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中地理填空题考点大全笔记1填空题(经典例题高频考点-名师出品必属精品)1、产业结构作用:体现了_。答案:经济发展水平解析:略2、普通地图具有的特点:完备性、_、可量测性、_和应用领域广。答案: 均衡性 概括性解析:根据所学,可知普通地图具有的特点包括完备性、均衡性、可量测性、概括性和应用领域广。3、生态退化的主要表现形式如森林破坏、_、土地荒漠化、_等。答案: 土壤侵蚀 物种灭绝解析:略4、读图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水循环示意图材料二、红海位于非洲东北部与阿拉伯半岛之间,盐度超过40,是世界上盐度最高的海域。(1)读水循环示意图,写出下列数字代表的水循环环节的名称_,_。(2)人类活动对水循
2、环施加影响最大的环节是:_,具体的影响方式有:_(例举至少两种)(3)结合水循环原理及其他相关知识,分析红海盐度高的原因_。答案:(1) 水汽输送 地表径流(2) 地表径流 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等(3)副热带海区,纬度低,晴天多,温度高,蒸发强;热带沙漠气候为主,降水少;周边多为沙漠地区,入海径流少,补充淡水少;海域封闭,与毗邻低盐度海区海水交换少。解析:(1)由图可知,为海洋上空的水汽移动到陆地上空的过程,为水汽输送环节;为水由高处流向低处的过程,为地表径流环节。(2)人类通过修建水库改变地表径流的季节分配,减少洪水期径流量,增加枯水期径流量;通过跨流域调水改变地表径流的空间分布,也可以使蒸
3、发量增加,大气中水汽增多,从而增加降水量。(3)盐度为单位质量水体中盐分的含量,结合该地位于北回归线附近可知该区域长年受副高控制,降水较少,海区收到的淡水补给较少;晴天多,水份蒸发旺盛;纬度较低,气温高,加剧海水中水份的蒸发;加之北边仅苏伊士运河与地中海相连,南侧海峡较为狭窄,红海内部高盐度海水与外部海区低盐度海水交换较弱,故红海盐度较高。小提示:因盐度为单位质量水体中盐分的含量,故盐度的高低分析从两个方面考虑:一是盐分的收入和支出;而是淡水的收入和支出。5、我国煤炭资源现状(1)煤炭资源丰富,在_上足以满足保障我国能源安全的需求。(2)与煤炭相关的能源安全风险,主要来自供需空间明显_导致的运
4、输安全风险,以及煤炭生产、_所造成的环境问题对煤炭开发利用的限制。答案:(1)数量(2) 错位 运输解析:略6、灾前准备:以地震为例,震前准备主要包括准备_,牢记地震撤离_和附近应急避难场所位置,经常参加地震演习活动,树立防震意识等。答案: 应急救援包 路线解析:略7、下图为“某城镇空间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P用地的功能区最可能是_,其区位特点是_。(2)该城镇规划建设化工园区,、四处最适合的位置是_,主要理由是_。答案: 商业区 位于市中心;交通便捷(通达度高)、利于人流集散;地价高。(2分:任答2点) 位于最小风频的上风向,对城区污染小;位于河流下游,不污染河水;远离居民区。解
5、析:本题考查城市空间结构、影响功能区的因素等知识点,考查学生读图能力。(1)P地交通便捷 、利于人流集散;位于市中心,地价高。商业用地付租能力强,因此P地可能为商业区。(2)化工企业会产生大气污染和水污染,因此应远离城区,位于河流下游,最小风频的上风向或盛行风的下风向(季风区应建在和盛行风向垂直的对角线上)。由风频图可知,该地最小风频为西北风,在结合河流流向可知位置合适。8、西气东输工程对东部地区的有利影响是_,_。答案: 缓解能源紧张状况、优化能源消费结构 带动相关产业发展解析:本题组主要考查西气东输的有关知识。西气东输工程对东部地区的有利影响是:缓解能源紧张状况,促进经济的发展;有利于优化
6、能源消费结构,减少煤炭等的使用,提高环境质量;有利于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小提示:9、城市的辐射功能(1)含义:指城市各项功能对其所在区域的_和发展带动力。(2)影响因素:城市_越大,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城市发展_和潜力越大,城市_功能越强。答案:(1)综合影响力(2) 腹地范围 规模 辐射解析:略10、由于耕作技术落后,灌溉措施不当,加上干旱气候条件下蒸发旺盛,盐分极易在地表聚集,出现了一种荒漠化现象_。答案:次生盐渍化解析:由于耕作技术落后,灌溉措施不当,加上干旱气候条件下蒸发旺盛,盐分极易在地表聚集而出现的一种荒漠化现象被称为土壤次生盐渍化。11、资源型城市(1)含义:因_自然资源而兴起,并以
