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竹林养鸡”山林经济发展模式与配套技术可行性研究报告目 录第一章 总 论1第一节 项目承建方基本情况1第二节 项目概况2第三节 项目申请报告的依据4第四节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4第二章 项目背景及必要性5第一节 项目背景5第二节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0第三章 建设条件与场址选择13第一节 项目建设选址要求13第二节 区域建设条件13第三节 自然和生态条件14第四节 基础配套设施条件14第五节 区位投资优势15第六节 建设规模及原料预测17第四章 技术与工艺方案18第一节 项目组成18第二节 生产工艺方案18第三节 工艺流程及总平布置20第五章 环境保护与劳动安全24第一节 环境保护与有关环保措施2
2、4第二节 节能与劳动安全27第六章 企业组织和劳动定员31第七章 项目实施进度安排32第一节 项目建设管理32第二节 项目实施进度35第八章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36第一节 投资估算36第二节 资金筹措37第九章 财务分析和社会效益分析38第一节 财务分析38第二节 社会效益分析41第十章 可行性研究结论与建议431、研究工作的背景旬阳县辖22个镇,318个村(居),国土面积3554平方公里,人口45.6万人,其中农户10.8万户41.5万人。2011年,全县牧业产值13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38%,农民人均纯收入5096元。我县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农业大县,全县耕地面积76.2万亩,粮食总产15.6
3、万吨,粮食作物以玉米、小麦、大豆为主,苕、饼、糠、麸类农副产品较为丰富;水资源丰富,是南水北调的水源地,境内污染少,有天然草场143万亩,已实施退耕还林64.68万亩,森林覆盖率47.7%,自然植被优良,光照充足,雨量充泳沛,气候温润,土质疏松富硒,良好的自然条件适宜绿色富硒土杂鸡生长,为生产富硒绿色畜产品提供了优越的生态环境和充足的无污染富硒饲料原料。畜牧业既是我县农村的传统产业,又是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优势产业。“十一五”期间,县委县政府在农业产业的发展上突出“壮畜、强烟、优姜、扩桑、兴林、稳粮”的十二字方针,畜牧业被列为六大支柱产业之首,长抓不懈。旬阳县铜钱关镇位于旬阳县东南端,与平
4、利县和湖北省竹山、竹溪县接壤,境内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达88。全镇有 六个行政村、 农户 1586 户、人口6076 人,耕地4500 亩,农民人均纯收入4600 元,全镇无明显的主导产业,以竹、林、畜为主。自1999年开始,借助退耕还林之机,依据地处海拔600-1800米、空气湿度大、是典型的亚热带气候、也是青竹的天然温床的地理优势,大面积栽植青竹,竹产业在全镇迅速壮大,已达到4.5万余亩,品种涵盖山竹、水竹、金竹、斑竹、毛竹、苦竹等20余种,创办了旬阳县铜钱关镇林鑫竹艺厂,生产加工有竹编、竹筷、竹纸浆、竹笋等产品,已成功举办了三届旬阳县铜钱关镇竹笋节,并总结制定了富硒笋用竹高产栽植技术规范
5、,产业发展已有一定基础,被誉为“陕南竹乡”。面对以竹为主的镇情,如何发展畜牧主导产业,镇党委政府经广泛调研,决定依托竹林资源,发展林下养殖。林下养殖什么?按照当地资源,林下可养殖山羊或者土杂鸡,山羊在2000年开始大量养殖,由于全镇海拔高,气候湿润,加之竹林下适合山羊食用的牧草少,结果发展效果不明显。而土杂鸡是当地农户世代养育而成,体形较小(成年公鸡体重1.82.6公斤,母鸡体重1.42.2公斤),个体差异大,毛色杂乱,以黑羽和麻黄羽较多,年产蛋80120枚左右,蛋小品质优良,骨细肉美,现在在市场上极为少见。该鸡抗病力强,适应性广,喜食青草菜叶,饲养管理、防疫灭病简单,适合林下散养,农家户户都
