 项目实施计划6813.1实施进度安排原则6813.2建设项目管理6813.3实施阶段6913.4实施进度及施工组织安排7013.5建议70第1章 总 论1.1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1.1.1项目名称水产品精深加工技术改造项目1.1.2项目承办单位概况日照美加水产食品有限公司
6、扩建地点:日照市海滨一路119号。法定住址:日照市海滨一路119号法定代表:李淑利; 职务:董事长; 国籍:中国1.1.3项目性质技术改造农副食品深加工1.1.4项目拟建地点本项目拟建于日照市东港区,日照美加水产食品有限公司现有厂区。1.1.5项目建设规模建设规模项目计划用地面1930平方米(折合约2.89亩),总建筑面积1930平方米,主要为车间改造面积;新增螺旋单冻机、切丝机、X射线导物检出机、烟熏机、真空包装机、金属探测仪、速冰间等生产设备107台(套)。 项目新增章鱼加工流水线一条,年加工章鱼成品1000吨,产品全部出口。投资与资金筹措本项目总投资2100万元人民币,其中设备投资143
7、2万元,土建投资148万元,补充流动资金520万元。项目资金来源为全部自筹。1.1.6产业政策分析“十一五”时期是我国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实施新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重要时期,也是我国经济结束WTO过渡期,加快融入国际经济的关键时期。与“十五”期间所处的国内外环境有所不同,在这个时期,食品工业发展既要符合国家总体规划,满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也要适应全球化过程中更为严峻的国际竞争环境,不断提高竞争力,实现更快更好地发展。新的形势和任务,将对我国食品工业产生重要影响。(1)国家产业政策2008年中央1号文件关于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若干意见提出要“确保农产品有效
8、供给是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物质基础。必须立足发展国内生产,深入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保障农产品供求总量平衡、结构平衡和质量安全”。“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继续实施农业产业化提升行动,培育壮大一批成长性好、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支持龙头企业跨区域经营,促进优势产业集群发展。中央和地方财政要增加农业产业化专项资金,支持龙头企业开展技术研发、节能减排和基地建设等。探索采取建立担保基金、担保公司等方式,解决龙头企业融资难问题。抓紧研究完善农产品加工税收政策,促进农产品精深加工健康发展。允许符合条件的龙头企业向社会发行企业债券。龙头企业要增强社会责任,与农民结成更紧密的利益共同体,让农民更多地分享
9、产业化经营成果。健全国家和省级重点龙头企业动态管理机制。引导各类市场主体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鼓励农民专业合作社兴办农产品加工企业或参股龙头企业”。 农产品加工业十一五发展规划确定了“十一五”期间我国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和六中全会精神,按照“转变、拓展、提升”三大战略的总体部署,围绕现代农业建设、农民就业增收、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及农村和谐社会建设,以科学规划为先导,以科技创新为支撑,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合理布局,围绕大宗、优势农产品,重点发展精深加工,增加农民收益,提
10、高农产品附加值,逐步实现由初级加工向精深加工的转变、由数量增长向质量和效益提高转变,促进农产品加工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十一五”期间,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紧紧抓住农产品加工增值的关键环节,在结构调整和产业不断升级、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显著降低加工能耗的前提下,力争实现年均增长12%的发展速度,2010年农产品加工业产值突破7万亿元,到“十一五”末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的产值之比超过1.51。具体目标为:农产品加工水平要有较大提高。到2010年我国主要农产品加工转化率(初加工以上)达到60,精深加工比重明显增加。其中粮食加工转化率达到75,水果超过15,蔬菜达到5,肉类达到15,水产品超过35;
