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牲畜养殖及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第一章 总 论1.1项目提要1.1.1项目名称:畜牧养殖及加工1.1.2建设性质:新建1.1.3项目建设单位:*公司(筹) 法人代表:* 所有制形式:个体(企业加农户)1.1.4建设地点:* 规模:占地*亩 期限:本项目计划*年*月动工兴建,*年*月建成,*年*月投入使用。1.1.5项目申报单位及法人代表:皖北黄河幸福里畜牧养殖发展有限公司1.1.6投资规模及资金构成我公司现已于萧县杨楼镇新庭村农户签定土地流转承包协议(约530亩),协议已签订完成,资金已发放到农户。该项目首期计划投资1650万元,首期土建工程350万元, 设备及劳动成本50万元,流动资金投资1
2、50万元,购牛购羊款500万元。资金措施:项目计划自筹。二期投资2000万屠宰、冷库、深加工等所需的厂房及设备。1.1.7项目养殖规模。羊4000头,牛800头,年交易量7800头。1.1.8主要技术经济指标:项目达到设计能力后,牲畜的年屠宰量可达10000头。1.1.9项目辐射范围及带动能力:该项目的启动可以辐射带动萧县全县的畜牧业的发展,至少可以带动当地农户致富,并能拉动周边省市农业产业发展。1.2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近几年来,国家、省、市专门下发了大力发展产业化及调整产业结构的一系列文件。1.3综合评价和论证结论1.3.1综合评价项目建设的必要性:该项目的启动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畜牧业
3、行业发展的需要,是利用本地资源的需要。1.3.2论证结论:本项目主要建设各种羊(牛)舍9600平方米,配置包括供电供水设施、饲料加工设施、运输设施、饲养管理设施以及防署降温、无害化处理设施等;该项目投资环境好,符合农业产业化政策,具有较好的生产经营能力,流通领域的经营方法成熟可靠,项目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专家认为该项目有广阔的发展前景,项目的论证是可行的。1.4存在的问题与建议该项目存在的问题主要是缺乏开发资金,建议上级领导将该项目列为国家级农业综合开发多种经营重点项目并给予扶持。注:欲查看更多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请登陆网站:查看。第二章 项目背景及必要性2.1项目建设背景2.1.1根
4、据国家以及省、市关于加速畜牧业产业化和加工转化增值的有关文件要求,解决畜产品流通的薄弱环节,建立相关的产业项目。2.1.2*市畜牧业是一个飞速发展的行业,符合人们生活结构改变的要求。*全县常年存栏牛17万头、生猪116万头、羊100万只出栏并且羊数量位居全省第一,经过市、县畜牧部门技术人员反复调查研究分析得出结论,本项目建设非常迫切。2.2项目区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现状畜牧业是农业经济的支柱,而畜牧业产中主要是牲猪产业和草食动物牛、羊等生产的发展力度大,目前的布局主要是向规模效益方向发展,关键是建设基地。萧县目前已有万头猪场数个,有规模养殖小区多个;而集养殖、牲畜交易、屠宰为一体的项目还一个也没
5、有,根据分析可知,本项目的效益可观,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创造潜力。2.3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及目的意义2.3.1项目建设的必要性2.3.1.1社会发展的需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要求食品从便宜到方便、卫生、营养等多样化方向发展。当今世界各地都把食品生产、开发做为一件大事来抓,把食品的质量和数量看作一个民族是否兴旺强盛的主要标志。西欧、北美和日本等发达国家,食品工业已成为工业产业的首位,占工业总产值的15以上。就我国而言, 因人口众多,吃的数量和质量问题,无论是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头等大事。现在,人们不再满足于温饱型的初级食品,而要求获得营养卫生、方便实惠、品种多样的各类