6、养,因此,全镇从2006年开始推广竹林养鸡。2011年安康市委、市政府又出台了大力发展山林经济的实施意见,进一步坚定了全镇的发展信心。随着人们生活水平面的提高,绿色味美的畜产品越来越紧俏。如何依照镇情,走“鸡、竹”循环发展的山林经济路子,既大力发展速生见效快的青竹,又培育发展当地土鸡产业,逐步培育发展为全镇实现经济增长和农民增收的最大产业,成为全镇人民关注的重大课题。针对陕南没有成功的青竹栽植和土杂鸡养殖循环发展的综合配套技术和产业化发展成功经验,由铜钱关镇孙家坡村农民牟飞,2006年在本村创办了旬阳县凤源林下土鸡养殖场,2007年又注册为旬阳县凤源农业有限公司,2009年5月,按照产业发展的
7、需要,又联合50多户养殖户,成立了旬阳县凤源林下养殖专业合作社,全镇发展林下养殖土鸡8万羽。公司在多年生产中,发现竹子的栽植相对简单,而土鸡养殖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土杂鸡虽然品质好,但毛色不统一、个体小、生长慢、产蛋量低、养殖效益差,影响土鸡产蛋量和质量的因素又较多,如品种的遗传性、饲养方式、标准化生态养殖技术、饲料的种植与调配等等,为了进一步研究竹林养鸡配套技术,2009年,由旬阳县凤源农业有限公司牵头,组成课题组,决定对土鸡、青竹循环发展的山林经济进行系统研究,确立了“竹林养鸡”山林经济发展模式与配套技术研究课题。2、项目采取的技术路线围绕竹产业,以现有竹林资源为依托,以实施绿色富硒竹产
8、品和土鸡产品生产为目标,一是对不同品种的竹林下养鸡效果试验分析,确定那些竹林下适合养鸡,并在同一品种竹林下不同养殖密度的试验,对竹笋产量、竹的生长、鸡的采食量、生长与产蛋等情况的分析,确定最佳竹林养鸡配套模式;二是对当地土鸡进行选优淘劣,提高其生产性能的同时,引进2个国内优良地方品种和1个国外优良蛋鸡品种与土鸡进行杂交组合实验,筛选出既高产、又保持原品种优良特性的杂交组合,为竹林养鸡生产提供商品种源;三是重点对竹林养鸡鸡舍建设、绿色富硒饲料种植与调制、安全用药与保健为主的绿色富硒生态养殖综合配套技术研究,形成切实可行的竹林养鸡生态养殖技术;四是探索“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化发展模式,
9、研究土鸡蛋包装技术,建立完善的销售网络,增加养殖效益,逐步实现土鸡产业化生产。最终形成符合当地实际的“竹林养鸡”山林经济发展模式与配套技术,对全县及陕南山区山林经济的发展起到借鉴指导作用。3、研究的主要技术内容3.1竹林养鸡配套模式研究。3.1.1竹林养鸡的竹林选择与管理3.1.1.1竹林选择试验。2009年5至10月,课题组在铜钱关镇孙家坡村二组选择了有不同品种、不同地域、不同类型竹林养鸡户8户,每亩养鸡50只,采用相同方法饲养,观察鸡的生长情况,其结果为:就竹品种讲,适宜养殖的竹林首为斑竹林,次为山竹林;就地势讲,以避风向阳,坡度在30度以下的缓坡地竹林为好;就竹林类型讲,以新栽竹林为好,
10、新栽植竹林,密度小、可套种牧草、饲料需求量少、降低养殖成本、增加养殖效益。3.1.1.2竹林的管护在上述试验中,同时进行了竹林养鸡的管护探索,一是定期疏林。每年春秋两季对竹林的杂草和林木进行清除,对过密的竹林在适宜季节进行砍伐,保持一定密度,便于牧草生长和鸡的活动。二是在竹林内,因地势和养殖布局,挖修一些排水渠,防止竹林过于潮湿。三是对园内过多的鸡粪要清理运走,定点堆积发酵和养殖蚯蚓。四是竹林内选择适宜地域种植牧草。3.1.2竹林养鸡适宜密度的选择试验为了探索同一品种单元竹林内,配套养鸡数量的多少,对竹子的出笋率、产笋量、竹子生长,鸡的喂食量、生长、产蛋量等相关要素的影响,筛选出适宜的林下养殖
11、数量,2010年1月至12月在凤源林下养鸡场内的一块斑竹林和一块山竹林内各圈出6亩竹园进行林下不同养鸡密度的饲养试验。试验方案:将6亩竹林用围网围成3块,每块2亩,放入不同数量的麻黄羽土鸡,每只鸡日喂配合饲料75克,根据亩养殖数量的不同,试验分三个组(见下表),观察其竹子生长和鸡的生产性能,进行详细记录,结果整理汇总见附表1和2。表1 斑竹林下不同养殖密度的竹子与土鸡生产情况统计内容组别亩养鸡数(只)出笋率亩竹笋产量(公斤竹子生长竹林植被鸡的生长产蛋量(公斤)备注30285正常好正常6.8250247正常一般正常6.51100225有影响较差偏瘦4.98表2 山竹林下不同养殖密度的竹子与土鸡生
