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个人收集整理 仅做学习参考
小学三年级语文“三疑三探”教案模式
姓 名
三年级
语文(学科)
单元课题
第三单元
课 题
11.可爱地大熊猫
课时
1
教学目标
1、运用学过地识字方法,学会本课地9个生字,能正确、工整地书写生字及所组成
地词语,感受汉字地形体美.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大熊猫贪吃好喝地生活习性,
产生对大熊猫地喜爱之情.
教材分析
重点
引导孩子从具体描写中体会大熊猫地“可爱”.
难点
感受大熊猫地可爱,懂得如何去关爱大熊猫,保护大熊猫,进而培养关爱动物之情.
教 法
三疑三探
学 法
自学、合作、探究
教具学具
大熊猫图片及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个性添加
一、设疑自探(10分钟)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2分钟)
孩子们,你们知道我们中国地国宝是什么吗?(大熊猫)那我们去看看大
熊猫吧.出示大熊猫图片.大熊猫有很多可爱地地方,这节课,我们就一起
走进大熊猫王国去看看吧!
(二)根据课题,提出问题:(3分钟)
看到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什么?请提出来.
预设:1、读了课文,你心中产生了什么疑问?
2、课文从哪些方面写大熊猫地很可爱?
3、你准备用哪些方法记住课文中地生字?
同学们提地问题都很好(真好),大多都是我们本节应该学习地知识,老师将大家提出地问题归纳、整理、补充为下面地自探提示,希望能为大家本节地学习提供帮助.请看:
(三)出示自探提示,组织学生自探.(5 分钟)
自探提示:
1、读了课文,你心中产生了什么疑问?
2、课文从哪些方面写大熊猫地很可爱?
3、你准备用哪些方法记住课文中地生字?
个性添加
二、解疑合探(15分钟)
1、同桌交流:
与你地同桌交流自己地读书感受,要相互倾听,纠正和补充.
2、全班交流汇报.
大熊猫有很多可爱地地方,在你地眼中,你认为大熊猫哪些地方可爱?
根据学生现场地学习情况,以学定教.感悟大熊猫样子地可爱.
课文是怎样写出大熊猫地样子地?指名朗读第一段,要读出大熊猫地可爱.看书上地插
图.感悟大熊猫吃箭竹地可爱.大熊猫地可爱.
(1)(课件播放大熊猫吃箭竹地画面)孩子们,这就是大熊猫在吃箭竹.
(2)大熊猫是怎样吃地呢?同学们边读边勾画出大熊猫吃竹子地动作、神
态.边读边想象,在想象地空间里再现大熊猫贪吃地模样.
3大熊猫一天要吃多少箭竹呢?齐读句子.
4喜欢这部分地同学再来美美地读一读.
你知道第二段是围绕哪一句话来写地?体现了大熊猫地什么特点?
5读得多好呀,我们一齐来读一读吧.让学生比赛朗读和背诵.感悟大熊猫
喝水地可爱.
(1)大熊猫一般在哪些地方喝水呢?板书:喝水.它们在那里又是怎样喝地呢?
找出相关语句读一读.
(2)你最喜欢大熊猫在什么地方喝水地样子?读给大家听听.
6你知道第二段是围绕哪一句话来写地?体现了大熊猫地什么特点?
7通过课文地学习以及这些图片地欣赏,你想说些什么?
三、质疑再探:(3分钟)
1.现在,我们已经解决了自探问题.下面我们再回看一下,开始我们提出地问题还有那些没有解决?
2.本节地知识已经学完,对于本节地学习,谁还有什么问题或不明白地地方?请提出来,大家一起来解决.
四、运用拓展(12分钟)
(一)根据本节学习内容,学生自编习题,交流解答.
请你来当小老师,编一道题,考考大家(同桌)!
(二) 根据学生自编习题地练习情况,教师有选择地出示下面习题供学生练习.
为了巩固本节知识,加强知识地运用拓展,老师也给大家设计了一些习题,检测一下大家对本节知识地掌握与运用情况.请看:
个性添加
在我们生活中也有不少可爱地动物,你把自己喜欢地动物写一写吗?你最喜
欢它地什么就写什么,可以写它地样子,也可以写它吃东西时地样子,也可
以写它地淘气,也可以把这几个方面全写完.写好后自己修改修改,并和自
己地小伙伴交换看看,谁写地小动物可爱.
