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工作研究毕业论文.doc

上传人:可**** 文档编号:2167480 上传时间:2024-05-21 格式:DOC 页数:57 大小:1.0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作研究毕业论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工作研究毕业论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工作研究毕业论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工作研究毕业论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7页
工作研究毕业论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摘 要论文首先对工作研究的理论做了基本介绍,从理论上分析了在生产企业中运用方法研究的关键要点,论文随后介绍了方法研究中的程序分析、动作分析等技术的特点,以及生产线平衡等,并给出了运用方法和实施准则,还对如何在企业中运用方法研究的有关技术来发现企业生产中的不良操作和方法,并进行改善和优化,接着将改进后的综合效果与旧的工作方法进行比较,得出运用方法研究获取的实际效果。文章结合具体的实例,运用工作研究的理论和方法改善了液晶显示器底座装配线,提高了产线产量,降低了次品率,减少了员工人数,获得了经济效益的提升。本论文通过对液晶显示器底座装配线的流程进行分析,对其产能进行测定,对其各工位的负荷进行评估,找

2、出影响产量的瓶颈,应用工作研究的改善手法对瓶颈工位进行操作手法的改善,对产线的在制品积压问题进行解决,对存在的时间浪费因素给予消除。改善后利用生产效率的指标对改善效果进行评估,提升了生产效率,验证了改善手法的可行。 关键词:工作研究 程序分析 动作分析 生产线平衡 瓶颈工序ABSTRACTIn this paper, first of all, the theoretical study of the work of a basic introduction, from a theoretical analysis of the use of enterprise in the product

3、ion method of key points, then introduced the paper method of program analysis, motion analysis and other technical characteristics, as well as the production line balance and so on, and gives guidelines for the use of methods and implementation, but also in the enterprise on how to use research met

4、hods to discover the technical production of non-performing operations and working methods and the improvement and optimization, then the combined effect of the improved and the old the working methods of comparison, the method of using the actual results obtained. Combined with the specific example

5、s of the use of the work of research theories and methods to improve the base of a liquid crystal display assembly line, production line increased production and reduce the defective rate of decrease of the number of employees, access to a cost-effective upgrade. In this paper through the base of th

6、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assembly line process analysis, to determine their capacity, position of its assessment of the load. Identify bottlenecks in production, application of research methods to improve the position of the bottleneck for the improvement of operating practices on the production lin

7、e in the settlement of the backlog of products, the existence of a waste of time given to the elimination of factors. The use of improved production efficiency indicators to assess the effect of the improvement to enhance productivity, improve the means to verify the feasibility.Keywords: Work study

8、 Program analysis Motion analysisLine balance Bottleneck process目 录1 绪 论11.1研究的目的、意义、国内外发展状况11.2论文预期达到的目标21.3论文研究的内容32 研究理论与方法42.1工作研究42.1.1工作研究的原理42.1.2方法研究62.1.3作业测定92.2生产线平衡102.2.1生产线平衡的相关概念102.2.2平衡生产线的意义122.2.3生产线平衡的改善方法122.3动作分析142.3.1动素分析的目的和用途142.3.2动作改善的步骤153 企业背景203.1三希科技有限公司简介203.2液晶显示器的生

9、产线现状204 液晶显示器现有生产线的生产流程分析244.1流程分析244.1.1流程分析的目的244.1.2流程程序分析原理244.2分析流程建立数学模型294.3工作能力的核算324.3.1 铁件线生产能力的核算:324.3.2 塑胶线生产能力核算:374.4瓶颈工位的改善404.4.1 铁件线的人力配制改善404.4.2 铁件动作分析、改善415 结束语52致 谢53参考文献54 IV1 绪 论1.1研究的目的、意义、国内外发展状况(1)课题研究的目的工作研究是工业工程体系中最重要的基础技术之一,它以提高生产率和整体效益为目的,利用方法研究和作业测定两大技术来提高企业生产率,减轻劳动强度