11、主要农产品深加工比例(二次以上加工的产品占其产量的比例)达到40以上。发展规划-农副食品加工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处的地位农副食品加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中的一个重要行业,羊奶加工是农副食品加工业的重要产业之一,农副食品加工业已逐步成为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和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之一,加快农副食品加工业特别是羊奶加工的发展对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带动工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提高农产品的加工转化率和附加值,使之成为“十一五”工业发展的新亮点都将发挥积极作用,农副食品加工业是农业链条的延伸,是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业与工业结合的大产业。国家对农副食品加工业发展态度分析党的十七大提出,二二年要全面建成小康
12、社会,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二二年比二000年翻两番,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要加强农业基础地位,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坚持把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作为首要任务,羊奶加工是农副食品加工业的一个分支,羊奶加工可促进农村养羊业的发展,养羊能消化农作物桔杆,将农作物桔
13、杆转化为有机肥料,回报农业,净化农村生活环境,羊奶加工有利于发挥农副产品特性,提高人们生活水平和健康水平。综上所述,该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相关产业政策。1.2可研报告编制依据和原则1.2.1编制依据1、轻工业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内容深度规定(QBJS 52005)。2 、国家发改委、建设部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3、建筑工程设计规范5、山东省建筑工程消耗量定额及费用定额6、项目单位技术部门对项目的要求和提供的相关基础资料7、设备厂家提供的相关设备工艺及技术资料8、上级或者主管部门有关方针政策方面文件9、城市总体规划文件10、项目单位与有关方面达成的协议11、实验试制报告12、
14、技术部门提供的有关基础资料及现行有关规范、规定。1.2.2编制原则1、生产工艺技术方案要具有先进性、可靠性且经济合理。2、生产线要能够满足多种产品生产要求,以适应市场需要。3、主机设备立足于国产设备和自行研制开发设备,以节省投资,提高效益。1.3可研编制的内容和范围根据国家法律、法规、产业政策:对项目提出的背景、市场前景、建设规模、建厂条件、投资风险及竞争能力进行分析论证。对项目产品进行产品方案和产品技术水平分析论证,通过与当前国内外的先进技术和设备进行比选,确定先进合理的工艺方案和设备选型。初步确定了建设项目的建筑结构形式、给排水、电气自控的方案和节能措施。对项目的实施条件、厂址、原料供应、
15、交通条件、环境保护、劳动安全卫生及消防等进行可行性研究。对项目的总投资、成本进行估算,对项目的经济效益和抗风险能力进行分析,通过对成本、效益和投资回收情况的分析进行财务经济评价。1.4项目概述及研究的结论1.4.1项目概述1、拟建地点本项目拟建于日照市东港区,厂址选择在日照美加水产有限公司现有厂区,可充分利用现有厂区部分生产和生活设施。2、建设规模与目标该项目改造完成后,达到年生产章鱼深加工产品1000吨的生产能力。3、主要建设条件(1)市场条件调查目前全世界蔬菜加工的年产量大约在37万吨左右,而我国年产量大约在13万吨左右,约占世界总产量的1/3,占世界蔬菜加工贸易总额的40%。我国水产品年
16、总量达4000多万吨,从1999年起已连续十多年产量居世界首位。但这样的一个农副产品大国,深加工却依然停留在初级阶段,发展速度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的水平。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如何加强与国际市场的连接,提高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适应不同层次的消费需求,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水产品的附加值,快速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是必由之路。因此今后我国的发展趋势将体现在加强应用基础研究与高科技产品开发,建立完善的水产品质量保证体系,根据市场需求进一步调整产品结构,在抓好农副产品加工产量的同时,狠抓产品的质量,使我国水产品的生产逐步与国际接轨等。蔬菜和水产品的营养与保健价值被人们逐步地认识,使得其市场和消费群体逐
