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老子或龙之道》对中国典籍的征引和阐释.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2177184 上传时间:2024-05-22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1.6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老子或龙之道》对中国典籍的征引和阐释.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老子或龙之道》对中国典籍的征引和阐释.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老子或龙之道》对中国典籍的征引和阐释.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079世界中国老子或龙之道对中国典籍的征引和阐释钱佳薇 摘要 米利亚姆 亨克的老子或龙之道揉合诸多中国古代典籍文本,通过老子出世 寻道和著书等情节构建老子的形象,阐释老子关于“道”的哲学思惰本文迊用互文性理论,从文本互文和文学记忆两个层面,掓究老子或龙之道对道德经 庄子等典籍的征引转化和意义生成,进而揭示老子和道德经的现实意义和世界性价值 关键词 老子或龙之道;互文性;老子形象;“道”作者:钱佳薇,上海外国语大学德语系基金项目:本文为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中国故事 在世界文学中的征引阐释及启示研究”(20JZD046)的研究成果之一老子或龙之道(Lao tseu ou la

2、voie du dragon)是法国小柏拉图出版社(Les petits Platons)于2011年出版的同名系列图书之一,该系列旨在以64页篇幅的小说配合插图向儿童和青少年介绍哲学家的生平和思想。作者米利亚姆亨克(Miriam henke)生于德国,现居巴黎从事翻译工作,她曾研习中国文学,从老子或龙之道对中国典故和哲理的化用足见其对中国文化的熟稔。自2014年起,苏黎世透视出版社(Diaphanes)将包括老子或龙之道在内的“小柏拉图”系列图书陆续译为德语和英语,并以“柏拉图系列丛书”(Platon&co.)的形式发行。老子或龙之道以老子母亲受惊于流星吞李核产子肇始,以老子著书告终,塑造了

3、一个穿行于天地间、持之以恒探求“道”的真谛的哲人形象,其学说主要通过老子游历四方的见闻以及老子与孔子的两次论道加以阐释。中国典籍对于老子生平的记载有限,散落在史记老子韩非列传庄子神仙传等古籍中,而老子的思想主要见于道德经一书,因此老子或龙之道在建构老子形象和阐释老子思想时不可避免地引用、拼接、改写和揉合这些前文本,与之形成互文。本文基于2014年出版的老子或龙之道德译本(Laotse oder der Weg des Drachen),从文本互文和文学记忆两个层面,探讨老子或龙之道对道德经庄子等典籍的吸纳、转化和意义生成,进而揭示老子和道德经的世界性意义和当代价值。一、文本互文:老子形象的建构

4、20世纪60年代,法国文学批评家茱莉亚克里斯蒂娃在巴赫金的“对话理论”和“狂欢理论”基础上提出“互文性”这一批评术语。在互文性理论视域下,每个新作品的诞生,都难免受到以前经典作品的影响,任何文本都处在与前文本的互动当中。基于互文性080可以将文本置于联系(文本之间的交流)和转换(文本之间的互相改动)两个层面进行思考。老子或龙之道对老子形象的建构体现在出生、辞官和著书三个情节,涉及的前文本主要是东晋葛洪的神仙传和司马迁的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老子的出生故事揉合了神仙传中的两个传说,辞官和著书的情节则是在史记的基础上进行的创造性改写。在老子或龙之道中,老子的出生略带仙话色彩:老子的母亲因流星受惊,吞下

5、李子核。第二年,她生下长着老者面容的儿子,因其长耳,得名李聃。神仙传中关于老子出世与出身的说法颇多,米利亚姆亨克择取其中之二:一说其母感大流星而有娠;另一说其生而白首,故谓之老子。古今中外诸多圣贤、帝王和英雄的出世故事都散发着浓郁的神话气息,他们或感孕而生,或诞生时天生异象,或遭抛弃得庇佑大难不死,抑或相貌异于常人。此种神化倾向,流露出民间的崇拜敬仰之情。感而受孕的方式和生而白首的相貌为老子的生平蒙上一层神秘的面纱。老子脱胎于自然和宇宙,这样的出生方式决定了他的求道方式:回到生命的源头,在宇宙和虚无中寻找自我。史记中有关老子著书和西出函谷关的记载仅有只言片语:“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至关