7、自然资源的开采和加工业为_的城市。(2)生命周期兴起期资源开发促进相关产业和人员集聚,城市快速成长繁荣期主导产业高度依赖自然资源的_产业规模和_逐渐稳定衰退期资源枯竭或市场_,_缩减,城市陷入萧条。但如果创新路径合适,则可实现持续发展答案:(1) 大规模开采 主导产业(2) 开采和加工 城市规模 转移 产业规模解析:略12、野外观察内容:(1)土壤颜色:如黑土、红壤等是以颜色来命名的。(2)土壤质地;按不同粒级的_在土壤中所占的相对比例,可分为如下三种类型:_::通气、透水性强,保肥性能弱,易耕作。_:蓄水、保肥性能强,是农业生产理想的土壤质地。_:通气、透水性差,保肥性能好,但质地黏重,不易
8、耕作。(3)土壤剖面构造自然土壤:森林土壤剖面构造:_层、_层、_层、_层、_层、母岩层。耕作土壤剖面构造:_层、_层、_层。答案: 矿物质 砂土 壤土 黏土 有机 腐殖质 淋溶 淀积 母质 耕作 犁底 自然解析:略13、较之城镇,乡村的主要经济活动与自然的关系更为_,其景观所体现的_理念更为鲜明。例如,在我国人多地少的丘陵地区,乡村民居多分布在_或高地上,而农田则分布在相对较低的_。这种“宅高田低”的空间格局,使得高宅可避洪水、低田便于灌溉,形成了一种人地和谐的乡村景观。答案: 直接 人地和谐 山麓的台地 平坦区域解析:据课本相关内容可知:较之城镇,乡村的主要经济活动与自然的关系更为直接,其
9、景观所体现的人地和谐理念更为鲜明。例如,在我国人多地少的丘陵地区,乡村民居多分布在山麓的台地或高地上,而农田则分布在相对较低的平坦区域。这种“宅高田低”的空间格局,使得高宅可避洪水、低田便于灌溉,形成了一种人地和谐的乡村景观。小提示:14、交通线和场站等基础设施,投资额度大,_时间长。经济发展水平较落后的区域,资金紧张,交通线和场站建设相对落后,交通线和站点稀疏,质量较低;_的地区,交通线和站点密集,质量高。答案: 收回投资 经济较发达解析:略15、与自然环境普遍存在着的演化相比,干扰下的环境变化多为_的,各要素变化也不同步。答案:快速解析:略16、读图判断回答下列问题写出图中数码代表的地理意
10、义:_,_,_,_,_。A_,B_,C_,D_,E_答案: 岩浆 变质岩 沉积岩 喷出岩 侵入岩 冷却凝固 重熔再生 地壳抬升 外力作用 变质作用解析: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了岩石圈物质循环,解题的关键是从图中获取信息并调用相关知识进行解答。读图可知,来自上地幔的为岩浆、侵入地壳形成的岩浆岩为侵入型岩浆、喷出地表的岩浆岩为喷出型岩浆岩、为沉积岩、为变质岩; A代表的地质作用为冷却凝固、B代表的地质作用为重熔再生、C代表的地质作用为地壳抬升、D代表的地质作用为外力作用、E代表的地质作用为变质作用。小提示:地球内部的岩浆,在岩浆活动过程中上升冷却凝固,形成岩浆岩。地表岩石在外力作用下形成沉积岩。已
11、经生成的岩石,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发生成分和性质的改变,形成变质岩。各类岩石在地下深处发生重熔,又形成新的岩浆.如此周而复始,形成一个完整的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17、一般来说,高压中心控制的地区多晴朗天气,低压中心控制的地区多阴雨天气。读南半球某区域等压线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A、B、C、D四个箭头能正确表示当地风向的是_,其风向是_。(2分)(2)图中A、B两处相比,_处风力较大,原因是_。(3分)(3)图中与两地气温日较差较小的是_,其原因是_。答案: A 偏东风 A 等压线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大 处(为低压中心气流上升),白天多云,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少,气
