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云南省文山州砚山县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试题云南省文山州砚山县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试题年级:姓名:12云南省文山州砚山县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试题考生注意必须在答题卡上指定位置按规定要求作答,答在试卷上一律无效。第卷阅读题(共47分)一、现代文阅读(6分,每小题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不逢北国之秋,已将近十年了。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吧,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
2、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够感觉到十分的秋意。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者最下。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教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缀。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
3、儿落寞,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遥想,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沉的地方。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更是北国的特产;因为北平处处全长着树,屋子又低,所以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听得见它们的啼唱。在南方是非要上郊外或山上去才听得到的。这嘶叫的秋蝉,在北平可和蟋蟀耗子一样,简直像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选自必修上册故都的秋)1.作者认为牵牛花的色彩“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者最下”,对此理解赏析正确的一项是(2分)A.这充分说明作者对色彩的研究也颇有造诣,也反映了作者对颜色的看法。B.这与“文眼”一致,从视觉效果上突出了北国秋的“清、静、悲凉”,恰当地传达了作者的情感。C.四种颜色里,确确实实是蓝
4、色、白色最好,不浓不淡,不妖不艳,恰到好处。D.作者仅仅是为了表达一家之育,未必可信,实际上,淡红色的牵牛花还是蛮不错的。2.选文中,两次写到声音:一是“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一是“秋蝉的衰弱的残声”。对这样写的作用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2分)A.两种声音的描写,巧妙地告诉读者,北国的秋天有“清、静、悲凉”的一面,也有生机勃勃的一面。B.两种声音的描写,其实没有什么可探究的,就是写实而已,这两种声音那时那地确实有。C.两种声音的描写,很好地写出了北国秋天景色的多样性,不然,就显得单调而乏味。D.两种声音的描写,以声写静,更能让读者感受到北国秋天的“清、静、悲凉”。3.下列对三段文字的分析理解,正
5、确的一项是(2分)A.在这三段文字里,作者从不同的侧面向我们展示了北国的秋景,表达了作者对北国秋天的热爱之情。B.三段文字,一一对应地表现了北国秋天的“清”“静”“悲凉”,虽然各自互有渗透,但还是各有侧重的。C.在写北国之秋的时候,作者时不时地提及南方的秋天,每一段都将故都之秋和南国之秋进行对比,更加鲜明地表现了作者对故都秋的喜爱。D.三段文字,每一段都综合运用了记叙、描写、议论、抒情和说明等多种表达方式,使得行文活泼不呆板。二、古代诗文阅读(25分)(一)文言文阅读(1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