6、,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莫知其所终。”作者在此基础上发挥想象,详细描写老子辞官寻道和著书立说的前因后果。国家因分封制支离破碎,天子通过煽动小国互斗维持统治,这无异于饮鸩止渴,国家因此日渐衰落。目睹国家的衰败,老子决心抛下高官厚禄去追寻心中的“道”。面对周王的挽留,米利亚姆亨克笔下的老子说道:“为何追逐名利、权势或财富?猎杀虎豹是由于它的斑斓美丽,捕捉猴子是因为它的灵巧机敏,饲养猎犬是为了让它守护牦牛。荣华富贵在人与人之间埋下隔阂的种子,助长恐惧在心中肆意生长。追名逐利的人会失去他人的尊敬。名利让人画地为牢,自我封闭。但是智者会将自己从人

7、的局限中解放出来。他遵循宇宙的道,在无限中找到自我。”庄子应帝王记载了老子与阳子居的一段对话,探讨何为圣人:“阳子居见老聃,曰:有人于此,向疾强梁,物彻疏明,学道不倦。如是者,可比明王乎?老聃曰:是于圣人也,胥易技系,劳形怵心者也。且曰虎豹之文来田,猿狙之便、执斄之狗来藉。如是者,可比明王乎?”虎豹的皮毛引来田猎,猕猴因为灵巧、猎狗因为会捉狐狸被人束缚驯养。庄子想借这段话说明圣人与胥吏巧匠的区别,圣人治理天下有功但无意显露自己,这符合老子“深藏若虚”的思想。米利亚姆亨克征用此句批判名利对人的腐化作用,点明常人与智者的区别。常人易受功名利禄的引诱,但名利可能如虎豹的皮毛一般成为祸因,因为它会导致

8、人与人之间的不和谐;智者不慕名利,只愿在宇宙和无限之中探求自我。老子借此表明自己淡泊名利、一心向道的追求。老子或龙之道中的关尹是一个物质优渥但精神贫瘠的官员,他想通过参悟老子的智慧实现灵魂的洗礼。当他请求老081世界中国子将智慧留给世人时,老子本想让他通过观察流动的沙丘体悟“道”,关尹却跪下哀求道:“我只是国君手下一个可怜的臣民,整日也不过吟诗打猎消磨时间,但我的心灵向往美。我不敢祈求您赐予我任何恩惠,但您的话语却能照亮我的灵魂,我将在您离开后不断参悟。”在老子或龙之道中,老子与孔子两次论道,第一次探讨何为道,第二次谈论如何寻道。在第二次论道之时,老子坦言:“如果道 是一份礼物,每个人都会把它

9、进呈国君。如果道可以奉送,每个人都会将它送给父母。如果道可以传承,每个人都会把它传给子孙。你所寻求的知识并不在书中。这些书由人撰写,而你却在寻求天道。书籍只是祖先留给我们的痕迹。孔子啊,你的书也只是痕迹而已。鞋会印下痕迹。但痕迹是鞋吗?”这段话拼接了庄子天运中的两段文字,意在说明大道不能通过言语与书籍传授予人,需要自身潜心修炼,直至内化。不论言语还是书籍,均是人的作为,乃“人道”,并非两人所追求的“天道”。但是,老子在关尹的乞求下一反常态,从而完成从求道向传道的转变。在老子或龙之道中,老子和孔子耗费五十年求道。老子云游四海,参悟自然变化;孔子居于庙堂,遍览群书,两人最终在洞察内心后悟道。然而,

10、世人总是被“人为”束缚,又为凡尘俗务所牵绊,不能如他二人一般一心向道,将自己从局限中解脱出来。于是老子写下道德经,希望他的心得能让人有所裨益。通过引用、拼接、改写和揉合神仙传史记和庄子三部典籍中老子的经历和思想,米利亚姆亨克塑造了一个带有神秘色彩,由淡泊名利的求道者转变为心怀天下的传道者的老子形象。二、文本互文:老子思想的阐释陈鼓应在老子今注今译中指出,“道”是老子哲学思想中的核心概念,兼具三种义涵实存意义的“道”、规律性的“道”和作为生活准则的“道”。实存意义的“道”就是世界的本原,即老子所谓的“一”,虽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搏之不得,但真实存在,并创生、覆育、畜养万物。规律性的“道”指涉自然

