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通用版带答案高中历史上第六单元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题型总结及解题方法.pdf

上传人:快乐****生活 文档编号:2127050 上传时间:2024-05-17 格式:PDF 页数:19 大小:680.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通用版带答案高中历史上第六单元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题型总结及解题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通用版带答案高中历史上第六单元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题型总结及解题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通用版带答案高中历史上第六单元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题型总结及解题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通用版带答案高中历史上第六单元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题型总结及解题方法.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通用版带答案高中历史上第六单元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题型总结及解题方法.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 通用版带答案高中历史上第六单元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题型总结及解题通用版带答案高中历史上第六单元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题型总结及解题方法方法 单选题 1、近代中国出现了许多政党和社团,如统一党、共和党、统一共和党、共和建设讨论会、中国社会党等等。以下是 1911 年 10 月至 1913 年 4 月上海等七地区政党社团统计表。该表最主要表明 地名 政党、政治性社团 其他社团 合计 上海 99 32 131 苏州 7 9 16 南京 23 5 28 广州 28 25 53 武汉 33 12 45 北京 51 15 66 天津 30 17 47 A民主共和观念已深入社会各阶层 B近代中国多

2、党政治已经形成 C辛亥革命加快了中国民主化进程 D民主革命的基础非常广泛 答案:C 解析:由表格“1911 年 10 月至 1913 年 4 月”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辛亥革命时期各种政党、社团在各地相继出现,这主要由于辛亥革命推动结社自由,推动了中国民主化进程,故 C 项正确;从材料中无法体现出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故排除 A 项;近代中国没有形成多党政治格局,故排除 B 项;辛亥革命未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因此革命基础薄弱,排除 D 项。故选 C 项。2、下图为 1912 年 6 月 20 日临时大总统为国务院官制等八项修正案提请议决咨的原文。据此可知,中华民国()2 A临时大总统位高权重 B践

3、行临时约法精神 C复制美式的三权分立 D推动民主观念的传播 答案:B 解析:民国前期大部分时间是在践行临时约法的精神,总统处于虚位。总统无权决定内务部官制的制定,而是将草案提交国会议决,但对国务不负实际责任,还要受到内阁和国会的重重制约,B 项正确;根据材料信息可知,临时大总统的权力受到严重制约,不能简单说掌握实权,排除 A 项;中华民国是实行三权分立,但是又根据现实需求实行了责任内阁制,所以不能简单地说复制了美式的三权分立,排除 C 项;根据材料信息,不能推断出是否推动民主观念的传播,排除 D 项。故选 B 项。3、中国进口税率从 1921-1922 年的不过 3%,提高到 1928 年的

4、4.3%,1931 年的 16.1%,1933 年的 25.4%,1934 年的 34.3%。这一变化 A有利于民族工业的发展 B保障了中国的主权独立 C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D实现中外经济互惠互利 答案:A 解析:根据“中国进口税率从 1921-1922 年的不过 3%,提高到 1928 年的 4.3%,1931 年的 16.1%,1933 年的 25.4%,1934 年的 34.3%。”可得出,进口关税的提高,更有利于保护本国的商品,有利于本国民族工业的发展,A 项正确;这一措施不能保障主权,排除 B 项;材料与国际地位无关,排除 C 项;材料没有涉及到西方对中国的政策,不能得出实现了中外

5、经济互惠互利,排除 D 项。故选 A 项。3 小提示:4、下图银质纪念币所反映的历史事件 A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 B扭转了近代中国任人宰割的局面 C迈出了中国走向近代化的第一步 D为中华民族复兴创造了有利条件 答案:D 解析:材料所示是为纪念中华民国成立发行的银币,中华民国的成立全面推进了中国的近代化,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创造了条件,故 D 项正确;中华民国的成立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排除 A、B 两项;迈出中国走向近代化第一步的是洋务运动,排除 C 项。故选 D 项。5、中国现代哲学家贺麟指出:“新文化运动的最大贡献在于破坏和扫除儒家的僵化部分的躯壳和形式末节,及束缚

