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通用版带答案高中历史下高中历史统编版下第五单元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解题技巧总结.docx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2158023 上传时间:2024-05-21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4.2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通用版带答案高中历史下高中历史统编版下第五单元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解题技巧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通用版带答案高中历史下高中历史统编版下第五单元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解题技巧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通用版带答案高中历史下高中历史统编版下第五单元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解题技巧总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通用版带答案高中历史下高中历史统编版下第五单元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解题技巧总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通用版带答案高中历史下高中历史统编版下第五单元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解题技巧总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通用版带答案高中历史下高中历史统编版下第五单元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解题技巧总结1单选题1、古代科学的技术进步主要依赖于使用者对实用技术的继承和发展,近代以来,科学与技术开始相互联系,并逐步走向密切结合,涌现出了众多发明创造,在以下技术成果中,属于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的是ABCD答案:B解析:是珍尼纺纱机,属于第一次工业革命;是计算机,属于第三次科技革命;是蒸汽机,属于第一次工业革命;是汽车,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B项正确,排除ACD项。故选B项。2、在-四个国家发生的事件,对世界历史产生了重大影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爆发了西里西亚织工起义B掀开了1848年革命的序幕C诞生了首个社会主义国家D

2、拟定并发表了共产党宣言答案:B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848年1月西西里岛人民起义揭开了革命的序幕,西西里位于意大利,是意大利,B项正确;西里西亚织工起义发生在德国,是英国,排除A项;首个社会主义政权是苏俄,是法国,排除C项;诞生了科学社会主义思想诞生在英国,是德国,排除D项。故选B项。3、美国人所使用的电力从1902年的60亿千瓦时提升到1929年的1180亿千瓦时,人均使用电力从79千瓦时提升到960千瓦时。在同一时期,电力价格从1902年的每千瓦时16.2美分降至1929年的每千瓦时6.3美分。这一时期美国电力的发展A得益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新模式B为二十年代繁荣发展创造条件C国际形势趋

3、向平缓对经济的影响D为经济危机的爆发埋下了隐患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早期,受第二次工业革命影响,美国人用电量和人均用电量增加近二十倍,电力价格下降到原来的三分之一多点,说明当时电力的发展为二十年代美国的繁荣发展创造条件,B项正确;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新模式是大危机爆发后才出现的,排除A项;材料并未强调国际形势趋向平缓对经济的影响,排除C项;电力的发展是生产力进步的表现,不是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排除D项。故选B项。4、18世纪英国大量开采蕴藏丰富的煤炭资源,逐渐摆脱了因森林面积缩减、木材短缺而引发的能源危机,英国经历了从以有机能源为主到以化石能源为主的能源革命。这场革命()A有利于

4、对环境污染的治理B促进了石化重工业发展C为新技术应用创造了条件D使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答案:C解析:由材料可知,英国能源革命推动了矿产资源的开发,有利于能源工业动力的变革,为新技术应用创造了条件,C项正确;煤炭的大量使用会产生废气,不利于对环境污染的治理,排除A项;石化重工业发展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B项;材料主要体现的是能源革命为新技术应用创造了条件,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5、19世纪下半叶,德国农业生产增加了33.5倍,每个劳动力的产量增加了22.5倍。在容克地主组织的“农场主同盟”的影响下,国家不断给予农业“救济”“补贴”,并保障了较

5、高的粮价。这说明当时德国A农业优先战略成效显著B政府力促民族经济发展C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形成D贸易保护主义政策松弛答案:B解析:19世纪下半叶,德国通过王朝战争实现了统一,通过建立集权制度和福利政策干预经济发展,在国际贸易中推行贸易保护主义,B项正确,排除D项;此阶段德国正在进行第二次工业革命,农业生产力大为提高,但工业发展成就更突出,排除A项;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形成于二战后,排除C项。故选B项。6、凯伊的发明“打破了原始工业的平衡,也即纺纱和织布之间的平衡,(使)棉纱供不应求。”这一发明是A飞梭B手摇纺纱机C水力纺纱机D骡机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凯伊发明飞梭,大大提高了织布效率,也刺激了对

