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毕业论文心理健康论文农村小学生厌学心理分析及教育对策.doc

上传人:可**** 文档编号:2149037 上传时间:2024-05-20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3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毕业论文心理健康论文农村小学生厌学心理分析及教育对策.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毕业论文心理健康论文农村小学生厌学心理分析及教育对策.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毕业论文心理健康论文农村小学生厌学心理分析及教育对策.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毕业论文心理健康论文农村小学生厌学心理分析及教育对策.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毕业论文心理健康论文农村小学生厌学心理分析及教育对策.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知识培训论 文姓 名:姬 丽 彬准考证号:242115698528工作单位:岷县秦许学区时 间:2015年12月 农村小学生厌学心理分析及教育对策关键字:学生 学校 家长 社会 健康 心理 教育摘 要: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小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点,运用心理学的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小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地发展和整体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教育部1999年13号文件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指出: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未来人才素质中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走近新课程,“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理念扑面而来,它比过去的

2、教育教学更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喜怒哀乐,更关注人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更关注人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更关注学生的尊严。这意味着,今后对老师的要求不仅是要完成“传道、授业、解惑”的任务,而且应当成为一个合格的心理辅导员,承担起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新任务。在通过对社会、学校、家庭进行走访调研,并对不同程度厌学的学生采取问答测验、调查问卷、个别谈话和调查研究等方法后,发现学生厌学的原因绝大多数是源于非智力因素,一、家长教育方法不当 小学生特别是低、中年级学生,其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受家庭教育的影响很大。常见的不良方法如下: 1、顺其发展的思想严重部分家长对孩子关心不够,只要把孩子送进学校,就完成了任务,对于

3、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如何很少及时过问,孩子做得好与坏不及时采取措施给予肯定,指出努力的方向。导致学生缺乏责任心与上进性,如上课自由散漫、自主性、积极性较差、不爱说话、不按时完成作业,久而久之,学习自然跟不上,越是跟不上,越是不愿学习,形成了恶性循环,从而产生厌学的心里。 2、期望过高的现象严重部分家长自己没有文化,把希望全部寄托在孩子的身上,对孩子要求无限度地升高,不讲究方法,手段粗暴,这样非但达不到要求,反而会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而导致厌学。如新圩镇沙路小学的姚俊秀同学,女,11岁,小学四年级学生,一至三年级时都是班上学习委员,酷爱学习,遵守纪律,聪明活泼,是老师心目中的尖子生,父母的骄傲。但由于

4、父母对她的期望过高,过于完美,父母要求女儿每门课的成绩必须在90分以上,由于试题的难易程度所致,有时考试成绩虽然在班级名列前茅,但父母仍不满意,对她严厉批评。在父母的严厉管教下,各种学习丝毫不敢怠慢,姚俊秀同学的心理压力很大。从四年级开始,她感到力不从心、疲惫不堪,学习成绩明显下降,对学习也产生了厌倦,尤其对考试产生了恐惧。结果使孩子疲于奔命,以致严重的身心疲劳,厌烦学习,造成逃学。 3、教育方法不和谐的现象较为普遍家长对孩子的要求本来就很难达到统一,尤其近年来,农村留守儿童较多,农村家庭中的父母大部分外出打工,一年四季在外,偶尔回家对孩子特别疼爱,甚至溺爱,造成对孩子的要求不一致,其次,农村

5、三世同堂的家庭较多,爷爷奶奶与爸爸妈妈的要求又有很大的差距,造成对孩子的要求不一致,使孩子总觉得有避难所。二、教师的教学方法单一评价方法欠妥 实施素质教育虽然多年,但由于农村教师严重缺乏,造成教师承担的教学科目多、教学任务非常重、压力特大、教学评价还片面的以分数为主,这些导致教师无法尝试新的教学方法,相当一部分教师仍然采用填鸭式教学,急功近利,不顾学生的身心健康,进行疲劳轰炸,评价方式单一,致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厌倦、畏惧心理。正如新圩镇沙路小学五年级的宁旭同学说得好:我原本是一位很爱学习的孩子,但是有一次我因一道题不会做,老师随口就是一句:你怎么像猪一样笨!难道我真的这样笨吗?从那以后,我再不想