12、温低;夜晚多云,大气逆辐射作用强,还给地面的热量较多,气温高。所以昼夜温差小。解析:本题组主要考查等压线图的判断的相关知识。(1)图中A、B、C、D四个箭头能正确表示当地风向的是A,其风向是偏东风(B地为低压,应该吹向中心,C地为南半球,应该左偏,D地受高压控制,应该吹向四周)。(2)图中A、B两处相比,A处风力较大,原因是等压线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大。(3)图中与两地气温日较差较小的是,其原因是:为低压中心,气流上升,多阴雨天气,白天多云,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少,气温低;夜晚多云,大气逆辐射作用强,还给地面的热量较多,气温高。所以昼夜温差小。小提示:18、影响聚落的形成:
13、交通枢纽是旅客和货物_、_的地方。人流、物流的大量集聚会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在客、货吞吐量大的_,还会集聚与货物相关的制造业,并促进其他产业的发展,往往会形成规模较大的城市。答案: 集散 周转 交通枢纽解析:略19、读地震波的传播速度与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a图中A表示_波,B表示_波。(2)b图表示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M表示_界面,其判断依据是_。(3)C厚度不均,最厚的地方一般在陆地上的_地区。答案:(1) 横 纵(2) 莫霍 纵波和横波传播速度都明显增加(3)高山、高原解析:本题组主要考查地球的内部结构。主要根据地震波传播的速度来判断。考查获取信息的能力和阐述地理
14、规律的能力。根据所学知识解答即可。(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A波的传播速度较慢,且只能穿过固体,因此为横波,B波的传播速度较快,为纵波。(2)b图中M表示的是莫霍面,地震波在穿过莫霍面时速度都加快。(3)C为地壳,陆地地壳厚度不一,一般地表海拔高度越高,地壳厚度越厚,因此高山高原处地壳最厚。小提示:20、人类对海洋空间资源开发的认识海洋空间资源的开发与利用_大,资金投入大,风险大。海洋空间资源的开发利用对于缓解_地区人地矛盾、开发海洋资源、扩展_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答案: 技术难度 沿海 人类生存空间解析:略21、灾后自我保护:如洪灾过后,应做到不吃洪水浸泡过的食物,要喝煮沸后的水,入住前对房屋
15、进行全面消毒,待电器干燥后再使用。如地震发生后往往还有余震,不可立即返回家中,要远离_、广告牌、电线杆等危险区域,等余震过后再作打算。答案:危墙解析:略22、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将以下选项分布填入表中,以完成关于不同地质年代的地球环境和生命现象的描述(无代表现象则不填)哺乳动物喜马拉雅山脉形成无脊椎动物联合古陆解体两栖动物蕨类植物爬行动物被子植物联合古陆形成裸子植物代纪距今年代(百万年)生物发展阶段海陆变化代表性动物代表性植物新生代第四纪2.6新近纪23古近纪66中生代白垩纪145侏罗纪201三叠纪252古生代二叠纪299石炭纪359泥盆纪419志留纪444奥陶纪485寒武纪541前寒武纪原始
16、藻类答案:代纪距今年代(百万年)生物发展阶段海陆变化代表性动物代表性植物新生代第四纪2.6新近纪23古近纪66中生代白垩纪145侏罗纪201三叠纪252古生代二叠纪299石炭纪359泥盆纪419志留纪444奥陶纪485寒武纪541前寒武纪原始藻类解析:本题以地球的演化历程为背景,考查了不同地质年代的地球环境和生命现象等相关知识,主要考查学生熟记知识的能力及归纳总结能力。据所学知识可知:生物总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向高级演化。地壳演化史中:动物界发展阶段:元古代为动物孕育、萌芽和发展的初期阶段;古生代寒武纪、奥陶纪、志留纪为海生无脊椎动物时代;古生代泥盆纪为鱼类时代;古生代石炭纪和二叠纪为两栖动物