10、,是“现代企业”走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企业腾飞的基石,它通过分析影响工作效率的各种因素,帮助企业挖潜、革新、消除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方面的浪费,寻求工作量少、经济、合理、科学的作业方法和标准,为定额和优化的生产系统而努力,为后续的现场改善、设施规划、物流等工作提供依据。有效的工作研究在企业的成功运用,将会带来立竿见影的效果,为社会、企业、个人带来益处,是本文选题的目的。 方法研究运用基本的程序分析,动作分析和操作分析等技术,为企业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考虑到一个系统的整体优化和效益,而非系统中哪一个部分的优化、改进。方法研究运用系统的方法对人的工作进行分析,设计和管理,把工作中不合理,不经

11、济,混乱的因素排除,寻求更好,更经济,更容易的工作方法,以提高系统的生产率。其基本目标是要避免浪费,包括时间、人力、物料、资金等多种形式的浪费,通过方法研究,寻求最佳工作方法、使生产活动按先进的方法、规定的程序、标准的时间进行,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由于我国工业起步比较晚,发展的比较缓慢,所以工作研究的相关技术也比较落后,工作改善和各种方法研究,作业测定有很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发展潜力,相信我们的工业工程的前途是美好的。(2)课题研究的意义方法研究能够为工厂的生产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改进生产工艺和加工程序,改进工厂、车间和工作场所的平面布置,改进整个工厂和设备的设计,改进物料、机器和人力的利

12、用,经济地使用人力,减少不必要的疲劳以及改善工作环境。企业在不明显增加投入的基础上,使企业的产出有明显的提高,这些看起来是矛盾的东西,有点不切合实际,耸人听闻,但这就是我们工业工程的精髓之所在。方法研究运用系统的方法对人的工作进行分析,设计和管理,把工作中不合理,不经济,混乱的因素排除,寻求最佳工作方法,使生产活动按先进的方法、规定的程序、标准的时间进行,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3)工作研究国内外发展概况工作研究(Work Study)是工业工程的经典内容,十九世纪末起源于美国,并在欧洲、日本等西方国家广泛应用和迅速发展。20世纪它对各工业化国家的高速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被公认是建立企业

13、基础标准、提高生产力的重要手段,在工业发展体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工作研究在国外的发展与应用上已有上百年历史,60年代以前就已经进入了成熟期。在那以后,工作研究技术不断创新,引入了计算机辅助方法。国外各工作研究相关的软件企业和机构也纷纷崛起,研制开发了一批方法研究和作业测定的应用软件。而国内在工作研究的发展与应用方面还处于起步阶段,在工作研究软件的研发方面更是乏善可陈。目前,工作研究在机械、电子、冶金、航天航空、轻工、化工、建筑等部门的应用已经起步,有的正在深入与普及。然而,工作研究在我国的应用尚不能和西方工业化国家同日而语。目前我国大部分工作研究的实施,基本上还处于比较薄弱的环节,测绘、

14、记录、分析、评价和改进,人们对效率、标准化的意识比较薄弱。相当数量的企业存在:作业方法缺乏科学性、系统性、标准化,主要凭经验和个人意愿行事;作业方法的改进一般来源于工人自发进行的个人行为;仍然采用粗略的经验估算方法制定时间定额,时间定额标准很不统一等。这样会影响企业生产的准确性、及时性、规范性和可靠性,因而不利于企业的生存和竞争。1.2论文预期达到的目标熟悉运用并讨论方法研究的相关理论和技术,通过理论和技术的学习,结合企业的现实情况以及企业的实际能力,提出实际可行的改善方案。在既定的工作条件下,不依靠增加投资,不增加工人劳动强度,只通过重新结合生产要素,优化作业过程,改进操作方法,整顿现场秩序

15、等方法,消除各种浪费,节约时间和资源,从而提高产出效率。同时,由于作业规范化,工作标准化,还可以使产品质量稳定和提高,人员士气上升。因此,方法研究是企业提高生产率与经济效益的一个有效方法,为企业的改革与腾飞添砖加瓦,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为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作贡献。1.3论文研究的内容本文运用工作研究以及方法研究的相关理论(程序分析、操作分析、动作分析),并运用分析时的“ECRS”原则和六大提问技术 (5W1H),针对企业现在的方法技术、工具、生产线等实际情况,并结合我实习企业的实际生产条件、技术、接受能力以及预计方案的可行性,对原有工作方法进行设计和改善,提出科学高效的生产方法和改进后的生产技术

