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名师选题名师选题)人教版全国通用高中地理地球上的大气专项训练人教版全国通用高中地理地球上的大气专项训练 选择题 1、2021 年 9 月,小笠原诸岛海底火山喷发产生大量浮石,浮石随着海水流到了冲绳等多地,甚至给北海道渔业造成了严重损失。图 4 为太平洋部分海域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1)浮石物质主要来自()A.外核 B.地幔 C.地壳 D.水圈(2)小笠原诸岛火山活动能影响到北海道渔场的关键原因是()A.距北海道岛近 B.北海道岛地势低 C.有洋流流经 D.海水水温升高 (3)北海道地区能形成巨大渔场,得益于()A.纬度高 B.降水多 C.有陆上径流汇入 D.寒暖流交汇 2 答案:B C
2、 D【提示】地球内部的圈层结构及其特点 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 洋流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解析:暂无解析【解答】(1)略。(2)略。(3)略。2、家住上海(约 31N)的李女士发现:所购商品房居室日照时间极短,达不到满窗。就此向法院起诉,法院依据地方法规中“受遮挡的居住建筑的居室,XX 日满窗日照的有效时间不少于连续 1 小时”的有关条款,责成房产公司退还其各类费用。据此回答下题。(1)材料中“受遮挡的居住建筑的居室,XX 日满窗日照的有效时间不少于连续 1 小时”的指标,你认为 XX 日应为()A.春分日 B.夏至日 C.秋分日 D.冬至日(2)为了达到上述要求,房产公司在建楼时,应使南
3、北楼房有一定距离。理论上楼高相同的情况下,楼房间距北京比上海应宽些。原因是()3 A.冬季北京比上海白昼短 B.北京比上海正午太阳高度小 C.北京比上海年太阳辐射量少 D.北京比上海阴雨天气多 答案:D B【提示】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昼夜长短的变化 太阳辐射的分布特点及影响因素 解析:暂无解析【解答】略 略 3、二十四节气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已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它是根据地球在黄道(即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的位置变化而制定的,用于指导人们生产生活。读二十四节气图,完成下列小题。4 (1)在我们地理期末考试(1 月 8 日)的这一天,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最接近的节气是()A.霜降 B
4、.立冬 C.小雪 D.大雪(2)“惊蛰”节气古解为“二月节万物出乎爬,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从惊蛰到夏至期间长沙市()A.昼渐长,正午杆影渐长 B.正午太阳高度降低,日地距离渐远 C.昼渐长,正午杆影渐短 D.降水量逐渐增加,太阳辐射强度逐渐减弱(2)夏至这天北京(40N,116E)的昼长达到了一年中最大值,为 14 小时 51 分。推测冬至某地(40S,64W)的昼长为()A.9 小时 09 分 B.12 小时 C.14 小时 51 分 D.13 小时 13 分 答案:D C C【提示】5 地球公转的一般特点 昼夜长短的变化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解析:暂无解析【解答】(1)结
5、合题意可知,期末考试(1 月 8 日),与冬至日(12 月 22 日前后)大约相差 15 天,在冬至日后,结合二十四节气图,此时,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最接近的节气是小寒。但是选项没有小寒,对比四个选项,只有大雪最接近,故选 D.(2)根据材料,惊蛰节气在春分前,此时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靠近赤道。从惊蛰到夏至,太阳直射点一直向北移动,长沙市昼渐长,正午杆影渐短,A 错误、C 正确;从惊蛰到夏至,太阳直射点一直向北移动,长沙市正午太阳高度增大,日地距离渐远,B 错误;长沙市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主要在夏秋季节,从惊垫到夏至,太阳直射点一直向北移动,长沙市降水量逐渐增加,太阳辐射强度逐渐增强,D
6、 错误。(3)当太阳直射点位于相同纬度,不同南北半球的两天,南北半球相同纬度的两个地区的昼长正好相同,如夏至日与冬至日这两天太阳直射点刚好位于相同纬度的不同南北半球,这两天 40N 与 40S 的昼长刚好相同,故夏至日北京昼长为 14 小时 51 分,冬至日 40S 的地区的昼长也为 14 小时 51 分,故选 C.4、地球同步轨道通信卫星优缺点非常明显。优点有两个:一个是覆盖面大,单颗卫星就可以覆盖地球表面大约 40%;二是相对地球表面固定,地面天线对准后不必转动,不存在跟踪问题。如下图 1 所示。参考同步轨道卫星运转的基本原理,我们可以把空间太阳能电站放到同步轨道上去,原因是在同步轨道上的
