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果树园村河道治理工程项目建议书(代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2150830 上传时间:2024-05-21 格式:DOC 页数:48 大小:40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果树园村河道治理工程项目建议书(代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果树园村河道治理工程项目建议书(代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果树园村河道治理工程项目建议书(代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果树园村河道治理工程项目建议书(代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果树园村河道治理工程项目建议书(代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果树园村河道治理工程项目建议书(代可行性研究报告)果树园村河道治理工程项目建议书(代可行性研究报告)III目 录第一章 综合说明11.1项目区概况11.2编制依据21.3建设内容与规模31.4建设周期31.5工程投资估算31.6环境影响分析31.7综合评价41.8结论4第二章 项目区概况52.1自然概况52.2社会经济状况72.3项目区发展现状8第三章 项目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103.1河道治理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103.2项目必要性分析103.3项目可行性分析11第四章 规划设计布局144.1指导思想和规划原则144.2河道治理目标144.3总体布局和工程等级14第五章 项目建设方案155.1

2、设计标准和依据155.2河道疏浚工程165.3防洪护岸工程18第六章 工程管理206.1管理机构206.2管理范围206.3工程观测206.4交通与通讯设施206.5防汛抢险设施21第七章 施工组织设计227.1施工条件227.2建筑材料237.3施工导流237.4主体工程施工237.5施工交通运输247.6施工总体布置257.7施工进度计划25第八章 环境影响评价268.1环境影响评价的目的与依据268.2环境影响分析268.3环境保护措施278.4结论29第九章 水土保持防护319.1水土流失预测319.2 水土保持措施32第十章 工程风险管理3410.1 项目风险概述3410.2 风险因

3、素分析3410.3 风险防范对策3510.4 控制建设工期风险3510.5 建设工程风险转移36第十一章 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3711.1 编制说明3711.2 投资估算3711.3 资金筹措38第十二章 效益分析评价3912.1经济效益3912.2社会效益3912.3生态效益39第十三章 结论与建议4113.1 结论4113.2建议42井庄镇果树园村河道治理工程项目建议书(代可行性研究报告)第一章 综合说明1.1项目区概况1.1.1项目名称#县井庄镇果树园村河道治理工程1.1.2项目建设单位#县井庄镇果树园村委会1.1.3建设地点#县井庄镇果树园村1.1.4项目区环境#县位于北京市的西北部,总

4、面积1992.5km,山区占72.8%,平原占26.2%,水面占1%。县内的最大河流,即官厅水库上游的妫水河,流域面积为1050平方公里,面积占全县总面积的52.7%,属于官厅水库的三级保护区。根据北京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县被定位为北京的绿色生态屏障和主要的水源保护地区之一。妫河为官厅水库上游的三大给水源之一,也是官厅水库的主要泥沙源,研究结果表明:妫水河每年带入官厅水库的泥沙达40万吨。面临北京市供水日益矛盾的现状,加快改善官厅水库上游的生态环境建设刻不容缓。妫水河亦称妫河,古称怀来河、清夷水、清水河。妫水河为境内河,发源于县城东北15km之黄龙潭,南流至西小庄科又有发源于黑汉岭之新华营

5、河汇入,自东向西横贯#川区盆地,沿途流经井庄镇,沿途生态环境对妫水河水源生态涵养具有重要意义。遵循“恢复官厅,稳定密云”,以及北京市郊区水利现代化规划与研究、#县保护母亲河规划纲要、#县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县土地利用规划、#县农业重点产业规划的总体要求,以水源保护为中心,以区域流域为单元,按照“保护水源、改善环境、防治灾害、促进发展”,以构筑“生态修复、生态治理、生态保护”三道水土保持防线为重点,进行流域生态综合治理。组织有关专家及相关工作人员,在对井庄镇地区流域生态情况调查的基础上,提出井庄地区河道治理。#县井庄镇位于县域中南部,距县城10.5公里。东与大庄科乡为邻,北与永宁镇相连,西与大榆

6、树镇临。南与昌平区接壤。镇域面积126.1平方公里,辖31个行政村,4964户,10606人,耕地面积3.2万亩,山场面积11.2万亩。全镇地处#盆地中部,地势南高北低,东、南、西三面环山,北依妫水河,由北向南是平原、半山区、山区。110国道和永西路穿越井庄镇境内,交通便利,四通八达。井庄镇果树园村河道治理工程对建设井庄地区生态清洁小流域,提高河道行洪能力,增强村庄防汛、美化村容村貌,保护提升旅游资源和促进地区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等都有重要的现实意义。1.2编制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2)水土保持综合治理规划通则(3)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4)北京城市总体规划(修编)(5)北京市郊

