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2022版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5章-机械能及其守恒定律-第2节-动能定理及其应用教案.doc

上传人:a199****6536 文档编号:2183433 上传时间:2024-05-22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444.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版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5章-机械能及其守恒定律-第2节-动能定理及其应用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22版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5章-机械能及其守恒定律-第2节-动能定理及其应用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22版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5章-机械能及其守恒定律-第2节-动能定理及其应用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22版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5章-机械能及其守恒定律-第2节-动能定理及其应用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22版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5章-机械能及其守恒定律-第2节-动能定理及其应用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22版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5章 机械能及其守恒定律 第2节 动能定理及其应用教案2022版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5章 机械能及其守恒定律 第2节 动能定理及其应用教案年级:姓名:- 12 -第2节动能定理及其应用一、动能1定义: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2公式:Ekmv2,v为瞬时速度,动能是状态量。3单位:焦耳,1 J1 Nm1 kgm2/s2。4标矢性:动能是标量,只有正值。5动能的变化量:EkEk2Ek1mvmv。二、动能定理1内容:合外力对物体所做的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变化。2表达式:WEkmvmv。3物理意义:合外力对物体做的功是物体动能变化的量度。4适用条件(1)既适用于直线运动,也适

2、用于曲线运动。(2)既适用于恒力做功,也适用于变力做功。(3)力可以是各种性质的力,既可以同时作用,也可以不同时作用。一、思考辨析(正确的画“”,错误的画“”)1一定质量的物体动能变化时,速度一定变化,但速度变化时,动能不一定变化。()2物体的合外力对物体做的功为零,动能一定不变。()3物体在合外力作用下做变速运动,动能一定变化。()4物体的动能不变,其所受的合外力必定为零。()5如果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为零,那么合外力对物体做功一定为零。()二、走进教材1(鲁科版必修2P27T1改编)(多选)关于动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公式Ekmv2中的速度v一般是物体相对于地面的速度B动能的大小由物体的质

3、量和速率决定,与物体运动的方向无关C物体以相同的速率向东和向西运动,动能的大小相等但方向不同D物体以相同的速率做匀速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其动能不同AB动能是标量,与速度的大小有关,而与速度的方向无关。公式中的速度一般是相对于地面的速度,故A、B正确。2(人教版必修2P74T1改编)在下列几种情况下,甲、乙两物体的动能相等的是()A甲的速度是乙的2倍,甲的质量是乙的B甲的质量是乙的2倍,甲的速度是乙的C甲的质量是乙的4倍,甲的速度是乙的D质量相同,速度大小也相同,但甲向东运动,乙向西运动答案D3(人教版必修2P75T4改编)如图所示,倾角37的斜面AB与水平面平滑连接于B点,A、B两点之间的距离

4、x03 m,质量m3 kg的小物块与斜面及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0.4。当小物块从A点由静止开始沿斜面下滑的同时,对小物块施加一个水平向左的恒力F(图中未画出),取g10 m/s2。若F10 N,小物块从A点由静止开始沿斜面运动到B点时撤去恒力F,求小物块在水平面上滑行的距离x为(sin 370.6,cos 370.8)()A5.7 mB4.7 m C6.5 mD5.5 mB小物块在斜面上受力如图所示,从A点开始沿ABC路径运动到C点停止过程中,由动能定理可得:Fx0cos mgx0sin Ffx0mgx0FfFNFNFsin mgcos 代入数据解得:x4.7 m。故选项B正确。 动能定理

5、的理解及应用1关于动能概念及动能定理表达式WEk2Ek1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若物体速度在变化,则动能一定在变化B速度大的物体,动能一定大CWEk2Ek1表示功可以变成能D动能的变化可以用合力做的功来量度D速度是矢量,而动能是标量,若物体速度只改变方向,不改变大小,则动能不变,A错误;由Ekmv2知B错误;动能定理表达式WEk2Ek1表示动能的变化可用合力做的功量度,但功和能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有着本质的区别,故C错误,D正确。2在离地面高为h处竖直上抛一质量为m的物块,抛出时的速度为v0,它落到地面时的速度为v,用g表示重力加速度,则在此过程中物块克服空气阻力所做的功等于()Amghmv2mv

6、Bmv2mvmghCmghmvmv2Dmghmv2mvC对物块从h高处竖直上抛到落地的过程,根据动能定理可得mghWfmv2mv,解得Wfmghmvmv2,选项C正确。3.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块与转台之间能出现的最大静摩擦力为物块重力的k倍,它与转轴OO相距R,物块随转台由静止开始转动。当转速增加到一定值时,物块即将在转台上滑动。在物块由静止到开始滑动前的这一过程中,转台对物块做的功为()A0B2kmgR C2kmgRDD由于物块做圆周运动,物块刚开始滑动这一时刻,物块受到转台的摩擦力为最大静摩擦力,则kmgm,v2kgR。设转台对物块做的功为W转,运用动能定理研究在物块由静止到开始滑动前的