12、产情况统计内容组别亩养鸡数(只)亩竹笋产量(公斤)竹子生长竹林植被鸡的生长产蛋量(公斤)备注30347正常好正常6.6550339正常一般正常6.31100271有影响较差偏瘦4.87从表1和表2可以看出,第一组,鸡的生长正常,产蛋量最高,对竹子的生长和鲜竹笋产量没有影响;第二组,鸡的生长与产蛋量和竹子的生长与鲜竹笋产量,和第一组差别不大;第三组,竹子的生长、出笋率、鲜竹笋产量最低,鸡生长偏廋,产蛋量最低。根据上述结果分析,第一组养鸡较少,占用竹林面积大,需要围网量多,增加管理难度,第三组虽然亩养鸡多,但对竹子生长、植被、鸡的生长及产蛋量都有一定影响。因此,以第二组养殖密度为优,不论斑竹和山竹
13、,每亩竹林养鸡50只的养殖密度较为适宜。3.2土鸡的保种繁育与杂交利用自2006年建场开始,在铜钱、石门、赤岩等镇的高山村购进当地麻黄羽土鸡2000只,进行选种选配及繁育生产。又引进3个优良品种与当地土鸡母鸡杂交对比试验,对其后代的生产性能进行记录对比,从中筛选出最佳的杂交组合,形成了当地土鸡的选择,保种、繁育、杂交、种蛋生产与孵化等技术,为土鸡商品化生产提供依据和种源。3.2.1土鸡的选择铜钱关镇所处的偏远地理位置,使当地土鸡一直保存原有品种特性,但由于长期没有人工选育,近亲繁殖,胡交乱配,不仅鸡的个体小,生产性能低,而且土鸡的毛色很多,有黑色、白色,灰色、麻色、麻黄色等多个毛色,经大量走访
14、调查和咨询,竹林下养鸡以蛋肉兼用型鸡效益和市场较好 ,土杂鸡中,以麻黄色土杂鸡相对生长快、产蛋多,因此,决定选择麻黄色土杂鸡为我场发展的基础核心品种。3.2.2土鸡的繁育与保种试验3.2.2.1组建核心群。按照土杂鸡选择目标,建场初,精心挑选麻黄色、个体较大的公、母鸡,并根据土鸡的分布地域,按照公母比例为1:10,组建了10个繁育核心群,每个群存栏基础种母鸡200只,种公鸡20只,进行选种选配为主的本品种繁育与保种。3.2.2.2确定初步选留标准。多年生产中,课题组初步确定了旬阳县凤源农业有限公司林下土鸡养殖场种用土杂鸡选育主要标准,详见表3。表3 土杂鸡选留主要标准 性 别标 准种公鸡种母鸡
15、体 重2.6公斤以上1.8公斤以上外貌特征麻黄羽、冠红、反应灵活、善斗、就巢性短。麻黄羽、冠红、反应灵活、善斗、就巢性短。适应性健康无病健康无病150日龄体重2.1公斤1.4公斤生产性能产蛋数(枚)130蛋重(克)453.2.2.3保种繁育方案按照土杂鸡自身品种特性,结合生产和市场需求,我们确定土鸡的选育方向向肉蛋兼用型方向发展,采取的繁育方案为:养殖场经过严格选择,组建2个存栏基础种鸡200只的核心群,每只种鸡进行编号,建立繁育档案,进行生产记录,分析选出抗病性强,生产性能突出的优秀种鸡。为了防止系谱混乱,其余8个核心群种鸡由公司按照选育方案,按排到8个养殖户分别养殖,这些户的种鸡不能随意调
16、换。种鸡的选留和调换必需在养殖场技术员的统一按排下实施。3.2.2.4保种繁育方法为了完成提纯复壮的繁育要求,只有核心群种鸡所产的蛋才能作为种蛋孵化,孵化后,经育雏、育成、开产等多次外貌个体选留后,对初选择的种鸡编号和分舍,对生产性能进行详细记录,为下代次种鸡选留和组建基础核心群提供依据。每个基础核心群种鸡的选择上,按照初定标准,种公鸡注重毛色、个休重和健康水平,母鸡注重毛色、生长速度、产蛋数、蛋重和健康度5个方面,做好后裔鉴定,符合标准的选留,留后剩下的育成鸡供商品生产使用。按照上述选育方案,建立好选育档案,对选留的种鸡延用一个产蛋周期,生产提供种蛋,所孵化繁育的鸡苗,用以种鸡的后裔测定和选
17、留种鸡的依据。3.2.2.5保种繁育结果经三年的选优淘劣,其后代生产性能情况见表4。表4 选育后核心群土鸡的生产性能统计表年度羽毛纯度(%)150日龄公鸡体重开产日龄(日)平均产蛋(枚/只)蛋重(g)受精孵化率%2008年901.841539341892010年942.031511164390.3从表4可以看出,经过选优淘劣,核心群后代生产性能有了一定提高,土杂鸡的保种繁育取得了初步效果。3.2.3土鸡的杂交利用试验3.2.3.1土鸡杂交利用方向与技术路线杂交利用方向是在确保土鸡肉和蛋品质不变的情况下,提高个体重、产蛋产量和蛋重,以提高土鸡的生产效益。技术路线是引进两个国内优良地方肉蛋兼用型品