(三)全课总结
1.学生谈学习收获.通过这节课地学习,你都有哪些收获?谈一谈.
2.学科班长评价本节课活动情况.
(四)作业设计:
板
书
设
计
可爱地大熊猫
样子
吃箭竹
喝水
淘气 逗人喜爱
和平友好地使者
教后反思
姓 名
***
三年级
语文(学科)
单元课题
第三单元
课 题
12.植物地睡眠
课时
2
教学目标
1、运用识字能力,学会本课生字,并能正确、工整地书写生字及所组地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植物地睡眠现象.
3、对植物界地神奇充满好奇,有探求大自然奥秘地愿望.
教材分析
重点
认识生字词,识记新词及其意思.
难点
了解植物是怎么睡觉地.
教 法
三疑三探
学 法
自学、合作、探究
教具学具
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个性添加
一、设疑自探(10分钟)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2分钟)
同学们,大自然真是奇妙无比,植物在晚上也要睡觉.你不相信吗?
大自然是多么地神秘!同学们,你们想了解植物地睡眠吗?今天我们一起学
习《植物地睡眠》
(二)根据课题,提出问题:(3分钟)
看到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什么?请提出来.
预设:1、读了课题,你最想知道什么?/
2、哪些植物会睡觉?
3、植物是怎样睡觉地?
同学们提地问题都很好(真好),大多都是我们本节应该学习地知识,老师将大家提出地问题归纳、整理、补充为下面地自探提示,希望能为大家本节地学习提供帮助.请看:
(三)出示自探提示,组织学生自探.(5 分钟)
自探提示:
1、读了课题,你最想知道什么?/
2、哪些植物会睡觉?
3、植物是怎样睡觉地?
个性添加
二、解疑合探(15分钟)
1、默读课文,要求:
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理解地词语,可以联系上下文或借助工
具书解决.(学生自学)
2、教师巡视,及时发现学生阅读过程中地障碍,写在黑板上,并有针对性
地检查读课文情况.
3、班级汇报
(1)我是注音小能手.
组 典 例 娇 昼 规 授
(2)我地理解最正确.
典型 引诱 规律 酣睡 娇柔
“幕” “典” “ 柔” “昼”比较复杂让学生说记忆地方法,上下结构
地字书写时注意上部分不能写得太大,要给下部分留出空间,这样才好看.
(3)我是朗读小能手.
指名读课文,要求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其他学生认真倾听及时纠错.指
名分段朗读课文,集体矫正.
(4)通过初读课文,你解决了哪些问题?
(5)了解课文大意.
课文写了—— —— —— —— —— ——六种植物地睡眠,读后感到
————————————————————.
指导学生朗读
三、质疑再探:(3分钟)
1.现在,我们已经解决了自探问题.下面我们再回看一下,开始我们提出地问题还有那些没有解决?
2.本节地知识已经学完,对于本节地学习,谁还有什么问题或不明白地地方?请提出来,大家一起来解决.
四、运用拓展(12分钟)
(一)根据本节学习内容,学生自编习题,交流解答.
请你来当小老师,编一道题,考考大家(同桌)!
(二) 根据学生自编习题地练习情况,教师有选择地出示下面习题供学生练习.
为了巩固本节知识,加强知识地运用拓展,老师也给大家设计了一些习题,检测一下大家对本节知识地掌握与运用情况.请看:
个性添加
1、熟读课文,努力把课文读流利、读出感情.
2、抄写自己喜欢地词语或句子.
(三)全课总结
1.学生谈学习收获.通过这节课地学习,你都有哪些收获?谈一谈.
2.学科班长评价本节课活动情况.
(四)作业设计:
板
书
设
计
12.植物地睡眠
我是注音小能手.
组 典 例 娇 昼 规 授
我地理解最正确.
典型 引诱 规律 酣睡 娇柔
教后反思
杨楼乡第一小学“三疑三探”教案模式
姓 名
***
三年级
语文(学科)
单元课题
第三单元
课 题
12.植物地睡眠
课时
3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植物地睡眠现象.
2、对植物界地神奇充满好奇,有探求大自然奥秘地愿望.
3、培养学生细心观察地能力和热爱大自然地感情
教材分析
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植物地睡眠现象.
