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技能高考文化综合语文仿真模拟题(十一).doc

上传人:a199****6536 文档编号:2157966 上传时间:2024-05-2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73.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技能高考文化综合语文仿真模拟题(十一).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技能高考文化综合语文仿真模拟题(十一).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技能高考文化综合语文仿真模拟题(十一).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技能高考文化综合语文仿真模拟题(十一).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技能高考文化综合语文仿真模拟题(十一).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技能高考文化综合语文仿真模拟题(十一)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l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妥贴ti 殷红yn 择菜zhi 原形毕露lu B.庇佑p 酗酒xing 毗邻b 飞来横祸hngC.妃嫔pn 铿锵qing 砧板zhn 三缄其口jin D.畸形q 绮丽y 倚靠y 崎岖不平q 说明:本题考查正确识记常用现代汉语汉字的字音。其中,A项考查学生对多音字正确读音的掌握情况。B项考查学生对习惯误读字正确读音的掌握情况。C项考查学生对形声字正确读音的掌握情况。D项考查学生对形近字正确读音的掌握情况。本题答案是C。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

2、是( )A.轻于洪毛 沧海一粟 鬼计多端 B.大有裨益 相形见绌 草菅人命C.发人深省 丰富多采 好高务远 D.贻笑大方 功亏一篑 珠联壁合说明:本题考查正确识记现代汉语汉字的字形。其中,A项考查学生对规范汉字中的同音字字形的掌握情况。B项考查学生对规范汉字中的形似字字形的掌握情况。C项考查学生对规范汉字中的异形字字形的掌握情况。D项考查学生对规范汉字意思相近字字形的掌握情况。本题答案是B。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歌咏比赛前,老师为我们精心 。他的话音刚落,会场上就_出了雷鸣般的掌声。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们可能发现,_每个作家都有自己的风格,但同时代的作品总还会有某些

3、共同的特点。A.化妆 暴发 即使 B.化装 暴发 虽然C.化装 爆发 即使 D.化妆 爆发 虽然说明: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近义词和虚词。句考查正确使用近义词。考查正确使用近义词。考查正确使用虚词。正确答案是D。4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现在人们认识到,极光一方面与地球高空大气和地磁场的大规模相互作用有关,另一方面又与太阳喷发出来的高速带电粒子流通常称为太阳风有关。B.这次招聘,一半以上的应聘者曾多年担任外资企业大中高层管理岗位,有较丰富的管理经验。(2014山东卷)C.中方搜寻MH370失联客机的编队包括“海巡01”轮与“井冈山”舰在内的多艘舰艇组成,但到目前为止,尚未发现失联客机的

4、确切信息。D.这次活动,几个县主要领导和部门负责人都亲临现场,感受到了浓浓的乡村情谊。说明:本题考查病句辨析能力。B考查搭配不当。C考查句式杂糅。D考查表意不明。正确答案是A。5下列各项中,标点符号的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4月16日,著名作家、学者王蒙做客人民日报的文化讲坛专栏,并就“我们的时代,我们的阅读”进行了主题演讲。B.孟子认为,义与仁不同,“仁,内也,非外也;义,外也,非内也”。义是一种外在表现,正是它,决定着社会个体成员对礼的遵循。C.“经济不发展,群众不满意;经济发展了,环境破坏了,群众一样不满意。”该县一位干部说,“多年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片面追求GDP增长,容易产生吃着

5、祖宗饭、砸着子孙碗的负面效应,最终反过来又使GDP的增长难以为继。”D.既然是写给人家看的,古代日记的真实性(尤其涉及本人部分)也是相对而言的、有限度的“真实”:是一种经过严格选择后不全面的“真实”。说明: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标点符号。A项考查书名号的用法。B项考查引号的用法。C项考查正确使用冒号。D项考查破折号的用法。本题正确答案是A。6下列各句中,修辞手法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句是( )A.当春风刚刚吹谢雪花,故乡的芦苇就迫不及待地从泥土里探出尖尖的靛青色的脑袋。B.芦苇,一片片,一蔟蔟,远看犹如一朵朵绿色的轻云在地平线上飘拂着,给乡村平添了一道风景。C.每条岭都是那么温柔,自山脚至岭顶长满了珍贵

