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四川师范大学固体废弃物处理与处置本科课程设计*县260t/d垃圾填埋场工程设计说明书(代可研)学生姓名*院系名称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专业名称环境工程班 级学 号内容设计说明书设计计算书设计图纸总分评分人分数*县260t/d垃圾填埋场工程设计说明书 (代可研)目 录固体废弃物处理与处置本科课程设计11项目概况11.1项目基本情况11.1.1县城基本情况11.1.2垃圾产生现状11.1.3现有环卫设施11.2设计依据21.3相关标准和规范21.4设计原则31.5设计范围32生活垃圾现状及建设的必要性32.1生活垃圾特性42.2垃圾收运及处理现状及存在问题42.2.1垃圾的收运42.2.2处理现状52
2、.2.3存在的问题52.3项目建设的必要性52.3.1促进生态镇县城的建设62.3.2促进发展旅游业的需要62.3.3县城科教发展的需要62.3.4县城环境综合整治、县城建设的需要73填埋场的选址73.1填埋场选址原则73.1.1选址依据83.1.2选址原则83.2选址工作程序83.3场址比选83.3.1场址方案特征83.3.2选址的环保和理性分析114垃圾处理工艺设计124.1国内外垃圾处理工艺现状124.1.1 国外垃圾处理状况124.1.2 国内垃圾处理状况134.2垃圾处理工艺简介134.2.1 垃圾处理工艺简介134.2.2 处理方法的比较144.3处理工艺确定155填埋场库区工程设
3、计165.1填埋场区总体布局165.1.1填埋场场地现状165.1.2填埋区总体布置175.2垃圾坝的设计175.3填埋场库容计算和服务年限确定175.3.1工程服务范围175.3.2服务区人口规划185.3.3垃圾产量预测185.3.4填埋场库容需求计算185.3.5填埋场库容计算185.3.6填埋场服务年限195.4防渗系统设计195.4.1垃圾填埋场防渗工艺介绍195.4.2 防渗方式的选择205.4.3防渗材料选择215.4.4库底防渗结构215.4.5边坡防渗系统设计225.4.6防渗材料铺设设计225.5渗滤液导排系统225.5.1渗滤液导流层235.5.2渗滤液导渗盲沟235.5
4、.3导气石笼导渗235.6地下水导排系统235.7填埋气体导排系统235.7.1填埋气体主要成分235.7.2填埋气体收集与处理245.8截洪沟设计245.8.1防洪工程245.8.2永久截洪沟245.8.3表面排水沟255.9封场系统设计255.9.1封场系统功能及设计注意事项255.9.2终场覆盖结构255.9.3封场坡度设计266渗滤液处理工程设计266.1渗滤液产生量及调节容量的计算266.2调节池规模的计算276.3渗滤液处理方案的确定287公用与辅助工程设计287.1环保工程287.1.1尘污染控制287.1.2填埋气污染控制287.1.3臭味控制287.1.4地表水保护措施297
5、.1.5地下水保护措施297.1.6噪声控制297.1.7老鼠、蚊蝇控制297.2节能工程297.2.1能耗构成297.2.2节能措施297.3消防工程30附件301项目概况1.1项目基本情况1.1.1县城基本情况县城概况:邻水,古称邻州。隶属于世纪伟人邓小平的家乡四川省*市,川陕渝鄂重要公路交通要道。邻水也是四川省距离重庆主城区及两江新区最近城市,*县城建成区面积达21.1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达25万人,县城化率达41.1%,先后成功创建为省级卫生县城、省级文明县城”和全省环境优美示范县城。 位置境域:*县介于东经1064110718,北纬30013033之间,紧靠重庆市,东邻重庆市长寿县,南
6、连重庆渝北区,西靠*市,北接达州市。 地域地貌:*县属川东褶皱平行岭谷低山丘陵区,境内华蓥山、铜罗山、明月山三条山脉背斜平行排列,形成“三山两槽”的特殊地貌,深丘、浅丘、台地、平坝兼而有之。气候条件:邻水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冬暖春早,夏长秋短,水热兼优,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土地肥沃,资源丰富。1.1.2垃圾产生现状县城垃圾产生现状:*县主要街道的环境卫生实行定点定人,分片包干,每日早晨清扫一次,下午保洁,城区现采用垃圾桶、垃圾房等垃圾收集设施来收集垃圾,不到50米就有一个垃圾桶;城乡村内道路都有垃圾桶,原来铁水河村是个“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的偏僻村落现都有崭新的面貌。垃圾的运输