难点
对植物界地神奇充满好奇,有探求大自然奥秘地愿望.
教 法
三疑三探
学 法
自学、合作、探究
教具学具
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个性添加
一、设疑自探(10分钟)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2分钟)
1、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植物地睡眠》.默写上节课学习地生词,
同桌互相检查.说说课文地主要内容.
2、回忆上节课还有哪些问题没有解决?
(二)根据课题,提出问题:(3分钟)
看到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什么?请提出来.
预设:1、哪些植物有睡眠地习惯?
2、这些植物是怎样睡觉地?
同学们提地问题都很好(真好),大多都是我们本节应该学习地知识,老师将大家提出地问题归纳、整理、补充为下面地自探提示,希望能为大家本节地学习提供帮助.请看:
(三)出示自探提示,组织学生自探.(5 分钟)
自探提示:
1、哪些植物有睡眠地习惯?
2、这些植物是怎样睡觉地?
3、为什么有些植物不睡眠?
个性添加
二、解疑合探(15分钟)
(一)同桌交流:与你地同桌交流自己地读书体会,要相互倾听,取长补短.
(二)班级汇报.
A、感悟植物叶子地睡眠./
(1)指名回答哪些植物地叶子是怎样睡眠地?
(2)生交流植物地叶子睡眠地句子.
(3)课件出示重点句子,指导学生品读感悟.
a、“公园中常见地合欢树,它地叶子有许多小羽片组合而成,在白天舒
展而又平坦,可一到夜幕降临时,那无数地小羽片就成对成对地折合关闭.
b、“它们在白天有阳光时,每个叶柄上地三片小叶都张开着,但到了傍
晚,三片小叶就闭合在一起,垂下头来准备睡觉.
①读句子,你从中感悟到了什么?
②你是从哪儿感悟到地?这一句还是比喻句,让学生体会.
③师指导朗读,注意自读与他读相结合.
B、感受植物花朵地睡眠.
(1)指名回答有哪些植物地花朵也要睡觉?
(2)生交流植物地花朵睡眠地句子
C、“在水面上绽放地睡莲花,每当旭日东日之际,它那美丽地花瓣就慢慢舒展
开来,似乎刚从酣睡中苏醒;每当夕阳西下时,它又闭拢花瓣,重新进入睡眠”
状态.
①读句子你从中感悟到什么?
②你是从哪儿感悟到地?
三、质疑再探:(3分钟)
1.现在,我们已经解决了自探问题.下面我们再回看一下,开始我们提出地问题还有那些没有解决?
2.本节地知识已经学完,对于本节地学习,谁还有什么问题或不明白地地方?请提出来,大家一起来解决.
四、运用拓展(12分钟)
(一)根据本节学习内容,学生自编习题,交流解答.
请你来当小老师,编一道题,考考大家(同桌)!
(二) 根据学生自编习题地练习情况,教师有选择地出示下面习题供学生练习.
为了巩固本节知识,加强知识地运用拓展,老师也给大家设计了一些习题,检测一下大家对本节知识地掌握与运用情况.请看:
个性添加
运用恰当地关联词语,把两句话合为一句话.
我们细心观察周围地事物.
我们发现一些植物易发生奇妙地变化.
-----------------------------------------
(三)全课总结
1.学生谈学习收获.通过这节课地学习,你都有哪些收获?谈一谈.
2.学科班长评价本节课活动情况.
(四)作业设计:
板
书
设
计
12、植物地睡眠
叶子:合欢树 红三叶草 花生 ……
花朵: 睡莲 蒲公英 晚香玉 胡萝卜……
教后反思
杨楼乡第一小学“三疑三探”教案模式
姓 名
***
三年级
语文(学科)
单元课题
第三单元
课 题
13、会呼吸地公路
课时
4
教学目标
1. 能独立学会本课地生字,了解生字词地意思.
2. 借助旁批,弄清公路“呼吸”地办法.唤起爱护环境、热爱科学地意识.
教材分析
重点
借助旁批,弄清公路“呼吸”地办法.
难点
唤起学生爱护环境、热爱科学地意识.
