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石羊河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沙化治理生态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石羊河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沙化治理生态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一、项目概要1.1项目背景近年来,随着石羊河流域中上游人口的增加和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加之由于气候因素造成的河流来水量的减少,使得位于流域下游的民勤地下水位埋深急剧下降、水质恶化,水资源危机加剧,荒漠化日趋严重,生态环境仍在整体恶化,石羊河流域的诸多生态、生产问题已引起党和人民政府的高度关注。2001年7月以来,温家宝总理对民勤生态问题先后做出多次批示和指示,要求“决不能让民勤成为第二个罗布泊”。全国人大会议召开期间,温总理在参加甘肃代表团座谈时,连续次关注和牵挂民勤治沙问题,多次强调
2、指出:“决不能让民勤成为第二个罗布泊,在我们这一代人要看到民勤的变化”。这给石羊河流域的广大群众给予了治理石羊河流域生态环境极大的鼓舞和信心。为落实温家宝总理的讲话精神,进一步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及坚持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等一系列重大举措,甘肃省委、省政府把石羊河流域综合治理列为全省水利“一号工程”,组织编制上报的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规划,已由国务院审批并启动,在全流域掀起了“化总理深切关怀为巨大动力,绝不让民勤成为第二个罗布泊”的石羊河流域综合治理热潮,积极开展以节水为中心的“关井压田、移民搬迁、建温室调结构、改善生态环境、防沙治沙、维护国
3、土生态安全”等一系列治理措施,缓解石羊河流域特别是民勤水资源短缺、生态环境恶化等突出矛盾和问题。2010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47条政策,把生态建设提到新的高度。武威市两大战略为首的“生态安全战略”体现了地方党委、政府搞好生态建设的态度和决心。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先抓生态、节水发展、结构调整等建设思路都需要在农业发展上要有新举措、新模式。中共“十七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更是对发展农业、建设农村指明了方向。1.2项目范围、规模、内容与工期1.2.1项目范围项目建设范围位于民勤县辖区的石羊河林业总场泉山分场红柳元作业区。1.2.2项目建设规模 项目总规模0.13万亩。
4、1.2.2项目建设内容 水利措施为:衬砌渠道3公里、渠系建筑物50座;农业措施为:土壤改良0.05万亩,修建机耕道3km;林业措施为:农田防护林0.02万亩;科技推广措施为:培训人员100人次,示范推广2项新技术、2项新品种0.02万亩。1.2.3项目工期项目建设期为1年,即2011年。1.3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1.3.1投资估算项目总投资为165元。其中:水利措施投资49万元,占工程总投资的29.7%;农业措施投资33万元,占工程总投资的20%;林业措施投资66万元,占工程总投资的40%;科技推广措施投资12万元,占工程总投资的7.3%; 其它费用(项目管理费)5万元,占工程总投资的3%。1
5、.3.2资金筹措项目资金筹措计划来源分两部分: 申请省级财政资金150万元;自筹资金15万元(全部为实施单位投工投劳折资)。1.4项目效益通过本项目的实施,治理沙化土地0.13万亩,改善项目区灌溉面积0.10万亩,新增农田林网控制面积0.13万亩,扩大良种种植面积0.02万亩,农产品优质率达到100%,项目区增加种植业产值65万元,增加职工种植收入43万元。项目的实施可建成高标准农田林网0.02万亩,使0.13万亩项目区实现全面建成防护林网,网格控制面积100%以上;项目区森林覆盖率由原先的18%增至18.2%,提高0.2个百分点,可有效保护农田,减轻风沙危害,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6、,提高农业综合效益。