7、区水利现代化规划与研究(6)#县生态环境建设规划(7)#县井庄镇总体规划(2008年2020年)(8)北京市#县统计年鉴2011(9)项目建设单位提供的其他资料1.3建设内容与规模工程建设内容包括:河道疏浚800m、防洪护岸1600m。1.4建设周期项目从2012年7月开始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预计2012年7月完成项目投资建设准备及初步设计工作,2012年8月前完成施工图设计工作。工程施工总工期3个月,2012年8月为施工准备期,完成施工道路、临建等项目,2012年8月至10月完成主体工程的施工任务;2012年11月工程验收。1.5工程投资估算工程主要包括河道疏浚工程、防洪护岸工程。工程估算总

8、投资100万元,其中:工程费用92.4万元,其他费用7.6万元。工程为基础公益性项目,计划申请市农委资金80万元,井庄镇、果树园村自筹20万元。1.6环境影响分析河道治理工程是一项社会公益性质的项目,其对环境的不利影响主要表现在施工期,这些不利影响不仅是短暂的,而且通过采用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这些不利影响可最大限度地减小或避免。河道整治工程完成后,河道防洪能力将大大提高,周边环境将会有大的改观,对社会和谐和安定起到保障作用,因此,从环境影响方面来看,本次河道整治工程是必要和可行的。1.7综合评价井庄镇河道治理工程不仅符合国家发展战略而且有利于提升水利基础设施条件、增强河道行洪能力、优化河道周边

9、环境、增强交通运输能力、提升景观,为发展休闲旅游增强基础设施条件,增加居民收入,促进社会稳定和发展。基于生态环境建设的特殊性、持续性,导致各类工程的投入大、投资回收期长的特点。如果单从投入产出的角度进行分析,是不能短期体现其效益价值,因此,要从由于河道综合治理、生态环境改善而有形和无形地对保护耕地、居民区、水源地、提高防洪标准、减少洪涝灾害、改善旅游环境、建创旅游条件、有利经济作物的栽培等方面进经济评价,经济效益明显。1.8结论该项目的实施,不仅可以提高河道防洪标准,而且还可以改善当地生态环境,促进各行业全面发展,因此,该项目的实施是非常必要的。根据以上分析,该项目建设是十分必要的,在技术、社

10、会、环境上是可行的,经济上是合理的,各级政府和人民群众对此非常重视,建议尽快立项实施。第二章 项目区概况2.1自然概况2.1.1地理位置及范围井庄镇果树园村位于#县城东南12公里,距井庄镇政府3.6公里,村域面积14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909亩,山地面积19022亩。村中有1.4公里柏油路与永西公路相接,全村267人,其中劳动力131人。农户在籍人数是104人,农村人均年收入9009元。果树园位于山区,是生态涵养区,自然景观优美。项目建设位置为井庄镇果树园村村委会以南,过河桥两侧。项目区示意图2.1.2水文、气象#县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季寒冷,春季多风干旱,夏季多雨,秋季凉爽少雨,是暖温

11、带与中温带,半干旱与半湿润的过渡地带。特点是春季干旱多风;夏季热,雨多有冰雹,有时出现伏旱;秋季凉爽少雨;冬季寒冷干燥,多风少雪。一年四季分明,昼夜温差大,无霜期短,年无霜期平原区为152-175天,冻土1m左右。陆面蒸发量400mm/年,水面蒸发量1666.2mm/年,多年平均气温8.5,最高气温39,最低气温-27.3,最热的七月份平均气温23.1,最冷的一月份平均气温-8.8,年日照时数为3120.8小时,光资源比较丰富。多年平均降水量为493.0mm。降水量时空分布不均,68月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72%,年际变化大,最多年份为747.1mm,最少年份为274mm。井庄镇位于京北塞外,常

12、年气温比市区低25,最冷月一月平均温度7.6,最低气温-18.9,最热月七月平均温度22.3,最高气温32.8。春季干旱,夏季多暴雨、冰雹,年均降水量354.4mm,全年无霜期156天。年均日照时数2813h。井庄镇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8.7。七月份气温最高、平均气温27.3,一月份气温最低,平均气温-7.6。年均降水量372.6毫米。水文地质资料显示,井庄镇为地下水富水区,单井出水量20003000吨/昼夜。且地下水资源丰富,水质清纯,含氟量低,适于发展饮料业。地下水的主要补给来源为大气降水及河水的渗透,主要排泄方式为大气蒸发和工农业用水及缓径流。根据水质分析资料,地下水水质呈弱碱性

