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21-古代诗歌五首教案-新人教版.doc

上传人:w****g 文档编号:2177119 上传时间:2024-05-22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805.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21-古代诗歌五首教案-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21-古代诗歌五首教案-新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21-古代诗歌五首教案-新人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21-古代诗歌五首教案-新人教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21-古代诗歌五首教案-新人教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21 古代诗歌五首教案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21 古代诗歌五首教案 新人教版年级:姓名:1621 古代诗歌五首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节奏与韵律,并熟读成诵。2.把握诗歌内容,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理解诗歌中蕴含的哲理。3.品味诗句,学习知人论世的评析方法,培养初步鉴赏诗歌的能力。2课时布置学生完成状元大课堂第20课课前预习卡。第1课时1.反复诵读并背诵登幽州台歌望岳登飞来峰,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2.品味诗句,感悟诗歌意境,培养赏读诗歌的能力。3.体会诗人在诗歌中所表达的情感和名句中蕴含的哲理。 登幽州台歌一、导入新课师:战国时期,燕昭王修筑幽州

2、台招徕天下贤士,由此燕昭王成为明君圣主的代表,幽州台也成了明君圣主礼遇贤才的象征。此后,许多怀才不遇的文人,登上幽州台,凭古吊今,感怀时世。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唐代诗人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看看他发出了怎样的感慨。(板书文题)【设计意图】本环节由燕昭王招贤纳士的故事说起,引导学生了解诗歌创作的相关背景,为体味诗歌所表达的情感做必要的铺垫。二、预学展示1.作者简介。(参见状元大课堂本课“作者名片”栏目)2.写作背景。(参见状元大课堂本课“背景链接”栏目)三、朗读诗歌,感受节奏由于诗歌体裁的特殊性,学习诗歌时,应先从诵读入手,感受其节奏美。1.读准字音。要求声音响亮,字正腔圆。可结合课文注释和相关工具

3、书读准字音。2.读出节奏和韵律。(1)生自由朗读诗歌,自主划分朗读节奏。(2)师播放朗读录音,明确朗读节奏。本诗是一首古体诗,在句式方面,采取了长短参差的楚辞体句法。前两句每句五字,三个停顿,后两句每句六字,四个停顿。全篇前后句法长短不齐,音节抑扬变化,互相配合,增强了艺术感染力。朗读时注意每句的领字要读出延长音。(3)全班齐读诗歌,感受古体诗的节奏和韵律。3.读懂古诗大意。师:读诗,不仅要感受音韵之美,还要读出诗意之美。请同学们反复诵读诗歌,借助课文注释和相关工具书,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诗句的意思。预设 (在幽州台上我向历史长河的前端和后面望去,)向前看不到像燕昭王那样的贤君,向后望不到明主。想

4、到天地广阔、宇宙永恒,不禁感到孤独寂寞,悲从中来,怅然泪下。【设计意图】本环节旨在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层层推进,营造学习本诗的氛围,让学生在朗读中感受到古体诗的诗韵,为后面理解诗人情志做铺垫。四、知人论世,感悟诗情生再次朗读诗歌,结合作者生平及写作背景,思考下面的问题。设问1:前两句诗是从什么角度来写的?“古人”指谁?“来者”指谁?这两句写出了作者怎样的境遇?预设 时间角度(前、后)。“古人”指古代礼贤下士的明君,“来者”指后世的贤明君主。“前不见”“后不见”,表示时间无止无休。这两句诗写了时间的长河无尽,而诗人自己的生命短暂,因“不见”明君,不能施展自己的才华,功业未成,空老一生,写出了诗人

5、生不逢时,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境遇,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惆怅和孤寂之情。设问2:后两句诗是从什么角度来写的?诗人为什么见此景而涕下?预设 时空角度(天、地)。在无限的时间与广阔的空间面前,诗人感到孤独、寂寞、悲凉。自己空有满腹才华,却报国无门,壮志难酬,面对眼前之景,想到自己的境遇,诗人心生感慨,悲伤落泪。设问3:诗中描绘了空旷辽阔的意境,诗人借此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预设 (1)诗人当时进言不被采纳,反而被贬,眼看报国宏愿化为泡影,登上这座古时招纳贤士的幽州台,却不见贤君,表达了诗人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惆怅、悲伤心理和对贤明君王的渴盼,也流露出诗人积极进取、建功立业的强烈愿望。(2)天地茫茫、岁