16、,并在企业内推广和应用,是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2 研究理论与方法2.1工作研究2.1.1工作研究的原理工作研究是工业工程的基本组成部分,其内容是对人们所从事的工作进行分析,设计,改善和管理。早期主要是对工厂中的工作方法进行分析、调查、研究,以制定科学的工作方法和合理的标准时间(劳动定额)。(1) 它的基本原理在做同一件事时,通常总是有许多不同的做法,然而,若对各种方法进行科学的研究和分析,如经过对人、财、设备、能源、厂房、信息等进行分析研究和综合平衡后,总会发现有一种方法在当时、当地条件下是最可行、最可取的;选取最佳方案后,在工作过程中,对从事这项工作的人,按科学方法训练过与未经训练者相比,总

17、是经过训练并掌握了科学方法者能取得较好的效果;一旦采用了科学方法,则必然可以将工作中的操作、使用的工具,作业时间等确定出标准;有了统一的标准,就可以将工作实际与标准进行对比,发现问题,进而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并实行改正。(2)工作研究的任务工作研究的任务可以概括为以下五个方面:寻求最经济、最有效的工作方法,以提高生产率。要提高生产率,主要是消除无效劳动和各种资源(时间、原材料、能源等)的浪费;公正地评价和分配成果。通过制定最佳的工作程序、操作规程和合理的标准时间,职工的工作有所遵循。同时也能客观地、定量地评价职工的工作,更好地实行按劳分配;保证良好的工作环境。克服只重技术、轻管理,不重视环境的

18、弊病,避免人为的危险和破坏环境的现象;提高企业管理水平,有了工作标准和时间标准,就有了编制生产计划、作业计划、产品定额成本和考核生产成果、分配生产奖金的基础;保障职工业余时间。(3)工作研究的构成与范畴工作研究是由方法研究与时间测定组成。方法研究又称方法工程(Methods Engineering)。时间研究又称工作衡量或作业测定。工作研究的范畴如图2-1所示:设定标准工作方法1. 方法,程序2. 材料3. 工具与设备4. 环境与条件作业测定程序分析操作分析动作分析工艺程序图流程程序图线路,线路图人机操作分析联合操作分析双手操作分析动素分析动作经济原则决定时间标准密集抽样时间研究分散抽样时间研

19、究预定时间标准法制定时间标准训练操作工人实施标准,产生效益方法研究图2-1 工作研究的范畴(4)工作研究的职能工作和作业的计划和方法的改进与设计;作业方法、条件标准化的制定;对操作者进行培训;指导现场改进工作;根据标准时间进行作业管理;测定生产率;作业范围的设计。2.1.2方法研究方法是人们进行工作和生活所运用的整体手段的组成部分,不论在工厂,工作单位和学校,人们都要使用方法来完成自己所要做的任何事。好的方法,可以帮助人们减少物资,能源,时间以及资金的消耗和浪费,从而降低成本;可以减少人的精力的消耗,减少遭受损伤的概率;可以帮助人们利用有限的资源取得最高的产出,以提高生产率。(1)方法研究的定

20、义:对现有的或议拟的工作方法进行系统的记录和严格的考查,作为开发和应用更容易,更有效的工作方法以及降低成本的一种手段。(2)方法研究的目的方法研究就是通过现行的工作系统进行科学的分析,在给定的制约条件下,开发出更有效、更经济的工作方法,以达到提高生产率和经济效率的目的。其具体目标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使作业变得容易、安全并减轻劳动强度;增加操作人员的工作兴趣;降低成本;增加产量;缩短生产周期;提高产品质量;改进作业环境。方法研究包括生产过程(程序)分析(process analysis)、操作分析(Operation analysis)与动作分析(Motion analysis)。生产过程分析是