7、则主要采用垃圾车。原来城市生活垃圾经收集后送至*县柑子镇垃圾清运站建在第五税务所旁,使用多年,垃圾时常堆积较多,招来许多蚊蝇,阵阵恶臭令人作呕,污染空气,还污染旁边的河道和地下水,给周围居民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很大烦恼和健康隐患。在*县地税局的努力下,现已将搬迁垃圾清运站搬迁。1.1.3现有环卫设施随着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深入开展,*县借“创建园林城市”和“省级卫生县城”复审喜获成功之东风,在全县再次掀起环境卫生治理高潮,为争创“国卫”夯实基础,全县逐渐形成城乡环卫一体化大格局。目前,*县90%的自然村(居)都设置了垃圾收集池(桶),基本实现了垃圾统一收集,城乡环卫一体化全覆盖。 4个垃圾中转站全部
8、建成并正常运转,配备密闭压缩车4辆,小型垃圾车15辆;设置密闭式垃圾箱(桶、池)2.75万个,配备垃圾收运车辆540部,全县逐步建立起了“村收、镇运、县处理”的垃圾收运体系,城乡环卫一体化全覆盖管理逐渐显现。1.2设计依据(1)*县总体规划20132030(2)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3)*县气象资料 *县气象局(4)*县垃圾填埋场地形图(1:500)(5)*县垃圾处理工程供电、供水资料(6)业主提供的其他基础资料1.3相关标准和规范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理技术规范 GB50869-2013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 GB16889-2008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防渗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CJJ 113-20
9、07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封场技术规程 CJJ 112-2007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理工程项目建设标准 (2001)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 GB16889-2008填埋场用高密度聚乙烯土工膜 CJ/T234-2006 城市环境卫生设施设置标准 CJJ27-2005城市环境卫生专用设备 CJ/T16-21-1999生活垃圾填埋场环境监测技术要求 GB/T 18772-2008聚乙烯PE土工膜防渗工程技术规范 SL/T231-98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规范 GB50290 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控制标准 GB12348-90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 GB14554-93室外给水设计规范 GB50013-200
10、6室外排水设计规范 GB50014-2006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 GB50015-2003厂矿道路设计规范 GBJ22-87民用建筑设计通则 GB50352-2005建筑采光设计标准 GB/T50033-200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2006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规范 GB 50067-97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GB 50189-2005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JGJ134-2001小型水利水电工程碾压式土石坝设计导则 SL189-96浆砌石坝设计规范 SL25-2006碾压式土石坝设计规范 SL274-200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2008建筑地基处理技