1.5组织领导和管理为了保证本项目的顺利实施,达到预期的建设目标,成立项目建设领导小组,具体负责项目建设中的人力、物力、财力的协调,以及项目实施计划的执行、资金的落实等工作,并且负责项目建设质量的监督工作,以保障项目按设计方案实施。同时,严格执行“六制”,即项目招标投标制、项目法人责任制、工程建设监理制、公示制、责任追究制、定期报告制。1.6项目提出的依据甘肃省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关于印发2010年土地治理项目申报指南的通知(甘农发办2009141号);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关于印发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建设标准(国农办200448号);项目区自然生态、基础设施和社会经
7、济情况等;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提纲;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要求;全国防沙治沙规划(2005-2010年);石羊河流域生态环境重点治理总体规划。二、项目区概况2.1自然概况2.1.1地理位置及范围民勤位于河西走廊东北部石羊河流域下游,东经1030210402,北纬38053906,南靠凉州区,西与金昌市、阿拉善右旗毗邻,东、北、西三面被腾格里沙漠和巴丹吉林沙漠包围,地面坡降1/1000,地势南高北低,海拔在13001400m之间,地貌属沙漠区,素有“沙漠绿洲”之称。石羊河林场泉山分场地处腾格里沙漠边缘民勤县泉山镇境内,南靠狼跑泉山,北接双茨科乡,西与泉山
8、镇复明村、复成村毗邻,东依腾格里沙漠,总面积9.08万亩。2.1.2水文气象项目区位于石羊河流域下游的民勤境内。石羊河流域面积4.10万km2,地表水主要产于祁连山区,径流面积1.10万km2,占流域面积的26.8%。石羊河流域上游主要支流有古浪河、黄羊河、杂木河、金塔河、西营河、东大河等,径流为山上降水和冰雪融水补给,出山后主要被上游灌区引用,潜入地下的水流在中游出露,汇集成洪水河、白塔河、清水河等地面河流在民勤境内汇合成为石羊河,境内长约23km,河水入境后经红崖山水库调蓄,通过渠道输入民勤绿洲区,灌溉农田。气候属温带大陆性极干旱气候区,具有明显的蒙新沙漠气候特征,风大沙多,干旱缺水,年均
9、降水110毫米左右,全年降水不均匀,变率大,多集中于夏末秋初的七、八、九3个月之间。而全年蒸发量则高达2644毫米,为降水量的24倍。年均气温7.9,相对湿度45%,年日照时数2990小时,占可日照时数的68%,有效积温(10)3255.8,年风沙日136天,八级以上大风27.8天,沙暴日数37.3天,无霜期165天,主要灾害性天气有低温、霜冻、干旱、大风、沙尘暴等。2.1.3地形、地貌及土壤地形趋势南高北低,四周隆起,中部平缓,呈阶梯状地堑构造,具有明显特征的盆地地貌。地貌分为平原、湖盆地、沙漠地貌三种类型,海拔高度在12001500米之间,区域内土壤分为灰棕漠土、盐碱土、草甸土和风沙土四大
10、类型,大面积土壤层次混乱,沙土、漠土、草甸土交错分布,地块过度复杂,呈“花羊皮”。2.1.4水资源全县水资源包括地表水和地下水两部分,随着地表水的不断锐减,迫使大量开采地下水,从而使全县用水由原来的以地表水为主,变为后来以地下水为主,地表水作为补充。石羊河流域水资源分配方案及20052006年水量调度实施计划于2005年10月经省政府批准执行,方案目标是:在多年平均下,全县地表水2009年2.04亿m3,2010年2.65亿m3,地下水开采量控制为2009年3.05 m3、2010年1.82 m3。2.1.5耕地种类、数量及开发潜力泉山分场土地总面积9.08万亩,耕地面积0.3万亩,土地沙化治
11、理面积 0.13万亩,种植面积0.13万亩,土壤以沙壤土和碱化土壤为主,主要种植的农作物有玉米、葵花、辣椒、黑瓜籽、棉花、饲草、南瓜、甘草等。林场内地势平坦,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农副特产品分布广、品种多、品质优,是全场葵花、辣椒、棉花、甘草、葡萄产业生产基地。项目实施区共有耕地面积0.3万亩,2010年列入项目改造面积0.13万亩。据民勤县农技站取样化验,项目区耕地土壤耕作层有机质般为0.09150.583gkg,含盐量为 0.16160.8gkg。全氮0.280.4lgkg,碱解氮23.229.6mgkg,速效磷0.861.36mgkg,速效钾20570mgkZ,PH值有7.58.0之间,
