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河南省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二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知识点题库1单选题1、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是哺乳动物细胞分裂的两种形式。某动物的基因型是Aa,若该动物的某细胞在四分体时期一条染色单体上的A和另一条染色单体上的a发生了互换,则通常情况下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导致等位基因A和a进入不同细胞的时期是()A有丝分裂的后期B有丝分裂的末期C减数第一次分裂D减数第二次分裂答案:D分析:减数分裂过程包括减数第一次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主要特点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同源染色体联会,可能发生同源染色体非姐妹单体之间的交叉互换,后期同源染色体分开,同时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实现基因的重组,减数第二次分裂则为姐妹染色单体的分离。
2、AB、有丝分裂过程中不会发生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四分体的过程,也不会发生交叉互换,不会发生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导致等位基因A和a进入不同细胞的现象,A、B错误;CD、根据题意,某动物基因型是Aa,经过间期复制,初级性母细胞中有AAaa四个基因,该动物的某细胞在四分体时期发生交叉互换,涉及A和a的交换,交换后两条同源染色体的姐妹染色单体上均分别具有A和a基因,减数第一次分裂时,同源染色体分开,两组Aa彼此分开进入次级性母细胞,至此减数第一次分裂完成,所以不会发生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导致等位基因A和a的现象;而在减数第二次分裂时,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导致其上的等位基因A和a分开进入两个子细胞,C错误,D正确。
3、故选D。2、某哺乳动物卵原细胞形成卵细胞的过程中,某时期的细胞如图所示,其中表示染色体,ah表示染色单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图示细胞为次级卵母细胞,所处时期为前期B与的分离发生在后期,与的分离发生在后期C该细胞的染色体数与核DNA分子数均为卵细胞的2倍Da和e同时进入一个卵细胞的概率为1/16答案:D分析:题图分析,图中正在发生同源染色两两配对联会的现象,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该细胞的名称为初级卵母细胞,据此答题。A、根据形成四分体可知,该时期处于前期,为初级卵母细胞,A错误;B、与为同源染色体,与为同源染色体,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均发生在后期,B错误;C、该细胞的染色体数为4,核DNA分
4、子数为8,减数分裂产生的卵细胞的染色体数为2,核DNA分子数为2,C错误;D、a和e进入同一个次级卵母细胞的概率为1/21/2=1/4,由次级卵母细胞进入同一个卵细胞的概率为1/21/2=1/4,因此a和e进入同一个卵细胞的概率为1/41/4=1/16,D正确。故选D。3、下图表示某种动物不同个体的某些细胞分裂过程,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甲、丙两细胞都发生了基因重组B乙、丁的染色体数都是体细胞的一半C图中的细胞均处于细胞分裂后期D可属于卵细胞的形成过程的是甲、乙、丁答案:B解析:分析题图:甲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同源染色体正在分离,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乙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分裂,
5、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丙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同源染色体正在分离,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丁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分裂,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A、甲和丙细胞都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此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