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人教版2022年高中生物基因的本质知识点汇总.pdf

上传人:天**** 文档编号:2128457 上传时间:2024-05-17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285.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2022年高中生物基因的本质知识点汇总.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人教版2022年高中生物基因的本质知识点汇总.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人教版2022年高中生物基因的本质知识点汇总.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人教版2022年高中生物基因的本质知识点汇总.pdf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人教版2022年高中生物基因的本质知识点汇总.pdf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 (每日一练每日一练)人教版人教版 20222022 年高中生物基因的本质知识点汇总年高中生物基因的本质知识点汇总 单选题 1、关于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格里菲思实验中肺炎双球菌 R 型全部转化为 S 型 B沃森、克里克应用同位素标记法证明了 DNA 分子的复制是半保留复制 C艾弗里的体外转化实验采用了物质提纯、鉴定与细菌体外培养技术 D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搅拌的目的是为噬菌体和细菌的有氧呼吸提供更多的氧气 答案:C 解析:1)、格里菲思的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中,加热杀死的 S 型细菌与活 R 型菌混合注射到小鼠体内后,小鼠患败血症而亡,证明了加热杀死的 S 型细菌体内

2、含有能使 R 型菌转化成 S 型细菌的转化因子。2)、沃森、克里克提出了 DNA 半保留复制的假说,后人用同位素标记法(14N、15N)和密度梯度离心的方法最终证明了 DNA 的半保留复制。3)、美国科学家艾弗里的体外转化实验中,通过将 S 型细菌的 DNA、蛋白质、糖类等物质分离开,单独的、直接的观察它们各自的作用,最后证明 DNA 是遗传物质。4)、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分别用35S 或32P 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实验中采用搅拌和离心等手段是为了把吸附在大肠杆菌上的噬菌体与大肠杆菌分开。A

3、、格里菲思实验中,只有部分肺炎双球菌 R 型转化为 S 型,A 错误;2 B、沃森、克里克提出了 DNA 半保留复制的假说,B 错误;C、艾弗里的体外转化实验采用了物质提纯、鉴定与细菌体外培养技术,C 正确;D、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搅拌的目的是使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和被侵染的细菌相互分开,D 错误。故选 C。2、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萨顿推论出染色体携带着基因从亲代传递到子代 B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C摩尔根发现果蝇的眼色基因位于 X 染色体上运用了同位素示踪法 D非同源染色体的数量越多,非等位基因组合的种类也越多 答案:C 解析:1)、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 DNA 和蛋白质,染色体是 DN

4、A 的主要载体。2)、基因在染色体上,且一条染色体含有多个基因,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3)、萨顿运用类比推理法提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摩尔根运用假说演绎法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A、萨顿推论出染色体携带着基因从亲代传递到子代,A 正确;B、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B 正确;C、摩尔根发现果蝇的眼色基因位于 X 染色体上运用了假说演绎法,C 错误;D、非同源染色体的数量越多,非等位基因组合的种类也越多,D 正确。故选 C。3、如图是某一 DNA 片段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3 A该片段含 4 种核糖核苷酸 BDNA 分子中两条单链反向平行 CDNA 复制时解旋酶可催化断裂 DDNA 分子

5、特异性体现在 A 与 T 的比例上 答案:B 解析:DNA 分子双螺旋结构的主要特点:DNA 分子是由两条链组成的,这两条链按反向平行方式盘旋成双螺旋结构。DNA 分子中的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碱基排列在内侧。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成碱基对,并且碱基配对有一定的规律:A(腺嘌呤)一定与 T(胸腺嘧啶)配对;G(鸟嘌呤)一定与 C(胞嘧啶)配对。碱基之间的这种一一对应的关系,叫做碱基互补配对原则。题图分析,图中是某一段 DNA 片段,其中为氢键,为磷酸二酯键。A、该片段有 4 种脱氧核糖核苷酸,A 错误;B、该片段中的两条脱氧核苷酸链反向平行,B 正确;C、DNA