6、食品,特别是肉类食品。2.3.1.2消费者消费的需要。现在市场上各种肉制品相当一部分是个体户用手工生产的,没有任何检测手段,质量无法保证,特别是一些损人利己的个体户大量地用病、死猪、牛肉加工成肉制品投放市场,严重地危害人们身心健康,并大量地传播人畜共患的传染病。消费者从心里呼唤真正的吃上“放心肉”制品。2.3.1.3充分利用本地资源优势。安徽省是一个农业大省。畜牧养殖业已成为全省农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之一。每年可出栏牲猪2000万头,出栏牛100多万头,出栏羊100多万头,有近一半流向外地。如果将这些活猪、牛、羊大部分加工成优质、高档的系列产品, 既能实现加工增值,又能减少活牲畜外运途中的死亡、
7、损耗,减少损失,而且还能形成一个稳定的畜产品价格环境,保护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畜牧业健康地向前发展。2.3.1.4畜牧业发展的需要。为了全面促进农业(包括养殖业)的发展,国务院明确指示:“食品工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行业,办好食品工业可以满足人民提高生活水平的要求,可以促进农业的发展,增加货币回笼和扩大就业面,对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有着重要的意义”,并要求各地“根据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和人民消费的要求,逐步改善食物的结构和质量,逐步增加肉类、蛋、奶、水果等的消费量”,安徽省委和省政府也明确指示:“把农产品资源优势转化为食品加工优势”。2.3.1.5具有龙头项目的拉动作用。该项目的启动,可以带动宿州市萧县
8、,河南省东部县、市乃至江苏、山东、等有草食动物的发展。2.3.2项目建设的目的意义:该项目的启动是一项富民工程,实施项目可带动农民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可改善项目区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进一步缩小城乡差别,融洽新时期的党群干群关系,确保农村社会稳定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大的现实意义。第三章 建设条件 3.1项目区概况3.1.1地理位置及区域范围*3.1.2自然资源状况*林木覆被率现为31.8%,林地面积89.4万亩,其中用材林面积36.2万亩,经济林面积35.2万亩,其它林种面积18万亩。全县林木总蓄积量230万立方米,活立木年生长量20万立方米,年可采伐量10万立方米,年产
9、用材林枝丫量10万吨,经济林枝丫量15万吨。3.1.3社会经济状况3.1.4项目关联产业发展现状:本市畜牧业尚有待进一步发展。 本项目的建成,可促进农村畜牧业的大力发展,可促使农民增收,同时,可解决城市副食品很大方面供应,可解决一部分无业人民就业及带动农户致富问题。3.1.5项目建设地点选择:该项目建设地点选择在宿州市萧县杨楼镇新庭村。3.2项目实施的有利条件3.2.1政策环境:市人民政府就加快发展养殖业以文件形式作了专门决定,制订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就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方面下发了专门文件,全面推行政府组织引导,农民收入为主,国家扶持为辅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战略,实施菜篮子工程,激发了广大投资者的积
10、极性。3.2.2资源优势:当前,形成了波尔山羊、三元杂交猪、西门塔尔肉牛、黑白花生奶牛、樱桃谷鸭等高效品种和特禽、长毛兔、鸵鸟、土元、蝎子等特种动物及珍稀动物养殖基地。全县常年存栏牛17万头、羊100万只、猪40万头、禽1000万只,出栏牛8万头、羊120万只、猪50万头、禽1500万只。形成了庄里乡、白土镇波尔山羊、白山羊规模养殖,*三元杂交猪养殖,*牛肉养殖,*天牧集团奶牛养殖,*等乡镇肉蛋鸡养殖,*鸭养殖,*镇鹌鹑养殖等规模养殖小区,全县养殖龙头企业近50家,养殖专业协会达200多个,专业村80多个,规模养殖户达5万多户,引进新品种150多个,开展了山羊、生猪、肉奶牛的杂改推广,加强蓄禽
11、疫病的监控与防治,确保了畜牧业的发展。2.3吃羊肉在在萧县有300多年的历史。日食羊1万头左右,行成了以丁里青春羊肉馆、汪家羊肉馆、许唐全羊馆、圣全寺羊肉馆等为代表的以羊肉为原材的特色饭店。并创立了伏羊节,在当天食羊肉的人更是络绎不绝、人山人海。以现在的存栏量还有很的缺口,都是从山东、河南等地运来。3.2.3 科技开发能力宿州市内有该行业高级职称的技术人才几百人,有管理行业的行政管理机构。同时可向外地引进高新科技人才。3.2.4基础设施条件3.3主要障碍因素及解决方案3.3.1主要障碍因素:主要是缺乏开发资金,还需引进较先进的加工工艺等。3.3.2解决方案:采取有效措施吸收民间资金,可采取招商
