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在教学中尝试运用微课形式的几点体会.doc

上传人:天**** 文档编号:2132095 上传时间:2024-05-1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7.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在教学中尝试运用微课形式的几点体会.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在教学中尝试运用微课形式的几点体会.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在教学中尝试运用微课形式的几点体会.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在教学中尝试运用微课形式的几点体会.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在教学中尝试运用微课形式的几点体会.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完整版)在教学中尝试运用微课形式的几点体会在教学中尝试运用微课形式的几点体会在全民学习,“互联网+”教育的大背景下,我学习了网易MOOC课程“翻转课堂中如何结合线上教学视频,开展课堂教学的设计,这样的学习激起我的兴致,在教研员的指导下加入了刘坚教授的“新媒体下自主学习与评价”项目,学习了微课的设计和制作,也尝试在自己的课堂教学中进行运用,有一些初浅的体会,交流如下。一 什么是微课最初,听到“微课”时,感觉微课是一节课中的某一部分,或者是一节课的微缩版,又是一种形式而已。可是,后来通过网上的学习、培训,我发现最初的理解不是那么准确.当前移动网络、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的普及,使在线学习和移动学习成

2、为一种新的发展趋势,翻转课堂的案例,更是引起我们的思考,自主学习任务单和视频相结合,这样的学习方式突出学习的灵活性,强调学习内容的微型化,学习时间短,聚焦性强.所以,微课成为了“互联网+”时代在线学习或移动学习的重要学习资源。“微课是“微型教学视频课程”的简称,它是以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针对某个学科知识点(重点、难点、疑点、考点等)或教学环节(含活动、任务等)而设计开发的一种适合学生学习的新型网络课程资源。当然,微课不是黑板搬家,而是要解决用传统教学很难解决的重点、难点问题.微课也不是课堂截取的片段,它是由完整设计和逻辑层次的。微课是模拟一对一的教学情景,区别于一对多课堂教学,学生可以不受环境

3、制约,只要有移动终端就可以观看视频,对感兴趣的或者有疑惑的知识点重复,不断地学习。二 微课的制作流程选题拟定教学设计-脚本编写制作课件-微课录制与拍摄后期编辑与制作视频转码和上传。概括起来整个流程可以大致分为三大部分:微课准备阶段、微课录制阶段和视频处理阶段。1.选择要讲的知识点,按照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分割成很多个小知识点,确定主题。一般是教学中的重点、难点或者学生易错点。一节微课一般讲授一个知识点,这个点要适合用多媒体演示表达。2 。拟定教学设计,编写脚本。微课只有短短的数分钟,那么对教学设计要求,应该是层次清楚、井然有序,适合它的教学对象的,内容安排不能跳跃式发展,应该是循序渐进的。不同

4、年龄段的学生认知方式是大有差异的,低年龄儿童他们更易于接受具体(多图、动画、视频)的知识,中高年级的学生更易于接受抽象的知识,可以加入学生互动和学生操作演示。3 。制作PPT,要简约精美,可插入演示、互动视频、背景音乐。4 .依据PPT内容再次敲定录制时的讲稿(类似小讲课)5 。准备好麦克风、摄像头6 .录制与编辑7 。视频转码和上传网络当然,微课设计除了精讲某个知识点外,还可以参考列出的这么几种类型:实验探究类、演示操作类、虚拟辅导类、游戏设计类。三微课在教学中的作用如前所述,微课是传统教学的有效补充形式,微课不仅适合于移动学习时代知识的传播、也适合学习者个性化、深度学习的需求.微课同时“可

5、以是教材解读、题型精讲、考点归纳,也可以是方法传授、教学经验等技能方面的知识讲解和展示。”所以,微课在教学的作用有如下几点:1、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现在网络通讯的发展和微机的普及已经使自主学习成为可能,教师把学习中的重点和疑难问题制作成微课,微课短小精悍,一个议题,一个重点,都是针对学生学习中的疑难问题设计,非常适合学生自学。上传到网上,时间和地点可以选择,有很大的自主空间,学生便可以随时点播学习,让不同程度的学生根据的自己的基础和接受程度控制视频的快慢.2、促进老师自我学习和业务提升要设计一节好的微课,需要一节精心的微设计。微设计要选取哪个知识点?为什么选择这样的知识点?怎么解决设计教学活动能够

