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北江滨慢道系统一期工程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上传人:可**** 文档编号:2109212 上传时间:2024-05-16 格式:DOC 页数:45 大小:63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江滨慢道系统一期工程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北江滨慢道系统一期工程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目录 第一章 总 论 3 第一节 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 3 第二节 可行性研究的依据 3 第三节 可行性研究范围 4 第四节 研究工作概况 4 第五节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5 第六节 可行性研究结论 6 第二章 项目提出的背景及建设的必要性 8 第一节 项目提出的背景 8 第二节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9 第三章 建设条件及建设地址 11 第一节 建设条件 11 第二节 用地面积的确定 14 第三节 场址选择 14 第四章 建设规模和建设内容 16 第一节 规划建设的指导思想和目标 16 第二节 建设规模及主要内容 17 第五章 规划布局与方案 18 第一节 规划设计方案 18 第二节 设计方案 25 第六章 环保与节能 33 第一节 环境质量、排放、标准 33 第二节 环境保护 34 第七章 建设项目招标方案 38 第八章 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39 第一节 估算依据及编制说明 39 第二节 投资估算 41 第三节 资金筹措 42 第一章 总 论 第一节 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 一、项目名称 ××北江滨慢道系统一期 二、项目承办单位 ××县城市建设投资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三、项目建设地点 ××县北江滨路莲湖公园 四、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 中国华西工程设计建设有限公司 第二节 可行性研究的依据 编制本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主要依据包括: 一、国家和福建省及福州市有关法律、法规及政策、规划、条例等。 二、国家计委《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 三、现行行业规划技术标准。 四、现行有关技术规范、标准及规定。 五、建设单位提供的有关基础资料。 第三节 可行性研究范围 可行性研究的根本目的是实现项目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减少或避免投资决策的失误,提高项目开发建设的社会和环境效益。 可行性研究的主要内容: (1)项目提出的背景及建设的必要性 (2)建设地点和建设条件 (3)建设规模和建设内容 (4)规划设计方案 (5)环境保护和节能 (6)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二、研究工作的重点 1、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2、建设规模与主要建设内容的确定; 3、规划设计方案; 4、场址选择与配套建设条件; 5、环境保护、节能等工程方案; 6、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第四节 研究工作概况 我院接受××县城市建设投资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关于编制××北江滨慢道系统一期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委托后,立即组织专业人员进行项目可行性研究的调研工作。在全面了解××县总体规划及莲湖公园规划方案等前期工作的基础上,与有关领导和技术人员进行详细磋商,同时对研究的主要原则进行了讨论,在了解和掌握大量基础资料后,对项目的可行性展开了全面研究。研究报告初稿完成后,征求有关部门、领导和专家的意见,经院审核后,完成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工作。 