11、术规范 JGJ79-2002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2-2002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GB50021-2001四川省建筑地基基础质量检测若干规定 2004.7.1执行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2002砌体结构设计规范 GB50003-2001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JGJ16-20081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 GB50053-94工业与民用电力装置的接地设计规范 GBJ6583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 GB50052-95低压配电装置及线路设计规范 GBJ5483建筑防雷设计规范 GBJ57-2004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68-2008给排水构筑物工
12、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141-2008总图制图标准 GB/T 50103国家现行的其他标准和规范1.4设计原则本工程拟在*县设计一座符合国家及地方规定的平均处理规模为260t/d的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以解决生活垃圾的处置问题,以生活垃圾“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三化为原则,达到无害化为最终的目的。主要遵循以下原则:(1)垃圾处理场以实现垃圾“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为指导方针,结合国情,本着因地制宜,技术可行,经济合理的设计原则,以达到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2)选择先进可靠的工艺、高效节能的设备、适合国情的自控方案、经济合理的土建结构型式,使垃圾处理场能实现科学管理、运
13、行简便可靠、成本低,从而发挥较好的投资效益。1.5设计范围本可行性研究报告主要承担以下研究内容:(1)项目建设必要性;(2)项目所在地城市垃圾现状及产量预测;(3)项目处理能力预测;(4)项目建设规模的论证;(5)垃圾处理工艺方案比选;(6)工程设计;工程设计主要包括垃圾产生量、填埋场处理能力的预测;填埋场库容计算、渗沥液产量计算、调节池设计、截洪沟计算;防渗工程、防洪工程、渗沥液收集系统、填埋气体导排系统、场区道路以及封场系统的设计。2生活垃圾现状及建设的必要性2.1生活垃圾特性县城生活垃圾组分构成复杂,受县城居民的生活水平、能源结构、食物种类、风俗习惯等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了解县城垃圾的组
14、分及其发展变化的趋势,对于选择垃圾处理技术是十分重要的。根据现场调查和类比相同地区生活垃圾的特性,本工程所在区域生活垃圾组成见表1所示: 表1 垃圾组成表物料名称占总重量得百分数()无机物42.50有机物21.00金属3.00玻璃1.50纸、纸板1.50竹木1.00塑料2.50灰土15.50其他11.50总计100由于*县正在大力兴修建筑物又管理制度不完善,建筑废弃物混杂在生活垃圾中,造成生活垃圾中无机物含量较高;垃圾混装收集、清运,垃圾组成较为复杂;由于经济主要由了旅游与学校拉动,不够发达,加之邻水周边人员较多养殖畜禽,大多数厨余垃圾都被利用起来,学生产生的废书废纸也及时被垃圾回收站收购。这
