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精品教育
高中生物会考综合检测题
一、 选择题:
1.DNA分子能够自我复制的结构基础是 ( )
A.DNA具有独特的双螺旋结构 B.连接两条链的碱基有互补配对能力
C.磷酸和脱氧核糖交互排列的顺序稳定不变 D.DNA分子具有多样性和特异性
2.从DNA分子的复制过程可以看出,DNA分子复制需要的条件是:
A.能量、酶、光、原料 B.能量、酶、模板、原料
C.能量、酶、光、氧气 D.能量、酶、光、模板
3. 从DNA分子的双链结构中,碱基的比率总是: ( )
A.A+T/G+C =1 B.A+ G / T +C=1 C.A+T=G+C D.A=T G=C
4.关于基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基因是DNA的一段 B.基因是组成细胞的基本单位
C.基因的载体是细胞核 D.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等级
5.在转录过程中,碱基互补配对的原则是:
A.A与T配对,G与C配对 B.A与C配对,T与G配对
C.A与G配对,T与C配对 D.A与A配对,T与T配对
6.在真核生物中,DNA的复制和转录分别发生在
A.线粒体、细胞质 B.细胞质、细胞核 C.细胞核、线腺体 D.细胞核、细胞质
7.具有一对等位基因的杂合子自交,其后代纯合子的比例为:
A.1/4 B. 1/2 C. 2/3 D. 1/3
8.一株黄色圆粒(YyRR)的豌豆自交,所产生的后代中,基因型的比例为
A.9:3:3:1 B.3:1 C.1:1:1:1 D.1:2:1
9.基因型为DdTt和ddTT的亲本杂交,子代中不可能出现的基因型是:
A.DDTT B.ddTT C.DdTt D.ddTt
10.亲本基因型为AABB和aabb的植株进行杂交,对其子一代的幼苗用秋水仙素处理产生了多倍体,其基因型是 ( )
A.AaBb B.AABB C.AAaaBBbb D.AAAAbbbb
11.一对色觉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色盲小孩,该小孩的性别以及色盲所遵循的遗传规律分别是 ( )
A. 女,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B.男,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C. 女,伴性遗传 D.男,基因的分离定律
12.某女孩患色盲,有关其父母色觉表现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父母肯定都是色盲,不可能正常 B.母亲色盲,父亲没有色盲
C.父母肯定无色盲 D.父亲色盲,母亲不一定有色盲
A.水肥充足时水稻穗大粒多 B.经常锻炼使四肢肌肉发达
C.经生长素处理后获得的无籽蕃茄 D.镰刀型细胞贫血症
13.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是
A.子二代出现性状分离 B.子二代性状的分离比为3:1
C.测定后代性状的分离比为1:1 D.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
14.基因型为AABb的果树,用它的枝条繁殖的后代的基因型为
A.AABb、AABB B.全部是AABb C.AABb、AAbb D.AABB、AAbb
15.父本基因型为AABb,母本基因型为AaBb,其F1不可能出现的基因型是 ( )
A.AABb B.Aabb C.AaBb D.aabb
16.下列有关基因突变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自然条件下,一种生物的突变率是很低的
B.生物所发生的基因突变一般都是有利的
C.基因突变在生物界的中普遍存在
D.基因突变可产生新的基因,是生物变异的主要来源
17.用秋水仙素处理单倍体植株后,得到的一定是:
A.三倍体 B.单倍体 C.杂合体 D.纯合体31.基因型
18.对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不正确的理解是:
A.生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方向 B.自然选择是对有利变异的定向积累
C.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方向 D.生存斗争是生物进化的动力
19.隔离是物种形成的重要因素,下列关于隔离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不同种群间的个体,在自然条件下基因不能自由交流
B.海洋分割使同岛屿的生物形成地理隔离
C.同种植物开花的早晚不同造成生殖隔离
D.一个种群的基因突变必然会影响另一个种群的基因频率改变