6、的树木,谁也不孤峰突 起,盛气凌人。D.别看小草的身躯是那样的柔弱,却有着惊人的生命力。狂风暴雨休想催垮它;洪水、干旱不能灭绝它;即使是车轮将它碾得粉身碎骨,不用多久,它又会从地下挺直身躯,开始新的生活。说明:本题是对拟人手法的考查。A项考查拟人手法。B项考查比喻修辞手法。C考查拟人修辞手法。D考查拟人修辞用法。本题正确答案是B。7下面各项中,作家、作品、时代(或国别)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 )A.窦娥冤关汉卿元代B.楚辞屈原汉代C.红楼梦曹雪芹清代D.羊脂球莫泊桑法国说明:本题考查识记文学常识。正确答案是C。阅读下面的文言短文,完成810题。 管仲束缚,自鲁之齐,道而饥渴,过绮乌封人而乞食。乌

7、封人跪而食之,甚敬。封人因窃谓仲曰:“适幸及齐不死,而用齐,将何以报我?”曰:“如子之言,我且贤之用,能之使,劳之论。我何以报子?”封人怨之。8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适幸及齐不死及:到B.如子之言 子:儿子C.封人怨之 怨:恨D.我且贤之用 且:将说明:此题考查文言实词及虚词词义的正确运用。正确答案是B,应为“你”。9选出与例句中的加点字用法相当的一项 ( )例句:自鲁之齐A.乌封人跪而食之 B.如子之言C.我且贤之用 D.辍耕之垄上说明:此题考查“之”字的用法。例句“到,往。动词”。A句“他,代管仲。代词”。B句“的,助词”。 C句“无义,宾语前置的标志”。D句“到,往

8、。动词”。正确答案是D。10下列对上文所含的主要道理阐述正确的一项是 ( )A.一个人考虑的首先应该是国家的利益,而不应只顾私恩。B.一个人考虑的首先应该是国家的利益,同时兼顾个人恩怨。C.一个人考虑的首先应该是个人恩怨,再考虑国家利益。D.一个人考虑的只能是个人恩怨。说明:此题考查对文言文的主题思想的理解。正确答案是A。二、综合题(本大题共7小题,共30分)11请将第一大题文言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_说明:此题考查文言文翻译能力。译文:假如像你说的那样,我将任用贤良的人,重用有才能的人,评定有功劳的人,我用什么来报答你呢?12将下面语段中画线部分的句子改写为句式整齐的

9、排比句。要求:可以更换词语,不得改变原意。(4分)窥探一个成功人的履痕,无一例外,他首先是在于扮演好自己的角色。“一屋不会扫”的人,自然也“扫不了天下”。所以,见到茂密的森林,你只要无愧地做了丛林中最挺拔的一棵;在奔腾的大海面前,你只要无愧地把自己化作浪花里最纯净的一滴水珠;抬头仰望无边无垠的蓝天,你只要毫无愧疚地让自己变为朵朵云中的最祥和的一朵这样的人生就够了。 说明:此题考查句式变换能力。参考答案:见到茂密的森林,你只要无愧地做了丛林中最挺拔的一棵;见到奔腾的大海,你只要无愧地做了浪花里最纯净的一滴;见到无垠的蓝天,你只要无愧地做了云朵中最祥和的一朵。13仿照下面例句,以“微笑”或“心灵”

