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2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三章 一 第一节 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学案 湘教版2022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三章 一 第一节 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学案 湘教版年级:姓名:9第一节 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素养导读体系构建考点呈现核心素养知识构建1.地壳的物质循环2.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1.理解岩石圈的物质循环过程;能够运用内、外力作用解释地貌的形成(综合思维)2.正确认识常见地形地貌的主要特征(地理实践力)第一节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必备知识自主诊断一、地壳的物质组成1.矿物(1)概念:矿物是具有确定、物理属性的单质或化合物,是化学元素在岩石圈中存在的基本单元。(2)存在形式:、
2、液态和。(3)分类:矿物可分为和。2.岩石(1)概念:岩石圏中体积较大的固态矿物集合体,由一种或多种矿物组成。(2)分类。岩浆岩(火成岩)形成:炽热的冷凝而成主要类型岩:如花岗岩岩:如流纹岩、安山岩和玄武岩沉积岩形成:裸露于地表的岩石经过、固结形成岩石特征:具有化石和构造常见岩石:砾岩、砂岩、页岩、石灰岩变质岩形成:地壳中原有岩石在等产生变化时,原先的结构、等发生变化而形成的岩石举例花岗岩变质形成石灰岩变质形成砂岩变质形成石英岩页岩变质形成二、地壳的物质循环地质循环示意图岩石类型:、。地质作用:A、B、C地壳隆起、D、E变质作用。关键能力整合突破考向岩石的形成与地壳物质循环规律深化整合1.岩石
3、的形成及其特征岩石形成典型代表特征岩浆岩侵入岩岩浆在地表以下冷凝形成花岗岩致密、坚硬、纹理美观续表岩石形成典型代表特征岩浆岩喷出岩岩浆喷出地表冷凝形成流纹岩、安山岩、玄武岩多气孔续表岩石形成典型代表特征沉积岩地表碎屑物或水体中化学物质经沉积、固结而形成石灰岩、砂岩、页岩、砾岩、煤层具有层理构造、常常含有化石变质岩由于温度、压力等产生变化,导致岩石原先的矿物成分、结构等发生变化而形成的岩石石灰岩大理岩页岩板岩砂岩石英岩花岗岩片麻岩易错易混误认为玄武岩为透水性岩石。实质上,玄武岩中的气孔大多彼此不相连,因此其并不透水。2.地壳的物质循环地壳的物质循环过程:岩浆侵入岩石圈上部或喷出地表,冷却凝固形成
4、侵入岩或喷出岩;出露地表的岩石(包括喷出岩、随地壳运动隆起出露地表的其他岩石),在外力作用下风化、侵蚀成碎屑物质,然后经搬运、沉积、固结成岩作用,形成沉积岩;已经生成的沉积岩、岩浆岩,在高温、高压条件下,生成变质岩;所有的岩石都能随着地壳运动,下降至地层深处,经重熔再生作用,形成岩浆。思路典题透析【典例】(2016江苏卷,2122)(双选)下图为地球系统物质循环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关于图中所示箭头代表的地质作用,正确的是()A.指化学沉积作用B.指搬运作用C.指成岩作用D.指火山喷发作用(2)地球内部圈层与大气圈的关系是()A.生物圈是大气中的碳进入内部圈层的纽带B.地球内部能量
5、的释放导致全球气候变暖C.火山活动使地球内部的碳释放到大气圈D.大气圈吸收太阳能使地球内部不断增温【素养解读】本组题以地球系统物质循环示意图为依托,考查地球圈层的物质循环,需要读图获取信息,重点考查了综合思维素养。【思路导引】尝试解答(1)(2)题组训练突破角度1地壳物质循环(2020山西祁县中学高三月考)研究地质构造,可以科学地推断地层形成过程与地貌的关系。读某地区地质构造剖面示意图,完成12题。1.对岩石形成的先后顺序的推断,正确的是()A.B.C.D.2.对岩石形成后,地质作用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岩浆喷发地壳下降深海沉积地壳上升水平挤压外力侵蚀B.地壳下降沉积作用地壳上升侵蚀作用
6、水平挤压C.地壳下降沉积作用地壳上升水平挤压外力侵蚀沉积作用D.地壳下降沉积作用岩浆喷发水平挤压沉积作用外力侵蚀角度2地质循环示意图的判读(2020陕西西安中学模拟)山东青岛的马山石林是由直径约1米,高30余米的柱状玄武岩组成,笔直挺拔,排列紧密,恰似一片密林(如图1)。图2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数码表示地质作用,甲、乙、丙、丁表示三大类岩石。读图,完成34题。3.马山石林的主要岩石类型是图2中的()A.甲B.乙C.丙D.丁4.马山石林在地表易受到的地质作用是图2中的()A.B.C.D.第三章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一地表形态的变化第一节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必备知识自主诊断一、1.
7、(1)化学成分(2)固态气态(3)金属矿非金属矿2.(2)岩浆侵入喷出风化沉积层理温度、压力矿物成分片麻岩大理岩板岩二、侵入岩变质岩沉积岩喷出岩重熔再生冷却凝固外力作用(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关键能力整合突破考向岩石的形成与地壳物质循环思路典题透析思路导引1.石灰固结成岩外力解析第(1)题,各种离子进入水圈,经过化学沉积作用,形成新的化合物,沉积形成沉积岩;是固结成岩作用;是外力作用;岩浆喷出地表,各种火山灰等物质进入大气圈,所以是火山喷发现象。故选A、D两项。第(2)题,考查能量的传递过程。大气中的碳(二氧化碳)经过植物的光合作用进入生物圈,最终进入地球内部岩石圈(如化石燃料),所以生物圈
8、是大气中的碳进入地球内部圈层的纽带;全球气候变暖主要原因是温室气体浓度增加和植被大量破坏;火山喷发出大量的二氧化碳、一氧化碳进入大气圈;大气对太阳能的吸收很少,更不可能使地球内部增温。故选A、C两项。答案(1)AD(2)AC题组训练突破12.1.D2.C第1题,据图可知,所在岩层在所在岩层的下面,所以岩石最早形成。处曾经是个火山口,被后来形成的覆盖,所以岩石形成时间比晚。D项正确。第2题,据图可知,上面有很厚的堆积物,说明其形成后,曾经历过地壳下降,堆积物沉积,后来地壳上升加上受到水平挤压,形成背斜,背斜顶部受到外力侵蚀形成谷地,后来由于沉积作用,形成了松散堆积物,C项正确。34.3.B4.C第3题,马山石林是柱状玄武岩组成的,而玄武岩是岩浆喷出地表形成的喷出岩,对应图2中的乙。甲是侵入岩,丙是沉积岩,丁是变质岩。B项正确。第4题,图中是岩浆活动(冷却凝固作用),是外力作用,是固结成岩,是变质作用,是重熔再生作用。马山石林在地表容易受到外力作用的影响,符合题意,C项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