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2022版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课后练习1-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doc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2185912 上传时间:2024-05-2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744.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版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课后练习1-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22版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课后练习1-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版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课后练习1 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 2022版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课后练习1 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 年级: 姓名: - 9 - 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 建议用时:45分钟 1.(2020·江苏如皋月考)金丽温高铁的开通,大幅缩短了沿线各城市的时空距离,金华到温州线路全长188千米,从丽水乘坐动车到温州只需要1小时34分,最高时速可达300 km/h,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小时34分是指时刻 B.全长188千米指位移 C.300 km/h指瞬时速度 D.研究动车完全通过短隧道的时间,动车可看成质点 C [1小时34分是用的时间的长度,是指时间间隔,故A错误;全长188千米指的是经过的路线的长度,是指路程,故B错误;最高时速可达300 km/h,是某时刻的速度,指瞬时速度,故C正确;研究动车完全通过短隧道的时间,动车的长度不能忽略,不可看成质点,故D错误。] 2.近年来,登山步行成为越来越多的人的健身习惯。如图为某地生态公园的登山步行道线路图,从图中可以看出,从丁家楼子村到目的地九仙山观景台可以选择不同的路线,小王和小张两人选择了不同的路线,结果小王比小张先到达目的地。对于此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王与小张的路程相同 B.小王的位移小于小张的位移 C.小王的平均速度大于小张的平均速度 D.在比较平均速度时,两人不能看成质点 C [路程是物体运动实际轨迹的长度,小王和小张两人的路线不同,故路程不同,但两人的初、末位置相同,故两人的位移相同,选项A、B错误;因小王先到达,所用时间较短,小王的平均速度较大,选项C正确;研究平均速度只考虑位移和时间,人的形状和线度可以忽略,故两人可看成质点,选项D错误。] 3.(2019·扬州模拟)关于速度的描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甲    乙   丙    丁 A.图甲中,电动车限速20 km/h,指的是平均速度大小 B.图乙中,子弹射出枪口时的速度大小为500 m/s,指的是平均速度大小 C.图丙中,某运动员百米跑的成绩是10 s,则他冲刺时的速度大小一定为10 m/s D.图丁中,京沪高速铁路测试时列车最高时速可达484 km/h,指的是瞬时速度大小 D [瞬时速度与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相对应,选项A、B、D中的速度均为瞬时速度,故A、B两项错误,D项正确;C项中平均速度是10 m/s,但冲刺时的速度为瞬时速度,不能确定,故选项C错误。] 4.如图所示,汽车在做直线运动过程中,原来的速度是v1,经过一小段时间Δt以后,速度变为v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a是矢量,Δv是标量 B.图甲中汽车速度v1的方向与加速度a的方向相反 C.图甲中汽车速度v1的方向与加速度a的方向相同 D.图乙中汽车速度v1的方向与加速度a的方向相同 C [速度、速度变化量以及加速度均是矢量,选项A错误;题图甲中汽车做加速运动,则速度v1的方向与加速度a的方向相同,选项B错误,C正确;题图乙中汽车做减速运动,则速度v1的方向与加速度a的方向相反,选项D错误。] 5.如图所示的计时装置可以近似测出气垫导轨上滑块的瞬时速度。