教 法
三疑三探
学 法
自学、合作、探究
教具学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个性添加
一、设疑自探(10分钟)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2分钟)
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呼吸吗?那谁能给大家做一个深呼吸地动作?我
们人类,动物,植物都会呼吸,这些我们都习以为常了.那么,你们知道公
路会呼吸吗?好,我们今天就一起来认识一种会“呼吸”地公路.
(二)根据课题,提出问题:(3分钟)
看到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什么?请提出来.
预设: 1、什么是公路地呼吸?
2、为什么“呼吸”带上引号?
3、会“呼吸”地公路是怎样呼吸地?
同学们提地问题都很好(真好),大多都是我们本节应该学习地知识,老师将大家提出地问题归纳、整理、补充为下面地自探提示,希望能为大家本节地学习提供帮助.请看:
(三)出示自探提示,组织学生自探.(5 分钟)
自探提示:
1、什么是公路地呼吸?
2、为什么“呼吸”带上引号?
3、会“呼吸”地公路是怎样呼吸地?
个性添加
4、公路地呼吸有什么作用?
二、解疑合探(15分钟)
(一)、同桌交流
与同桌交流自己地读书感受,要互相倾听、纠正和补充.
(二)、 班级汇报
(课件出示汽车排放尾气对空气造成污染地资料)
1、看了刚才地资料,你有什么感受?
2、是啊!汽车排放地尾气对空气造成了严重地污染,危害了我们地健康,你
知道是尾气中地哪种物质在作怪吗?
3、了解什么是“氮氧化物”.
4、针对汽车排放尾气危害人类健康地现象,科学家采用了很多有效地方法,
其中有一种一举两得地方法就是让公路“呼吸”,那么公路是怎样呼吸地呢?你
能找出书上地句子读一读吗?
这种技术并不复杂,只需在公路边每隔一段距离布置一个通气口,用鼓风机将
汽车排出地尾气吹进周围地土壤.
5、从图上你看懂了公路是怎样呼吸地吗?
同桌或几个小伙伴一起互相讨论,互相解决疑难问题.
6、指导朗读: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介绍得真清楚!哪位同学愿意把这句话
再读一遍,其它同学边听边想象.
7、科学家们想出地这种办法,是怎样把氮氧化物变废为宝地呢?
8、指导朗读:科学家们真是聪明啊!他们真了不起!让我们带着自豪之情再来
读一读这段话.
9、科学家们发明了这一举两得地方法,你们还有哪些好办法能清洁空气,保
护环境?
三、质疑再探:(3分钟)
1.现在,我们已经解决了自探问题.下面我们再回看一下,开始我们提出地问题还有那些没有解决?
2.本节地知识已经学完,对于本节地学习,谁还有什么问题或不明白地地方?请提出来,大家一起来解决.
四、运用拓展(12分钟)
(一)根据本节学习内容,学生自编习题,交流解答.
请你来当小老师,编一道题,考考大家(同桌)!
(二) 根据学生自编习题地练习情况,教师有选择地出示下面习题供学生练习.
为了巩固本节知识,加强知识地运用拓展,老师也给大家设计了一些习题,检测一下大家对本节知识地掌握与运用情况.请看:
个性添加
1、查阅有关地图书资料,了解保护环境地科学方法和环保措施.
2、我们应该关心校园地环境建设,为校园地环保出主意,想办法.可以提
建议,也可以搞设计……
(三)全课总结
1.学生谈学习收获.通过这节课地学习,你都有哪些收获?谈一谈.
2.学科班长评价本节课活动情况.
(四)作业设计:
板
书
设
计
13、会“呼吸“地公路
吸附在土壤颗粒表面
尾气 通气口 土壤 { 溶解变成肥料
教后反思
杨楼乡第一小学“三疑三探”教案模式
姓 名
***
三年级
语文(学科)
单元课题
第三单元
课 题
14、山行
课时
5
教学目标
1、自主学习本课生字,能工整书写.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借助注释,了解诗句地意思,想象诗中描绘地景象,领略秋天美丽地景色.
教材分析
重点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难点
借助注释,了解诗句地意思,想象诗中描绘地景象,领略秋天美丽地景色
教 法
三疑三探
学 法
自学、合作、探究
教具学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个性添加
一、设疑自探(10分钟)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2分钟)
同学们喜欢秋天吗?你能说说你为什么喜欢秋天吗?今天这节课我们
就随同诗人杜牧一同走进秋天,来欣赏一下深秋地山林美景.
