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DB36∕T 1699-2022 辣椒抗灰霉病苗期人工接种鉴定技术规程(江西省).pdf

上传人:曲**** 文档编号:213268 上传时间:2023-01-20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342.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36∕T 1699-2022 辣椒抗灰霉病苗期人工接种鉴定技术规程(江西省).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DB36∕T 1699-2022 辣椒抗灰霉病苗期人工接种鉴定技术规程(江西省).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DB36∕T 1699-2022 辣椒抗灰霉病苗期人工接种鉴定技术规程(江西省).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DB36∕T 1699-2022 辣椒抗灰霉病苗期人工接种鉴定技术规程(江西省).pdf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DB36∕T 1699-2022 辣椒抗灰霉病苗期人工接种鉴定技术规程(江西省).pdf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ICS 65.020.01 CCS B 30 DB36 江西省地方标准 DB36/T 16992022 辣椒抗灰霉病苗期人工接种鉴定技术规程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identification of artificial inoculation of pepper against gray mold at seedling stage 2022-11-17 发布 2023-05-01 实施江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36/T 16992022 I 目 次 前言.II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1 4 育苗.1 5 人工接种.2 6

2、 抗性鉴定.2 附录 A(资料性)辣椒灰霉病症状.4 DB36/T 16992022 II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江西省农业农村厅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江西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高安市农业农村局、永丰县农业农村局、彭泽县农业农村局、万安县农业农村局、玉山县农业农村局、湖口县农业农村局。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胡建坤、黄蓉、黄瑞荣、华菊玲、黄国东、张文志、张会国、曾招圣、曾钦华、贾志新、肖慧、姜仙美、倪永辉。DB36/T 169

3、92022 1 辣椒抗灰霉病苗期人工接种鉴定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辣椒抗灰霉病苗期人工接种鉴定的术语和定义、育苗、人工接种及抗病性鉴定与评价。本文件适用于辣椒品种对灰霉病抗性的鉴定和评价。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NY/T 2118 蔬菜育苗基质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辣椒灰霉病 Gray mold of pepper 病原菌是灰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的一种辣椒真菌性病害。主要发病症状

4、详见附录A。3.2 人工接种 Artificial inoculation 采用人工方法将病原物接种到寄主植物的种子或植株上,使其发病。3.3 对照品种 Control variety 在植物病害抗性鉴定试验中,选择抗性水平较稳定的感病品种作为对照品种。4 育苗 4.1 育苗基质 以质优泥炭(粒径0 mm6mm)为育苗基质。捣碎后加入适量蔬菜复合肥(20gN、P、K三元复合肥,N:P:K 15-15-15)与适量的清水混配均匀,调节基质含水率至60%。育苗基质选用标准参照NY/T 2118 蔬菜育苗基质。4.2 播种 DB36/T 16992022 2 将制备好的基质置入底部有孔的塑料育秧盘(

5、规格:54cm28cm5cm,孔径:6cm6cm-3cm3cm,32孔)中,基质量以装平秧盘为准。秧盘中每孔穴播辣椒种子4粒5粒,每个品种播种1盘,即32孔穴。4.3 接种前管理 将育苗盘置于2025温室大棚内土层上,种子发芽出苗后,保持秧盘基质湿润。出苗7d10d定苗,每穴保留健壮辣椒苗3株,常规管理。苗龄20d25d,每盘追施尿素2g(兑水配成溶液)。辣椒苗可使用杀虫剂防虫,但不使用杀菌剂防病。待幼苗长至4叶期进行接种鉴定。5 人工接种 5.1 接种温度 以春、秋季为宜。露地接种,气温宜在1825进行;温室(棚)接种,气温可调节至20左右。5.2 接种体制备 采用灰霉病菌强致病力菌株接种。

6、由保存试管中挑取菌核或菌丝块移至装有PDA培养基的无菌培养皿中央进行活化(20,3 d5 d),于菌落边缘用打孔器取新鲜菌丝块接入新PDA培养基上,20下黑暗培养14d后用少量无菌水将灰霉菌孢子洗下,在光学显微镜下使用血球计数板对菌悬液中的孢子进行计数,用无菌水将洗下的孢子液配成106/mL的孢子悬浮液待用。PDA培养基的制方为:200g土豆、20g蔗糖和15g琼脂粉,蒸馏水1L。5.3 接种方法 保存于4条件下的辣椒灰霉病菌(Botrytis cinerea)菌株接种在平板PDA培养基上活化,取新鲜菌丝块接入新的平板PDA培养基上,20下黑暗培养14 d,收集灰霉菌孢子并配成106/mL的孢

7、子悬浮液。用移液枪定量吸取孢子悬浮液,将孢子液滴加在辣椒苗心生长点上,接种菌液量30L/株。接种前将培育辣椒苗的基质用清水浇透,接种后在育苗盘上支起小棚并用塑料膜覆盖棚架密闭,每日于小棚四周浇水保湿。5.4 接种后管理 接种病菌后的辣椒苗可置温室(棚)进行管理,温度20左右;平均温度在18-25时也可在露地进行管理。辣椒苗接菌后保湿24h,之后喷清水保持盘中基质湿润。露地管理雨天需做避雨处理,晴天气温偏高需做遮阳处理。保湿与避雨处理均可用竹条与塑料薄膜制成拱棚覆盖辣椒苗。6 抗性鉴定 6.1 鉴定方法 记录接种日期、病害症状始现期。接种后20 d25 d,调查参鉴材料的病株数,计算病株率,感病

8、对照品种病株率达50%以上时进行最终病情调查。病株率计算方法参照公式(1)。病株率(%)=发病株数/调查总株数100.(1)人工接种鉴定结果依据抗病性分级标准划分辣椒品种的抗感水平。6.2 抗性评价 DB36/T 16992022 3 根据调查统计的各品种苗期病株率,按照表1评定各参鉴品种对灰霉病的抗性。表1 辣椒品种苗期抗灰霉病评价标准 抗性类型 病株率(%)高抗(HR)1.0 抗(R)1.110.0 中抗(MR)10.130.0 中感(MS)30.150.0 感病(S)50.170.0 高感(HS)70.0 DB36/T 16992022 4 A A 附 录 A(资料性)辣椒灰霉病症状 该病从辣椒苗期至成株期均可发生,可危害辣椒的整个生育期。主要危害叶片、茎秆、花、果实。苗期发病,初子叶顶端褪绿变黄,湿度大时呈水浸状软腐;后扩展至幼茎,幼茎变细缢缩呈棕褐色,使幼苗病茎折断或萎蔫枯死。成株期发病,初始叶外沿褪绿形成水浸状浅褐色病斑,扩展后呈圆形或椭圆形、褐色并带有浅褐色轮纹的大型病斑,湿度大时病斑上密布灰色霉层,发病末期可使整叶腐烂而死;茎秆和叶柄染病,初生水浸状不规则病斑,病部产生灰白色霉状物,病枝向下蔓延至分杈处;花器染病,花瓣呈褐色,水浸状,上密生灰色霉层;果实染病,幼果果蒂周围局部先产生水浸状褐色病斑,逐渐扩大后呈暗褐色,凹陷腐烂,表面产生不规则轮状灰色霉层。_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通信科技 > 人工智能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