15、形成了项目区生活垃圾热值较低,可利用组分比例相对较少等特点。2.2垃圾收运及处理现状及存在问题2.2.1垃圾的收运2.2.1.1收集方式整个县城上各地方收集垃圾方式有所不同:公共场所是混合收集,人工清扫地方式定点统一收集未经任何处理的原生废物;学校范围主要以分类收集为主,根据废物的种类和组成分别进行收集的方式;其他垃圾属于随时收集,对于产生量无规律的固体废物,如采用非连续生产工艺或季节性生产的工厂产生的废物,通常采用随时收集的方式。2.2.1.2收集车*县现有垃圾车主要是大型垃圾收运车,垃圾环卫车以及小推车。2.2.1.3转运方式在建设的转运站属于小型中转站,是以开顶直接装载式转运垃圾,该种形
16、式是直接在集装箱上开顶,垃圾收集车直接在顶上卸料。2.2.1.4中转站设计为了减少垃圾清运过程的运输费用邻水政府在垃圾产地(或集中地点)至处理厂之间所设的垃圾中转站。在此,将各收集点清运来的垃圾集中,在换装到大型的或其它运费较低的运载车辆中继续运往处理场。转运站的转运能力可达300吨/天。转运站的设置地点及规模是在符合城市总体规划和城市环境卫生行业规划要求的前提下,综合考虑经济、技术及人民满意程度的情况下选在靠近服务区域的中心或垃圾产量最多,交通方便的地方建立起来的,并且将垃圾转运站与垃圾回收利用场建在一起。这种情况转运出去的垃圾已改变原来的性状和数量,而成为回收利用后的残留物。2.2.2处理
17、现状现采用垃圾桶、小推车中转站等垃圾收集、储存设施来暂时收集存放垃圾。垃圾的运输则主要采用垃圾车。县城生活垃圾经收集后送至*县的护城河边上的山坡倾倒。2.2.3存在的问题目前的垃圾收运系统和处理方式存在以下问题:1、由于采用人工清扫地方式,环卫工人劳动强度大,邻近市场的局部街道清扫不及时。2、在现有的简易垃圾收集点,垃圾无法及时清运,造成收集点成了垃圾堆,形成一个个污染源,对周围居民生活造成极大危害。3、垃圾运输车辆落后,垃圾几乎没有压实,运输效益低,不能容许数辆收集车同时卸料;而且装载过程不密封,环境污染和蚊蝇,臭气问题较为严重;飞撤垃圾现象时有发生,严重造成二次污染。4、露天堆放的垃圾臭气
18、四溢,蚊蝇孳生,啮齿动物出没,对周围环境产生恶劣的影响。特别是离河水较近,污染河流。5、自然堆放的垃圾未经压实,垃圾堆放地的地面利用率低,垃圾堆放占用地面越来越大,堆放的垃圾表面无覆盖层,较轻的垃圾随风四处飘散,使垃圾蔓延到更大的地面,形成更大的污染面。6、无必要的防渗措施,垃圾渗滤液渗入地下,对地下水形成污染。7、无渗滤液收集、处理设施,垃圾渗滤液对周围地面环境地表水系产生污染。8、缺少垃圾场气体收集系统,垃圾中的有机物在分解的过程中产生的甲烷会在垃圾堆中蓄积,成为事故的隐患。9、对现有的垃圾堆放场进行了人为的简单焚烧处理,且无任何环境保护措施,在燃烧过程中产生了大量有毒有害气体,对大气造成
19、了严重的二次污染。10、由于对放时间较长,容易产生大量甲烷等易燃气体,加之周围有树木草丛,夏季自燃易引发火灾。2.3项目建设的必要性2.3.1促进生态镇县城的建设*县自从2013年实施*县城南镇四措并举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工作。一是责任落实到位。先后召开动员会、推进会,对全镇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工作进行周密安排部署,镇、村、组层层分解责任,划定卫生包干责任区,与农户签订门前“五包”责任书。二是宣传发动到位。组织镇村干部50余人进村入户参加“农村生活垃圾集中处理”宣传活动,通过完善环境治理宣传栏、张贴发放村规民约、八个必知以及进村入户培训农户等措施,把农村垃圾治理常识、理念及分类处理知识送到每个农户
20、,极大地提高农民环境保护意识,营造了良好的治理氛围。三是组织保障到位。成立由包片领导、驻村干部、村三职干部组成的16个驻村工作组,进驻各村开展垃圾治理工作;加大硬件设施建设,新建垃圾池20余座,新设置垃圾桶10个;每村划拨工作经费1000元,安排绩效考核资金1.6万元。目前,全镇已清除卫生死角和陈年垃圾约30吨。四是督查考核到位。成立督查考核小组,定期对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情况进行专项督查,对进度迟缓、治理效果差的村给予全镇通报,并扣除相关责任干部绩效考核。2.3.2促进发展旅游业的需要 邻水位于华蓥山下,有当年华蓥山游击队战斗遗址,有天意谷(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和黄桷树公园(国家AAA级旅游