7、物体,一年中只有春分和秋分前后各 45 天里,每天出现 1 次阴影,时间最长不超过 72 分钟。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小题。6 (1)把空间太阳能站放置到地球同步轨道上的意义在于()A.物体在太空中受到太阳照射的时间比地球上要长得多 B.物体在太空中受到太阳辐射的角度比地球上要大得多 C.物体在太空中受到太阳辐射的总量比地球上要小得多 D.物体在太空中受到太阳辐射的形式比地球上要多得多(2)在地面上利用太阳能的局限性表现在()A.有超洁净的环境,太阳能电池表面不会沾有任何尘土 B.受日夜变化、云层和天气变化直接影响大 C.较低纬度地区太阳能加热系统不可以长时间使用 D.除了供暖以外,太阳能没有淡
8、化海水、太阳能运输、太阳能公共设施等其他形式(3)地球同步轨道通信卫星的缺点会是()A.太空资源无限,我们可以无限制发射同步轨道通信卫星 B.距离地面较近,信号强 C.信号传播路径长,信号有延迟 D.可以覆盖所有地区 7 答案:A B C【提示】太阳能量的来源及其对地球的影响 太阳辐射的分布特点及影响因素 地球同步卫星及航天基地的选址 解析:暂无解析【解答】(1)由“我们可以把空间太阳能电站放到同步轨道上去,原因是在同步轨道上的物体,一年中只有春分和秋分前后各 45 天里,每天出现 1 次阴影,时间最长不超过 72 分钟。”可知,物体在太空中受到太阳照射的时间比地球上要长得多,故 A 正确。(
9、2)A 中,在地面上,太阳能电池表面不会沾有任何尘土不正确;B 中,地面上利用太阳能与在外太空相比,受日夜变化、云层和天气变化直接影响大;C 中,说法错误,较低纬度太阳通常更加丰富;D 中,太阳能可以用来发电,进而可用来淡化海水等。(3)由题意可知,地球同步轨道通信卫星,距离地面较远,所以传播信号路径长,有延迟。5、日珥是太阳表面喷出的巨大弧状炽热气体,从太阳表面向太空延伸几万公里远,喷射出的大量带电粒子,可以持续几小时,有的甚至可以持续几天。据此完成下列小题。8 (1)与日珥同处于同一太阳外部圈层的现象是()A.黑子 B.耀斑 C.太阳风 D.极光(2)受日珥爆发影响较大的是()A.地铁运行
10、 B.航天发射 C.气温变化 D.农作物生长 答案:B B【提示】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太阳大气的结构及太阳活动的类型 解析:暂无解析【解答】(1)黑子出现在光球层,耀斑和日珥出现在色球层,太阳风出现在日冕层,极光主要出现在地球极地上空。(2)太阳活动增强,会产生干扰地球磁场,磁暴现象,干扰地面交通运输和航空航天;对气温和农作物生长影响较小。6、研究发现,约一万年前,北冰洋有完整的冰原,冰层上覆盖着黄土层,并逐渐演化成为一片辽阔的草原,那里生活着身披厚密长毛的猛犸象等大型食草动物。由于环境巨变,猛犸象最后出现的时间在 4000 年前。下图示意科学家复原的猛犸象及其生存环境。据此完成下列小题。9
11、 (1)猛犸象生存的地质年代是()A.古生代末期 B.元古代中期 C.中生代末期 D.新生代后期(2)与猛犸象灭绝之前的环境相比,灭绝之后北极地区()A.气候变冷 B.冰原消融 C.降水锐减 D.蒸发缓慢 答案:D B【提示】地质年代表与地球演化历程 解析:暂无解析【解答】略 略 7、2021 年 5 月 15 日,我国首辆火星车“祝融号”穿过火星大气层(火星大气 95%是二氧化碳,3%为氮,大气密度约为地球大气的 1%),到达火星表面,开启它的探索之旅。下图示意太阳系局部。据此完成下列小题。10 (1)与 M 天体相比,火星()A.天体引力小 B.表面温度高 C.卫星数目少 D.公转周期短(
12、2)易干扰“祝融号”火星车数据回传地球的太阳活动是()A.太阳黑子 B.耀斑 C.太阳辐射 D.日珥 答案:A B【提示】太阳系及八大行星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解析:暂无解析【解答】(1)略(2)略 8、辽宁朝阳古生物化石国家地质公园里有大量的恐龙化石,被誉为“世界古生物化石宝库”。图 3 示意朝阳古生物化石国家地质公园一角。据此完成 89 题。11 (1)恐龙生存的地质年代为()A.太古代 B.古生代 C.中生代 D.新生代(2)恐龙繁盛时期()A.裸子植物迅速发展 B.海生无脊椎动物空前繁盛 C.被子植物迅速发展 D.现代海陆分布格局形成 答案:C A【提示】地质年代表与地球演化历程 解
13、析:暂无解析【解答】恐龙生存的地质年代为中生代。12 古生代海生无脊椎动物空前繁盛;恐龙繁盛时期为中生代,也是裸子植物迅速发展时期;新生代被子植物迅速发展,现代地貌格局和海陆分布形成。故选 A。9、2019 年 6 月 17 日晚四川省宜宾长宁发生 6.0 级地震,震源深度 16km,部分城镇和社区实现了“大喇叭”倒计时预警,民众及时提前进行疏散,减少了伤亡。下图为此次预警时间分布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1)此次长宁地震震源位于()A.上地幔 B.软流层 C.下地幔 D.地壳(2)此次长宁地震()A.震中位于图中的乙地 B.地震预警系统能对民众预报纵波到达时间 C.纵波的传播速度比横波慢 D.