6、月悠悠,与人之茕茕“独”影,互为映照。广漠的空间与无尽的时间,衬托出人的渺小、孤单、无力和生命的短暂。诗人想到自己不受重用的境遇,于是怀才不遇的苦闷,时不我待的焦灼、痛苦涌上心头。设问4:诗人在这茫茫天地、悠悠岁月之间,对生命产生了什么思考?结合诗人的经历,体味诗中的哲理。预设 诗人一心报国,却接连受挫,一直得不到重用,面对无尽的空间与时间,感受到在亘古不变的时空中,生命短暂、时不我待的哲理。师小结:登幽州台歌通过宏大的事物来衬托人的孤单渺小,表现诗人的孤独、悲伤之情,进而产生生命短暂、人生有限的思考。这首哲理诗,采用融理入情的手法,抒发了诗人怀才不遇、寂寞苦闷的情怀。悲怆中激荡着豪情,质朴中

7、蕴含着深思,大有“汉魏风骨”。【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品析诗句,让学生体会诗歌中所蕴含的诗人的情志,并结合知人论世的方法来学习如何鉴赏分析融理入情的哲理诗,从而深刻理解诗歌内涵。望岳一、导入新课师:有诗云:“峨峨东岳高,秀极冲青天。”五岳之首的泰山风景以壮丽著称。重叠的山势,厚重的山体,苍松巨石的烘托,云烟的变化,使它在雄浑中兼有明丽,静穆中透着神奇。古今中外众多文人墨客被泰山所吸引,纷至沓来,抒发自己的豪迈情怀,留下了许多诗文名句。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唐代诗人杜甫的望岳,看看杜甫游览泰山后抒发了怎样的感情。(板书文题)【设计意图】通过诗句导入营造氛围,创设情境,引发学生对泰山的向往,激发学生学习

8、本诗的兴趣。二、预学展示1.作者简介。(参见状元大课堂本课“作者名片”栏目)2.写作背景。(参见状元大课堂本课“背景链接”栏目)三、诵读经典,感受诗韵1.读准字音。要求声音响亮,字正腔圆。可结合课文注释和相关工具书读准字音。2.读出节奏和韵律。(1)生自由朗读诗歌,自主划分朗读节奏。(2)师播放朗读录音,明确朗读节奏。本诗是一首五言古诗,从句式方面看,五言古诗一般为“二二一”式或“二一二”式。本诗的句式有:“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3)全班齐读诗歌,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3.读懂古诗大意。反复诵读诗歌,借助课文注释和相关工具书,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诗

9、句的意思。预设 泰山到底怎么样呢?横跨齐鲁,青色的峰峦连绵不断。大自然将神奇和秀丽集中于泰山,山的南北两面,一面明亮一面昏暗,截然不同。层云生起,使心胸震荡,张大眼睛远望飞鸟归林。(有朝一日,我)定要登上泰山的顶峰,把周围矮小的群山们,一览无遗! 【设计意图】本环节旨在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层层推进,营造氛围,让学生在朗读中感受五言古诗的诗韵,让学生初步了解诗意,为后面理解诗人情志做铺垫。四、知人论世,感悟诗情生再次朗读诗歌,结合作者生平及写作背景,思考下面的问题。设问1:杜甫眼中的泰山有何特点?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预设 雄伟高大、神奇秀丽。从“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10、这些诗句中可以看出。设问2:诗题叫望岳,但全诗没有一个“望”字,却句句都是写“望”字,并且角度有别。你能说说杜甫实际上望到了哪些景象?预设 首联:望到了泰山绵延不绝、树木葱郁的景象。(远望)颔联:望到了泰山既神奇秀丽又巍峨高大的景象。(近望)颈联:望到了泰山中云涌云翻时的壮阔景象和鸟儿归林的景象。(细望)尾联:想象登上泰山顶峰,将四周群山看遍之景。(想象)诗人由远望到近望,再由细望到想象将来登上泰山顶峰远望之景,全诗以“望”字贯串,“望”字是全诗的线索。设问3:“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两句中的“钟”“割”二字用得非常好,请你分析好在哪里。预设 钟“钟”是聚集之意,这里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写