13、,基本为重碳酸氯硫酸一钾钠钙镁型,对混凝土不具备分解性腐蚀作用和结晶性腐蚀作用。井庄镇域范围内没有地震断裂带。根据国家地震局颁发的全国地震烈度区划图,井庄镇域地震基本烈度为八度。2.2社会经济状况井庄镇农、林、牧、副业全面发展,根据市场需求,全镇调整了种植结构。辖区内果林面积7000亩,以澳黑14号李子、红富士、杏为主, 1996年该镇通过了国家农业部环保司对本地区的大气监控,井庄镇果品被中国绿色食品中心评为绿色食品,并获得了绿色证书。全镇2000亩蔬菜基地,年产各种蔬菜4000多吨,同时还发展药材种植,全镇种植药材3200亩。近几年来工副业发展较快,镇域内多家企业,总产值6478万元,总收入

14、11297万元,利润921万元。 根据该镇发展的基础和优势所在,按照“坚持生态立镇,打造休闲产业,推动民生工程,构建和谐井庄”的总体发展思路,把保护生态环境,利用山场资源进行招商引资,开发绿色农副产品,着力培育养殖业,重点提升旅游业,作为该镇经济发展的重点。全镇经济以种植、养殖、民俗旅游为三大主导产业发展格局。 井庄镇为典型的山区内镇,山场丰富,植被茂盛,全镇森林覆盖率达到51.11%,具有得天独厚的旅游优势,如柳沟民俗村、果树园和二司等民俗村,形成了现今的旅游规模,使旅游业成为镇一主导产业。其中,又以柳沟凤凰古城最负盛名。柳沟以火盆锅、豆腐宴而闻名,吸引了一大批国内外游客。柳沟民俗村不仅能接

15、待游客就餐,还有一个一千多亩的观光果园供游客采摘娱乐,村内设有6000多平方米的停车场,年接待能力约50万人,柳沟村也被列为市级新农村建设试点村。果树园村内旅游资源丰富多彩,民风淳朴,村内民俗旅游业不断发展。旅游业从2004年开始,到目前已经发展8家,并且还有几家正在筹备中,年接客量在10万以上,年收入达到100万左右。2.3项目区发展现状果树园村位于井庄镇南部,在发展中受到水利基础设施投入少、农业基础薄弱、经济发展资金短缺、生态环境有待提高等因素的影响,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受到了制约。一是水利基础设施拖入少,欠账较多。多年来水利投入资金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河道淤积严重,行洪灌溉能力差,威

16、胁村镇安全,不利于社会快速发展对水利发展的需要。二是农业基础设施薄弱,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不强。主要表现为水利设施老化、有效灌溉面积增加较慢、靠天吃饭没有根本解除。近年来,北京地区年降雨量持续下降,水资源严重不足,水资源承载力超限已成为制约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三是严重的水土流失及生态环境破坏导致自然生态平衡失调,生态环境逆向演替,土壤肥力衰退,自然灾害频发,农林牧业产量降低。水土流失不仅成为制约当地经济持续发展的主要原因,而且还严重威胁人类正常的生产生活,妨碍社会的进步,对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第三章 项目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3.1河道治理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3.1.1河道治

17、理现状项目区由于基本建筑垃圾和修建道路等挤占河道,河道淤积严重、河床变窄、行洪能力低,遇大暴雨河水漫桥,淹没沿岸道路。3.1.2存在的主要问题1、大部分河道行洪能力不足5年一遇防洪标准。2、支流汇入口没有工程设施,水流紊乱,破坏堤防。3、河道淤积严重。4、河堤冲毁垮塌严重。5、防洪交通基础设施缺乏。6、防护林整体性差。3.2项目必要性分析(1)近年来涝灾害严重,多户房屋受到洪涝威胁。由于自然地理特点和经济社会条件限制,防洪减灾体系尚不完善,防洪能力偏低,防洪保护区防洪标准与社会和经济发展的要求还不相适应。随着经济快速发展,社会不断进步,资产与财富也在快速积累,人民群众对于提高防御洪涝灾害能力,

18、享有防洪安全保障要求不断提高。项目区河段的这一现状与两岸群众生命财产及社会经济发展越来越高的防洪保安的要求形成了尖锐矛盾。对河道进行彻底整治,解决河道两岸的防洪问题已势在必行,刻不容缓。(2)村内河道拥堵,村民垃圾乱堆乱放。随着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的日趋加快,村内民俗旅游发展迅速,改善农村基础设施、生态环境、人居环境、村容村貌等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成为人们当前关注的焦点。(3)河道治理有利于增强地区基础设施,促进乡村旅游的发展。河道治理对于改变村庄河道行洪、村庄安全、生活用水、提升村居环境十分必要。3.3项目可行性分析3.3.1具备有利政策环境,有利于项目立项实施。项目建设符合国家政策,北京市