6、上数学课了老师一句不恰当的评语,严重地挫伤了学生的自尊,严重地打击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甚至一生中留下创伤,这位学生从此不再喜欢数学课了。为了逃避数学课,造成厌学、逃学。三、学生的学习障碍 1、缺乏良好的学习方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每个孩子都在自觉或不自觉地使用不同的学习方法,但大多数学生缺乏老师的及时指导,难以形成科学高效的学习方法,获取知识的能力欠缺,学习效率不高,导致其产生厌学心理。 2、注意力缺乏和多动现象严重原因之一教师的教学方法单一评价方法欠妥,原因之二实施新课程以来,提倡教师教学方式多样化,让学生参与教学的全过程,教学内容以活动的形式呈现,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知识,培养能力,课堂活了。

7、但教师对新的教学方法应用、驾驭课堂、调控课堂能力还很欠缺,导致学生更有可乘之机。 3、学生惰性现象严重实行计划生育以来,每个家庭中的孩子急剧减少,孩子成了家中的小皇帝,家长很少让孩子参与一些力所能及的活动,长期以来学生养成懒惰习惯。主要表现在:学习被动,上课精神不振,毫无参与欲望,自我管理能力极差,在学习任务稍微重的情况下就对学习厌倦。四、校园生活单调 1、过分的强调安全,取消一些体育活动。由于经费的制约,农村小学本来体育器材就少的可怜,学生的课间几乎没有活动,再加上这几年学校过分的抓安全,为了安全将学校仅有的体育器材收放起来,如高低杠、山羊、木马、铁环等。取消一些传统的体育活动,如爬山活动,

8、春秋游活动,野炊活动,一年一度的学校运动会等。 2、图书的借阅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近年来学校的各种检查一波接一波,学校为了迎接检查,宁可把贴着整齐划一标签的图书放的陈旧,也不借给学生阅读,学生除了仅有的课本以外,几乎无别的书可阅读。 3、学校的校园文化氛围跟不上。五、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 社会中缺乏文化氛围,学生常常见到的活动多为喝酒、打麻将、聊天、游戏、网上聊天、玩台球。很少见到具有文化气息的活动。 改变农村小学生厌学现象的教育对策:对于厌学的学生,教育的关键不在于对其增加学习的压力,而是要培养其学习的良好习惯和兴趣,教给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教师和家长要戒急、戒惩、戒弃。教育的急和惩

9、会使孩子产生严重的挫折感,从而失去自信和自尊。教育孩子要有良好的心态和科学的方法,把孩子当作自己的朋友看待。勤于交流,及时了解孩子的困难,并及时帮助。以鼓励为主,不能用惩罚代替教育,在遇到挫折或学习效率不高时,要有持之以恒的决心,不轻言放弃。 1、我国心理学工作者隋光远的研究表明,向学生讲明积极的、正确的特点及其在学习中的作用,阐明只有相信自己的能力,勤奋学习,才能有所成就的道理,并组织学生就此进行讨论,可以让学生更多更好地将学习成败做出正确的、积极的判断。影响学生学业的因素除努力外,学习方法、家庭环境、教师等也不同程度地对学业产生影响。与此同时, 由于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认知结构特征、成就动

10、机水平不同、以前在学业上成功或失败的经历不同等因素的影响,形成了他们各自独特的、相对稳定的归因风格。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时,既要使学生意识到影响学习的多个因素,又要考虑到他们的不同学习的风格, 使学生在努力学习时与现实相联系,针对自己个别差异进行学习。这样就有利于学生端正学习态度,从而使学生树立学习信心,提高学习积极性,克服厌学情绪。小学生的注意力具有不稳定的特点(尤其是小学一、二年级的学生),注意力集中只能持续78分钟。教师要不断转变教育观念,学习新的教学方式,应用不断变换的教学方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努力挖掘孩子的优点,对孩子微小的进步都要给予真诚及时的评价,帮助孩子

