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现代文阅读答题技巧总结概括:(全文)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情节)人物,事件赏析句子:1.修辞 2.描写的方法(人物描写,环境描写) 3.炼字1.人物描写:常考描写手法。(1)人物描写五种方法外貌、神态、语言、动作、心理。共同格式:点明方法,生动形象反映人物怎样的思想与性格,揭示怎样的精神品质,表达了作者的情感。外貌多出“交代人物怎样的身份地位、怎样的处境”,语言动作多出“推动故事情节发展”,心理多出“交代怎样的心理状态”。结合具体语境,五种方法可能还会涉及“揭示文章怎样的主题”。(2)侧面描写,渲染怎样的气氛,烘托怎样的人物形象。(3)就事论人,通过事件看人物形象。格式“
2、.,从XXX看出。”考试重点是描写:描写角度:正面描写、侧面描写描写人物的方法: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外貌表现手法(如铺垫、对比、象征、烘托、人称、想象、联想、引用、情景交融等)概括人物形象(性格品质)的词语四字词语 热心助人,助人为乐,与人为善,舍己为人,平易近人,见义勇为,实事求是,善解人意,聪明好学,心灵手巧,足智多谋,博学多才,积极进取,正义正直,和蔼可亲,爱憎分明,坚强不屈,持之以恒,意志坚定,锲而不舍,自强不息,风趣幽默,正直无私,成熟稳重,心胸宽广,沉着冷静 贬义词 狡猾虚伪,自私任性,骄傲贪婪,奸诈傲慢,自高自大,自命不凡, 刚愎自用,多愁善感,脾气暴躁,莽撞鲁莽,草率冒失,
3、胆小怯弱2.环境描写:(1) 作用:1.交待时间,地点 2.渲染了的环境 3.烘托了人物的形象(心情) 4.为下文做铺垫(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5.奠定了的感情基调(在文章开头)(2)手法:多种感官、动静结合、虚实相生、修辞手法、写景顺序、时空变化。3. 炼字:原义+引申义、语境义(手法)+生动形象,具体准确写出了的特点,情感;叠词:1.突出强调了什么内容 2.增加音韵美,读起来朗朗上口拟声词:生动形象,形象逼真概括文章的主题:考点在归纳,从标题,关键句(开头结尾、议论抒情、反复出现、人物语言),分层三个方面概括。格式为“本文记叙了什么、表现了什么特点、品质、精神等,表达了作者什么感情,启迪我们
4、什么”。小说的主旨:通过一件事,讽刺了现象(反面),呼吁人们应该(正面)表现手法:(1)对比、衬托、铺垫、伏笔、照应、象征、夸张讽刺、悬念、抑扬、借景抒情、托物言志;(2)叙议结合、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正面与侧面、动静结合、虚实相生,卒章显志、一语双关、以小见大;(3)修辞手法:拟人、比喻、夸张、对偶(对仗)、排比、引用、设问、反问、互文、顶针。句段作用:开头段:奠定感情基调;引出下文,为下文什么内容作铺垫;设置悬念,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中间段:承上启下。过渡句段的作用:承接上文,开启下文,使文章衔接自然,内容连贯。结尾段:总结全文;升华情感;升化主旨;揭示了什么中心;首尾呼应,使文章结构严谨
5、;语言含蓄,发人深思,让人感觉余味无穷。小说的结尾:小说的结尾又是小说的高潮,戛然而止,受到震撼人心的效果。 小说的结尾揭开悬念,让人感觉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结构安排巧妙。 开放式结尾,表明给读者留下思考的空间,发人深思。 线索:考点在记叙顺序和线索。(1) 顺叙(行文流畅,使读者容易理解)(2) 倒叙(造成悬念、吸引读者,增强感染力,避免平铺直叙)。(3) 插叙(补充XX情节,交待原因,丰富内容(人物形象)、突出XX主题、增强渲染力,使文章情节跌宕起伏,有波澜)。线索的作用:作为线索贯穿全文,使文章内容更充实,结构更紧凑多条线索、多重线索的作用:充实文章内容,使情节跌宕起伏、错落有致
6、。人称:第一人称(亲切自然、便于直抒胸臆),第二人称(亲切自然、便于直接交流和抒情),第三人称(客观冷静、便于叙事和议论)更好地揭示文章中心标题: 对标题的理解(含义+作用)含义:表层含义+深层含义作用:1.交待人物 2.渲染环境 3.概括情节 4.作为线索,贯穿全文 5.揭示中心主旨 6.吸引读者,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7.修辞的角度表达技巧:叙述的技巧,如顺叙、倒叙、插叙、补叙; 作用描写的技巧,如人物描写、事件描写、环境描写;抒情技巧,如直接抒情、间接抒情;以及议论、说明的技巧重要的谋篇布局的方法(如线索、顺序、过渡、悬念、照应、详略、呼应)多次写某事某物某人的作用:突出强调,推动故事情节发展,丰富人物形象,揭示的中心主旨,使情节跌宕起伏,有波澜。写某些段落或语句的作用:先要概括这些段落或语句的内容。语言特色:1.用词:准备,生动,科学,严谨,平实无华,明白晓畅,流畅自然 2.修辞手法 3.富有哲理性,科学权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