12、略呈碱性,壤养分含量略低,通透性、导热性及保水、保肥性能较差,土壤容重为1.41.51gcra,土壤持水率2l一24,土壤渗透系数为2.882.4md,孔隙率4050,土壤结构简单,持水保墒和空气活动状况均较差,土壤自然肥力较低。近年来,化肥施用量逐年增大,末注意三元素平衡,同时有机肥施用量太少,整个土壤肥力状况偏低。但项目区内土地集中,地势平坦,日照充足,综合开发潜力极大。2.1.6自然灾害主要自然灾害有干旱、沙尘暴、冻灾、干热风等。干旱主要发生在作物生育期,沙尘暴主要发生35月,冻灾主要发生在45月,干热风主要发生在7月。2.2社会经济现状据2009年资料统计,民勤县总人口30.20万人,
13、总面积15907km2,总耕地面积88.83万亩。国内生产总产植27.71亿元,工业总产值187725万元,农业总产值193305万元,粮食总产量12261万kg,农民人均纯收入4665元。2.2.1人口及劳动力项目区泉山镇现辖12个行政村,119个村民小组,全乡3363户,总人口15779人,农业人口13294人。2.2.2土地利用现状全县耕地面积88.83万亩,粮食作物尽其用9.53万亩,经济作物42.04万亩,主要种植的农作物有棉花、玉米、棉花、葵花、辣椒、甘草等。2.2.3农业生产水平近年来,项目区农业种植结构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减少,各种经济作物的种植比例增加,传统的农
14、业种植模式正现代农业逐步转变,职工群众充分利用土地资源优势和充足的光热气候条件,广大职工群众农作物栽培水平和种植经验有了较大提高,区域内种植以玉米、棉花、葵花、甘草等为主的农作物,经济收入逐年增加。据2009年统计项目区农业粮食产量平均亩产玉米748kg、籽棉265kg、辣椒1922kg、甘草300kg。2.2.4地方财政与职工收入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快速发展,民勤县综合经济实力有了增强,据2009的统计,大口径财政收入8808万元,财政支出121835万元,财政来源主要依靠国家财政转移支付。2009年林场职工人均纯收入13000元,低于当地农民收入,约为60%左右。2.2.5
15、科技服务体系状况科技示范推广以武威市林业技术服务中心为依托,武威市石羊河林业总场组织实施。武威市石羊河林业总场为事业单位,现有职工480人,其中高级工程师2人,中级职称22人,中级职称以下技术人员51人,具有较高的业务素质,长期在生产一线从事技术推广工作,以治理腾格里沙漠南缘生态环境为重点,积极营造沙漠生态防护林,大力开展防沙治沙、封沙育林工作,目前已累计完成生态治理面积56万亩,形成了外围有封沙育草区阻挡风沙侵害,流沙前沿有人工造林区固定流沙,绿洲内部有农田林网庇护下的新建葡萄、红枣、苗木、甘草、肉苁蓉基地等相对合理的沙区治理格局,总结和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为大力推广林业科技提供了保障。2.3
16、基础设施石羊河林场泉山分场地处民湖公路33km处的泉山镇,交通便利,通讯便捷,林场道路四通八达,交通运输条件比较便利。项目区现有机井16眼,始建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基本能保证项目区用水需求。泉山镇已建35KV变电站1座,1OKV高压输电线路120 km,农电 220V低压线路350 km。镇、村、户通电率均达到了100,电压合格率和供电可靠率分别达到了988和994,保证各行各业的生活生产用电。 三、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3.1项目区农业和林场经济发展制约因素3.1.1水资源短缺红崖山灌区地处河西走廊北部的石羊河流域最下游,入境地表水资源已由50年代的5.9亿m3,到现在不足1亿m3。灌溉
17、农业的发展已使本地区水资源严重超载,用水矛盾突出,生态环境严重恶化,严重制约着灌区社会经济的发展,走节水农林业的路子是项目区农业的根本出路和必然选择。因此加大项目区配套与节水改造,依靠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提高灌溉水的利用率,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已势在必行。项目实施区地处民勤绿洲,种植业是本区农业支柱产业,垦耕已有悠久的历史。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各行各业的用水量持续增长,而农业是用水大户,为满足农业对水资源的需求,在地表水严重短缺的情况下,不得不大量超采地下水,由于连年大量超采,使地下水位大幅度下降,水质不断恶化,超过了水资源的承载能力,造成沙生植物枯萎