第五节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本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见下表: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项目 数量 单价(元) 合计(万元) 备注 道路 1.8m汀石步道 1100mx1.8 180 35.64 2.5m透水砖步道 200mx2.5 200 10 2.5m上堤台阶 100mx2.5 220 5.5 场地 花岗岩铺装 1300平方米 200 26 建筑 休息廊架 30 12 绿化 场地周边 20000 150 300 广场以及道路两侧 现状改造 10000 120 120 给排水 30 电气系统 25 土方工程 80 设计监理费 35.86 不可预见 20 合计 700 第六节 可行性研究结论 近几年来,××县采取了有力的措施,大力推进城区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城市功能,取得了显著成效,城市建设水平上了一个新台阶。目前,××城市建成区建设用地规模为16平方公里,建成区人口规模达19万人。规划建设北江滨路莲湖公园是××县政府批准并作为敖江镇"十二五"规划的重大建设项目之一,是拉开城区布局框架的重要项目,也是城区19万市民群众的热切期盼和强烈愿望。建设北江滨路莲湖公园对于做大做强做美城区,完善城市综合服务功能,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拉动区域经济发展,推进建设经济强县、文化名县、组群结构福州大城市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北江滨慢道系统一期项目是北江滨路莲湖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该项目的建设将有效的改善城市环境,带动区域发展,很好的提升地块价值,又可为市民提供舒适、生态的户外环境,满足市民休闲、运动、娱乐、集会的需求。 2006年福州市明确 “一城两翼”城市发展战略格局,其中××作为北翼正式纳入福州市发展战略层面,这将极大促进××城市的发展。××近几年的发展很快,现中心城区周边发展的空间已经十分有限,最新的规划重点考虑可门港与中心城区之间的关系,考虑中心城区作为可门港的后方基地,城市空间有较大的拓展,同时注重生态环境、耕地保护、公共绿地,依据××城市规划建设新的目标定位,该方案符合城市总体规划中注重生态环境规划、注重公共绿地的规划原则,切实可行。 本项目投资总额700万元。 项目所需建设资金700万元,部分财政拨款部分自筹。 本项目计划2008年10月开工建设,建设工期约为1年。 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地方区域性经济发展规划,适合当地经济发展需要,符合福州市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规划的要求,符合××县城市总体规划,是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七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积极应对国内外复杂的经济形势,主动融入福州大都市区建设,围绕“构建三城三基地、争创十佳十强县”的战略部署的重要举措之一。项目建成后,将为××广大人民群众开创一个生活、学习、娱乐休闲的优美环境和场所,这对于促进人们倡导文明、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和促进经济建设、构筑和谐社会,加快组群结构大城市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其社会效益环境效益是十分显著的。因此,本项目的建设是十分必要的、可行的。 第二章 项目提出的背景及建设的必要性 第一节 项目提出的背景 ××县地处福建省东南沿海、闽江口北岸,东与台湾、马祖列岛一衣带水,西傍省会福州,南扼闽江入海口,北控闽浙通道,区位条件十分突出。××历史悠久,早在5000年前古闽越先民即在此拓土生息,于晋太康三年(公元282年)建县,距今有1720多年历史,为福建最早设置的5个县份之一,始称“温麻县”,唐武德六年(公元623年)改称××。因县域形似展翅凤凰得名“凤城”,雅称“闽都金凤”,寓意吉祥。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四季温和,物产丰饶,素有“鱼米之乡”的美称。如今,××全县总面积4280平方公里,其中海域面积3112平方公里、陆域面积1168平方公里(包括待统一的马祖列岛),辖22个乡镇270个村居,人口约62万。境内有“三湾(罗源湾、黄岐湾、定海湾)、三口(可门口、闽江口、敖江口)、五条通道(沈海高速公路、 104 国道、建设中的温福铁路、福州环城高速公路和201 省道、)”,发展条件十分优越。 区位优势 ××是国务院首批沿海开放县份之一,地处海峡西岸经济区前沿,省会城市“半小时经济圈”内,是福建省乃至东南沿海的一个大通道。与台湾、马祖列岛一衣带水,最近处仅距马祖列岛8千米,黄岐半岛设有台轮停泊点和对台贸易点,是未来海峡两岸实现“三通”的先行区。××交通便捷,104国道、201省道和建设中的温福铁路贯穿全境,沈海高速公路和建设中的福州绕城高速公路在县内设有多个互通口,以港口、铁路、高速公路、快速干道为主体的快捷、高效、安全的综合交通体系正在成形。