11、树立自尊和自信。可以充分利用班队会、主题会、兴趣活动等适时对学生进行学习目标教育。给厌学学生更多的关爱,充分挖掘厌学学生的特长,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引导其一步一步努力向好的方面发展。要以身作则,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引导孩子掌握科学的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这样孩子就如同找到点石成金的手指。科学奠基人贝尔纳曾经说过:良好的学习方法能使我们更好地发挥运用天赋的才能,而拙劣的方法可能阻碍才能的发挥。因此教师要重视学生学习方法的培养。2、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是班杜拉的自我效能论强调了“自我效能”的高低对学生学习的影响。认为那些自我效能低的人,在选择和完成任务时经常流露出“我不能”的信念,把成功看作是外部不稳

12、定因素所致,而把失败归结于自己能力差,从而使个体对自己失去信心。由此可见,教师如果能采取一定的措施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就有利于学生进行积极正确的,克服学生厌学情绪。为此应注意一方面,使每个学生有多次成功的体验,使学生把自己的成功归因于自己的能力强,增强自我效能感。另一方面,使用恰当的情绪表达和言语评价。对不同的学生区别对待,使其增强学习自信心。另外,把握好教材和考题的难易程度,过易或过难的教材和考题不利于学生恰当自我效能感的培养,不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培养。3、教师应控制自己的行为。学生对学业成败常常受到一些重要人物的影响,如教师、家长和伙伴等,而其中教师对学生学习成败的影响最大。因此,要使

13、学生对其学业进行适当的引导,应注意以下几方面:其一,教师要有民主型作风。教师的作风可划分为专制型、放任型和民主型三类。不同的教师作风导致不同的教学心理气氛和师生关系,并影响学生的学习成败。只有教师具有民主作风,才有利于学生进行适当的自我学习。其二,教师要寄予学生适当的期望。教师对学生的不同期望水平,影响学生的学习能力感,进而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模式。已有的研究表明,教师对学生寄予高期望, 学生成就不高,会产生压力和过度焦虑,对能力不高的学生,教师期望低,并伴有同情和额外帮助,这些学生有自卑感,甚至产生习惯性无助感。因此,教师对不同学生寄予适当的期望水平有利于学生的自我学习,从而对学习产生兴趣。4、

14、家庭成员对孩子的教育要达成共识,正确认识自己的孩子,并承认孩子在智力、能力上有差异,从孩子的角度看问题,多关心爱护孩子,给孩子创造良好学习环境,要固定的学习时间。购买必要的读物和学习资料。有时家长应带头学习,为孩子做学习的表率,并与孩子一起学习,相互学习,创建学习型家庭,让孩子以学为乐。合理安排业余生活,让孩子感受到家长在分担其所遇到的困难和压力,努力创造公平、和谐的家庭气氛,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孩子。不要对孩子施加题海战术和培养所谓的特长,使孩子精力充沛健康成长。 5、要与社会、家庭教育相结合。定期召开家长会,谈心会,教师与家长要勤联系,对学生一段时间的表现及时沟通,发现了解步进与不足,采取家

15、长配合教育,步调一致选择适合的方法教育。同时希望各级政府部门加大力度,对学校周边环境进行经常性检查,还学校一个清静的学习环境。6、丰富校园文化生活,积极开展体育、文艺、游艺活动,充分利用学校现有资源,还可以自制体育活动器材,比如胡拉圈、毽子、乒乓球台,跳绳等,经常开展集体活动,比如,跳校园集体舞,编演课本剧等有趣的活动。论文评审意见:评审教师 : 年 月 日论文成绩:评审组意见:(公章) 年 月 日 浅谈生物进化史巧玲 摘 要:生物界万物皆以物种的形式存在,各种生物皆有所属的种类,我们认识生命的多样性也正是从认识物种开始的。进化如何导致物种的多样性,用达尔文的话说,“最美丽的、最奇异的、无限多

