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xxx第一师范学院毕业论文(设计)题目顶岗实习生工作量与教学效能感的相关性研究以湖南第一师范学院为例学生姓名xxx学号xxxx指导教师xxx院部名称教育科学学院专业班级12心理学1班完成时间2016年5月xxx第一师范学院教务处制本科毕业论文(设计)顶岗实习生工作量与教学效能感的相关性研究学生姓名:xxx院部名称:教育科学学院专业名称:12心理学1班指导教师:xxx毕业论文(设计)作者声明1本人提交的毕业论文(设计)是本人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取得的成果。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的地方外,本文不包含其他人或其它机构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成果。对本文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与集体均已在文中明确标明。2
2、本人完全了解xx第一师范学院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院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本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本文被查阅、借阅或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同意xx第一师范学院可以采用影印、打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文,可以用不同方式在不同媒体上发表、传播本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3xx第一师范学院在组织专家对毕业论文(设计)进行复审时,如发现本文抄袭,一切后果均由本人承担,与学院和毕业论文指导教师无关。作者签名: 日期:二一 年 月 日摘 要 【目的】为了研究作为教师预备军的顶岗实习生实习期间工作量的现状和教学效能感现状及其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本研究以随机抽样的原则,采用问卷调
3、查法以湖南第一师范学校教育科学学院小学教育专业的顶岗实习生为对象来进行研究。通过不记名的方式共发放问卷200份,收回156份,其中有效问卷122份,回收率为78%。测验采用“教师工作量调查问卷”和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俞国良等人编制的“教师教学效能感量表”进行施测。对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6.0软件进行分析和处理。【结果】1.顶岗实习生工作量不能一概而论。顶岗实习生工作量总体适中,36.1的实习生认为工作量大,工作压力大。因自身工作性质,每个人对适度工作量的认识不一。 2.顶岗实习生教学效能感得分普遍较高,其中,一般教学效能感高于个人教学效能感。3.顶岗实习生教学效能感在学科、生源地上无显著差
4、异。个人教学效能感与总体教学效能感在是否班主任和学习成绩上差异显著。4.每天工作量(上课、备课、批改作业、课外辅导、集体备课、联系家长)集中在9小时左右的顶岗实习生教学效能感较高。5.每天备课时间与个人教学效能感呈显著正相关,每周联系家长或家访与个人教学效能感、总体教学效能感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6.每天备课时间、每周联系家长或家访时间对个人教学效能感有一定预测作用,每周联系家长或家访对总体教学效能感有一定预测作用。【结论】顶岗实习生工作量与教学效能感有一定相关性。每天备课时间、每周联系家长或家访时间对个人教学效能感有一定预测作用。关键词:顶岗实习生;工作量;教学效能感;相关性ABSTRACT
5、Objective In order to study the post teaching interns workload situation and teaching efficacy situation, as well a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Method In this study, with the principle of random sampling, using the questionnaire in Education Science Elementary Education of Hunan First Normal C