6、棉纱的需求,A项正确;手摇纺纱机是工业革命开始标志,排除B项;水力织布机是1785年英国制造由水力驱动的织布机,与材料无关,排除C项;骡机由英国工人克隆普顿受到骡子的启发发明于1779年。是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纺纱机的一项重要成就,与材料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7、巴黎公社采取的一系列革命措施有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废除旧军队和旧警察实行七小时工作日由工人合作社管理工厂ABCD答案:B解析:巴黎公社采取的革命措施: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建立立法与行政合一的政权机关和司法机构废除旧军队和旧警察,代之以国民自卫军和治安委员会人民有权监督和罢免由选举产生的公职人员,所有公职人员的工资不得超过熟练工人的工资由工

7、人合作社管理工厂;实行八小时工作日综上,正确,B项正确;排除ACD项。故选B项。8、依如表数据,可推知当时英国17001831年英国工商业年增长率(%每年)年份工业商业170017600.710.69176017801.510.71178018012.111.32180118313.012.13A工业化已经完成B商业化停滞不前C社会福利大幅改善D社会结构剧烈变化答案:D解析:据表格数据可以看出,从1700年到1831年,英国的工商业增长率不断提升,说明英国的工商业得到大幅增长,这也就有可能导致社会结构的剧烈变化,D项正确;仅根据工商业增长率不能说明工业化已经完成和社会福利大幅改善,排除AC项;

8、根据商业的年增长率可知商业化并非停滞不前,排除B项。故选D项。9、马克思认为,巴黎公社的选举“彻底清除了国家等级制,以随时可以罢免的勤务员来代替骑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的老爷们,以真正的责任制来代替虚伪的责任制,因为这些勤务员总是在公众监督之下进行工作的”。马克思意在说明巴黎公社A着力建立高效型政府B重视工人阶级主人翁精神C体现了分权制衡原则D推动了政治生活的民主化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可知,马克思认为巴黎公社的政权建设清除了等级制,强调公社的责任制,加强对公社的监督,这有利于推动政治生活的民主化,D项正确;“着力建立高效政府”在题干所给材料信息中无法体现,排除A项;题干所给材料信息未体现公社

9、重视工人阶级的主人翁精神,排除B项;题干所给材料体现了公众对公社的监督,不能体现分权制衡原则,排除C项;故选D项。10、19世纪30年代,英国铁路多由私人公司修建,路轨宽窄不同,轨道制造业没有统一的规范。1846年英国议会立法规定,未来所有铁路公司都必须采用“标准铁轨”。议会的这一举措A有利于全国铁路网的建设B推动英国工业革命的兴起C促进统一的中央政府建立D加速了铁路国有化的步伐答案:A解析:根据所学可知,工业革命中“标准铁轨”的推行,有利于全国铁路网的建设,A项正确;当时已经兴起,排除B项;中央政府已经建立,排除C项;材料没有体现国有化,英国是私有,排除D项。故选A项。小提示:11、如表为1

10、8411848年英国议会铁路法的授权情况。据此可知A工业革命引发交通变革B政府规范铁路建设发展C工厂制度提高生产效率D英国形成全国铁路网络答案:B解析:据题意可知,英国修建铁路都要依据议会所指定的铁路法获得授权,由此可知是政府在规范铁路的建设发展,B项正确;仅根据获得授权的公司数量和获批铁路的长度无法说明引起交通变革和形成全国铁路网络,排除AD项;表格内容没有涉及到工厂制度的影响,排除C项。故选B项。12、英国当时的教育模式是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但初等教育的普及化却并不能创造和支持出更先进的生产力,工业革命的技术创新并不复杂,人人能从变革中受益,教育的边际收益因此递减,民众的教育需求也因此逐渐

11、减弱,唯有国家干预才能改变这种状况。这主要说明了A工业革命阻碍了英国初等教育的发展B工业革命促进了英国高等教育的发展C自由放任政策影响了英国教育的发展D工业革命推动英国家教育观念的转变答案:D解析:依据材料“工业革命的技术创新并不复杂,人人能从变革中受益,教育的边际收益因此递减,民众的教育需求也因此逐渐减弱,唯有国家干预才能改变这种状况”可知,英国工业革命的发展迫切需要国家对教育进行干预,这说明工业革命推动英国家教育观念的转变,D项正确;A项中的“阻碍了”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依据材料“工业革命的技术创新并不复杂,人人能从变革中受益,教育的边际收益因此递减,民众的教育需求也因此逐渐减弱”可知