17、步扩大,需求量逐年增加。主要原材料:本项目的主要原料为水产品。水产品在日照当地有充足的货源,且质优价廉,可很好的满足项目需要。所需包装材料,市场供应充足,均可由市场解决。能源动力:本项目年用电量为78万度,当地电网电力供应能力充分,项目区内建有足够容量的变电系统,可以保证用电供给。本项目的平均用汽量为0.2t/h,原蒸汽锅炉房蒸汽锅炉,完全可以满足本项目生产、生活用汽的需要。供水:本项目最大用水量为23.2m3/h,本工程生产用水为自来水,并根据生产要求及工艺要求进行相应的软化或去离子处理。直接冷却用水和间接冷却用水系统设有循环水池,通过水泵房供给各车间使用。本项目拟增加2台过滤器和杀菌装置来
18、满足本项目用水需求。(3)技术条件日照美加水产食品有限公司其产品产量、工艺技术、人才储备、市场份额名列国内前茅,该公司具有多年生产农副产品深加工的经验。另外,该公司注重汲取国内外高技术型人才,注重质量管理、技术管理创新,拥有完善的食品研发基地及一批专业研发人员,为本项目的建设也提供了必要的技术保障。目前公司已经聘请了多名外国工程师对员工进行培训和技术指导,并选派了技术骨干到国外工厂进行学习。公司还聘请了国外质量专家进行质量培训,建立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4)交通条件项目位于日照市东港区。日照市交通十分便捷。项目地址紧靠日照港、日东、同三高速公路、日照火车站。日照港连接海内外各大城市,高速公路可
19、直达青岛、北京、上海、西安、海口,交通运输十分方便。(5)项目投资及资金筹措本项目计划总投资2100万元,其中设备投资1432万元,土建投资148万元,补充流动资金520万元。项目资金来源为全部自筹,符合国家对资本金的比例要求。(6)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项目年均销售收入5950万元,总成本费用5114.5万元,年利润总额637.5万元,投资利税率39.78;税后利润520万元,投资利润率24.28。项目资金来源与运用恰当合理,各项财务指标符合国家现行项目评价指标的要求,项目基本具有可以接受的盈利能力和债务清偿能力,盈亏平衡点略高,敏感性分析显示的临界点正常,说明本项目可以抵抗一定的市场风险。本项
20、目的实施,不仅给企业带来巨大经济效益,而且该项目投产后也可进一步提升企业的经济实力和产品竞争力。产品投放市场后,可满足人们对水产品的需求与消费,为人们带来更为营养、快捷的上佳食品。综合分析研究,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项目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良好。拟选厂址合理;项目工艺、设备先进,管理水平较高;项目拟采用的污染防治措施有效可行,废水、废气、噪声可实现达标排放,固体废物全部得到合理处置,各类污染物的排放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在严格落实环境综合治理措施的前提下,该项目建设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1.4.2研究结论1、本报告科学、充分的方案论证和切合实际的经济评价认为,该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符合日照市经济发
21、展规划,符合企业本身发展和市场需要,对日照市国民经济发展及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具有重要意义。2、项目实施有保障。该项目承办单位具有多年生产经历,整体素质高,经济实力强大、营销渠道网络完善,产品市场前景广阔,附加值高,有很好的创汇效益。3、本项目所采用的生产技术先进成熟可靠,其产品具有较高的科技含量,附加值高,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有利于推动行业技术进步,其发展前景和经济效益十分客观。4、本项目投资总额2100万元人民币,全部企业自筹,不产生建设利息,资金风险相对较低。5、经测算,项目全部投资财务内部收益率为28.71%,高于基准收益率,投资回收期3.8年,投资利润率24.28% ,经济社会效益良好。6
22、、本项目通过引进先进生产技术,开发并生产章鱼水产品精深加工,产品附加值高,市场发展前景广阔,在国际市场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力。企业通过本次项目的建设,能够进一步拓宽企业产业化的发展空间,产品的生产领域,产品结构将得以合理调整,并通过充分发挥企业现有技术优势及市场优势,进一步扩大企业的产品出口,提高企业创汇水平及经济效益水平。另一方面,本项目水、电、汽等各项公用工程配套条件齐全。项目投产后,原料供应有保障、产品市场前景良好,加之以企业现有生产技术条件为依托,可充分发挥企业已有突出的市场优势,具有建设周期短、投资少、见效快、还款能力强的特点,并具有良好的技术经济效益。因此,从总体上讲,该项目在经济上、