21、以整个工作系统为研究对象;作业分析与动作分析则缩小到以某个作业或操作动作为研究对象。显然,应先做好程序研究,然后再做动作研究为宜。(3)方法研究的程序完整的方法研究有以下五个步骤:选择准备研究的工作对象方法研究的对象十分广泛。在工厂里,全部生产过程,即从原材料进厂到成品出厂的整个过程,以及企业管理的各项活动都可以成为方法研究的对象。调查了解并详细记录现行方法这是方法研究的基础。方法研究能否收到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记录是否准确与详尽。因为分析和开发新方法都是以此为基础。记录是在通过查阅数据,现场观察之后,采用一些符号和图表,把现行方法的全部事实表示出来,可一目了然。符号有生产过程的工序符号,

22、动作要素的符号等。图表有生产过程分工序分析图表、工艺流程分析图表、人-机联合分析图表等等。此外,还可用摄影机和录象机对现行工作方法进行记录。严格分析记录的事实,寻求新的方法这是特别重要的一步。事实记录下来后,就要各项考查,寻求改善的新方法。通常采用“5W1H”法和“四种技巧”,并把它们结合起来进行分析研究。“六何分析法”是一种询问考查方法,如对一道工序或一项操作都是从原因、对象、地点、时间、人员、方法六个方面提出问题进行考查。在对上述六个方面经过认真考虙后,在构思新的工作方法时,可以运用“取消、合并、重排、简化”四种技巧,考虑改善的可能性。拟定并建立新的工作方法在一项工作通过上述分析考查后,下

23、列问题就可得到解答:应该做什么?应在何处做?应在何时做?应由何人做?应该如何做?为何这样做?方法研究的目的,在于制定出最佳方案。然而最佳方法是不能一蹴而就的,一般需设计若干方案,从中评选出最佳方案。判断最佳方案的原则是适用性。主要包括:1)经济性应对新工作方法作技术经济分析,并与旧的工作方法作对比,如计算新工作方法所节省的“动作次数”、“移动距离”、“工时”和费用,即视其能带来多少经济效益。2)安全性新的工作方法是否安全,劳动强度如何?3)心理因素新的工作方法能否取得现场主管和有关人员的同意和合作。将评选出的最佳方案,正式绘制出工作改进图表,写出报告书,报经有关领导批准,作为标准化的工作方法实

24、施。(5)贯彻实施新的工作方法在开始推行一种新的工作方法时,一般存在两种困难:一是不了解; 二是不习惯。所以需要广泛宣传新方法的内容、意义、好处,还要对职工进行新方法的技术培训,并加强现场指导。推行时,不要急于求成,要允许职工有一个熟悉和适应的过程。(6)生产过程分析生产过程是一切生产活动的综合。这些活动使原材料逐渐变为成品,生产过程的主要组成部份有:工艺过程,运输过程和检验过程。生产过程分析是以产品制造过程为研究改进对象的一种分析技术。它主要是从经济有效的角度,通过加工对象从原材料投入到制成品的整个生产过程的分析,探讨加工工艺是否合理。此外,对加工对象所用的原材料、元器件也应进行价值分析,分

25、析选用的原材料、元器件是否合适?有没有功能相同而价钱更低的代用品?原材料、毛坯的大小形状是否适当等等。程序分析可根据不同的目的采用适当的技术。例如,分析整个制造过程采用生产程序图;分析物料或产品的流动采用流动程序图;有关工厂布置及搬运的分析采用线图等。生产过程的类型生产过程的类型有三种:一是零件型,又称单纯型;二是装配型,又称集合型;三是分解型,又称拆卸型。生产过程的调查方法和调查项目对生产过程的调查,要首先查阅资料,如实物样品、设计图、零部件图、使用说明书、工艺流程图、厂区和车间平面布置图等,并且听取有关人员介绍,在大体了解情况的基础上,再到现场调查。按工艺顺序跟踪被调查物的的移动,对每一个