12、,工业革命不利于高等教育模发展,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工业革命推动英国家教育观念的转变,而非“自由放任政策影响了英国教育的发展”,排除C项。故选D项。13、19世纪后半期,德意志的鲁尔区煤产量从1850年的164万吨增至1869年的1200万吨,木炭铁的比例在1848年为100%,1863年仅为1.3%。这一变化表明德意志()A统一推进了工业化进程B已完成第一次工业革命C工业化得益于技术革新D经济发展速度超越英法答案:C解析:19世纪后半期,因机械采煤和煤产量激增,德意志从木炭冶铁为主,发展为普遍采用煤炭冶铁,促使铁质量和产量大增,表明德意志工业化得益于技术革新,C项正确;直到1871年初德国

13、才完成了统一,排除A项;仅有能源变化不能说明德意志已完成了第一次工业革命,排除B项;材料不能说明德意志经济发展“速度”超越了英法,排除D项。故选C项。14、随着欧洲跨国铁路的出现和19世纪后半叶电报的问世,确立国际公认的时区成为当务之急。据此可知()A社会革命是经济发展的根本助力B政治环境稳定推动了技术革新C工业革命密切了国际社会的联系D政府积极支持和鼓励科技创新答案:C解析:考查工业革命及其影响。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主要表明工业革命密切了国际社会的联系,确立国际公共认可的时区成为当务之急,C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社会革命及政治环境,排除A、B两项;政府的态度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D

14、项。故选C项。15、马克思指出,圣西门、傅里叶、欧文等人“看到了阶级对立,但看不到无产阶级方面的任何历史主动性。他们拒绝一切革命行动,想通过和平途径达到自己的目的。”为此,马克思强调阶级斗争的重要作用宣告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揭露资产阶级剥削的秘密批判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ABCD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看到了阶级对立,但看不到无产阶级方面的任何历史主动性。他们拒绝一切革命行动,想通过和平途径达到自己的目的”及所学知识可得,这些空想社会主义者没有认识到无产阶级的重要性和阶级斗争的重要性,同时马克思宣告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符合题意,A项正确;材料没有提及资产阶级的压迫、剥削无产阶级的弊端,不符合题意,材

15、料没有提及资产阶级,不符合题意,排除BCD项。故选A项。小提示:填空题16、工业革命的背景(1)英国光荣革命后,_。(2)英国_为工业提供了充裕的农产品自由劳动力和国内市场。(3)_提供了大量的原材料和广阔的海外市场。(4)英国手工工场积累的技术。(5)国内外市场的扩大和需求的增长。(6)工业革命是由一系列技术变革引起的,从手工劳动转向_的重大飞跃,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_。答案:国内政局稳定农业资本主义的发展殖民扩张机器生产英国根据材料“工业革命的背景”可知,英国光荣革命后,国内政局稳定;英国农业资本主义的发展为工业提供了充裕的农产品自由劳动力和国内市场;殖民扩张提供了大量的原材料和广阔的海外市

16、场;英国手工工场积累的技术;国内外市场的扩大和需求的增长;工业革命是由一系列技术变革引起的,从手工劳动转向机器生产的重大飞跃,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故填空1.国内政局稳定;2.农业资本主义的发展;3.殖民扩张;4.机器生产;5.英国。17、“第一国际”(1)背景: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和恩格斯发出了_的伟大号召。(2)成立:1864年,_在伦敦成立。(3)意义:推动了_的传播和_进入新阶段。答案:“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国际工人协会马克思主义国际工人运动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和恩格斯发出了“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伟大号召;1864年,国际工人协会在伦敦成立;第一国际的成