19、农村工作委员会 北京市财政局 北京市规划委员会 北京市水务局 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关于开展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的实施意见中项目范围要求,按中央规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范围主要包括以村民一事一议筹资筹劳为基础,目前支农资金和转移支付资金没有覆盖的村内水渠(灌溉区支渠以下的斗渠、毛渠)、堰塘、桥涵、机电井、小型提灌或排灌站等小型水利设施,村内道路(行政村到自然村或居民点)、田间道路和环卫设施、植树造林等村级公益事业。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十分重视水利事业发展,制定了一系列战略部署,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将水利事业提升到国家战略地位,加大了公共财

20、政对水利投入,投入资金翻倍增长,决定指出中小河流治理要优先安排洪涝灾害易发、保护区人口密集、保护对象重要的河流及河段,加固堤岸,清淤疏浚,使治理河段基本达到国家防洪标准。现在正是十二五规划时期,水利事业正大力推进,有利的政策条件,有利于项目立项实施。3.3.2项目区基础条件较好,河道治理条件优越。项目区地处平坦地带,交通条件较好,运输方便;离集镇较近,原料和建筑材料采购方便;地处开阔,料场选择和施工方便;劳动力丰富,有利于确保施工进度。3.3.3当地居民积极拥护,为项目实施提供了坚实的基础项目地点处于井庄,它的实施不仅可以有效疏通河道,提高行洪能力而且还能够提高生态涵养功能,优化河道景观,美化

21、当地环境,促进旅游产业的发展,提高居民收入,因此得到当地农户积极响应和热情参与,这将为项目顺利实施提供良好群众基础。河道疏浚综合治理是公益性水利工程,降低水患,提升基础设施,利民于长远,当地群众受益最多,群众积极拥护。3.3.4工程技术条件完善,基础资料准确,为项目实施提供有力保证。项目建设地区的水资源水利生态环境治理、水土流失保护和河床治理历史悠久,具有一定的实践经验和技术积累,又有北京市众多的农林、水利科研院所的技术支持,由此构成雄厚的科技力量和技术资源氛围,可为项目区综合治理工程提供全面和长期的技术支持,同时,项目的水利状态与河道治理措施现状资料,采用1/10000地形图、航拍影像图、实

22、地调查勘测及室内量算汇总取得。水文、气象等资料应用项目区附近地区观测记录并结合#县井庄镇多年平均气象值取值。准确可靠的基础资料为项目顺利实施奠定了坚实基础,为项目工程的科学、稳妥、快速、健康的持续发展提供了保证。3.3.5前期工作准备充分,项目组织机构完善,为项目实施奠定了基础。为了使项目建设有序实施,井庄镇政府已经组织各方力量做了大量前期准备工作,如考察、筹备施工力量、筹划资金、编制建设规划等,为项目建设实施奠定了坚实基础。本项目是依据井庄镇整体规划内容而提出的,其建设方案是按照地区建设规划、国家有关标准和规范并结合当地实际情况进行设计的。项目建议中充分考虑了使用土地合理,充分利用现有资源。

23、设计考虑了节能、环保、绿化等诸多因素。拟建项目将成立建设工程指挥部,主要负责资金筹措、地方协调等工作并负责招标及合同管理,从而确保建设项目在投资、质量和工期三方面达到科学管理和严格控制。项目可研依据充分,工程方案在技术上是可行的,在经济上是合理的。项目实施有利于改善当地农民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有利于防洪抗灾,有利于推动当地的农业和旅游业经济发展,具有较好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综上所述,#县井庄镇果树园村河道治理工程是可行的。第四章 规划设计布局4.1指导思想和规划原则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针对一些河道洪涝问题和防洪最薄弱环节,以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

24、产的安全为根本,以提高城乡防洪减灾能力为目的,以河道疏浚防护等工程措施为手段,通过河道治理,保障区域防洪安全和粮食安全,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支撑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4.2河道治理目标本次治理的目标是:通过治理,使洪水威胁严重、洪涝灾害较频繁、损失较大、严重影响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重点河段防洪能力得到增强,区域内人民生命财产和经济社会发展防洪安全保障问题得到初步解决,提升项目区水利基础设施水平,改善项目区交通条件和环境。4.3总体布局和工程等级根据现有堤防和河道建筑物工程水毁的各种经验教训,综合考虑地质、水流、施工、投资、管理运行等方面因素,按照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原则,确定治理规划方案。河道