18、死亡,绿洲面积逐年缩小,荒漠化威胁日益严重,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干热风、沙尘暴、病虫害等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干旱缺水已成为这一地区农林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3.1.2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农业基础设施不配套,农业机械化程度低,田间配套工程不完善,种植结构不合理,是造成田间灌溉水量浪费的主要原因,灌水质量低是影响农业高产的原因。使有限的水资源得不到充分的利用,不仅加剧了水资源的浪费,增加了职工的经济负担,还制约了农业和林场经济的发展,如此恶性循环,造成沙化严重,土壤肥力不足,职工长期在中低产田中劳作,高付出、低产出是制约农业增产、职工增收的重要因素。3.1.3农业产业化水平不高,种植结构较单一项目实施区
19、农业种植结构较单一,产业化水平不高,职工收入较低。主要原因是规划区产业基础薄弱,生产经营活动盲目性较大,制约了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和产业化发展。3.1.4林业防护措施不足,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不强境内年降水量仅110mm,而蒸发量高达2644mm,为降水量的24倍,大片林木、草场和沙生植物因缺水而退化衰败。除渠道两侧、灌溉地段外,其余地段的乔灌木林大多呈枯死衰退状态,因此沙漠化的威胁十分严重。项目区现状农田防护林网防护率约18%,防护林网防护率较低,防护能力较弱,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不强,制约了农业增产和职工增收。3.1.5农业生产效益较低、优质、特色产业发展不足项目区主要以农业种植业为主,农业经济
20、收入来源主要以种植业为主,林场产业结构不合理,劳动生产率低,农作物种植中粮经比例不合理,产出少、效益低。农业科技含量低,经营粗放,商品率相对较低。3.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农业综合开发通过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证粮食及其它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为解决林场职工民生问题奠定基础。泉山分场是石羊河林业总场造林骨干林场,林地资源丰富,产业发展潜力巨大,光热资源充足,昼夜温差大,适宜多种农作物的生长和林业生产发展,特别是有利于葡萄、甘草有效成份的增加、棉花品质的提高和瓜、果等糖分的积累,便于发展无污染、无公害的绿色产品。项目区现有耕地面积3000多亩,造成这些中低产田的重要因素有:土地
21、沙化、盐碱化严重,养分贫瘠、肥力不足,科技和物质投入不足,农业结构单一,产业结构失调,经济管理水平落后。通过对中低产田综合改造和大力推广农业实用技术,增加农产品产量和提高产品质量潜力巨大。由于先进的农业节水技术和现代化的管理措施没有得到大面积的推广应用,水资源浪费严重;在田间灌水中,习惯了大畦漫灌,每次的灌水量过大,总的灌溉定额偏大。因此,提高水的利用率,发展节水农业是解决未来农业水资源短缺的根本出路,也是现代农业的基本要求。农业综合开发通过推进生态建设,基本达到田成方、林成网、渠相通、路相连的田园化标准,不仅可以为职工提供适宜的生存条件,从而使农业基本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抵御自然
22、灾害能力明显增强,为解决职工民生问题创造条件,促进场风文明和场容整洁,提高生活质量,而且可以实现项目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通过项目的实施,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得到较大提高;通过加大对农业科技的投入力度和职工的技术培训,提高了职工科技素质和农业科技含量;通过新品种引进、推进产业化经营,发展壮大优势产业,拓宽职工增收渠道,为解决职工民生问题提供保障,因此,项目建设是非常必要的。3.3项目建设的可行性3.3.1职工群众的迫切需要项目区内的农林业发展仍处于艰难攻坚阶段,职工生产经营规模小,科技文化水平较低,农业基础薄弱,设施不配套,尤其是田块不规则、渠路不配套、林