17、时代;中生代三叠纪、侏罗纪、白垩纪为爬行动物时代;新生代第三纪为哺乳动物时代;新生代第四纪为人类时代。植物界发展阶段:元古代至古生代奥陶纪为海生藻类时代;古生代志留纪至石炭纪为陆上孢子植物时代;古生代二叠纪至中生代侏罗纪为祼子植物时代;晚古生代蕨类植物繁茂;中生代白垩纪以来(新生代)为被子植物时代。地球海陆的演变历史:(1)太古宙,地球上是一片广阔海洋,没有宽广的大陆;岩浆活动剧烈,火山喷发频繁。(2)元古宙,现在陆地的位置大部被海洋所占据,地壳运动剧烈;晚期出现若干大片陆地。(3)古生代,地壳运动剧烈,中后期陆地面积大大增加,欧亚大陆和北美大陆的雏形基本形成,我国东北、华北抬升成陆地。此时期
18、联合古陆形成。 (4)中生代,陆地面积空前扩大,环太平洋地带地壳运动剧烈,形成高大山系。此时期联合古陆解体。(5)新生代,发生了规模巨大的造山运动,形成许多高山,现代地貌格局及海陆分布形成。此时期喜马拉雅等山脉形成,现代海陆分布格局形成。据此填表如下:新生代:代表性动物为哺乳动物;代表性植物为被子植物;海陆变化为喜马拉雅等山脉形成。中生代:代表性动物为爬行动物;代表性植物为祼子植物;海陆变化为联合古陆解体。古生代:石炭纪、二叠纪、泥盆纪代表性动物为两栖动物;代表性植物为蕨类植物;海陆变化为联合古陆形成。寒武纪、奥陶纪、志留纪代表性动物为无脊椎动物。小提示:地球的演化史:1太古代(距今25亿年以
19、前),出现了原始细菌、蓝绿藻类。2元古代(距今25亿5.41亿年),藻类日益繁盛。3古生代(距今5.41亿2.5217亿年),早古生代:三叶虫、珊瑚等空前繁盛,被称为“海洋无脊椎动物时代”,后期出现鱼类。晚古生代动物:鱼类两栖类植物:蕨类植物繁茂。4中生代(距今2.5217亿0.66亿年),蕨类植物衰退,裸子植物迅速发展,“裸子植物时代”;动物:恐龙等爬行动物繁盛,被称为“爬行动物时代”。5新生代(距今0.66亿年至现在),被子植物为主,被称为“被子植物时代”;动物:哺乳动物繁盛,被称为“哺乳动物时代”;第四纪出现了人类。23、热带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有_,_。答案: 调节全球大气碳氧平衡,调节
20、全球水平衡、促进水循环 维护生物多样性解析:本题组主要考查热带雨林的环境效益的有关知识。热带雨林被称为“地球之肺”,不仅有重大经济效益,更重要的是环境效益。全球环境效益有:调节全球大气碳氧平衡,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调节全球水平衡、促进水循环,维护生物多样性等。小提示:24、影响因素:受_、_、以及_等因素的影响,体现了经济发展水平。如:非州的加纳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产业结构以农_为主。亚洲的新加坡经济较发达,产业结构以_为主。答案: 资源禀赋 技术条件 分工深化 农业 服务业解析:略25、读印度盛行风向图,完成下列各题:(1)印度的旱季是图_,雨季是图_,雨季盛行的风是_(风向),是从_吹向
21、_(填陆地海洋)。(2)图1中季风的成因是_;图2中季风的成因是南半球的_信风越过赤道向右偏转形成的,其成因是_。答案:(1) 1 2 西南风 海洋 陆地(2)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东南 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解析:热带季风气候分布在南亚,本题以“印度盛行风向图”为材料,涉及热带季风的成因、特点等知识,重点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属基础题,较容易。(1)印度是典型的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降水丰沛,分旱、雨两季。从气象学的角度来说,6-9月盛行来自印度洋的西南风,为雨季;10月-次年5月盛行来自陆地的东北风,为旱季。图1中印度受来自陆地的东北风影响,为旱季。图2中印度受来自印度洋的西南风