目前到福州国际机场仅30多分钟车程,距马尾港29公里、可门港25公里,距长江三角洲5个小时车程,距珠江三角洲7个小时车程。 港口码头资源 ××县兼得河口港与海港之利,目前可重点开发利用的有闽江口的粗芦岛河口港和可门深水海港。粗芦岛位于闽江口南岸入海处,可利用岸线6公里,规划布置第三代集装箱泊位9个、5万吨级散杂货泊位4个,是福州马尾港向闽江口拓展的理想选择地。位于罗源湾南岸的可门港,拥有180平方公里的广阔水域,纵深达25公里。岸线顺直且深水区靠近岸边,可供开发建设的岸线长约30公里,10米以上天然深水岸线约11公里,可以建设1~30万吨级的集装箱、煤炭、油品、矿石及其他通用深水泊位码头39个,被港口专家视为少有的黄金岸线。其后方4万亩多的大官坂垦区及广阔的马透平原具备承接石油、化工、钢铁、电力等大型临海工业和物流企业的天然优势,是福建省未来发展大型临港工业的首选地。目前,先期落地的中国华电可门火电厂5万吨煤码头和1万吨重件码头已经建投运,另外华电储运等7个5万吨以上码头陆续开工建设。 全国水产大县 ××境内有“三湾(罗源湾、黄岐湾、定海湾)三口(可门口、闽江口、敖江口),海域面积3112平方公里,是陆地面积的2.7倍,海岸线长209公里,20米等深线以内浅海面积100.9万亩,拥有得天独厚的水产资源,常见的海产品达150多种,海洋捕捞、养殖和加工业、运输业蓬勃发展。2009年全县水产品产量64.0万吨,水产总量连续二十多年名列全省第一、全国县级第二。 旅游资源 境内山、海、岛、江等资源兼俱,加之1720多年的建县历史,流传下丰富的文化遗产、名胜古迹。目前,全县拥有7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闽江口“五虎守门”和“双龟锁口”、定海湾古沉船遗址、含光塔、长门古炮台以及林森藏骨塔等名胜古迹名闻遐迩,黄岐半岛战备时期遗留下的众多军事设施神秘撩人,青芝百洞山是省级著名风景名胜区。目前已开辟闽江口风景名胜、贵安温泉生态游、黄岐半岛滨海战地风光旅游等三条旅游线。地热资源充裕,县内潘渡贵安村和敖江岱云村都蕴藏着温泉资源,特别是贵安温泉日合理开采量可达10000立方米,水温高达82度,开发温泉旅游前景远大。目前,温泉已引入县城寻常百姓家,使××成为福建省第二个温泉城。贵安温泉旅游开发区正在积极建设,依托全省唯一的温泉高尔夫球场和西溪森林公园,建设融保健、娱乐、休闲、旅游、商务为一体的海峡西岸园林式温泉渡假区,打造出福建省旅游业发展的一个新的高端品牌。 侨台人文优势 ××近台邻马,黄岐半岛与马祖最近处仅8000米。马祖列岛历史上隶属我县管辖,目前台湾在马祖岛设有“××县政府”。两岸渔民世代在同一海域生产作业,地缘相邻、血缘相亲、习俗相同、文化相通,民间往来日益频繁。我县黄岐和琯头均设有台轮停泊点和对台贸易点,对台小额贸易特别是独有的“马祖贩”贸易十分活跃。××还是著名侨乡,据最新侨情统计,全县旅居海外的华侨华人、港澳人士共33万多人,分布在59个国家和地区,近年来全年海外侨汇都在3亿美元以上。××在外创业能人众多,在建筑地产、文化娱乐、水产加工、物流运输等行业闯出了天地,涌现了一批在全国都有影响的商界精英,集聚了××人雄厚的民间资本。。 建筑之乡 我县现有建筑施工总承包企业16家, 其中总承包企业一级1家、二级9家、三级5家,二级专业承包企业1家。全县从事建筑业人数达6万多人,建筑界能人辈出,建筑业年产值已超过30亿元,是福建省“建筑之乡”。 经过改革开放二十多年的发展,××各种优势逐渐得以发挥,工业经济快速发展,港口开发扎实推进,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升,经济社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1999年至今,多次荣获“全省经济综合实力十强县”、“全省经济发展十佳县”称号,并先后跻身全国体育先进县、全国文化先进县行列。特别是近年来,我县紧紧抓住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有利契机,主动融入省市发展大局,抢抓机遇,加快发展,大力实施“工业兴县、港口强县”战略,努力建设海峡西岸新兴港口城市。2010年,全县生产总值184亿元,比增14.1%;财政总收入15.14亿元,比增22.6%,其中地方财政收入9.8亿元,比增29.6%;全部工业总产值208.17亿元,比增30.2%,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产值193.66亿元,比增32.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36亿元,比增50.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202元,实际增长9.4%;农民人均纯收入7744元,实际增长8.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3.55亿元,比增20.3%。 ××,正以开放的胸襟、拼搏的精神、政通人和的环境,喷发着勃勃生机,朝着建设海峡西岸新兴港口城市的目标阔步前进。 