即基因重组,A正确;B、乙和丁细胞都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此时细胞中染色体数暂时加倍,与体细胞染色体数相同,B错误;C、结合分析可知,图中甲和丙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乙和丁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即图中的细胞均处于细胞分裂后期,C正确;D、甲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且细胞质不均等分裂,称为初级卵母细胞;乙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且细胞质不均等分裂
6、,称为次级卵母细胞;丙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且细胞质均等分裂,称为初级精母细胞;丁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且细胞质均等分裂,称为次级精母细胞或第一极体。因此,可属于卵原细胞分裂过程的是甲、乙、丁,D正确。故选B。4、果蝇常被用作遗传学研究的实验材料,下列关于果蝇的叙述,错误的是()A果蝇易饲养B果蝇后代数量多C果蝇有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D果蝇体细胞中含有4对常染色体答案:D分析:果蝇易饲养,繁殖周期短,后代数量大,体细胞中染色体数较少,相对性状多且区分明显,所以常作为研究遗传学的材料。ABC、果蝇易饲养、后代数量多、有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因此常被用作遗传学研究的实验材料,ABC正确;D
7、、果蝇体细胞中含有4对同源染色体,其中3对常染色体和1对性染色体,D错误。故选D。5、若某二倍体高等动物(2n=4)的基因型为DdEe,其1个精原细胞(DNA被32P全部标记)在培养液中培养一段时间,分裂过程中形成的其中1个细胞如图所示,图中细胞有2条染色体DNA含有32P。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形成图中细胞的过程中发生了基因突变B该精原细胞至多形成4种基因型的4个精细胞C图中细胞为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次级精母细胞D该精原细胞形成图中细胞的过程中至少经历了两次胞质分裂答案:B分析:已知该二倍体高等动物体细胞中染色体数量为4,分析图示细胞可知,细胞中含有4个染色体,两两分别移向两极,移向同一
8、极的两条染色体不含染色单体,因此该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A、图示细胞中,分别移向两极的由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形成的两条子染色体上同一位置的基因分别为d和D,且除该基因外染色体形态无其他差异,可推测形成该细胞的过程发生了基因突变,A正确;B、该精原细胞至多形成3种基因型的4个精细胞,B错误;C、由分析可知,图中细胞为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次级精母细胞,C正确;D、由于图中细胞只有2条染色体DNA含有32P,说明该精原细胞至少经过2次DNA复制,则至少经历了一次有丝分裂的胞质分裂和减数第一次分裂的胞质分裂,才形成图示细胞,D正确。故选B。6、果蝇体型小,繁殖快,且染色体数目少,通常被选用为生物
9、遗传学研究的材料。下列有关果蝇细胞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A有丝分裂前期,核膜开始解体,从细胞两极发出纺锤丝B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同源染色体排列在细胞板两侧C减数第二次分裂末期,细胞膜向内凹陷细胞缢裂D有丝分裂后期,纺锤体逐渐消失答案:C分析:1.有丝分裂过程:(1)间期:进行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2)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3)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4)后期: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5)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2.减数分裂过程:(1)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染色体的复制。(2)减数第一次分裂