6、简练、准确、有趣的教会学生是我们需要思考的。我在设计一节微课时会选取问题串中的重点问题,或者学生较易混淆的知识概念等.做好微设计,需要制作精美的课件、动画,进行录制。除了对自己的学科专业能力有很高的要求外,同时我需要不断的学习,例如学科外的制作PPT的技术、视频录制与剪辑的技术等.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或解决问题的过程制成微课,简单实用,本身就是一个教学反思的过程,能有效促进老师的业务成长和教学研究的能力。同时,微课可以在网上进行传播,这样有爱好的老师们之间能通过微课可以进行资源的积累、分享和交流,可以有效提高教师的自信心和成就感,并提高教师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能力。3、直观演示助力大班额教

7、学在教学过程中有一些重点环节需要示范或实验操作,这样的过程,如果不是小班化教学,那坐在后面的学生是较难看清讲台前做实验的老师的一举一动的。如果能把老师做实验的过程做成微课,关键步骤、关键点使用微课的形式,那就不管坐在哪里的学生都能仔细观察老师的实验过程了。例如:在讲圆锥体的体积时,要推导、验证:圆锥的体积是与它等底等高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这个过程,我录制了一节微课,上课时使用起来就很方便,一目了然.再例如在讲低年级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时,我也录制了一节微课,是和学生互动的形式,利用摆小棒和拨计数器的实物演示,帮助学生理解“满十进一和“借一当十”时就不那么空洞了,孩子们理解算理了,

8、方法也掌握了。当然还有语文、英语的朗读示范作用,这里就不赘述了。4、微课有助于个性化学习在大班额的教学中,孩子的理解能力和接受程度大不一样,那么课后的学习也显的尤为重要,如何能让“吃不饱”的孩子“有的吃”,“吃太饱”的孩子“能消化就值得我们思考了。我们可以借助微课的形式设计符合孩子个性化学习的内容,例如:在学习圆的面积时,对学有余力的孩子可以设计有拓展性的知识介绍或者挑战练习。比如,动画演示刘辉的“割圆术,体会极限的数学思想.那么,对于上课没有学太懂“圆的面积与转化后图形各部分之间关系的孩子,可以把圆的面积推导过程录制成微课,帮助孩子回家后在终端进行复习、巩固和消化。当然,微课在教学重作用还有

9、很多,这只是我在平时教学中尝试后的浅显感受.总之,微课不能替代传统课堂,但如何有效利用微课的形式促进传统课堂的高效开展是值得深思和探讨的。“师”之概念,大体是从先秦时期的“师长、师傅、先生”而来。其中“师傅更早则意指春秋时国君的老师.说文解字中有注曰:“师教人以道者之称也”.“师”之含义,现在泛指从事教育工作或是传授知识技术也或是某方面有特长值得学习者。“老师”的原意并非由“老”而形容“师”。“老在旧语义中也是一种尊称,隐喻年长且学识渊博者。“老”“师”连用最初见于史记,有“荀卿最为老师”之说法.慢慢“老师”之说也不再有年龄的限制,老少皆可适用。只是司马迁笔下的“老师”当然不是今日意义上的“教

10、师”,其只是“老”和“师”的复合构词,所表达的含义多指对知识渊博者的一种尊称,虽能从其身上学以“道,但其不一定是知识的传播者。今天看来,“教师”的必要条件不光是拥有知识,更重于传播知识。最后,在进行尝试中,我也存在一些困惑:如何结合微课形式定制与传统课堂有机结合的线上、线下学习?能否集合研发团队,进行平台开发,以微课形式让优秀教师的资源得到最大化共享?例如,我现在关注的“呆瓜微课工作室”,是由福州市小学教研室组织的有爱好,有经验的教师开发的线上学习app平台,每周会有更新,课时按照年级、主题来分类,课的质量也很高,一年多的时间已经设计了600多节微课。这个形式我们是否也可借鉴?课本、报刊杂志中

11、的成语、名言警句等俯首皆是,但学生写作文运用到文章中的甚少,即使运用也很难做到恰如其分。为什么?还是没有彻底“记死的缘故。要解决这个问题,方法很简单,每天花3-5分钟左右的时间记一条成语、一则名言警句即可。可以写在后黑板的“积累专栏”上每日一换,可以在每天课前的3分钟让学生轮流讲解,也可让学生个人搜集,每天往笔记本上抄写,教师定期检查等等。这样,一年就可记300多条成语、300多则名言警句,日积月累,终究会成为一笔不小的财富.这些成语典故“贮藏在学生脑中,自然会出口成章,写作时便会随心所欲地“提取”出来,使文章增色添辉。以上为个人在课堂教学中尝试运用微课形式的几点体会,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第 5 页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心得体会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