6、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甚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感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遺,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
7、“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选自必修上册师说)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2分)A.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B.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
8、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C.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D.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5.下列对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童子,文中指童子科考试。童子科是古代选拔神童的制度,汉代已有,开始以荐举为主,后来增加了考试,能够通过考试的神童称为童生。B.句读,古人指文辞的休止和停顿处。文辞语意已尽处为“句”,未尽而须停顿的地方为“读”,音du。C.百工,中国古代主管营建制造
9、的工官名称,以后沿用为各种手工业者和手工业行业的总称。D.六艺经传,“六艺”指的是诗书礼易乐春秋六种经书,“传”是指古代解释经书的著作。6.下列对选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第一段所提出的无论贵贱长幼,有道者皆可为师的择师标准,打破了门第观念,有积极意义。B.作者认为圣人之所以成为圣人,愚人之所以成为愚人,不在于他们先天的条件,而在于后天的学习与努力。C.第二段作者接连用了三个对比,层层深入,从不同侧面批判当时士大夫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D.作者对于那些看不起“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却又比不上他们的士大夫,给予了强烈的责备和讽刺。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0、1)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3分)(2)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3分)(二)古代诗歌阅读(8分)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8-9题。雨晴后步至四望亭下鱼池上,遂自乾明寺前东冈上归二首(其一) 苏 轼雨过浮萍合,蛙声满四邻。海棠真一梦,梅子欲尝新。拄杖闲挑菜,秋千不见人。殷勤木芍药,独自殿余春。注这首诗写于诗人被贬黄州初期。梅子:梅树站的果,成熟于夏季。殿:殿后。8.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首联第一句紧扣诗题“雨晴”,第二句中的“满”字传神地写出了雨后蛙声传布之广。B.颌联中“真一梦”写出了海棠花踪迹难觅,短暂易逝,其中饱含了诗人对人生的感触。C.第四句交
11、代梅子已经成熟,“新”字暗示了季节的更迭,也寄予了诗人乐观旷达的情怀。D.颈联用语精微蕴藉,“闲挑菜”“不见人”等内容,含蓄地传递出诗人此时的心绪。9.诗歌中诗人运用了哪些手法?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5分)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每空1分,共5分)(1)青青子衿, 。(曹操短歌行)(2) ,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3)风急天高猿啸哀,_。(杜甫登高)(4)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流露出诗人消极情绪的句子是: ,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刻碑名手聂鑫森范玉成是古城的刻碑名手,已到古稀之年了。范玉成十四岁起拜师学