23、网单一、病虫害侵害严重,农业种植结构单一,科技水平较低,职工增收困难。同时,职工生活条件低下,行路难,道路坑坑洼洼,高低不平,时宽时窄,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标准过低,成为制约本地经济长足发展的瓶颈,项目区职工迫切希望通过农业综合开发能够帮助发展本区域农业生产,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加职工收入。在这种情况下,进行高标准农田示范工程建设是职工群众的迫切需要。3.3.2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的有效手段农业综合开发作为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财政支持的一个重要手段,发展的是农业生产力,改善的是农民生产和生活条件,增加的是农民收入。通过整修渠道、平整土地、整修机耕路、营造防护林、科技示范
24、和培训,综合采取农业、水利、林业、科技等治理措施,极大地增强了项目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有力地促进了农业发展、林场繁荣、职工富裕。3.3.3土地沙化治理建设,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项目区有充足的劳动力资源,近年来,随着国家对“三农”问题更加关注,广大群众要求完善基础设施、改善生态环境、改良土壤质地;在多年生产中,职工已开展的小规模的土地沙化治理工作,如增施有机肥料、拉土压沙、种植林型作物、进行小范围的防护林建设等,所有这些为本项目的实施打下了良好的群众基础,同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实施,效益显著,职工开发认可程度和积极性高,项目实施有广大职工群众的积极支持。3.3.4区域条件优越项目区境内道路纵横交错,
25、交通比较便利。水、电配套成型,通讯条件优越,信息网络健全,现有机井和电力设施基本可以满足农田的灌溉要求。3.3.5专业服务配套项目区农业专业技术人员多,同时,总场及分场都配备了科技宣传员,并定期开展农业科技宣传培训,职工受教育面达95%以上。已建成“林场有科技宣传员、10人有致富带头人、3人有科技明白人”的服务网络,为实施土地沙化治理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所以,在泉山分场进行土地沙化治理是适时可行的。四、水资源评价及供需平衡分析4.1水资源概况项目区唯一的地表水源是来自红崖山水库河水灌溉,石羊河下游的径流只是上游灌区的余水,即上游灌区还不能利用的水和尚不能控制的灌水,包括灌溉回归水,汛期洪水
26、和冬春余水。水量变化除受气候条件影响外,主要受上游灌区水利用情况的影响。石羊河径流量逐年减少,进入民勤的地表水量由五十年代的5.9亿m3减少到目前不足1.0亿m3。人畜饮水、作物生育期灌溉主要以开采地下水为主,造成地下水开采量大幅增加,民勤地区地下水实际开采量已达到5.16亿m3 ,超采近4.1亿m3,由于大量超采地下水,地下水补采失调,处于负均衡状态,造成各灌区的水位下降,加之地下水的重复利用,使地下水矿化度逐年升高,水质处于不断恶化的趋势。红崖山灌区总水资源量小于国民经济各部门的需水量。依据省水利厅2005年10月编制石羊河流域水资源分配方案及20052006年度水量调度实施计划及2006
27、年8月省水利厅和省发改委编制石羊河流域重点规划,红崖山灌区现状灌溉面积88.38亩,规划灌溉面积59.96万亩;规划到2010年,种植业内部的粮、经种植结构由现状的4:6调整到5.5:4.5。根据水资源分配方案,现状民勤蔡旗断面地表水约0.98亿m3,2010年地表水分水指标不少于3.0亿m3,其中景电二期延伸向民勤调水0.8亿m3,本流域中游下泄2.29亿m3,2010年民勤县地下水开采量控制在1.34亿m3。4.2供需平衡分析4.2.1灌区可利用水资源量现状灌区可利用水资源量为地表水资源量与地下水资源量之和。现状可利用水资源量为19343万m3,其中地表水11180万m3,地下水8163万