10、:前期:同源染色体联会;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末期:细胞质分裂。(3)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后期: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A、果蝇细胞中含有中心体,有丝分裂前期由中心体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植物细胞由细胞两极发出纺锤丝形成纺锤体,A错误;B、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两侧,而细胞板出现在植物细胞分裂过程中,B错误;C、减数第二次分裂末期,细胞膜向内凹陷,细胞缢裂为两
11、个子细胞,C正确;D、纺锤体逐渐消失,发生在有丝分裂末期,D错误。故选C。7、1923年萨顿发现,孟德尔定律中描述的遗传因子(即基因)的行为和减数分裂过程中的染色体行为有着平行的关系。下列不属于依据的是()A染色体和基因在体细胞中都成对存在,在配子中都只有成对中的一个B形成配子时,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进入配子,也有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进入配子C细胞内的基因主要分布在染色体上,染色体是基因的主要载体D在配子形成和受精过程中,染色体和基因都有一定的独立性和完整性答案:C分析:基因和染色体存在着明显的平行关系:1.基因在杂交过程中保持完整性和独立性染色体在配子形成和受精过程中也有相对稳定的形态结构。2
12、.体细胞中基因、染色体成对存在,配子中成对的基因只有以个,同样,也只有成对的染色体中的一条。3.基因、染色体来源相同,均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4.减数分裂过程中基因和染色体行为相同。A、基因和染色体,在体细胞中都成对存在,在配子中都只有成对中的一个,这属于萨顿所依据的“平行”关系,A不符合题意;B、在形成配子时,某些非等位基因之间、非同源染色体之间都能自由组合,这属于萨顿所依据的“平行”关系,B不符合题意;C、细胞内的基因主要分布在染色体上,染色体是基因的主要载体为最后得出的结论,不属于平行关系的内容,C符合题意;D、在配子形成和受精过程中,基因和染色体都有一定的独立性和完整性,这属于萨
13、顿所依据的“平行”关系,D不符合题意。故选C。小提示:8、按照遗传规律,白眼雌果蝇(XwXw)和红眼雄果蝇(XWY)交配,后代雄果蝇都应该是白眼的,后代雌果蝇都应该是红眼的。可是有一天,摩尔根的合作者布里吉斯发现白眼雌果蝇和红眼雄果蝇杂交所产生的子一代中出现了一个白眼雌果蝇。大量的观察发现,在上述杂交中,20003000只红眼雌果蝇中会出现一只白眼雌果蝇,同样在20003000只白眼雄果蝇中会出现一只红眼雄果蝇,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受精卵中性染色体组成发育情况XX、XXY雌性,可育XY、XYY雄性,可育XXX、YO(没有X染色体)、YY胚胎期致死XO(没有Y染色体)雄性,不育A由于自然突变
14、的频率很低,因此上述现象是基因突变导致的可能性极小B上述现象中,异常雄果蝇的体细胞中可能不含Y染色体C上述现象的发生就是雄果蝇染色体异常分离导致的D验证上述现象的发生可以用显微镜观察异常白眼雌果蝇和红眼雄果蝇细胞的染色体答案:C解析:雌果蝇卵原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在20003000个细胞中,有一次发生了差错,两条X染色体不分离,结果产生的卵细胞中,或者含有两条X染色体,或者不含X染色体。如果含XwXw的卵细胞与含Y的精子受精,产生XwXwY的个体为白眼雌果蝇;如果不含X的卵细胞与含XW的精子受精,产生OXW的个体为红眼雄果蝇,这样就可以解释上述现象。可以用显微镜检查细胞中的染色体,如果在上述杂
15、交中的子一代出现的那只白眼雌果蝇中找到Y染色体,在那只红眼雄果蝇中找不到Y染色体,就可以证明解释是正确的。A、由于自然突变的频率很低(低频性),而题干中异常雌果蝇和雄果蝇的产生很有规律,都是20003000只中出现一只异常,因此上述现象是基因突变导致的可能性极小,A正确;B、据分析可知,上述现象中,异常雄果蝇(OXW)的体细胞中可能不含Y染色体,B正确;C、据分析可知,上述现象的发生是雌果蝇染色体异常分离导致的,C错误;D、验证上述现象的发生可以用显微镜观察异常白眼雌果蝇(XwXwY)和红眼雄果蝇(OXW)细胞的染色体,如果在上述杂交中的子一代出现的那只白眼雌果蝇中找到Y染色体,在那只红眼雄果
16、蝇中找不到Y染色体,就可以证明解释是正确的,D正确。故选C。9、如果用纯种红牡丹与纯种白牡丹杂交,F1是粉红色的,有人认为这符合融合遗传理论,也有人认为这是不完全显性遗传的结果。为探究上述问题,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A用纯种红牡丹与纯种白牡丹再杂交一次,观察后代的花色B让F1进行自交,观察后代的花色C对F1进行测交,观察测交后代的花色D让F1与纯种红牡丹杂交,观察后代的花色答案:A分析:若发生基因融合现象,则后代不会发生性状分离,若基因不融合,粉色是由于F1红色基因只有一个,合成的红色物质少造成的,则F1进行自交或让F1与纯种白牡丹或者红牡丹杂交,后代均会发生性状分离。A、用纯种红牡丹与纯种白