6、ollege post teaching intern as the object to study. It was distributed by anonymous way 200 questionnaires were sent out 156 copies, of which 122 valid questionnaires, the recovery rate was 78%. The test uses Teacher workload questionnaire and Yu Guoliang,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who compiled Tea
7、ching Efficacy Scale in Surveying. All data are used SPSS16.0 software for analysis and processing.Results1. Post teaching intern workload can not be generalized.Post teaching intern workload moderate overall, 36.1% of interns believed heavy workload and work pressure. 2. The post teaching intern te
8、aching efficacy scores were generally high, and the general teaching efficacy is higher than the personal teaching efficacy.3. The post teaching intern teaching efficacy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discipline and origin of student. Personal teaching efficacy and the overall teaching efficac
9、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on whether the teacher in charge and academic achievements.4. The daily workload concentrated in about 9 hours post teaching intern teaching efficacy higher. 5. The daily preparation time and personal teaching efficacy was a 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 weekly contact p
10、arents or family visitand personal teaching efficacy ,the overall teaching efficacy 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 6.The daily preparation,weekly contact parents or family visit to personal teaching efficacy has some predict, the weekly contact parents or family visit to overall teaching efficacy
11、 has some predict. ConclusionPost teaching intern workload and teaching efficacy has some relevance. The daily preparation,weekly contact parents or family visit time to personal teaching efficacy has some predict.Key words:post teaching interns; workload; teaching efficacy; correlationIV目 录摘 要IAbst
12、ractII第一章 前 言11.1 研究背景11.2 研究意义11.2.1 理论意义11.2. 实践意义21.3 研究假设2第二章 文献综述2 2.1 关于顶岗实习生的研究概述2 2.1 顶岗实习生工作量的现状研究概述3 2.2 顶岗实习生教学效能感的研究概述4 2.3 问题提出6第三章 研究方法6 3.1 研究对象6 3.2 研究工具17 3.3 数据处理方法8第四章 研究结果8 4.1 顶岗实习生工作量与教学效能感的现状8 4.1.1 顶岗实习生工作量的现状描述分析8 4.1.2 顶岗实习生教学效能感的现状描述分析11 4.2 顶岗实习生工作量及其教学效能感的关系12 4.2.1 每天工作