14、发生在莫霍面与古登堡面之间 答案:D A【提示】地震波与不连续面 地球内部的圈层结构及其特点 解析:13 暂无解析【解答】(1)根据大陆地壳的平均厚度为 3941km,该震源深度为 16km,故震源位于地壳,D 正确,A、B、C 错误。故选 D。(2)图中 P 城接收到预警时间最短,说明 P 城距离震中最近,甲、乙、丙、丁中,乙地距离 P 城最近,说明震中位于乙地,A 正确。地震波的纵波的传播速度比较快,地震监测设备可以及时对民众预报横波到达时间以让相关区域人们及时逃生(注意;横波造成的破坏往往比纵波更大),B,C 错误。根据大陆地壳的平均厚度为 3941km,该震源深度为 16km,故震源位
15、于地壳,长宁地震发生在莫霍面之上,D 错误。故选 A。10、下面图甲为“我国三个南极科学考察站分布示意图”,其中昆仑站于 2009 年 1 月 27 日建成,这是我国在南极内陆建立的第一个科学考察站。图乙为“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题。图甲图乙(1)昆仑站建成时,太阳直射点大致位于图乙中的()A.B.C.D.(2)当地球位于远日点时,亚欧大陆上的气压中心是()A.阿留申低压 B.夏威夷高压 C.亚洲高压 D.印度低压(3)北京时间 2010 年 11 月 12 日 20 时,第 16 届亚运会开幕式在广州隆重举行,在英国伦敦(中时区)的华侨收看现场实况的当地时间是()A.11 月
16、 12 日 20 时 B.11 月 12 日 12 时 14 C.11 月 12 日 0 时 D.11 月 13 日 4 时 答案:D D B【提示】地球公转的一般特点 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移动 时差 解析:暂无解析【解答】(1)D(2)D(3)B 11、意大利北部的阿尔卑斯山区有一些奇怪的柱子,这些柱子顶部有一块巨石,看起来像某种神秘的祭祀场景(如图)。这就是自然奇观“粘土塔”。完成下列小题。15 (1)关于“粘土塔”景观岩层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说法正确的是 A.冰川搬运、堆积形成的冰碛土 B.流水携带泥沙固结形成 C.大规模的岩浆喷出冷却形成 D.风力携带泥沙沉积(2
17、)当地有利于“粘土塔”长期保存的条件是 A.岩性坚硬,抗侵蚀能力强 B.顶部巨石,阻挡雨水侵蚀 C.气候干旱,降水稀少 D.植被茂盛,阻挡风力侵蚀 答案:A B【提示】岩石的转化与岩石圈物质循环 地球内部的圈层结构及其特点 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变化的影响 16 地表形态变化的原因和地质构造 解析:(1)本题考查外力作用。【解答】(1)由图文材料可知,该粘土塔岩层中含有粘土和石块,应该是在冰川搬运、堆积形成的冰碛土,巨石为它们下方的冰碛土阻挡了雨水侵蚀,随着时间的推移,周围的土壤被侵蚀殆尽,形成这种奇特的地貌。A 正确。流水作用和风力作用形成的岩层往往颗粒较均匀,BD 错误。岩浆喷出冷却形成的岩层
18、有气孔,C 错误。(2)巨石为它们下方的冰碛土阻挡了雨水侵蚀,随着时间的推移,周围的土壤被侵蚀殆尽,形成这种奇特的地貌,B 正确。岩性坚硬,抗侵蚀能力强不会只留下一根柱状岩层,A 错误。意大利北部的阿尔卑斯山区气候较湿润,风力侵蚀作用小,CD 错误。冰碛土是冰碛地貌的一种,它是指土壤在冰期被冰裹挟在其中,在间冰期由于气温升高而形成的一种土壤,其特点有:颗粒大小混杂,无分选性,从大块冰川漂砾到极细的黏土混杂在一起,称冰川泥砾土;碎屑磨圆度差,多具棱角,无定向排列;砾石面上常有平直钉形擦痕;冰碛物较致密,孔隙度和压缩性都很小,透水性弱。12、第 32 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暨 2020 年东京奥运会
19、,推迟于北京时间 2021 年 7 月 23 日 19:008 月 8 日21:30 在日本举行。7 月 24 日,在女子十米气步枪的比赛中,00 后小将杨倩获得我国在东京奥运会的首枚金牌。据此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小题。(1)依照国际惯例,日本可选择在 68 月举办此届奥运会。举办城市东京最终选择在 7 月 23 日8 月 8 日举行,主要考虑的是()A.气象因素 B.新冠疫情 C.闲暇时间 D.场馆建设(2)2020 年东京奥运会开幕时,北半球大部分地区都处于()7 月 22 日7 月 23 日白天黑夜 A.B.C.D.(3)我国首枚金牌产生当日,某中学生在我国某地区观看到了“立竿无影”的