28、m3。2010年灌区可利用水资源量为32486万m3,其中地表水22188万m3,地下水10298万m3。4.2.2灌区需水量灌区现状国民经济需水量为39473万m3,其中农业灌溉35291万m3,工业及生活1185万m3,林业2997万m3。4.2.3规划指标规划到2010年,综合净灌溉定额由现状的412 m3/亩,降低到320 m3/亩,林草灌定额为159 m3/亩,井河混灌渠系水的利用系数由现状的0.705提高到0.712,井河混灌灌溉水的综合利用系数由现状的0.578提高到0.641。灌区国民经济总需水量由现状的49301万m3(毛),降为39473万m3(毛)。民勤县2009年泉山镇
29、配水计划表单位:亩、亩/人、万立方米、立方米/人、万度灌区乡分场人口耕地 面积农田灌溉基本生态退耕 还林(草)村生活及畜禽斗口、井口 配水量水资源配置用电量总配水量 (出库井口)配水 面积配水量地表水地下水斗口 井口出库 井口配 水 面 积配水量配水面积配水量配水量合 计人 均斗口出库坝区泉山17564 43650 43650 2322 2519 7904 126 0 0 96 2545 1449 786 983 1759 429 2741 4.2.4灌区灌溉制度红崖山灌区2010灌溉制度表作物 名称种植比例(%)灌水 次数(次)灌水定额 (m3/亩)灌溉 定额 (m3/亩)灌水时间灌水 天数
30、(天)灌水率 (m3/s.万亩)起止粮食作物小麦31.0 泡地11038510月15日11月15日320.123 1654月21日5月10日200.116 2755月11日5月30日200.134 3705月31日6月18日190.132 4656月19日7月5日170.137 玉米8.0 泡地1004103月15日4月15日320.029 1605月11日5月30日200.028 2655月31日6月18日190.032 3656月19日7月5日170.035 4657月6日7月25日200.030 5557月26日8月14日200.025 其它4.9 泡地1103603月15日4月15日3
31、20.020 1655月11日5月30日200.018 2605月31日6月18日190.018 3656月19日7月5日170.022 4607月6日7月25日200.017 套种6.6泡地11045510月15日11月15日320.026 1554月21日5月10日200.021 2555月11日5月30日200.021 3605月31日6月18日190.024 4606月19日7月5日170.027 5607月6日7月25日200.023 6557月26日8月14日200.021 经济作物瓜菜10.7泡地1103603月15日4月15日320.043 1506月6日6月20日150.04
32、1 2506月21日7月6日160.039 3507月7日7月16日100.062 4507月17日7月31日150.041 5508月1日8月15日150.041 油料4泡地1103603月15日4月15日320.016 1656月6日6月24日190.016 2656月25日7月13日190.016 3607月14日8月1日190.015 4608月2日8月20日190.015 饲草6.81602404月21日5月5日150.031 2606月6日6月20日150.031 3606月21日7月6日160.029 4608月16日8月31日160.029 棉花22.8泡地11031010月1
33、5日11月15日320.091 1504月21日5月5日150.088 2506月1日6月24日240.055 3507月17日7月31日150.088 4508月16日8月31日160.083 林地5.31602355月6日5月20日150.025 2607月17日7月31日150.025 3608月16日8月31日160.023 4559月1日9月15日150.023 复种13.81601807月17日7月31日150.064 2608月1日8月15日150.064 3608月16日8月31日160.060 综合净定额: 376.7m3/亩4.3项目区节水量分析节水量指节水改造工程措施实施
34、后,主要包括灌溉定额的降低和灌溉水利用系数提高两部分。项目区灌溉水的综合利用系数由现状的0.578提高到0.641。综合净灌溉定额由现状的412m3/亩,降低到320 m3/亩,减少灌溉定额92.3m3/亩,灌溉定额的降低和渠系水利用系数提高后,年节约水量12万 m3/。灌溉定额降低年节约水量:(现状农业灌溉定额-调整后农业灌溉定额)灌溉面积=(412-320)0.13=12万m3。五、规划设计5.1指导思想根据甘肃省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关于印发2010年土地治理项目申报指南的通知(甘农发办2009141号),继续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要