12、引资的办法,同时申请国家开发部门给予重点扶持。第四章 市场分析与销售方案4.1市场分析进入十二五以来,国家高度重视农牧产业发展。根据(安徽省畜牧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肉牛肉羊区域布局。随着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提高和牛、羊肉消费的不断增加,牛、羊养殖业发展有着广阔空间。皖北地区是全国中原肉牛、肉羊优势区,具有明显的养殖优势。为此,选择亳州、阜阳、宿州、蚌埠、淮北、淮南、六安7个市,作为我省肉牛、肉羊优势发展区域。积极推进江淮和皖南山区肉牛、肉羊养殖业发展。主要任务(一)提升畜禽良种化水平。加快全省畜禽良种繁育体系建设,省级重点扶持原种场、祖代场,市县级主要建设父母代场、扩繁场和健全人工授精站(点)
13、网络体系。落实畜牧良种补贴政策和项目,实施主要畜种遗传改良计划,组建省级种猪生产性能测定中心,开展种猪测定、拍卖和“优良种猪进站点”活动。实施奶牛品种改良和群体快速扩繁行动,推行奶牛生产性能测定。加快肉牛良种繁育体系建设,振兴肉牛业,稳定和扩大基础母牛群体。加强肉羊良种培育和繁育体系建设,提高肉羊良种化水平。努力培育全国重要的种禽产业集聚区。依法建立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制度,扶持国家级、省级保护场(区、库)建设,鼓励培育畜禽新品种(系)。强化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管理,建立优良种畜登记和推荐制度。生猪、奶牛、家禽等主要品种繁育体系进一步完善,基本满足畜牧业快速发展需要。(二)提升标准化规模养殖水平。大
14、力发展适度规模标准化健康养殖,开展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示范场(小区)认定和创建活动,扶持建设省级标准化规模养殖示范县。优化区域布局,进一步提高江淮和淮北生猪、江淮和沿江家(水)禽、皖北肉牛、肉羊和城郊奶牛等优势区域生产供给能力。依法全面实行畜禽规模养殖场(小区)备案制度,建立养殖档案。调整种植业结构,加强饲草、秸秆等饲料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推进合肥、马鞍山等奶牛核心养殖区青饲牧草基地建设。全省畜牧业优势区域布局基本形成,示范县带动能力显著增强,规模养殖水平进一步提高。(三)提升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加强饲料、饲料添加剂及兽药等投入品监管,加强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能力建设。加快动物标识、监督监测及可追溯
15、体系建设,实行畜产品市场准入和责任追究制度。提高饲料生产企业准入门槛,建立兽药、饲料违规企业黑名单制度,加强生鲜乳收购站清理整顿和监管工作,加快无公害、绿色、有机畜产品认证。实施“百场千村万户”监测计划,加快建立主要畜禽生产省级监测预警体系,提升省级畜牧信息监测水平,强化市、县畜牧统计监测和预警功能,建立数据采集报送与智能分析的电子信息平台,提高信息服务和监测预警能力,畜产品质量监管体系和市场调控体系基本完善。(四)提升畜牧产业化水平。引进和扶持带动能力强、有核心竞争力的大型畜牧养殖和加工龙头企业,改善生产和技术条件,形成一批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实现由初级加工向精深加工转变。扶持畜牧业合作经济
16、组织发展,引导龙头企业与养殖场户、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形成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借助农业产业化交易会、农产品展示展销会等平台,促进农超对接、产销衔接,扩大对外合作交流。畜产品加工产值与畜牧业产值比进一步提高,畜产品加工业成为我省食品工业重要支撑产业。(五)提升动物疫病防控水平。进一步落实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和养殖主体的动物防疫责任。健全省、市、县、乡四级动物防疫体系,提升村级防疫员队伍素质,完善以政府公益性服务机构为主体、农民专业合作社及规模养殖场等多种形式动物防疫服务组织。建立健全重大动物疫病防控预警和应急体系。推行规模养殖场程序化免疫、农户分散饲养集中免疫与补栏补免制度。开展动物疫病防控标准化示范
