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中国别史专题四:美国美国的诞生(独立战争 1775-1783)1、原因a:英国殖民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b:美利坚民族形成、启蒙思想传播、英国压制2、导火索:1773/12波士顿倾茶事件3、六件大事来克星顿的枪声(1775) 第二届大陆会议 独立宣言发表(1776)萨拉托加大捷(1777) 北美英军投降(1781) 英国承认美国独立(1783)4、推翻殖民统治,取得独立,为发展奠定基础 双重性质美国共和政体的建立1、1787年宪法A、应用了三权分立、人民主权学说B、确立了联邦共和政体内容:1、中央与地方2、行政权、立法权、司法权 特点:三权分立,制约权利、平衡利益评价: 1、世界上第一部资
2、产阶级成文宪法 2、对以后资本主义国家制度的建立起到示范作用 3、三权分立,防止专制独裁,保障了民主制度 4、联邦制赋予政府强有力的权力, 也给予地方一定的自治权利C、局限:允许奴隶制的存在,实行种族歧视2、联邦政府的成立1787年华盛顿组建了第一届联邦政府性质:资产阶级和种植园主阶级联合专政美国联邦制的权利结构第一层联邦与州之间的分权,其实质是联邦与州共享主权第二层中央政府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华盛顿1773年,波士顿倾茶事件(导火线),华盛顿参加反英,参加第一届大陆会议。 1775年,莱克星顿打响第一枪。华盛顿在第二届大陆会议上被推为大陆军总司令。整顿大陆军,训练正规军,对保证战争的最后
3、胜利起了重要作用。 1776年,围攻波士顿,取得首次胜利。7月4日,通过独立宣言,宣告美国成立。 指挥大陆军袭击特伦顿和普林斯顿的英军,取得胜利,鼓舞了各地的爱国者 1781年,指挥约克镇战役,英军投降,1783年,英国承认美国独立。1、拒绝接受王位。2、主持制宪: 制定1787年宪法,实行三权分立,美国确立联邦制、共和制、总统制。3、担任美国总统:(1)第一届任期内: 政治上:以周全的考虑网罗人才,组成内阁;创立总统否决权制度。 财政上:建立国家银行,巩固国家信用,稳定货币,活跃国民经济。 外交上:改善同英国关系,与印第安人签订友好条约,保证国家和平。(2)第二届任期内: 对外:在英法战争中
4、“严守中立”,使美国避免介入欧洲战事中。 对内:推进西进运动。 引退:不当终身总统,为美国总统连任不得超两届的制度创立了范例。评价华盛顿: 具有高尚品格:将国家、民族利益置于个人之上,不恋官位,不慕权势,坚持民主,警惕专制 功绩: 对国家独立的贡献领导北美独立战争; 对美国民主政治建设的贡献拒绝王位,主持制宪,建立联邦制政治,不当终身总统 局限:宪法歧视黑人、妇女等 总评: 为美国的建立和国家的民主建设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无愧于“国父” 的称号; 是美国建国时期也是资产阶级革命时期杰出的资产阶级军事家、政治家。领土扩张(18C末19C中)1、方式赎买方式 如:路易斯安那武装颠覆 如:俄勒冈发动战
5、争 如:新墨西哥2、西进运动:由东部移居西部,实质上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扩展3、影响:领土从大西洋沿岸扩展到太平洋沿岸美国内战(18611865)1、原因:两种经济制度的矛盾激化(奴隶制的存废)2、导火索:1860年林肯当选总统(共和党)3、标志:南方建立同盟挑起内战4、过程: 1861(内战开始) 1862(林肯颁布文件) 1863(葛底斯堡战役) 1865(南方军队投降)5、胜利原因:经济基础雄厚;人心向背有利于北方; 法令调动了积极性等6、意义:维护了统一,废除了奴隶制,扫除了障碍铺平了道路等向帝国主义过渡(19末20初)1、经济发展五因素:资源丰富、西部开发(市场)欧亚移民带来了技术、
6、内战后政治相对稳定、欧亚剩余资本的输入2、政治状况:两党轮流执政、门户开放政策(美西战争美国控制巴拿马运河)3、工人运动:1886年5月1日,美国芝加哥工人争取八小时工作制斗争,美国社会主义工党建立4、帝国特征:托拉斯帝国主义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1、战前:推行孤立主义和中立主义2、战中:1917年参加协约国作战3、战后: A、掌握世界经济霸权; B、参加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战前:经济危机冲击、罗斯福新政、对法西斯实行纵容(中立政策)战中:太平洋战争爆发(背景是日本扩张损英美、战略制裁打击重、突然袭击争主动)和影响(二战达到最大规模、争取美国参战、促进反法西斯同盟形成),世界反法
