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温岭电大《区域经济学》平时作业.doc

上传人:快乐****生活 文档编号:2146318 上传时间:2024-05-2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6.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温岭电大《区域经济学》平时作业.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温岭电大《区域经济学》平时作业.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浙江播送电视大学行政管理专业〔开放本科〕?区域经济学?单元作业题〔1〕   一、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   1.区域经济学是地理学与经济学相结合的产物,它是研究各种经济现象在地理空间上开展变化规律的科学。〔 √〕   2.区域开展是一个主观的过程,是人们作用于区域经济开发过程的主观行为。  〔 ×〕   3.区域经济开发有明确的开发主体,该主体自始至终控制着开发进程。    〔 √ 〕   4.区域规划的主体包括政府和企业两大类,其中政府是第一主体,企业是第二主体。〔 × 〕   5.人力资源开发是区域经济开展的根本推动力。   〔 √〕   6.广义的区域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区域内的社会总财富的增加。    〔 × 〕   7.区域内部产业部门的更替,就是把区域经济要素从衰退部门转到兴旺部门来,使相同的投入能够有更多的产出。〔 √ 〕   8.一个地区的支柱产业就是该地区的主导产业。   〔 ×〕   9.在区域经济学中,通常用区位商来判断一个产业是否构成地区专业化部门。〔 √ 〕   10.感应度系数是指某一部门增加一个单位最终使用时,对国民经济各部门所产生的生产需求涉及程度。〔 × 〕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1.区域经济学形成于〔 B 〕。   A.20世纪20年代 B.20世纪50年代  C.20世纪70年代  D.20世纪90年代   2.古典区位论向现代区位论开展的转折点是〔 C 〕。   A.农业区位论  B.工业区位论  C.市场区位论  D.运输区位论   3.三次产业的划分是英国著名的经济学家〔 B 〕首先提出来的。   A.库茨涅兹  B.科林•克拉克  C.配第  D.熊彼特   4.容易陷入纳克斯所说的“贫困恶性循环〞之中的是〔 D 〕区域。    A纯自然资源型      B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结合型   C社会资源为主、自然资源为辅型   D资源缺乏型   5.以下哪种产业拥有的影响力系数最大?〔 A 〕   A建筑业   B农业    C采掘业   D商业   三、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1.区域经济学研究的区域主要包括〔A C D 〕   A一国范围内特定的区域   B单纯从事某项活动的小区     C全国国土      D跨国界的特定区域     2.古典区位理论包括〔 B C D〕。   A中心地理论  B农业区位论  C工业区位论   D运输区位论   3.现代区域经济学的主要理论〔 A B C 〕。   A.新经济地理学派  B.新制度学派   C.区域管理学派  D.区位理论学派   4.区域经济开展的含义主要包括〔 A B C〕。   A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   B以技术进步为根底的产业结构升级   C城市化水平的提高   D区域资源条件的改善   5.三次产业结构演变的动因包括〔 A B 〕。   A各产业产品需求收入弹性的差异  B各产业技术进步及技术结构特征   C 国民生产总值增加    D 国内生产总值增加   四、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2分〕   1.区域经济学〔狭义〕:狭义的区域经济学是研究区域经济开展和区际关系的科学。   2.产权:是人们拥有的对资源的用途、收入和可让渡性的权利。   3.区域经济开展:区域经济开展是指通过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升级以及社会进步实现区域经济开展质量的提高。   4.区域产业结构:特定区域内各经济要素之间的比例关系。   五、简答题〔每题8分,共32分〕   1.当代区域经济学有哪些主要流派?   现代区域经济学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现代区域经济学的三大流派:新经济地理学、新制度学派和区域管理学派。〔1〕新经济地理学派将区域经济学带进主流经济学的殿堂。〔2〕新制度学派将制度要素引入到区域分析当中,研究政府及其体制对区域开展的影响,并通过制定相应的区域政策,协调区域开展。〔3〕区域管理学派在区域管理中引用管理学的内容,区域管理分为:区域经济开展管理、人口管理和环境管理。   2.区域经济增长的机制有哪些?   区域经济增长的机制包括:要素投入的驱动机制;中间投入的拉动和驱动机制;产业部门增长的拉动机制;先行地区增长的拉动机制。   3.区域经济开展的含义。   区域经济开展是指通过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升级以及社会进步实现区域经济开展质量的提高。   4.配第-克拉克定律。   随着经济的开展,随着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劳动力首先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进而再向第三产业转移;从劳动力在三次产业之间的分布状况看,第一产业的劳动力比重逐渐下降,第二产业特别是第三产业劳动力的比重那么呈现出增加的趋势。   六、论述题〔每题16分,共16分〕   论述我国区域资源环境面临的主要问题以及实现资源环境合理利用的政策措施   中国人口、资源和经济开展面临的主要问题:〔1〕中国的人口、资源根本观念; 〔2〕中国人口与资源的矛盾:A人口基数大,人均资源量少,地域分布不均,可更新资源趋向负荷极限;B资源需求与消费的矛盾不断加深;C传统的开展模式和资源利用模式尚未根本改变;D区域资源的管理和决策机制也未根本改变。   实现资源环境合理利用的政策措施:建立完善的资源开发规划;建立完善的资源价格体系;建立完善的资源政策体系;建立完善的资源法律体系。   具体见教材44-49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远程教育/电大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