17、创建活动。建立病死及扑杀畜禽无害化处理补偿制度。启动动物疫病防控能力建设,推行官方兽医制度,开展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加强动物防疫队伍培训,全面构建起动物防疫长效机制。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示范工程肉牛、肉羊标准化规模养殖示范项目。充分利用皖北丰富的农作物秸秆资源和大别山、皖南山区草场和品种资源,发展肉牛、肉羊规模养殖。以阜阳、亳州、宿州为中心,淮北及沿淮地区为主产区,大别山和皖南山区为特色基地,力争其饲养量占全省80%以上。同时,鼓励利用青饲料、秸秆等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其他草食动物规模养殖。全省扶持肉牛、肉羊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350个,规模养殖比重达到70%以上。优势区肉牛、肉羊良种覆盖率分别
18、达到90%、80%,60%的规模养殖户参与产业相关的专业合作组织,品牌不断发展壮大,采用部位分割和冷链运输的牛、羊肉市场占有率达60%以上。保障措施(一)加强组织领导。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实施畜牧业升级计划的意见(皖政办201042号)已经明确,省政府建立推进畜牧业升级计划联席会议制度,由省农委牵头,发展改革、财政、商务、国土、物价、统计、金融等部门参加,及时研究解决畜牧业发展进程中的重大问题;由省农委会同省发展改革委、省财政厅等部门制定畜牧业升级计划实施方案。各地要认真贯彻意见精神,全面分析和正确判断“十二五”畜牧业发展面临的形势,进一步加深对畜牧业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的认识,制定具体计划,落实有效
19、措施,并与省级规划搞好对接。(二)增加财政投入。落实好国家扶持畜牧业发展的各项政策。各级财政逐步增加投入,支持畜牧良种补贴、畜禽遗传资源保护、规模养殖以奖代补、畜产品质量监管、畜牧科技创新等。积极整合支农资金,统筹安排农业综合开发、农业产业化、扶贫开发、现代农业生产发展等资金,支持畜牧业发展。保障动物防疫经费投入,并纳入同级财政预算。逐步提高村级防疫员补贴标准,将村级防疫员培训纳入新型农民培训工程。(三)加强投融资服务。加快制定适合畜牧业发展特点的金融政策,国有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和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要安排一定比例的信贷资金专项支持畜牧业,创新金融产品,增加符合畜牧业发展需求的贷款项目。加快建立
20、畜牧业信用担保体系,提供融资担保服务,逐步降低担保门槛,放宽对净资产比例的要求,提高信用贷款额度。由省政府金融办牵头,省农委参与,适时举办畜牧业银企合作活动,支持解决畜牧业发展的资金瓶颈问题。(四)落实养殖保险和用地政策。认真落实能繁母猪、奶牛保险政策,鼓励龙头企业资助农户参加畜牧业保险,各级保费补贴要足额到位,实行应保尽保。扩大畜牧业政策性保险品种范围,逐步降低费率。开展畜牧业“信贷+保险”试点,各级财政给予相应补贴和奖励。积极落实畜禽养殖用地政策,国土、农业部门加强沟通,密切合作,及时化解用地过程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五)推进畜牧业法制化进程。加大畜牧业法律法规宣传贯彻力度,引导广大农牧民
21、增强法律意识,履行应尽义务。制定出台安徽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实施办法。加强执法能力建设,加强培训,改善执法环境和条件,完善执法监督机制。稳妥推进畜牧兽医综合执法,加强动物防疫、检疫监督、种畜禽管理、兽药饲料管理、草原监理等行政执法,严厉打击违法行为,依法规范和整顿畜牧业生产经营秩序,维护生产经营者合法权益,为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保障。(六)强化产业支撑能力建设。深化畜牧兽医管理体制改革,加强乡镇畜牧兽医公益性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加强人员培训,创新体制机制,提高基层队伍服务能力。培育多元化的畜牧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健全服务体系。组建畜牧业产学研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着力提升畜牧技术推广、动物防