11、大自然对泰山情有独钟,将神奇和秀丽聚集于泰山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对泰山的喜爱之情,从侧面体现出泰山风景的神奇秀丽。割“割”字化静为动,描绘了泰山将天色分割,山南山北昏晓分明的画面,写出了泰山参天矗立、遮天蔽日的雄姿,使静止的山峰充满了活力。设问4:诗言志,诗歌创作无不是为了传情达意。尾联中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蕴含了怎样的人生启示和哲理?预设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两句直抒胸臆,表现了诗人不怕困难,勇于攀登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魄,反映了诗人乐观自信,积极向上的精神。它不只是诗人要攀登泰山之顶的誓言,也是诗人要攀登人生顶峰的誓言。它告诉我们:要不怕困难,勇攀高峰,这样不但能望得远,而且可

12、以俯视一切。它鼓励人们树雄心立壮志,不怕困难,积极进取。设问5:结合写作背景,说说从这首诗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怎样的杜甫。预设 我们可以看到一个豪情勃发,壮志凌云,不怕困难,敢于攀登,具有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有着坚韧不拔的性格和远大的政治抱负的杜甫。师小结:望岳中诗人热情赞美了泰山高大巍峨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流露出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表达了诗人不怕困难、敢攀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体现了诗人乐观自信、积极向上的精神。【设计意图】本环节旨在通过品析诗歌内涵,让学生体会诗中借景抒情的手法,以及诗歌中所蕴含的诗人的情感和志趣,并结合知人论世的方法来进一步明确诗人的形象,有助于学生进一步理

13、解诗歌。登飞来峰一、导入新课师:读杜甫的望岳,我们感觉到的不仅是诗人对泰山美景的赞颂,更是诗人勇攀绝顶、俯视万物的雄心和气概。下面,我们一起学习王安石的登飞来峰,看看他在登上高山之后,又有怎样的感慨和情怀。(板书文题)【设计意图】从刚学过的古诗导入,既能对之前所学内容进行简单的总结,又能让学生快速进入到新的“登高”诗的学习当中。二、预学展示1.作者简介。(参见状元大课堂本课“作者名片”栏目)2.写作背景。(参见状元大课堂本课“背景链接”栏目)三、诵读经典,感受诗韵1.读准字音。要求声音响亮,字正腔圆。可结合课文注释和相关工具书读准字音。2.读出节奏和韵律。(1)生自由朗读诗歌,自主划分朗读节奏

14、。(2)师播放朗读录音,明确朗读节奏。(3)全班齐读诗歌,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3.读懂古诗大意。反复诵读诗歌,借助课文注释和相关工具书,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诗句的意思。预设 飞来峰上耸立应天塔高耸入云,听说在鸡叫时可以望到旭日初升。不怕有浮云遮住了远望的视线,只因为人已经站在塔的最高层。本环节旨在通过品析诗句,让学生体会诗中借景抒情的手法,以及诗歌中所蕴含的诗人的情感和志趣。知人论世方法的运用,有助于学生深刻地理解诗歌内涵。四、知人论世,感悟诗情! 【设计意图】本环节旨在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在朗读中感受绝句的诗韵,让学生初步了解诗意,为后面理解诗人的情志做铺垫。四、知人论世,感悟诗情生再次

15、朗读诗歌,结合作者生平及写作背景,思考下面的问题。设问1:诗人写景的立足点在哪里?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预设 诗人写景的立足点在飞来峰上的应天塔。虚写在高塔上看到的旭日东升的辉煌景象,诗人用“千寻”这一夸张的词语,借写峰上应天塔之高,表达登高望远的感受:站得高看得远。设问2:“闻说鸡鸣见日升”是什么样的景象?有何作用?预设 “闻说”一词巧妙地虚写出在高塔上看到的旭日东升的辉煌景象,而“鸡鸣见日升”则是说鸡一鸣就见到太阳,从侧面渲染塔之高。此句与开头一句,一起造成峭拔之势。设问3:结尾两句中的“浮云”和“最高层”有何含义?预设 “浮云”在古代诗歌中常被用来借代奸邪小人。这首诗中的“浮云”一语