11、界万物运动和变化所遵循的规律,即“反者道之动”。“反”字既是“相反”,也是“返回”(“反”即“返”),蕴涵了两个概念:相反对立和返本复初。作为生活准则的“道”则是“道”向下落实到生活层面,“道”所显现的特性成为为人处世的标准,这便是“德”,其中包含自然无为和无欲虚静等品质。米利亚姆亨克主要通过引用、拼接和改写道德经和庄子两部典籍中的前文本来阐释老子的思想。(一)实存意义的“道”在老子或龙之道中,村民将老子比作“龙子”,孔子把老子的智慧誉为龙的智慧。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记载孔子问礼于老子,其后孔子对弟子说:“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庄子天运记载孔子描述老子的一段话:

12、“吾乃今于是乎见龙!龙,合而成体,散而成章,乘云气而养乎阴阳。”古人认为,龙是一种变082幻莫测、难以捉摸的动物。老子的大道思想深邃无比,他所讲的“道”视之不见、搏之不得,却又创造一切、主宰一切,变化多端又恒久如一。这样的“道”正与龙相合。老子仅用一个核心的“道”便能解答宇宙本源、天地法则和生命智慧,实在是超然绝俗、迥不犹人,所以孔子将老子视为出神入化的龙的化身。因此,老子或龙之道中的“龙之道”不仅是像龙一样不可捉摸的“道”,也是如龙一般超凡入圣的老子的“道”。因为实在的“道”不可名状,所以米利亚姆亨克通过描写自然万物体现“道”。道德经第四十二章写道:“道 生 一,一 生 二,二 生 三,三

13、生 万物。”第五十一章写道:“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是一切存在的本原,拥有无穷的创造力,能够生发万物,并使之成长、成熟。老子认为,“道”先于万物,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不会因他物的生灭变化而有所影响,从这些角度看,“道”具有超越性。从它生发、覆育、畜养万物的角度看,“道”又内在于万物。因此,在老子或龙之道中,老子通过游走于自然之中体察万物悟道。在老子踏上寻“道”之旅后,作者用一段描绘自然的文字表现老子抛弃宫廷中的“人道”转向自然中的“天道”:“翌日早晨,旭日还未升起,一丝乳白色的曙光划破黑暗蔓延开来。此时,万物的轮廓仍模糊不清。继而,云层的银色边缘开始在第

14、一道阳光下闪闪发光,并逐渐消散在阳光中。同时,夜间的嘈杂归于寂静。摆脱宫廷的束缚,老子感到自己的四肢不再僵硬。自然万古不易,命运就像季节的交替一般不容更改。”放弃功名利禄、离开宫廷即挣脱人为的束缚,重新与造化融为一体。这里的“自然”便是“道”,它恒久不改,不随外物的消长而变化。但是“道”又不断运动,宇宙万物都随“道”而变动,由此产生日夜交替和四季轮转。在老子与孔子幻化的金猴一同探访山洞时,金猴对老子讲述了“井底之蛙”的故事。该故事出自庄子秋水,井底之蛙自满于方寸之地,不知大海之辽阔。大海千里之远,千仞之高,无论干旱还是洪涝都不能使其进退推移。公子牟用这一故事嘲讽公孙龙欲以私智小慧与庄子的大道争