20、景观。该地区此景观上一次出现17 的时间可能是()A.3 月 20 日 B.4 月 20 日 C.5 月 20 日 D.6 月 21 日 答案:A C C【提示】气候类型的判读 昼夜更替 时差 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知识迁移、材料分析和学以致用的能力。(2)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知识迁移、材料分析和学以致用的能力。(3)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知识迁移、材料分析和学以致用的能力。【解答】(1)日本属温带海洋性季风气候,6 月梅雨天气多,7 月下旬至 8 月上旬降水相对较少,因此,举办城市东京选择在 7 月 23 日8 月 8 日举行主要考虑的是气象因素。(2)分析可知,20
21、20 年东京奥运会于北京时间 7 月 23 日 19 时开幕,计算可知,此时西十一区东十二区处于 7 月 23 日,即 2020 年东京奥运会开幕时北半球大部分地区都处于 7 月 23 日,体现了奥运会的世界性。7月 23 日北半球昼长夜短,即 2020 年东京奥运会开幕时北半球大部分地区都处于白天。(3)该中学生在我国某地区观看到了“立竿无影”的景观,说明 7 月 24 日太阳直射当地,当地上一次被太阳直18 射的日期应与 7 月 24 日关于夏至日(6 月 22 日前后)对称,即可能是 5 月 20 日前后。13、地质学上的“金钉子”实际上是全球年代地层单位界线层型剖面和点位的俗称。浙江长
22、兴“金钉子”煤山含“牙形石化石”剖面是全球最完整的二叠三叠系界线层型剖面和点位。”下图为牙形石化石,牙形石可能是一类早在恐龙出现前就已经绝灭的海生动物的骨骼或器官所形成的微小化石。完成下列小题。(1)牙形石化石形成最可能发生于()A.古生代前期 B.古生代后期中生代前期 C.中生代后期新生代前期 D.新生代后期 (2)古生代出现大量海生无脊椎动物的原因主要是()A.陆地的形成 B.环境变迁 C.有大气层 D.无火山地震 答案:B B【提示】地质年代表与地球演化历程 解析:暂无解析 19 【解答】略 略 14、在太阳系外发现的众多行星中,有许多与地球形态相似的行星,其中有一颗距离地球约 35 光
23、年。研究表明,它的运行轨道与它的母星“橙矮星”距离适宜,且该行星像地球一样具备了生命存在的基本条件,极有可能存在生命。据此完成(1)(2)题。(1)“橙矮星”属于()A.恒尾 B.行星 C.卫星 D.星云(2)这颗行星极有可能存在生命,其主要依据是这颗行星()A.与地球形态相似 B.像地球一样,主要由岩石构成 C.有自己的运行轨道 D.可能存在液态水及含有氧气的大气 答案:A D【提示】天体及天体系统 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及原因 解析:暂无解析【解答】20 A D 15、下图示意某地(30.3N,120.2E)某月 1 日和 30 日正午太阳高度变化。据此完成下列小题。(1)该月 130 日太
24、阳直射点的移动特点是()A.速度逐渐加快 B.速度逐渐减慢 C.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且南移 D.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且北移 (2)该月 130 日当地正午日影()A.始终朝北 B.始终朝南 C.与实物高度比值增大 D.与实物高度比值不变 答案:B A【提示】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解析:21 暂无解析【解答】B A 16、2021 年 10 月 14 日 18 时 51 分,我国首颗太阳探测器“羲和号”在太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顺利进入平均高度 517 千米的预定轨道,其轨道经过地球两极上空,标志着我国正式迈入空间探日时代。据此完成下列小题。(1)在轨运行的“羲和号”()A.脱离了
25、地月系 B.属于河外星系 C.属于类地行星 D.是地球的卫星(2)在轨运行的“羲和号”所在的大气层()A.天气现象复杂多变 B.有若干电离层 C.气温随高度变化较小 D.存在较厚的臭氧层 答案:D B【提示】天体及天体系统 大气的垂直分层及各层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解析:暂无解析【解答】略 22 略 17、上海市建设“雨水银行”,在雨季过滤并储蓄雨水,非雨季将净化后的雨水用于浇灌绿地。读“雨水利用过程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1)在雨季过滤并储蓄雨水,影响的水循环环节主要是()A.水汽输送 B.降水 C.植物蒸腾 D.下渗(2)上海市建设“雨水银行”,可以()减少内涝发生改善生态环境提高江河水位加