17、牡丹再杂交一次,其后代仍然是粉红色,无法确定是否发生了融合,A错误;B、让F1进行自交,若后代发生性状分离,比值为1:2:1,可以证明不是融合遗传,B正确;CD、让F1与纯种白牡丹或者红牡丹杂交,其中一个杂交组合为测交,后代发生性状分离,比值为1:1,可以证明不是融合遗传,CD正确。故选A。10、果蝇(2n=8)杂交实验中,F2某一雄果蝇体细胞中有4条染色体来自F1雄果蝇,这4条染色体全部来自亲本(P)雄果蝇的概率是()A1/16B1/8C1/4D1/2答案:B分析:果蝇为XY型性别决定,雄果蝇的Y染色体来自父本,X染色体来自母本,每对常染色体均为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已知F2某一雄果蝇体
18、细胞中有4条染色体来自F1雄果蝇,而F1雄果蝇的这4条染色体中的Y染色体来自亲本的雄性,另外三条常染色体均来自亲本雄果蝇的概率为1/21/21/2=1/8,即B正确,ACD错误。故选B。11、果蝇的生物钟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有节律(XB)对无节律(Xb)为显性;体色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灰身(A)对黑身(a)为显性。在基因型为AaXBY的雄蝇减数分裂过程中,若出现一个AAXBXb类型的变异细胞,有关分析正确的是A该细胞是初级精母细胞B该细胞的核DNA数是体细胞的一半C形成该细胞过程中,A和a随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发生了分离D形成该细胞过程中,有节律基因发生了突变答案:D分析:本题以果蝇为例,考查了减
19、数分裂的过程与变异,要求考生识记细胞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掌握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DNA、染色单体等物质的行为变化规律,再根据题干要求作出准确的判断,属于考纲理解层次的考查。A、亲本雄果蝇的基因型为AaXBY,进行减数分裂时,由于染色体复制导致染色体上的基因也复制,即初级精母细胞的基因型是AAaaXBXBYY,而基因型为AAXBXb的细胞基因数目是初级精母细胞的一半,说明其经过了减数第一次分裂,即该细胞不是初级精母细胞,而属于次级精母细胞,A错误;B、该细胞为次级精母细胞,经过了间期的DNA复制(核DNA加倍)和减一后同源染色体的分离(核DNA减半),该细胞内DNA的含量与体细胞相同,B错
20、误;C、形成该细胞的过程中,A与a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C错误;D、该细胞的亲本AaXBY没有无节律的基因,而该细胞却出现了无节律的基因,说明在形成该细胞的过程中,节律的基因发生了突变,D正确。故选D。小提示: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间期,可能会发生基因突变,进而影响产生的子细胞的基因型。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可能会发生同源染色体不分离、或者姐妹染色单体不分离,进而产生异常的细胞,考生要能够根据所给细胞的基因型或者染色体组成,判断出现异常细胞的原因。12、如图所示,将3H标记的基因型为AaBb的卵原细胞,培养在不含3H的培养基中,分裂得到细胞,已知细胞中仅有2个DNA上含有放射性,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
21、是()A细胞形成的过程中细胞质一定经历了两次分裂过程B中均有两套遗传信息,但同源染色体数目是的两倍C形成的过程中经历了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两种类型的变异D中2个放射性的DNA可能在同一条染色体上也可能在两条染色体上答案:C分析:细胞为卵原细胞,含有2对同源染色体,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可能是次级卵母细胞或者极体。A、根据细胞中仅有2个DNA上含有放射性,可以推测,细胞形成的过程中细胞质至少经历了两次分裂过程,A错误;B、中均有两套遗传信息,但数目中没有同源染色体,B错误;C、上同一条染色体上基因不同是由于发生了基因突变,所以形成的过程中经历了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两种类型的变异,C正确;D、DNA是半
22、保留复制,所以中2个放射性的DNA不可能在同一条染色体上,D错误;故选C。13、某家族中患有两种单基因遗传病,其中一种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相关遗传图谱以及相关遗传基因的电泳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人群中甲病致病基因的频率男女相等,乙病的发病率女性高于男性B2的相关基因电泳图可能出现两条带、三条带,但不会出现四条带C图中的条带1.2为常染色体上的基因且条带1为致病基因D1一定含有条带1和条带4且体细胞最多有3条带出现答案:D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3和4不患甲病却生出了患甲病的女儿,即“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看女病,女病男正非伴性”,说明甲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题中“其中一