23、技术上均是切实可行性的。7、本项目符合环保要求,经过综合治理后,基本无三废污染。综合分析研究,该项目建设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1.4.3工作建议建设单位在落实好建设资金,抓紧各项工作的前提下,要特别注意作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4.3.1本项目建设投资较大,实施过程中,应用价值工程降低建设成本,提高投资利润率;项目承办单位在运营过程中应加强产品的研发力度,重视资源的综合利用,逐步形成产业化生产。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缩短建设周期,建设过程中要尽量加快建设速度,使项目早建成早收益。在筹建和运营过程中,应及时注意市场动态,保证质量,强化销售,以求达到最佳经济效益。1.4.3.2依据市场规律,实现资源
24、的优化组合按照资源进行优化组合,通过整合资源,提高产品的研发能力、 物流管理水平、创新和发展营销理念、加强渠道管理和控制能力,引进现代企业管理机制,提高效率,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1.4.3.3以消费为中心,提高效率,加强品牌建设和管理 现在的市场竞争不再是沙里淘金,大鱼吃小鱼;而是金里淘金,快鱼吃慢鱼。市场经济就是在效率的基础上兼顾公平,以实现资源的优化组合,优胜劣汰,适者生存。 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以消费者为中心,仔细研究消费者心理、消费观念、购买行为等,根据市场变化开发不同的产品,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研究竞争对手的产品、服务和营销方式,进行营销手段的创新,提高
25、市场运作能力和经销商的管理能力,疏畅流通渠道,提高效率。加强品牌建设和管理,提升企业形象,增加产品和服务的附加值。市场竞争的最高阶段是品牌的竞争,品牌成为竞争的工具,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中拥有一席之地,建设和发展其品牌,是必不可少的。通过品牌建设,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增加其附加值,提高市场竞争力。 企业只有以人才为根本,以市场为导向,内抓产品质量,外抓市场开拓,加强品牌建设和创新观念,高效务实,紧抓市场脉搏,才有可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实现跨越式发展。 建议项目单位尽快制定合理科学的投资实施计划,尽快落实资金投入建设和实施,同时企业需结合产品应用的特点,利用现有的营销渠道,加大市场和产
26、品应用开发力度,以达到预期的效果。1.4.4主要经济数据及经济评价指标序号名 称单位数量一财务数据1总投资万元21002固定资产投资万元15803项目资本金万元21004营业收入(经营期平均)万元59505营业税金及附加(经营期平均)万元/6总成本费用(经营期平均)万元5312.57利润总额(经营期平均)万元637.58所得税(经营期平均)万元127.59税后利润(经营期平均)万元510二财务评价指标1销售利润率%14.04%2投资利润率%24.28%3财务内部收益率(所得税前)%28.71%4财务净现值(所得税前)万元5投资回收期(所得税前)年3.86资本金收益率%24.28%7资产负债率(
27、经营期第1期)%8利息备付率(偿还期内平均)9偿债备付率(偿还期内平均)10总投资收益率%28.71%11项目资本金净利润率%24.28%第2章 项目背景及建设的必要性2.1日照市经济和社会经济发展概况日照市位于山东省东南部黄海之滨,东经1182511939,北纬35043604。东临黄海,西接临沂市,南与江苏省连云港市毗邻,北与青岛市、潍坊市接壤。南北长约82公里,东西宽约90公里,总面积5310平方公里。日照市属鲁东丘陵,总的地势背山面海,中部高、四周底,略向东南倾斜,山地、丘陵、平原相间分布。最高点为五莲县境内马耳山,海拔706米;最低点为东港区东海峪村,海拔11.5米。山地占总面积的1
28、7.5,丘陵占57.2,平原占25.3。境内河流纵横,分别归属沭河、潍河,除潍河流入渤海外,其余流入黄海。较大河流18条,总长461.4公里,流域面积5222.7平方公里。沭河发源于沂山南麓,境内段长76.5公里,流域面积1718.4平方公里;潍河贯穿五莲县、莒县,境内段长121.4公里,流域面积1350.2平方公里;傅疃河是唯一的境内大河,全长73.5公里,流域面积1060平方公里。2013年,面对严峻复杂的国内外经济环境,日照市紧紧围绕“一个率先、五个日照”的奋斗目标,抢抓“蓝、红、金”国家战略机遇,坚持稳中求进、好中求快工作基调,稳增长促转调,打基础利长远,抓改革增活力,办实事惠民生,经