21、景区)有“生物活化石”之称的桫椤林,有御临河小三峡,有“千岛洪湖”,有明月山温泉,有号称“川西峨嵋,川东华蓥”的佛教圣地华蓥山寺庙,有罗家洞森林公园,有天然“穿心洞”,还有九峰溶洞群。环境是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改善投资环境及旅游观光环境的必要条件。城镇垃圾问题伴随城镇化进程日趋突出,已经成为一个人民关心、旅游观光者留心、新闻媒体关注、对政府部门压力较大的一个社会问题。要大力发展旅游产业,就有必要首先解决城镇的环境卫生问题,改善城镇的环境质量,为广大旅游观光者提供一个舒适、优美和健康的环境。有鉴于此,建设一个规范化的卫生填埋场已成为*县大力发展旅游业的需要。2.3.3县城科教发展的需
22、要2013年,邻水教育事业统筹推进。素质教育深入开展,“五个教育”协调发展。教育质量领跑全市,高考多项指标连续20年保持全市第一,中考综合指标蝉联全市“六连冠”。教育民生全面实施,“大班额”化解初显成效,邻水职中教学综合楼、合流职校中职能力建设、邻水中学新建教学楼等项目推进顺利,邻水中学、邻水二中被复核确认为省一级、二级示范性普通高中。教育投入7.3亿元,增长6%。至2011年,*县有科技情报研究所、生产力促进中心、科技开发中心等3个专门科研开发机构和特种养殖、中药材等13个民营科研开发机构,并与中国柑桔研究所、四川大学、重庆大学、四川农业大学、西南大学等高等院所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协作关系,九五
23、期间,*县各类科研开发机构共计承担各级各类科研课题175项、获得国家、省、市级重大科技成果28项,各级科技奖132项,申请21项专利,获得智能净化供水机节能环保便池、自动定量称等18项国家专利授权。2014年,*县五次获得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连续五年获得全市科技工作综合目标考核第一名,率先在全省建立省生产力促进中心邻水分中心,县本级科技投入突破200万元。创建省级高新技术园区、省技术创新工程示范县、省知识产权示点园区和*市汽摩产业研究院。*县要大力发展科教事业良好的环境卫生条件是必不可少的。对于一个城市来说,城镇环境卫生设施是城镇现代化进程的重要标志之一,大量垃圾露天堆放,造成堆场附近臭气冲天
24、,老鼠成灾、蚊蝇孳生,并产生相当数量的氨、硫化物等污染物向大气释放,严重污染了当地大气环境,对周围居民身体健康也造成一定程度的危害;垃圾堆放场由于没有防渗措施,其产生的渗滤液会对境内河流及地下水造成污染,降低水环境质量。除此之外,无任何覆盖的垃圾堆放场还严重影响了城市形象和人们的视觉感观。基于上述,在建设规范的卫生填埋场,对县城产生的生活垃圾进行无害化处理,已成为保护当地生态环境和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迫切需要。2.3.4县城环境综合整治、县城建设的需要第一产业,2013年,邻水农业产业基地快速推进,新建粮经畜高产示范基地3.5万亩,产业及基础设施一次成型,东槽产业环线闭合带全线贯通;渝丰葡萄园、
25、八耳祖代猪场、关河种鸡场、兴仁万亩核桃基地基本建成;新建农民新村7个。优势产业发展壮大,新建成脐橙基地2.6万亩,成功引进成都圣德公司投资开发脐橙产业,建成投用西南一流的脐橙商品化处理生产线,“邻水脐橙”在获得国家地理标志登记农产品、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基础上,再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粮食总产44.7万吨,发展蔬菜45万亩,出栏生猪87.1万头。第二产业,邻水克服经济减速、煤矿关停影响,工业经济发展快、势头好。七大园区竞相发展。城南机电园、高滩川渝合作示范园突破推进,丰禾轻工园、磬滩铸造园、红狮建材园加快建设,规划启动渝邻物流园、九龙农产品加工园,经开区完成征地拆迁及场平3700余亩,新建标准厂
26、房32万平方米、道路10公里,园区新拓展面积8.5平方公里。第三产业,2013年,天意谷创国家4A级景区通过省检查组验收,黄桷树公园成功创建为国家3A级景区,白龙峡景区招商成功、实现首漂;铜锣山生态旅游度假区、梁板清水溪等乡村旅游实现突破。综上所述,为了满足的发展和人民对环境质量的要求,提高的城市形象,保护邻水河水资源环境,做好生态与环境保护,建设县城生活垃圾处理场是非常必要的。3填埋场的选址3.1填埋场选址原则3.1.1选址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规范(CJJ172004)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理工程项目建设标准 (建标124-2