26、作业在观察的同时,要向作业者或班长了解作业的情况,在理解了作业内容的基础上,把调查结果记入分析表。为使调查了解的内容能满足分析的需要,事先要对各个作业分别拟定调查项目。作业程序图作业程序图提供操作程序的全部概况及各制造程序间的相互关系。作业程序图只包括操作与检验,一般用于对产品生产过程的总体分析。目的是了解产品从原料开始到成品形成的整个生产过程这一系统。这个系统是由哪些生产环节、多少工序组成的,经过一个什么样的加工顺序,以便从全局出发来分析问题。 流动程序图流动程序图简称流程图,用于以零件为对象的局部分析,是总体分析的进一步具体化。它由操作、检验、迟延、储存及搬运构成,反映出零件从毛坯开始到成

27、品制与为止的按工艺顺序流动流动的全部生产过程。它记录的内容很详尽,一般包括物品流动的数量、搬运的距离、消耗的时间、工艺方法、作业地点、作业人员、使用的机器设备、工夹具、容器等。在现状调查分析基础上,着手提出改进方案。对流程分析考查的重点如下:1)所有活动的目的是什么?改进的可能性?2)各工序使用的工装是否合适?改进的可能性?3)工序划分是否适当?能否调整和合并?4)加工检验时间能否减少?5)停放次数、停放迟延时间是否过多?能否减少?6)运输路线和搬运方式是否合理?能否改进?运输距离是否过长?能否缩短?经过上述全面综合考虑,新的流程方案将逐渐成。新方案同样用图表加以反映,对改进处应配以必要的文字

28、说明。为了评价新方案的效果,还需要将新旧方案予以对比。用表格形式反映新方案比旧方案的优越性。如节省加工、检验的时间,减少搬运、停放和迟延的次数和时间等。2.1.3作业测定(1)作业测定的定义 作业测定:其根本目的是寻求在标准状况下完成一项工作所需的时间。即一个合格工人(具有正常的体力和智力,在劳动技术方面受过良好训练,并具有一定熟练程度的工人)在标准的作业方法和条件下,以正常的作业速度完成某一工作所需的时间,这种时间称标准时间,相当于我国企业的劳动定额时间。它是一项作业的纯作业时间与宽放时间之和。 标准时间是企业管理工作的基础。以下几个方面都需要以准确的标准时间作为依据:制订及评价生产计划、工

29、时计划、作业计划;工作场地布局、配置机械设备及配备设备的数量等;成本及价格的计算及经济核算;配备人工数量及级别;评价工人工作好坏,决定工资级别及奖金;改进操作方法及环境条件;训练工人。总之,劳动定额是合理组织劳动、实行计划管理和贯彻执行按劳分配原则的重要依据;是实行经济核算和成本管理的重要基础;是组织、动员广大职工努力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劳动竞赛、推广先进经验的有力工具和手段。(2)劳动定额的形式劳动定额是产品生产过程中劳动消耗的数量标准,是指在一定的生产技术组织条件下,规定生产一件合格产品所需的劳动时间,或者规定在一定劳动时间(如分、小时、天)内生产的合格产品的数量。前者称为“时间定额”,后者称

30、为“产量定额”。二者都是劳动计量标准它们之间可以互相转换。(3)工时消耗分类所谓工时,就是工作班的工作时间。工时消耗分类就是将劳动者在整个工作班中所消耗的时间,根据其性质、范围、作用、及当时的具体情况,明确地划分为若干类,以便作为进一步分析研究的依据,从而制定劳动定额或改进劳动组织等。在制定时间定额(标准时间)时,必须对工人生产中的全部工是消耗进行分析研究,确定哪些工时消耗是必要的,应列入工时定额之内;哪些工时消耗不是必要的,不应列入工时定额,而应采取措施,减少和消除这部份工时损失。2.2生产线平衡生产线平衡是通过对生产线的全部工序进行平均化,调整作业负荷,以使各作业时间尽可能相近的技术手段与