6、个性的传统腐化部分”。据此分析,作者认为新文化运动 A存在着对东西方文化认识的绝对化倾向 B促进了普通民众的思想觉醒 C实现了中国社会民主思想的自由发展 D促进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更新 答案:D 4 解析: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新文化运动“破坏和扫除儒家的僵化部分的躯壳和形式末节,及束缚个性的传统腐化部分”,说明新文化运动促进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更新,D 项正确;A 项属于新文化运动的局限性,材料未体现,排除 A 项;材料反映的是新文化运动促进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更新,未体现“促进了普通民众的思想觉醒”,排除 B项;材料未涉及社会民主思想,排除 C 项。故选 D 项。6、1915 年 1 月 18 日,

7、日本驻华公使向袁世凯面交二十一条,并威胁说:“如把秘密(指二十一条)泄露出去,日本当断然采取行动。”之后,袁世凯不顾日本的威胁,把二十一条的内容透露给了美国,深深地震惊了美国政府。袁世凯此举的主要意图是 A揭露日本的侵华野心 B借助欧美的力量来牵制日本 C赢得国际社会的同情 D为复辟帝制争取列强的支持 答案:B 解析:二十一条暴露了日本试图独吞中国的野心,袁世凯将二十一条的内容透露给了美国,深深地震惊了美国政府,就是要借助美国的力量来牵制日本,B 项正确;如果是为了揭露日本的侵华野心,根本无需将内容告知美国,通过媒体即可实现,排除 A 项;赢得国际社会的同情不是袁世凯的主要目的,排除 C 项;

8、袁世凯复辟帝制主要寄希望于日本的支持,排除 D 项。故选 B 项。7、如图生动地展现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曲折发展的历程。对图中现象理解正确的有 “肥料不足”是指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先天性的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阳光灿烂”是指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出现了“短暂的春天”5 “冰雹无情”是指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受到日本的挤压 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发展道路曲折根源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ABCD 答案:C 解析:依据图示并结合所学可知,处于 19 世纪六七十年代,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时期,由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使得其先天性的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

9、弱,即“肥料不足”,正确;处于19121919 年,当时处于一战时期,结合所学可知,这一时期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出现了“短暂的春天”,正确;处于解放战争时期,这一时期民族资本主义工业主要受到美国的挤压,抗日战争时期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受到日本的挤压,错误;结合所学可知,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发展道路曲折根源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正确。由此可知,C 项正确,排除 ABD 三项。故选 C 项。8、在 1914-1921 年间,中国面粉进口在最少时仅有 0.5 万担,国产面粉已能基本实现自给。火柴进口也由 1914年的 2384 万箩,减为 1918 年的 1334 万箩,减幅达 44%。此外,搪

10、瓷制品、精盐、酸碱、卷烟、橡胶制品等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自产。这表明当时近代民族工业 A国际竞争力得到提高 B已经解决轻重工业比例失衡问题 C已实现独立自主发展 D基本摆脱对外国资本主义的依赖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中国面粉进口在最少时仅有 0.5 万担,国产面粉已能基本实现自给”“火柴进口也由 1914 年的 2384 万箩减为 1918 年的 1334 万箩”“搪瓷制品、精盐、酸碱、卷烟、橡胶制品等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自产”,进口减少表明民族工业得到发展,A 项正确;材料不能反映当时重工业发展状况,且与史实不符,排除 B 项;“完全独立”表述绝对,且与史实不符,排除 C 项;“基本摆脱

11、了对外国资本主义的依赖”与半殖民地的旧中国实际不符,排除 D 项。故选 A 项。9、1916 年,易白沙新青年杂志一文:“孔子尊君权,漫无限制,易演成独夫专制之弊;讲学不许问难,易6 演成思想专制之弊;少绝对之主张,易为人借口;但重作官,不重谋食,易入民贼牢笼。”这一观点 A有力地批判了儒家的思想核心 B体现当时社会思想潮流 C为推翻君主专制奠定思想基础 D有失公允不具时代意义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中“孔子尊君权,漫无限制,易演成独夫专制之弊;讲学不许问难,易演成思想专制之弊;少绝对之主张,易为人借口;但重作官,不重谋食,易入民贼牢笼”及所学知识可知,新文化运动期间,先进知识分子反对封建迷