20.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是:
A.群落 B.物种 C.种群 D.个体
21.在一个种群中随机抽出一定数量的个体,其中基因型为AA、Aa、aa的个体分别是30、60、10,在这个种群中基因A和a的频率分别是:
A.80%、20% B.60%、40% C.70%、30% D.50%、50%
21.下列几种生态系统中,自动调节能力最强的是:
A.冻原 B.温带落叶林 C.沙漠 D.热带雨林
22.研究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主要目的是:
A.掌握能量流动中的传递效应 B.了解能量流动的方向
C.熟悉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 D.设法调整,使能量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23.如右图所示,物种A与物种B的关系是:
A.寄生 B.共生 C.捕食 D.竞争
24.下列各项中,属于食物链的是:
A.阳光→草→兔→狐 B.田鼠→蛇→山鹰
C.植物→鼠→臭鼬→山鹰 D.植物→鼠→蛇→山鹰
25.生活在朽木堆里的白蚁、菌类、苔鲜等生物共同组成:
A.食物链 B.种群 C.群落 D.生态系统
26.在生态系统中能量逐级流动的传递效率大约为:
A. 20-30% B. 10-20% C. 5-10% D. 30-35%
27.提倡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从种群特征看,这种措施直接调节
A.种群密度 B.性别比例 C.出生率 D.年龄组成
28.目前已知导致人类智力损害的最广泛、最主要的原因是:
A、基因突变 B、染色体畸变 C、碘缺乏 D、近亲结婚
29.在下列生态系统中,自动调节能力最大的是:
A.热带雨林 B.温带落叶林 C.温带草原 D.温带针叶林
30.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是指组成生物体的基本元素在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形成:
A.返复循环系统 B.单向运动 C.逐级递减运动 D.多向运动
31. 属于种内互助的一组生物是:
A.海葵和寄居蟹 B.地衣中的藻类与真菌
C.蜂群中的工蜂和蜂王 D.水池中的草履虫与水螅
32.对绿色植物在地球上的生理和分布起决定作用的生态因素是:
A.阳光 B.温度 C.水 D.初级消费者
33. “水稻→螟虫→青蛙”表示:
A.群落 B.生态系统 C.食物链 D.生物圈
34. 下列生物中,不属于生产者的是:
A.硝化细菌 B.病毒 C.松树 D.蓝藻
35. 白蚁肠道内生活着鞭毛虫,帮助消化纤维素,如果杀死鞭毛虫,白蚁就会缺乏营养而死亡。鞭毛虫与白蚁的关系是:
A.共栖 B.共生 C.寄生 D.竞争
36. 下面属于生物群落的是:
A.一个水库中所有的草鱼 B.一块稻田中的全部水稻
C.蛇岛上大大小小的所有腹蛇 D.蛇岛上生活的各种蛇、鸟和其他动、植物
37. 地球上所有生物及无机环境,构成一个:
A.种群 B.群落 C.食物链 D.生物圈
38. 在海洋生态系统中,数量最多的植物通常是:
A.海带 B.裙带菜 C.浮游植物 D.紫菜
39. 用生态系统中各个营养级的数量值可以绘制成一个能量金字塔,这是因为能量从上一个营养级输入到下一个营养级的传递率大约是:
A. 5-10% B. 10-20% C. 50-60% D. 80-90%
40. 假如某种疾病使一个地区的全部兔子都死去了,在食物链中,首先受害的是:
A.生产者 B.初级消费者 C.次级消费者 D.分解者
41. 对水稻→鼠→蛇→鹰这条食物链的错误描述是:
A.水稻是生产者 B.鼠是初级消费者 C.蛇是次级消费者 D.鹰属于第三营养级
42. 生活在一个湖泊的鲤鱼、虾、水草、微生物等各种生物组成了一个:
A.种群 B.群落 C.生态系统 D.物种
43. 对于绿色植物在地球的陆地和海洋的分布起决定性作用的是:
A.阳光 B.温度 C.水分 D.大气
44. 生物圈是指:
A.地球上一切适应生物生存的环境 B.地球上的全部生物
C.地球上的全部生物及其无机环境 D.地球上最大的生物群落
45. 细菌与噬菌体之间的关系是:
A.共生 B.寄生 C.竞争 D.捕食
46下列能够完整地表示食物链的是:
A.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B.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
C.狐吃兔子,兔子吃草 D.猫头鹰捕食田鼠,狐也捕食田鼠
47. 建立卧龙、王朗等自然保护区,主要目的是为了保护:
A.斑头鹰、棕头鸥 B.大熊猫、金丝猴
C.糜鹿、伊犁马 D.扬子鳄,大鲵
48. 我国为了保护自然资源,在四川建立了卧龙和王朗自然保护区,目的是保护:
A.猴面鹰和丹顶鹤 B.大鲵和扬子鳄 C.熊猫和金丝猴 D.白暨豚和扬子鳄
49.