10、为本体,再写一个比喻句。(4分) 例句:眼睛像一片安详的福地,蓄着一泓无底的宁静。不艳、不俗;无喜、无悲。 说明:此题考查仿写能力。第一,句式一致;第二,运用比喻手法;第三,表达的情感要一致。参考答案:微笑像一朵娇嫩的花蕾,包容一团温馨的真诚。不浓、不淡;无刚,无媚。(心灵像一处澄碧的潭水,装载一汪无尽的宽容。无亢、无卑;无乐,无哀。)14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村 行 王禹偁马穿山径菊初黄, 信马悠悠野兴长。万壑有声含晚籁, 数峰无语立斜阳。棠梨叶落胭脂色, 荞麦花开白雪香。何事吟余忽惆怅, 村桥原树似吾乡。注本诗是王禹偁于淳化二年被贬为商州团练副史时所作。(1)概述本诗所描写景物的特

11、点_。(3分)说明:此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能力。参考答案:初秋晚景,盎然生机中透着凄凉,斑斓色彩中蕴含哀伤。(2)概述作者通过本诗所传达的思想感情_。(3分)说明:此题考查对诗歌主题的鉴赏。参考答案:悠闲中体现失意,有着漂泊异乡的凄苦悲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7题。(选自四川卷)柴禾刘亮程我们搬离黄沙梁时,那垛烧剩下一半的梭梭柴,也几乎一根不留地装上车,拉到了元兴宫村。元兴宫离煤矿很近,取暖做饭都烧煤,那些柴禾因此留了下来。柴垛是家力的象征。有一大垛柴禾的人家,必定有一头壮牲口、一辆好车、一根又粗又长的刹车绳,当然,还有几个能干的人,这些好东西凑巧对在一起了就能成大事、出大景象。可是

12、,这些好东西又很难全对在一起。有的人家有一头壮牛,车却破破烂烂,经常坏在远路上,满车的东西扔掉,让牛拉着空车逛荡回来。有的人家正好相反,置了辆新车,能壮几千斤东西,牛却体弱得不行,拉半车干柴都打摆子。还有的人家,车、马都配地道了,刹车绳也是新的,人却不行了死了,或者老得干不动活。我们刚到父亲的住处时,家里的牛、车还算齐备,只是牛稍老了些。柴垛虽不高,柴禾底子却很厚大排场。不像一般人家的柴禾,小小气气的一堆,都不敢叫柴垛。先是后父带我们进沙漠拉柴,接着大哥单独赶车进沙漠拉柴,接着是我、三弟,等到四弟能单独进沙漠拉柴时,我们已另买了头黑母牛,车轱辘也换成新的,柴垛更是没有哪家可比,全是梭梭柴,大棵

13、的,码得跟房一样高,劈一根柴就能烧半天。现在,我们再不会烧这些柴禾了。我们把它们当没用的东西乱扔在院子,却又舍不得送人或扔掉。我们想,或许哪一天没有煤了,没有暖气了,还要靠它烧饭取暖。只是到了那时我们已不懂得怎样烧它。劈柴的那把斧头几经搬家已扔得不见,家里已没有可以烧柴禾的炉子。即便这样我们也没扔掉那些柴禾,再搬一次家还会带上它们,它们是家的一部分。那个墙根就应该码着柴禾,那个院角垛着草,中间停着车,柱子上拴着牛和驴。一个完整的家院就应该是这样的。许多个冬天,那些柴禾埋在深雪里,尽管从没人去动它们。但我们知道那堆雪中埋着柴禾,我们在心里需要它们,它让我们放心地度过一个个寒冬。那堆梭梭柴就这样在