23、种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又1和2不患病生出患乙病的儿子,则乙病为伴X隐性遗传。根据1可知,条带2和4为致病条带,又根据3和4均为甲病的杂合子,因此可以推断条带2为常染色体致病基因假设为基因a,则条带4为X隐性致病基因假设为基因b,条带1为A,条带3为基因B。A、根据3和4不患病却生出了患甲病的女儿,说明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乙病为伴X隐性遗传病,人群中乙病的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A错误;B、根据1可知,条带2和4为致病条带,又根据3和4均为甲病的杂合子,因此可以推断条带2为常染色体致病基因假设为基因a,则条带4为X隐性致病基因假设为基因b,条带1为A,条带3为基因B,因此2的基因型可能为
24、AAXBXB、AAXBXb、AaXBXB、AaXBXb,2的相关基因电泳图可能出现两条带、三条带,也可能会出现四条带,B错误;C、图中的条带1.2为常染色体上的基因且条带2为致病基因,C错误;D、1的基因型为AAXbY、AaXbY,所以1一定含有条带1和条带4且体细胞最多有3条带出现,D正确。故选D。14、学习减数分裂一课后,某同学写下了下面四句话,其中错误的是()A我体细胞内的染色体中来自爸爸的和来自妈妈的一样多B我体细胞内的每一对同源染色体都有4个DNA分子C我弟弟体细胞内每一对同源染色体的大小并不都相同D我和弟弟体细胞内的染色体不完全一样答案:B分析:1.受精作用是精子和卵细胞相互识别、
25、融合成为受精卵的过程。精子的头部进入卵细胞,尾部留在外面,不久精子的细胞核就和卵细胞的细胞核融合,使受精卵中染色体的数目又恢复到体细胞的数目,其中有一半来自精子有一半来自卵细胞。2.减数分裂是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形成成熟生殖细胞进行的细胞分裂,在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复制一次,而细胞连续分裂两次。因此减数分裂的结果是:成熟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生殖细胞减少一半。通过受精作用,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数目又恢复到体细胞的数目。这样就保证了亲子代生物之间染色体数目的稳定。A、其细胞内的染色体一半来自父亲,一半来自母亲,A正确;B、体细胞内的每一对同源染色体都有2个DNA分子,复制后的每一对同源染色体有
26、4个DNA分子,B错误;C、其弟弟细胞内的一对性染色体的大小不同,即X与Y,C正确;D、我和弟弟的父母是相同的,但由于减数分裂过程中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他们细胞内的染色体不完全一样,D正确。故选B。15、以下关于四分体的叙述,正确的是()A四分体是指生殖细胞中的四个染色体组B四分体是指体细胞的四对同源染色体C四分体是指联会后的每对同源染色体含有四条染色体单体D四分体是指能产生四种非同源染色体组合方式的一组染色体答案:C分析: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形成四分体,因此一个四分体就是一对同源染色体,由此可判断一个四分体含2条染色体(2个着丝粒),4条染色单体,4个DNA分子。在减数
27、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发生联会,联会的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含有4条染色单体,称为一个四分体。因此一个四分体就是指一对同源染色体配对时的四个染色单体,所以联会后的每对同源染色体含有四条染色单体,即C正确。故选C。多选题16、科研人员对猪卵母细胞进行了人为的孤雌激活处理,使卵细胞与未排出的第二极体融合后发育成胚胎,再将胚胎移植到代孕母猪体内从而获得了孤雌生殖克隆猪。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卵细胞是在雌性动物的卵巢中完成整个减数分裂过程的B孤雌生殖克隆猪可能是二倍体雄性动物C孤雌生殖克隆猪和核移植克隆猪技术所用的技术手段有差异D孤雌生殖克隆猪培育成功说明动物细胞都能表现出全能性答案:ABD分析:
28、卵原细胞演变为初级卵母细胞后需经过减数分裂才能变为成熟的卵子,减数第一次分裂是在排卵前后完成的,减数第二次分裂是在精子与卵细胞结合过程中完成的。A、卵子形成过程中,减数第一次分裂在卵巢内完成,而减数第二次分裂在输卵管内完成,A错误;B、由于克隆猪的核遗传物质来自卵细胞和第二极体,而卵细胞和第二极体只含X性染色体,所以孤雌生殖克隆猪可能是二倍体雌性动物,B错误;C、孤雌生殖克隆猪是使卵细胞与未排出的第二极体融合后发育成胚胎,再将胚胎移植到代孕母猪体内,从而获得的克隆猪,而核移植克隆猪是将体细胞核移植到去核的卵母细胞内,进而发育形成的克隆猪,所以孤雌生殖克隆猪和核移植克隆猪技术所用的技术手段有差异