18、种和一个蛋用品种种公鸡于当地土杂鸡母鸡杂交,对其后代的生产性能进行记录对比,从中挑选出最佳的杂交组合,为商品代雏鸡生产提供依据。3.2.3.2杂交组合试验方案设计 根据杂交利用方向和技术路线要求,每组选用种公鸡各10只,芦花鸡(简称A),新浦东鸡(简称B),罗蔓鸡(简称C),土杂鸡(简称D),每组选用优良土鸡母鸡各100只,杂交组合方案见表5。表5 土鸡杂交组合方案组别A组B组C组D组(对照)父本芦花鸡新浦东鸡罗蔓褐鸡土杂鸡母本 土杂鸡土杂鸡土杂鸡土杂鸡3.2.3.3土杂鸡杂交利用试验根据杂交组合方案,我们在相同饲养管理条件下,对每组杂交后裔的一个产蛋周期生产情况进行详细观察和记录,经整理统计
19、,结果见表6。表6 杂交试验情况记录表组 别A组B组C组D组*毛色深麻黄杂色深麻黄麻黄150日龄公鸡体重3.22.92.12.03开产日龄(天)153156148151平均产蛋数(枚/只)186174221116蛋重(克)49485143蛋品质无变化无变化差优良鸡肉品质肉质好,肌纤维变粗,骨增粗肉质好,肌纤维变粗,骨增粗差优良3.2.3.4结论 从表五中可以看出,A组,由芦花鸡和土鸡杂交所产杂交一代,毛色为麻、灰、黄杂色,产蛋量、平均蛋重最重都有所提高,蛋、肉品质改变不大,蛋壳较厚、蛋型、蛋黄的大小及色泽、口感等与原品种相似;B组,由新浦东鸡和土鸡杂交所产杂交一代,除毛色以深麻黄偏多外,产蛋量
20、、平均蛋重、蛋肉的品质和A组差别不大;C组,罗曼褐和土杂鸡杂交所产杂交一代,毛色以深麻黄偏多,产蛋量和平均蛋重均高于以上两组、但蛋、肉品质明显差以上两组,与原品种相比,蛋壳较薄,蛋大、蛋黄颜色变浅、口感差。因此, B组由新浦东鸡和土鸡杂交所产杂交一代,毛色、蛋肉的品质和原品种差别不大,产蛋数和平均蛋重比原品种显著提高,可作为土杂鸡商品生产的主要杂交组合模式。3.2.4土杂鸡的商品化鸡苗生产技术研究。3.2.4.1土杂鸡繁育体系的建立。以凤源农业有限公司林下土鸡养殖场为核心,建立土杂鸡核心群,培育繁殖优良种鸡;在场区周边村选择有养殖经验的可靠养殖户为土杂鸡繁育户,供给他们养殖场培育的配套种鸡,进
21、行杂交生产商品种蛋,养殖场统一回收,进行孵化生产商品杂交鸡苗,再销售给养殖户养殖,生产优良杂交土鸡和土鸡蛋。3.2.4.2种蛋的选择。首先要注意种蛋的来源是高产、优质、无病的种蛋;其次要选择鸡蛋表面清洁、卵圆形、蛋重45-50克、蛋壳厚薄均匀、颜色正、无破损的种蛋。畸形蛋如长形蛋、扁形蛋、原型蛋、过大蛋、腰鼓蛋、砂皮蛋、裂纹蛋和用灯照检时蛋内部粘壳、散黄、蛋黄流动性大、蛋内有气泡、气室偏、气室流动、气室在中间或小头的蛋等都不能选做孵化用的种蛋。孵化用的种蛋在1015温度下保存不要超过3天。保存时间越长,孵化效果越差。如保存在2125的环境下,最多不能超过7天。3.2.4.3孵化前准备。3.2.
22、4.3.1场地消毒。 孵化前将孵化室地面、墙壁、天棚、孵化器彻底清洗消毒,每立方米用福尔马林42毫升、高锰酸钾21克,熏蒸24小时后,通风两天。蛋盘和出雏盘彻底浸泡清洗,然后用0.01%菌毒杀消毒后晾干。3.2.4.3.2设备检修。 孵化前应做好孵化器的检修工作。电热、风扇、电动机的功能,孵化器的严密程度,湿温度,通风和翻蛋等自动化控制系统,湿度计的准确性等均要检修或校正。 3.2.4.3.3种蛋预热。孵化前应先将蛋面清洁,由10至20储存室移至22至25的孵化室内预热612小时,除去蛋面的冷凝水,对提高孵化率有利。3.2.4.3.4种蛋消毒 对孵化用的种蛋,在完成集蛋时,每立方米用42毫升福
23、尔马林和21克高锰酸钾熏蒸2030分钟。入孵前再用0.1%新洁尔灭溶液均匀喷洒种蛋或用其4045溶液浸泡种蛋3分钟即可。3.2.4.4上蛋入孵。将消毒后种蛋逐枚放入孵化器蛋盘中,大头向上、小头向下排列。轻拿轻放,严防种蛋破损,直至装满。上蛋入孵时间最好在下午4时以后,使出雏在白天,便于观察处理。3.2.4.5控制好温度湿度。孵化室环境温度控制在2426。孵化器内最适宜温度、湿度要求为:119天温度37.537.8,湿度5060%;2021天出雏期温度36.737.2,湿度75%左右。3.2.4.6通风换气。胚胎在发育过程中,不断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吸收氧气,排出二氧化碳和水分,孵化后期胚胎代谢