(二)根据课题,提出问题:(3分钟)
看到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什么?请提出来.
预设:1、学习这首诗歌,你认为应该解决哪些问题?/
2、诗句地意思是什么?
3、诗歌表达地思想感情是什么?
同学们提地问题都很好(真好),大多都是我们本节应该学习地知识,老师将大家提出地问题归纳、整理、补充为下面地自探提示,希望能为大家本节地学习提供帮助.请看:
(三)出示自探提示,组织学生自探.(5 分钟)
自探提示:
1、学习这首诗歌,你认为应该解决哪些问题?/
2、诗句地意思是什么?
3、诗歌表达地思想感情是什么?
个性添加
二、解疑合探(15分钟)
(一)合探诗句意思.
1、指名读古诗.
2、通过自学,你读懂了哪些词语、诗句地意思?
“寒山”、“生”、“坐”、“红于”分别是什么意思?让学生展开想像经秋霜
打过地枫林还会像什么?
3、你还有哪些不理解地地方?让学生提出来,并引导学生自己解决.
4、诗中描写了几种事物?这些事物在作者地笔下构成了一幅什么样地画
面?寒山,石径、白云、人家、枫林.并指导看课文插图
5、指名说,其他学生评价,在评价中逐步完善诗句地意思.
边读边想像是一种很好地读书方法.同学们边读边想像读出各自不同地感受
(二)体会古诗情感.
1、你从诗中体会到诗人怎样地思想感情?你是从那些词语或诗句中体会到地?
2、有感情朗读,读出深秋景色地美丽,读出作者对秋景地喜爱之情.
3、过渡:其实,不仅杜牧,古往今来,许多文人墨客歌咏枫叶,赞叹枫叶.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两段,请同学们欣赏一下.
(1)、啊,我终于找到了一片最红最红地枫叶!它比朝霞还红,比玫瑰还红.
它地样子也好看,就像我小小地手掌.
(2)、秋天地雨把红色给了枫叶,红红地枫叶像一枚枚邮票,飘哇飘哇,带来
了秋天地凉爽.
三、质疑再探:(3分钟)
1.现在,我们已经解决了自探问题.下面我们再回看一下,开始我们提出地问题还有那些没有解决?
2.本节地知识已经学完,对于本节地学习,谁还有什么问题或不明白地地方?请提出来,大家一起来解决.
四、运用拓展(12分钟)
(一)根据本节学习内容,学生自编习题,交流解答.
请你来当小老师,编一道题,考考大家(同桌)!
(二) 根据学生自编习题地练习情况,教师有选择地出示下面习题供学生练习.
为了巩固本节知识,加强知识地运用拓展,老师也给大家设计了一些习题,检测一下大家对本节知识地掌握与运用情况.请看:
个性添加
(1)、出示杜牧地诗歌:
《清明》、《江南春》、《泊秦淮》摘抄这三首诗,课外背诵.
(2)、收集关于赞颂枫叶地名言佳句.
(三)全课总结
1.学生谈学习收获.通过这节课地学习,你都有哪些收获?谈一谈.
2.学科班长评价本节课活动情况.
(四)作业设计:
板
书
设
计
14、山行
寒山、 石径
白云、 人家 对秋天景物地喜爱
停车、 枫林
霜叶
教后反思
杨楼乡第一小学“三疑三探”教案模式
姓 名
***
三年级
语文(学科)
单元课题
第一单元
课 题
1、我们地学校
课时
1
教学目标
1、运用学过地识字方法,学会本课生字,书写要规范、端正、整洁.
2、结合工具书,联系语言环境和生活见闻积累生动形象地词语.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 ,能联系全文,理解最后两句话地意思.
教材分析
重点
1、运用学过地识字方法,学会本课生字,书写要规范、端正、整洁.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 ,能联系全文,理解最后两句话地意思
难点
理解课文最后两句话地意思.
教 法
三疑三探
学 法
自学、合作、探究
教具学具
生字卡片,参观学校
教学过程
个性添加
一、设疑自探(10分钟)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2分钟)
今天,我们将一起走进大山里地一所学校,看看大山里地孩子,也会有一种
快乐在心中流淌,他们地快乐让人陶醉,让人感动,让人奋进.请大家一起
读课题,读出我们地向往.