29、,C正确;D、孤雌生殖克隆猪培育成功说明动物生殖细胞能表现出全能性,不能说明动物细胞都能表现出全能性,D错误。故选ABD。1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精原细胞是特殊的体细胞,既能通过有丝分裂增殖,又能通过减数分裂产生精子B减数分裂是一种特殊方式的有丝分裂,同样具有周期性C对于雄性哺乳动物来说,同源染色体只存在于精原细胞中,而不存在于其他体细胞中D细胞内的同源染色体都会形成四分体答案:BCD分析:减数分裂过程:(1)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染色体的复制(2)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联会,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
30、合;末期:细胞质分裂(3)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A、哺乳动物的精原细胞能通过减数分裂形成配子,也能通过有丝分裂增殖,产生更多的精原细胞,精原细胞是一种特殊的体细胞,A正确;B、进行的减数分裂细胞没有细胞周期,B错误;C、一般而言雄性哺乳动物的体细胞中也存在同源染色体,只是不发生联会、分离等特殊现象,C错误;D、同源染色体只有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才会联会形成四分体,D错误。故选BCD。18、某鳞翅目昆虫的性别决定方式
31、为ZW型,其成年个体有白色、浅黄和深黄三种颜色。体色的遗传由常染色体基因(A、a)和性染色体基因(ZB、Zb)共同决定,如下表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基因组合A和ZB共同存在(AZB)A存在而无ZB(AZb)A不存在(aa)体色深黄色浅黄色白色A该昆虫群体,与体色有关的基因型种类雄性多于雌性B不考虑变异,白色个体随机交配,后代的体色均为白色CAaZBW和AaZBZb杂交,子代雄性个体中杂合子占1/2D浅黄色和白色个体杂交,后代只会出现浅黄色个体和白色个体答案:AB分析:该昆虫的性别决定方式为ZW型,即ZW为雌性,ZZ为雄性,则跟体色有关的性染色体的基因型中雌性有ZBW、ZbW,雄性有ZBZB
32、、ZBZb、ZbZb。A、该昆虫的性别决定方式为ZW型,即ZW为雌性,ZZ为雄性,则跟体色有关的基因型雌性有A_ZBW、A_ZbW、aaZBW、aaZbW,共6种;雄性有A_ZBZB、A_ZBZb、A_ZbZb、aaZBZB、aaZBZb、aaZbZb,共9种,A正确;B、从题目分析可知,含有aa基因的均为白色个体,白色个体随机交配,后代的体色均为白色aa,B正确;C、若AaZBW和AaZBZb杂交,子代雄性个体中杂合子占:1-1/21/23/4,C错误;D、浅黄色个体为AaZbW、白色个体为aaZBZB时,子代AaZBW和AaZBZB表现为深黄色,D错误。故选AB。19、下图为某种植物细胞减
33、数分裂过程中几个特定时期的显微照片,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图甲中染色体已复制,但染色体数目未加倍B图乙中移向细胞两极的染色体组成通常相同C图丙中进入子细胞的染色体和核DNA的比值为1:2D图丁中着丝粒分裂,染色体和核DNA的数目加倍答案:AC分析:分析题图:图示为植物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几个特定时期的显微照片,甲图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同源染色体配对;乙图染色体移向细胞两极,且有同源染色体,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丙图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末期;丁图中不含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粒分裂,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A、甲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在分裂前的间期,已经完成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
34、成,即染色体已复制,但染色体数目未加倍,A正确;B、图乙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移向两极的染色体是同源染色体,其染色体组成可能不同,B错误;C、丙图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末期,每个子细胞的染色体都含有姐妹染色单体,所以染色体和核DNA的比值为1:2,C正确;D、图丁中,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着丝粒分裂,染色体数目暂时加倍,但DNA分子数目不变,D错误。故选AC。20、下图是动物精子形成过程中发生互换的模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分裂时3和4不分离,产生的精细胞有一半染色体数目正常B在正常情况下,该细胞能产生4种类型的精细胞C若在复制时基因M突变为m,则产生的精细胞有一半异常D图中基因N和n的分离只