13、量与教学效能感关系12 4.2.2 每周工作量与教学效能感的关系13 4.2.3 工作量与教学效能感的相关关系14 4.2.4 工作量与教学效能感的回归分析14第五章 讨论15 5.1 顶岗实习生工作量的分析15 5.2 顶岗实习生教学效能感的分析16 5.3 顶岗实习生工作量与教学效能感的关系讨论16 5.4 对策与建议 17 第六章 结束语18 6.1 结论18 6.2 不足与展望19参考文献20附录21致谢25 毕业论文(设计) 顶岗实习生工作量与教学效能感的相关研究第一章 前 言1.1研究背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世界各国对人才的需求更为迫切。而作为人才的主要培养者教师,社会亦对其提出了
14、更高的要求,在“以分数论成败”的今天,学校和家长们仍然以是否能取得好的分数来评价教师。教师是面对学生的最直接的指导者,因而学校和社会将更多的责任交给了老师,教师的角色变得越发复杂和困难。同时,教师的日常工作量不仅是复杂的也是繁重的。因此,教师工作方面的问题日渐成为学者们关注研究的热点。通过查阅近年来文献研究发现,当今教师普遍感觉工作量多,压力较大。教师工作量过多会导致教师职业压力,教师职业倦怠感增强,进而影响教师的身心健康和教学效能感1。如今,在免费师范生政策的带动下,顶岗实习变得越来越普遍,逐渐成为了教育实习的主流模式。而顶岗实习学生作为教师队伍的预备军,他们在实习阶段对自我教学效能感的认识
15、以及由此而形成的教育态度,会直接关系到未来教师队伍的发展水平。因此,在本研究中,我将致力于对顶岗实习学生的工作量和教学效能感二者的特点及其关系的探讨,以期望研究结论能够为保障实习学生可以更好地融入教师职业提供指导,同时为提高其教育质量提供建议。本文中顶岗实习生仅限于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高招四年制免费师范生,即12级小学教育专业学生。1.2研究意义 1.2.1理论意义教学效能感的理论是本研究的重要理论基础。教学效能感最初来源于班杜拉(Bandura)的自我效能感(Selfefficacy)理论。教学效能感是“教师对自己能否胜任将来任务的主观判断与评估”,从其本质上来说,“它既是能力,也是
16、信念。”教学效能感的高低是影响教师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2。教学效能感分为一般教学效能感与个人教学效能感两个方面;一般教学效能感是指教师对教育在学生发展中的作用等问题的一般看法与判断,即教师是否相信教育能够克服社会、家庭及学生本身素质对学生的消极影响,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个人教学效能感指教师是否认为自己能够有效地指导学生,相信自己具有教好学生的能力。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化发展,教学效能感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在以往的研究中更多关注的是在职教师,然后探讨其教学效能感的影响因素,并给以切实的改进措施。然而,作为教师后备军的顶岗实习生却被忽视了,他们如何认识教学效能感,有哪些因素影响他们教学效能感的提高
17、?师范院校是如何采取措施来帮助这些顶岗实习生理解和提高他们的教学效能感?这些都是前人研究的薄弱之处。1.2.2实践意义(1)通过对顶岗实习生教学效能感的研究,分析当今顶岗实习生的教学效能感状况,分析该现状的原因,对提高顶岗实习生效能感提出合理建议,同时增加其对教师职业的认同感与幸福感,有利于今后教学素质的提高。(2)通过提出提高教师效能感的建议,对于改进顶岗实习生工作、使顶岗实习生更加以积极主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而教学,对学生的发展有重要影响。(3)通过对顶岗实习生效能感和教学工作量的相关性分析,找出其联系,为学校管理者提供一定的依据通过确定合理的工作量提升实习生的教学效能感,从而使实习生对自身
18、的工作量有个正确的看法,促进其积极主动的工作。1.3 研究假设 基于相关文献分析,提出以下假设:(1) 顶岗实习生工作量与教学效能感之间存在显著相关。(2)工作量适度,顶岗实习生教学效能感较强。第二章 文献综述2.1 关于顶岗实习生的研究概述“顶岗实习”是目前我国高等师范院校正在探索和发展的一种新的教师教育实践模式。这种模式不仅有利于农村地区教师的继续发展,也给师范生提供了提升专业素养的发展机会3。而顶岗实习生作为在职教师预备军,也受到国家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顶岗实习生与在职教师的不同之处主要在于,教学经验的多少,有无编制,是否为学校正式教师(人事局和教育局有备案的学校正式老师),文中教师均
19、指在职教师。关于顶岗实习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顶岗实习对师范生专业素质发展的影响方面,涉及这方面的文章颇多,均指出顶岗实习为师范生提供了充裕的实习机会,使学生具有更多的从教责任感,这对师范生专业素质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4 。通过对顶岗实习相关文章的分析发现,涉及到顶岗实习的研究越来越多,研究的领域也越来越广。这其中有关于顶岗实习维权文章的研究( 杜一鸣,2011; 李志凡,2013) ;还有在对顶岗实习模式本身的特点、优缺点的描述研究( 薛文飞,2011) ;还有近几年比较少的关于顶岗实习的意义、存在问题及对策这方面的文章等等。但这些大多都是关于高职院校的学生顶岗实习相关方面的研究,关于高等