15、高低。在老子或龙之道中,作者借此说明“道”如海一般恒常不变,人的知识和智慧却如青蛙的幸福一般寥寥有限。秋水篇中另有一句:“井鼃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对井底之蛙不能谈论大海,因为它的眼界受到狭小居处的局限,人也会受到知识和书本的限制,如米利亚姆亨克笔下的孔子。孔子向老子讲述自己的寻道历程:“我曾在仪式和历史中寻道,在艺术和音乐中寻道,在书籍和算术中寻道,我用尽了最复杂的方法,依旧一无所获时,我投身阴阳学。”该句出自庄子天运。孔子求道于度数,五年而未得;求之于阴阳,十二年未得。于是他前往楚国沛地,拜见老子。老子以逍遥无为、苟简易养、不贷无出告诫他。老子或龙之道中的老子则回答:“回归本源便能生

16、活在清静中,生活在清静中的人才能寻得其宿命。当人觉察到宿命时,便能辨别恒常,辨别出恒常就能掌握蕴含其中的普遍。人一旦洞晓内心的广083世界中国博,便是王,而王是天子。”这一段话改写自道德经第十六章的“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返回本根、回归本原才能认识恒常规律,领会“道”的真谛。(二)规律性的“道”老子认为,任何现象都有其对立面,都因其对立面而存在,如“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执守事物对立面所产生的作用更胜于正面显示的作用,因此人理应守雌、取后、居下、重无。当事物发展到极点时,便会向对立面发展,即“物极必反”。老子或龙之道中的老子善于从日常

17、生活中体察事理。在观察农民时,他领悟到“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的道理。“三十根轮辐连接着车轮的中心,但正是它们之间的中空部分使马车得以前进。壶,也是靠着内在的空才能发挥作用。如果一间屋子没有为门和窗留出空间会如何?事物的存在源于充盈,但它们的使用却归功于空虚。”该段引用道德经第十一章,意在说明“有”“无”相互依存、相互为用的道理,“无”必不可少却常为人忽略,所以人们应该更加重视“无”的作用。在老子与孔子第一次论道时,米利亚姆亨克借老子之口说道:“手持盛满水的杯子的人不如将杯子放在那的人。磨刀的人不会一直让刀锋芒毕露。金玉满堂无法被永远守藏。”该句与道德经第九章原文相差较大,但结合下文“有为会

18、导致不和谐”的论述,可以推断老子以此揭批人们过度的作为。第九章原义为“执持盈满,不如适时停止;显露锋芒,锐势难保长久。金玉满堂,无法守藏,富贵而骄,自取祸患。功业完成,含藏收敛,适合于自然的道理”。“盈”即满溢、过度,张扬中含藏着祸患因子,因此应该保持不露锋芒、谦退收敛的作风。在老子或龙之道中,作者有意借这段话告诫人们过度的作为将招致祸端,这符合老子“守雌取后”的思想。道德经第二十五章昭示“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的道理。“道”广大无边,万物都由它生发(“大”),万物从“道”分离出来以后,周流不息地运动着(“逝”),离原点越来越远(“远”),离“道”遥远,剥极必复,又回复到原点(“反”)。一逝

19、一反,就是一个“周行”。在 老 子 或 龙 之 道 中,米 利 亚姆亨克用莲花的盛开与凋谢将循环往复的道理具象化。老子和孔子幻化的金猴在山洞即老子的心中,目睹莲花的绽放与凋落:“湖中央,一株硕大的菡萏从幽暗的水中升起,周围涟漪缓缓荡开。它渐渐舒展丝绸般的花瓣,颜色闪耀着光芒,映照在洞壁上。骤然花瓣凋落,一片一片散落在湖面上。当最后一片花瓣消失时,老子流下了一滴泪,泪水隐没在胡须中。然而,顷刻之间一朵崭新且更加灿烂华丽的莲花浮现在湖中。”莲花升起、盛开、凋谢和消失,周而复始。自然界中循环往复、生生不息的现象不胜枚举。循环运动的规律便是书中老子所求的终极真理,生命应该也如莲花一般不断盛放,不断消亡