26、剧热岛效应 A.B.C.D.答案:D A【提示】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 地球内部的圈层结构及其特点 陆地水体类型及其相互关系 洋流的概念、类型及成因 解析:暂无解析 23 【解答】略 略 18、下图为近 50 年安徽省平均太阳辐射总量空间分布图和皖南山区太阳辐射多年各月日平均值变化曲线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1)大别山区年平均太阳辐射总量较低,主要影响因素是()A.纬度 B.地形 C.土壤 D.植被(2)皖南山区夏季太阳辐射多,主要原因是()A.太阳高度大 B.白昼时间短 C.阴雨天气多 D.植被覆盖少 答案:B A【提示】太阳辐射的分布特点及影响因素 解析:暂无解析【解答】24 (1)大别山
27、区地处东南季风迎风坡,多地形雨,雨天多,年平均太阳辐射总量较低。(2)皖南山区夏季太阳辐射多,主要原因是夏季太阳高度大,太阳照射面广,而且白昼时间长,如部分山体阴影区域冬季太阳照射不到而夏季可以;夏季植被生长旺盛,覆盖面广;阴雨天气多会导致太阳辐射低。19、2021 年 5 月 15 日,中国火星探测器天问一号携祝融号火星车成功在火星北半球低纬度的乌托邦平原南部着陆。这是我国第一次真正走出地月系,到达地外空间,也使我国成为国 际上第二个具备着陆火星能力的国家。着陆地点受天体撞击较少,且地表异常干燥,在接受太阳照射的地方,近日点和远日点之间的温差将近 160 摄氏度。据材料回下面小题。(1)我国
28、“祝融”火星车的着陆点,选在乌托邦平原南部地区的原因是()A.乌托邦平原南部地势平坦,陨石坑密布,地质年龄较老,科学探测价值大 B.纬度低,阳光较充足,昼夜温差也较小,利于火星车与地球进行测控通信工作 C.着陆地点的海拔较低,能够缩短火星车减速时间,保证祝融号探测器着陆的安全性 D.着陆地点大气厚度大,等离子体丰富,磁场信号强,无线电短波通信条件好(2)若在地球表面寻找一处类似火星的模拟登陆地区,下列地区最合适的是()A.伊朗高原 B.内蒙古高原 C.南非高原 D.南极大陆 答案:B A【提示】天体及天体系统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解析:暂无解析 25 【解答】(1)乌托邦平原位于火星北半球部
29、分,是被火星熔岩填平的低矮平原,地形平缓,陨石坑较少,地质年龄较轻;最新的科学探测发现,着陆地点下方,可能存在大量地下水冰,科学探测价值大;火星车在降落过程中,由于着陆点地势低平,可以增加减速时间,保证降落的安全性;着陆点地处火星低纬度地区,阳光较充足,昼夜温差较小,便于火星车与地球间进行测控通信;火星大气不足地球大气层 1%,造成火星磁场微弱,等离子体不丰富,无线电短波通信条件较差。故正确答案为 B。(2)火星表面多环形山,地表大部陨石坑较多,由于空气稀少,导致地表干燥,水分缺乏,昼夜温差大。内蒙古高原和南非高原存在草原景观,与火星表面特征不一致;南极大陆地表荒凉,却被厚厚的冰川覆盖,地表水
30、资源丰富。伊朗高原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来自内陆的信风带控制,气流下沉,降水稀少,气候干旱,地表荒凉,存在与火星特征相类似的地表环境,适合模拟登陆演练。故正确答案为 A。20、双子座流星雨是北半球三大流星雨之一,其母体是小行星。12 月 14 日,2021 年度最后一场大规模流星雨双子座流星雨迎来收官大戏,并于 14 日凌晨达到巅峰。据此回答下列小题。(1)双子座流星雨的流星主要来自()A.地月系 B.双子星系 C.太阳系 D.河外星系(2)双子座流星雨母体的特点是()A.本身可以发光 B.围绕太阳运转 C.存在卫星环绕 D.体积质量较大 答案:C B【提示】天体及天体系统 解析:暂无解析 26
31、【解答】(1)地球上流星雨的流星主要来自火星和木星之间的小行星带,属于太阳系。(2)双子座流星雨的母体是小行星,本身不发光;围绕太阳公转;没有卫星环绕;体积质量较小。综合题 21、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通过多年生态修复建设,库布齐沙漠面积的三分之一变成了绿洲。库布齐沙漠光伏电站(见右下图)是中国首个治沙光伏项目。2020 年 9 月 13 日,电站 2 期工程顺利建成完工,占地面积扩大到 120 万平方米,年发电量可达 20 亿度,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显著,成为全球最大的沙漠集中式光伏发电基地。左下图为库布齐沙漠所在区域示意图。(1)简述库布齐沙漠的地理位置特征。(2)与东部地区相比,评
32、价库布齐沙漠发展光伏发电的条件。(3)与太阳能相比,该地区开发水能不具有优势,简述其原因。(4)从地理环境整体性角度,简析“绿进沙退”可能给当地自然地理环境带来的变化。答案:(1)位于中纬度地区(或位于温带);深居亚欧大陆内部;黄河几字弯南岸;北接河套平原,南连鄂尔多斯高原 (2)有利条件:库布齐沙漠晴天多,太阳辐射强,日照时间长;海拔高,大气透明度高,太阳能资源丰富;地广人稀,闲置土地多,地价低廉。(答对其中两点得 4 分)不利条件:与消费市场距离远;风沙大,遮蔽太阳能电池板,降低发电效率;基础设施较差,建设成本高 27 (3)该地区河流径流量小,落差小,可供开发(水能)能源资源更少。河流枯