12、信和旧道德,提倡科学民主和新道德,1916 年易白沙发表文章抨击孔子的儒学思想,体现了当时的社会思想潮流,B 项正确;易白沙只批判了孔子的思想,并非儒家思想核心,A 项排除;辛亥革命已推翻了君主专制,C 项排除;易白沙的思想符合新文化运动时期宣传民主与科学的潮流,具有时代意义,D 项排除。故选 B 项。10、据统计,1912 年成立的实业团体有 40 多个,遍及全国 22 个省区。这些实业团体以“振兴实业”“富强国家”为宗旨。如中国实业共济会章程规定:“本会以集合五大民族,共筹振兴实业,开拓国家之富源,发展民族之经济为宗旨。”材料主要反映了 A各种实业团体崛起 B二次革命影响 C民族工业短暂春

13、天 D实业救国潮流 答案:D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建立民国,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扫除了一些障碍,实业纷纷涌现,形成了一股实业救国的潮流,D 项正确;实业团体的崛起只是现象,与题意不符,排除 A 项;二次革命的时间是在 1913 年,排除 B 项;“民族工业短暂春天”是在 19121919 年之间,时间上不符合,排除 C 项。故选D 项。11、山西举人刘大鹏在退想斋日记中写道:“昨日在县,同人皆言科考一废,吾辈生路已绝,欲图他业以谋生,则又无业可托,将如之何?吾邑学堂业立三年,而诸生月课尚未曾废,乃于本月停止,而寒唆无生路矣。事已至此,无可挽回。”据此可推知()A学堂

14、选官制度尚未建立 B儒家思想已丧失正统地位 7 C新式教育备受大众质疑 D传统的士人阶层将被分流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同人皆言科考一废,吾辈生路已绝,欲图他业以谋生吾邑学堂业立三年,而诸生月课尚未曾废,乃于本月停止,而寒唆无生路矣。事已至此,无可挽回”等信息可知,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当时举人面对科举制度被废除时的焦虑,该举人认为科举制度废除,很多读书人因此而失业,表明科举制的废除会导致读书人另找出路,即传统的士人阶层将被分流,D 项正确;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当时举人面对科举制度被废除而失业的焦虑,学堂选官制度是否建立不是题干中的主旨内容,排除 A 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儒家思想丧失正统地位是

15、在新文化运动时期,材料内容不能得出儒家思想已经丧失正统地位的结论,排除 B 项;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废除科举制度导致读书人失业的现象,没有体现大众对新式教育的态度,排除 C 项。故选 D 项。12、民国时期北京大学,有一群大师级国学教授。辜鸿铭是其中一个极有个性之人。辜鸿铭学贯中西,但是辛亥革命后坚持不剪辫子,进出北大教室,成为校园里一道怪异的风景。他曾说:“古文是高雅的语言,比口语更优美,正如莎士比亚的英语比现代英语口语更优美一样。”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侧面反映了文言文和白话文的争论 B辜鸿铭强调肯定传统文化的价值 C辜鸿铭固守传统拒绝西方文化 D体现北大“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 答案:C 解

16、析:辜鸿铭固守传统,拒绝西方文化与其“学贯中西”,欣赏莎士比亚的英语等不符,C 项正确;辜鸿铭拿莎士比亚英语和现代英语口语的比较为例子,说明古文比口语高雅,从侧面反映了文言文和白话文的争论,排除 A 项;辜鸿铭强调古文高雅确有肯定传统文化价值的意图,排除 B 项;国学大师辜鸿铭与陈独秀等激进民主主义者汇聚一堂,的确体现了北大“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排除 D 项。故选 C 项。13、1911 年 11 月 21 日,邓实等在上海创办民国报,他们主张建立共和政府,合汉、满、蒙、回、藏五大民族而为一大国民。这反映他们 A形成彻底反帝纲领 B强调排满革命思想 8 C培育中华民族意识 D唤醒国民重视民权

17、 答案:C 解析:材料“合汉、满、蒙、回、藏五大民族而为一大国民”体现的是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养,C 项正确;材料与反帝无关,排除 A 项;材料认为满族是中华民族的组成部分,排除 B 项;材料与重视民权的说法无关,排除 D项。故选 C 项。小提示:14、20 世纪初,民报第三号的号外刊载民报与新民丛报辩驳之纲领,系统列举了革命派与改良派在 12 个问题上的根本分歧。双方分歧 A改变了中国民主革命性质 B实现了民族经济持续发展 C推动了民主革命思想传播 D促进了土地革命高潮到来 答案:C 解析:革命派与改良派同属于资产阶级,他们的主要分歧促进了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C 项正确;近代中国民主革命