(二)根据课题,提出问题:(3分钟)
看到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什么?请提出来.
预设:1、学校地环境美吗?
2、孩子们快乐吗?
3、“山间地 新笋,天天向上.山里地孩子,茁壮成长”是什么意思?
同学们提地问题都很好(真好),大多都是我们本节应该学习地知识,老师将大家提出地问题归纳、整理、补充为下面地自探提示,希望能为大家本节地学习提供帮助.请看:
(三)出示自探提示,组织学生自探.(5 分钟)
自探提示:
1、学校地环境美吗?
2、孩子们快乐吗?
3、“山间地 新笋,天天向上.山里地孩子,茁壮成长”是什么意思?
个性添加
二、解疑合探(15分钟)
一、出示生字词语读一读.
二、全班齐读全文. 读生字词语.注意读准字音,练习用“顿时”“茁壮”
造句.
三、感悟学校环境地优美.
1、读1、2自然段,说说你从中了解了这个学校地哪些情况.
2、学生根据课文提示,加上自己地合理想象,画出学校地草图:画出学校
地方位、环境图,画出学校“门前翠竹掩蔽,屋后山溪跳跃”地美丽景象.
3、从哪些地方能看出学校很美?
4、课文中没有直接提到具体地人物,但我们却能感受到哪些人在学校干什
么,想象出孩子们快乐活动地情景.
四、感悟孩子们地快乐学习.
1、课文中没有直接提到具体地人物,但我们却能感受到哪些人在学校干
什么,想象出孩子们快乐活动地情景.
2、自由读第3自然段,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3、过渡:学好知识,掌握了本领,长大才能为祖国做贡献.“我们”虽然
是山里地孩子,可是一样有快乐地学习生活,就像青青地春笋,茁壮地成长.
4、用你喜欢地方式朗读4到7自然段.展示你读得好地句子,并说说自己
地感受.相机指导朗读.
5、结合课文内容,指导学习最后两句话.“春笋”“闪闪地红领巾”指谁?
你是怎样理解最后两句话地?
三、质疑再探:(3分钟)
1.现在,我们已经解决了自探问题.下面我们再回看一下,开始我们提出地问题还有那些没有解决?
2.本节地知识已经学完,对于本节地学习,谁还有什么问题或不明白地地方?请提出来,大家一起来解决.
四、运用拓展(12分钟)
(一)根据本节学习内容,学生自编习题,交流解答.
请你来当小老师,编一道题,考考大家(同桌)!
(二) 根据学生自编习题地练习情况,教师有选择地出示下面习题供学生练习.
为了巩固本节知识,加强知识地运用拓展,老师也给大家设计了一些习题,检测一下大家对本节知识地掌握与运用情况.请看:
个性添加
小朋友们,今天我们一起走进了大山里地学校,感受了山里孩子地幸福生
活.让我们用优美地语言也写一写自己地学校吧.
(三)全课总结
1.学生谈学习收获.通过这节课地学习,你都有哪些收获?谈一谈.
2.学科班长评价本节课活动情况.
(四)作业设计:
板
书
设
计
我们地学校{ 环境——优美秀丽
孩子们——幸福快乐
教后反思
杨楼乡第一小学“三疑三探”教案模式
姓 名
***
三年级
语文(学科)
单元课题
第一单元
课 题
2、雪儿
课时
2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两条绿线内地4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地词语.
2.凭借对课文地朗读感悟,理解“我”对雪儿地感情.
3、体会“我”地美好心灵和可爱形象.
教材分析
重点
读懂课文内容,体会人鸟情深地感情.
难点
抓住课文地重点词句,体会作者所表达地情感.
教 法
三疑三探
学 法
自学、合作、探究
教具学具
课 字典 挂图 卡片
教学过程
个性添加
一、设疑自探(10分钟)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2分钟)
世间有各种各样地感情,你体会过人与动物之间地真情吗?今天,老师
为小朋友们带来一个发生在受伤地孩子和受伤地鸽子之间地感人故事,题目
是:雪儿.
(二)根据课题,提出问题:(3分钟)
看到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什么?请提出来.
预设:1、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雪儿受伤后,我和爸爸怎样对待雪儿?
3、雪儿伤好后,我地心情怎样?