25、整治工程主要包括河槽疏浚工程、防洪护岸工程,以20年一遇洪水标准设计,堤防等级为4级。第五章 项目建设方案5.1设计标准和依据5.1.1设计标准根据防洪标准(GB5020194)及堤防工程设计规范(GB5028698)中的规定,设防标准如表41,按20年重现期设防。表41工程等级分段防护等级防洪标准洪水重现期(年)堤防级别治理段2045.1.2设计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防洪标准GB50201-94;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SL44-93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洪水计算规范;3、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工程水文勘测设计规范JTGC30-2002;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堤防工程设计规范GB

26、50286-98;5、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城市防洪工程设计规范;6、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行业标准SL379-2007水工挡土墙设计规范等。5.2河道疏浚工程5.2.1河道疏浚原则 对河道治理范围内河床进行清淤疏浚,清淤疏浚工程遵守了以下原则。1、河道行洪能力达到20年一遇防洪标准。2、设计河道清淤要尽量与上下游进、出口河段平顺连接,尽量维持河道自然坡度。不对河道作过多挖填,不过大改变河道自然纵坡。3、对河道内部分地段进行裁弯取直,疏浚后的河底高程需满足现有桥梁基础防护。4、对河道内已有的但未经河道管理部门及防汛部门批准的影响行洪的建筑物予以拆除。5.2.2河道疏浚导线布置河道治理的目标就是确定

27、合理治导线最终形成固定而平顺河床,使两岸形成固定河岸。治导线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河道整治中工程规模,投资和整治后河流稳定情况,因此治导线的确定是河道规划中一项重要内容,本次河道治理治导线的规划遵守了以下原则。1、因势利导,顺应天然河流流势,尤其是比较稳定河段,它们是流域水沙和河床边界长期作用的产物,是确定治导线基本依据。2、河槽尽量顺直,但应遵循河流走势自然规律,保持必要的弯道,不强求裁弯取直。3、结合河道岸边特点,在可能的情况下尽量使河道依托在基岩、陡岸,以便减少工程量,降低工程投资。4、以河道主河堤间中心点和主要建筑物中点作为河道治理设计横断面的中心点。5、尽可能利用已建堤坝,节约投资,但

28、已建工程影响到行洪要求时,应予以拆除。5.2.3河道纵坡设计河道纵坡设计和河道中心线的设计皆为河道整治规划设计的重中之重,其设计的原则是:1、规划的河道纵坡要和原河道纵坡基本一致,可以在局部地段进行调整,使河道纵坡变化趋小,纵坡趋于更合理。2、河道纵坡设计要兼顾上下游,尽可能使河道纵坡变化小一些,较陡和较缓的坡段要给于适当的调整,以利水流平稳过渡,避免出现流态发生大的不均匀性,以利于河床的相对稳定。3、考虑到近年来,降雨偏少,没有发生过较大的洪水,河道多数是淤积,而不是下切的情况,在设计纵坡时,尽可能不要填方或少数地点填方,挖深一般控制在0.5-1.5m。纵坡从上游到下游为0.0069。4、河

29、道纵坡变化起始端不允许放在弯道内,尽可能远离弯道。5.2.4 河道断面设计根据踏勘情况,本次河道疏浚为800m,采用梯形断面。断面河底宽度4m,岸坡坡比为1:2,河道平均疏浚深度为0.8m,疏浚后平均深度为2.5m,疏浚时根据实际情况分段调整相关尺寸。5.3防洪护岸工程河道治理工程在前期研究阶段,进行了三种治理措施的技术、经济比较,三种治理措施如下:一是生态治理措施。在天然边坡较缓的部位采用削坡方法,并在岸坡上种植固土能力及耐水性能较强的水陆两生灌木及草本植物,利用植物根系的固土作用,可使土体产生整体效果。在天然边坡较陡,岸坡上部高程较高的断面,为减少开挖采用土工管袋保护边坡。二是工程措施。在

30、中、高型陡坡处采用浆砌石挡墙或其他形式挡墙,对于河岸坡度适中,地基承载力较低的塌岸段采用浆砌石护坡,基础底高程确定均考虑了风浪淘刷、抗冻埋深等因素,在墙脚和护坡脚均设抛石护脚。三是生态治理和工程治理综合措施。天然地形河岸坡度较缓时采用生态防护措施,种植乔、灌、草;当为陡坎时采用砌石保护岸坡。当整个岸坡为高型陡坡时则采用加筋土挡墙,在土中加入格栅形成复合土。为防止风浪淘刷挡墙基础,墙脚设抛石护脚。综合工程措施和生态防护措施的利弊,采用生态和工程治理相结合的治理方案较为切合实际。河道治理以清淤和工程防护为主、生态治理为辅的治理方案,因此确定采用浆砌石护坡、种植乔灌草结合的综合治理措施。根据项目区河