33、水期,水量小,发电量更不稳定。缺乏峡谷地形,开发条件更差。水能开发成本更高,难度更大 (4)随着植被增加,气温日较差减小,降水量加大,沙尘天气减少;土壤含水量增大,土壤肥力加大;河流径流量加大,含沙量减少;生物多样性增多 解析:(1)读图可知,库布齐沙漠位于 40N 附近,为中纬地区,并且位于亚欧大陆中部,南邻鄂尔多斯高原,北接河套平原,黄河上游地区穿越该沙漠。(2)读图可知,库布齐沙漠位于我国西北地,区,为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少,晴天多,地广人稀,但是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因此发展光伏发电有利条件为:晴天多,太阳辐射强;海拔高,大气透明度高;西北地区人口稀少,闲置地多,地价低。不利条件为风沙天气
34、多,降低发电效率,西北地区距离能源消费基地远;西北基础设施落后,光伏发电成本高。(3)西北地区为温带大陆气候,降水少,因此该地河流径流量小,地势落差小,可开发水能资源少,温带大陆气候降水季节变化大,枯水期容易断流,水量小,不利于水能开发。(4)库布齐沙漠绿进沙退,沙漠不断退宿,植被增加,随着植被的增加,空气湿度增大,气温日较差减小,降水量增大,沙尘天气减少;土壤含水量增大,植被覆盖率增加,土壤肥力加大;空气湿度增大,降水量增加,河流径流量加大,含沙量减少,生物多样性增加。所以答案是:(1)位于中纬度地区(或位于温带);深居亚欧大陆内部;黄河几字弯南岸;北接河套平原,南连鄂尔多斯高原。(2)有利
35、条件:库布齐沙漠晴天多,太阳辐射强,日照时间长;海拔高,大气透明度高,太阳能资源丰富;地广人稀,闲置土地多,地价低廉。不利条件:与消费市场距离远;风沙大,遮蔽太阳能电池板,降低发电效率;基础设施较差,建设成本高。(3)该地区河流径流量小,落差小,可供开发(水能)能源资源更少。河流枯水期,水量小,发电量更不稳定。缺乏峡谷地形,开发条件更差。水能开发成本更高,难度更大。(4)随着植被增加,气温日较差减小,降水量加大,沙尘天气减少;土壤含水量增大,土壤肥力加大;河流径流量加大,含沙量减少;生物多样性增多。【小提示】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纬度高低;天气状况;海拔高低;日照时间长短。1、纬度高低:纬度越低
36、,太阳辐射越强。2、天气状况:我国东部地区阴天多,太阳辐射少;西北地区深居内陆,降水少,多晴天,太阳辐射多。3、海拔高低: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透明度好,太阳辐射强。4、日照时间长短:日照时间长,太阳辐射强。28 22、回答问题。(1)图中 S 为 波,P 为 波。(2)图中各圈层 A 为 ,B 为 ,C 为 。(3)P、S 两种地震波大约在地下 17 千米处速度明显加快,从而发现了 D 不连续面 。(4)在 2900 千米深处,S 波 ,P 波波速 ,从而发现了 E 不连续面 。答案:(1)横波;纵波(2)地壳;地幔;地核(3)莫霍界面(4)消失;迅速下降;古登堡界面 解析:解:(1)根据图
37、示,S 波传播速度比较慢,且在地下 2900 千米处消失,可判断出是横波;P 波传播速度比较快,在 2900 千米处传播速度变慢,但能够在地球内部圈层传播,为纵波。(2)两种地震波在地下 17千米和 2900 千米处发生很大变化,说明通过是介质性质发生改变,分别把这两个界面称莫霍界面和古登堡界面。由这两个界面自外向里(由 A 向 B)把地球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3)根据上题结论,可知 P、S 两种地震波大约在地下 17 千米处速度明显加快,从而发现了 D 不连续面莫霍界面。(4)读图可知,在 2900 千米深处,S 波消失,P 波波速迅速下降,从而发现了 E 不连续面古登堡界面。【小提示】地
38、震波分为横波和纵波,纵波可以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传播,横波只能在固体中传播,横波的速度比纵波慢。地球物理学家通过对地震波传播速度的研究,将地球内部大致分为三个主要圈层:地壳、地幔、地核。它们的分界面分别为:莫霍界面(横波和纵波速度增加)、古登堡界面(横波突然消失,纵波速度突然下降)。岩石圈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圈之上的地幔部分)。29 23、2014 年 10 月 7 日 21 时 49 分,云南省普洱市景谷县发生 6.6 级地震,震源深度为 5.0 公里。结合下面两图,回答下题。(1)图中甲、乙是地球内部两个不连续面,其名称是:甲 面,乙 面,经过乙处时地震波的波速如何变化?。(2)地震