17、立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促使国际工人运动进入新阶段。所以文中空白处对应的文字依次为“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国际工人协会,马克思主义和国际工人运动。18、标志性成就:瓦特改良蒸汽机(1)1785年,经过进一步改进的_开始在棉纺织工厂使用。(2)影响:能产生巨大的动力,解决了生产动力受_限制的问题。蒸汽机是英国工业革命中伟大的技术发明,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主要_,也是生产技术史上的一次飞跃。动力技术的革新,催生了_的革命。答案:蒸汽机自然条件标志交通工具(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785年,经过进一步改进的蒸汽机开始在棉纺织工厂使用。(2)影响: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蒸汽机能产生巨大的动力,解决了生

18、产动力受自然条件限制的问题。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蒸汽机是英国工业革命中伟大的技术发明,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标志,也是生产技术史上的一次飞跃。动力技术的革新,催生了交通工具的革命。19、工业革命的背景内涵:工业革命是由一系列的技术变革引起的从_。首发在英国的条件:(1)政治方面:英国“光荣革命”后,_,政府积极鼓励经济发展。(2)经济方面:英国农业资本主义发展迅速,为工业发展提供了充裕的农产品、_。(3)对外方面:英国通过殖民扩张,促进了资本原始积累,获得了大量廉价的原材料和广阔的海外市场。(4)技术方面:_,为技术改革和机器发明提供了条件。生产技术进步为工业革命奠定了基础。(5)必要性:随着国

19、内外市场的扩大和需求的增长,手工生产的产品已不能满足需要,提高生产力成为当务之急。答案:手工劳动转向机器生产的重大飞跃国内政局稳定自由劳动力和国内市场工人的生产技术日益纯熟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工业革命是由一系列的技术变革引起的从手工劳动转向机器生产的重大飞跃;英国“光荣革命”后,国内政局稳定,政府积极鼓励经济发展;英国农业资本主义发展迅速,为工业发展提供了充裕的农产品、自由劳动力和国内市场;工人的生产技术日益纯熟等,为工业革命提供了技术条件。所以与空白处对应的文字依次为手工劳动转向机器生产的重大飞跃、国内政局稳定、自由劳动力和国内市场、工人的生产技术日益纯熟。20、创立:19世纪中叶,德国思想家

20、、革命家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广泛吸收人类优秀思想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工业革命引起的社会变化,总结工人运动的经验,共同创立了富有生命力的_。1846-1847年间,马克思和恩格斯先后在_建立了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和德意志_协会,还加入了德意志流亡工人的组织“_”并改组为“_同盟”。在伦敦召开的_同盟第二次代表大会上,马克思和恩格斯受大会委托起草同盟纲领答案:马克思主义布鲁塞尔工人正义者共产主义者共产主义者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中叶,德国思想家、革命家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广泛吸收人类优秀思想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工业革命引起的社会变化,总结工人运动的经验,共同创立了富有生命力的马克思主义。1846

21、-1847年间,马克思和恩格斯先后在布鲁塞尔建立了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和德意志工人协会,还加入了德意志流亡工人的组织“正义者同盟”并改组为“共产主义者同盟”。在伦敦召开的共产主义者同盟第二次代表大会上,马克思和恩格斯受大会委托起草同盟纲领。21、马克思主义的三大来源分别是德国的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法国的。答案:空想社会主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马克思主义吸收了人类优秀文化思想成果,它的三大来源分别是德国的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法国的空想社会主义,故答案为“空想社会主义”。22、完成下列提纲走向整体的世界A资本主义世界体系逐渐形成B欧亚、欧美新航路开辟C世贸组织顺应经济全球化趋势D欧

22、美主要国家实现工业化E国际联盟、联合国适应整体化进程的需要(1)1719世纪_新的交通、通讯工具缩短了世界的距离资本全球扩张,导致列强瓜分世界(2)若就提纲中的(1)展开陈述,应选择下列哪三则材料?A贝尔试用电话B通过设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促进国际贸易合作C欧洲对世界的支配是以蒸汽机为基础的D欧洲文艺复兴E截止1914年英法德三国资本输出的主要流向和数据答案:(1)结合所学可知,A;D;(2)ACE(1)结合所学可知,17-19世纪,工业革命开展,资本主义世界体系逐渐形成,因此对应A;结合所学可知,17-19世纪,工业革命开展,欧美主要国家实现工业化,对应D;(2)结合所学可知,17-19世纪

