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16-17-1高一化学期末试卷.doc

上传人:a199****6536 文档编号:2146699 上传时间:2024-05-20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0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16-17-1高一化学期末试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16-17-1高一化学期末试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16-17-1高一化学期末试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16-17-1高一化学期末试卷.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16-17-1高一化学期末试卷.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_北京市海淀外国语实验学校2016-2017-1高一年级化学期末练习 考试时间90分钟 分值10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16 Mg 24 Al 27 第I卷 (选择题 共48分)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48分。)1中华民族有着光辉灿烂的发明史,下列发明创造不涉及化学反应的是A陶瓷烧制B古代炼丹C粮食酿酒D鲁班枕雕刻2.中国北方雾霾天气进入最严重时段 民众生活受影响。 国际在线报道(记者 林维):中国北方多地持续多日的雾霾天气从日晚开始进入最严重的时段,京津冀及周边城市空气质量指数已“爆表”,许多地标性建筑已经“隐形”。从日夜间开

2、始,中国华北等地霾天气进入最严重时段,雾霾范围明显扩大,目前已超过百万公里,波及华北、东北、华中等省市。以北京为例,日夜间监测站点测到的峰值浓度最高达到微克每立方米。可以说,雾霾对人们生活造成了不少影响。家住北京的赵阿姨感慨,因为雾霾天气已经连续天没有带孙子出去遛弯了:“这几天就在家带孙子,雾霾特严重,孩子也出不去,整天是待在家里面窝着。” 困在城市中继续工作的人们则必须面对因为雾霾导致的一系列交通问题。记者采访民众发现,这因为单双号不能开车的愁;这能开车的因为天气不好看不清路也是郁闷。单双号制度是为了改善空气质量(降低峰值、减轻雾霾)而催生的一种交通制度。下列气体中,主要来自汽车尾气并能形成

3、“酸雨”的是( )ACO BNO2 CCO2 DSO23.唐太宗曾说:以铜为镜可以整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铜之所以能为镜是因为( )A.铜有金属光泽 B.铜能导热 C.铜能做工艺品 D.铜不会生锈 4. 离子反应就是有离子参加的化学反应。其本质是反应物的某些离子浓度的减小。常见离子反应多在水溶液中进行。根据反应原理,离子反应可分为复分解、盐类水解、氧化还原、络合4个类型;也可根据参加反应的微粒,分为离子间、离子与分子间、离子与原子间的反应等。离子方程式是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来表示离子反应的式子,下列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正确的是( ) A实验室制取CO2的反应:CO32-

4、+ 2H+ H2O + CO 2 B铜与浓硝酸反应: 3Cu + 8H+ + 2NO3 3Cu2+ +2 NO + 4 H2OC氢氧化钡和硫酸反应:Ba2+ OH-H+ + SO42- BaSO4 H2OD氯气与NaOH溶液反应:Cl2 + 2OH Cl + ClO + H2O5. H2O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既可作氧化剂,又可作还原剂;既可作氧化产物,又可作还原产物。在下列反应中,水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的是( )A钠与水的反应 B二氧化氮与水反应 C电解水的反应 D双氧水与二氧化锰反应6从海带中提取碘的涉及到下列操作步骤,其中不正确的是( )C向滤液中加稀H2SO4和H2O2溶液A将海带灼烧成

5、灰B过滤得含I的溶液D加入CCl4,萃取7.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常温常压下,36 g H2O中含有的氧原子数约为26.021023B0.5 mol N2的体积约为11.2 L CCO的摩尔质量为28D0.5 mol/L AlCl3溶液中Cl的数目约为1.56.021023 8.常温时可用铝制容器盛装的是( )A浓盐酸 B浓硝酸 C稀硫酸 D氢氧化钠溶液9.目前世界上60%的镁是从海水中提取的。主要步骤如下:试剂海水Mg(OH)2沉淀熔融溶液试剂MgCl2溶液无水MgCl2Mg电解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为使海水中的MgSO4转化成Mg(OH)2,试剂可选择石灰乳 B加入试剂后,分离得

6、到Mg(OH)2沉淀的方法是过滤 C加入试剂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OH + H+ = H2O D通过电解熔融的无水MgCl2得到12g Mg,共转移1mol 电子10下列物质中,能导电且属于电解质的是( )ACu BSO2水溶液 C浓氨水 D熔融KNO311. 氢氧化铁胶体的制备,向沸腾的蒸馏水中逐滴加入12mL饱和FeCl3溶液,继续煮沸至液体呈红褐色,停止加热。实验操作中,必须选用氯化铁溶液(饱和)而不能用氯化铁稀溶液。原因是若氯化铁浓度过低,不利于氢氧化铁胶体的形成;向沸水中滴加FeCl3饱和溶液,而不是直接加热FeCl3饱和溶液,否则会因溶液浓度过大直接生成Fe(OH)3沉淀而无法得到氢

