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中国法律思想史论述题.docx

上传人:w****g 文档编号:2126159 上传时间:2024-05-17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23.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法律思想史论述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中国法律思想史论述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中国法律思想史论述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中国法律思想史论述题中国法律思想史论述题 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中国法律思想史论述题)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 业绩进步,以下为中国法律思想史论述题的全部内容。中国法律思想史论述题试分析丘濬关于法律的目的。 答:明代著名政治家丘濬继承了董仲舒的“天讨”说,主张“天为民以立,“君为民以立政”,认

2、为国家的立法目的在于除暴安善“牧善斯民”。即:(1)刑罚的惩戒目的“辟以止辟”是制止人们的犯罪,而不是恐吓人民。(2)刑罚的教育目的“以专纠夫不恭之人,使之愿为上焉.(3)刑罚的预防作用应包括防止犯罪者本人重新犯罪和对犯法者的惩罚以威吓他人不要违法犯罪.试论早期改革派的变法思想?谈谈你对早期改革派法律思想的看法。(答题参考思路:)首先,指出早期改革派代表人物:林则徐 龚自珍 魏源其次,叙述变法思想1.旧的法律制度的社会基础已经动摇.龚自珍对封建的法律 制度进行了揭露和批判。2.“变法”是拯救王朝统治的惟一出路.早期改革者为自上而下的改革寻找理论基础。3.“师夷长持以制夷”的务实主张。魏源主张的

3、实际内容有三方面评价:从思想发展的角度来看,早期改革派的变法思想有其自身鲜明的时代特点我认为论述资产阶级改良派变法运动的目的及主要主张?你怎样评价? (答题参考思路):首先明确:目的主要在于“救亡图存”其次说明其主要主张:康有为等人提出了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政治纲领以及变法的主张和方案,学习西方,吸收了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天赋人权”、“三权分立”、民主、自由等思想;要求设立议院,开国会,定宪法,以实行“君主立宪;再次分析得失:虽然变法失败了,但在思想文化领域里,它成为中国传播资产阶级学说,启迪资产级思想的先声,在一定程度上为辛亥革命作了思想理论上的准备.我认为试评王夫之法律思想“趋时更新具体表

4、现在.法律与整个国家制度一样,是随着社会的变化而变化发展的.他的“趋时更新观点具体表现在:第一,法律“趋时更新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第二,他通过对“圣法不可变”的“正统论的否定,以论证法律的“趋时更新”。第三,以“有定理而无定法”的规律,深刻论述了改革旧法的必要和法律“趋时更新”的前景。认为法律必须“因其时而取宜于国民”,而不能拘泥于旧的制度不变,“法古”之说毫无任何根据。他预测“他年的法律制度必然是一种维护“天下之公”、“天下有大公至正是非的法制.我认为试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洋务派的法律思想?谈谈你的看法.答题参考思路:洋务派法律思想纲领的提出张之洞于1898年写了著名的劝学

5、篇,把洋务派的纲领表述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中学为体”:维护封建纲常名教以“三纲为核心的封建礼教,是封建伦理和立法、司法的最高准则。 “西学为用”:“采西法以补中法之不足”,包括整顿中法;采用西法。张之洞的基本立场与顽固派和改良派有什么区别 我认为试述郑国子产铸刑书及有关争论在中国法律思想史上的意义。子产在改革土地制度和赋税制度的基础上,进行了一次有重大意义的法律改革,这就是公元前536年的”铸刑书”,即把成文法的条文铸在铁鼎上,公布于众,从而开创了古代公布成文法的先例.子产铸刑书的创举在当时引起了强烈的思想震动,受到了保守派贵族的指责和非难。晋国的名臣叔向当即写信批评,认为刑罚的公布违

6、背了先王议事以制,不为刑辟的传统,断言此举必然造成家破国亡的后果。叔向指责”铸刑书“使“民知争端,将弃礼而征于书是对礼的破坏;针对叔向的责难,子产表明了自己的鲜明态度和坚决立场.1、子产认为铸刑书是为了救世,为了巩固行政、土地、赋税方面的改革成果,是为了郑国的生存和富强。2、子产认为新刑法的公布并没有违背礼的原则,而是对传统礼治的改良.礼并不是非一成不变的教条,很多基本法律规定都是从礼中衍生出来的,制定和公布刑书,正是体现了礼的要求,并非违背礼的宗旨。他们的分歧表现了春秋时期两种不同的礼刑观.叔向坚持传统的周礼和刑罚密秘而不宣的原则,而子产则认为传统周礼的革新符合礼的精神。二人的争论反映了奴隶