23、,工业革命开展,贝尔试用电话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A项正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是在二战后成立的,排除B项,结合所学可知,17-19世纪,工业革命开展后,世界逐渐形成东方从属于西方的格局,C项正确;文艺复兴时间是14-17世纪,时间不符,排除项;英法德是工业革命中的主要国家,E项正确。故选A、C、E三项。23、15世纪以后的社会转型根据提示完成下列大事年表。答案:A哥伦布;B万能蒸汽机;C君主专制;D权利法案;E议会至上;F人文主义;G理性;H三权分立相互制衡;I人权宣言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5世纪,新航路开辟时期,哥伦布到达美洲,开辟了欧洲到美洲的新航路,促进了文化的相互交流;1782,瓦特改良蒸

24、汽机,万能蒸汽机研制成功,推动了工业革命进程;15世纪末,英法等国的等级君主制演变为君主专制;1689年,英国通过了权利法案,确立议会至上原则,为限制王权提供给了法律保障;14世纪开始的文艺复兴运动提倡人文主义,把人从天主教神学束缚中解放出来;18世纪,启蒙运动在法国达到高潮,高扬理性主义的大旗,反对君主专制、等级制度和神权统治;1787年美国制宪会议通过了合众国宪法,确立了三权分立相互制衡、联邦制和人民主权原则,成立了联邦政府;1789年法国爆发大革命,颁布了人权宣言,推动了革命发展。24、巴黎公社的成立(1871.3.185.28)性质: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巴黎公社失败的根本原

25、因在于当时的资本主义仍然处于_时期答案:上升结合所学知识,巴黎公社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当时法国正处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法国的资本主义发展正处于上升时期,资本主义的弊端尚未完全暴露,资本主义发展依然具有旺盛的生命力,不具备爆发革命的客观条件。25、_的问世,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从此,_的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社会主义运动更加蓬勃地发展起来。答案:共产党宣言无产阶级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共产党宣言的问世,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从此,无产阶级的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社会主义运动更加蓬勃地发展起来;所以是共产党宣言,是无产阶级。材料分析题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某历史兴趣小组以“煤与近代英国”

26、为课题开展研究性学习,在研究过程中搜集了以下材料。材料一1700-1800年英国煤炭消费比例分配表1700年1750年1775年1800年家庭消费47.6%42.5%42.5%35.5%工业消费39.2%39.6%42.4%50.5%摘编自马涛英国煤炭工业发展与工业革命的关系材料二材料三笨拙是一份英国讽刺与幽默周刊,历史上其刊登了几十幅有关伦敦雾的漫画作品。下图为1880年发表的老煤王与雾魔。(1)根据材料一、二信息,概括该兴趣小组会得出什么结论,并加以说明。(2)把材料三作为研究问题的证据是否有价值,使用时需要注意什么?(3)材料三可以从怎样的视角拓展我们对问题的认识?答案:(1)结论:煤的

27、开采与使用推动了英国近代化。说明:18世纪以来,英国煤炭用于家庭消费较多,改善了居民的生活水平。用于工业消费的比例不断增加,一些煤的产地与棉纺织工业重要地区较近,说明煤炭成为工业发展的重要能源,为英国工业革命提供了强有力的能源基础。人口密集的城市大都靠近煤炭产区,交通便利,说明煤的开采与使用刺激了交通运输的发展,为交通运输业提供了能源。同时,也推动了英国的城市化进程。(2)有价值。材料三是艺术作品,发表于1880年,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社会现实,但有艺术加工成分,使用时应注意时代背景、创作者的主观意图、作品主旨等,应与其他史料印证。(3)煤的大量使用对英国的生态环境造成了恶劣的影响。应全面辩证地

28、着待历史问题。解析:本题考查煤炭对近代英国的影响。(1)观点论证,首先提取材料信息,从材料一中家庭消费和工业消费的比例变化可以看出,工业消费的比重越来越大。材料二地图中蕴含了煤的产区、人口密集的城市和纺织工业的重要地区几个重要信息,一些煤的产地与棉纺织工业重要地区较近,人口较密集的城市大都靠近煤炭产区。以上信息指向工业革命,而且本题是历史兴趣小组以“煤与近代英国”为课题开展研究性学习,因此结论可以表述为煤的开采与使用推动了英国近代化。具体说明可以将以上信息进行概括与阐述。(2)材料提供的是漫画,属于艺术作品,艺术作品具有一定史料价值,艺术作品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社会现实,但具有艺术加工成分,使用