7、西斯同盟的形成(改中立、宪章、宣言、意义),中途岛海战,四大国际会议(开罗、德黑兰、雅尔塔、波茨坦),诺曼底登陆,向日本投原子弹,日本投降。战后:与苏联两分天下、操纵着联合国、独占日本参加审判、扶助西欧经济发展复兴、推行霸权主义政策、冷战、热战、美苏争霸、组织北约等罗斯福新政1、1929年至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特点和影响。(1)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根本原因: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直接原因:供需矛盾尖锐,贫富分化加剧,股票投机过度,信贷消费过度。(2)特点:范围广,时间长,破坏性极强。(3)影响:造成经济危机:社会生产力遭到
8、极大破坏。造成社会危机:大量工人失业,社会矛盾激化。造成政治危机:各资本主义国家为摆脱这场经济危机走上了不同的政治发展轨道。2、罗斯福新政(1)主要内容: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包括复兴、救济、改革三个方面:整顿银行与金融业。调整农业政策。复兴工业。社会救济与公共工程。(2)特点:在未触动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全面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3)影响:罗斯福新政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即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1)美国经济发展的阶段、特征及原因二战后至70年代初表现:快速增长。原因:第三次科技革命、政府大力拓展海外市场。70年代表现:经济滞胀直接原因:石油危机80年代里根表现:复苏,低速
9、持续增长原因:减少政府开支,紧缩通货,削减税收,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90年代克林顿表现:空前持续增长。原因:美国倡导介于自由放任和国家干预之间的第三条道路。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1)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标志:1944年,44国在美国布雷顿森林召开联合国国际货币金融会议,通过了布雷顿森林协定,标志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形成。布雷顿森林协定包括:联合国货币金融会议最后决议书、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协定三个文件。布雷顿森林协定的机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复兴发展银行(世界银行)成立;布雷顿森林协定的内容:美元与黄金挂钩;其他国家的货币与美元挂钩。(2)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形成:关税与贸
10、易总协定于1947年在日内瓦签字,1948年1月1日实施。性质:既是一项临时适用的多边协定,还是一个由各缔约国组成的组织。宗旨:降低关税,减少贸易壁垒,在实施互惠和非歧视的基础上实现国际贸易自由化。(3)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组织成立、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签订是调整世界经济贸易和金融的三大支柱,表明世界经济朝着体系化和制度化方向发展(4)影响:“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以美元为中心的世界货币体系。通过“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建立起了以美国为主导的国际贸易体系和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一)经济概况及特点英属北美殖民地经济发展迅速(北、中、南),初步形成了统一市场独立战争推动经济发展。18C末至19C中期:美
11、国完成工业革命。19C中期:美国成为世界第四号工业国。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工业发展迅速。1894年工业产量跃居世界第一位,重工业主导的工业国家,资本和生产急剧集中,美国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被称为“托拉斯帝国主义”。一战后:经济实力大增,逐渐掌握世界经济霸权1929年经济危机沉重打击美国;“罗斯福新政”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恢复。二战后: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头号经济强国。工业实力、黄金储备、“布雷顿森林体系”、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企图凭借自己的经济实力控制更广阔的世界市场。20世纪50、60年代:美国一方面利用资本主义世界霸主有利地位,大力拓展世界市场;一方面应用第三次科技革命成果,革新生产技