31、道的具体情况,计划对河岸冲刷坍塌严重和河道弯度较大、易冲刷段河道进行浆砌石护坡。防洪护岸总长1600m,采用浆砌石护岸。河槽底部基础开挖深0.6m、宽0.5m,浆砌石砌筑。岸坡采用1:2削坡,护砌坡长3-4m,底层素土夯实,10cm碎石垫层,40cm厚浆砌石贴坡护砌,水泥砂浆勾缝,浆砌石贴坡护砌共1600m。第六章 工程管理6.1管理机构为加强河道工程管理,保证河道行洪顺畅和工程安全运行。根据水利工程管理单位编制定员试行标准(SL705-81),本工程应建立专门的工程管理站,负责工程的正常安全运行、工程防汛、工程养护维修、开展绿化等综合经营工作,由#县水利局和井庄镇镇政府共同组建管理机构,由专

32、人负责对工程进行维护、保养。6.2管理范围堤防工程外坡脚20米以内为工程的管理范围,使用权为工程管理单位,管理范围的边界线和保护范围的边界线设置界限标志。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在其范围内从事任何危害工程安全的任何活动。6.3工程观测根据河道的水文、气象等条件,每年汛期都应对工程进行安全监测,对堤防工程应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检查,检查险工险段堤岸有无崩塌现象发生,检查河床冲刷情况,检查建筑物基础有无损坏,检查河床流路的摆动情况,特别是发生大洪水等非常情况时,要加大检查的频率和力度,及时发现存在问题,及时上报上级主管部门,及时补救、恢复。6.4交通与通讯设施结合工程所在地的实际情况,工程管理充分利用现有

33、交通道路,不再新修。未设内部通讯系统,生产管理通讯采用无线通讯方式。6.5防汛抢险设施为了工程维修及防汛抢险的需要,在堤防工程的重要堤段及险工段的背水侧设堆料平台并储备一定量的砂卵石料及堆石料,河槽整治砂卵石开挖料直接运至堆料平台,用于防汛抢险备用。第七章 施工组织设计7.1施工条件7.1.1 工程概况工程建设内容包括:河道疏浚800m、防洪护岸1600m。具体工程建设内容及工程量见下表:#县井庄镇果树园村河道治理工程量表序号名称单位合计1河道疏浚m8002防洪护岸m16007.1.2施工条件建筑材料:砂石骨料、块石、卵石混凝土料可就近购买,施工用水可抽取河水,施工用电采用自备电源。施工点范围

34、内可沿河道修临时便道满足施工材料及弃料的运输要求。7.1.3施工导流本工程河槽段的施工安排在非汛期施工,以减小导流费用。堤防工程布置在河道两岸,临近主河槽施工时需进行导流。7.1.4主体工程施工本工程采用机械化或半机械化施工。选择有相应施工经验的专业施工队伍承担,严格按施工技术要求进行。7.1.5施工交通运输工程区沿线对外交通比较方便,沿河两岸有乡村道路相通,沿堤线地段需修筑临时施工道路,用于工程建筑材料的进出施工现场。7.2建筑材料河道整治工程主要建筑材料是块石、砂、水泥和少量砼粗骨料。石料供应主要来源为#县内石料厂。7.3施工导流工程河槽段的施工安排在非汛期施工,以减小导流费用。堤防工程布

35、置在河道两岸,临近主河槽施工时需进行导流。围堰采用土石围堰,堰高平均0.51m,堰顶宽0.5m,填筑坡度1:1.5,局部流速较大地段的纵向围堰需做防护,采用编织袋装土进行护坡、护底。7.4主体工程施工工程项目均可采用机械化或半机械化施工。选择有相应施工经验的专业施工队伍承担,严格按施工技术要求进行。7.4.1河道清淤疏浚工程河道清淤疏浚工程开挖范围为河道治理河段的全宽度河道内,施工场地开阔,采用推土机配合挖掘机、装载机挖装,3.5t或5t自卸汽车出渣,运至指定的弃料场。对于因河道开挖形成的深坑及低于设计河床处,必须用砂砾料回填,经碾压达到设计要求的密实度,不得留有淤泥夹层。7.4.2防洪护岸工