20、。老子曾研究古代先王的“道”,辨别善恶,判别异同,甄别自然和人为,084但这一切都只是表象。此刻,“道”以原初形式呈现在他眼前。他观照内心,最终窥得“道”的本质,洞察“道”的规律。(三)作为生活准则的“道”“自然无为”是老子的哲学中最重要的概念之一,他认为任何事物都应该顺任自身的情状,不必受到外界意志的制约。“无为”就是顺其自然而不加以人为,而“人为”含有不必要的作为,甚至强作妄为的意思。米利亚姆亨克塑造的老子年少时便展露非凡的天赋,曾用天朝仁学广览中对动物的分类抨击人的妄作胡为。他讽刺道:“在天朝仁学广览中,我找到以下几类动物:属于皇帝的动物;饲养在罐中的动物;驯养的动物;乳猪;塞壬海妖;传

21、说中的动物;无主的野狗;发疯的动物;多得数不清的动物;用极细的毛笔画出的动物;打破水罐的动物;从远处看像苍蝇的动物。只有龙不在其列强行给予事物一套规则是多么自以为是!”天朝仁学广览出自博尔赫斯1952年出版的探讨别集(Otras inquisiciones)中的一篇短文,题为约翰威尔金斯的分析语言(the analytical Language of John Wilkins)。17世纪英国学者约翰威尔金斯试图建立一种基于分类系统的通用语言,他将世界分为四十大类,其下再分中类和小类。为了说明分类方法的随意性和文化特殊性,博尔赫斯杜撰了这本中国百科全书和其中的内容。福柯在词与物的前言中引用了这个

22、故事,指明这一分类方法的要害在于摧毁语言与空间的关系。在老子或龙之道中,这一故事被用来批判人们强行给事物施加一套不合理的规则,这是有为的“人道”,而不是无为的“天道”。在第一次论道中,老子已向孔子言明:“天道不是单纯的不作为,而是积极的不作为符合自然秩序的作为。”这是米利亚姆亨克对“天道”的理解“人道”与“天道”的区别在于是否遵循自然的规律,是否强行束缚万物的天性。在老子追寻“龙之道”的路上,他观察牛与马,认识到人对动物的束缚。“动物的四肢和它们富有光泽的皮毛是天赐之礼,但马具和牛环是人的杰作。这些行为理应受到谴责,因为它们扰乱了自然秩序。”这一举例出自庄子秋水,河伯与北海神论“天道”与“人道

23、”时,北海神说道:“牛马四足,是谓天;落马首,穿牛鼻,是谓人。”然而,在老子或龙之道构筑的世界中,不管是平民百姓还是统治者都耽于“人道”。除了上述牵强附会的分类方法和强行驯服动物的器具,老子所言的“人为”也包括人与人之间的仁义与孝悌。老子与孔子关于仁义的争论出自庄子天道,孔子认为仁义是人的本性,而老子认为仁义出于私心,人的本性应如“以万物为刍狗”的天地,标榜仁义并不符合天道。作者米利亚姆亨克简化了这一故事,以此说明礼法规则也是导致不和谐的“人道”。对于统治者来说,“有为”莫过于暴政,其中便包括征伐。一日,在探寻“龙之道”的途中,老子亲眼目睹一场战事:“老子听到了马的嘶鸣和将士的嘶吼,其中混杂剑

24、的铿锵声和箭的呼啸声,听上去就像受伤的灵魂在哭泣。”面对战场的惨085世界中国烈,老子领悟到武器是带来不幸的工具,对于珍视生命的人来说战争是可恶的,但对于统治者来说却是扭转颓势的途径。此处引用道德经第三十一章,在春秋战国各国相互征伐的背景下,老子以“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表达反战思想。在战争结束后,一场暴雨不期而至,却并未持续很久。由此,老子回忆起一位官员曾对他说的话:“骤雨和飘风来得猛烈,但持续时间短暂。”该句出自道德经第二十三章,“飘风骤雨”不仅仅是对天气的描写,也指向残酷的战争和君王的暴政。老子认为,为政不宜扰民,扰民便不合于自然。如果政令烦苛,犹如飘风骤雨,对人民构