24、比前期更加旺盛,产热更多,孵化器内如通风不好会造成温度过高,烧死胚胎或影响正常发育。因此,应加强孵化器的通风换气,必要时进行晾蛋,可起到均匀温度和散热功能。3.2.4.7翻蛋控制。翻蛋可改变胚胎方位,防止粘连,使蛋体受热均匀,促进羊膜运动。一般118天翻蛋次数为每2小时一次,角度应与垂直线呈45角位置,然后反向转至对侧同一位置。翻蛋角度较小起不到翻蛋效果,太大易造成胚胎死亡。3.2.4.8照蛋检查。孵化期内一般照蛋两次,第一次照蛋时间在入孵后610天进行,挑出无精蛋、死精蛋;第二次在移盘时,即1719天进行,挑出死胎蛋、毛蛋。正常情况下,头照一般可明显看到黑色眼点,血管呈放射状且清晰,蛋色暗红
25、,充满血管;二照时可见气室向一侧倾斜,有黑影闪动,胚胎暗黑。3.2.4.9适时移蛋。在孵化至第17天或19天最后一次照蛋后,当有1%雏鸡轻微啄壳,可以听到雏鸡叫声时移盘最好。移蛋时动作要轻、稳、快,缩短移蛋时间,减少破蛋。啄壳、出雏时提高湿度,同时降低温度。一方面是防止啄破蛋壳时,蛋内水分蒸发加快,不利破壳出雏;另一方面可防止雏禽脱水,特别是出雏持续时间长时,提高湿度更为重要。3.2.4.10出雏。一般在6070%雏禽出壳,绒毛已干时,第一次拣雏。在此之前仅拣去空蛋壳。出雏后,在出壳24小时内做马立克疫苗免疫,并在最短时间内将雏鸡运到育雏舍。3.3竹林生态养鸡技术研究 为保障生产绿色富硒土鸡和
26、土鸡蛋特色农产品,在生产研究中,尽量尊重鸡的生物学特性,因地制宜,科学饲养,注重合理的管理和补饲,以林下放养为主,采取半牧半饲、区域轮歇放养的生态方式养殖,总结出了一套养殖10002000只竹林生态养鸡配套技术。3.3.1生态养鸡的特点竹林养鸡,使鸡得到足够的空间、自然的光照、新鲜的空气和全面均衡的营养。由于鸡的运动量大,体质好,发病少,鸡群采食杂草、昆虫,鸡的蛋、肉品质好。同时节约饲料、能源、药品和劳力(农村留守劳力即可完成), 也能减少林地病虫害的发生,鸡粪能增加竹林地肥力,提高竹产品的产量。3.3.2养殖模式由养鸡场负责商品土鸡苗的孵化和标准化养殖技术指导,农户负责土鸡富硒生态养殖的日常
27、饲养管理工作。种鸡场生产提供生产商品鸡苗给养殖户,6周龄前舍饲,使用全价配合饲料,以后舍饲和放养结合,以自产全价配合饲料为主,适量饲喂种植牧草。3.3.3规模与环境场地选择为便于管理,6周龄以上育成鸡才能放养,规模以10002000只左右为宜。因此,场地需要有20亩以上的竹林地,以用篱笆或围网等一分为二,以30天为周期进行轮牧。放养的竹林最好有自然隔离带,周边无居民或少有居民,以每亩50只左右为宜。载畜量大容易破坏林地,消耗饲料大,不利于持久发展,载畜量小则浪费自然资源。3.3.4鸡舍建设与设施3.3.4.1育雏棚舍建设。根据规模确定面积,脱温前以每平方米30只左右的密度设计,脱温后进入成鸡舍
28、饲喂,以节省鸡舍建设成本。育雏棚舍的建设要结合雏鸡的特点。雏鸡的特点一是出壳后在自然条件下,不能维持体温,需要一定的保温措施,二是胃肠容积小,生长快,饲料报酬高,要求全价饲料,三是雏鸡没有自卫能力,易受蛇、鼠、野兽、猫、狗等侵袭,育雏室要有防卫设备,四是鸡舍需要安静的环境,才能有利于雏鸡生长发育,五是雏鸡抗病能力差,易受多种疾病威胁,要注意加强综合防疫措施。因此,我们设计在温棚下建地下火道来满足雏鸡生长发育需要。它的好处是,使热能从下通过鸡体才散发到空间,解决了空气流通与保温的矛盾。冬季视情况变化,调门窗上格调节空气对流,对地面温度影响不大,也极少产生不良异味。同时,温度来自雏鸡腹部下的地面,
29、有助于雏鸡卵黄的吸收与饲料的消化,也克服因腹部受冻伤引起的消化不良现象。地下烟道可以设计为U型,火口和烟囱建在棚外同侧,烟道起处加填泥土,以防温度过高引起烫伤。可以改建废弃烤烟炉育雏。雏鸡入舍前要对棚舍消毒、试火测温和预加温。3.3.4.2成年鸡栖息舍建设。在竹林边搭建与舍饲面积相同的简易棚舍。棚舍以竹为主要原料,棚舍四周用竹编制,棚顶用竹子作架子,上面覆盖杂草,然后覆盖塑料瓦等轻型防雨材料,其投资小,建造容易,便于推广。棚中留80公分过道,供清洁、消毒等使用。过道两边距地面约80公分做栖息架,以保持鸡体清洁。架过高则鸡不上架,过低则不便于清扫鸡粪。棚周围开挖排水沟,地势要防水,做到夏防暑,冬