20、院校顶岗实习生的研究很少,且涉及的具体学科的顶岗实习研究也很少,例如: 与英语学科相结合的顶岗实习5。而且,其中很多文章发表的刊物都不是特别的权威,还可以进行更加深入的探索研究。2.2 顶岗实习生工作量的研究概述工作量是指分配给雇员的多少工作或工作时间,本文中是仅指教师工作量和顶岗实习生工作量。(一)关于高等学校教师工作量的研究由前人相关研究可知,在关于教师工作量的现状研究中,很多是针对高校教师工作量的研究,可能是因为公布了高等学校教师工作量相关文件。1981年公布的高等学校教师工作量试行办法中明确规定了教师工作量包括:教学工作量(含教学法研究工作量)科学研究工作量、实验室建设工作量等。肖鸿曦
21、(1987)认为有了教师工作量的规定教师就有了劳动指标,可以对自己的劳动、学习、娱乐和休息作出合理安排,从而更好地发挥劳动积极性6。但白林(2004)和张爱中(2011)认为教师工作量考核存在着考核制度不够健全、考核标准不够科学、考核指标体系滞后等问题。同时,学者们对高校教师工作量制度也提出了一些有效性建议。霍天强(2010)认为,结合我国高校的实际情况,按照教师工作的性质,将教师工作量分为教学工作量、科研工作量(含教学研究)、社会服务工作量和管理工作量等四部分比较适合7。刘国华(2011)则提出要平衡教师教学与科研之间的关系,要鼓励教师开新课和新开课,科学合理地量化教师的工作8等等。(二)
22、关于中小学教师工作量的研究1.研究方法我国对中小学教师的工作量研究大多釆用调查研究的方式。主要集中在教师现状调查、生活状态调查以及工作量的调查研究等方面。李杰江、胡少伟(2001)认为大多数教师的备课时间较少。事实上,教师用于教学的时间有限,却又要兼负大量的行政工作。这造成了世界各地不少教师工作量越来越大,教师的工作压力也越来越沉重。在我国中小学教师的工作时间已经远超过了国家法定工作时间,教师的工作量大已经成为了普遍事实。2.教师工作时间的现状研究在国外,有研究者指出,初中教师每年在校工作时间受“工作时间”界定的影响较大。欧洲国家对工作时间的界定可分为两类,第一类是:教师每年在校工作时间包括教
23、师课堂教学时间和课间时间。教师每年在校工作时间最短的是法国,有540个小时;最长的是保加利亚,有1080个小时。第二类是:教师每年在校工作时间是有具体规定的,多数国家教师每年的规定的工作时间有1000个小时以上。工作时间最短的是马耳他,有963个小时,最长的是葡萄牙,有1603个小时。并且近年来,欧洲许多国家初中教师的工作量出现了上升趋势9。在国内,研究者得出当前我国教师工作时间现状是:1989年,吉林省浑江市教育科研所调查实践证明:小学教师最辛苦,“八小时之内”不停歇,“八小时之外”不得闲。杜文平(2006)研究表明新课程改革使小学教师比中学教师工作负担更重。赵志纯,吕筠(2007)认为教师
24、的职业内在动机越高其投入的工作量也相对越大。农村小学教师周课时量显著高于初中和高中教师。杨坤据(2010)对于公办小学班主任的研究显示,公办小学班主任繁琐的事务太多,太杂,心理压力大,心理焦虑严重。希望能统筹安排,科学分配教学事务,让班主任有更多的时间钻研自己的专业。3.教师工作量大的原因研究杨和稳、周本圣(2010)认为中小学教师工作量大的原因,既有国家政策与制度、课程设置上的问题,也有学校管理、教师自身能力等方面的问题,这些因素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吉林省浑江市教育科研所研究结果建议:确立教师工作量的标准要从工作时间和教育质量两方面考虑。(三)顶岗实习生工作量的研究目前,国内外对于工作量
25、的研究都是针对在职教师的工作量进行研究,而顶岗实习生工作量方面仍缺少相关的研究。顶岗实习生工作量与在职教师工作量的比较,顶岗实习生工作量的现状都是值得进一步研究的。2.3 顶岗实习生教学效能感的研究概述教学效能感是指教师对自己能否胜任将来任务的主观判断与评估,教学效能感分为一般教学效能感与个人教学效能感两个方面。一般教学效能感是指教师对教与学的关系和对教育在学生发展中的作用等问题的一般看法与判断,个人教学效能感是指教师对自己教学效果的认识和评价1 。(一) 教学效能感的结构研究俞国良,辛涛(1995)参考 Gibson 编制的教师效能量表和 Ashton 等编制的 个人教学效能量表及相关资料,
26、自编教师教学效能量表,通过对教师教学效能感的心理结构考察,所得的结论与班杜拉的自我效能理论和Ashton的教师教学效能感模型相一致,教师教学效能感包括一般教学效能感和个人教学效能感两个维度10。(二) 教学效能感的意义研究最早对教师教学效能感进行研究的是Arraor和Berman,他们在“教师教学效果评估研究”课题中的研究表明,教师教学效能感是学生学习成绩好坏的重要预测变量。阿希顿、韦伯的研究表明:教学效能感水平低的教师一般是倾向于定向控制,他们经常采用粗暴的惩罚性的管理策略来控制学生的行为。效能感水平高的教师,他们并不试图控制学生的行为,他们只为学生提供行为信息,并鼓励学生自我约束、自我建构