二、填空题:
1、DNA的组成成分是 和 。
2、现代科学研究证明,遗传物质除了 以外,还有 。
3、DNA分子的 结构能够为复制DNA提供精确的模板,每个新合成的DNA分子中,都保留了原来DNA分子中的一条链,这种复制方式叫做 复制。
4、每个DNA分子上有很多基因,不同基因的 的排列顺序就含有不同的 。
5、一对 的相同位置上,控制着 的基因叫做等位基因。
6、番茄茎的有毛与无毛是一对遗传性状,有毛(H)对无毛(h)是显性,如果让基型都为Hh的两个亲本杂交,则后代有 种表现型,其基因型是 。
7、基因突变是DNA分子中发生 的增添、缺失或改变,而引起的 的改变。
8、普通小麦为六个倍体,其体细胞染色体数为42条,则小麦单倍体体细胞含有染色体 条,染色体组数为 。
9、达尔文把在 中,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叫做 。
10、生物圈是指地球上的 和它们的无机环境。生物圈维持正常运转的动力是 。
答案:1、DNA,蛋白质 2、DNA,kNA 3、双性链,半保留
4、脱氧核菌酸,遗传信息 5、同源染色体,相对性状 6、2种,HH、Hh、hh
7、碱基对,基因结构 8、21条,3 9、生存斗争,自然选择
10、 全部生物,太阳能
三、简答题:(每空1分,共30分)
1、(8分)小麦抗锈病(T)对易染锈病(t)是显性,现有甲、乙两种能抗锈病的小麦杂交,有1/4的个体为易染锈病个体,请分析回答:
(1)请写出亲本及杂交后代的基因型:亲本 ;后代
(2)若要鉴定抗锈病小麦是杂合子或是纯合子,最好的方法是:
(3)写出甲、乙两种抗锈病小麦杂交的遗传图解。
(4)若要保留纯合子抗锈病小麦最好的方法是
P Tt × Tt
答案:(1)Tt、Tt ;TT、Tt、tt (2)进行测交 (3) ↙↘ ↙↘
配子 T t T t
子代基因型 TT Tt tt
子代表现型 抗锈病 抗锈病 不抗锈病
(4)子代多次自交,选出纯种。
2、HGPRT缺陷症的致病基因在X染色体上,患儿发病时有自残行为,根据下图分析回答:
①此病的致病基因为 性基因;
②Ⅲ3号的基因型为 ,其致病
基因来Ⅰ世代中的 。
(4)如果Ⅱ2与一正常另予婚配,所生
女子中总该缺陷病的几率为 。
3、下图是一个农业人工生态系统模式图,据图回答:(6分)
(1)该生态系统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
(2)在农村实验证明,该生态系统较为理想,建立该人口生态系统的目的是 。
(3)图中的消费者是 、 、 。
(4)其全部用粮食喂猪,人体从猪中获量100KJ的能量,至少消耗约 KJ能量的粮食。
4、下图所示是绵羊引入某个岛屿的数量变化情况(图中的圆圈表示特定时间内该种群的个体数),请分析问题:
(1)这个岛屿上的绵羊种群的数量增多
1.冬季雷鸟从灰色羽毛换上白色羽毛以适应降雪的环境,请回答:
(1)雷鸟冬季换羽毛是受无机环境中的 这个生态因素的影响。从雷鸟自身来说,雷鸟季节性换羽毛是受体内的 控制的。
2.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由于争夺资源、空间等而发生斗争的现象,叫做 。鲈鱼的成鱼以本种幼鱼为食,叫做 。
7.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的特点是 和逐级递减;能量在流动中的传递率大约为 。
8. 人类活动对生态平衡的破坏主要表现在 的破坏、 的破坏和环境的污染等方面。
三、识图作答:
2.根据右图分析作答。
(A)该图表示有 条食物链。
(B)属于初级消费者的是 。
(C)狼占有 个营养级。
(D)占有两个以上营养级的生物是 。
3.右图是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图解, 请回答:
(1)图中“2”代表 “3”代表
“7”代表 。
(2)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从 开始的。
(3)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特点是 和 。