12、艺,五十多个年头一眨眼就过去了。他从刻石社退休十多年了,可一直没闲着。儿子还在刻石社,一接下什么重要工程,总得请老爷子把把关。他也乐意,范家手艺一代代传承,绝不能让世人说闲话,否则就愧对列祖列宗了。儿子范致远也到知天命之年了。他对父亲说:“邻市的望江楼重修一新,有块重修望江楼记碑要刻哩。”范玉成显得特别高兴。他记得四十多年前,也就是1966年春节过后,他与一些同行应邀到望江楼公园刻一条诗碑长廊。一直刻到冬天,眼看就要完工了。有一天傍晚,突然来了很多戴红袖章的学生和工人,把望江楼的台阶撬开了,把门窗卸了,把楼梯拆了,把里面的字画等文物烧了,一座清乾隆时的三层楼阁刹那间被当作“四旧”毁掉了。他只能
13、远远地看着,泪水纵横。第二天,那些刻好的诗碑,也被一一砸碎,并把他们这些刻碑人驱赶回了老家。范玉成渴望旧地重游,那楼可还是往日模样?儿子说:“现在正是炎夏,太热,您暂时别去。等我在那里阅好了稿,选好了石,上墨过朱打样后,准备刻碑了,您再来,一边指点我,一边看看风景,好吗?”范玉成答应了。日子一天天过去。范玉成在心里计算着:儿子该阅稿了,那文章是谁撰写的呢?又是哪个书法家书写的墨本呢?选的是什么石头,汉白玉石还是大理石?选好了石,先要用砂石打磨平整,再用细刀砖磨光,直至腻滑方可。接下来,儿子该“上墨”了:用磨浓研匀的上等墨汁刷在石上;墨汁干后,再用烙铁烫上白蜡,薄薄地在墨上覆盖一层。下一道工序应
14、是“过朱”:把透明拷版纸覆在墨本上,双钩临描,然后再用银朱做红线双钩。待做完这些,就该“打样”了:把“过朱”的双钩拷版纸平铺在上过蜡的碑石上,用木榔头垫着羊毛毡,敲击钩本字样,让双钩红线清晰地印下去。范玉成乘车赶到邻市的望江楼公园,在一间工作室里找到儿子时,儿子正好完成了“打样”。“爹,我正准备打电话哩。”“爹知道你的功夫,该用多少时间,我心里有数。”儿子笑了:“知子莫若父啊。”范玉成开始阅稿,文章是本市市长华声撰写的,还不错,情文并茂;墨本是请北京一位老书法家几个月前书写的,那老书法家写好寄来后因心肌梗塞竟鹤归道山了。字真好,行书,有兰亭序帖的味道,可惜天不悯才啊。再看一遍文章,范玉成头上冒
15、出了一层热汗,文中说望江楼毁于1967年春,这就失实了,分明是1966年冬!听说市长还年轻,不到五十岁,又不是本地人,恐怕没有细细考察,就轻率地作了结论。范玉成说:“这碑暂不能下刀,一定要改过来。”儿子急了:“爹,我们只管刻就是了,这不是我们的错。再说,人家市长会改吗?再说书写的人都死了,谁能把墨稿改正过来,而且风格丝毫不差呢?”“若市长不肯改,这个活儿我们退了!碑者,史也,是留给后人看的,不能以讹传讹。”儿子不作声了。顿了一阵,儿子说:“爹,您还没去望江楼吧,我陪您去。”范玉成一甩手,说:“不去!”第二天一早,范玉成让儿子把公园的负责人找了来,当面说明了情况。主任姓陈,很年轻,不到四十岁,大
16、学中文系毕业。听完范玉成的话,说:“我就去找市长,谢谢范老的提醒。”中午快吃饭时,陈主任兴冲冲地回来了,说:“华市长让我转达对您的敬意,而且交代一定要改!”范玉成呵呵地笑了。“文章好改,只是这墨本上的字怎么改写过来呢?”陈主任问。“你放心。这位老书法家的字,我熟悉,要改的字,我可以补写得和他分毫不差,这个功夫我还是有的。”一个月后,重修望江楼记碑刻好了,看过的人都嘖啧称赞。父子俩走之前,认认真真地登上了望江楼,看古色古香的横梁直柱、飞檐翘角,抚红漆栏杆、雕花门窗,品匾额、楹联的内容和书法,确实可称之为杰构。他们登到顶楼,骋目远望:湘江如带,白帆点点;远山似簇,村镇笼烟。范玉成对儿子说:“刻碑的
17、人,责任重大,历史是不能作假的。否则,我不敢登上这望江楼,我怕前人责怪,后人唾骂!”儿子说:“爹,我会记在心里的,您放心。”(选自21世纪中国最佳小小说)1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A.小说以洗练的笔调叙述了范玉成的刻碑历程和精神世界,反映了追名逐利的现实,表达了作者对担当精神的颂扬和浮躁世风的不满。B.范玉成艺高技精,所以能见人之所未见,敢发人之所未发,以犀利的眼光发现市长重修望江楼记的失实之处,并坚决要求更正。C.儿子对市长文章失实之处明哲保身、少管闲事的态度很有时代代表性,有力地反衬出范玉成认真负责、严谨耿直的职业操守。D.文章写“范玉成在心里的计算”可谓
18、一箭双雕,一方面向读者介绍了刻碑的整套工艺流程,另一方面也完成了对儿子在刻石社准备工作的叙写。12.小说中范玉成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4分)13.小说是怎样叙述范玉成的故事的?请简要分析。(4分)14.小说以范玉成父子登临望江楼为结尾有什么好处?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6分) 第卷表达运用题(共53分)四、语言文字运用(13分)15.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雕琢(zhu) 嫌恶(w) 转徒江湖 幽愁暗恨B.慰藉(j) 伫立(zh) 东船西舫 恬然自安C.造诣(y) 绯红(fi) 轻拢慢捻 天崖海角D.鄙夷(b) 腼腆(tin) 春寒料峭 失魂落魄阅