31、方法。是生产流程设计及作业标准化的重要方法。2.2.1生产线平衡的相关概念1. 节拍流程的“节拍”(Cycle Time)是指连续完成相同的两个产品(或两次服务,或两批产品)之间的间隔时间。换句话说,即指完成一个产品所需的平均时间。节拍通常只是用于定义一个流程中某一具体工序或环节的单位产出时间。它决定了生产线的生产能力、生产速度和效率。在流程设计中,如果预先给定了一个流程每天(或其它单位时间段)必须的产出,首先需要考虑的是流程的节拍。其计算公式为:r计划期内有效工作时间/计划期内计划产量分/件 T1T2T4T5时间工站S1S3S4S5S1S4S5瓶颈图图2-2T3S12. 瓶颈通常把一个流程中

32、生产节拍最慢的环节叫做“瓶颈(Bottleneck)”。流程中存在的瓶颈不仅限制了一个流程的产出速度,而且影响了其它环节生产能力的发挥。更广义地讲,所谓瓶颈是指整个流程中制约产出的各种因素。例如,在有些情况下,可能利用的人力不足、原材料不能及时到位、某环节设备发生故障、信息流阻滞等,都有可能成为瓶颈。正如“瓶颈”的字面含义,一个瓶子瓶口大小决定着液体从中流出的速度,生产运作流程中的瓶颈则制约着整个流程的产出速度。瓶颈还有可能“漂移”,取决于在特定时间段内生产的产品或使用的人力和设备。因此在流程设计中和日后的日常生产运作中都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3空闲时间与节拍和瓶颈相关联的另一个概念是流程中的“

33、空闲时间”(idle time)。空闲时间是指工作时间内没有执行有效工作任务的那段时间,可以指设备或人的时间。当一个流程中各个工序的节拍不一致时,瓶颈工序以外的其它工序就会产生空闲时间。这就需要对生产工艺进行平衡。制造业的生产线多半是在进行了细分之后的多任务流水化连续作业生产线,此时由于分工作业,简化了作业难度,使作业熟练度容易提高,从而提高了作业效率。然而经过了这样的作业细分化之后,各工序的作业时间在理论上,现实上都不能完全相同,这就势必存在工序间节拍不一致出现瓶颈的现象。除了造成无谓的工时损失外,还造成大量的工序堆积即存滞品发生,严重的还会造成生产的中止。为了解决以上问题就必须对各工序的作

34、业时间平均化,同时对作业进行标准化,以使生产线能顺畅活动。2.2.2平衡生产线的意义 通过平衡生产线可以达到以下几个目的: 1)提高作业员及设备工装的工作效率; 2)减少单件产品的工时消耗,降低成本(等同于提高人均产量); 3) 减少工序的在制品,消除物料或半成品的周转场所,真正实现“一个流” ; 4)在平衡的生产线基础上实现单元生产,提高生产应变能力,对应市场变化,实现柔性生产系统; 5)稳定产品质量。 通过生产线平衡分析可以使现场更加容易理解“一个流”的必要性及“小单元生产”(Cell Production)的编制方法,它是一切新理论新方法的基础。2.2.3生产线平衡的改善方法 平衡率改善

35、的基本原则是通过调整工序的作业内容来使各工序作业时间接近或减少这一偏差。实施时可遵循以下方法: a. 分担转移如图2-3所示,在没有平衡改善前,工序是整个作业过程的瓶颈,制约了整个生产,可以将工序1的一部分转移到工序2中。这样,整个作业的瓶颈工序变成了工序5,但相对于原来的工序1来说,瓶颈变小了。图2-3b. 改善压缩如图2-4所示,按照作业流程改善的方法,对生产线进行改造:增加工装模具、变更设计、动作改善等。这样,改善的结果使得整个瓶颈工序压缩降低,作业时间也随之缩短,生产效益也就增加了。图2-4c. 缩短循环如图2-5所示,有时瓶颈产生的原因是工作量太大,操作人员确实不够用。此时,可以直接

36、增加操作人员,由多人分摊原来的工作量,这样就可以消除原有的瓶颈。图2-5d. 拆解去除当作业过程中的某道工序的作业时间特别少时,可以干脆将这道工序拆除,分配到其它工序中去。如图2-6。图2-6e. 改善合并图2-72.3动作分析2.3.1动素分析的目的和用途1.动素分析的目的把动作分类归纳成18种基本的最小动作单位,了解每个动作的过程和状态,明确动作的顺序、方法与双手、眼、足、头等人体各部位动作之间的关系。把握人体各部位是否同时动作。确认各动作目的的合理性,找出各动作存在的浪费、不合理性和不稳定性。区别必要动作、辅助动作和不必要动作,找出产生辅助动作和不必要动作的原因。2.动素分析的用途(1)