36、程河堤基坑的土方开挖采用1.0 m的挖掘机开挖,土方运输配备自卸汽车拉运,基坑排水采用4吋水泵。在进行河堤基坑开挖时,应当有一定厚度进行人工开挖,以确保设计基底保持原状,不被扰动。基坑在排干渗水后,应把基底面夯实,方可进行砌石。河堤浆砌石工程量较大,石料运输用自卸汽车与手推车,砌筑砂浆用移动式搅拌机拌制,胶轮车动输,人工浆砌石的方法施工。要将选取的砌石表面泥污、水锈等刷洗干净,采用挤浆法砌筑,即先在基础表面铺一层厚3cm的浆,再将石料放在砂浆上,石料放好后用脚踩或锤击,使之紧密结合,然后给竖缝灌砂浆,至缝深2/3厚后,向缝内挤片石并用铁锤捣实,使砂浆与石块紧密结合。砂浆配制必须按设计的配合比调

37、和,稠度适中,过干不易捣实,过稀降低质量。砌筑时上、下两层竖缝必须错开8cm以上,砌石缝宽为3cm,石料较平整的一面放在迎水面,以利水流。浆砌石的外露砂浆,在砂浆未凝固前,应将虚浆挖去23cm深,再用水泥砂浆勾缝,勾缝前要先用水将接缝洒湿。灰缝初凝前不能填土,震动,更不能排水,以免水流冲去砂浆造成漏水。水泥砂浆砌石体要进行洒水养护,表面用草袋覆盖,洒水次数根据气温和风力而定,要使砌体经常保持湿润状态,暂不加砌的,至少要养护7天。正在砌筑的表面,严禁敲打、震动。7.5施工交通运输工程区沿线对外交通比较方便,沿堤线地段需修筑临时施工道路,用于工程建筑材料的进出施工现场,临时施工道路长约1km。7.

38、6施工总体布置施工场地布置主要指料厂、施工库房、工棚、工具房及搅拌机、水箱、发电机等的布置。地方材料场可以安排在河道内;搅拌机、发电机、水泥库房及工具房应安排在河道外。在进行施工场地布置时,一是要方便施工,二要保障施工安全。施工用料最好随用随进,按施工进度进料,以免造成二次搬运。施工用水:在施工点设蓄水池,用水泵从河水或水井抽水至蓄水池供施工及生活用水。施工用电:各施工点配备一台柴油发电机作为施工用电。临建房屋:施工人员的生活住房90%租赁民房,在施工点新建少量施工用房、仓库工棚等。各施工点均分布在沿河两岸,场地开阔平坦,场内施工道路可自然形成,或稍平整即可,施工道路长约1km。通信因工期短,

39、不架设专用通信线路,指挥部与施工工区和施工点的联系用移动通信电话。7.7施工进度计划工程施工总工期3个月,2012年8月为施工准备期,完成施工道路、临建、水电等项目,2012年8月至10月完成主体工程的施工任务;2012年11月工程验收。第八章 环境影响评价8.1环境影响评价的目的与依据8.1.1环境影响评价的目的1.查清工程建设区环境特征、环境现状、主要污染和主要污染物的种类、分布等情况;2预测河道综合治理完工后对当地自然、社会和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及程度。3依据环保和水保的法规、标准和当地环境规划功能目标要求,制定防止、减免环境污染和破坏的对策措施,使工程对环境的负面影响降低至最低。4从环境

40、角度阐述工程建设的可行性,为环保管理部门提供管理依据。8.1.2环境影响评价的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12月;2建设项目环境管理条例1998年11月;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1988年;4开发建设基础工业环境影响管理实施指南。8.2环境影响分析本工程为河道治理项目,建成后,可以提高河道的防洪标准,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是一项公益性工程。8.2.1工程兴建对环境的有利影响1、河道治理后,防洪标准将提高到20年一遇洪水设计,沿河两岸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将得以保障,当地的社会环境将得以改善。2、工程建成后,沿河地带水土流失量减少,局部气候得以改善,随着植被类型的多样化,生态环境必将得到

41、改善。8.2.2工程兴建对环境的主要不利影响1、施工人员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的处理;2、施工运输车辆产生的噪声、废水、废气的处理;3、土方开挖工程及车辆运输产生的粉尘和飘尘的处理;4、施工队伍驻地对当地社会治安影响的防治。因施工队伍主要来源是当地民工,只要加强管理,妥善处理与附近群众的关系,对当地社会治安影响也不大。河道整治工程量较大,施工期也较长,这对当地的工业、商业、服务业、运输业将带来一定的商机,也为附近村民提供了一定数量的就业务工机会,应属有利的环境影响。8.3环境保护措施8.3.1施工期环境保护措施施工期间,环境保护的主要措施有:1、施工生活区建立临时性的公共卫生场所,粪便集中处理、定