4.右图是碳的循环图。请据图填写各项的
名称。
(1)图中①表示 作用。
(2)图中②、③表示 作用。
(3)图中④表示 作用。
(4)碳在无机环境与生物群落之间是以
的形式进行循环的。
5.右图所示的是一个池塘生态系统,据图
回答有关问题:
(要求用图中的数字回答)
(1)该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是 。
(2)如果没有图中的 ,动植物的遗体残骸就
不会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该池塘生态系统就会崩溃。
6.右图是一个食物网示意图,请据图
回答:
(1)此食物网共有 条食物链。
(2)在整个食物网中,猫头鹰占有 个营养级。
(3)在该食物网内,蛇和猫头鹰的关系既 ,
又是 。
(4)此食物网中,若以传递到猫头鹰计,能量损失
最少的食物链是:
。
7.右图是一个生态系统的示意图,字母A、B、
C、D表示生态系统中的部分成分。请据图回答:
(1)在此生态系统中,A表示 ,它所固定
的 总量就是流经这个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2)碳元素在大气与A、与B、与C流动是以
的形式进行的,而从A流向B以及B流
向C是以 形式进行的。
(3)从A到B以及B到C,能量的传递率范围大约
是: 。
(4)图中能够将动植物遗体分解为无机物,归还到
无机环境的生物,其字母代号是 。
8 .右图是碳循环示意图,图中的甲、乙、丙
分别代表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类群。请据图回答:
(1)图中丙表示 。
(2)图中①代表的生理过程是 ;
②和③代表的生理过程是 。
(3)图中④表示 的过程。
四、分析说明:
1.右图是一个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示意图。
请依图回答:
(1)大气中的 CO2 首先通过A的 作用
进入生物群落。
(2)B是该生态系统中的何种成分? 。
(3)该图说明,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始终和
一起进行的。
第Ⅰ卷(机读卷共55分)
1.考生要认真填写座位序号。
2.第Ⅰ卷包括一道大题,共4页,答题前要认真审题,看清题目要求,按要求认真作答。
3.第Ⅰ卷各题均须按规定要求在“机读答题卡”上作答,题号要对应,填涂要规范。
4.考试结束后,考生应将试卷和“机读答题卡”一并交监考老师收回。
一、选择题(共55分,每小题1分)
1.细胞内组成DNA的五碳糖是:
A.核糖
B.麦芽糖
C.脱氧核糖
D.葡萄糖
2.下列属于蛋白质的物质是:
A.纤维素
B.性激素
C.胃蛋白酶
D.胆固醇
3.动物储藏能量的主要物质是:
A.糖元、胆固醇
B.纤维素、淀粉
C.糖元、脂肪
D.淀粉、脂肪
4.人体某些组织的含水量近似,但形态却不同。例如:心肌含水约79%呈坚韧的形态,血液含水约82%却呈川流不息的液态,对这种差异的解释是:
A.心肌内多是结合水
B.血液中全是结合水
C.心肌内多是自由水
D.血液中全是自由水
5.在人体的消化道中,要将一个由4条肽链共288个氨基酸组成的蛋白质分子彻底消化,需要消耗的水分子数是:
A.284
B.287
C.288
D.289
6.变形虫可吞噬整个细菌,这一事实说明:
A.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B.细胞膜没有选择透过性
C.大分子可以透过细胞膜
D.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7.葡萄糖进入红细胞和小肠绒毛上皮细胞的方式:
A.都是主动运输
B.依次是协助扩散、主动运输
C.都是自由扩散
D.依次是主动运输、协助扩散
8.通过对细胞膜的化学分析可知,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
A.蛋白质分子和核酸分子
B.蛋白质分子和核糖分子
C.蛋白质分子和磷脂分子
D.蛋白质分子和磷酸分子