27、。林崇德,申继亮(1996)研究表明,教学效能感是教师教育观念的核心成分,从一个角度反映了教师素质的高低11。杨敏生(2009)认为,对教师效能感进行研究有助于提高教师的素质和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同时对教师培训、教育教学方面和人类文明发展与进步均具有重要意义。(三) 影响教学效能感的因素研究辛涛等人(1996)的研究表明,教师的教学效能感通过影响教师行为进而对学生自我效能及学习能力与成绩起作用。影响教师教学效能感的因素一般可分为外部环境因素和教师自身因素。外部因素包括社会氛围、学校为教师发展所提供的条件、教师人际关系等,教师自身因素包括价值观及自我概念等。辛涛等人(1994)的研究表明,工作发展
28、的条件和学校的客观条件对一般教学效能感具有明显影响;工作发展的条件、学校风气和师生关系对教师的个人教学效能感具有明显的影响。对教师教学效能感产生影响的外部环境因素主要有社会大环境、学校周围的环境,以及学校中的某些因素,如教师的教育观念科学与否、学校中的人际关系状况等等。(四) 教学效能感的提高途径 从我国当前新课改的要求出发, 郭媛(2007)提出可以通过干预效能信息来提高教师的教学效能感。如立足于课改,鼓励教师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立足校本,创设多种活动方式;立足管理,优化学校环境氛围;立足科研,提高教师学术水平和研究能力;立足自身,进行恰当的教学效果归因等等。(五)
29、顶岗实习生教学效能感的研究目前,关于顶岗实习生教学效能感方面的研究相对来说就比较少了,解慧霄(2015)研究表明,顶岗实习学生教学效能感之间的个体差异并不大。总的来说顶岗实习生学生教学效能感的得分水平普遍较高12。原因是教师专业发展为核心的师范教育在无形中增强了教师的教育教学信念,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认识到教育在改变学生以及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不容小觑。这也是目前我国教师,甚至是顶岗实习学生教学效能感总体水平普遍较高的原因之一。2.4 问题提出目前,关于教师工作量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高校教师,只有少数研究中小学教师群体。国内外对于教学效能感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教师教学效能感的结构、意义、影响因素和
30、提高途径等方面。而关于顶岗实习生工作量与教学效能感两者相关的研究,目前通过查阅了相关文献发现此类研究相对缺乏。通过对顶岗实习相关文章的分析,可以总结出涉及顶岗实习的文章越来越多,研究的领域也越发广泛。这些文章大多都是高职院校学生顶岗实习方面的研究,关于高等院校顶岗实习的研究很少,而且很多相关方面的文章发表的刊物不是特别的权威,还可以进行更有深度的研究。顶岗实习符合时代的需求,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它的研究领域很广泛,需要更多的学者更深层次的研究和探索。由此,本研究立足于教师预备军顶岗实习生,从实践出发,对顶岗实习生工作量做调查研究,丰富了不同工作种类工作量方面的研究。同时将工作量与其教学效能做相关
31、性分析,找出其联系,为合理确定顶岗实习生工作量提供理论参考,同时为提高顶岗实习生教学效能感提出建议。第三章 研究方法3.1 研究对象本研究以随机抽样的原则,采用问卷调查法,以湖南第一师范学校教育科学学院小学教育专业的顶岗实习生为对象来进行研究。通过不记名的方式共发放纸质问卷和电子问卷200份,收回156份,其中有效问卷122份,回收率为78%。根据被试样本的特征将其分别依性别、学科、学习成绩、家庭来源、所教年级、是否班主任等项目,将其统计结果分析如下表所示:(见表3-1)表3-1 被试样本的统计学特征(N=122)被试特征水平人数百分比()性别男女31192.597.5学科文科理科626050
32、.845.9学习成绩优秀良好中等及以下21604117.249.233.6生源地城市乡村28942377是否班主任是否279522.177.9班级个数1个2个3个4个4个以上434315111035.235.212.39.08.2所教年级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四年级五年级六年级七年级八年级331419211541062711.515.617.212.33.38.24.9平均班额30名以下30-40名40-50名50-60名60名以上6151323654.912.310.718.953.3由表可见,此次122个研究对象中,男女比例严重失调,文理科生比例相近,在校成绩良好与中等的比例较大,分别为49.