22、影响,西南风从海洋吹向陆地,给印度带来大量水汽,从而形成丰沛降水,为雨季。(2)图1中季风为东北风,印度受东北风影响时为北半球的冬季。由于陆地砂石比热容小于海洋,冬季大陆降温快,气温较同纬度海洋低,气流下沉,形成高压,亚欧大陆的高压中心位于蒙古西伯利亚一带,被称为亚洲高压或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印度位于亚洲高压的南部,气流在水平气压梯度力、摩擦力和地转偏向力作用下形成东北风,故图1中季风的成因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图2中季风为西南风,印度盛行西南风时为北半球夏季。气压带、风带的移动规律与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一致。北半球夏季,太阳直射点位置偏北,南半球的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向右偏转形成西南季风,故图2中季
23、风是因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而成。26、读“二十四节气示意图”“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示意图”和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016年11月30日,我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订立的一种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是根据地球在黄道(即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的位置变化而制定的。它把太阳周年运动轨迹划分为24等份,每一等份为一个节气,分别相应于地球在黄道上每运动15所到达的空间位置。二十四节气是人们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1)请将芒种、小暑、大雪及小寒四个节气标注在“太阳直射点的回
24、归运动示意图”中的相应位置,并完成下面表格。节气直射点所在纬度直射点移动方向芒种小暑大雪小寒(2)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做周期性往返运动,一年中可以接受太阳两次直射的地区位于_,一年中只能接受一次太阳直射的地区位于_,一年中不能接受太阳直射的地区位于_。(3)根据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我们可以推断:一年中太阳直射点所在纬度始终位于华北地区以_,_(节气)时太阳直射点纬度与华北地区的纬度差最小,届时地球的公转速度较_;_(节气)时太阳直射点纬度与华北地区的纬度差最大,届时地球的公转速度较_。答案:(1)图见解析!节气直射点所在纬度直射点移动方向芒种约1926N北小暑约1926N南大雪约192
25、6S南小寒约1926S北(2)热带(南北回归线之间) 南北回归线 北回归线以北及南回归线以南地区(3)南 夏至日 慢 冬至日 快解析:本题考查地球公转运动特点及太阳直射点移支规律。太阳直射点由赤道到北回归线三个月移动2326,半个月大约移动4;每个节气地球在黄道上运动15,大约15天的时间,二分日二至日太阳直射的纬度是知道的,以此可计算出各个节气太阳直射的纬度。太阳直射点最北在北回归线,最南在南回归线,所以一年中可以可以接受太阳两次直射的地区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的热带;所以一年中只能接受一次太阳直射的地区位于北回归线或南回归线上;一年中不能接受太阳直射的地区位于北回归线以北及南回归线以南地区。太
26、阳直射点是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的,纬度高于北回归线的地区,一年中太阳直射点所在纬度始终位于该地区以南;夏至日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达最北,此时北半球各地是一年中太阳高度最大的时节,太阳直射点纬度与北回归线以北地区的纬度差最小;冬至日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达最南,此时北半球各地是一年中太阳高度最小的时节,太阳直射点纬度与北回归线以北地区的纬度差最大;地球公转速度在7月初最慢、1月初最快。(1)太阳直射点由赤道到北回归线三个月移动2326,半个月大约移动4;每个节气地球在黄道上运动15,大约15天的时间。图示芒种距离夏至15天,夏至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夏至日是太阳直射的最北端,所以芒种太阳直射的纬度约2