35、发生在减数分裂后期和减数分裂后期答案:BD分析:减数分裂过程:(1)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染色体的复制;(2)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联会,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末期:细胞质分裂。(3)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后期: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A、由于3和4是一对同源染色体,所以如果分裂时3和4不分离,则产生的精细胞中有两个细胞均多一条染色体,另外两个精
36、细胞均少-条染色体,即所有精细胞染色体数目都异常,A错误;B、由于染色体1和2发生部分片段交叉互换,所以该细胞能产生4种类型的精细胞(mN、mn、Mn、MN),B正确;C、若在复制时一个基因M发生突变,则只有一条染色单体上的M突变为m,所以该细胞产生的精细胞有1/4出现异常,C错误;4D、由于染色体1和2发生部分片段交叉互换,所以图中基因N和n的分离分别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D正确。故选BD。21、雌性小鼠在胚胎发育至4-6天时,细胞中两条X染色体会有一条随机失活,经细胞分裂形成子细胞,子细胞中此条染色体仍是失活的。雄性小鼠不存在X染色体失活现象。现有两只转荧光蛋白基因
37、的小鼠,甲为发红色荧光的雄鼠(基因型为XRY),乙为发绿色荧光的雌鼠(基因型为XGX)。甲乙杂交产生F1,F1雌雄个体随机交配,产生F2。若不发生突变,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F1中发红色荧光的个体均为雌性BF1中同时发出红绿荧光的个体所占的比例为1/4CF1中只发红色荧光的个体,发光细胞在身体中分布情况相同DF2中只发一种荧光的个体出现的概率是11/16答案:ABD分析:雌性小鼠发育过程中一条X染色体随机失活,雄性小鼠不存在这种现象,甲乙杂交产生的F1的基因型是XRX、XY、XRXG、XGY,F1随机交配,雌配子产生的种类及比例是XR:XG:X=2:1:1,雄配子产生的种类及比例为X:XG
38、:Y=1:1:2。A、由分析可知,F1中雄性个体的基因型是XGY和XY,不存在红色荧光,即F1中发红色荧光的个体均为雌性,A正确;B、F1的基因型及比例为XRX:XY:XRXG:XGY=1:1:1:1,根据题意,“细胞中两条X染色体会有一条随机失活”,所以XRXG个体有的细胞发红色荧光,有的细胞发绿色荧光,因此同时发出红绿荧光的个体(XRXG)所占的比例为1/4,B正确;C、F1中只发红光的个体的基因型是XRX,由于存在一条X染色体随机失活,则发光细胞在身体中分布情况不相同,C错误;D、F2中只发一种荧光的个体包括XRX、XRY、XGX、XGY、XGXG,所占的比例为2/41/4+2/42/4
39、+1/41/4+1/42/4+1/41/4+1/41/4=11/16,D正确。故选ABD。22、下图为一只果蝇两条染色体上部分基因分布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朱红眼基因cn、暗栗色眼基因cl为一对等位基因B在有丝分裂中期,X染色体和常染色体的着丝点都排列在赤道板上C在有丝分裂后期,基因cn、cl、v、w会出现在细胞的同一极D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基因cn、cl、v、w可出现在细胞的同一极答案:BCD分析:据图分析,朱红眼基因cn、暗栗色眼基因cl位于同一条常染色体上,辰砂眼基因v和白眼基因w都位于X染色体上。A.根据以上分析可知,朱红眼基因cn、暗栗色眼基因cl位于同一条常染色体上,而等位基
40、因应该位于同源染色体上,A错误;B.在有丝分裂中期,所有染色体的着丝点都排列在赤道板上,B正确;C.在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分别移向细胞的两极,两极都含有与亲本相同的遗传物质,因此两极都含有基因cn、cl、v、w,C正确;D.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X染色体与常染色体可以同时出现在细胞的同一极,因此基因cn、cl、v、w可出现在细胞的同一极,D正确;因此,本题答案选BCD。小提示: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明确两种定律发生的条件,并结合图示四个基因的物质判断各自遵循的遗传规律。23、下图为某一动物(2N=4)体内的不同分裂时期的细胞图像,下列叙