已知固定在滑块上的遮光条的宽度为4.0 mm,遮光条经过光电门的遮光时间为0.040 s。则滑块经过光电门时的速度大小为(  ) A.0.10 m/s B.100 m/s C.4.0 m/s D.0.40 m/s A [滑块经过光电门时的速度:v== m/s=0.1 m/s,A正确,B、C、D错误。故选A。] 6.一位女士由于驾车超速而被警察拦住,警察走过来对她说:“太太,您刚才的车速是60公里每小时!”这位女士反驳说:“不可能的!我才开了6分钟,还不到一小时,怎么可能走了60公里呢?”根据以上对话及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女士说的6分钟是时间,60公里是位移 B.警察说的60公里每小时是指平均速度 C.图中的指的是瞬时速度 D.图中的指汽车在1小时内行驶的路程不能超过50公里 C [指瞬时速度不能超过50 km/h,其他选项均错误。] 7.为了测定气垫导轨上滑块的加速度,滑块上安装了宽度为d=3.0 cm的遮光板,如图所示。滑块在牵引力作用下先后匀加速通过两个光电门,配套的数字毫秒计记录了遮光板通过第一个光电门的时间为Δt1=0.30 s,通过第二个光电门的时间为Δt2=0.10 s,遮光板从开始遮住第一个光电门到开始遮住第二个光电门的时间为Δt=3.0 s,则滑块的加速度约为(  ) A.0.067 m/s2 B.0.67 m/s2 C.6.7 m/s2 D.不能计算出 A [遮光板(滑块)通过第一个光电门时的速度v1== m/s=0.10 m/s,遮光板(滑块)通过第二个光电门时的速度v2== m/s=0.30 m/s,故滑块的加速度a=≈0.067 m/s2,选项A正确。] 8.(2019·荆州调研)沿直线做匀变速运动的一列火车和一辆汽车的速度分别为v1和v2,v1、v2在各个时刻的大小如表所示,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  ) t/s 0 1 2 3 4 v1/(m·s-1) 18.0 17.5 17.0 16.5 16.0 v2/(m·s-1) 9.8 11.0 12.2 13.4 14.6 A.火车的速度变化较快 B.汽车的加速度较小 C.火车的位移在减小 D.汽车的位移在增加 D [根据表中数据可以看出,火车加速度a1=-0.5 m/s2,汽车加速度a2=1.2 m/s2,汽车的加速度较大,火车的加速度较小,火车的速度变化较慢,A、B错误;火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汽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二者位移都在增加,C错误,D正确。] 9.(2019·江苏海安月考)伽利略是第一个提出并研究加速度概念的科学家,哲学家罗素给予了极高的评价:“加速度的重要性,也许是伽利略所有发现中具有永久价值和最有效果的一个发现”。关于速度、速度的变化和加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中可能正确的是(  ) A.速度变化的方向为正,加速度的方向为负 B.物体加速度增大,速度一定越来越小 C.速度越来越大,加速度一定越来越大 D.加速度既不与速度同向,也不与速度反向 D [根据加速度的定义式a= 知,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变化的方向相同,故A错误;当物体的加速度与速度同向时,速度增加,故B错误;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速度越来越大,但加速度不变,故C错误;物体做曲线运动时,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不共线,加速度既不与速度同向,也不与速度反向,故D正确。] 10.一质点沿一边长为2 m的正方形轨道运动,每秒钟匀速移动1 m,初始位置在bc边的中点A,由b向c运动,如图所示,A、B、C、D分别是bc、cd、da、ab边的中点,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第2 s末的瞬时速度大小是2 m/s B.前2 s内的平均速度大小为 m/s C.前4 s内的平均速率为0.5 m/s D.前4 s内的平均速度大小为2 m/s B [质点每秒钟匀速移动1 m,故第2 s末瞬时速度大小为1 m/s,A错误;前2 s内的位移大小为x1=|AB|== m= m,平均速度== m/s,B正确;前4 s内质点通过的路程为4 m,平均速率为1 m/s,在第4 s末到达C点,平均速度为== m/s=0.5 m/s,C、D错误。] 11.(2020·绍兴模拟)有人提出“加速度的变化率”的概念,基于你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加速度的变化率”的单位应是m2/s2 B.加速度的变化率为零的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 C.若加速度与速度同方向,如图所示的a­t图象,表示的是物体的速度在减小 D.