30、防冻。在竹林周边打上篱笆或围网,加养狗或鹅等以防鼠或黄鼠狼等。林地和棚中各按每10个母鸡建一个产蛋箱。产蛋箱口沿距地面45公分左右为宜,利于母鸡生产和蛋体清洁。每日中午补饲和晚上鸡回棚补饲时,应及时收蛋,以防鼠、蛇侵害。放养前15天左右应对鸡棚消毒,饲料、药械等其他准备工作。3.3.5饲料种植与配合生产 3.3.5.1饲料来源和组成。由于生态环境养殖采用的是竹林放养,鸡采食的食物种类多,每次饲喂量占正常喂量的70%左右,其余靠采食林下昆虫野草或人工种植牧草(苜蓿)来补充营养,因此,饲料由三部分组成,一是竹林内的牧草、昆虫;二是当地生产的富硒玉米、小麦、大豆、油饼等原料;三是饲料厂生产的少量浓缩
31、饲料。3.3.5.2牧草种植技术。竹林养鸡不同其他林下养殖,竹林内杂草少,应在竹林外选择适当地块种植牧草,牧草以白三叶和紫花苜蓿为主,白三叶更易生长。白三叶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寿命长,可达10年以上,也有几十年不衰的白三叶草地。主根入土不深,侧根发达,细长,每节根可生出不定根,茎匍匐,茎节能生不定根,主茎不明显。掌状三出复叶,小叶卵形或倒心脏形,边缘有细齿。中央有灰白色V形斑纹,呈头状总状花序,自叶腋处生出,花梗多长于叶柄,小花白色。荚果小而细长,每荚含种子34粒。种子心脏形或卵形,黄色或棕黄色,种子小,千粒重为0.50.7g。白三叶喜温暖湿润气候,适应性较其他三叶草强,能耐-15-20的低温,
32、耐热性也很强,35左右的高温不会萎蔫。生长最适温度为1924。喜光,在阳光充足的地方,生长繁茂,竞争力强。白三叶喜湿润,耐短时水淹,不耐干旱,生长地区年降水量不应低于600800mm。适宜的土壤为中性沙壤,最适土壤为pH6.57.0,低至4.5也能生长,不耐盐碱。耐践踏,再生力强。紫花苜蓿以牧草之王著称,不仅产草量高,草质优良,而且富含粗蛋白质、动物必需氨基酸含量丰富。干物质中粗蛋白质含量为18.8%,接近于豆饼的一半,比玉米高1倍左右,为鸡所喜食,可切碎青饲或晒制干草粉碎饲喂。幼嫩的苜蓿喂鸡,是蛋白质和维生素的补充饲料。紫花苜蓿是豆科牧草属一年生或多年生豆科草本植物。喜温暖、半干旱气候。日均
33、温度12-20最适宜生长,根系发达,入土很深,能充分吸收土壤深层水分,故抗旱能力较强。对土壤要求不严。生长期忌积水,因此,以排水良好富硒的砂质土壤为宜。两种牧草种植方法基本相同。播种 : 播前结合整地每亩施入农家肥3000-5000kg,施过磷酸钙50kg做底肥。由于种子细小,播前要求精细整地,并保持土壤墒情,在贫瘠土壤上需施入适量厩肥和磷肥作底肥。一年四季均可播种。一般都采用条播,行距为30厘米至40厘米,播深为1厘米至2厘米,每亩播种量为1千克至1.5千克。管理 : 苗期生长缓慢,易受杂草侵害,应及时除草。在早春返青前或前次刈割后进行中耕松土、追肥、浇水。刈割后进行追肥一次,以磷、钾肥为主
34、,氮肥为辅,氮磷钾比例为1:5:5。收割 : 在现蕾末期至初花期前刈割。留茬高度在5-7cm 。一般亩产青草可供1000只规模蛋鸡饲喂。可直接轮牧,也可将鲜草收割直接投喂或切碎拌料饲喂,对多余的收割晒制干草。 3.3.5.3饲料选择和调制技术饲料来源以鸡用新希望系列浓缩饲料和本地所产富硒玉米、麸皮、白三叶、苜蓿为主。7周龄前用蛋用小鸡浓缩料,818周龄用蛋用青年鸡浓缩料,19周龄后用产蛋鸡高峰期浓缩料。鸡饲料配合比例见下表7。表7 土杂鸡饲料配方参考表原料雏鸡育成鸡产蛋鸡新希望浓缩料(%)303030富硒玉米(%)606060麸 皮(%)101010饲料配合生产中,注意饲料以碎屑状较好,若过于