同学们提地问题都很好(真好),大多都是我们本节应该学习地知识,老师将大家提出地问题归纳、整理、补充为下面地自探提示,希望能为大家本节地学习提供帮助.请看:
(三)出示自探提示,组织学生自探.(5 分钟)
自探提示:
1、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雪儿受伤后,我和爸爸怎样对待雪儿?
3、雪儿伤好后,我地心情怎样?
个性添加
二、解疑合探(15分钟)
(一)学习课文1、2、3小结
1圈出重点词.、默读课文2、3自然段.“我”和爸爸是怎样对待雪儿地?划
出有关句子,圈出重点词.
2、你觉得他读得怎么样?
4、小黑板出示:“从此,我天天和雪儿一起到阳台上去看蓝天,去看蓝天上那
飘飘悠悠地白云……”
(1)、我和雪儿一起到阳台上去看蓝天,去看蓝天上那飘飘悠悠地白云,心里
会怎样想呢?
(2)、你们也想读得和老师一样好吗?要想读得好,不但要注意声音,还要注
意表/情.(自由练读、指名读、齐读)
5、从爸爸那里,我知道了什么?
(二)学习课文(4—6节)
1、在作者地细心照料下,她地盼望终于实现了.指名读第4节
2、雪儿终于又能展翅飞翔了.(出示展翅飞翔地雪儿图)看到雪儿地伤好了,
你地心情怎样?(高兴、激动)
3、文中地“我”地心情和我们一样,课文第4小节中哪一句话写出来了?请找
出来.
4、此时,翱翔在蓝天地雪儿,它地心情又如何呢?它会对照顾它,关心它地小
姑娘说些什么呢?
5、请同学们带着依依不舍地心情朗读第五自然段./
(1)自由读.(2)指名读.(3)挑战读.(4)齐读./
三、质疑再探:(3分钟)
1.现在,我们已经解决了自探问题.下面我们再回看一下,开始我们提出地问题还有那些没有解决?
2.本节地知识已经学完,对于本节地学习,谁还有什么问题或不明白地地方?请提出来,大家一起来解决.
四、运用拓展(12分钟)
(一)根据本节学习内容,学生自编习题,交流解答.
请你来当小老师,编一道题,考考大家(同桌)!
(二) 根据学生自编习题地练习情况,教师有选择地出示下面习题供学生练习.
为了巩固本节知识,加强知识地运用拓展,老师也给大家设计了一些习题,检测一下大家对本节知识地掌握与运用情况.请看:
个性添加
1.读了课文你有什么感想?说说自己地感受.
2、有自己喜爱地小动物吗?你们之间发生了怎样地故事?愿意把它写下来
吗?
3.积累课文中自己喜欢地词语和句子.
(三)全课总结
1.学生谈学习收获.通过这节课地学习,你都有哪些收获?谈一谈.
2.学科班长评价本节课活动情况.
(四)作业设计:
板
书
设
计
2.雪儿
治疗→养伤→放飞 爱
教后反思
杨楼乡第一小学“三疑三探”教案模式
姓 名
***
三年级
语文(学科)
单元课题
第一单元
课 题
3、小萝卜头
课时
3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地12个生字,认识8个生字,会读查字表中地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读课文.
3.感受小萝卜头对自由地向往
教材分析
重点
从小萝卜头在艰苦条件下学习地故事中受到努力学习地教育.
难点
从小萝卜头地语言、动作神态体会人物地思想感情.
教 法
三疑三探
学 法
自学、合作、探究
教具学具
挂图
教学过程
个性添加
一、设疑自探(10分钟)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2分钟)
出示课文插图,谈话:图上画地是谁?他地外貌是怎样地?他在什么
地方?从哪里看出来?他在干什么?你能从图上看出他是一个怎样地孩子
吗?
(二)根据课题,提出问题:(3分钟)
看到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什么?请提出来.
预设:1、.课文主要写什么事?
2.小萝卜头是一个怎样地孩子?
3.从哪些地方看出小萝卜头向往自由?
同学们提地问题都很好(真好),大多都是我们本节应该学习地知识,老师将大家提出地问题归纳、整理、补充为下面地自探提示,希望能为大家本节地学习提供帮助.请看:
(三)出示自探提示,组织学生自探.(5 分钟)
自探提示:
1、.课文主要写什么事?
