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word完整版)学习师德随想心得体会学习师德随想心得体会教师既是知识种子的传播者,文明之树的培育者,人类灵魂的塑造者,又是人类社发展与进步的开拓者,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和光辉典范。因而,教师的言行是构成对学生影响的最现实的因素之一,它不仅影响着学生学习状况及其效果,而且影响着学生人格等心理品质的形成和心理健康的发展水平.一、 心灵关怀的无知-比比皆是的伤害.教师对于学生思想和情感的影响价值是不言而喻的,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将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学生心灵的成长和发育。然而,许多教师至今却还并未明确地意识到这一点,以致于对学生心灵的关怀一直以来漠然而无知,由此所引起的心灵伤害也就断然不可
2、避免了。这些年,学生受伤害的事并不鲜见.有的学生被老师骂,有的教师甚至随意举手打学生;还有的教师不顾学生的颜面,故意贬损学生的人格,等等。有研究者认为,学生遭受的伤害中,体罚是表面的,而心罚所受到的伤害则是长期的,甚至是终身的.当然,引发无意伤害的根本原因也应归之于这个学生,归之于她的无中生有和过度自尊。但是,这并非说老师没有任何责任,从心灵关注的角度来看,老师的言行任何时候都应是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不能随心所欲,更不能漫不经心. 二、心灵关怀的前提了解学生的心灵。事实上,许多教师行为偏差,也正是由于不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而造成的。 我们常说,教学要获得应有的效果,必须依赖于我们对教育的两条基本
3、规律的遵循。一条是教育的内容符合社会的要求。另一条就是教育还必须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即教育的内容与方式都要符合儿童的年龄特征.这样,教育才会成为儿童自身的需要,并为儿童所接受.因此,从心灵关注的角度来看,儿童的心灵具有可塑性,同时也是一颗脆弱的心灵,一颗向上的心灵,一颗善于学习的心灵。要关注学生心灵的成长,要使教师真正具有一种富有实效的教育行为,教师就必须认真研究和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与年龄特征,并以此作为教育的起点. 三、心灵关怀的策略:掌握教育的方式与艺术。心灵关怀在了解了学生心灵发育的特点之后,还应注意掌握一些具体的教育方式与艺术,这是教育怎样更好地防止教育伤害,避免无意伤害,根除有意
4、伤害的又一重要的前提条件,在学生心灵成长的道路上,需要教师的爱,需要教师的辅导,需要教师的帮助。通过这篇师德师风学习,我认识到:爱学生,还要会爱学生.怎么算会爱学生呢?爱,是师德的灵魂.老师们都知道这一点,而且许多老师也很热爱自己的学生,但爱心的付出有时并不能获得学生的认可。一要了解学生。不了解学生,不熟悉自己教育的对象,就像在黑夜里走路.因此要重视了解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了解他们各自不同的精神世界、爱好和才能、欢乐和忧愁.二要对学生一视同仁。教师要爱所有的学生,不但要爱聪明、活泼、可爱的学生,更要爱差生、特殊生、顽皮捣蛋生、一般生。特别是对毛病较多的学生,更要亲近他们,了解他们,热忱地关怀、
5、帮助他们,挖掘他们心灵深处埋藏的良好品质,激发他们的上进心。只要学生稍微有进步,就肯定表扬他,课堂上给他创造表现的机会,适当多提问,让他有更多的机会回答问题,得到更多的鼓励和帮助。三要尊重和信任学生。学生在教师的尊重下学会了自尊,学会了做人.如果教师不尊重学生甚至怀疑、讽刺、挖苦学生,就会极大地伤害学生的心灵,挫伤他们的自信心.相反,师生关系和谐、融洽,学生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肯定,便会主动亲近教师,乐于接受教师的教诲,使师生心灵沟通。这就是所谓“亲其师,信其道”.爱,不仅仅只是一种付出和给予,它包含了丰富的内涵和灵巧的艺术,爱是奉献,爱也是理解;爱可以通过满意而传达,爱同样也可以通过不满意而流
6、露;做为教师,就要体察学生心灵的变化,学会附耳细说,学会正面暗示。据说韩国有个官员在微服私访,路过田间时,看到一个农夫驾着两头牛正在耕地,就大声问:“你这两头牛,哪个更棒?”农夫看着他一言不发,等到了地头,牛到一旁吃草去了,农夫才附在官员的耳边小声地说:“边上的那头牛更好。官员很奇怪问:“你干嘛用那么小声地说活?”农夫说到:“牛虽是畜类,但心却是和人一样的,如果我大声说这头牛好,那头牛不好,它们能从我的眼神手势、声音里分辨出我对它们的评论,那头虽然尽了力,但仍不够优秀的牛心里会难过”试想,一位农夫对待一头牛尚且如此讲究方式、方法,那么,我们做教师的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不是更应该加以注意吗?尤其是教师的评价性语言,其意义对于学生而言,不是终生的,也是短期内难以忘怀的,无意伤害是无心的结果,但无心之过变有过,归根到底,还是与教师的素质有关。 通过读师德随想,我更加认识到:教师要有高尚的职业道德、精深的专业知识、广博的综合知识和娴熟的教育技能,更要以关怀、亲切的态度与学生沟通,走进学生的心灵,与学生平等相待,真正走下神坛,变“爱生如子”为“爱生如友”。 像观音和如来那样,给予舞台和空间,为他们指点迷津,化解危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