16、双关,既指飘浮的云,也指反对改革的保守势力。“最高层”字面上指应天塔的最高层,实则指政治决策的最高层。也指诗人的雄心壮志及其勇往直前,不畏艰难的人生态度。设问4:结合写作背景,说说你从诗歌中读出了怎样的诗人形象。预设 读出了诗人年少气盛,抱负不凡,具有远大的政治理想,孤高傲岸、不可战胜的形象。设问5:学了这首诗,说说你从中获得了怎样的人生启示。预设 站得高才能看得远;掌握了正确的观点和方法,认识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就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不被事物的假象迷惑。师小结:登飞来峰中诗人虚写了富有朝气的登高望远之景,寄寓了高瞻远瞩的道理,表现了诗人的雄心抱负与改革决心。诗中运用寓情于景的写法,传达出积极向

17、上的人生态度。【设计意图】本环节旨在通过品析诗句,让学生体会诗中借景抒情的手法,以及诗歌中所蕴含的诗人的情感和志趣。知人论世方法的运用,有助于学生深刻地理解诗歌内涵。五、总结存储1.教师总结。通过本课学习,我们感受到陈子昂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和孤独之感,感受到杜甫不怕困难、敢攀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体会到王安石变法革新的政治理想、远大抱负以及大无畏的精神。希望同学们能理解这些诗歌表现的哲理,让古代文化思想进入内心,滋润心田。2.布置作业。(1)背诵并用楷书工整、规范地默写这三首诗。(2)查阅资料,为剩余两首诗歌“知人论世”搜集相关信息。登幽州台歌 望岳 登飞来峰第2课时1.反复诵

18、读并背诵游山西村及己亥杂诗(其五),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2.品味诗句,感悟诗歌意境,培养赏读诗歌的能力。3.体会诗人在诗歌中所表达的情感,理解诗歌中蕴含的哲理。 游山西村一、导入新课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山重水复”“柳暗花明”这两个成语是什么意思吗?(生自由回答)“山重水复”指山峦重叠,河流盘曲。形容重重山河阻隔。“柳暗花明”形容柳树成荫,繁花耀眼的美景。后多用来比喻在困境中出现转机,看到希望。这两个成语最早出自同一首古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陆游的这首游山西村,看看诗人为什么会发出这样的感叹。(板书文题)【设计意图】由成语的释义入手,进入到本诗的学习,既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也能为后面学生

19、理解诗意做好铺垫。二、预学展示1.作者简介。(参见状元大课堂本课“作者名片”栏目)2.写作背景。(参见状元大课堂本课“背景链接”栏目)三、诵读经典,感受诗韵1.读准字音。要求声音响亮,字正腔圆。可结合课文注释和相关工具书读准字音。2.读出节奏和韵律。(1)生自由朗读诗歌,自主划分朗读节奏。(2)师播放朗读录音,明确朗读节奏。(3)抽查朗读,全班齐读诗歌,感受律诗的节奏和韵律。古诗讲究平仄有序,音韵和谐,尤其是律诗,格律要求更严格。朗读时,重读句尾的韵字,感受诗歌的韵律美。游山西村韵字是:豚、村、存、门。3.读懂古诗大意。反复诵读诗歌,借助课文注释和相关工具书,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诗句的意思。预设

20、不要笑话农家腊酒浑浊,丰收之年备足鸡肉、猪肉款待客人。山重重叠叠,水迂回曲折,怀疑无路可走时,忽见柳色浓绿,花色明丽的村庄。将近社日,一路上迎神的箫鼓声随处可闻,村民们穿着简朴,古风尚存。从今以后如果允许趁着月明来闲游,也可能随时会手拄拐杖半夜前来叩门。【设计意图】本环节旨在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在朗读中感受到律诗严格的格律,体会其韵律美,让学生初步了解诗意,为后面理解诗人情志做铺垫。四、知人论世,感悟诗情生再次朗读诗歌,结合作者生平及写作背景,思考下面的问题。设问1:诗人游山西村时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预设 时村民的热情好客: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优美的景色:山重水复疑无路

21、,柳暗花明又一村。淳朴的风土人情: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设问2:结合诗歌内容,说说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预设 这首诗描述了农村优美的风光,村民淳朴的品格,表达了诗人对古风犹存的村民、农村生活的热爱。设问3:颔联“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是脍炙人口的名句,说说其中的妙处。预设 这一联描绘了山水复杂纡曲的美丽风光,表现了游者的惊喜和豪兴。这两句写的是眼前景,述的是真实感受。重重叠叠的山岭,弯弯曲曲的流水,远远望去好像前面已经无路可走了,可是,走到近前,在垂柳掩映、山花烂漫的地方,突然又出现了一片村庄。诗人置身山阴道上,信步而行,疑若无路忽又开朗的情景,突出了山村景色的优美,也写出了