27、009)城市环境卫生设施规划规范(GB50337-2003)等。3.1.2选址原则环境保护原则:1、填埋场防洪标准应符合:大型填埋场(库容大于500万m3)按50年一遇设计,100年一遇校核;其余按20年一遇设计,50年一遇校核;2、离居民住宅区50m以外;3、不应设在国家自然保护区、风景区、文物古迹区、国防设施用低区;4、水源保护区下游,夏季主导风向下风向。工程学及安全原则:1、库容足够、使用年限宜10年以上,特殊不低于8年;2、运距合理,交通方便;3、防渗处理容易;4、有较丰富的土源;5、尽可能利用天然地形条件,减少土方工程量经济原则:1、尽量利用荒地、山谷;2、尽量提高单位面积上的填埋量
28、,即填埋场的空间利用系数E;3、尽量减少工程量;4、运行管理经济合理;5、封场后综合开发利用;法律及社会支持原则:1、必须符合城市用地规划、区域环境规划,城市总体规划以及环境卫生专项规划;2、符合国家以及当地的有关法律、法规;3、注意公众舆论和社会影响;4、尽量符合城市给水排水设施规划3.2选址工作程序垃圾场的选址条件主要有远离市区、住宅区、工业区,不接近水源和河流小溪,最好选址是低於地面水平面很多的地区,不用花太多人力去挖掘山坑埋藏垃圾。也要有垃圾车辆来往方便的道路,为此需要经过以下程序: 确定填埋场选址的区域范围 资料的收集 场址候选(3个或3个以上) 野外踏勘 对预选场地的社会、经济、法
29、律、地形、地质条件调查 场址的预选(推荐2个或2个以上预选场址) 编制预选场地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预选场地的初勘工作 预选场地的综合地质条件评价技术报告 场址确定,完成选址报告或可研报告。3.3场址比选3.3.1场址方案特征3.3.1.1黄泥塝场址黄泥村曹家坝,位于*县东南方,御临河以南的山坳,距市城区中心约14公里。1、有利条件(1)该场址位于县城段下游,符合选址规范要求。(2)该场址东、西、南三面环山,场址地形为向北略倾的U形山谷,经由两山对峙的峡口与外连接,谷口比较狭小,适宜建设垃圾场。(3)该场址谷内相当宽阔,山坡比较平缓。场址占地面积约150多亩,总库容约200万立方米,能满足项目设计
30、规模的要求。(4)该场址山体植被较差,谷内既没有地下水出露,也没有地表水形成径流。(5)该场址虽然位于城市夏季风向的上侧方,但中间有山峦阻隔,且离市城区较远,有足够的保护距离。(6)当地居民对项目建设能够接受。2、不利因素(1)在生态乡镇尚未规划之前,该场址只能依靠现有简易公路实现交通联系,道路狭窄,路况较差,途中还须经过1个县城居民聚集区和2个乡镇居民聚集区,道路拓宽,成本巨大,且环境敏感点较多。(2)该场址附近500米控制范围内有居民24户,其中楼房14户、平房10户,谷底及谷口有农田约28亩,拆迁相对较多。3.3.1.2曹家坝场址黄泥村曹家坝一组,位于*县东南方,御临河以南的山坳,在黄家
31、垉场址以西500米处,距市城区中心约13.5公里。1、有利条件(1)该场址位于*县城段下游,符合选址规范要求。(2)该场址东、西、南三面环山,场址地形为向北倾斜的V形山谷,经由两山对峙的峡口与外连接,谷口狭小。(3)该场址虽然位于城市夏季风向的上侧方,但中间有山峦阻隔,且离市城区较远,有足够的保护距离。2、不利因素(1)该场址谷底狭窄,山坡陡峭,场址占地面积约100多亩,总库容约160万立方米,不能满足项目设计规模的要求。(2)该场址附近500米控制范围内有居民约40户,谷口有农田约5亩,当地居民对项目建设表示不愿接受。(3)在生态乡镇尚未规划之前,该场址只能依靠现有简易公路实现交通联系,道路
32、狭窄,路况较差,途中还须经过1个城市居民聚集区和2个乡镇居民聚集区,道路拓宽,成本巨大,且环境敏感点较多。(4)该场址山体植被较好,且山谷为当地居民饮用水源地,项目建设需要为当地居民重建取水水源,不符合环评有关规定。3.3.1.3滴水涯场址八角村四组滴水涯场址,位于*县东南部,二龙河中下游南部山区,在原滴水涯垃圾简易处理场西侧约800米处的山坳,距市城区中心约15公里。1、有利条件(1)该场址东、西、北三面环山,场址地形为向南倾斜的U形山谷,经由两山对峙的峡口与外连接,谷口狭窄,适宜建设垃圾场。(2)该场址谷底宽阔,山坡较缓,场址占地面积约150多亩,总库容约200万立方米,能满足项目设计规模