41、述错误的是()A内有4个四分体,内有2个四分体B均含同源染色体C分别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前、中、后期D是次级精母细胞或第一极体答案:ACD分析:图中,为正常体细胞,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联会状态,为有丝分裂中期,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为有丝分裂后期,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A、内无染色单体,不含四分体,A错误;B、均含同源染色体,B正确;C、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含有同源染色体,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处于有丝分裂中期,同源染色体正在分离,移向细胞的两极,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C错误;D、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而细胞质均分可以看出,该动物是雄性,而不含同源染色体,着丝点断裂,
42、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只能是次级精母细胞,D错误。故选ACD。24、人的红绿色盲基因(a)和血友病基因(h)都位于X染色体上,某表现正常夫妇所生的一个儿子(1号)和岁儿(2号)也正常,女儿(2号)和一色盲但不患血友病男性(3号)婚配,生育两个女儿和两个儿子,其中一个女儿只患红绿色盲(4号),一个儿子两病都患(5号),其他孩子均正常。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A该夫妇的基因型为XaHXAh、XAHYB2号女儿基因型纯合的概率为1/2C若4号与一正常男性婚配,所生子女中同时患有两种病的概率为1/4D若5号的染色体组成为XXY,则应是3号产生了XY的精子导致的答案:ABD分析:4号的红绿色盲基因来自
43、于3号和2号,5号的红绿色盲基因和血友病基因都来自2号,2号的红绿色盲和血友病基因都来自该夫妇中的妻子。AB、X隐性遗传病,所以,5号个体的基因型为XabY,据此可判断,2号的基因型为XAHXah,由于该对夫妇表现正常,故该对夫妇的基因型为XAHXah、XAHY,A、B错误;C、3号的因型为XaHY,其与2号婚配,所生孩子的基因型为:XAHXaH、XAHY、XahXaH、XahY,所以4号与一正常男于婚配,所生子女两病都患的概率为1/4(XahY),C正确;D、因5号两病都患,但其父亲(3号)基因型为XaHY,所以,若其染色体组成为XXY,则应是其母亲产生异常配子(XahXah)导致的,D错误
44、。故选ABD。25、某一年生植物开两性花,花极小,杂交育种时去雄困难,而利用花粉不育的方法育种则不需要去雄。已知该植物花粉的育性是由细胞核基因A/a(Aa基因仅在花粉中表达)和线粒体基因N/S(每株该植物只含有其中的一种)共同控制的,基因型可表示为“线粒体基因(核基因型)”,如植株N(aa)、花粉N(a),花粉不育的机理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控制该植物花粉育性的相关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B基因型为N(Aa)的母本可通过减数分裂过程将其N基因传递给卵细胞Ca、S基因的共同表达会导致花粉不育,所以该植物群体中不存在基因型为S(aa)的植株D若基因型为S(Aa)的植株自交,则
45、子代植株的基因型只有2种,且比例为1:1答案:AC解析:分析题图:a基因表达出的P蛋白可促进线粒体基因S表达出S蛋白,S蛋白使花粉不育。如果存在A基因,花粉最终可育。A、孟德尔遗传规律适用于核基因,不适合细胞质基因,因此上述基因中,只有A,a基因遵循孟德尔遗传规律,N、S基因的遗传不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A错误;B、N基因属于细胞质基因,基因型为N(Aa)的母本可通过减数分裂过程将其N基因传递给卵细胞,B正确;C、由于S(a)的花粉不育,可选S(a)的卵细胞与N(a)的精子结合形成基因型为S(aa)的植株,C错误;D、植株S(Aa)自交,由于S(a)花粉不可育,因此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是S(AA)
46、:S(Aa)=1:1,D正确。故选AC。填空题26、由于减数分裂形成的配子,染色体组成具有_,导致不同配子遗传物质的差异,加上受精过程中卵细胞和精子结合的随机性,同一双亲的后代必然呈现_性。这种多样性有利于生物在_。体现了有性生殖的_性。就进行_的生物来说,_和_对于维持每种生物前后代_细胞中_的恒定,对于生物的_,都是十分重要的。答案:多样性多样自然选择中进化优越有性生殖减数分裂受精作用体染色体数目遗传和变异解析:略27、基因的分离定律的实质是: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_性: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_会随_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_遗传给后代。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