7、这一过程,W转mv20,故选项D正确。1对“外力”的两点理解(1)“外力”指的是合外力,可以是重力、弹力、摩擦力、电场力、磁场力或其他力,它们可以同时作用,也可以不同时作用。(2)“外力”既可以是恒力,也可以是变力。2公式W合Ek中“”体现的三个关系 动能定理与图象结合问题1解决物理图象问题的基本步骤(1)观察题目给出的图象,弄清纵坐标、横坐标所对应的物理量及图线所表示的物理意义。(2)根据物理规律推导出纵坐标与横坐标所对应的物理量间的函数关系式。(3)将推导出的物理规律与数学上与之相对应的标准函数关系式相对比,找出图线的斜率、截距、图线的交点、图线下方的面积所对应的物理意义,根据对应关系列式

8、解答问题。2图象所围“面积”和图象斜率的含义(多选)如图甲所示,一物体由某一固定且足够长的斜面底端以初速度v0沿斜面上滑,斜面与物体间的动摩擦因数0.5,其动能Ek随离开斜面底端的距离x变化的图线如图乙所示,g取10 m/s2,不计空气阻力,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甲乙A斜面的倾角30B物体的质量m0.5 kgC斜面与物体间的摩擦力大小f2 ND物体在斜面上运动的总时间t2 sBC由动能定理得F合xEk,知Ekx图线的斜率表示合外力的大小,则物体上滑阶段受到的合外力F1mgsin mgcos N5 N,物体下滑阶段受到的合外力F2mgsin mgcos N1 N,联立得tan ,即37,m0.5

9、 kg,故A错误,B正确;物体与斜面间的摩擦力为fmgcos 2 N,故C正确;物体上滑阶段,合外力为F15 N,由F1ma1,得a110 m/s2,t1,Ek1mv25 J,联立得t11 s,同 理,物体下滑阶段,合外力为F21 N,由F2ma2,得a22 m/s2,t2,Ek2mv5 J,联立得t2 s,则tt1t2(1)s,故D错误。动能定理与图象结合问题的分析方法(1)首先看清所给图象的种类(如vt图象、Ft图象、Ekx图象等)。(2)挖掘图象的隐含条件,得出所需要的物理量,如由vt图象所包围的“面积”求位移,由Fx图象所包围的“面积”求功等。(3)分析有哪些力做功,根据动能定理列方程

10、,求出相应的物理量。动能定理与vt图象的结合1.A、B两物体分别在水平恒力F1和F2的作用下沿水平面运动,先后撤去F1、F2后,两物体最终停下,它们的vt图象如图所示。已知两物体与水平面间的滑动摩擦力大小相等。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F1、F2大小之比为12BF1、F2对A、B做功之比为12CA、B质量之比为21D全过程中A、B克服摩擦力做功之比为21C由vt图象可知,两个匀减速运动的加速度之比为12,A、B受摩擦力大小相等,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A、B的质量之比是21,由vt图象可知,A、B两物体加速与减速的位移之和相等,且匀加速位移之比为12,匀减速运动的位移之比为21,由动能定理可得,A物

11、体的拉力与摩擦力的关系,F1xFf13x00,B物体的拉力与摩擦力的关系,F22xFf23x00,因此可得F13Ff1,F2Ff2,Ff1Ff2,所以F12F2。全过程中摩擦力对A、B做功相等,F1、F2对A、B做功也相等,故A、B、D错误,C正确。动能定理与Fx图象的结合2.(多选)(2020福建八市联考)在某一粗糙的水平面上,一质量为2 kg的物体在水平恒定拉力的作用下做匀速直线运动,当运动一段时间后,拉力逐渐减小,且当拉力减小到零时,物体刚好停止运动,图中给出了拉力随位移变化的关系图象。已知重力加速度g10 m/s2。根据以上信息能精确得出或估算得出的物理量有()A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

12、因数B合外力对物体所做的功C物体做匀速运动时的速度D物体运动的时间ABC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拉力F与滑动摩擦力f大小相等,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35,A项正确;减速过程中,由动能定理得WFWf0mv2,根据Fx图象中图线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可以估算力F做的功WF,而Wfmgx,由此可求得合外力对物体所做的功及物体做匀速运动时的速度v,B、C项正确;因为物体做变加速运动,所以运动时间无法求出,D项错误。动能定理与vt图象及Pt图象的结合3(多选)(2020湖北四校期中联考)一质量为m的物体静止在水平地面上,在水平拉力的作用下开始运动,图甲是在06 s内其速度与时间关系图象,图乙是拉力的

13、功率与时间关系图象,g取10 m/s2。下列判断正确的是()甲乙A拉力的大小为4 N,且保持不变B物体的质量为2 kgC06 s内物体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为24 JD06 s内拉力做的功为156 JBD对物体受力分析,由图甲可知,在02 s内物体做匀加速运动,拉力大于滑动摩擦力,在26 s内物体做匀速运动,拉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因此拉力大小不恒定,选项A错误;在26 s内根据功率公式PFv,有F4 N,故滑动摩擦力fF4 N,在图甲中,02 s内有a3 m/s2,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Ffma,又PFv,联立解得m2 kg,F10 N,选项B正确;由图甲可知在06 s内物体通过的位移为x30 m,故物体