29、时应注意作者的主观性,甄别使用并需其他史料的佐证。(3)第三问,材料一、二是从积极方面阐述煤对于英国的意义,而材料三则从消极方面指出了其弊端,从而得出看待历史问题应该结合时代背景,历史地、全面地、辩证地看待。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英国空想社会主义者莫尔构思出未来社会的发伟蓝图,在乌托邦中批判了当时西欧国家的社会制度,精心设计了财产公有、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共产主义式的理想社会。以莫尔的构思为代表的社会主义思潮,很大程度上陷入了神秘主义,设想了乌托普之类的救世主形象,拒绝一切政治行动。马克思、思格斯关于未来社会的经典表述,是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共产党宣

30、言比乌托邦具有更旺盛的生命力,影响超越时空,改变了人类社会的历史进程。摘编自吴韵曦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理论创新和时代因素基于与共产党宣言的比较材料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图(1921年前)(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乌托邦和共产党宣言关于理想社会的不同之处。(2)根据材料二,概括1921年之前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其形成的原因。(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你对马克思主义影响超越时空的认识。答案:(1)设想依据乌托邦主观想象;共产党宣言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及其趋势。依靠力量乌托邦救世主;共产党宣言无产阶级。实现途径:乌托邦和平改良;共产党宣言无产阶级革

31、命(暴力革命)。结果乌托邦属于空想社会主义,无法实现;共产党宣言属于科学社会主义,理想变为现实(2)特点集中于东部沿海沿江经济较发达地区;以大城市(北京)为中心;与工人运动(政治形式)相结合;创办刊物为宣传阵地(创办报刊、著书立说为手段);从自发到自觉地宣传;传播形式多样;传播迅速;先进知识分子推动;学习俄国经验。原因中国近代经济发展不平衡(近代工业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工人阶级集中在大城市;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推动;近代报刊业的发展;十月革命的影响;共产国际的推动;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民族危机加深);共产主义知识分子的推动。(3)马克思主文是科学的理论,创造性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马克思

32、主义是人民的理论,创立了人民实现自身解放的思想体系;马克思主义体系具有开放性;马克思主义随着时代发展逐步完善。马克思主义指引着人民改造世界的行动;马克思主义深刻改变了世界,极大推进了人类文明进程。解析:(1)不同之处:根据材料相关信息和所学知识可知,可从二者的设想依据、依靠力量、实现途径及结果等角度进行分析。(2)特点:从分布地区来看,集中于东部沿海沿江经济较发达地区;从分布的城市来看,以大城市(北京)为中心;从工人运动的结合情况来看,与工人运动(政治形式)相结合;从宣传手段来看,创办刊物为宣传阵地(创办报刊、著书立说为手段);从宣传方式来看,从自发到自觉地宣传;从传播方式来看,传播形式多样;

33、从传播速度来看,传播迅速;从推动力量来看,先进知识分子推动;从学习的对象来看,学习俄国经验。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可从中国近代经济发展不平衡、工人阶级集中在大城市、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推动、近代报刊业的发展、十月革命的影响、共产国际的推动、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及共产主义知识分子的推动等角度进行分析。(3)认识:结合上述分析和所学知识可知,如马克思主文是科学的理论,创造性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马克思主义是人民的理论,创立了人民实现自身解放的思想体系;马克思主义体系具有开放性;马克思主义随着时代发展逐步完善。马克思主义指引着人民改造世界的行动;马克思主义深刻改变了世界,极大推进了人类文明进程。