37、取消不必要动作,通过使人体各部位的动作同时化以及改变动作方法等,有效地使用人体各部位,探讨高效易行的作业方法。(2)探讨最适当的动作顺序。(3)在周密地讨论最适当的作业安排时作为参考资料。(4)在周密地讨论手工操作的夹具化与改善夹具时也可作为参考资料。(5)分析改善前后的效果、比较两个以上作业的动作顺序和方法。(6)针对作业实施方法,用动素记号正确详细地说明双手和眼的动作。(7)通过对作业动作细微和彻底的分析,制定最正确的易手操作的标准作业方法。(8)培养出操作者的动作意识,也就是说,通过细微地观察动作,能判断动作的好坏,根据每个动作的目的和必要性能设计出更好的动作方法。 2.3.2动作改善的

38、步骤生产活动实际上是由人和机械设备对材料或零部件进行加工或检验组成的,而所有的检验或加工又都有是由一系列的动作所组成,这些动作的快慢、多少、有效与否,直接影响了生产效率的高低。许多工厂对工序动作的安排,往往是在产品刚开始生产时安排一次,此后除非出现重大问题很少进行变更。效率的提高一般视作业者的动作熟练程度而定,随着动作的逐渐熟练,作业者对作业动作习以为常,完全在无意识中进行操作。实际上,这样的作法潜藏着极大的效率损失。许多人们认为理所当然的动作组合,其实都存在停滞、无效动作、次序不合理、不均衡(如:太忙碌、太清闲等)、浪费等不合理现象。这些动作对产品的性能和结构没有任何改变,自然也不可能创造附

39、加价值,使生产效率因之降低。吉尔布雷斯曾说过:“世界上最大的浪费,莫过于动作的浪费。”以日常生活中的动作为例:一个熟练的厨师,可以同时用两个甚至更多的炉子炒菜,快速而且不会出差错。而平常人则可能用一个炉子炒菜都会出现在中途发现某一种材料还未准备好的状况,所耗费的时间也更长。究其原因,就是因为动作安排合理与否造成的。动作分析就是对作业动作进行细致的分解研究,消除上述不合理现象,使动作更为简化,更为合理,从而提升生产效率的方法。动作分析改善的步骤,如果用PDCA的方法进行分析的话,可以作成图2-8那样的流程图,遵循这样的步骤进行动作分析改善,可以使动作的效率不断得到提升。动作分析改善的步骤,如图2

40、-8问题的发生/发现现 状 分 析找出问题的真因拟定改善方案实施改善方案改善效果确认标 准 化图2-8(1)问题的发生/发现 在生产制造的现场,每天都有新的问题在发生。有些人可能视若无睹,觉得一切都很正常,因而也就缺少改善的动因,效率也就日复一日地停留在同一水平上。改善往往源于问题的发生和发现,管理者如果能带着疑问审视现场所发生的一切,特别对细节的地方加以留意,就更容易找到改善的对象。检查表如表2-1、2-2。(2)现状分析问题发现以后,就应该针对问题发生的现场,展开细致的调查,掌握翔实的数据,使问题进一步明确。然后根据掌握的事实,展开分析。这个步骤中,应坚持以下原则现实主义的原则对问题把握,

41、一定要以现场发生的事实为依据,运用5W1H的方法反复弄清事实的真相。切忌主观猜测,脱离事实。表2-1动作效率检查表项 目检 查 重 点结 果难度有没有较难执行的动作?作业的姿势是否容易导致疲倦?作业环境是否方便作业进行?能否使动作更轻松?人员的配置合理吗?有没有安全隐患存在?不均匀作业是否有忙闲不均的现象?是否有熟练度不够的现象?作业者之间的配合怎样?是否有显得散乱的地方?浪费有没有等待、停滞现象?检查标准会不会过于严格?人员配备是否过剩?是否有重复多余的动作?有没有次序安排不合理的动作?表2-2 PQCDSM检查表检查项目检查重点生产效率productivity生产效率有没有提高的余地?动作