18、性质一直都是反帝反封,排除 A 项;民族经济发展受到本国封建主义和外国资本主义双重压迫,未获得持续发展的机会,排除 B 项;土地革命时期是 19271937 年,排除 D 项。故选 C 项。15、1912 年,中华民国临时参议院颁布国会组织法,如表为南京临时参议院与清朝谘议局对选举国会议员的规定,据此可知民国初年 居住年限 不动产 教育程度 选民年龄 南京临时参议院 居住选区两年以上 500 元 小学毕业 21 岁 清朝月谘议局 居住选区十年 5000 元 中学毕业 25 岁 A政治参与主体扩大 B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C重视进行法制建设 D封建专制思想十分浓厚 答案:A 9 解析:根据材料可

19、知民国初年对选民的资格限制比清朝宽松,居住地年限和不动产限制条件降低,教育程度要求降低,选民年龄限制下调,这样可以吸纳更多的人参选,扩大政治参与主体,A 项正确;仅从材料中参与选举主体范围扩大,不能推断出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排除 B 项;材料侧重于辛亥革命后政治参与度的变化,法制建设只是片面的一个点,排除 C 项;国会组织法的颁布说明社会存在一定的民主,且“十分”无法体现,排除 D 项。故选 A 项。填空题 16、军事基础:孙中山组织了多次反清武装起义,给清政府以沉重打击。1911 年 4 月 27 日的_引起了巨大震动 答案:广州黄花岗起义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孙中山组织了多次反清武装起义

20、,给清政府以沉重打击。1911 年 4 月 27 日的广州黄花岗起义,引起了巨大震动,加速了革命进程的发展。所以空格处应填“广州黄花岗起义”。17、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实际上确立了_,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_性质的重要文件 答案:责任内阁制 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为了限制袁世凯的权力,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实际上确立了责任内阁制,即总统的命令需由国务员签字才能生效,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18、政治基础(1)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试图通过“_”进行“自救”,在官制、军事、商业、教育等方面进行一系列改革,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准备了条件。(2)清政府的腐败无能

21、使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只有推翻这个政府,中国才有希望。答案:(1)新政 10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辛丑条约签订后,为了应对日益严重的统治危机,清政府试图通过“新政”进行“自救”,在官制、军事、商业、教育等方面进行一系列改革,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准备了条件。所以空格处应填“新政”。19、1912 年 3 月 10 日,袁世凯在_宣誓就任中华民国第_任临时大总统,随后一步步展开了独揽大权的活动(1)1913 年 11 月,袁世凯下令解散_。(2)1914 年 5 月公布的_,改责任内阁制为_。(3)同年底发布的修正大总统选举法,又规定总统任期十年,可_。(4)_看到袁世凯大权在握,1914 年 8

22、月,利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欧洲列强无力东顾的时机,向袁世凯提出把中国的部分领土以及政治、军事、财政等置于日本控制之下的“_”要求。经过谈判,袁世凯最终于 1915 年 5 月被迫签订不平等的“中日民四条约”。答案:北京 二 中国国民党 中华民国约法 总统制 连选连任 日本 二十一条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12 年 3 月 10 日,袁世凯在北京宣誓就任中华民国第二任临时大总统,随后一步步展开了独揽大权的活动。(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13 年 11 月,袁世凯下令解散中国国民党。(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14 年 5 月公布的中华民国约法,改责任内阁制为总统制。(3)根据所学知识可

23、知,同年底发布的修正大总统选举法,又规定总统任期十年,可连选连任。(4)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日本看到袁世凯大权在握,1914 年 8 月,利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欧洲列强无力东顾的时机,向袁世凯提出把中国的部分领土以及政治、军事、财政等置于日本控制之下的“二十一条”要求。经过谈判,袁世凯最终于 1915 年 5 月被迫签订不平等的“中日民四条约”。20、袁世凯复辟帝制 1912 年袁世凯在_就任大总统 11 1913 年 11 月解散_ 1914 年 5 月公布_改责任内阁制为总统制 1914 年底公布_ 1914 年 8 月接受“二十一条”与日本签订“中日民四条约”1915 年袁世凯复辟帝制