25、成侵害,统治就不能持久。米利亚姆亨克择取这两章并在此基础上构筑一个前后连贯的场景,阐明统治者“有为”的危害,并预示不合于自然的作为必然不能长久。“无欲虚静”是老子哲学中另一重要概念。道德经第三十七章写道:“不欲以静,天下将自正。”不被贪欲所扰,达到清静的境界,天下便自然会恢复到安定的状态。第十六章写道:“致虚极,守静笃。”“虚”是潜藏无限可能的虚空状,在人生准则中则是“深藏若虚”,其反面为“盈”。“静”的反面则是轻率急躁。在老子或龙之道中,周平王是“无欲虚静”的对立面:“平王拥有强大的权势,但思想上极其贫瘠。他统治着臣民,却无法控制自己。他一次又一次屈服于自己的冲动鲁莽,常常做出愚蠢的、有时甚

26、至危险的决定。”他野心勃勃,却冲动莽撞。老子认为,真正的强者应该“陆行不避虎兕”。庄子秋水中孔子认为“陆行不避虎兕”是由于猎人之勇。帛书老子中“陆行不避虎兕”是因为人善于养护生命,不被猛兽攻击。老子或龙之道中强者“陆行不避虎兕”是由于克服了自己的欲望,因而不害怕死亡。然而,平王却是常常被冲动和欲望支配的弱者,不懂得等待时机,他的国家因此摇摇欲坠,成为一颗被人虎视眈眈的硕果。与平王相反,米利亚姆亨克刻画的老子和孔子是“无欲虚静”的象征。老子和孔子均经历五十年的求道历程,老子求道于自然万物,孔子求道于知识书籍。在两人第二次论道之时,孔子终于等到悟道的时机,明白只有与造物的运行与变化合而为一才能收获

27、道的真谛。书籍在此处引用庄子天运中的“乌鹊孺,鱼傅沫,细要者化,有弟而兄啼。久矣夫,丘不与化为人!不与化为人,安能化人”表明孔子的顿悟和得道。三、文学记忆:老子与道德经道德经是除圣经外被译成外文最多的世界文化名著。据英国科学家李约瑟(Joseph needham)考证,道德经最早的西方译本是17世纪末比利时传教士卫方济(Franois nol)翻译的拉丁文译本。根据武志勇和刘子潇在道德经在西方世界传播的历史中的梳理和统计,截至2020年5月,道德经的英语译本多达553种,德语译本298种,法语译本91种。老子的经历与思想在德国的传播可以追溯至19世纪20年代,德国哲学家黑格尔(G.W.F.he

28、gel)在其哲086学史讲座中,以法国汉学家雷穆沙(Jean Pierre abel rmusat)发表的论文老子的生平与学说(Mmoire sur la vie et les opinions de Lao-tseu)为基础,向德国学界介绍老子的哲学思想并作简单点评。1870年教士普兰克勒(r.von Plnckner)和神学家施特劳斯(victor von Strauss)的两个道德经德语全译本问世,其后卫礼贤(richard Wilhelm)、德博(Gnther Debon)、施瓦茨(ernst Schwarz)和顾彬(Wolfgang Kubin)等人也相继对道德经进行翻译和阐释,老子

29、的生平经历也随道德经译本广为传播,例如施特劳斯在其译本的前言中系统论述了老子生平。老子的生平与哲学,是西方文学界、尤其是德语文学界备受青睐的母题。德国早期表现主义大师莫姆贝特(alfred Mombert)力图在作品中找寻宇宙世界的终极意义,“道”便是他追求的宇宙精神。德布林(alfred Dblin)的长篇小说王伦三跳(Die drei Sprnge des Wang-lun)和剧作家托勒尔(ernst toller)的剧本群众与人(Masse Mensch)均融合“无为”和“柔弱胜刚强”的哲理。克拉邦德(alfred henschke,笔名Klabund)在1919年发表诗歌代表作三声(D

30、reiklang),其名称来源于道家思想“夷、希、微”,他同年改编道德经,其后写作叙事诗老子(Laotse),讲述老子的出世。剧作家布莱希特(Bertolt Brecht)1925年发表的短文礼貌的中国人(Die hflichen chinesen)和1938年创作的诗歌老子流亡路上著道德经的传奇(Legende von der entstehung des Buches taoteking auf dem Weg des Laotse in die emigration)均化用“老子出关”的典故:前者是在西方没落危机下的产物,老子的哲学成为西方寻求精神慰藉、解决社会危机的灵丹妙药;后者是布莱