35、粉碎鸡的采食量减少,颗粒饲料鸡喜食,采食量会增加。生产、储存、使用要确保各类饲料无发霉、变质、结块,无异味、异嗅。饲料主要原料以当地产的富硒原料为主。3.3.6育雏重点技术进雏前二周用百毒杀喷雾消毒后,对雏舍的所有门窗、墙壁及其缝隙等进行密封,再按每立方米空间使用福尔马林28毫升、高锰酸钾14克的标准。操作时,将福尔马林全部倒入相应的、盛有高锰酸钾的消毒容器内,然后迅速撤离,并立即把雏舍门关严并进行密封,2天3天后可打开通风一周后进雏。育雏关键在于温度和光照。一般在进雏前,夏季提前一天、冬季提前2-3天将雏舍温度提到32-35,相对湿度60-70%。6周龄前雏舍温度湿度情况见表8。表8 六周龄
36、内雏舍温度湿度情况周龄123456温度()35-3232-2929-2626-2323-2020-18湿度(%)707065656060温度在6周龄后每两天降0.5,不能低于15,湿度降至55%即可。6周龄内育雏密度为30只/m2。只雏占饮水器1.5厘米,料槽4厘米左右。光照和通风也是育雏的关健。光照不能过弱或过强和时弱时强。应总体偏稍弱利于生长。光照强度较大时,雏鸡易显得神经质,活动量大,易惊群、互斗与恶癖。较暗时,幼雏视力弱,不利采食,因此,早期采用全日光照使小鸡尽早开食。光照时间见表9。表9 土杂鸡光照时间表方 法光照时间周 龄0-11-23-22光照(小时)2413每日减少一小时至22
37、周为8小时光照强度以1呎烛光(为10.76勒克司)为适宜,其安装方法见表10。表10 一呎烛光照度所需光源高度表普通白炽灯(瓦)光 源 高 度(米)使用灯罩不用灯罩151.10.6-0.7251.40.9402.01.4603.12.1雏鸡进舍后,以8%葡萄糖添加电解多维等引导饮水,2-3天后用专用供食器供食,保持食物和水清洁。雏鸡饲喂,少喂勤添,不限饲,自由采食。在2周龄后还要在料中加入米粒大小经消毒后的砂石。在3-5日龄内在饮水中投入高效抗生素,15-65日龄做好球虫病预防。注意环境安静,不规律的音响会影响雏鸡休息。雏龄越小,所需休息时间越长。蛋用品种鸡富神经质,突然的骚扰和噪音会造成鸡群
38、互相挤压,引起伤亡。为防疫和上述需要,育雏室不允许参观。也要防止其他动物侵害。3.3.7育成期管理。7周龄后转入林下放养,这个时期,鸡个体还小,要保持舍温15-22一周左右。以混入10%育成料起,在2周内逐渐全部换成育成料。育成期鸡消化能力强,但其食量小,开产早。为了使它储备较多营养以利产蛋,无过大体重者不限食。下半年进雏的,育成期光照逐步缩短,要提前增加光照,以免推迟开产。在育成要注意控制体重,体重过大或过小不利于产蛋。一般从8周龄开始,每周抽样10%称重一次,计算均匀度,方法是平均体重上下超过10%的雏鸡占鸡群的百分比。各周龄在75%以上为越大越好,体重过大过小的要单独饲喂,调增或调减供料
39、。育成期每平方米内养10-12只左右,只鸡占有水槽2.5厘米,食槽10厘米左右。表11 土鸡育成期日采食量表周龄日采食量(克/只)光照 消毒936自然光照每周带鸡喷雾消毒1-2次,免疫接种前3天内不能消毒消毒药品使用以说明为准,3种以上轮换使用10401144124813521456156016641768 若竹林内其他食物供给有保障,可按上述饲喂量的70%供给。3.3.8产蛋期管理。育成蛋鸡在18-20周龄时进入产蛋期,饲料换成蛋鸡料,转换与育成期的转换办法相同,日粮成分中钙、蛋白含量增加,富硒无违禁投入物。在产蛋高峰前随着产蛋率的提高而增加日粮供给,在31周龄左右,随着产蛋率的下降,逐渐减
40、少日粮供给。标准为,产蛋率每增加或减少4-5个百分点,日粮则增减6-8克/只鸡。产蛋期密度为5-6只/m2,舍温18-21度,注意通风,保持空气新鲜。 由于林下放养,饲养管理相对粗放,重点做到早晚两次定时补饲,同时要注意:一是补充林中自然饲料的不足,二是让鸡产生条件反射和归属感,三是补饲结合捡蛋,对鸡群及时清数和观察。捡蛋要每日计量、对比,结合鸡群清数、产蛋量、补饲量综合分析,防病防丢失,便于管理。如发现异常,要及时采取对策。补饲捡蛋每日两次,分别以午时和下午鸡回棚时为宜。3.3.9防疫技术与药品选用定期打扫棚内卫生和消毒,保持棚内干燥。对鸡瘟、高致病性禽流感做到100%免疫。由于啄食蚂蚱、蚂
41、蚁、蚯蚓、蝇等,因此要做好寄生虫病和肠道病等防治。所用保健预防药物以中草药为主。坚决不使用国家规定的违禁药物及投入物,坚持执行休药规定,药品应符合A用标准。产蛋期病鸡一律淘汰并查找原因采取对应措施,防止病情扩大和蔓延造成不必要的损失。3.3.10粪污处理与环境控制竹林养殖,每周清扫一次粪便,保持竹林内环境干净整洁。清扫的粪便运到指定地点发酵处理。也可利用鸡粪堆积生产鸡喜食的蚯蚓,达到循环利用。3.4“竹林养鸡”山林经济产业化发展模式的探索3.4.1竹林养鸡富硒生产规程的研究全镇地处富硒区,土壤中的硒含量极高,土杂鸡生态养殖以放养为主,鸡在土壤中刨食昆虫,和富硒土壤接触,加之饲喂的饲料以当地所产