6、 复制时解旋酶可催化处氢键断裂,C 错误;D、DNA 分子特异性体现在碱基对的排列顺序中,D 错误。故选 B。4 小提示:4、有关32P 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培养时间越长,含32P 的子代噬菌体比例越高 B子代噬菌体合成蛋白质外壳涉及的 RNA 只有 mRNA 和 tRNA C噬菌体及大肠杆菌的遗传信息传递过程能体现中心法则的全部内容 D培养时间过短或过长,离心后放射性主要在上清液 答案:D 解析:噬菌体是一种病毒,病毒是比较特殊的一种生物,它只能寄生在活细胞中,利用宿主细胞的原料进行遗传物质的复制和蛋白质外壳的合成。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分别用35S 或

7、32P 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A、合成子代噬菌体 DNA 的原料均由细菌提供,且 DNA 复制方式为半保留复制,因此子代噬菌体中有少数含有亲代的 DNA 链(含32P),且培养时间越长,子代噬菌体数目越多,含32P 的子代噬菌体比例越低,A 错误;B、子代噬菌体合成蛋白质外壳涉及的 RNA 有 mRNA、tRNA 和 rRNA(核糖体的组成成分),B 错误;C、噬菌体及大肠杆菌的遗传信息传递过程包括 DNA 分子的复制、转录和翻译过程,没有逆转录和 RNA 的复制过程,C 错误;D、培养时间过短部分

8、噬菌体没有侵染到大肠杆菌细胞内,经离心后分布于上清液中,使上清液放射性含量升高,培养时间过长噬菌体在大肠杆菌内增殖后释放子代,经离心后分布于上清液中,也会使上清液的放射性含量升高,D 正确。故选 D。小提示:5 本题考查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要求考生识记噬菌体的结构,明确噬菌体没有细胞结构;识记噬菌体繁殖过程,明确噬菌体侵染细菌时只有 DNA 进入细菌;识记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步骤,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难点是对于该实验的误差分析。5、一个用15N 标记的 DNA 分子含 120 个碱基对,其中腺嘌呤 50 个,在不含15N 的培养基中经过 n 次复制后,不含15N 的 DNA 分子总数

9、与含15N 的 DNA 分子总数之比为 71,复制过程共需游离的胞嘧啶为 m 个,则 n、m分别是()A3、490B3、560C4、1 050D4、1 120 答案:C 解析:DNA 分子中,两条链之间的碱基互补配对且通过氢键连接,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知道 DNA 中碱基总数和其中一种碱基的数目,即可确定其他碱基数目。DNA 复制过程中,以解旋后的每一条母链为模板,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子链,即半保留复制。一个用15N 标记的 DNA 分子,在不含15N 的培养基中经过 n 次复制后,含有15 N 的 DNA 有 2 个,不含15N 的DNA 有 2n-2 个,又因为不含15N 的 DNA

10、 分子总数与含15N 的 DNA 分子总数之比为 71,所以解得 n=4,即DNA 复制了 4 次;由于 DNA 分子含 120 个碱基对,其中腺嘌呤 50 个,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A=T,G=C),可知胞嘧啶的个数是 120-50=70 个,复制 4 次,复制过程需要的游离的胞嘧啶 m=70(24-1)=1050 个,C 正确。故选 C。多选题 6、某 DNA 分子含有 1000 个碱基对,其中 A 的含量为 30%,链中 G 的含量为 30%,下列与该 DNA 分子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该 DNA 分子中含有的氢键数为 2.4103个 B该 DNA 分子的两条单链中(AC)/(TG)的