35、求,进一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和生态建设,推广农业先进适用技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特别是粮食生产能力,为扎实推进我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新贡献。5.2选项原则1、坚持统筹规划、集中连片、规模开发和竞争立项的原则。项目区先在开发条件好、交通方便、职工自愿等筹资投劳、发展特色产业和优势农产品积极性高的地区实施。具体措施上坚持以节水林业生态建设为重点,在抓好沙化土地治理的同时,统筹兼顾,配套完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推广节水灌溉,搞好先进适用技术的组合配套,强化对职工的技能和参与意识培训,不断提高职工科学种田的水平,提高农业效益。2、坚持部门扶持、总场统筹、分场负责、职工为主的原则。以项目区的实
36、际情况出发,在保证项目实施稳妥可靠的基础上,以改善项目区农业基础设施条件,造福项目区职工为目的。3、坚持科学合理、资源节约、建立节约型社会的原则。设计要做到方案合理,预算科学,保证质量,立足当地,尽量节约建设资金,减轻职工负担,并对今后农业生产发展奠定基础。5.3建设标准项目严格按照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建设标准(国农办200448号)和甘肃省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关于印发2010年土地治理项目申报指南的通知(甘农发办2009141号)等文件精神和河西灌区农田节水技术示范推广规划的要求,执行相关国家、行业技术标准,结合本项目区实际进行规划建设。具体标准指标如下:5.3.1水利措施标准依照水利
37、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及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规定,工程属V等小(2)型工程,建筑物按5级设计,防洪标准按10年一遇洪水设计,建筑物地震设防烈度为8度。该工程设计灌溉保证率采用75%。在已形成的渠系基础上,对部分渠段裁弯取直,并对灌水困难的渠段进行纵坡的调整,农渠采用混凝土预制块防渗衬砌和配套建筑物的修建,农渠设计流量为0.250.5m3/s。5.3.2农业措施标准(1)土地平整工程设计的原则是在有利于提高地面灌溉质量、促进作物生长和防止田间水土流失的条件下,使工程作业的土方运移量最小,且搬运距离最短。平整土地应满足以下要求:田面平整度,符合灌水技术要求,沿灌水方向要有适宜的坡度,应满足适
38、种作物的灌水要求;保证灌溉水进入田面后能均匀地在田面内畅通流动;平整土地过程中要使土方移动量最小,使土地平整费用投入最少,挖、填方的比率应保持在1.11.5范围内;平整土地要注意保持土壤肥力。在挖、填土方时,必须先对表土进行剥离,移走生土,表层熟土层归还地面,并适当增施有机肥料,做到当年施工,当年增产。(2)机耕道路修建标准是布局合理、顺直通畅。机耕路建设与场区主干道公路连接,道路宽4m,道路路基高与地面相平,路面采用砂石罩面,保证雨天勿积水,晴雨天道路畅通,能满足中型以上农业机械的通行;支路应配套桥、涵和农机具下田(地)设施,便于农机具进出田间作业和农产品运输。5.3.3林业措施标准按照“因
39、地制宜、适地适树、树跟路走、窄林带”的建设原则,对农田地范围内道路两侧配置农田林网。以道路为线构成农田林网,方向与主风向垂直,允许有一定偏角。农田防护林网建设,苗木选择苗龄2年以上,苗木地径必须达到2cm以上,且苗干通直,苗梢完全木质化、顶芽发育饱满,主干不分叉,色泽正常,根系发达,无病虫危害、无机械损伤。苗木造林当年成活率达到90%以上,三年后保存率要达到85%以上,林相整齐、结构合理。5.3.4科技推广措施标准示范推广新品种140亩、新技术60亩。开展技术培训1期2场100人次,技术入户率达到100%。5.4建设规模项目总规模0.13万亩。5.4.1水利措施衬砌渠道3公里,渠系建筑物50座