24、答案:北京 国民党 中华民国约法 修正大总统选举法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12 年袁世凯在北京就任大总统;1913 年 11 月解散国民党;1914 年 5 月公布中华民国约法改责任内阁制为总统制;1914 年底公布修正大总统选举法;1914 年 8 月接受“二十一条”与日本签订“中日民四条约”;1915 年袁世凯复辟帝制。小提示:21、辛亥革命的功绩(1)推翻了清王朝统治,结束了_。(2)建立起_,传播了民主共和理念。(3)推动了中华民族思想解放。(4)促使社会经济、思想文化和社会风俗等方面发生新的变化,冲破了封建主义的藩篱。(5)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6)为_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25、。答案: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共和政体 民族资本主义 解析:(1)结合所学知识,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2)结合所学知识,辛亥革命建立起共和政体,传播了民主共和理念。12 (6)结合所学知识,辛亥革命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22、为防止袁世凯专权,3 月 11 日,_以临时大总统名义颁布了临时参议院制定的_ 答案:孙中山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为防止袁世凯专权,3 月 11 日,孙中山以临时大总统名义颁布了临时参议院制定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其中包括改总统制为责任内阁制等,以此来限制袁世凯。23、兴起(1)开始:19

26、15 年 9 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_。(2)主要阵地:_和新青年杂志。(3)代表人物:陈独秀、李大钊、_、鲁迅、钱玄同。答案:青年杂志 北京大学 胡适 解析:本题考查新文化运动的相关史实。(1)开始:1915 年 9 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13 (2)主要阵地:北京大学和新青年杂志。(3)代表人物: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钱玄同。24、袁世凯死后,_在各种错综复杂的矛盾中出任掌握实权的国务总理。为了使权力合法化,段祺瑞重新召开被袁世凯解散的国会,但这次会议的进展并不顺利 答案:段祺瑞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袁世凯死后,段祺瑞在各种错综复杂的矛盾中出任掌握实权的国务总理。为了使权力

27、合法化,段祺瑞重新召开被袁世凯解散的国会,但这次会议的进展并不顺利。因此,空白处为段祺瑞。25、参加一战(1)目的:为争取国际地位,抵制日本在华势力的发展。(2)概况:_年 8 月 14 日,中国向德、奥两国宣战,加入协约国一方参战。(3)影响 收回德、奥在天津、_的租界,撤销两国领事裁判权。中国_前往欧洲作战,为协约国取得胜利作出了贡献。答案:1917 汉口 劳工 解析:本题考查北洋政府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相关史实。(1)目的:为争取国际地位,抵制日本在华势力的发展。14 (2)概况:1917 年 8 月 14 日,中国向德、奥两国宣战,加入协约国一方参战。(3)影响收回德、奥在天津、汉口的租

28、界,撤销两国领事裁判权。中国劳工前往欧洲作战,为协约国取得胜利作出了贡献。材料分析题 26、一般认为,西学东渐是指西方学术思想和文明成果向中国传播的历史过程,在 1840 年鸦片战争后,这种潮流不断加强,期间涌现了许多代表性人物,例如下表的几位人物 人物 人物速写 人物 人物速写 号“饮冰室主人”,曾拜“南海先生”为师。民族英雄,领导了“虎门销烟”。与日本签订了马关条约,被指为“卖国贼”。广东南海人,著有孔子改制考一书。著有海国图志一书。曾任北大图书馆主任,著庶民的胜利一书。新青年创办者,批判封建思想的领军人物。创建了“湘军”,创办了安庆内军械所。请回答(1)从对“西学东渐”的认识和实践的角度

29、,概括他们各属于哪一派别,并按派别将其分为四类(每一类两人)。(2)概述四派人物向西方学习的态度和主张。(3)结合上述人物的实践经验和教训,谈谈在今天我们应当如何对待外国文明,尤其是西方文明?答案:(1)第一类:地主阶级抵抗派;第二类:地主阶级洋务派;第三类:资产阶级维新派;第四类:新文化运动代表人物。(2)主张:林则徐、魏源作为地主阶级抵抗派,面对外国的侵略,主张了解世界,学习西方,巩固封建统治;曾国藩、李鸿章代表洋务派,主张向西方学习科技,引进先进军事科技器物,达到富国自强的目的;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是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张要学习西方政治制度,改造中国政体;陈独秀、李大钊是新文化运动的代表