33、2和32.8,农村来源占绝大多数,其中担任班主任的只有22.1,大部分实习生所教班级为1或2个,其中担任1-5年级教学的为大多数,少数担任6-8年级的教学,这可能与高年级教学任务繁重顶岗实习生难以驾驭有关,另外大部分教学班级中班额超过50名,超过国家标准中小学校设计规范(GB50099-2011)中小学不超过45名,中学不超过50名的规定。3.2 研究工具 本测验采用“教师工作量调查问卷”(主要包括教师基本信息、教学工作和主观题)、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俞国良等人编制的“教师教学效能感量表”进行施测。对所得数据均采用SPSS16.0软件进行分析和处理。1.教师工作量研究工具笔者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
34、料,参考相关调查问卷,结合小学教师工作的实际情况制定出问卷,然后由指导老师提出修改意见,形成“教师工作量调查问卷”。问卷主要包括了基本信息、日工作量、周工作量、对工作量的主观认识几个方面。2.教学效能感量表研究工具“教学效能感量表”采用俞国良等人改编过的量表,该量表共27道题目,其中1-17题反映个人教学效能感维度,18-27题是反映一般教学效能感维度,两者题目合成为总的教学效能感量表。量表的六个选项由“完全不赞成”、“基本不赞成”、“有点不赞成”、“有点赞成”、“基本赞成”、“完全赞成”构成,依次记为1-6分,否定陈述进行反序计分。各项目得分之和的平均分反映教学效能感水平,得分越高,说明教师
35、教学效能感越高。实践表明,该量表在我国教师和大学生中使用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根据俞国良、辛涛、申继亮的教师教学效能感:结构与影响因素的研究研究得知一般教学效能分量表、个人教学效能分量表和总量表的分半信度依次为0.85、0.86、0.84。上述信度数据表明该测量工具具有较高的内部一致性,可靠性较高。量表效标关联效度系数为0.51(P0.001)。该量表各项指标基本符合心理测量学的要求,可以作为评估中小学教师教学效能感的工具。3.3 数据处理方法所有的问卷数据用 Excel 2003 对数据进行统计,呈现出一师范顶岗实习生教学效能感与工作量现状,并发现问题。收集的数据釆用SPSS16.0软件进行
36、数据的录入与统计分析,主要运用描述性统计、相关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回归分析等统计方法,分析顶岗实习生工作量与教学效能感的现状以及两者之间的相关性。 第四章 研究结果4.1 顶岗实习生工作量与教学效能感的现状4.1.1顶岗实习生工作量的现状描述分析1.顶岗实习生每天工作量描述及分析表4-1 顶岗实习生每日工作量(N=122)项目频率百分比()日均在校时长8小时以下8-9小时9-10小时10-11小时11小时以上合计273316123412222.127.013.19.827.9100每日备课时间1小时以下1-1.5小时1.5-2小时2小时以上合计1434423212211.527.934.42
37、6.2100每日批改作业时间1小时以下1-1.5小时1.5-2小时2小时以上合计2133353312217.227.028.727.0100每日课外辅导时间1小时以下1-1.5小时1.5-2小时2小时以上合计494125712240.233.620.55.7100 由于数据较特殊,均值难以计算,这里用中数表示各项维度的集中趋势。由上表可知,顶岗实习生日均在校时间集中在9-10小时之间,超过了国家劳动法规定的8小时工作制。另外每日备课、批改作业、课外辅导时间分别集中在1.5-2小时、1.5-2小时和1-1.5小时之间,根据以上数据可以粗略进行计算,顶岗实习生每天花在备课、批改作业及课外辅导上的时
38、间大约在4-5.5小时之间。2.顶岗实习生周工作量描述及分析表4-2 顶岗实习生每周工作量项目频率百分比()每周授课课时数8课时及以下8-10课时10-12课时12-14课时14-16课时16-18课时18-20课时20课时以上合计1392323231451212210.77.418.918.918.911.54.19.8100.0每周集体备课时间无1小时以下1-2小时2-3小时3-4小时4小时以上合计51223373612241.818.027.05.72.54.9100.0每周联系家长或家访时间无1小时以下1-2小时2-3小时3-4小时4小时以上合计48441943412239.336.1