14、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为Wffx120 J,选项C错误;由动能定理可知WWfmv2,故06 s内拉力做的功Wmv2Wf262J120 J156 J,选项D正确。 应用动能定理求解多过程问题1多过程问题的分析方法(1)将“多过程”分解为许多“子过程”,各“子过程”间由“衔接点”连接。(2)对各“衔接点”进行受力分析和运动分析,必要时画出受力图和过程示意图。(3)根据“子过程”和“衔接点”的模型特点选择合理的物理规律列方程。(4)分析“衔接点”速度、加速度等物理量的关联,确定各段间的时间关联,并列出相关的辅助方程。(5)联立方程组,分析求解,对结果进行必要的验证或讨论。2利用动能定理求解多过程问题的基本

15、思路(2020山东泰安高三检测)如图所示,AB是倾角为30的粗糙直轨道,BCD是光滑的圆弧轨道,AB恰好在B点与圆弧相切,圆弧的半径为R。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可以看作质点)从直轨道上的P点由静止释放,而后在两轨道上做往返运动。已知P点与圆弧的圆心O等高,物体做往返运动的整个过程中在AB轨道上通过的路程为s。(重力加速度为g)(1)求物体与轨道AB间的动摩擦因数;(2)最终当物体通过圆弧轨道最低点E时,求物体对圆弧轨道的压力大小;(3)为使物体能顺利到达圆弧轨道的最高点D,释放点距B点的距离L至少为多大?思路点拨:(1)“物体在斜面上下滑”表明物体重力沿斜面的分力大于滑动摩擦力。(2)“圆弧轨道

16、BCD光滑”表明物体最终会以B点为最高点做往复运动。解析(1)物体以P为起点,最终到在B点速度为零的整个过程,由动能定理得mgRcos mgscos 0,解得。(2)物体以B为最高点,在圆弧轨道底部做往复运动过程中,对从B到E的过程由动能定理得mgR(1cos )mv在E点,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Nmgm联立得FN(3)mg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得,物体对圆弧轨道的压力大小FNFN(3)mg。(3)若物体刚好能到达D点,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gm对物体由释放至到达D点这一过程,由动能定理得mgLsin mgLcos mgR(1cos )mv联立解得L。答案(1)(2)(3)mg(3)应用动能定理求多过程问

17、题的技巧1运用动能定理解决多过程问题时,有两种思路:一种是全过程列式,另一种是分段列式。2全过程列式时,涉及重力、弹簧弹力,大小恒定的阻力或摩擦力做功,要注意运用它们的功能特点:(1)重力做的功取决于物体的初、末位置,与路径无关;(2)大小恒定的阻力或摩擦力做的功等于力的大小与路程的乘积。(3)弹簧弹力做功取决于物体的初、末位置,与路径无关。组合运动的多过程问题1.如图所示,光滑的轨道ABO的AB部分与水平部分BO相切,轨道右侧是一个半径为R的四分之一的圆弧轨道,O点为圆心,C为圆弧上的一点,OC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37。现将一质量为m的小球从轨道AB上某点由静止释放。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不计空

18、气阻力。(1)若小球恰能击中C点,求刚释放小球的位置距离BO平面的高度;(2)改变释放点的位置,求小球落到轨道时动能的最小值。解析(1)设小球经过O点的速度为v0,从O点到C点做平抛运动,则有Rcos 37v0t,Rsin 37gt2从A点到O点,由动能定理得mghmv联立可得,释放小球的位置距离BO平面的高度hR。(2)设小球落到轨道上的点与O点的连线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小球做平抛运动,Rcos v0tRsin gt2对此过程,由动能定理得mgRsin Ekmv解得EkmgR当sin 时,小球落到轨道时的动能最小,最小值为EkmgR。答案(1)(2)往复运动的多过程问题2.(2019东阳市月

19、考)如图所示,ABCD为一位于竖直平面内的轨道,其中BC水平,A点比BC高出10 m,BC长1 m,AB和CD轨道光滑且与BC平滑连接。一质量为1 kg的物体,从A点以4 m/s的速度开始运动,经过BC后滑到高出C点10.3 m的D点速度为零。求:(g取10 m/s2)(1)物体与BC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2)物体第5次经过B点时的速度;(3)物体最后停止的位置(距B点多少米)。解析(1)物体从A到D的运动过程只有重力、摩擦力做功,由动能定理可得mg(Hh)mgLBC0mv解得代入数据得0.5。(2)物体第5次经过B点时,物体在BC上运动的总位移x4LBC4 m;那么,对物体从A到物体第5次经过B点的运动过程应用动能定理可得mgHmgxmv2mv,解得v4 m/s。(3)由受力平衡可知物体最终停在BC上,设物体整个运动过程在BC上的总路程为x,那么由动能定理可得mgHmgx0mv所以x21.6 m21LBC0.6 m,故物体最后停止的位置距B点LBC0.6 m0.4 m处。答案(1)0.5(2)4 m/s(3)距B点0.4 m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专区 > 高考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