30、,以“民主”和“科学”为大旗,主张在思想文化领域变革中国。(3)看待:结合中国国情,以开放心态了解并适当吸取世界各国文明中的优秀成分,使之成为中国文化不断丰富创新与时俱进的重要支持。解析:15 (1)分类与派别:通过阅读表格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从对“西学东渐”的认识和实践的角度,可将表格中八人归为四类人,即林则徐、魏源为第一类,属于地主阶级抵抗派,曾国藩、李鸿章即属于第二类,地主阶级洋务派,第三类为资产阶级维新派,即康有为和梁超,剩下两人为第四类,即新文化运动代表人物陈独秀和李大钊。(2)主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四类人向西方学习的态度和主张可知,林则徐、魏源代表的地主阶级抵抗派,面对外国的

31、侵略,主张了解世界,学习西方,巩固封建统治,曾国藩、李鸿章为首的地主阶级洋务派,主张向西方学习科技,引进先进军事科技器物,实现富国自强,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是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张要学习西方政治制度,改造中国政体,陈独秀、李大钊是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以“民主”和“科学”为大旗,主张在思想文化领域变革中国。(3)看待:综合以上材料,联系当今社会主义建设,结合所学知识和相关问题可知,中国近代向西方学习的四个派别的经验、教训启发我们,应结合中国国情,以开放心态了解并适当吸取世界各国文明中的优秀成分,使之成为中国文化不断丰富创新与时俱进的重要支持。2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第三十四条 临时

32、大总统任免文武职员,但任命国务员及外交大使公使须得参议院之同意。第三十五条 临时大总统经参议院之同意,得宣战媾和及缔结条约。第四十三条 国务总理及各部总长均称为国务员。第四十四条 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第四十五条 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节选自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材料二 在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政权建立初期,它(临时约法)首开了因人立法之风。因人立法反映出很大的封建人治主义色彩。因为法随人变,就造成了人的意志高于法的意志。材料三 民国初年,全国报纸总数高达 500 余家,不少报纸以“民主”“民权”“民国”“国民”命名;全国报纸发行总数达 4200 万份,“读报

33、者虽限于少数人,但报纸发表之意见,几乎下等之苦力,亦受其宣传”。(1)根据材料一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制定的目的和地位?16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辛亥革命的伟大历史意义。答案:(1)目的:防止袁世凯专制独裁。根本目的:维护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性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2)性质:辛亥革命开始了比较完全意义上的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积极性: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 2000 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中国历史上不曾拥有过的共和政体,传播了民主共和理念,推动了中华民族思想解放;促使社会思想文化和社会风俗等方面发生新的变化;

34、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局限性:辛亥革命并没有解决中国社会的根本矛盾,没有完成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缺乏一个能够提出科学的革命纲领,能够发动广大群众以及组织严密的革命政党的领导。解析:(1)目的:根据“首开了因人立法之风”,根据所学可知,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制定的目的是防止袁世凯专制独裁,根本目的是维护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性质:根据所学可知,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2)性质:根据所学可知,辛亥革命开始了比较完全意义上的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积极性:根据所学,可从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 2000

35、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中国历史上不曾拥有过的共和政体,传播了民主共和理念,推动了中华民族思想解放;促使社会思想文化和社会风俗等方面发生新的变化;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等总结其积极意义。局限性:可从辛亥革命并没有解决中国社会的根本矛盾,没有完成民族独立等总结其局限性。28、词汇的产生与发展往往是特定历史时空的产物。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关于“民本”一词)中国古代的民本思想在先秦时期已始露端倪,其中儒道两家民本思想既“同”又“异”。17 其“同”表现为两家都认识到相对于“君”而言普天之下民众的重要性、主张宽厚待民,但相较而言,两者在重民本的原因和

36、措施方面存在根本分歧。儒家的民本思想立足于王道政治,主张仁者爱人、以德治国,希望统治者积极推行仁政;而道家则代表小国贵族,主张顺其自然、无为而治,希望统治者清静无为,使民自化。两者都对当时及后世政治产生了深远影响。摘编自陈颖琦论先秦儒道民本思想之异同 材料二 在洋务运动以前,中国人对西方科学知识还缺乏一个专门词语来对应。洋务运动中“格致”被用来指代西方先进军事技术,对科学的认识尚停留在器物的水平上。维新派对科学作了进一步的解释,即把科学看作包括自然科学知识体系,并逐渐用“科学”一词取代“格致”。新文化运动,特别是五四后,先进的中国知识分子,进一步把“科学”引申到社会和思想领域,从而推动了中国社