22、疫、动物卫生监督、兽药饲料监管、畜禽遗传资源保护等技术支撑水平。加快畜牧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和推广,提高饲料饲草、兽药、畜牧机械等产业的技术含量和生产供应能力,夯实畜牧业发展基础。以上引用(关于印发安徽省畜牧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通知)皖农牧2011392号第五章 项目建设方案5.1建设任务和规模项目总占地面积80亩,建各类办公楼400平方米;年交易牲畜4000头,其中牛1000头、羊3000头。年加工肉类食品2000吨。5.2项目规划和布局5.3生产技术方案及工艺流程本项目生产技术方案共分牲畜屠宰、交易、加工三个主要部分:5.3.1牲畜屠宰。采用机械化流水作业线,即收购、屠宰、分割,日屠宰量
23、500头、年屠宰量15万头,其中大半部分用于鲜销、20用于冷藏冷冻备用供应节日市场、一小部分用于加工。其工艺流程如下:产品检疫入口屠宰剥皮清洗倒挂分割出厂冷冻或加工、进行销售5.3.2牲畜交易。采用活牲畜交易。本项目计划从2013年11月开始动工建设,建设期半年,2014年7月投入生产。第六章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6.1投资估算依据6.1.1土建工程: 以安徽省2003建筑工程概算定额为依据,并参照同类工程估算指标进行估算。6.1.2设备:按现行市场价格或厂家报价估算。6.1.3前期工作费:按安徽省计委、省物价局文件中规定最低标准不少于4万元计取。6.1.4建筑设计费和建设管理费:按建筑工程费的
24、2计算。6.1.5预备费:按工程总额的5计算,不计涨价预备费。6.2项目建设投资估算1、建牛(羊)舍9600平方,每平方700元,共计672万元。2、建饲料库600平方,每平方550元,共计33万元。3、建饲料草棚900平方,每平方230元,共计20.7万元。4、青贮窖2880平方米,每平方米约300元,需投86.4万元。5、办公室、宿舍400平方米,每平方米950元,投资38万元6、饲料机械设备:33.6万元。7、购牛款:500头每头6000元,共计300万元。 购羊款:4000头每头500元,共计200万元。8、购饲料款:100万元。9、流动资金150万元。10、人员工资及其他20万元。6
25、.3资金来源与筹措自筹及引进贴息贷款。6.4资金使用和管理对该项目的资金做到合理使用、严格管理。在资金使用上,严格按照项目建设计划,坚决执行资金跟随项目走的原则,不搞计划外工程项目。在资金管理上严格按照国家财政部印发的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和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执行,实行专人管理、专户储存、专帐核算,严格财经纪律,加强对项目资金的监管力度,按项目计划和施工进度投放资金,确保资金的专款专用。为确保工程建设质量,在拨付施工单位资金时,留足质量保证金、竣工验收合格并运行一年后,经复检确无工程质量问题时,再拨付质量保证金以避免工程返工和资金流失。第七章 财务评价7.1财务评价依据财务评价根据国家计委、
26、建设部2001年颁布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一一方法与参数中的有关规定进行测算。项目分析计算期为12年,其中建设期1年,达到设计能力的生产期为10年,项目基准收益率为10,计算效益和费用的价格统一采用当前市场价项目收入来源主要是屠宰加工鲜肉、交易大中活牲畜。根据目前市场行情,鲜牛肉价格为29元公斤、活牛交易8000多元头,羊1000多元头。项目正常生产时的年销售收入为1000万元。7.2销售收入和销售税金附加估算7.2.1销售收入估算约1000万元。7.2.2销售税金及附加估算 根据国家现行政策和地方有关规定,项目应缴纳的销售税金及附加土要有:增值税、城市维护建设税,税率分别为13、3。正常生产期预
27、计每年缴纳以上各项税费共计为160万元。7.3总成本费用估算7.3.1单位产品生产成本1、原材料、辅助材料、燃料,动力的价格参照当地同类产品的市场价格进行计价,单位消耗参照同行业生产情况进行估算。2、折旧与摊销:房屋建筑物折旧按20年直线折旧,残值率5、折旧率4.75,设备及其它工程按10年直线折旧,残值率5,折旧率9.95,递延资产按5年进行摊销。3、修理费根据项目的特点,结合同行业类似企业情况按照固定资产的3左右估算。4、工资及福利根据当地的工资与福利水平情况估算为每年*万元。项目单位产品生产成本估算见附表7.3.2项目总成本费用项目总成本费用除单位生产成本外,还包括利息支出用费支出、其他