39、波分纵波和横波,图中字母表示地震波横波曲线的是 ,其传播特点是 。地震波传播速度最快的深度大约是 处。(3)云南普洱地震震源位于地球的哪个内部圈层?,它与软流层之上的上地幔顶部组成 圈。(4)地质学家常利用地震波来寻找海底油气矿藏,下列四幅地震波示意图中表示海底储有石油的是 ,判断理由 。答案:(1)莫霍面;古登堡面;横波纵波波速显著减小,横波消失(2)B;只能在固态中传播;2900km(或 3000km)(3)地壳;岩石 30 (4);横波消失 解析:甲莫霍面,乙古登堡面,读图可知经过乙处时地震波横波纵波波速显著减小,横波消失。纵波的传播速度快于横波,故 B 表示横波,其传播特点是只能在固态
40、中传播。读图可知地震波传播速度最快的深度大约是 2900km(或 3000km)处。大陆地壳平均厚度约 33km,云南地震震源深度为 5.0km,因此普洱地震震源位于地壳,它与软流层之上的上地幔顶部组成岩石圈。石油 为液体,横波不能通过,项有地震波消失。所以答案是:(1)莫霍面;古登堡面;横波纵波波速显著减小,横波消失 (2)B;只能在固态中传播;2900km(或 3000km)(3)地壳;岩石(4);横波消失【小提示】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为地球的圈层结构。利用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的不同判断地球内部的三态特征。属于对基础知识的考查。24、读“地震波速度与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图”,回答下列问题。(
41、1)图中 A、B 表示地震波,其中 A 表示 波,B 表示 波。(填文字)(2)图中 CH 分别表示地球的内部圈层,D 表示 界面,该面以上 C 代表 ,该面以下 E 代表 。(3)图中 F 处,地震波 A 完全 ,地震波 B 速度 并继续往深处传播。这说明 F 面以上的 E 物质状态为 态,以下的 G 物质状态为液态,F 面是 界面。(4)(填字母)层的上部存在一个软流层,一般认为是 的发源地。答案:(1)横;纵(2)莫霍;地壳;地幔 31 (3)消失;突然下降;固;古登堡(4)E;岩浆 解析:(1)从左图中可以看出,A 波传播速度慢,B 波传播速度快,根据所学知识可知,A 为横波,B 为纵
42、波。(2)根据地震波的传播速度的变化特征可知,D 界面横波和纵波的传播速度明显增加,为莫霍界面,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莫霍界面以上的 C 层为地壳,莫霍界面以下的 E 层为地幔。(3)左图中显示,A 波为横波,A 波在 F 处波速完全消失,B 为纵波,波速突然下降,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横波只能通过固态,纵波可通过固态、液态和气态,波速在 F 处发生变化,说明 E 物质状态为固态,G 物质状态为液态。(4)软流层位于上地幔上部,一般认为这里可能是岩浆的源地。【小提示】地震波的传播速度在莫霍界面,古登堡界面出现突然急剧的变化。从地球内部地震波曲线图上,可以看出地震波在一定深度发生突然变化.这种波速发生突
43、然变化的面叫做不连续面.地球内部有两个明显的不连续面:一个在地面下平均 33 千米处(指大陆部分),在这个不连续面下,纵波和横波的传播速度都明显增加,这个不连续面叫莫霍界面;另一个在地下 2900 千米处,在这里纵波的传播速度突然下降,横渡完全消失,这个面叫做古登堡界面.25、读我国年太阳辐射能分布区图,完成下列问题。(1)从能源利用的角度,说明太阳能的优劣。(2)图中丙地是我国太阳能最丰富的地区,它是 (地形区),其太阳能丰富的原因是什么?(3)丁地区太阳能最少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1)优点:可再生;清洁(无污染)。缺点:易受天气影响(不稳定);分散 32 (2)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
44、晴天多,(对太阳辐射削弱少。)(3)阴雨天气多,云雾多,(反射作用强。)解析:(1)从能源利用的角度,太阳能的优点主要是太阳能清洁(无污染),而且是一种可再生能源,但太阳能各纬度不同,同一纬度受地形、气候、受、天气等影响,使得太阳能不稳定、分布分散,开发利用难度较大。(2)根据图示信息,图中丙地是青藏高原,由于该地海拔高,空气稀薄;高原上晴天多,云量少,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少,太阳辐射强,这里成为我国太阳能最丰富的地区。(3)根据图示信息,丁地区为四川盆地,这里阴雨天气多,云雾多,云层的反射作用强,对太阳辐射削弱较多,地面获得太阳辐射少,这里成为太阳能最少的地区。【小提示】本题主要考查太阳辐射能