37、会的变革。摘编自梁志平“科学”一词在中国的早期传播(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别举一例说明儒道两家民本思想对古代中国的深远影响。(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近代“科学”内涵变化的特点,并分析变化的原因。答案:(1)儒家:西汉董仲舒提出“薄敛”“省役”等民本措施,作为新的儒学思想,被汉武帝采纳,产生了深远影响。道家:西汉初,统治者借鉴道家“无为”思想,推行休养生息政策,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和发展。(2)特点:不断深入,越来越丰富(或涉及领域越来越广);与社会变革(或时代发展)紧密相关。原因:民族危机加深;先进知识分子救亡图存道路的探索的推动;民族资本主义(或民族工业)发展的需要;西学东渐和思想

38、解放的推动。解析:(1)儒家: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西汉董仲舒提出“薄敛”“省役”等民本措施,作为新的儒学思想,被汉武帝采纳,产生了深远影响。道家:根据材料“道家则代表小国贵族,主张顺其自然、无为而治,希望统治者清静无为,使民自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汉初,统治者借鉴道家“无为”思想,推行休养生息政策,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和发展。(2)18 特点:根据材料二“对科学的认识尚停留在器物的水平上”“把科学看作包括自然科学知识体系”“进一步把科学引申到社会和思想领域”等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由军事技术到自然科学再到社会科学,不断深入,越来越丰富;从科学内涵与时代背景看,其与社会变革密切相关。原因:根据材料二

39、“洋务运动”“维新派对科学作了进一步的解释”“先进的中国知识分子”等信息,结合所学可知,近代中国民族危机不断加深,救亡存的现实需要;从经济角度看,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从思想角度看,西学东渐和思想解放的推动。2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图片历史 (1)材料中的三位历史人物引领中国社会进步的核心思想分别是什么?(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三位历史人物领导的实践活动。(3)请你为这组图片确定一个恰当的主题。答案:(1)核心思想:康有为,君主立宪或维新变法;孙中山,民主共和或三民主义;陈独秀,民主与科学或马克思主义。(其他合理解释亦可)(2)近代化实践活动:康有为,戊戌变法;孙中山,辛亥革命;陈独秀,

40、新文化运动。(3)近代化的探索;近代学习西方的历程;近代主要思想流派的演变。(言之成理即可)解析:(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维新派的代表康有为的核心思想是君主立宪或维新;革命派的代表孙中山的核心思想是民主共和或三民主义;陈独秀的核心思想是民主与科学或马克思主义。(其他合理解释亦可)(2)根据材料中三位历史人物的核心思想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康有为、孙中山、陈独秀的主要政治活动即可,得出康有为,戊戌变法;孙中山,辛亥革命;陈独秀,新文化运动。19 (3)根据三位历史人物的核心思想和他们领导的实践活动,结合所学知识,得出主题,如近代化的探索;近代学习西方的历程;近代主要思想流派的演变。(言之成理即可

41、)3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二 新青年宣传的对象是男女青年。1916 年,陈独秀在新青年刊文劝勉女子不要以被征服者自居,应各自奋斗,脱离附属品的地位,恢复自主的人格,特别指出“夫为妻纲”之不当。他反对妇女从父、从夫、从子的“三从”,主张妇女参政,夫死可以再嫁、交际自由、生活独立。1917 年新青年特辟女子专栏,刊登女子教育、婚姻、职业、权利的文字,希望顺应世界潮流。摘编自郭廷以近代中国史纲 结合所学,从“新青年特辟女子专栏”的角度,简述新文化运动的意义。答案:意义:对封建思想发起进攻,推动女性解放(思想解放);唤起女性对国家政治事务的关心,促进民众觉醒;深刻影响中国的思想、伦理、观念,推进文化转型。解析:由材料“他反对妇女从父、从夫、从子的三从,主张妇女参政,夫死可以再嫁、交际自由、生活独立”可知,新文化运动对封建思想发起进攻,推动女性解放;由材料“1917 年新青年特辟女子专栏,刊登女子教育、婚姻、职业、权利的文字,希望顺应世界潮流”及所学知识可知,新文化运动唤起女性对国家政治事务的关心,促进民众觉醒;深刻影响了中国的思想、伦理、观念,推进文化转型。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历史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