12、术,发展新兴工业,经济稳定发展。70年代以来,美国的经济霸主地位遇到挑战。日本和欧共体在世界市场上占据了有利地位,1973年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崩溃。70年代经济危机结束后,进入“滞胀”阶段。80年代加快同加拿大、墨西哥的谈判。1992年三国签署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北美自由贸易区形成。经济发展特点具有发展经济有利的客观环境:市场广阔、政局稳定、远离大战战场、积极吸引人才,科技。美国经济自我调节能力强,保持持续、快速发展。后来居上,长期取代英法掌握世界经济霸权。从两次大战中受益,为经济发展和掌握世界经济霸权提供了契机利用三次工业革命发展经济(二)美国的政治概况及特点 1607-173
13、3英国建立了13块殖民地 美利坚民族形成 17751783年独立战争,赢得独立,确立三权分立和共和政体、联邦共和制。 18611865年内战:维护了国家统一、废除了奴隶制度;向帝国主义过渡完成后,两党差别消失。1933年罗斯福新政,巩固了资本主义统治和自由企业制度中立政策(30年代)参加反法西斯战争1946年杜鲁门主义出台,实行“冷战”,领导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为世界政治霸主;两极格局瓦解后,美国成为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特点:政治民主化程度较高(三权分立、共和制、联邦制、两党制)。较长时间占据世界政治霸主地位。一贯推行霸权主义政策(三)美国的对外政策加紧对外扩张(19世纪末):门户开放中立
14、政策(一战前期)中立法(30年代)纵容侵略参加反法西斯斗争战后推行霸权主义政策(冷战、热战)美苏争霸(60年代)两极格局结束后,继续推行霸权主义政策,企图建立以美国为首的“单极格局”(四)美英关系独立战争摆脱英国殖民统治美国追随英国对中国进行侵略(两次鸦片战争)美国夺取俄勒冈(1846)美国推行门户开放,英国支持一战中美国参加协约国作战一战后美英争夺世界霸权共同操作巴黎和会共同反苏英国反对美国操纵国际联盟华盛顿会议美国抑制英国英美共同扶持德国复兴二战中共同参加反法西斯战争二战后英国接受美国援助并参加北约对美英关系的认识美国从英国的殖民地独立而来。19世纪,英国的势力优于美国,美国一方面追随英国
15、对外扩张,另一方面又与其存在着殖民利益的冲突,尤其是拉美地区一战后,美国与英国因争夺世界霸权地位,双方存在着较多的矛盾和冲突,英国在欧洲居优势,美国在远东太平洋地区占居优势。英国的霸权地位逐步让与美国二战期间,二者在反法西斯问题上密切合作,二战后,美国取得世界霸主地位,英国国际地位下降,由于国家利益和共同的社会制度,英国奉行追随美国的政策(五)美日关系美国打开日本大门(1853)日俄战争(1904-1905)美国支持日本一战中日本独霸中国,引起美国强烈不满,出现了府院之争一战后美日矛盾激化,争夺远东太平洋利益,导致华盛顿会议的召开,签订了四国条约、五国海军条约和九国公约,拆散了英日同盟,打破了
16、日本独霸中国的局面二战中美国于1940年对日本禁运,扶蒋抗日二战中美日争夺亚太地区,爆发太平洋战争(1941)1942年中途岛海战美国逐渐掌握主动权美国参与发表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支持中国恢复领土,敦促日本投降1945年8月美国向日本投放原子弹二战后美国独占日本,扶持日本发展70年代后期,日本与美国展开激烈的经济竞争,进行反控制斗争,80年代,与美国建立起伙伴关系(六)中美关系门户开放前,追随英国充当配角中美望夏条约1844天津条约1858,60年代入侵台湾,70年代支持日本侵台美国致力于西部领土扩张,忙于内战,重点在拉美扩张,实力不够,无力争锋亚洲门户开放政策有了独立的侵华政策,逐渐取得侵
17、华优势,参与八国联军,扶持军阀经济发展迅速,实力最强一战中,同日本争夺中国,府院之争1917美国妥协忙于战争一战后,回到门户开放的政策上来,1922年的华盛顿会议签订九国公约,美国掌握经济霸权,推行金元外交与日本独霸中国相抵触,美日矛盾激化二战前后,先扶持蒋介石,接着扶蒋抗日,后又扶蒋反共推行冷战政策,把中国作为其全球战略的组成部分新中国成立后,对中国实行封锁、禁运、孤立的敌对政策当时两大阵营对立,抗美援朝,抗美援越70年代调整对华政策,中美关系正常化,1922年尼克松访华,上海联合公报美国出现滞涨,侵越战争受挫,军事实力被苏联赶上,美苏争霸处于守势,中国恢复了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提高了国际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