29、济社会实现持续健康发展。2013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突破1500亿元,达到1500.1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0.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31.45亿元,增长3.5%;第二产业增加值784.33亿元,增长10.7%;第三产业增加值584.38亿元,增长12.1%。固定资产投资突破1000亿元,达到1069.05亿元,增长20%。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突破100亿元,达到100.09亿元,增长15.5%。港口货物吞吐量突破3亿吨,达到3.18亿吨,增长12.1%,其中外贸货物吞吐量2.24亿吨,增长12.4%。进出口总值突破300亿美元,达到330.39亿美元,增长30.6
30、%。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为52778元,比上年增长10%。产业结构继续优化,三次产业比例由上年的8.7:53.5:37.8调整为8.7:52.3:39,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比重分别比上年提升1.2和1.03个百分点。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29.1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3.5%;实现增加值131.45亿元,增长3.5%。其中,农业增加值62.97亿元,增长3.2%;林业增加值2.31亿元,增长3.3%;牧业增加值31.62亿元,增长3.2%;渔业增加值28.94亿元,增长3.6%;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5.62亿元,增长6.8%。农牧渔业生产总体平稳。全市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
31、范区达到10个,粮食总产量连续八年超过一百万吨。全年粮食作物种植面积248.7万亩,总产量102.02万吨,单产410.21公斤/亩。油料作物种植面积82.79万亩,产量24.62万吨,增长2.2%。全年猪出栏202.42万头,增长2.7%;羊出栏82.1万只,下降0.3%;牛出栏7.59万头,增长6.9%。全年肉类产量21.16万吨,增长1.3%;奶类产量2.18万吨,增长26.4%;蛋类产量12.2万吨,增长0.6%。全年水产品总产量56.61万吨,增长3.1%。其中,海水产品产量52.66万吨,淡水产品产量3.95万吨,分别增长2.2%和17.2%。2013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
32、业务收入2617.97亿元,比上年增长12.1%;实现利润75.63亿元,增长18.0%;实现利税121.07亿元,增长11.4%。盈利大户增长强劲。利润前20名企业共实现利润52.25亿元,增长82.5%;利润过千万元的企业达到111家,净增5家,实现利润75.26亿元,增长49.2%。汽车及零部件制造业实现利润24.67亿元,增长63.3%。全年完成进出口总值330.4亿美元,增长30.6%,绝对值和增幅分别居全省第3位和第2位,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1.8个百分点。其中,出口38.8亿美元,增长0.1%;钢铁、水产品、汽车发动机和柠檬酸等为主要出口产品,出口额分别占32.2%、12.9%
33、、9.3%和5.1%;东盟、日本、韩国、美国、欧盟、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是主要出口市场,出口额分别占16.8%、14.5%、14.0%、10.2%、9.0%和8.4%。进口291.6亿美元,增长36.2%;铁矿砂、大豆、煤炭、铜及其制品等为主要进口产品,进口额分别占31.7%、28.7%、8.4%和5.5%;巴西、澳大利亚、美国、东盟、韩国等国家和地区是主要进口市场,进口额分别占24.6%、21.5%、13.1%、11.7%和7.4%。2013年全年完成沿海港口货物吞吐量3.18亿吨,比上年增长12.1%。其中,金属矿石1.53亿吨,增长10.9%;石油天然气及制品3451.62万吨,增长47.
34、4%;煤炭及其制品3344.46万吨,下降1.7%;木材1644.43万吨,增长0.2%;粮食960.68万吨,增长5.3%;钢铁592.46万吨,下降9.5%;轻工医药产品178.53万吨,增长27.9%。完成集装箱吞吐量202.66万标箱,增长15.9%。交通运输业增长平稳。全年完成地方公路客运量4585万人次,比上年增长3.0%,公路旅客周转量31.60亿人公里,增长3.0%;地方公路货运量12966万吨,增长7.5%,公路货运周转量320.39亿吨公里,增长7.5%;地方海上货运量793万吨,增长9.7%,海上货运周转量90.01亿吨公里,增长8.1%;铁路发送旅客量117.73万人次