19、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8题。阅读有些像搏斗。阅读的时候,我们不断同作者争辩,我们极力想寻出破绽,作者则 地把读者的思绪纳入他的模具。在这种智力的角斗中,我们往往败下阵来,但思维最终却在争执中得以发散。大师们的著作像某一流派掌门人的秘籍,细细研读,琢磨他们的一招一式,会在 中悟出不可言传的韵律。我一次次在先哲们辉煌的思辨面前_,我一次次在无与伦比的语言搭配下惊诧莫名我知道大师们在云霄中注视着后人,( );今人虽然平凡,但我们年轻。作为阅读者,我们还处在生命不断蜕变之中,蛹里可能飞出美丽的蝴蝶。我们在较量中丰富了自己,迸发出从未有过的力量。阅读是一种孤独,它同看电影、看录像、听音乐会是那样的不
20、同。前者是一块巨大的生日蛋糕,可以同享美味;后者只是孤灯下的一盏清茶,只可独啜,倾听一个遥远的灵魂对你一个人的 。他在不同的时间对不同的人说过同样的话,但你此时只感觉他在为你而歌唱。你如果不听,他也不会恼,只会无声地从书页里渗出叹息的悲悯。你啪地合上书,就把一代先哲幽禁在里面。但你忍不住又要打开它,穿越历史的灰尘与他对话。真正的阅读注定孤独。那是一颗心灵对另一颗心灵单独的抚慰,那是已经成仙的老爷爷特地为你讲的故事。16.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组是(2分)A.千方百计潜移默化顶礼膜拜窃窃私语B.处心积虑耳濡目染奉若神明窃窃私语C.千方百计耳濡目染顶礼膜拜窃窃私议D.处心积虑潜移默
21、化奉若神明窃窃私议17.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A.他们虽然已经凝固,但依然灿烂B.他们虽然灿烂,但已经凝固C.虽然他们灿烂,但已经凝固D.虽然他们已经凝固,但依然灿烂18.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A.如果你不听,他也不会恼,只会无声地从书页里渗出叹息的悲悯B.你如果不听,他就不会恼,只会无声地从书页里渗出叹息的悲悯C.如果你不听,他也不会恼,只会无声地从书页里渗出悲悯的叹息D.你如果不听,他也不会恼,只会无声地从书页里渗出悲悯的叹息19.下面是某校为教师编写个人专业发展规划提供的流程图,请把这个图转写成一段文字介绍,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
22、确,语言连贯,不超过90个字。(5分)五、写作(40分) 20.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40分)古人曾写过这样的诗句:“一种春声浑难忘,最是长安课归时”,表现了对放学之后那欢快嬉闹之声的深深怀念。今天,我们周围的声音多得让人应接不服,可是哪一种声音才是真正牵动你内心深处的呢?是校园的课钟,还是窗外的风雨?是新岁的爆竹,还是梦中的短笛?或者,那是请以“牵动我心的声音”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立意自定,不得抄袭,不少于600字。砚山县2020年秋季学期高一年级期末学业水平测试语文参考答案第卷(阅读题,共47分)1.(2分)B【解析】“一切景语皆情语”,蓝色或白色为冷色调,能表现秋的清、静
23、、悲凉,从而传达作者的感情。B项分析正确。A、C、D三项都只对颜色本身发表看法,而没有联系到作者的主观感情。2.(2分)D【解析】写声音是以动衬静的写法,突出北国秋天的“清、静、悲凉”。D项正确。A项分析不符合文眼“清、静、悲凉”,B、C项都是讨论声音无关紧要的特点,没答到要点。3.(2分)A【解析】A项恰当地概括了三段文字的内容;B项三段文字并非一一对应秋的“清、静、悲凉”,而是每段文字都渗透了秋的三个特点;C项“每一段都将故都之秋和南国之秋进行对比”错;D项“每一段都综合运用了记叙、描写、议论、抒情和说明等多种表达方式”说法有误,每一段主要是用了记叙和描写的表达方式。4.(2分)A5.(2
24、分)A【解析】“文中指童子科考试”错,文中“童子”指“未成年的男子”。“能够通过考试的神童称为童生”错,“童生”指明清科举制度中通过县试、府试,但尚未通过院试的学子。6.(2分)B【解析】“不在于他们先天的条件,而在于后天的学习与努力”错,文中未提及先天条件。7.(6分)翻译:(1)(3分)我学习的是道,哪管他是生在我之前还是生在我之后呢?(采分点:“师道”“庸”“年”等各1分)(2)(3分)我赞许他能够推行古人从师之道,作师说来赠送给他。(采分点:“嘉”“贻”“以”等各1分)8.(2分)C【解析】“也寄予了诗人乐观旷达的情怀”错,没有“乐观旷达”。从注释这首诗写于诗人被贬黄州初期可知。9.(