若加速度与速度同方向,如图所示的a­t图象,已知物体在t=0时速度为5 m/s,则2 s末的速度大小为8 m/s D [根据力学单位制可以知道,加速度的变化率的单位为=m/s3,A错误;加速度的变化率为零,说明物体的加速度不变,做匀变速直线运动,B错误;若加速度与速度同向,即使加速度减小,物体的速度仍然增大,C错误;加速度图线与t轴所围面积表示速度的变化量,故物体在2 s末的速度大小v=5 m/s+×2×3 m/s=8 m/s,D正确。] 12.如图所示,物体以5 m/s的初速度沿光滑的斜面向上做减速运动,经过2 s,速度大小变为3 m/s,则物体的加速度可能(  ) A.大小为1 m/s2,方向沿斜面向上 B.大小为1 m/s2,方向沿斜面向下 C.大小为6 m/s2,方向沿斜面向下 D.大小为4 m/s2,方向沿斜面向上 B [取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则v0=5 m/s。若2 s后的速度方向沿斜面向上,v=3 m/s,则a=== m/s2=-1 m/s2,即加速度大小为1 m/s2,方向沿斜面向下;若2 s后的速度方向沿斜面向下,v=-3 m/s,则a=== m/s2=-4 m/s2,即加速度大小为4 m/s2,方向沿斜面向下。故选项A、C、D错误,B正确。] 13.如图甲所示是一种速度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图,在这个系统中,B为一个能发射超声波的固定小盒子,工作时小盒子B向被测物体发出短暂的超声波脉冲,脉冲被运动的物体反射后又被B盒接收,从B盒发射超声波开始计时,经时间Δt0再次发射超声波脉冲,图乙是连续两次发射的超声波的位移—时间图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甲         乙 A.超声波的速率为v声= B.超声波的速率为v声= C.物体的平均速度为= D.物体的平均速度为= D [小盒子B向被测物体发出短暂的超声波脉冲后,超声波经过t1时间到达被测物体并被反射折回,再经过t1时间回到小盒子B,该过程中,超声波经过的路程为2x1,所以超声波的速度为v声=,A项错误;从B盒发射超声波开始计时,经时间Δt0再次发射超声波脉冲,超声波经过(t2-Δt0)时间到达被测物体并被反射折回,再经过(t2-Δt0)回到小盒子B,该过程中,超声波经过的路程为2x2,所以超声波的速度为v声=,B项错误;被测物体在t1时刻第一次接收到超声波,在Δt0+(t2-Δt0)即(t2+Δt0)时刻第二次接收到超 声波,该过程中被测物体发生的位移为x2-x1,所以物体的平均速度为==,C项错误,D项正确。] 14.一质点在x轴上运动,在t0=0时刻质点处于位置x0=0处,然后质点沿x轴正方向运动,在t1=2 s时刻质点处于位置x1=10 m处,此后质点沿x轴负方向运动,在t2=4 s时刻质点处于位置x2=-10 m处,求: (1)质点在0~4 s内的平均速率; (2)后2 s内质点的平均速度和0~4 s内的平均速度。 [解析] (1)质点在0~4 s内通过的路程s=|x1-x0|+|x2-x1|=30 m 质点在0~4 s内的平均速率为== m/s=7.5 m/s。 (2)后2 s内质点通过的位移 x′=x2-x1=-10 m-10 m=-20 m 平均速度1=- m/s=-10 m/s,负号表示沿x轴负方向 质点在0~4 s内通过的位移x″=x2-x0=-10 m,质点在0~4 s内的平均速度2= m/s=-2.5 m/s,负号表示沿x轴负方向。 [答案] (1)7.5 m/s (2)-10 m/s,沿x轴负方向 -2.5 m/s,沿x轴负方向 15.有些国家的交通管理部门为了交通安全,特别制定了死亡加速度为500g(g取10 m/s2),以醒世人,意思是如果行车加速度超过此值,将有生命危险,那么大的加速度,一般情况下车辆是达不到的,但如果发生交通事故时,将会达到这一数值。试问: (1)若一辆以72 km/h的速度行驶的大货车与一辆以54 km/h的速度行驶的摩托车相向而行发生碰撞,碰撞时间为2.1×10-3 s,摩托车驾驶员是否有生命危险; (2)为了防止碰撞,两车的驾驶员同时紧急刹车,大货车、摩托车急刹车后到完全静止所需时间分别为4 s、3 s,大货车的加速度与摩托车的加速度之比为多少? [解析] (1)两车碰撞过程中,取摩托车的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摩托车的速度变化量约为 Δv=v2-v1=-72 km/h-54 km/h=-20 m/s-15 m/s=-35 m/s 两车相碰撞时摩托车的加速度为 a== m/s2≈-16 667 m/s2 负号表示与选取的正方向相反,由于16 667 m/s2>500 g,因此摩托车驾驶员有生命危险。 (2)设货车、摩托车的加速度大小分别为a1、a2,根据加速度定义得:a1=,a2= 所以a1∶a2=∶=∶=1∶1。 [答案] 见解析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专区 > 高考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