34、小提示:2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下图显示了1500-1975年殖民扩张和收缩的两个长周期。【美】科林弗林特【英】皮特泰勒世界政治地理学:世界经济民族国家与地方材料二帝国主义代表着中心国家对边缘地区的政治和领土控制。中心国家对部分边缘地区的正式政治控制自16世纪起一直是新世界体系扩张的一个主要特征。但中心地区对处于边缘的国家和地区的影响力并非仅仅只是表现为正式统治。过去400年间的三大霸权一联省共和国(荷兰)英国和美国所造成的间接影响通常更为深远。20世纪的美国并没有通过一个正式的殖民帝国去支撑其全球权力,它的帝国主义是非正式的。【比】埃里克范豪特世界史导论(1)指出“殖民扩张和收缩的两

35、个长周期”是指哪两个周期,分别说明其成因。(2)结合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史事,为材料二作者“美国帝国主义是非正式的”的观点寻求依据。答案:(1)第一周期:约1500-1800年(或16世纪初至19世纪初)。成因:从新航路开辟和早期殖民扩张,美洲等大片地区沦为西欧殖民地的角度说明殖民地数量从16世纪初到18世纪中期不断增长的原因;从西葡殖民帝国衰落和关洲独立等角度说明18世纪中期后殖民地数量减少的原因。第二周期:1800-1950年(或19世纪初期至20世纪50年代)成因:从工业革命的推动和资本主义国家扩张的角度说明殖民地数量从19世纪初到20世纪初不断增长的原因;从两次世界大战削弱帝国主义力量和

36、殖民地人民日益觉醒及民族解放运动不断高涨的角度说明从20世纪初到50年代殖民地数量不断减少的原因。(2)能结合政治、经济和军事等方面的史事,说明美国不是通过正式的政治(殖民)统治控制世界其他地区,史事正确,叙述清晰即可。如:在政治上,美国通过扶植韩国保持其在朝鲜地区的影响力;在军事上,美国通过建立众多的海外军事基地增强其对全球的影响力;在经济上,通过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扩大其经济霸权等。解析:(1)结合所学知识,殖民扩张指的是从新航路开辟和早期殖民扩张,即第一周期:约1500-1800年(或16世纪初至19世纪初)。成因:结合所学知识,原因有从新航路开辟和早期殖民扩张,美洲等大片地区沦为西欧殖民

37、地的角度说明殖民地数量从16世纪初到18世纪中期不断增长的原因;从西葡殖民帝国衰落和关洲独立等角度说明18世纪中期后殖民地数量减少的原因。第二周期主要指两次工业革命,即1800-1950年(或19世纪初期至20世纪50年代),成因有从工业革命的推动和资本主义国家扩张的角度说明殖民地数量从19世纪初到20世纪初不断增长的原因;从两次世界大战削弱帝国主义力量和殖民地人民日益觉醒及民族解放运动不断高涨的角度说明从20世纪初到50年代殖民地数量不断减少的原因。(2)根据题意,结合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史事,从结合政治、经济和军事等方面的史事,说明美国不是通过正式的政治(殖民)统治控制世界其他地区,史事正确

38、,叙述清晰即可。如:在政治上,美国通过扶植韩国保持其在朝鲜地区的影响力;在军事上,美国通过建立众多的海外军事基地增强其对全球的影响力;在经济上,通过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扩大其经济霸权等。2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从上述两幅图中提取相互关联的一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要求:明确列出三个信息,表述成文,持论有据,逻辑清晰。)答案:评分标准信息(明确列出三个信息。其他符合要求的信息亦可得分)说明(表述成文,持论有据,逻辑清晰,总结准确可得分)英国商品销往世界各地。洋务企业和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出现。19世纪中期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生产力极大提高,英国成为世界工厂和世界贸易中心。英国的对

39、华商品输出,客观上瓦解了中国自然经济,传播了先进生产方式(机器生产)。地主阶级洋务派引进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先后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开启了中国近代化进程。受外商企业丰厚利润的刺激,受洋务运动引进西方先进技术诱导,19世纪60、70年代一些官僚、地主和商人也开始投资创办近代企业,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工业革命后,英国的商品输出客观上推动了中国的工业化进程。解析:据图一“19世纪后期英国海外贸易示意图”并结合所学可知,19世纪中期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生产力极大提高,英国成为世界工厂和世界贸易中心;通过对中国发动两次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的国门,对华倾销商品、掠夺原料,客观上瓦解了中国自然经