16、的生物类型”是如何“从最简单的类型产生出来的”,这是进化生物学的核心问题之一。关键字:物种;进化;人工在物种这一概念上,生物学史上存在两种具有代表性的相反观点:林奈的物种是真实的、永恒的、不变的、特创的和孤立的;而达尔文的物种是变化的、进化的,可产生、可灭绝的,以亲缘纽带相互联系的。达尔文以前的物种概念是基于神创论基础上的,达尔文以后的物种概念是建立在进化论基础上的。因为物种是进化的,是在进化的过程中形成的,因此应用进化论才能真正认识物种,真正认识物种的多样性。一、物种(一)、物种的概念地球生命的一大特点是统一性与多样性并存,整个生物界是即连续又不连续。从最简单的单细胞生命,到复杂的高等动植物

17、,不同物种之间都或多或少相似,例如绝大多数生物有大体相似的细胞结构,相同的遗传密码,相似的代谢途径,等等,这证明它们之间存在着或近或远的亲缘关系。物种是生命存在的基本形式,体现了生物界统一性中的多样性,连续性中的不连续性,不稳定中的相对稳定。1非时向的物种概念:现代生物分类学家只对现在存活的生物进行分门类别,而不涉及目前的物种曾是由于那些原始演化而来的,更不涉及那些历史上曾经存在过而现在已灭绝的物种。2时向钟概念:与非时向的物种概念不同,如考虑时间向度,识别和区分物种需要另一些标准和定义,因为物种是随着时间而进化改变的,一方面是同一物种表型的连续改变,另一方面是种内分异,形成两个或多个分类群。

18、(二)、物种的标准各学科因识别和区分物种的依据不同而又有若干不同的物种标准。1形态学标准:因为绝大多数物种在形态特征上易于识别和区分,因此,现代的大多数分类学家在分类实践中,仍然主要以表型特征作为识别和区分五中的依据。某些分类标准只能人为的决定,不同的人可以有不同的标准,不同的归类,这实际上否认了物种存在的客观性。2遗传学标准:根据遗传学的理论来认识物种,物种被定义为互交繁殖的群体,共享一个基因库,生殖隔离成为识别和区分物种的最重要的标准。遗传学上区分物种的标准也有人称做生殖种或者生物学种概念,这个概念揭示了物种的遗传学特征,使得分类学和遗传学结合。3生态学标准:从生态学观点来看,物种是生态系

19、统中的功能单位,每个物种占有一个生态位,每一个物种在生态系统中都处于它所能达到的最佳适应状态,就像在适应场上占据一个适应峰。中间杂交所产生的中间型个体,其适应值降低,因而被自然选择所阻止。4生物地理学标准:不同物种的地理分布范围是不同的,有的分布区很广,有的分布区很狭窄,每一物种都有自己的分布范围。因此,物种的地理分布也是区分物种的标准之一。(三)、现代物种的定义经过以上从不同角度的分析、讨论,我们认识到生物种不是单凭若干区分特征而划分的一种简单分类,而是由生物的综合因素,包括生殖、遗传、生态、行为、地理分布、通讯系统等,联系起来的个体组合。一群个体属于同一物种,主要不是由于它们具有这种或那种

20、相似性,而是由于它们之间的历史联系以及它们和其他物种之间的关系。(四)、物种的结构由个体组合为种群,由种群组合为亚种,由亚种组合为种。在亚种与亚种之间,有时也有中间性质的形态,如半种等。在亚种与种之间,有的还存在隐种的形态。半种也是亚种和种之间的过度形态。这样的组成称为物种的结构。在现代遗传学对物种结构中各个等级单元在遗传上的距离做了定量的测量。这一工作对物种的结构的研究开辟了新的方向。二、物种的形成(一)、物种形成的主要三个环节1可遗传的变异是物种形成的原材料: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畸变等遗传物质的改变所造成的的可遗传的变异为物种的形成提供原材料。迄今为止,自然条件下的定向变异仍未得到遗传学上的证