22、诗人在“疑无路”后,“柳暗花明”时的豁然开朗与喜悦之情。此句表达了在困境中坚持下去,终究会豁然开朗的人生思考,不仅反映了诗人对前途所抱的希望,也道出了世间事物消长变化的哲理。师小结:游山西村是一首记游的七言律诗。本诗紧扣“游”字,按照“叙事写景抒情”的顺序,生动地描绘出一幅色彩明丽的江南农村风光图,表达了对古朴淳厚的乡村民俗的留恋和热爱之情。【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品析诗歌中富含哲理的句子,让学生体会到诗人的情感以及诗中蕴含的哲理,再次体会诗歌借景抒情、景中寓理的写法。由浅入深地分析,有利于学生深刻领会诗歌的内涵。己亥杂诗(其五)一、导入新课师:清道光十九年(1839),鸦片战争发生的前一年,按

23、干支纪年这年为己亥年。这一年,有一位诗人兼朝廷命官由于力主改革弊政,受当局排挤,愤然辞官南归,后又北上迎接眷属,往返途中,写成七绝315首,题为己亥杂诗。这位诗人就是清代诗人龚自珍,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己亥杂诗中的其中一首。(板书文题)【设计意图】从诗歌写作的背景入手,创设情境,有助于学生快速进入诗歌的学习中。二、预学展示1.作者简介。(参见状元大课堂本课“作者名片”栏目)2.写作背景。(参见状元大课堂本课“背景链接”栏目)三、诵读经典,感受诗韵1.读准字音。要求声音响亮,字正腔圆。可结合课文注释和相关工具书读准字音。2.读出节奏和韵律。(1)生自由朗读诗歌,自主划分朗读节奏。(2)师播放朗读录

24、音,明确朗读节奏。(3)抽查朗读,全班齐读诗歌,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3.读懂古诗大意。反复诵读诗歌,借助课文注释和相关工具书,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诗句的意思。预设 满怀无限愁绪看着太阳西下,扬鞭东去从此辞官赴天涯。落红纷纷绝不是无情之物,愿化作春泥培育更多的新花。本环节运用知人论世的方法,巧妙地将诗歌和写作背景糅合在一起,让学生逐步深入地理解诗人的情感和志趣。【设计意图】本环节旨在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在朗读中感受诗韵,让学生初步了解诗意,为后面理解诗人情志做铺垫。四、知人论世,感悟诗情生再次朗读诗歌,结合作者生平及写作背景,思考下面的问题。设问1:诗人为什么要辞官回家?预设 鸦片战争发生的

25、前一年,英国利用鸦片入侵,清朝廷分成主战与主和两派。龚自珍越位言事,竭力主战,因“忤其长官”,辞官回乡。设问2:我们通过哪两句诗可以体会出被迫辞官的龚自珍的心情?预设 浩荡离愁白日斜“浩荡”本指水势浩大,在这里喻“愁”,同时以夕阳西沉、暮色苍茫的气氛衬托离愁,表现了诗人愁之深之切。吟鞭东指即天涯马鞭一挥,离京远去,直至天涯,足见诗人离京的决绝,也表现了诗人的豪放洒脱。设问3:龚自珍愤而辞官后,是否从此不再关心国家的命运呢?预设 这不是,从“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两句中可以看出。这两句写落红并不是没有感情的东西,即使化作春泥,也甘愿培育美丽的春花不为独香,而为护花。诗人移情于物,以“落

26、红”自比,言外之意是自己虽然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这两句正是诗人一片拳拳忠君、爱民之心的形象体现。设问4:结合写作背景,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怎样的形象?预设 不畏挫折、不甘沉沦、忠君爱民、坚定执着的诗人形象。师小结:己亥杂诗(其五)抒发了诗人离京南返的无尽愁绪,也表达出诗人虽已辞官,仍决心为国效力、奉献终生的决心,以及对国家民族的那份执着挚爱之情。全诗寄情于物,形象贴切,浑然一体,感人至深。【设计意图】本环节运用知人论世的方法,巧妙地将诗歌和写作背景糅合在一起,让学生逐步深入地理解诗人的情感和志趣。五、总结存储1.教师总结。本课学习了两首诗,让我们又获得了新的教益。游山西村中的名句“

