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2022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二章-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第4讲-水的运动随堂演练中图版.doc

上传人:a199****6536 文档编号:2164720 上传时间:2024-05-2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59.54KB 下载积分:6 金币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二章-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第4讲-水的运动随堂演练中图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22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二章-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第4讲-水的运动随堂演练中图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二章 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第4讲 水的运动随堂演练中图版 2022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二章 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第4讲 水的运动随堂演练中图版 年级: 姓名: - 5 - 第4讲 水的运动 [能力过关] 水文地质剖面图是反映某一地段在一定垂直深度内水文地质条件的图件。它主要反映含水层的埋藏与分布,地下水位及地下水的补给、排泄等情况,地下水化学类型及其垂向变化等。下图是四川黄龙自然风景区水文地质剖面图。读图,回答1~2题。 1.被人们称为人间瑶池的黄龙,以其奇幻美丽的钙化池闻名于世,如“迎宾池”“争艳池”和“五彩池”,钙化池的水源补给主要来自(  ) A.雨水和地下水 B.雨水和河流 C.冰雪融水和河流 D.冰雪融水和地下水 2.黄龙是一个比较脆弱的水文地质景观。有研究表明黄龙景区钙化池目前正处在衰变退化阶段,其衰退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 A.气候干旱加剧     B.景区开发超载 C.地下水位上升 D.泉水溢出量减小 解析:第1题,四川黄龙自然风景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雨水充沛;水文地质剖面图显示,山体地下贮存着丰富的地下水,地下水沿着断裂面上升溢出地表形成泉水,并以地表径流形式沿沟直下,逐级注入“五彩池”“争艳池”和“迎宾池”。故选A。第2题,由上题可知,钙化池的补给水源为雨水和地下水。黄龙的兴衰取决于地下水的溢出状态,自然环境的变化和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导致景区地下水位下降,泉水溢出量减小,钙化池景观呈衰退之势。故选D。 答案:1.A 2.D “流冰”指的是随水流动的浮冰。每到1~3月,鄂霍次克海北部的浮冰会南下来到日本北海道沿岸,成为著名的流冰旅游景观。下图示意鄂霍次克海位置。据此完成3~4题。 3.推动鄂霍次克海浮冰南下的动力可能是(  ) ①洋流 ②海陆风 ③季风 ④地球自转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4.鄂霍次克海流冰的形成,与黑龙江密切相关。其原因是(  ) A.汇入淡水,易凝结成浮冰 B.江水流动,推动浮冰运动 C.凌汛明显,带来大量冰块 D.冲散海冰,避免海面封冻 解析:第3题,由于鄂霍次克海表层海水的含盐量较低,受冬季风和南下寒流的影响,河流入海口表层海水降温剧烈,表层海水易冻结为海冰,而深层海水因降温幅度较小、盐度较高而未冻结,易形成流冰。海水在偏北风和南下洋流的共同作用下向南移动,所以每到1~3月,鄂霍次克海北部的浮冰会南下来到日本北海道沿岸,成为著名的流冰旅游景观。故推动鄂霍次克海浮冰南下的动力可能是洋流和季风。故选C。第4题,鄂霍次克海易形成流冰是由于表层海水的含盐量较低,表层海水易冻结为海冰,而深层海水因盐度较高而未冻结。鄂霍次克海流冰的形成,与黑龙江密切相关,其原因是汇入淡水,表层海水的含盐量较低,易凝结成浮冰。故选A。 答案:3.C 4.A [热点命题] [热点扫描] 以某一海区或岛屿周围海域为主题,联系天气或气候、渔业资源或旅游资源等知识,考查世界洋流的分布及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名校押题]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海陆分布图。读图,完成(1)~(3)题。 (1)流经a、b、c、d中某一海域的洋流流向与其他三海域差别较大的是(  ) A.a B.b C.c D.d (2)下列有关甲、乙、丙、丁四地的气候类型及其影响因素组合正确的是(  ) A.甲—热带雨林气候—墨西哥湾暖流 B.乙—热带雨林气候—南赤道暖流 C.丙—热带草原气候—北赤道暖流 D.丁—热带草原气候—南赤道暖流 (3)一艘来自甲地的货轮走最近航线驶往中国上海港,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经巴拿马运河,先逆流后顺流 B.经直布罗陀海峡、苏伊士运河,先顺流再逆流最后顺流 C.经巴拿马运河,一路顺流 D.经好望角,先逆流再顺流最后逆流 解析:第(1)题,a位于加勒比海,b位于尤卡坦海峡,流经两海区的都是自东南流向西北的南赤道暖流;c位于佛罗里达海峡,流经此处的是自西向东的墨西哥湾暖流;d位于大西洋,流经此处的是自东南流向西北的北赤道暖流,故a、b、d海域洋流流向相同。第(2)题,甲地受东北信风的影响,但由于地势低平,抬升作用小,降水少,形成热带草原气候,故A错误;乙、丙都位于山脉的东北侧,位于东北信风的迎风坡,乙地的水汽来自流经加勒比海的南赤道暖流,降水多,形成热带雨林气候,丙地的水汽来自流经大西洋的北赤道暖流,降水多,同样形成热带雨林气候,故B正确、C错误;丁处于山脉的西南侧,位于东北信风的背风坡,形成热带草原气候,故D错误。第(3)题,读图可知,甲地地处80°W以西,经巴拿马运河向西与120°E的经度差小于180°,航程最短,为最近航线;货轮航行于加勒比海时逆着南赤道暖流,过巴拿马运河后进入太平洋,开始时会逆着赤道逆流,之后会顺着北赤道暖流、日本暖流,进入东海后又顺着台湾暖流到达上海港。 答案:(1)C (2)B (3)A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专区 > 高考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0574-28810668  投诉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