21、实,因此,一般认为突变是随机发生的。这种随机突变在外界条件的影响下,在群体内非随机的积累和储存,从而使群体发生分化。2选择影响物种形成的方向:随机突变无方向性,而且大多对生物体有害,少数中性,极少数有利。这些突变多以隐性杂合状态存在于自然群体之中,当环境条件,包括无机的和生物的改变时,某些基因型会体现出某种优势,从而发生方向性选择。当这种选择不断地作用于群体时,群体的遗传组成就发生了变化。3隔离是物种形成的重要条件:物种的形成一般是通过隔离实现的,因为只有隔离才能导致遗传物质交流的中断,防止因基因交流而将彼此间的差异淹没,保证群体向各自的方向发展,使歧化不断加深,直至新物种形成。因此,隔离既是

22、物种形成的重要条件,同时又是物种形成的重要标志。(二)、隔离的机制隔离的机制很复杂,以生物和非生物因素划分,可以分为生物学的和非生物学的隔离;而以繁殖的阶段来划分,又可以分为合子前的隔离和合子后的隔离。合子前的隔离是阻碍不同群体间成员的杂交,防止杂种合子的形成,多为环境、生态、行为等方面的原因;合子后隔离是降低杂种活力或生殖能力,一般是遗传或生理方面的原因。非生物学的隔离主要是环境或空间阻隔,如地理以及其他物理环境因素。凡能影响生物迁移、接触和分布的因素,都可称之为环境阻隔因素。环境阻隔本身也有一个形成和发展的渐进过程,可能与被分隔的种群间遗传差异的积累是并行的过程。(三)、物种形成的方式在生

23、物进化过程中一旦出现新物种,就标志着群体间生殖、变异的连续性出现间断。由于看问题的角度不同,物种的形成方式可区分为不同的类别:如果以种形成所需的时间和中间阶段的有无,可分为渐进式的物种形成和骤变式的物种形成;如果根据物种形成时的地理特性,可以分为异地种形成、邻地种形成和同地种形成;如果考虑时间向度,特别是从系统学的观点来研究物种的形成,那么物种的形成还可以分为继承式和分化式的物种形成方式。这些不同的方式之间有的是相互涵盖的,如继承式和分化式的物种形成方式以及异地种形成方式多为渐进式的物种形成方式;量子种形成通常与地理因素无关,可在同地形成,也可在异地或邻地形成。三、人工控制下物种的形成随着人们

24、对生物遗传本质认识的不断深入,以及研究技术手段的不断提高,一种人工进化自然界没有的,由人创造的新物种陆续面世。这种人工创造的新物种,一般都是为了满足人们的生产需要,在培育新品种的过程中产生的。产生人工物种的研制途径一般有:远缘杂交、体细胞杂交、染色体工程、遗传工程和进化工程等。(一)、远缘杂交Karpechenko在一项属间的远缘杂交实验中,用萝卜(Raphanus satiuvs)和甘蓝(Brassica olercea)为原始亲本做杂交,获得具有两原始亲本染色体组的二倍体杂种。因为在减数分裂中这两组染色体之间彼此不会联会、配对,所以它是不育的,不能进行繁殖。但Karpechenko在F2群

25、体中找到了少量自然加倍的四倍体(异源四倍体),它带有18个萝卜染色体和18个甘蓝染色体。由于其中所存在的4组染色体各来自每个亲本品种,联会就能正常的进行,产生出了正常的配子并获得了高度的能育性。这样,人工创造的新物种萝卜甘蓝(Raphano brassoica)就产生了。它具有理论上的重要性,因为证实了一种可以出育性正常的种间杂交的方式。此后,通过这种方法还创造出多种类似的人工多倍体新物种,小黑麦就是其中著名的一例。(二)、体细胞杂交植物体细胞融合是创造新物种另外的一种途径。原生质体没有细胞壁,可以进行体细胞融合而得到体细胞杂种,经培养形成再生植株。与有性杂交相比,细胞融合大大扩展了可用于杂交