28、费用等。1、利息支出:银行借款利率按现行政策。2、资金占用费支出:财政有偿资金占用费按2。3、其他费用:包括企业管理费用、技术开发费和相关营销费用。正常生产年总成本费用为3000万元7.3.3 年经营成本项目经营成本包括原材料购入、直接人工、水电消耗、其他材料消耗、修理费用等成本。根据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合项目所在地实际进行估算,本项目经营成本*万元。项目所得税后财务内部收益率达25,大于行业基准收益率10,财务净现值大于零,说明本项目设计方案是可行的。第八章 项目组织与管理8.1经营管理模式实行总经理负责制,单独核算,自负盈亏。部门经理实行聘任制,签订目标责任合同;从事技术性较强工种的员工及
29、骨干实行合同制,专家实行聘任制,从事简单操作的员工根据生产需要招收临时合同工,培训持证上岗。8.2技术培训根据不同的岗位对人员素质有不同的要求,分别采取不同的培训办法:企业主要领导懂管理、会经营、有较全面的企业管理经营才能,思想观念创新能力强。培训目的是不断地全面提高政策理论水平和经营管理水平。中层干部懂技术、懂管理、有一定的知识才能,组织职工进修学习及自学为主。技术人员能够完整系统地掌握全套生产技术并有一定的创新精神,以更新知识、提高专业技术水平为主要目的。针对其工作特点和所担负的工作,采取短期培训进修深造和多参加技术交流活动等形式提高业务水平。一般员工要求能得心应手地、熟练地完成其所从事的
30、具体工作。根据其所从事的工种要求,经考试考核后竞争上岗,上岗后采取岗位培训、现场培训、业余培训、脱产学习等多种方式进行培训。对一些技术性较强和关键性岗位的员工,采取定期强化培训的办法,从中选拔一些骨干和管理人员。8.3运行管护制度与措施由公司制订总的管理章程,对各部门经理实施管理,各生产和经营部门根据自身的特点在不违背总章的前提下制订各自的管理制度,所有员工都必须签订责任状,违规违纪者按制度处罚,遵纪守纪者实行表彰。8.4劳动保护与安全卫生按照劳动法的规定,企业与每个员工签订劳动合同,落实劳动保护措施。每个岗位、每个程序都明确安全操作规程,定期检查安全生产情况,定期进行安全生产教育,严防安全事
31、故发生,对全体员工在上岗前进行体检,建立员工档案,每年进行1-2次身体检查,确保员工安全和身体健康。第九章 农业产业化经营与农民增收效果评价9.1农业产业化经营9.1.1壮大土导产业和促进结构调整情况项目实施后,可促进本市养殖业的全面发展,特别是牛、羊的发展,使养殖业在农业生产总值中占不可忽视的地位。9.1.2产、加、销、服务环节的利益联结分析项目通过实施后,可使本养殖场的牛羊等牲畜逐年增加,由此带动的相关产业有饲料工业、饮食业、运输业等行业的发展。9.1.3辐射带动作用本项目建成后,不仅可以促进周边农民的稳定收入,还可以带动更多农民的发展致富的积极性,更能带动周边运输,餐饮,绿色食品的大力发
32、展。同时也是带动农民脱贫致富的一次机会。第十章 环境影响评价10.1环境概况三废排放符合国家排放标准,已具备国家小型牲畜养殖资格。10.2环境现状项目选址地属宿州市萧县杨楼镇新庭村,该地域居民较少且周围无工矿企业及机关、学校等。在目前情况下,该地域空气质量优于国家大气质量二级标准,地面水质量优于国家地面水三级标准。10.3项目建成后对周围环境的影响项目建成后,对周围环境将产生一定影响。其产生对环境有影响的要素有噪声排放最高可达80分贝,平均值也在65分贝以上,废气主要有氨、S02、H2S等粪尿挥发的恶臭性气体。10.4污染治理措施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将严格执行环境保护的“三同时”制度,充分尊重环
33、境保护行政土管部门意见,把各种污染治理落到实处,做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相结合。第十一章 可行性研究结论与建议该项目建设符合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政策,基础条件良好,原料供应充足,技术条件具备,环境条件优越,市场前景广阔,项目投产后,经济效益显著,社会效益明显,生态效益良好,抗风险能力较强,且不会造成环境污染。任何事业都存在风险性,本项目也不例外,本项目的风险表现和解决办法:1、本项目投资总额中,设备投资、工程投资额要小一些,以能生产为原则,这样风险性可进一步降低。2、多研究用户对牛肉羊肉品质、标准的要求,最大限度满足用户要求,提高企业声誉。3、产品质量稳定,市场风险小。4、不断增强本项目的科技含量,使企业有后劲,风险小。5、领导团结一致,共同决策,风险小。6、协作多协商,少扯皮,风险小。以上报告仅供领导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