27、326-41926,此时太阳直射点继续向北移;同理,小署过了夏至15天,所以小署太阳直射的纬度约2326-41926,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大雪距离冬至日15天,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是太阳直射的最南端,大雪太阳直射的纬度约2326-41926,大雪节气太阳直射点还在向南移动;同理,小寒过了冬至15天,小寒太阳直射的纬度约2326-41926,太阳直射点向北移。(2)太阳直射点最北在北回归线,最南在南回归线,所以一年中可以可以接受太阳两次直射的地区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的热带;所以一年中只能接受一次太阳直射的地区位于北回归线或南回归线上;一年中不能接受太阳直射的地区位于北回归线以北及南回归线以南地区
28、。(3)太阳直射点是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的,华北地区的纬度高于北回归线,所以一年中太阳直射点所在纬度始终位于华北地区以南;夏至日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达最北,此时北半球各地是一年中太阳高度最大的时节,太阳直射点纬度与华北地区的纬度差最小;地球公转速度在7月初最慢,夏至时地球的公转速度较慢;冬至日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达最南,此时北半球各地是一年中太阳高度最小的时节,太阳直射点纬度与华北地区的纬度差最大;地球公转速度在1月初最快,冬至时地球的公转速度较快。27、实施原因(1)能源资源生产和消费的地区差异大地区能源消费量能源生产量影响措施东部沿海地区_小_得不到充分发挥能源的跨区域调配西气东输西部地区
29、小_丰富的能源得不到充分开发利用(2)调整能源消费结构能源消费结构的现状带来的问题调整能源消费结构煤炭占到60%以上,天然气所占比重小a.严重的环境问题b._给交通运输造成很大压力提高天然气等清洁能源的消费比重(3)西部是我国油气资源未来开发的战略重点之一a.我国陆上天然气分布的总体特征:_。b.四大气区:新疆、青海、川渝、鄂尔多斯。c.油气发展战略:稳定_,发展_。d.在“_”建设中,西部是油气进口的重要通道。答案:(1) 大 经济优势 大(2)北煤南运(3) 西多东少、北多南少 东部 西部 一带一路解析:略28、人类活动:影响极为深刻,在人类长期的耕作和培育下,形成了_土壤。答案:有利于农
30、业生产的耕作解析:略29、在城镇景观的设计中,如何融合地域文化,体现尊重自然、追求_。增加_、创造灿烂文化,已经成为设计者们共同的追求。答案: 社会公平 社会福利解析:据课本内容可知:在城镇景观的设计中,如何融合地域文化,体现尊重自然、追求社会公平。增加社会福利、创造灿烂文化,已经成为设计者们共同的追求。小提示:30、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1)自然因素气候:_、光照、降水等对农业区位选择影响很大。水源:临近河湖,或有_、高山冰雪融水便于修渠打井进行灌溉的地方,农作物收成较有保证。地形:不同的地形,适宜发展不同类型的农业土壤:土壤是农作物生长的_,不同类型的土壤,适宜生长不同的作物。(2)人文因素市场:市场需求、农产品的价格很大程度上决定农业生产的_和规模。交通:交通运输快捷,可以节省农产品的运输、储存费用和_。政策法规:政策法规对农业生产影响很大。答案:(1) 热量 地下水源 物质基础(2) 类型 运输时间解析:略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