33、的要求。(3)建设中的文殊街从该场址附近经过,届时交通条件很好。(4)该场址由于距原滴水涯简易垃圾堆放场仅800米左右,加上当地生产生活条件比较艰苦,当地居民对项目建设表示乐意接受。(5)该场址位于二龙河中下游,城市夏季风向的上侧方,且距较近,但场址朝向为坐北朝南,其背面所靠山峦自然将其阻隔在市城区范围之外,同时该场址自然水流为由北向南再转东汇入二龙河下游,同样符合选址规范要求。(6)该场址山体植被差,谷内既没有地下水出露,也没有地表水形成径流。(7)该场址附近500米控制范围内仅有居民8户,农田约10亩,无经济林作物,项目建设拆迁量少。2、不利因素(1)在文殊街未建成之前,该场址只能依靠现有
34、简易公路实现交通联系,道路狭窄,路况很差,沿途居民较多,存在环境敏感点。(2)的饮水通道从该场址库区高端尾部经过,须建设垃圾子坝,将该水管通道隔离在垃圾填埋场范围之外。(3)该场址内铺设有国防光缆,项目建设需要将国防光缆移位,虽然该国防光缆不在军事禁区和军事管理区范围之内,移位成本也不大,但必须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军事设施保护法的有关规定办理移位申报审批手续。3.3.1.4古来溪场址兴星村古来溪场址,位于东南部山区,现有公路距市城区中心约25公里,张沅公路建成通车后距市城区中心约15公里。1、有利条件(1)该场址远离区,既能满足在城市夏季主导风向的下方又能满足在水源的下游两个选址条件。(2)该场
35、址南、北、西三面环山,场址地形为向东倾斜的V形山谷,经由两山对峙的峡口与外连接,谷口狭窄。(3)张沅公路贯通后,该场址交通便捷。(4)该场址附近500米控制范围内无居民拆迁,谷内仅有一个生猪养殖场及1.5亩农田。(5)当地村民对项目建设表示能够接受。2、不利因素(1)张沅公路贯通之前,交通非常不便。(2)该场址位于省道与河流对岸,项目建设需要在河上架设高架桥。(3)该场址谷底狭窄,山坡陡峭,场址占地面积约100多亩,总库容约160万立方米,不能满足项目设计规模的要求。(4)该场址山体植被丰富,周围植被及水原生态非常好,项目建设环境影响大。3.3.1.5二龙桥场址二龙桥场址,位于东北方向,八角村
36、以北约15公里处的山坳,距市城区中心约32公里1、有利条件(1)该场址位于城市夏季风向下方,符合选址规范要求。(2)该场址东、西、北三面环山,场址地形为向南倾斜的U形山谷,经由两山对峙的峡口与外连接,谷口狭窄,适宜建设垃圾坝。(3)该场址谷内宽阔,山坡陡峭,场址占地面积约150多亩,总库容约200万立方米,能满足项目设计规模的要求。(4)该场址附近500米控制范围内无居民房屋拆迁。(5)该场址所在地龚家垴村群众基础好,当地居民对项目建设乐意接受且态度积极。2、不利因素(1)该场址距黎家核心景区仅10余公里,与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千岛洪湖旅游度假区仅一山之隔,且位于御临河邻水段上游,不符合选址规范
37、要求。(2)该场址山体植被丰富,地表水汇集形成径流穿过沿公路由东向西流经八角村,同时山谷为当地部分居民饮用水源地。(3)该场址进场道路建设须拆迁居民楼房2户、宅基1户,并征收土地约18亩。3.3.1.6比较结论1、黄泥村曹家坝黄泥塝场址、八角村四组滴水涯场址、二龙桥场址3个备选场址总库容均在200万立方米左右,能满足中心城区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填埋场设计规模要求。黄泥村曹家坝与兴星村古来溪场址2个备选场址总库容均在160万立方米左右,不能满足规模要求。2、龙桥场址与县城总体规划确定的沙堤旅游度假区距离较近,山体植被丰富,项目建设将影响周边生态环境,并对下游城市水环境污染较大,不太适宜建设垃圾
38、填埋场。对比之下,黄泥村曹家坝黄泥塝场址、八角村四组滴水涯场址2个备选场址适宜中心镇区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填埋场项目建设,与滴水涯场址比较,黄泥塝场址场道路交通条件差,拆迁成本高,不是备选场址中的最佳方案,滴水涯场址最为适宜。3.3.2选址的环保和理性分析1、道路条件好,进入库区仅需新建公路约1公里。2、地形条件好,库区入口较小,库底面积较大,周边山体落差较大,总库容约200万立方米,能满足项目使用20年的要求。3、地质构造条件好,库区周边山体由强风化的页岩构成,地表水汇水面积不大,设计时容易处理,未发现山洪隐患。4、场址范围内植被差,主要是零星小灌木,经济林木极少,项目建设对生态环境破坏小