39、15.63.32.53.3100.0 如上表所示,顶岗实习生每周授课时数集中在12-16课时之间,平均每天要上2.4-3.2课时;另外,每周用于集体备课和联系家长或家访的时间都比较少,都集中在1小时以下。3.顶岗实习生对其工作量的认知表4-3 顶岗实习生对工作量的感受认知内容具体感受百分比()本人对工作量的感受累、工作量太大、工作压力重工作量还可以,能接受工作量适中工作量少36.155.77.40.8上级对工作量的认识不清楚满意工作量合适上级有认识到辛苦,但是没有办法,都要布置任务17.224.625.432.8 由表4-3可知,55.7%人感到工作量还可以,能接受,其次有36.1%的人感到累
40、、工作量大、压力重,只有少部分人认为工作量适中及偏少;对于“上级对工作量的认识”是指顶岗实习生的上级或领导对该实习生工作量的看法,是顶岗实习生从自我角度进行描述的,从描述中可以看出,将近一半的上级认为工作量合适,对这种工作量满意,其次是32.8%的上级有认识到辛苦,可是没有办法,因为是上上级布置的,每级都要布置任务,只能表示理解,无法解决;只有17.2的人认为上级不清楚自己的工作量状况,这说明他们与上级之间沟通较少,互相不够理解。 4.1.2 顶岗实习生教学效能感的现状描述分析1.全体顶岗实习生教学效能感描述及分析表4-4 教学效能感现状描述(N=122)项目最小值最大值均值SD总体教学效能感
41、2.335.863.950.53个人教学效能感1.296.003.920.63一般教学效能感2.305.874.010.72如表4-4所示,顶岗实习学生总体教学效能感及其两个维度的平均得分都在中等水平以上,其中一般教学效能感的得分最高,个人教学效能感的得分最低。从标准差来看,标准差最小的是总体教学效能感,其次是个人教学效能感。总体教学效能感及其两个维度之间离散程度不大,表明本样本中顶岗实习生之间个体差异不大。2. 顶岗实习生个人特征与教学效能感的描述及分析 由于男女比例差异悬殊,这里不做相关比较及描述。为考察教学效能感与顶岗实习生个人特征是否存在显著差异,对学科、生源地、是否班主任进行独立样本
42、T检验,对学习成绩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如下表所示:表4-5 学科与顶岗实习生教学效能感的差异性分析(MSD)项目文科(n=62)理科(n=60)tP个人教学效能感3.850.693.990.55-1.278.204一般教学效能感3.960.694.050.75-0.681.497总体教学效能感3.890.564.020.50-1.286.201表4-6 生源地与顶岗实习生教学效能感的差异性分析(MSD)项目城市(n=27)农村(n=95)tP个人教学效能感3.920.763.920.59-0.0030.99一般教学效能感3.950.804.030.70-0.5170.61总体教学效能感3.
43、930.573.960.53-0.2590.80由表4-5、表4-6可知,理科生在教学效能感各维度上均高于文科生;生源地在个人教学效能感上得分差不多,在一般教学效能感和总体教学效能感上,农村来源的顶岗实习生高于城市来源的顶岗实习生。顶岗实习生所学学科与其生源地在教学效能感各维度上都没有显著性差异。表4-7 是否为班主任与顶岗实习生教学效能感的差异性分析(MSD)项目是(n=27)否(n=95)tP个人教学效能感4.210.703.840.592.805*.139一般教学效能感4.190.823.960.681.489.005总体教学效能感4.200.643.880.482.833*.006注:
44、*P0.01,*P0.05表4-8 学习成绩与教学效能感的差异性分析(MSD)项目优秀(n=21)良好(n=60)中等及以下(n=41)FP个人教学效能感3.890.594.050.723.740.453.254*.042一般教学效能感3.920.784.100.763.920.62.894.412总体教学效能感3.900.574.070.603.810.363.197*.044注:*P0.01,*P0.05表4-7、表4-8可以看出,担任班主任的实习生在教学效能感各维度都高于没有担任班主任的实习生。担任班主任的实习生在总体教学效能感和个人教学效能感上,均显著高于没有担任班主任的实习生(P0.05),在一般教学效能感上,两者虽有差异,但并不显著;成绩良好的顶岗实习生在个人教学效能感和总体教学效能感维度上的得分都显著高于成绩优秀的顶岗实习生(P0.05),在一般效能感维度上虽有差异但不显著。4.2 顶岗实习生工作量与教学效能感的关系4.2.1 每天工作量与教学效能感的关系表4-9 每天备课时间与教学效能感的差异性分析(MSD)项目个人教学效能感一般教学效能感总体教学效能感每天备课时间1小时以下1-1.5小时1.5-2小时2小时以上3.7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