9.对能量转移和释放具有重要意义的一组细胞器是:
A.线粒体、叶绿体
B.内质网、叶绿体
C.高尔基体、核糖体
6.高尔基体、叶绿体
10.在观察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分辨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的最佳时期为:
A.前期
B.中期
C.后期
D.末期
11.单细胞生物细胞分裂的意义是:
A.繁殖后代
B.增加生活力
C.增加变异性
D.改变遗传性
12.噬菌体、蓝藻、酵母菌三种生物体都具有:
A.纤维素
B.蛋白质
C.细胞核
D.细胞膜
13.人体进行各种生理活动所需要的能量直接来源于:
A.磷酸肌酸
B.葡萄糖
C.ATP
D.脂肪
14.将成熟的植物活细胞置于30%的蔗糖溶液中,细胞将会:
A.吸水
B.死亡
C.质壁分离
D.质壁分离复原
15.落叶中钾的含量比植株上正常叶中钾的含量低,其原因是钾在叶片中:
A.只能被利用一次
B.形成稳定的化合物
C.形成不稳定的化合物
D.呈离子状态、可以转移
16.有氧呼吸时吸入的氧直接用于:
A.与氢结合生成水
B.合成有机物
C.促进酶的催化作用
D.分解有机物
17.下列生物中,代谢类型属于异养需氧型的是:
A.人
B.蛔虫
C.乳酸菌
D.绿色植物
18.豌豆种子萌发早朗, 的释放量比 的吸收量多3~4倍,这是因为种子此时的:
A.无氧呼吸比有氧呼吸强
B.光合作用比呼吸作用强
C.有氧呼吸比无氧呼吸强
D.呼吸作用比光合作用强
19.正在进行光合作用的某种植物,若迅速降低环境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则叶肉细胞内可能的变化是:
A.三碳化合物含量降低、五碳化合物含量升高
B.三碳化合物含量升高、五碳化合物含量降低
C.三碳化合物、五碳化合物含量均升高
D.三碳化合物、五碳化合物含量均降低
20.植物吸收的矿质元素在体内运输的主要动力来自:
A.呼吸作用
B.光合作用
C.渗透作用
D.蒸腾作用
21.人体红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
A.血浆
B.组织液
C.淋巴
D.血液
22.下列生殖方式中,使后代获得更大的生活力和变异性的是:
A.营养生殖
B.卵式生殖
C.孢子生殖
D.分裂生殖
23.利用马铃薯薯块繁殖新个体的方式属于:
A.出芽生殖
B.营养生殖
C.孢子生殖
D.分裂生殖
24.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对维持其前后代体细胞染色体数目的恒定起重要作用的生理活动是:
A.无丝分裂与受精作用
B.无丝分裂与有丝分裂
C.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
D.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
25.欲使同一株月季上开出5种不同颜色的花,应采用的方法是:
A.扦插
B.分根
C.嫁接
D.用种子繁殖
26.玉米的体细胞含有20条染色体。在一般情况下,它的卵细胞和胚乳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分别是:
A.10、20
B.20、30
C.10、30
D.20、20
27.被子植物个体发育的起点是:
A.种子
B.胚珠
C.受精卵
D.卵细胞
28.荠菜种子中贮存营养的结构来源于:
A.顶细胞
B.基细胞
C.泡状细胞
D.受精极核
29.给未受粉的番茄雌蕊柱头涂上一定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可获得无籽番茄。说明:
A.果实发育与受精作用有关
B.果实发育与种子形成有关
C.果实发育需要生长素
D.生长素抑制了种子生长
30.把燕麦幼苗放在左侧照光的条件下培养,幼苗将:
A.直立生长
B.向左侧弯曲生长
C.向右侧弯曲生长
D.停止生长
31.当蚜虫遇到七星瓢虫袭击时,能分泌一种物质使其他蚜虫迅速离开。这种物质是:
A.性外激素
B.性激素
C.内激素
D.外激素