42、时间能否缩短?品质quality品质稳定吗?不良率是否增大?消费者有没有抱怨?成本cost材料有没有浪费?机械运转率高吗?间接人员是否过多?非作业时间多不多?交货期delivery交货期是否经常有拖延?计划的准确度高吗?安全Safety有没有不安全的动作?环境中有没有安全隐患?设备操作正常吗?士气morale员工精神状态怎样?人际关系有没有问题?纪律遵守程度好吗?数据化的原则文字性的描述往往难于区分具体的差异,会使事实的把握处于模糊状态,这样的结果,一则会导致问题分析的难度加大,而且改善的效果也难于衡量。因此,只要能数据化的地方一定要掌握具体的数据。记号化、图表化的原则如果能把动作进行分解,再

43、使用记号进行表示,并且把掌握的数据用图表表示出来,对事实的描述将会大简化,而且理解分析的难度也会降低很多。客观分析的原则分析者有时会因为立场差异,导致分析方向的偏离,常常把问题归咎于其他部门或其他人,这样就容易导致扯皮现象的产生,给问题的解决设置了人为的障碍。所以进行问题分析时一定要先已后人,保持客观的立场。(3)找出问题的真因通过现状的分析以后,可以得到一些问题的可能原因。这时,应该逐一加以验证,把一些似是而非的原因排除掉,找到真正导致问题的原因。排除的过程应该坚持先简单后复杂,先成本低后成本高的原则。(4)拟定改善方案问题的真因找到之后,就应该拟定改善方案,以消除产生问题的原因使问题不再复

44、发。对于动作改善,可以参考动作改善四原则,帮助拟定改善方案。改善方案拟定之后,应该与相关人员检查其中是否有缺失遗漏,进一步使之完善,避免产生负作用。(5)改善方案的实施改善方案确定以后,就该集中相关人员进行说明训练,将任务分派下去,并对改善过程进行追踪监控。一旦有不理想的地方,还应及时进行调整。(6)改善效果确认改善方案实施完成后,应收集各方面数据,与改善之前的数据进行比较,确认改善是否达成了预想的目标。由于生产现场的目标离不开PQCDSM(效率、品质、成本、交期、安全、士气)几个方面,所以以下数据收集比较也就顺理成章了:产量、能率、作业时间不良率、合格率、客户抱怨件数材料损耗率、人工成本、间

45、接人员比例按时交货率、平均延误天数安全事故件数、安全检查结果违纪个件数、改善提案件数、员工离职率、员工抱怨件数(7)标准化倘若效果较为明显,就应通过标准化加以维持。制订新的作业标准书、现场整理布置规范、安全操作规程、工程巡视要点等文件并正式发布实施。这样也就完成了一个工作改善的循环,进入下一个循环。3 企业背景3.1三希科技有限公司简介三希科技集团源出于台湾著名的电脑厂商(FIC)大众电脑集团(全世界最大的电脑集团之一)。主要从事计算机系统、计算机软硬件及其它计算机相关产品的制造、加工、销售、维修及售后服务等业务,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目前大众计算机集团已发展成为台湾计算机信息产业界实力雄厚的跨国企业集团,先后在荷兰、捷克、美国、巴西、德国、日本等国设立了制造组装厂及维修中心,在美国亦成立研究室.在中国大陆深圳、上海及广州等地亦有进行投资设厂.一九九七年底,于广州保税区兴建3C科技园,到目前止,在保税区3C科技园区内先后设立了六家公司.。已形成一个员工人数达万人的科技园,形成一个完整的上下游产品链条。 1994年与宏基合作和生产CPU散热片。客户主要有Alpha、AAVID、Panasonic、Intel等。1995年公司开始跨入HINGE产品生产。目前供应于LCDMONITOR的HINGE、BASE有HP、PHILIPS、LITEON、DELL、SAMSUNG、ACER、FO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毕业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