14、院墙根呆了20年,没有谁去管过它们。有一年扩菜地,往墙角移过一次,比以前轻多了,扔过去便断成几截子,颜色也由原来的铁青变成灰黑。另一年一棵葫芦秧爬到柴堆上,肥大的叶子几乎把柴禾全遮盖住,那该是它们最凉爽的一个夏季了,秋天我们为摘一棵大葫芦走到这个墙角,葫芦卡在横七竖八的柴堆中,搬移柴禾时我又一次感觉到它们腐朽的程度,除此之外似乎再没有人动过。在那个墙角里它们独自过了许多年,静悄悄地自己朽掉了。最后,它们变成一堆灰时,我可以说,我们没有烧它,它们自己变成这样的。我们一直看着它们变成了这样,从第一滴雨落到它们身上、第一层青皮在风中开裂我们就看见了。它们根部的茬头朽掉,像土一样脱落在地时我们看见了。

15、深处的木质开始发黑时我们看见了,全都看见了。当我死的时候,人们一样可以坦然地说,他是自己死掉的。墙说,我们只为他挡风御寒,从没堵他的路。坑说,我没陷害他,每次他都绕过去。风说,他的背不是我刮弯的。他的脸不是我吹旧的。眼睛不是我吹瞎的。雨说,我只淋湿他的头发和衣服,他的心是干燥的,雨下不到他心里。土说,我们埋不住这个人,梦中他飞得比所有尘土都高。可是,我不会说。没谁听见一个死掉的人怎么说。我一样没听见一堆成灰的梭梭柴,最后说了什么。(有删改)15根据全文概况“柴禾”在文中的含义。(4分) 说明:本题考查形象的含义、理解文章的能力。“柴禾”形象在文中的含义是丰富的,有物质层面的,也有精神层面的。首

16、先要弄清本文采用了象征手法,以“柴禾”来象征家力;其次要找出“物”与人的联系点,比如“柴禾”是生活物资,家的一部分。在其背后隐涵着人们的生活方式,精神寄托。参考答案:生活物资,家力象征,家的一部分,传统生活方式,精神寄托。16第6自然段的画线句子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请结合文章内容赏析其表达效果。(4分) 说明:本题考查鉴赏句子表达技巧修辞手法运用鉴赏的能力。该画线句子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极富情感的三个细节描写,层层渲染,再现再现柴火被冷落忽视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有我的感情变化和感受。参考答案: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逐层再现柴火被冷落忽视、逐渐朽去过程中的三个细节,层层渲染,画面生动,富有感染力

17、;四个“看见了”突出柴火朽去过程中我始终在场又始终旁观的态度,传达出深深的自责和无奈情绪。17对这篇文章的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 ) (4分)A.本文写人的篇幅不多,所以本文重在写柴火,凸显对生活的艰辛。B.本文虽然写人的篇幅不多,但柴火的目的是为了写人,所以重在写人,凸显对人的生命的感悟。C.本文以柴火为线索贯穿全文,所以重在写柴火,凸显对细微生命的关注。D.本文既可以理解为重在写人,也可以理解为重在写柴火。理解为重在写人时,凸显对人的生命的感悟;理解为重在写柴火时,凸显的对细微生命的关注。说明:本题考查对文学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属探究能力考查。本体是探究作者的写作意图,

18、可以从形象、主题和结构等角度来谈理由。答题时要联系全文,不要断章取义。应从形式和内容上去探究。重在些柴火。因为柴火是贯穿全文的线索,柴火在今昔生活中的巨大变化是文章的主要内容,通过柴火的描写表达出了对传统生活方式的留恋,对细微生命的关注。重在写人。虽然写人的篇幅不多,但写柴火的目的是为了写人,对柴火的生命过程的关注就是对人的生命的关注。文章由物及人,卒章显志,凸显了对人的生命的感悟。正确答案是D。三、写作题(本大题共1小题,30分)18请以“活”为话题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体裁不限(诗歌除外),500字以内。(30分) 说明:此题考查写作能力。答题卡 一、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2345678910二、综合题 (本大题共7小题,共30分) 11.(4分) 12.(4分) 13.(4分) 14.(6分) (1) (2) 15.(4分) 16.(4分) 17.(4分) 三、作文题 (本大题共1小题,30分) 18.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专区 > 高考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