45、的特点及分布。太阳辐射能具有可再生、无污染、受天气影响大、分散的特点。我国太阳辐射能分布规律:由低纬向高纬递减。青藏地区太阳辐射最丰富,而四川盆地较为贫乏。青藏地区海拔高,空气稀薄,云量少,对太阳的削弱作用较强,晴天多,日照时间长。因此,在太阳辐射最丰富。四川盆地盆地地形,水汽不易散发,阴雨天气较多。26、读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回答相关问题。(1)图示地球圈层结构中,外部圈层 a 是 圈,内部圈层 c 是 。c、d 之间的界面的深度在陆地上比海洋上 (深、浅)。(2)c 和 d 顶部的地球圈层名称是 ,其位于 层之上,d 以下的圈层界面名称是 。(3)近年来,我国采用三维地震勘探技术,在渤海湾
46、等海域陆续发现总储量逾数 10 亿吨的大油田。根据地震波传播规律,在通过含油层时,传播速度发生明显变化的地震波是 ,请简要说明你的判断理33 由 。答案:(1)大气;地壳;深(2)岩石;软流;古登堡界面(3)横波(S 波);横波不能通过液体,所以在通过含油层时波速会发生明显变化 解析:(1)图示地球圈层结构中,内部圈层从外向里是地壳、地幔、地核。c 是地壳,平均厚度为 33km;d 是地幔,它们之间的界面是莫霍界面,该界面的深度在陆地上比海洋上深,地势高,莫霍界面深度大;地势低莫霍界面深度小。(2)c 和 d 顶部的地球圈层是地壳以及上地幔的顶部称为岩石圈,其位于软流层之上,软流层位于上地幔的
47、上部,注意不是顶部,d 圈层地幔以下的圈层界面是古登堡界面。(3)根据地震波传播规律,在通过含油层时,传播速度发生明显变化的地震波是横波(S 波),横波不能通过液体,而纵波可以通过固、液、气三态物质,所以横波在通过含油层时波速会发生更明显的变化。【小提示】本题以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为背景,考查地球圈层结构等高中地理主干知识,总体难度适中,重在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和知识迁移运用能力。地球外部圈层主要包括大气圈、生物圈、水圈。内部圈层主要分为地壳、地幔、地核。名称 范围 深度 主要特征 地壳 地表莫霍界面 平均 33 千米(1)固 态,由 各 种 岩 石 组 成(2)各地厚度不一(3)可分为硅铝层
48、和硅镁层 地幔 莫霍界面古登堡界面 332900 千米(1)固态,硅酸盐类物质,自上而下铁、镁的含量逐渐增加(2)上部有一软流层(3)软流层以上的地幔部分是岩石圈的组成部分 地核 古登堡界面地心 29006371 千米(1)外核呈液态或熔融状态,内核为固态(2)物 质 成 分 以 铁 和 镍 为 主(3)温度、压力、密度均很大 27、甲、乙两图分别为西藏自治区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示意图和年降水量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题。34 据图说出西藏自治区年太阳辐射总量空间变化的总体特点,并分析主要原因。答案:特点:年太阳辐射总量总体上由西北向东南递减。原因:由西北向东南,年降水量递增,晴天日数减少,云量
49、增多,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增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少 解析:从图中可看出,西北部年太阳辐射总量大于 8 000 百万焦耳/米2,东南部年太阳辐射总量为 5 500 百万焦耳/米2左右,年太阳辐射总量总体上由西北向东南递减;原因是年降水量由西北向东南递增,晴天日数由西北向东南减少,云量由西北向东南增多,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少。【小提示】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纬度高低,纬度越低,太阳辐射越强;天气状况,我国东部地区阴天多,太阳辐射少;西北地区深居内陆,降水少,多晴天,太阳辐射多;海拔高低,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透明度好,太阳辐射强;日照时间长短,日照时间长,太阳辐射强。
50、28、随着化石能源的日益减少、环境污染的日益严重,可再生能源(特别是太阳能)产业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如图示意我国多年平均年日照时数和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读图及相关材料,回答问题。太阳能光伏电池是通过光电效应或者光化学效应直接把光能转化成电能的装置。我国的光伏产业链中,已投产的有 10 多家多晶硅企业、60 多家硅片企业、60 多家电池企业、330 多家组件企业,太阳能电池产量占到世界总产量的 30%。35 (1)说出图中等值线 a 和 b 分别所代表的数值大小。(2)简析图中 P 地年太阳辐射总量比 Q 地大的主要原因。(3)分析我国太阳能光伏电池市场前景广阔的原因。(4)若在甘肃和广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