7、氧化铁胶体;实验中必须用蒸馏水,而不能用自来水。因为自来水中含有杂质离子,易使制备的胶体沉淀;向沸水中逐步滴入饱和FeCl3溶液后,可稍微加热煮沸,若长时间加热,又会导致胶体聚沉。下列对氢氧化铁胶体描述,具有丁达尔现象 不能透过滤纸 不能透过半透膜 静止后会出现红褐色沉淀。其中正确的是( )A B C D12.北京市海淀外国语实验学校门前的标志性建筑(如下图),其材料为砂岩。砂岩作为环保型装饰材料,不但具有天然石材质地坚硬、耐磨、极具重量感的特征,更为难得的是它表面的质感以及强烈的可塑性和表现力。可使其尽显各种不同的艺术风格。其在建筑和装饰空间中,表现出的自然装饰性效果及艺术内涵,素雅、温馨,

8、优美灵动,拙扑古朴,又不失华贵大气,是其它装饰材料所无法比拟的。砂岩由石英颗粒(沙子)形成,结构稳定,通常呈淡褐色或红色,主要含硅、钙、黏土和氧化铁。砂岩是一种沉积岩,主要由砂粒胶结而成的,其中砂粒含量要大于50%。绝大部分砂岩是由石英或长石组成的。下列砂岩的组成物质中,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是( )A. SiO2 B. Al2O3 C. Fe2O3 D. CaCO313. 某高校化学实验室的李某在进行时,往玻璃封管内加入氨水20mL,硫酸亚铁1g ,原料4g,加热温度160。当事人在观察油浴温度时,封管突然发生爆炸,整个反应体系被完全炸碎。当事人额头受伤,幸亏当时戴防护眼睛

9、,才使双眼没有受到伤害。 事故原因: 玻璃封管不耐高压,且在反应过程中无法检测管内压力。氨水在高温下变为氨气和水蒸汽,产生较大的压力,致使玻璃封管爆炸。 经验教训: 化学实验必须在通风柜内进行,密闭系统和有压力的实验必须在特种实验室里进行 。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或实验注意事项)中,是处于实验安全考虑的是( )给盛有液体的烧瓶加热时,需要加碎瓷片或沸石酒精灯内的酒精不能大于酒精灯容积的2/3点燃可燃性气体前要验纯 稀释浓硫酸时,要将浓硫酸慢慢沿器壁流入水中A B C D只有 14. (课改探究)下列实验装置及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制备氢氧化亚铁B配制100 mL1.00 mol/L NaCl溶

10、液C除去粗盐中的难溶性杂质D制取纯净水 石蜡油FeCl2溶液NaOH溶液冷水热水 15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SO2可用于漂白银耳增加食品的品相 BNa2O2可作为呼吸面具中氧气的来源CFe2O3常用于制造红色油漆和涂料 DSi可用于制造太阳能电池 16. 下列离子检验方法和结论相符的一组是 序号 检验方法结论A向一种未知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该未知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B向一种未知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溶液变为红色该未知溶液中不含Fe2+C向一种未知溶液中加入盐酸酸化,然后再滴加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该未知溶液中一定含有Cl-D向一种未知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加热

11、,产生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该未知溶液中一定含有NH4+ 第II卷 (非选择题 共52分)二、填空题(共7题,52分)17.(3分)下列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_(填序号,下同),属于非电解质是:_,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但能导电的是:_。A. 盐酸 B. 硫酸钡 C. 氨气 D.酒精溶液18. (4分)在反应O2 4HCl = 2Cl2 2H2O 中,属于氧化剂的是_(填化学式,下同),属于还原剂的是_,属于氧化产物的是_,属于还原产物的是_。19(5分)为除去粗盐中的Ca2+、Mg2+、SO42-以及泥沙等杂质,某同学设计了一种制备精盐的实验方案,步骤如下(用于沉淀的试剂稍过

12、量)(1)操作A和B的名称分别是 、 。(2)第步中,加入碳酸钠溶液的目的是 。(3)若先用盐酸调pH再过滤,将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其原因是_。(4)为检验精盐纯度,需配制150 mL 0.2 molL-1NaCl(精盐)溶液,右图是该同学转移溶液的示意图,图中的错误是_。 20.(14分)某种铝矾土主要成分是Al2O3、Fe2O3和SiO2,工业上利用该矿石冶炼金属低碳钢和富集Al2O3,主要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部分试剂和产物略):高温步骤试剂a步骤 矿石溶液a步骤Fe2O3溶液b焦炭/步骤Fe(生铁)精炼步骤低碳钢试剂c步骤固体bX试剂b固体a回答下列问题:(1)下列物质中,可作为试剂b的

13、的是 ,作用是 。 A氢氧化钠溶液 B盐酸 C氨水 D. 铁粉 (2)步骤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 (3)物质X为高纯度的Al2O3,则步骤中的离子方程式为 ;该反应的副产物的用途是: (任举一例)。 (4)步骤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生铁中所含的杂质主要是 。 (5)固体a的化学式是 。 (6)若矿石中的铝元素全部转化为单质铝,现有Al2O3质量分数为51%的矿石100t,理论上最多能得到单质Al的物质的量为 mol。21. (12分)在化学研究中,往往可以通过观察现象认识物质变化的情况。请分析以下一组有现象变化的化学反应。(1)用离子方程式解释现象I中出现胶状沉淀的原因: 。(