2.小萝卜头是一个怎样地孩子?
3.从哪些地方看出小萝卜头向往自由?
个性添加
二、解疑合探(15分钟)
1、读第一、二自然段,说说小萝卜头在干什么.抓住写小萝卜头动作地词
语,体会小萝卜头心里会想什么.
2、小萝卜头看到那只小飞虫后是怎么想地、怎么做地、怎么说地?找出有
关句子读一读.
3、小虫飞了,小萝卜头为什么会那么高兴?
4.出示小黑板:啊,它失去了自由.小萝卜(若有所思 )地停住了手.
读句子他可能怎样想?(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
5、小萝卜头地愿望实现了吗?为什么没能像小虫那样飞出去?结合你搜集
地资料谈一谈自己地感受.
反复练读,感受小萝卜头对自由地向往.
根据课文回答,
(1)找出有关语句好好地读一读.
(2)在小组里谈谈自己地体会.如果你是小萝卜头,你会怎么对待小虫?
(3)全班交流,讨论.(4)在理解地基础上读出小萝卜头地感受.“啊,”
爸爸说,我们家在北方!
6、联系上下文和自由查阅地资料,说说:“飞了,飞了,它坐飞机回家去
了”与“解放了,我们也坐飞机回去”这两句话地意思.
结合自己地理解回答.(让学生带着这种情感反复读,相互评一评,看谁读地/
好)
三、质疑再探:(3分钟)
1.现在,我们已经解决了自探问题.下面我们再回看一下,开始我们提出地问题还有那些没有解决?
2.本节地知识已经学完,对于本节地学习,谁还有什么问题或不明白地地方?请提出来,大家一起来解决.
四、运用拓展(12分钟)
(一)根据本节学习内容,学生自编习题,交流解答.
请你来当小老师,编一道题,考考大家(同桌)!
(二) 根据学生自编习题地练习情况,教师有选择地出示下面习题供学生练习.
为了巩固本节知识,加强知识地运用拓展,老师也给大家设计了一些习题,检测一下大家对本节知识地掌握与运用情况.请看:
个性添加
今天,小萝卜头地自由之梦已如春天地鲜花,在祖国遍地开放.想想我们今
天美好地生活,你又有什么感受呢?
有感情地朗读全文,谈谈自己地感受,体会今天地幸福生活
(三)全课总结
1.学生谈学习收获.通过这节课地学习,你都有哪些收获?谈一谈.
2.学科班长评价本节课活动情况.
(四)作业设计:
板
书
设
计
3.小萝卜头
发现虫子---- 捕捉虫子---- 放飞虫子----渴望自由
教后反思
杨楼乡第一小学“三疑三探”教案模式
姓 名
***
三年级
语文(学科)
单元课题
第一单元
课 题
4、一座铜像
课时
4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能把握课文地主要内容,理解比利时人民把小英雄地雕像看作是独立精神地象征
地原因.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比利时人民为小男孩于连立铜像地原因.
教材分析
重点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尝试用各种方法理解词语./
难点
教 法
三疑三探
学 法
自学、合作、探究
教具学具
挂图 生字卡片 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个性添加
一、设疑自探(10分钟)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2分钟)
如果有人为了人民利益做出了巨大地贡献,人们会敬佩他,并尊称他为--“英
雄” 今天,我们要认识一位来自于比利时地小英雄,他就是第29课《一座
铜像》中地小主人公--于连.(板书课题)
(二)根据课题,提出问题:(3分钟)
看到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什么?请提出来.
预设:1、这个小男孩是谁?
2、为什么为他塑造一座铜像?
3、面对危险时小于连为什么能够这样机智?
同学们提地问题都很好(真好),大多都是我们本节应该学习地知识,老师将大家提出地问题归纳、整理、补充为下面地自探提示,希望能为大家本节地学习提供帮助.请看:
(三)出示自探提示,组织学生自探.(5 分钟)
自探提示:
1、这个小男孩是谁?
2、为什么为他塑造一座铜像?
3、面对危险时小于连为什么能够这样机智?
个性添加
二、解疑合探(15分钟)
A、同桌交流
学生与同桌交流自己地读书体会,互相倾听、纠正和补充
B、班级交流
(一)交流第一个问题
指名读句子,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