39、。5、库区峡口较小,能使垃圾处理系统形成自然封闭,项目运营作业过程中气味对周边环境影响很小,不会形成二次环境污染。6、本场址与原简易垃圾堆放场只有一山之隔,既便于垃圾的集中处置,避免增加新的污染源,又具有一定的群众基础。7、本场址位于地形图短轴线上,垃圾运输距离短,运输成本地低。县城规划部门意见:*县规划管理局认为,黄泥塝场址场地规模能满足相关要求,山体植被较差,对沿途居民的影响也较小,为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第二垃圾卫生填埋场,并已经中规院专家论证,选址符合城市规划要求,有利于城市长远发展。滴水涯场址场地用地规模大,山体植被差,交通方便,拆迁少。但该场址与城市距离太近,的引水渠从场中穿过,对城市
40、周边环境影响较大,还有国防光缆需要移位,不是备选场址中的最佳方案。项目主管部门意见:*县环卫处认为,滴水涯场址场地用地规模大,能满足项目设计规模的要求;场地谷口狭窄,适宜建设垃圾坝;山体植被差,环境影响小;交通方便,拆迁少;距原滴水涯简易垃圾堆放场距离近,群众心里接受程度较好;虽然位于二龙河中下游,城市夏季风向的上侧方,且距区较近,但场址朝向为坐北朝南,其背面所靠山峦自然将其阻隔在市城区范围之外,同时该场址自然水流为由北向南再转东汇入御临河下游,符合选址规范要求。4垃圾处理工艺设计4.1国内外垃圾处理工艺现状4.1.1 国外垃圾处理状况由于城市生活垃圾成份复杂,又受经济发展水平、自然条件及传统
41、习惯等因素的影响,因而各国对城市垃圾的处理一般随国情而异,并且一个国家的不同地区也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和工艺,没有统一的模式。就目前广泛应用的填埋、堆肥及焚烧等垃圾处理技术而言,各国采用这些方法的比例也因诸多因素有着较大的差别,详见表2:表2 各国三种垃圾处理方式所占比例方法国家填埋()堆肥()焚烧()法国402238日本234.272.8德国65332英国88111美国75510荷兰45451比利时62929瑞士20-80丹麦181270奥地利59.82416.3瑞典351055澳大利亚621124从上表可见,作为城市生活垃圾最终处置较为行之有效的方法,填埋处理占有较大比例。由于国外城市发达,
42、居民生活水平高,所产生的生活垃圾有机物含量高,热值较高,因此自70年代中期起,焚烧法处理垃圾的技术也开始快速发展,到近期,在部分发达国家,已成为主要的垃圾处理技术。4.1.2 国内垃圾处理状况我国的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在1990年前,全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率不足10%,进入90年代以后,垃圾处理水平不断提高,生活垃圾清运量的增长态势可以分为3个阶段:1992年前为稳定增长阶段;19922000年基本上是平稳增长阶段,变化不大;2001年后迅速增长。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自1990年急剧增加,19951999年基本稳定,1999年后有下降趋势。由于改革开放后,环卫部门加大了垃圾处理力
43、度,使垃圾无害化处理率逐年上升。从1986年到1995年,全国的城市垃圾和粪便处理场由23座增加到900多座。其中垃圾处理的主要方式是填埋,约占全部处理量的70%以上,其次是高温堆肥,约占20%以上。一些城市建设了大中型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工程,如日处理能力在6000吨以上的上海老港填埋场等。在堆肥方面全国已建成堆肥场数十处,主要是以无锡、常州为代表的机械化堆肥和以天津、鸡西为代表的简易高温堆肥技术;垃圾焚烧处理场投入运行的仅深圳、乐山等少数城市,另有北京、上海、天津等沿海城市拟建或正在建设焚烧厂。4.2垃圾处理工艺简介4.2.1 垃圾处理工艺简介目前国内外广泛采用的处理方法是卫生填埋法、堆肥法和焚烧法等,概述如下:1. 卫生填埋法卫生填埋法是将垃圾堆置于一定场地内,并对场地进行防渗处理,通过对垃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