14、2)II中加碱时出现的现象是 ,此现象说明溶液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3)III中加碱时出现的现象是 。(4)用离子方程式解释IV中加碱时出现的现象: 。(5)滴加试剂顺序的变化,会影响溶液中的现象和发生的反应,请继续分析以下实验。实验试剂及操作现象试管滴管1.0 mL0.1 molL1 Fe(NO3)2溶液先滴加1.5 mL 1.0 molL1 H2SO4溶液;再滴加1.0 mL 0.5 molL1 NaOH溶液V加酸时溶液无明显现象;加碱后溶液依然没有明显变化 探究加酸时Fe(NO3)2溶液中是否发生了反应:向1.0 mL 0.1 molL1 Fe(NO3)2溶液中 ,溶液立即变红,

15、说明溶液中含Fe3+,证明加酸时溶液中发生了反应。 推测溶液中产生Fe3+的可能原因有两种:a酸性条件下,0.1 molL1 Fe(NO3)2溶液中的Fe2+被NO3氧化;b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22(课改探究14分)为探究氯气与KI溶液的反应,某课外小组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夹持仪器已略去,气密性已检验)实验操作实验现象打开A中分液漏斗活塞, 放下部分浓盐酸,加热装置B中溶液变蓝色,随后蓝色褪去,溶液显浅棕色A B C(1)装置A中生成氯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装置C中NaOH的作用是;其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能证明氯气的氧化性强于碘的实验现象是。(4)为探究B中溶液颜色变化的

16、原因,该小组同学查阅资料并进行实验。查阅资料:I2 和 I在溶液中会发生反应:I2 + I I3,I3显棕黄色且遇淀粉变蓝;I2可被氯气氧化为ICl2(红色)和ICl4(黄色),两种离子可继续被氧化成IO3(无色)。 进行实验:实验操作实验现象I. 取反应后B中的溶液4 mL分成两等份,第一份滴入1滴碘水;第二份滴入1滴淀粉溶液第一份溶液变蓝色第二份溶液颜色没有变化II. 将I2溶于KI溶液中配制得碘总浓度为0.1mol/L的溶液,取上述溶液2 mL,滴加1滴淀粉溶液,再通入氯气加淀粉后溶液变蓝,通氯气后蓝色褪去,溶液显浅棕色III. 向II所得溶液继续通入氯气溶液几乎变为无色 操作I的实验目

17、的是。 写出ICl2在水溶液中与氯气反应生成IO3的离子方程式。 由以上实验可推断B中溶液颜色变成浅棕色的原因是。北京市海淀外国语实验学校2016-2017-1高一年级化学期中练习答案第I卷 (选择题 共48分)题号12345678答案DBADCBAB题号910111213141516答案CDCBABAD第II卷 (非选择题 共52分)17(3分,各1分). B , C , A .18(4分,每空1分) O2 , HCl , Cl2 , H2O19(5分,每空1分). (1)溶解 、 过滤(2)除去钙离子及过量的钡离子(3)操作中生成的Mg(OH)2、CaCO3、BaCO3会与盐酸反应,从而影

18、响制得精盐的纯度 (4)未使用玻璃棒引流20(14分,方程式2分,其余每空1分).(1) B , 将铝和硅分开,将AlO2-转化为Al3+; (2) Al2O3+ 2OH- = AlO2+ H2O , SiO2 + 2OH= SiO32-+ H2O(3)Al3+ + 3NH3.H2O = Al(OH)3+ 3NH4+ , 作化肥;(4)2Fe2O3 + 3C(高温)= 4 Fe + 3CO2 ,C(碳) ; (5)H2SiO3; (6)106 21. (12分,特殊标注外,每空2分)(1)2H+ + SiO32 = H2SiO3 (2)出现白色沉淀,又逐渐溶解直至消失 (1分) Al3+ +

19、3OH= Al(OH)3 、 Al(OH)3 + OH= AlO2+ 2H2O (每个方程式1分)(3)生成白色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 (1分)(4)Cl2 + 2OH = ClO + Cl + H2O (5) 滴加KSCN溶液,没有明显现象,再向其中滴加1.5 mL 1.0 molL1 H2SO4溶液 4Fe2+ + O2 + 4H+ = 4Fe3+ + 2H2O22. (14分,每空2分)(1)4HCl(浓) + MnO2 (加热)= MnCl2 + Cl2 + 2H2O(2)吸收多余的氯气,防止污染环境;Cl2 + 2OH- = Cl- + ClO- + H2O(3)B装置中通氯气后溶液变蓝(4)证明反应后的B中溶液中有淀粉无I3-,说明溶液的浅棕色不是I3-造成的 ICl2 + 2Cl2 + 3H2O = IO3 + 6Cl + 6H+ I-先被氯气氧化为I2, I2又被氯气氧化为ICl2(红色)和ICl4(黄色),二者混合呈浅棕色溶液 Welcome ToDownload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精品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化学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