7、主贵族的礼和封建贵族的礼之间的矛盾,反映了奴隶制的刑与封建制的刑之间的矛盾。意义:首先,子产铸刑书冲破了秘密刑思想的束缚,第一次肯定了公布成文法的合礼合法”,它标志着罪行擅断思想的动摇和法治思想的出现。子产于叔向的争论表露出后来礼治与法治的分歧.后代的法家称赞子产,将其公布成文法视为”法治”的内容和前提。其次,他打破了刑不上大夫”的传统,肯定了法律对贵族特权的限制作用,这是成文法的一项重要作用。子产的刑法虽然使用封建等级取代奴隶主贵族等级,但刑法的公布从形式上确认了”刑上大夫,为后来的法家的”一断于法”提供了思想前提。1、试论述儒家为政以德”的德治论?并结合实际谈谈对当前以德治国方略的认识?1

8、、德,在西周时是一个融道德、政治、信仰、策略为一体的综合概念。儒家对”德”的继承和改造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突出了”德的政治意义,主要包括宽惠使民和实行仁政,二是提高了德”的地位,认为德”高于君主的权力,高于国家及法律,是区分”仁君与暴君”的标准,是执政、司法的指导方针。表现在法律思想上,儒家进一步发展了明德慎罚的思想,主要表现在:(1)德刑并用,以刑辅德。儒家认为德和刑都是主要的统治方法,但应该以德为主、刑罚只是德教的辅助。孔丘首先提出了这一观点。孟轲将德治思想发展成为更加完整系统的仁政学说。荀况对于德治”思想也有新的发展。他一方面认为道德准则高于一切,应该按照德行的高低来分配权力和财产,

9、主张君主应该严格服从德行.另一方面认为统治者只有减省刑罚,注意教化,施以恩惠,即以德服人,才能富国强兵,成为霸主。儒家虽然注重道德教化的作用,但从不否定刑罚的必要性,当教化不起作用时仍主张诉诸暴力,使用刑罚。孔丘的强调道之以德、齐之以礼的同时,仍主张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提倡”君子既要”怀德,又要怀刑,怀即注重之意.还主张根据形势的需要命名用宽、猛两手,”宽以济猛,猛以济宽”。(2)注重教化,以德去刑儒家所谓的教化,系指向人民灌输宗法伦理和等级观念。孔孟从性善论出发强调教化的功能。孔丘认为人生来便具有相似的本性,君子小人的道德区别是后天习染而形成的,因而可以通过礼义教化使小人弃恶从善,成为君子.

10、孟轲进而将性善、道德与政治一体化。 荀况虽然主张性恶论,但他强调人性是可以改变的,”涂之人可以为禹.为了使人改恶为善,就必须通过礼义教育来化性起的,防止恶性发作。在儒家看来,教化本身只是一种手段,其目的在于防止和消灭犯罪现象,巩固封建统治.孔丘期望通过德治,”胜残去杀”,达到”无讼”的境界.强调审判案件不仅仅是惩罚制裁,而且也是一种教育的手段。这种以德去刑的教育预防思想,是儒家的创造的贡献。(3)儒家慎杀,先教后刑儒家提倡仁政”,因此反对酷刑滥杀。儒家的恤刑和慎杀,主要表现于按照礼义原则对于犯罪行为从宽处理。恤刑慎杀还基于儒家对犯罪根源的认识.他们认为由于执政者往往不能先教后刑,使民众出于无知而身陷其罪,所以应该从轻论处。民众犯罪是”上失其道”的结果,因而对刑罚的使用应该慎之又慎。(10分)2、个人看法。(可结合实际适当给分,最高不超过5分)试述孔子法律的基本内容及其对后世的重大影响. 答(1)以仁为核心的法律观。 (2)礼是立法司法的指导原则。 (3)道德教化高于法律强制. (4)立法、司法主要靠贤人。 (5)孔子法律思想对封建正统法律思想形成和发展的影响。 (6)孔子法律思想对现代社会的积极作用和消极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专区 > 中考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