42、期外运,保证施工人员有一个整洁卫生的施工和生活环境;2、弃渣堆放要统一规划,满足环境和水保的要求,不仅要采取工程措施防护,而且要采取生物措施进行防护和绿化美化;3、在生活区和施工区之间要建立防护带,对受噪声影响较大的一线施工人员,要配戴防声头盔或隔声耳塞,把噪声危害降到最低程度;工程如果夜间施工,必须严格控制噪声污染,噪声等级不得大于夜间四类标准55dB,以免影响附近居民正常生活。4、为防止粉尘污染,施工单位在混凝土拌和过程中,搅拌机除尘应采用高效除尘器,交通道路需定期洒水;5、为保护施工区的大气环境质量,减少CO、NOX、SO2等有害气体的排放量,大型汽车、挖掘机、装载机等燃油机械应配备尾气

43、净化器;6、对施工人员定期检疫,发现传染病人立即进行隔离治疗;施工队伍要与当地卫生防疫部门积极配合,定期服用预防药或注射疫苗;加强卫生防疫,对饮用水和食品要严格管理,并积极宣传食品卫生法,防止传染病流行;7、施工期基坑开挖废水要经过沉淀处理方可排出。8、加强施工期水质、大气、噪声监测,发现异常及时处理;9、作好环境监理工作,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定期上报;10、采取措施,作好施工迹地的景观恢复及绿化工作。8.3.2运行期环境保护措施1、水质保护措施控制河道沿线工业和生活污染源的产生,不准新建、扩建向水体排放污染物的建设项目;禁止向河道排放未经处理的污水,禁止在河道两岸堆置和存放工业废渣、生活垃圾

44、、粪便及其它废弃物;禁止在河道附近使用剧毒和高残留农药,不得滥用化肥,不得使用炸药,毒品捕杀鱼类;禁止在河道内从事放牧、洗涤车辆、衣物等污染水库水质的活动;大力开展植树造林活动,防治水土流失,减少水库泥沙淤积;定期监测并分析水质污染状况,及时上报;2、生态环境保护措施贯彻森林法、环境保护法、水土保持法等法律法规,采取各种方式进行广泛深入的宣传教育,增强河道两岸居民的环境保护意识;强化各级政府和领导干部对生态平衡和水土保持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因地制宜地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工作;从生物措施入手,结合工程措施,全面规划,综合治理,特别要推广投资少、见效快的户包小流域分区治理方法;8.4结论综上所

45、述,该工程对环境的不利影响主要表现在施工期,这些不利影响不仅是短暂的,而且通过采用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这些不利影响可最大限度地减小或避免。河道整治工程完成后,河道防洪能力将大大提高,周边环境将会有大的改观,对社会和谐和安定起到保障作用,因此,从环境影响方面来看,本区河道整治工程是必要和可行的。第九章 水土保持防护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等法律法规,本项目工程规模必须布设水土保持措施,防止由于项目建设造成新的水土流失。9.1水土流失预测9.1.1水土流失影响分析项目区内以水力侵蚀为主,间有风力侵蚀,在项目建设期由于大挖方、临时堆土以及其他施工临时用地破坏了原有的地表物理结构和物质组成,土壤的

46、抗侵蚀能力下降,在大风或暴雨的作用下,将不可避免的产生新的土壤侵蚀。9.1.2 水土流失预测单元及预测时段本工程项目建设区分为河道疏浚、防洪护岸二个流失预测单元。项目水土流失预测主要为主体工程施工期。工程施工期为3个月,自项目建设开始起,至项目建设完工时止为施工期,即从2012年8月起至2012年10月。9.1.3 水土流失预测范围及水土流失量预测范围为施工中所有造成水土流失的区域,包括河道疏浚、防洪护岸二个单元,根据在地形图上量测的面积结果和项目施工现场勘测,开挖土方在施工结束后就地填平利用,故弃土、弃渣量为零。根据#县北京市土壤侵蚀遥感调查成果和#县水土保持规划中资料,确定项目区所在地土壤侵蚀模数为220 t/km2 a。项目建设过程中,因受到施工影响,土壤侵蚀模数必然发生较大变化,松散的挖方等废弃物处于松散堆积状态下,其侵蚀模数将增大到1100t/km2 a以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