27、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让我们明白了在困境中坚持下去,也许会出现令人豁然开朗的转变,世间事物是消长变化的。己亥杂诗(其五)中的名句“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让我们感受到作者的爱国忧民、无私奉献精神。希望同学们能热爱传统文化,热爱古代的诗歌艺术,让这些经典文化伴你们健康成长。2.布置作业。(1)背诵并用楷书工整、规范地默写这两首诗。(2)选择感受最深的一首,发挥想象,写成一篇文章。(500字左右)。游山西村 己亥杂诗(其五) 本课的五首古代诗歌,都是文质兼美的哲理诗。因此本教学设计中,注重指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赏析诗歌之美,进而培养初步鉴赏古诗的能力。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让学生逐步

28、感受诗韵之美;引导学生学会运用知人论世的方法,理解诗歌内涵,建立知人论世的阅读意识;品析关键诗句,体会诗人情感。逐步将知识学习、能力训练与人文教育有机结合。素养提升知人论世知人论世,是中国古代文论一个重要观念,是评论文学作品的一种原则。知人论世,应是论世第一,知人第二,掌握了知人论世的原则,才能对作品做出正确评价。引导学生学习知人论世的阅读方法。即联系作者的生平及其时代,更好地理解诗歌的内容,认识作品的价值和意义。教学中,要让学生了解什么是“知人论世”,更要通过这五首诗歌的学习,让学生建立阅读诗歌要有“知人论世”的阅读意识。如何“知人论世”。教师要做好示范作用。首先教师补充适当的教学资料,介绍

29、诗人及其时代背景;然后把诗人的经历、写作背景与诗歌的内容联系起来,分析诗人的情感表达与生平经历、时代背景之间的关系;最后明确“知人论世”的评价原则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内容、体会情感。学生要主动地“知人论世”。学生可以利用互联网等工具,在课前自行查阅与诗人相关的内容,做好阅读笔记。品析诗句时,联系诗人的经历深入体会,以此来强化“知人论世”的阅读意识。疑难探究如何理解这五首诗歌所蕴含的深刻哲理?哲理诗是诗人对人生、对社会的深度关注与睿智思索的智慧结晶,诗人或寓理于景,或融理入情,往往把发人深省的哲理寓于富有特色的生活情趣之中,借新颖鲜明的艺术形象或启人深思的意境表达出来,目的是以情动人、以理服人

30、。登幽州台歌全诗四句没有具体描写,都是作者情感的抒发。通过“前”“后”“古人”“来者”的对比,表明时间流逝,一去不返。通过“天地悠悠”和“独”的对比,感受天地的广阔和宇宙的永恒。沧桑易变的古今人事和浩茫宽广的宇宙天地,营造了空旷辽阔的意境,奠定了悲凉孤寂的情感基调,诗人融理入情,表达在亘古不变的时空中,生命短暂、时不我待的事理悲情。望岳前六句从多个角度描写泰山之高大、壮美。正是这壮丽美景引发了诗人的攀登欲望,诗人触景生情,以展望的姿态,想象“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迈。而其中蕴含的不畏艰险、勇于攀登、积极进取的精神,直到今天仍值得我们借鉴。登飞来峰同样是登高抒怀之作,诗人触景生情,借“不畏

31、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表达了多层含义。首先表明“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哲理思考,与“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有异曲同工之妙;其次还表明“我不怕浮云挡住我的眼睛,自然是我站得高的缘故”,言下之意,浮云还在“我”的脚下。由此表明诗人年少气盛,抱负不凡,具有远大的政治理想。游山西村,景中寓理。“山重水复”和“柳暗花明”,“疑无路”和“又一村”两两相对,准确生动地写出了山阴道上路疑无实有,景似绝而复出的境界,隐含着在困境中坚守,终会迎来转机的理趣。己亥杂诗(其五)寓理于景,借物抒情。诗人事业未竟,岁月蹉跎,青春已逝,如同“落红”。落红,本指脱离花枝的花,但是它并不是无情的,即使化作春泥,也甘愿培育美丽的春花不为独香,而为护花。这表现诗人虽然脱离官场,依然关心着国家的命运。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语文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