25、6分)拟人,(2分)“殷勤”“独自”“殿”等词语赋予木芍药以人的感情,表达了诗人对木芍药善解人意,延续春光的感激与赞美。(4分)对比,(2分)木芍药与上文的海棠对比,突出了诗人的惜春、伤春之情及自己仕途不顺的伤感之情。(4分)细节描写,(2分)“闲挑菜”这一细节描写,传递出了诗人内心的百无聊赖。(4分)融情于景,(2分)大雨过后,浮萍聚合在一起,池塘中蛙声阵阵。海棠花已没了踪迹,只剩芍药独自绽放。诗人通过这一冷寂寥落的景象表达了内心的失意伤感。(4分)比喻,(2分)诗人将海棠花期的短暂比作一场幻梦,以此寄予了人生如梦般短暂、虚幻的感慨。(4分)(任答其中一个要点即可)10.(5分)(1)悠悠我
26、心(2)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3)渚清沙白鸟飞回(4)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每空1分,错、漏、添字该空不得分)11.(2分)C【解析】A项,文中没反映名利,应为“职业道德缺失的现实”。B项,“以犀利的眼光发现”错,范玉成要求更正,主要是因为他曾亲身经历望江楼当年的那场浩劫,刻骨铭心。D项只介绍了“刻碑前准备工作”的基本流程,通过对流程的把握进而准确地预估时间。12.(4分)敬业:对职业心怀敬畏,不惧尊卑,牢记责任;守业:恪守职业道德,忠于职守,严谨耿直;精业:追求职业境界,技艺精深,功力深厚。(每点2分,任答两点即可)13.(4分)顺叙与插叙相结合,千里伏线,使下文的情节发展水到渠成;以范玉成改
27、稿为“点”,叙写他的职业操守,点面结合,一览无遗;以范玉成的儿子发急为悬念,层层铺垫,使情节发展扣人心弦;多用对话形式交代故事的发展进程,使叙事节奏更加紧凑。(每点2分,任答两点即可)14.(6分)艺术结构上,以父子登楼游目骋怀,强化故事结局失实之字终得改正;情感表现上,寓情于景,以景胜写兴尽,以兴尽写情畅(稿改愿遂,心情畅快);人物形象上,既表现了范玉成的历史责任感,又表现了儿子的事后彻悟,德艺薪火相承,让人倍感欣慰;思想内容上,从职业操守到历史担当,深化了作品的主题。(答对一个要点得1.5分,意思对即可)第卷(表达运用题,共53分)15.(2分)D【解析】A项,“徒”应为“徙”;B项,应为
28、慰藉(ji);C项,“崖”应为“涯”。16.(2分)A【解析】“千方百计”,形容想尽或用尽种种办法。“处心积虑”,千方百计地盘算,多含贬义。结合“我们不断同作者争辩,我们极力想寻出破绽”分析,选用“千方百计”。“潜移默化”,指人的思想或性格不知不觉受到感染、影响而发生了变化。“耳濡目染”,形容听得多了,见得多了,自然而然受到影响。结合“细细研读,琢磨他们的一招一式”分析,选用“潜移默化”。“顶礼膜拜”,比喻对人特别恭敬或极端崇拜。“奉若神明”,指盲目崇拜某人或某事物,像迷信的人敬奉神灵一样。结合“我一次次在先哲们辉煌的思辨面前”分析,选用“顶礼膜拜”。“窃窃私语”,私下里小声说话。“窃窃私议”
29、,背地里小声议论。结合“倾听一个遥远的灵魂对你一个人的”分析,选用“窃窃私语”。17.(2分)B【解析】根据关联词的使用情况来看,C、D项,关联词语“虽然”位置不当,因为复句中前后两个分句的主语相同,前一分句的关联词语应放在主语之后,“虽然”“但”共用同一个主语,因此“他们”要放到“虽然”前面。另外,根据语境“大师们在云霄中注视着后人”“今人虽然平凡,但我们年轻”,此处语意重心是在肯定后人的价值,强调后人从阅读中受益。故选B。18.(2分)C【解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主要有两处语病,第一处“你如果不听”语序不当,“如果”应置于主语“你”之前,排除B项、D项;第二处是“渗出叹息的悲悯”搭配不当,应是“渗出悲悯的叹息”,排除A项。19.(5分)编写教师个人专业发展规划首先要进行环境分析和自我分析,(2分)在此基础上进行个人定位并设置发展目标,(1分)然后制订达到目标的操作策略,(1分)最后展开评估与反馈,再据此进一步修订。(1分)20.(40分)【参考立意】(1)书声、风雨声、教诲声、音乐声等,牵动我心。(2)自然界的实实在在的声音,风声、雨声、燕子泥喃、小麦拔节声,牵动我心。(3)人的声音,师长的教诲声、父母的叮嘱声、朋友的嬉闹声等,牵动我心。(4)最触动内心的声音,令我难忘。(5)声音的感染力和震撼力对我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