40、济,传播了先进生产方式(机器生产)。据图二“洋务运动期间中国工业发展示意图”并结合所学可知,19世纪中期面对内忧外患,清政府内部的洋务派主张引进西方先进生产技术,维护清政府的统治,先后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开启了中国近代化进程。在外国的侵略下,同时受外商企业丰厚利润的刺激,以及洋务运动的诱导,19世纪60、70年代一些官僚、地主和商人也开始投资创办近代企业,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3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铁路开发商和他们在政府中的赞助人基本上赢得了争论,铁路被看成是让人兴奋的事物。从1830年利物浦曼彻斯特铁路建成,到新旧世纪之交,仅仅两代人的时间,世界各地变化的速度和广

41、度,达到了史无前例的程度。铁路显然需要蒸汽机,但它们也需要资金,资金为铁路的发展和快速传播铺平了道路。更早一些时候车轮的发明,让人们能够更方便地出行,但较为局限,只允许相对较短的旅途。人们的眼界,在很大程度上一直被限制在离家周围几英里之内。而铁路所触及的范围就要大得多了。摘编自英克里斯蒂安沃尔玛尔著(铁路改变世界材料二1872年李鸿章提出改“土路为铁路”的倡议:“俄人竖拒伊犁,我军万难运役,非开铁路,则新疆、甘陇无转运之法,即无战守之方。俄窥西陲,英未必不垂涎滇、蜀。”1880年,刘铭传在应召进京议防务时提出:”自强之道,练兵造器,固宜次第举行,然其机括,则在于急造铁路。铁路之利,于漕务、赈务

42、、商务、矿务,厘捐、行旅者,不可殚述,而于用兵一道,尤为急不可缓之图。”李鸿章赞同并进一步强调:西方各国的铁路“六通四达,为路至数十万里”,实乃致使其富强的重要原因之一。”处今日各国皆有铁路之时,而中国独无,譬犹居中古以后而摒弃舟车,其动辄后于人也必矣。”。摘编自张海鹏主编中国近代通史(1)根据材料一,概括这一时期西方国家发展铁路的原因及其影响。(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洋务派力主修筑铁路的原因。答案:(1)原因:商人对高额利润的追求(社会经济效益的刺激);铁路交通运输的优势凸显;社会对新兴事物的兴趣;工业革命的需要;政府的重视与支持;科学技术的进步。影响:促进了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便

43、利了人们的生活,开阔了人们的视野;引发了世界各地面貌的变化;促进了世界各地联系的加强;推动了工业革命的发展。(2)原因:应对边疆危机与增强国防力量的需要;发展商务解决国计民生问题的要求;抵制西方经济侵略势力的需要;西方铁路建设成就的刺激。解析:(1)原因:根据材料一中“铁路开发商和他们在政府中的赞助人基本上赢得了争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商人对高额利润的追求(社会经济效益的刺激);根据“(铁路使)世界各地变化的速度和广度,达到了史无前例的程度”可知,铁路交通运输的优势凸显;根据“铁路被看成是让人兴奋的事物”可知,社会对新兴事物的兴趣;根据“铁路显然需要蒸汽机”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从经济、政治

44、和技术等方面分析可知,西方国家发展铁路的原因还包括,工业革命的需要,政府的重视与支持和科学技术的进步等。影响:根据所学知识,从交通、经济、生活、世界和文明等方面的分析可知,西方国家发展铁路促进了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便利了人们的生活,开阔了人们的视野,引发了世界各地面貌的变化,促进了世界各地联系的加强,推动了工业革命的发展。(2)原因:根据材料二中“俄窥西陲,英未必不垂涎滇、蜀”“非开铁路,则新疆、甘陇无转运之法,即无战守之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应对边疆危机与增强国防力量的需要;根据“铁路之利,于漕务、赈务、商务、矿务,厘捐、行旅者,不可殚述”可知,发展商务解决国计民生问题的要求;根据“各国皆有铁路之时,而中国独无,譬犹居中古以后而摒弃舟车,其动辄后于人也必矣”可知,抵制西方经济侵略势力的需要;根据“西方各国的铁路六通四达,为路至数十万里,实乃致使其富强的重要原因之一”可知,西方铁路建设成就的刺激。25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历史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