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DB4503∕T 0031-2022 羊肚菌设施栽培技术规程(桂林市).pdf

上传人:曲**** 文档编号:212386 上传时间:2023-01-19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188.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4503∕T 0031-2022 羊肚菌设施栽培技术规程(桂林市).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DB4503∕T 0031-2022 羊肚菌设施栽培技术规程(桂林市).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DB4503∕T 0031-2022 羊肚菌设施栽培技术规程(桂林市).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DB4503∕T 0031-2022 羊肚菌设施栽培技术规程(桂林市).pdf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DB4503∕T 0031-2022 羊肚菌设施栽培技术规程(桂林市).pdf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ICS65.020.20CCS B 394503桂林市地方标准DB4503/T 00312022羊肚菌设施栽培技术规程Technical code of practice for morchella facility cultivation2022-03-14 发布2022-04-15 实施桂林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 布DB4503/T 00312022I前言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桂林市农业农村局提出、归口并宣贯。本文件起草单位:桂林市农业科学

2、研究中心。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吴永琼、谭海文、潘玲华、李玉洪、覃柳兰、于琴芝、庄映红、邹虎成、阳颖。DB4503/T 003120221羊肚菌设施栽培技术规程1范围本文件界定了羊肚菌设施栽培技术涉及的术语和定义,规定了产地环境的要求,以及栽培设施、整地、品种和菌种选择、菌种处理、播种、外源营养袋制作与摆放、出菇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等阶段的操作指示,给出了生产档案记录的相关信息。本文件适用于桂林市行政区域内羊肚菌设施栽培。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

3、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12728食用菌术语NY/T 391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NY/T 1935食用菌栽培基质质量安全要求3术语和定义GB/T 12728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外源营养袋exogenous nutrition bag在羊肚菌有性生殖阶段,为其提供外源营养补充的专用营养袋。4产地环境选择地势平坦、通风良好、排灌方便、土质疏松、土壤肥沃的地块,土壤pH为6.57.5。产地环境条件应符合NY/T 391的规定。5栽培设施播种前,搭建顶高2.5 m3.0 m、肩高2.0 m2.5 m、跨度4.0 m6.0 m、长度依地势而定的竹棚或钢架大棚。棚身覆盖厚

4、0.08 mm0.12 mm的薄膜,膜顶覆盖遮光率为9095的遮阳网,棚肩安装60目的防虫网,棚内安装喷雾系统。6整地清理地块杂草,每667 m2施撒生石灰50 kg75 kg;翻耕土地,深度20 cm25 cm;开沟做畦,畦宽80 cm100 cm,畦高15 cm20 cm,沟宽30 cm40 cm。播种前3 d畦面淋透水。DB4503/T 0031202227品种和菌种选择7.1品种选择适宜本地栽种,经过2 a以上本地生产试验,种源和种性明确,丰产性好、抗病性强的羊肚菌品种,如六妹羊肚菌(Morchella sextelata)。7.2菌种质量选择无杂菌污染、培养基新鲜不萎缩、无黄水、无异

5、味,菌丝尖端白色,气生菌丝呈褐黄色,活力强的菌种。菌袋/瓶上有褐黄色粒状或块状菌核。8菌种处理8.1消毒用75乙醇对菌种袋/瓶表面、工具、容器、接种人员的双手、手套等进行消毒处理。8.2菌种预处理接种人员戴好手套,将菌种剥袋或脱瓶,并捏碎为1.0cm1.5cm大小的菌种块,放于容器中备用。9播种9.1播种时间9月中下旬后,当环境温度10 25 时,即可播种。9.2播种方法宜在阴天或晴天的早晨或傍晚播种。每667 m2均匀撒播150kg菌种于畦面,并覆土2 cm4 cm,土壤含水量宜为1822,空气湿度宜为6080。播种后,立即在畦面覆黑色地膜,地膜厚0.004mm0.015 mm,宽度与畦面一

6、致或略宽,地膜上每1 m3均匀打2530个直径为2.5 cm孔透气。10外源营养袋制作与摆放10.1制作10.1.1营养配方为:杂木屑 30,玉米芯 27,小麦 25,麦麸 5,腐殖质土 10,石灰 1.5,石膏 1.5。10.1.2把营养基质装入 15 cm25 cm 规格的聚乙烯塑料袋内,每袋宜 450 g500 g。10.1.3营养袋应彻底灭菌,恒温 100 灭菌 8 h12 h 后冷却备用。10.1.4外源营养袋的栽培基质原材料及基质质量应符合 NY/T 1935 的规定。10.2摆放当大棚内8090畦面布满羊肚菌菌丝体,掀开地膜,将外源营养袋横侧边钉1015个直径3 mm5 mm孔,

7、孔口贴地,按行间距40 cm60 cm,袋纵间距40 cm60 cm均匀平放在畦面上,以1 500个/667 m22 000个/667 m2为宜。摆放好营养袋再盖好地膜。DB4503/T 00312022311出菇管理11.1催蕾羊肚菌菌丝体生长温度宜为18 22,土壤含水量宜为1822,空气湿度宜为6080。温度过高应通风降温,空气干燥可适量微喷补水。11.2育菇当羊肚菌菌丝体布满外源营养袋,畦面初现子实体,撤掉地膜,采用沟内漫灌的方法补水。棚内不宜阳光直射。棚内温度宜为12 16,土壤含水量宜为2028,空气相对湿度宜为8095。当温度超过16 时,卷起薄膜通风;当温度超过20 时,及时采

8、取棚顶喷淋、通风等措施降温。子实体生长过程中保持通风透气。12病虫害防治12.1主要病虫害菇蚊、蛞蝓、青霉菌。12.2防治原则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宜采用农业、物理防治措施,不应在羊肚菌生长期间使用生物农药和化学农药。12.3农业防治选用优良品种,高质量菌种;保持环境清洁卫生;把握适宜的播种季节;播种前对种植地暴晒7d;创造低于20 的子实体生长环境;及时清除被杂菌污染的外源营养袋;在蛞蝓等软体动物出没处撒施生石灰或茶麸。12.4物理防治采用可降解黄板或太阳能杀虫灯诱杀菇蚊成虫;夜晚人工捕捉蛞蝓等软体动物。13采收子实体蜂窝状凹陷部分基本展开,菇柄呈白色即可采收。从菇体基部斜切,轻拿轻放。14生产档案详细记录产地环境条件、原料采购、生产过程管理、病虫害防治及采收等各环节所采取的具体措施(参见附录A),并建立档案。DB4503/T 003120224附录A(资料性)生产操作记录表见表A.1。表 A.1 生产操作记录表单位名称负责人(电话)生产规模生产时间品种来源菌种来源:具体生产操作记录日期生产活动内容投入品名称使用量使用设备操作人技术负责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农业/农作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