32.与公鸡好斗特性有关的激素是:
A.甲状腺激素
B.胰岛素
C.雄性激素
D.生长激素
33.如果定时给正常的成年狗注射甲状腺激素,成年狗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A.食欲不振
B.行动迟缓
C.身体消瘦
D.身体臃肿
34.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可以证明:
A.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
B.DNA是遗传物质
C.蛋白质是遗传物质
D.DNA不是遗传物质
35.玉米叶肉细胞的核酸中,含有的核苷酸种类有:
A.l种
B.4种
C.5种
D.8种
36.1953年沃森和克里克提出了DNA分子的:
A.元素组成
B.基本组成单位
C.化学组成
D.双螺旋结构模型
37.基因型为DDBb的个体产生的配子,其基因组成是:
A.DB和DB
B.Db和Db
C.DD和Bb
D.Db和DB
38.下列属于纯合体的是:
A.AaBb.
B.Aabb
C.aaBb
D.aaBB
39.用基因型为DdTt的水稻花粉,分别离体培养成幼苗,再用适当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经过此种方法培育出的水稻植株中:
A.1/4为纯合体
B.1/4为杂合体
C.全部为纯合体
D.全部为杂合体
40.胰岛素是含有51个氨基酸的蛋白质,控制合成胰岛素的DNA和RNA分子中至少含有碱基的数目分别是:
A.51和51
B.153和51
C.153和153
D.306和153
41.人类在正常情况下,男性产生的精子中常染色体数和性染色体种类的组合是:
A.22+XY
B.22+X
C.44+XY
D.22+X或22+Y
42.通过改变原有基因结构而创造出新品种的育种方法是:
A.诱变育种
B.杂交育种
C.多倍体育种
D.单倍体育种
43.摩尔根将红眼果蝇培养若干代后,突然发现了一只白眼雄果蝇。这种变异来源于:
A.基因突变
B.基因重组
C.染色体数目变异
D.染色体结构变异
44.1965年我国科学工作者在探索生命起源问题上做出的重大贡献是:
A.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B.人工合成酵母丙氨酸转运RNA
C.培育出八倍体小黑麦
D.培育出高产的青霉素菌株
45.生物进化最直接最可靠的证据是:
A.古生物学上的证据
B.胚胎学上的证据
C.形态学上的证据
D.比较解剖学上的证据
46.对生物进化的方向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
A.基因突变
B.染色体变异
C.生存斗争
D.自然选择
47.一个池塘中长期生活着藻类、水蚤、虾、鱼、蚌等,这个池塘可以看作是一个:
A.种群
B.群落
C.生态系统
D.生物圈
48.海洋中的植物随着海洋深度而变化,高山上的植物随海拔高度而变化,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生态因素依次是:
A.光照、温度
B.温度、光照
C.光照、光照
D.温度、温度
49.某生态系统中有甲、乙、丙、丁4个营养级,一年内输入这4个营养级的能量数值如下表:
甲 乙 丙 丁
该生态系统中属于生产者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50.将密封鱼缸小生态系统中的鱼去掉,下列情况最先发生的是:
A.水中氧的浓度增加
B.水的酸性增加
C.光合作用速率加快
D.植物死亡
51.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发生在:
A.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
B.不同生物群落之间
C.生产者与分解者之间
D.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
52.从生态学的观点看,农田管理中的间苗和除草是为了:
A.加剧生物与环境之间的斗争