35、,增长6.6%,铁路货运量6900.55万吨,下降0.2%。旅游业蓬勃发展。获得2013年好客山东贺年会最佳组织奖、休闲汇优秀组织奖。全年共接待境内外游客 3153.5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1.7%。其中,国内游客 3125.4万人次,增长 11.8%;受中韩客箱班轮阶段性检修影响,入境游客 28.1 万人次,下降4%。在入境旅游者中,外国人26.6万人次,港澳台同胞1.4万人次。全年实现旅游总收入 210.1亿元,增长14.7 %,其中国内旅游收入 202.4亿元,增长15.9 %,旅游外汇收入 1.24 亿美元,下降8.6%。财政综合实力显著提升。全年境内财政总收入834.07亿元,比上年增
36、长12.7%。其中,国税收入526.88亿元,增长6.5%(其中国内税收收入77.29亿元,增长7.3%);地税收入66.09亿元,增长14.1%。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00.09亿元,增长15.5%,其中各项税收收入75.71亿元,增长12.6%,占地方财政收入的75.6%;公共财政预算支出158.24亿元,增长14.6%。财政支出继续优化,全市用于民生支出94.96亿元,增长9.5%,占财政支出的60%。其中,城乡社区事务、农林水事务、教育支出分别增长61.9%、21.1%和11.6%,社会保障和就业、文化体育与传媒、医疗卫生支出分别增长22.3%、25.9%和15.1%。2.2项目背景及建设
37、必要性2.2.1项目提出的背景我国是农业大国,解决好“三农”问题是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我们党和政府的重要工作。提升我国农产品出口国际竞争力,扩大农产品出口,是解决农村就业和农民增收的重要举措,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重要体现,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十五”期间,随着我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不断增强,农产品出口取得长足发展,出口规模不断扩大,从“十五”初期的160亿美元增长到2005年的271.8亿美元,增长70%,占当年全国出口总额(7620亿美元)的3.6%,占当年农业增加值(22718亿元人民币)的9
38、.6%。在世界农产品贸易中的排名也不断上升,根据WTO(世界贸易组织)统计显示,2004年我国农产品出口排在世界第五位,占世界农产品贸易的比重为3.2%,比“十五”初期有所提高。2012 年中国水产品出口额占全球水产品出口总额的 14.8%,是名副其实的水产品出口大国。在出口量额双双增长的情况下,中国水产品出口产品中加工产品逐渐增多,开辟的新兴市场也呈现良好的增长势头。自 从2002年中国首次成为世界第一大水产品出口国以来,十年间中国水产品出口始终保持稳定增长(表1)。20032007年,中国水产品出口呈缓慢增长 趋势,2007年出口量和出口额较2003年分别增长45.90%和77.41%。2
39、008年受金融危机影响,水产品出口量出现小幅下滑,直到2010年 开始反弹,自此以后呈现快速增长,2011年水产品出口量达到创纪录的391.2万t,比2009年增长97万t;2012年水产品出口额达到历史最高值 189.9亿美元,比2009年增长82.9亿美元。农产品出口对带动农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农产品国际竞争力、提升国内相关产业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对解决“三农”问题意义重大。一是增加农民收入。在当前国内大部分农产品供过于求的情况下,农产品出口效益普遍好于国内销售,在一些主产区,出口农产品已经成为当地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二是带动农村就业。农产品出口带动了农业、制造业、
40、其他服务业的发展,为这些部门创造了大量的就业岗位。据专家测算,每1万美元的农产品出口,能直接和间接创造约20个就业岗位,以2005年的出口额计算,农产品出口共创造了5400多万个就业岗位。三是促进农业发展。为了适应国际市场的“高标准、严要求”,我出口农产品在基地建设、品种、品质、包装、储运、品牌等方面标准不断优化,在农业对外开放的过程中,我国也引进了大量的国外品种、资金、技术和现金的管理经验。各地发展外向型农业,形成了一些有时农产品生产和出口基地,如山东的水产品、蔬菜出口基地,云南的花卉、松茸出口基地,福建的烤鳗加工,陕西的苹果和果汁、新疆的番茄等等。但是,我国农产品出口仍然存在着质量安全水平
41、有待提高、受国外技术壁垒影响较大、促进农产品出口和发展的政策体系尚未建立健全。农产品出口企业缺乏核心竞争力等问题。如果不加快解决,将严重制约农产品出口的增长和可持续发展。目前,中国已步入入世“后过渡期”,农业面临的国际化竞争压力全面增加,中国小规模分散经营的传统农业与国外大规模现代化农业难以竞争的局面,在较长时期内不会出现逆转;发达国家对农业高补贴、高保护所形成的不公正国际农产品贸易环境,在短期内也不会得到根本的改变。因此,“十二五”期间,应着重解决影响农产品出口的一系列重大政策问题,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和贸易环境,健全出口促进机制,全面提升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着力扶持农产品出口企业,提高我国农