42、富硒玉米为主,鸡摄入的硒含量大大增加,为生产绿色富硒土鸡蛋提供宝贵的天然条件。为了打造安康富硒品牌,依据安康市科技局发布的绿色富硒畜禽标准综合体地方标准,严格按照标准中的绿色富硒蛋鸡生产技术规程和绿色富硒肉鸡生产技术规程进行生产,生产的“乡土吉”牌土鸡蛋,2011年3月,经安康学院检测中心测试,土鸡蛋每公斤硒含量为0.583毫克、锌含量为10.9毫克,比普通蛋硒和锌含量各为0.226毫克和11.2毫克对比,锌含量基本相同,硒含量高于158%。3.4.2产业化发展模式的探索。为了促进“竹林养鸡”山林经济产业化发展步伐,一是2007年6月创建旬阳县凤源林下养鸡专业合作社,发展社员220名,为产供销
43、一条龙产业经营提供了组织保证。二是探索土鸡产业化发展模式,形成“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模式,实行从种鸡苗供应技术指导饲料配送产品回收包装销售五统一的生产管理模式;三是土鸡产品包装技术。成功地注册了“乡土吉”品牌,获得商标注册证(证书号7837665);采用塑料蛋托包装后,再次获得外观设计专利证书(专利 )绿色富硒土鸡蛋包装盒包装。产品富有地方特色,典雅大方,成为人们馈赠的高档食品,被旬阳县人民政府授予旬阳十佳旅游纪念品。设立网点零售,产品销往西安、汉中、安康等省市县。4 成果创新点4.1课题充分利用“陕南竹乡”的丰富资源,依托山清水秀,空气良好,环境无污染,富硒的优势,种植富硒牧草和
44、富硒饲料,使用富硒配合饲料,开展竹林生态养殖土鸡的山林经济发展模式与配套技术研究,实现了绿色竹产品和绿色富硒土鸡生态养殖生产,填补了国内同类技术空白。42针对土鸡生产性能低、品种个体差异大等特点,进行了选优淘劣、组建核心群为主要内容的本品种繁育与保种,提高其生产性能,同时开展了杂交组合试验研究,筛选出最佳经济杂交组合,使其在保持原有优良品性的同时,产蛋量和生长速度明显提高,增加养殖效益。4.3探索的“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山林经济产业化发展模式,大大降低了养殖风险和养殖成本。4.4注册竹产品和土鸡蛋品牌,进行了包装研究,改变了产品消费理念,提升了产品的保健功能和经济效益。5 成果应用前景
45、与效益分析5.1成果应用前景课题充分利用“陕南竹乡”的丰富资源,依托山清水秀,空气良好,环境无污染,富硒的优势,开发生产系列绿色竹产品;同时,为了更好地利用开发丰富的竹林资源和生态资源,确立了鸡竹配套发展的山林经济模式,对土杂鸡进行了选优淘劣、组建核心群为主要内容的本品种繁育与保种,提高其生产性能,同时开展了杂交组合试验研究,筛选出最佳经济杂交组合,使其在保持原有优良品性的同时,产蛋量和生长速度明显提高;利用耕地和竹林,种植富硒牧草和富硒饲料,使用富硒配合饲料,总结形成了符合当地实际的竹林下适度规模生态养殖土鸡的配套技术和产业化发展模式;并注册了自我品牌,研究出了土鸡蛋的包装工艺,实现了绿色竹产品和绿色富硒土鸡生态养殖特色山林经济产业化发展,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可操作性和实践性,填补了国内同类技术空白。对安康山林经济发展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和借鉴意义。课题涉及的竹产品和土鸡产品,都是人们崇尚的绿色稀有食品,市场极为广阔,发展前景十分可观,山林经济在我市才刚刚起步发展,因此,本项目推广应用潜力十分巨大,将在陕南绿色富硒竹林养鸡山林经济产业发展中发挥更大的科技效益和促进作用。5.2效益分析5.2.1经济效益分析。从2008年开始在旬阳南区和湖北省竹山县的临近镇推广土鸡杂交优良品种和竹林下生态养殖技术,取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