B.促进种内互助
C.减轻种内斗争和种问竞争
D.加剧种间竞争
53.在生态系统中,全部初级消费者所消耗的能量与全部次级消费者所消耗的能量相比:
A.多
B.少
C.相等
D.大约相等
54.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指:
A.照射到该系统的全部太阳能
B.照射到该系统所有植物体上的全部太阳能
C.该系统生产者固定的全部太阳能
D.生产者传递给消费者的全部能量
55.营腐生生活的细菌和真菌,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作用是:
A.固定
B.分解有机物
C.利用光能
D.合成有机物
北京市2003年春季普通高中毕业会考
生物试卷
第Ⅱ卷(非机读卷共45分)
1.考生要认真填写密封线内的区县名、学校名、姓名、报名号、考场号和座位序号。
2.第Ⅱ卷包括三道大题,共4页。答题前要认真审题,看清题目要求,按要求认真作答。
3.答题时字迹要工整,画图要清晰,卷面要整洁。
4.除画图可以用铅笔外,答题必须用黑色或蓝色钢笔、圆珠笔。
一、识图作答题(共15分,每空1分)
1.下面是植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用图中序号填写):
(1)与动物细胞相比,植物细胞特有的、具有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是_________。
(2)能将丙酮酸分解为二氧化碳的细胞器是________。
(3)在细胞分裂过程中,与细胞壁形成有关的细胞器是________。
(4)贮存生物碱、有机酸等物质的细胞器是________。
2.图A、B、C是正在进行分裂的某种动物细胞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________是正在进行有丝分裂的细胞,此时染色体与DNA分子的数目之比是________。
(2)图________的细胞内含有同源染色体。
(3)图________是正在进行减数第二次分裂的细胞,分裂产生的生殖细胞为________。
3.下图为正常人体内糖代谢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c、d、e表示五个生理过程,其中发生在细胞外的是________(请用字母填写),若在体外模拟a过程,常用的酶是________。
(2)c过程在细胞的________中进行,此时组织细胞处于________状态。
(3)d过程一般发生在血糖浓度________(填写“大、小、等”)于0.1%时。
(4)血液中的葡萄糖还可以转变成物质B,B是________。
二、分析说明题(共25分,第4~6题每空1分,第7题每空2分)
4.测定甲、乙、丙三种核酸的碱基比例(%)得出下表,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属于RNA的是________,属于DNA的是________。
(2)属于双涟DNA的是________,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
A G U T C
甲 31 19 — 31 19
乙 23 24 28 — 25
丙 13 17 — 26 44
5.约翰是一个患红绿色盲病的男孩,经查其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的色觉均正常。色肓基因用b表示,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约翰的基因型为________,他的致病基因来源于祖辈中的________。
(2)约翰父亲的基因型为________,约翰母亲的基因型为________。
(3)约翰的妹妹色觉正常,其基因型可能为________。
(4)假如约翰的父母再生一个孩子,该孩子患色盲的概率为________。
6.工业生产果汁时,常常利用果胶酶破除果肉细胞壁以提高出果汁率,为研究温度对果胶酶活性的影响.某学生设计了如下实验:
①将果胶酶与苹果泥分装于不同试管,在10℃水浴中恒温处理10分钟(如图A)。
②将步骤①处理后的果胶酶和苹果泥混合,再次在10℃水浴中恒温处理10分钟(如图B)。
③将步骤②处理后的混合物过滤,收集滤液,测量果汁量(如图C)。
④在不同温慢条件下重复以上实验步骤,并记录果汁量,结果如下表:
温度/℃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出汁量/ml 8 13 15 25 15 12 11 10
根据上述实验,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果胶酶能破除细胞壁,是因为果胶酶可以促进细胞壁中________的水解。
(2)实验结果表明,当温度为________时果汁量最多,此时果胶酶的活性________。当温度再升高时,果汁量降低,说明,________。
(3)实验步骤①的目的是:________。
7.在一生态系统中生活着马利筋和其他绿色植物、两种斑蝶,鸟、兽等生物。马利筋是一种有毒的植物,大多数动物不取食它。但斑蝶A却以马利筋为食,并将毒素贮存在体内。由于斑蝶A有怪味,一般的食虫鸟都不吃它。斑蝶B的体色和外表形状与斑蝶A很相似,但无怪味,一般的食虫鸟也不吃它,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马利筋与斑蝶A的种间关系属于________。
(2)斑蝶B的体色和外表形状与斑蝶A很相似,此现象在生态学上称为________,它的形成是________的结果。
(3)马利筋有毒,大多数动物不取食它,这是生物对环境的________现象;而马利筋仍然被斑蝶A取食,这说明________。
三、任选题(下列两题只选作其中一题,共5分,每空1分)
8.科学家在研究某池塘群落不同水深的氧气变化时,从待测的深度取水,分别放入不透光的黑瓶和透光的无色瓶中,将黑瓶和无色瓶沉入取水样的深度,测定各水层氧气浓度变化值,结果如下表:
深度 瓶中 的变化(克/平方米)
无色瓶 黑瓶
1m +3 -1
2m +2 -1
3m 0 -1
4m -1 -1
5m -3 -3
请分折回答下列问题:
(1)在1m深的水层中,生物进行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相比,占优势的是________作用。
(2)在2m深的水层中,每平方米生物经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量为________克,呼吸作用消耗的氧气量为克,生物体内积累的葡萄糖量为________克(注:C、H、O原子量分别为12,1、16)。
(3)该池塘中,全部由异养的真核生物组成的群落分布在________。
9.科学家在破泽遗传密码的过程中曾经做过这样的实验,在1、2、3号试管中同时加入核糖体、ATP、相关的酶和20种氨基酸,2、3号试管再分别加入不同的物质,1号试管不再添加任何物质,假定各试管的外界条件都是适宜的,一段时间后检测试管中的生成物,如下表所示:
试管号 加入物质 生成物
1 无 无
2 只含有尿嘧啶的核苷酸链 完全由苯丙氨酸组成的多肽链
3 只含有腺嘌呤的核苷酸链 完全由赖氨酸组成的多肽链
试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试管1中不生成多肽链,原因是缺少带有遗传信息的________。
(2)试管2中,以“只含有尿嘧啶的核苷酸链”为模板合成“完全由苯丙氨酸组成的多肽链”的过程,在遗传学上称为________,该过程是在________中进行的。
(3)如果每三个碱基决定一个氨基酸,根据上述实验判断:决定苯丙氨酸的遗传密码是________,决定赖氨酸的遗传密码是________。
北京市2003年春季普通高中毕业会考
生物试卷参考答案
阅卷须知:
1.认真掌握答案要点,严格执行评分标准,并按规定要求签名。
2.一律用红色钢笔(圆珠笔)按统一要求批阅,务必保持卷面整洁。
3.各大题实际得分须分别写在题头和第二卷卷首计分栏内,要求书写工整,清楚。正确。
第Ⅰ卷(机读卷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