26、的亲本组合范围,提供了获得有性杂交不亲和的种间杂交、属间杂交甚至高等和低等植物杂交的可能性。但是由于想远缘不亲和性及科、属、种之间杂种细胞的分化等基本问题尚没有很好解决,故所获得杂种植株并不稳定。(三)、染色体工程再造小麦普通小麦自20000年前诞生以来,经过连续的种内杂交,人工选育使其产量不断增加,至今已成为全球二十亿人的主要事物来源。尽管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研究者采用远缘杂交和基因工程的方法,不断引入优异的抗性基因,但由于长期自交使其遗传背景变得十分狭窄,特别是在气候多变渐渐恶化的今天,病害和干旱有可能使其遭受浩劫。资料报道(英国新科学家,2007)墨西哥国际小麦和玉米改良中心的科学家,用

27、二粒野生小麦变种和山羊草的野生变种杂交后,经秋水仙素加倍形成人工合成小麦。这种小麦在墨西哥旱灾地区比普通小麦的产量高出50%,经在印度、巴基斯坦、厄瓜多尔、澳大利亚和阿根廷等地区试种,它的产量比普通小麦高4%40%,经研究这种人工合成的小麦根系发达,具有很强的抵御干旱和病害的能力,并可与普通小麦杂交获得十分有益的代换系和附加系。2006年初英国国家农业植物研究所与该总新决定进行合作研究,希望利用染色体工程培育出新特性的小麦。四、物种形成在生物进化中的意义(一)、物种形成是生物对不同生存环境适应的结果生物生存的环境具有变化性和异质性。环境随时间的变化导致生物的适应进化,环境在空间上的异质性导致生

28、物的分异(性状分歧),分歧的结果是不同类型的生物,即物种的形成。不同的物种适应不同的局部环境,不能设想有能够适应各种不同环境的一种生物。各种生物在进化过程中不断分化,歧异产生更多的物种意味着也能够占领更多的生存环境,生物的不连续性是生物对环境的不连续性(异质性)的适应对策。(二)、物种间的生殖隔离保证了生物类型的稳定性物种在种间生殖隔离的存在下能保持物种相对稳定的基因库,没有种间的生殖隔离就会使已获得的适应因杂交而溶化丢失。所以物种的存在使得生物及保持遗传的相对稳定,又使进化不致停滞,保持进化的不可逆性,成为进化的基本途径。(三)、物种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物种具有可变化性以适应环境的变化,但这

29、只是相对的,一个物种不能永远适应变化着的环境。当环境变化的速度范围超出原有物种的适应能力,灭绝就会发生,这时新的环境也有待新的物种去占领。生态系统也要适应环境的变化,物种的更替(种形成和灭绝)和种间生态关系的改变可以使生态系统适应变化的环境,生物与环境之间从不平衡又达到新的平衡,从而推动整个生物界的进化。在这种宏观大进化的过程中每一步都是由物种进化所推动,物种是小进化的终点,同时又是大进化的起点,所以说物种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四)、物种是生态系统中的功能单位不同的物种因其不同的适应特征而在生态系统中占有不同的生态位。因此,物种是生态系统中物质与能量转移和转换的环节,是维持生态系统能流、物流

30、和信息流的关键。参考文献:1 张昀 生物进化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2 李难 进化生物学基础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3 李难 进化论教程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4 赵晓明,宋秀英 生物遗传进化学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3。5 彭奕欣,黄诗笺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7。6 Ayala F J,et al,现代遗传学,蔡武城等译 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7 Ayala F J,Valentine J W 现代综合进化理论 胡楷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8 Merrell D J,Ecological Genetics London:Longman,1981。9 Klug W S,Cummings M R.Concepts of Genetics.New York:Macmillan,1993。10 张为民 英国中学生物学教材的特点分析(一)【J】,中学生物教学,1999。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毕业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