40、;5.4.2农业措施土壤改良0.05万亩,修建机耕道3 km;5.4.3林业措施营造农田防护林0.02万亩;5.4.4科技推广措施培训人员100人次,示范推广2项新技术、2项新品种0.02万亩。5.5规划布局项目区经过多年的建设,已初步形成比较完善的灌溉系统和防风林带,渠、路、林、田规划基本合理,具有较强的农业、科技保障措施。因此,本次基本沿用原有体系,主要采用水利、农业、林业、科技推广等措施对项目区进行沙化土地治理。5.6建设期安排项目建设期为一年,即2011年1月12月1-2月,完成项目初步设计和项目施工设计;3月,完成项目建设投资计划与实施说明的编制;3-10月,进行项目各单项工程的建设
41、;11-12月,项目竣工验收。六、开发任务和建设内容6.1开发任务石羊河林业总场泉山分场沙化土地治理项目0.13万亩,进行衬砌渠道3公里,渠系建筑物50座;实施土地平整0.05万亩,修建机耕道3 km;营造高标准农田林网0.02万亩;科技培训100人次,示范推广2项新技术、2项新品种0.02万亩。6.2建设任务6.2.1水利措施渠道设计方案选定,力求符合灌区实际,防渗效果好,节水效益明显,充分体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见效快、便于运行管理的特点。灌区经多年建设,建成了完整的灌溉系统。已基本形成林、路、渠、田配套的网络系统,其规划布置基本合理。本次在原渠线的基础进行渠道衬砌,少占耕地和降低工程造价
42、。充分体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见效快,便于运行管理的特点。6.2.1.1农渠方案选定(1)方案比选: 方案一、梯弧形断面:水力条件较好,渠底适应冻胀变形能力强,可减轻冻胀破坏。缺点是施工要求较高,渠底弧形砼预制件重量较大,施工时就位调整不便。 方案二、梯形预制块断面:各项施工技术农民已经普遍掌握,已被广大农民认可,而且预制块重量轻,便于衬砌,施工简单,质量易于保证,可以利用农闲时间进行混凝土块的预制和备料,在农作物收割后集中衬砌,而且在运行中局部破坏修补容易,已建渠道经多年运行安全可靠。经以上二方案比较,二个方案都适合项目的渠道建设,方案二略高于方案一,结合灌区多年田间配套工程建设经验,考虑施
43、工的难易程度,群众的接收程度,农渠采用在田间配套工程广泛运用的梯形预制块防渗衬砌型式。6.2.1.2工程布置及设计 (1)设计依据 1.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5028899;2.渠道防渗工程技术规范SLl82004;3.渠系工程抗冻胀设计规范SL23-2006等有关规范及标准。(2)工程总体布置项目区从七干渠支渠中引水至泉山分场苗圃地各闸分水口,农渠设计流量为0.250.5m3s;现状田间输水渠道分为农渠二级渠道;农渠平行等高线;单、双向分水。(3)渠道纵断面设计根据渠道规划布置方案和设计流量,综合考虑渠系建筑物布置等因素,尽量使渠道的设计总工程量或工程费用合理,并确保渠道工程安全、经济、
44、可靠,满足工程防渗、防冲、防冻胀性能。同时渠道纵坡应尽量避免深挖、回填增加工程投资,基本与地面坡度保持一致,考虑渠道与渠系建筑物水面连接和沿线分水闸对渠道高程的要求使分水闸平顺分水,在满足不冲不淤流速的前提下,对纵断面进行适当调整。 (4)农渠横断面设计水力计算按明渠均匀流公式进行渠道设计横断面水力计算(计算成果见设计图)。设计参数选定边坡系数:考虑渠基基本为砂壤土、细砂及换填中细砂垫层的休止角为2832,边坡选用1:1。糙率系数:参照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5028899附录E渠床糙率表推荐预制板砌筑数据,并结合灌区已建工程设计、施工、运行情况确定,采用n=0.017。渠道超高:依据灌溉与
45、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5028899的要求,安全超高采用0.3m。伸缩缝间距及填缝材料:按规定刚性材料防渗层为适应气温变化和地基变形设置伸缩缝,故本次设计沿渠道纵向每5m设置一条伸缩缝,缝宽30mm,填缝材料选用聚氯乙烯胶泥。(5)渠道抗冻涨设计民勤地区11月底开始冻结,次年三月下旬开始融化,基土分为亚粘上、亚砂土,均为强冻胀土壤,并分布有厚薄不一的细砂、中细砂层,但溶重较低。土中水的来源:一是渠道渗漏和灌溉水及降雨入渗;二是地下水位较高者通过毛细作用补给,同时对粘性土来说在冻结过程中,土壤水份向冻结峰面转移,故非冻结层的土壤亦可转移到冻层以内。根据渠系工程抗冻胀设计规范地下水对冻结层无显著影响的临界深度为1.5m,改建衬砌段地下水位距设计渠底大部分大于1.5m,局部小于1.5m;据民勤县气象站8698年的逐月冻士深度,计算最大冻深为1.15m,计算渠道设计冻深0.881.31m,按己知冻结期内地下水位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