31、希特在流亡时的自我投射,希望以此激励流落他乡的德国文学家和思想家。在不同时代背景下,老子的生平和思想以不同的方式散发着熠熠光辉。米利亚姆亨克的老子或龙之道通过互文将中国典籍中有关老子身世与哲思的前文本进行撷取和裁编,使之产生新的意义,继而成为延续的集体记忆中的一环。张汝伦在西方现代性与哲学危机中指明当今的哲学危机:一方面哲学越来越成为学术工业的从业者们自娱自乐、博取名利的东西;另一方面哲学普遍被人忽视,普通人最多对成为文化消费品的伪哲学产生兴趣,而对真正的哲学敬而远之。老子或龙之道尝试将老子的思想渗透进其生平故事,将艰深晦涩的哲学思考融入对话和情境,辅之以朴实的插图,成为将哲学嵌入日常生活、突

32、破当前哲学困境的一次实践。在此意义上,老子和道德经并非只是古老的东方智慧,更具有世界性意义和当代价值。然而,作为一种文化实践,理解作品的互文性不仅要求读者熟悉文本语言的指涉“意义”,更需要读者具有“文学能力”。读者理应了解特定文化及其文本描写系统,譬如引语和典故。是以,读者在转译和解释文本“意义”的符号和破解文学文本意义时,应当至少熟悉一个互文本。老子或龙之道面向儿童和青少年,对他们来说,无论是道德经还是087世界中国庄子史记都近于陌生,加之引用、拼接和改写的文本较为深奥,前后衔接并不顺畅,且没有前言、后记和注释等副文本帮助理解,导致目标受众在老子思想的理解和接受层面存在一定困难。这一问题在亚

33、马逊网站上的读者反馈中便有显著体现,不止一位读者反馈老子或龙之道虽然出色,但其中的内容过于艰涩。此外,书中出现了一些史实错误和张冠李戴的现象,如老子并非周平王时期的守藏室之史、“井底之蛙”的故事并非出自孔子等,这也使得该书的传播面临一定挑战。结语从互文性角度来看,老子或龙之道明显引用、改写和揉合了道德经庄子史记和神仙传四部中国古代典籍的记载,在裁编旧文本的基础上生成新的意义,由此塑造了一个淡泊名利的求道者和心怀天下的传道者形象,同时阐释了老子的道学哲思。梳理道德经西传的历史脉络可见,老子的生平和思想备受西方世界青睐。老子或龙之道在这种延续的、集体的文学记忆中具有承前启后的意义。然而,此书化用太

34、多名言与典故,对西方读者的理解和书籍的传播造成较大阻碍。因此,剖析老子或龙之道对中国典籍的征引和阐释,对于研究世界文学视域下“中国故事”的译介与传播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参考文献1(汉)司马迁.史记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2(晋)葛洪.神仙传M.北京:中华书局,2017.3(战国)庄周.庄子M.北京:中华书局,2010.4车槿山.福柯词与物中的“中国百科全书”J.文艺理论研究,2012(1).5陈鼓库.老子今注今译M.北京:商务出版社,2016.6蒂费纳萨莫瓦约.互文性研究M.邵炜,译.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7邵志华.20世纪初道家思想在西方的接受J.江西社会科学

35、,2011(4).8谭渊.老子译介与老子形象在德国的变迁J.德国研究,2011(2).9谭渊.从流亡到寻求真理之路布莱希特笔下的“老子出关”J.外国文学研究,2013(3).10卫茂平.中国对德国文学影响史述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11武志勇,刘子潇.道德经在西方世界传播的历史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5).12张汝伦.西方现代性与哲学危机J.中国社会科学,2018(5).13赵一凡,张中载,李德恩,主编;李铁,编辑.西方文论关键词C.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14henke,Miriam u.Meyer-Bisch,Jrme.Laotse und der Weg des Drachen M.Deutsche bersetzung von thomas Laugstien,Zrich:Diaphanes,2014.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