11、值一定相等 C该 DNA 分子的 链中碱基 A 所占的比例在 060%范围内 6 D该 DNA 分子复制 3 次,需要鸟嘌呤脱氧核糖核苷酸 2800 个 答案:ACD 解析:分析题意可知,该 DNA 分子中 A 的含量为 30%,则 A=T=30%2000=600,G=C=20%2000=400 个。A、A 与 T 之间有 2 个氢键,G 与 C 之间有 3 个氢键,该 DNA 分子中氢键数=60024003=2400=2.4103个,A正确;B、双链 DNA 分子中 A=T,G=C,则两条单链中(AC)/(TG)的值互为倒数,但单链该数值不一定相等,B 错误;C、双链 DNA 分子中 A=T

12、,G=C,A 在整个 DNA 分子的含量为 30%,则该 DNA 分子的 链中碱基 A 所占的比例在 060%范围内,C 正确;D、该 DNA 分子复制 3 次,需要鸟嘌呤(G)脱氧核糖核苷酸=(23-1)400=2800 个,D 正确。故选 ACD。7、某同学模拟赫尔希和蔡斯做了 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部分实验,将 a、b 噬菌体(它们已被32P 或35S 中的其中一种标记)分别侵染甲、乙两管中未标记的大肠杆菌,经保温、搅拌和离心后,检测离心管内放射性物质的位置,结果:甲管上清液有放射性,沉淀物无放射性;乙管上清液无放射性,沉淀物有放射性。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检测结果表明噬菌体的 DNA

13、 和蛋白质均可侵入大肠杆菌内 B实验结果表明 a 的蛋白质外壳和 b 的 DNA 均具有放射性 C伴随着噬菌体 DNA 的复制,乙管内沉淀物的放射性将逐渐增强 D可以确定甲管的放射性来自32P,乙管的放射性来自35S 答案:ACD 解析:7 S 是蛋白质的特有元素,DNA 分子中含有 P,蛋白质中几乎不含有,用放射性同位素32P 和放射性同位素35S 分别标记 DNA 和蛋白质,直接单独去观察它们的作用。实验过程:标记细菌标记噬菌体用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普通细菌搅拌离心。A、检测结果表明只有噬菌体的 DNA 可侵入大肠杆菌内,蛋白质没有侵入大肠杆菌内,A 错误;B、由于32P 标记的是 DNA,而

14、35S 标记的是蛋白质外壳,实验结果为甲管上清液有放射性,沉淀物无放射性,乙管上清液无放射性,沉淀物有放射性,表明 a 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和 b 噬菌体的 DNA 均有放射性,B 正确;C、DNA 分子的复制方式为半保留复制,由于原料来自细菌,伴随着噬菌体 DNA 的复制,乙管内含32P 标记的DNA 始终只有 2 个,故沉淀物的放射性不变,C 错误;D、甲管的放射性来自35S,乙管的放射性来自32P,D 错误。故选 ACD。8、下图是用32p 标记噬菌体并侵染细菌的过程,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过程32p 标记的是噬菌体外壳的磷脂分子和内部的 DNA 分子 B过程应短时保温,有利于吸附在细菌

15、上的噬菌体与细菌分离 C过程搅拌的目的是使吸附在细菌上的噬菌体与细菌分离 D过程沉淀物的放射性很高,说明噬菌体的 DNA 是遗传物质 答案:ABD 解析:1)、噬菌体的结构:蛋白质外壳(C、H、O、N、S)+DNA(C、H、O、N、P);2)、噬菌体的繁殖过程:吸附注入(注入噬菌体的 DNA)合成(控制者:噬菌体的 DNA;原料:细菌的化学成分)组装释放;8 3)、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分别用35S 或32P 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实验结论:DNA 是遗传物质。A、噬菌体属于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噬菌体外壳由蛋白质组成,不含磷脂分子,A 错误;B、过程应短时间保温,保证噬菌体将 DNA 全部注入细菌内部,又避免时间长了导致细菌裂解释放出子代噬菌体,B 错误;C、过程搅拌的目的是使吸附在细菌上的噬菌体与细菌分离,C 正确;D、缺少35S 标记的噬菌体作对照,不能说明噬菌体的 DNA 是遗传物质,D 错误。故选 ABD。小提示: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生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