42、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为调整农业生产结构,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发挥积极作用。水产品作为中国农产品出口的重要组成部分,出口量连续多年位居大宗农产品首位,因此中国政府在税收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鼓励水产品加工出口企业引进先 进品种,扩大出口规模。从1994年5月1日开始,水产品出口的增值税率降至13%,水产品出口退税率为5%,初级加工水产品免征所得税;2008年,财 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发布关于增加农业部鱼种(苗)免税进口计划的通知,给予进口鱼种(苗)4000万尾(粒)的免税计划,为引进国外优质水产品种 创造了便利;2008年发布关于提高劳动密集型产品等商品增值税出口退税率的通知,将冻龙虾、龙虾种苗
43、、甲壳动物的出口退税率提高到13%;2009 年将退税范围进一步扩大到冻罗非鱼片、冻鱼肉、其他熏鱼及鱼片、冻、干、盐渍的墨鱼、鱿鱼、章鱼等中国出口量较大的水产品。出口退税率的提高,无疑能够提 升中国水产品出口企业的价格优势,同时也能有效刺激企业的出口积极性,有利于其开拓新兴市场,丰富出口产品种类。在中国水产品出口企业数量增多和规模扩大的同时,企业也越来越重视规范化建设,逐步推行HACCP体系和可追溯系统,并积极申请出口国产品质量认证,在提高 中国出口水产品质量的同时,也为企业打开国际市场创造了有利条件。广东从2010年开始建立水产品可追溯系统,目前在全省10 家养殖企业和5 家批发市场进行试点
44、。企业出产的水产品必须建立电子标签,包含产品的养殖、加工、销售、检测等方面的信息,方便消费者查询和追踪,这也是与国际接轨的重要 举措,有利于中国出口水产品通过进口国的检测。福建以“生产有记录、信息可查询、流向可跟踪、责任可追究、产品可召回”为基本原则,建立了水产品质量安全 可追溯管理系统,在全省20家水产品出口企业推广,重点检测孔雀石绿、氯霉素等化学残留物,确保出口水产品符合国际卫生标准。同时,中国水产品出口企业还积极申请对美国、欧盟、俄罗斯、韩国、日本等主要出口市场的注册资格,以规避水产品出口中的贸易壁垒。山东作为中国水产品出口第 一大省,目前有239家水产品出口企业获得美国注册,126家获
45、得欧盟注册,367家获得韩国注册,还培育了荣信水产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美佳有限公司等龙 头企业,这两家公司基本垄断了中国对日本的星鳗出口。2.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中国海洋面积达到299.7万km2,拥有东海、南海、黄海、渤海四大海域,渔业资源非常丰富,可养殖及捕捞的鱼类有1700多种。中国现有渔船 106.96万艘,总吨位达到957.14万t,具有较强的海洋捕捞能力,2011年实现捕捞产值1807.48亿元。同时,中国内陆河流密布,发展人工 养殖的条件优越。2011年全国水产养殖面积7834.95千hm2,鲈鱼、大黄鱼、南美白对虾、青虾是主要的养殖品种。自2002年以来,中国水产品产 量持续上
46、升,从2003年的4690万t增长到2012年的5906万t,十年间增长了1216万t,每年产量几乎占全球水产品总产量的30%以上。丰富的水产品种和强大的产能为中国水产品出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水产品养殖、捕捞和加工都是劳动密集型行业,劳动力需求量大,因此充足而低廉的劳动力是水产品出口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中国劳动力资源丰富,2011年从事 渔业的劳动人口达到2060.69万人,大部分都是本身从事渔业的农业劳动力,以及由农村进入城市的农村人口,劳动力成本相对低廉。同时,中国水产品出口 的主要省份都是人口大省,劳动力充足,用工成本低,客观上降低了中国水产品的出口成本,增强了中国水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十二五”期间,劳动力密集型农产品出口仍将保持较大的竞争优势。水、海产品及制品继续发挥出口优势。在东亚、东南亚地区的市场份额将巩固提高,欧美市场会得到积极开拓。蔬菜产品出口将实现跨越式发展。提高加工水平,积极开拓欧美市场,分散经营风险,开发适合欧美口味的新品种;积极开发高附加值、高营养的深加工产品;同时,在出口备案基地中积极推行良好农业规范(G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