为了实施××县委、县政府提出的“构建三城三基地、争创十佳十强县”的城市发展战略,加快城市的发展,同时也为搭建敖江镇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平台,经××县政府批准,敖江镇政府按照××县城市建设规划的总体要求,论证了北江滨路莲湖公园开发建设项目,并作为敖江镇“十二五”规划的重大建设项目之一,××北江滨慢道系统一期为北江滨路莲湖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二节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一、是促进当地经济和社会事业更好更快发展的需要 江北江滨慢道系统一期的建设落实,可有效改善中心城区的城市环境,带动区域发展,极大地提升周围的地块价值。 二、是落实××城市发展规划、增强城市综合服务功能的需要。 依据××县总体规划,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改善城市面貌,注重注重生态环境、公共绿地,美化人民生活,为市民提高生活质量提供优美环境。江北江滨慢道系统一期位于敖江镇北江滨中部,该项目的建设,符合××县的总体规划,是敖江镇规划有效组成部分,可为××县民,特别是敖江镇市民提供舒适、生态的户外环境,满足市民休闲、运动、娱乐、集会等需求。 三、是××城区开发建设的要求 ××城市建成区建设用地规模为16平方公里,建成区人口规模达19万人。长期以来中心城区除了玉泉公园,公共绿地面积太少,尤其缺乏江滨湿地公园。为了改变这种局面,××迫切需要建设自己的环境优美、基础设施良好的新城区。 四、是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强烈愿望、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1、加快文化休闲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城乡文化统筹协调发展,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近几年来,××县在进位争先建强县征程上阔步前进,经济快速健康发展,城乡面貌发生深刻变化,综合实力实现了大的飞跃。但全市的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城区缺乏与经济发展水平相匹配的文化体育等公益活动场所。 2、加快文化休闲基础设施建设,是构建富强和谐社会的现实需要。良好的文化基础设施,是构成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要素之一。在××,不仅要靠经济强县,也要靠文化立县,因此,应加快文化休闲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群众性文体活动,文化的统筹协调发展。 3、加快文化休闲基础设施建设,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强烈愿望。建设好文化基础设施,让发展成果惠及人民群众,是以人为本执政理念的具体体现,也是加强××县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 项目建成后,将为××广大人民群众开创一个参与文化学习、体育锻炼、娱乐休闲的优美环境和场所,这对于促进人们倡导文明、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和促进×ד三个文明”建设、构筑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其社会效益是十分显著的。 第三章 建设条件及建设地址 第一节 建设条件 一、地形地貌 ××县主体地貌由两组并列的山岭组成,一列形成火山岩、花岗岩的中、低山高丘地貌,另一列形成火山岩低山、高丘地貌,还有形成以花岗岩为主的黄岐半岛高丘地貌。地貌类型复杂多样,山丘多,平原少;并行岭谷排列明显,切割深,水系发育良好;东南山岭走向基本与海岸线平行,形成众多的港湾、岛屿;海域面积宽阔,潮间带发育良好。县内河谷平原和冲洪积平原均由流水搬运的松散物质在河流宽谷地带堆积而成,多呈带状或椭圆形展布,与河流方向平行,并向河流和河床倾斜。 二、气候条件 ××地区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温暖潮湿,雨量充沛,多年平均气温19.4℃,一月份平均气温11℃,7月份平均气温28.7℃,历年极端最高气温39.9℃,极端最低气温-2.0℃。平均雾日为22.4天,最高达70天,年日照时数在2000小时以上。每年4-9月为汛期,降水量可占全年的70~77%,闽江下游一带年平均降雨量约1200~1600毫米。常风向为东南风,频率约为15%,强风向为西北风,最大风速约为22m/s,台风的影响发生在5月中旬至11月中旬,台风平均每年2~4次,7月中旬至9月中旬为盛行期,受台风影响平均风速和极大风速均达约12级,风向东北。 三、水文地质条件 周边水系:敖江是福建省内第六大河流,也是县内最大的河流,上游发源于古田境内东北部。干流经过县内小沧、潘渡、敖江、凤城、浦口、东岱等6个乡镇,在百胜村流入东海,境内总长63公里,流域面积270.1平方公里。支流有牛溪、财溪两支,牛溪境内流程36公里,流域面积271.3平方公里,财溪总长16.6公里,流域面积44.5平方公里。 地层地质组成物质主要是沙、粗砂、砂砾及粘土等。有的残积物还保留原岩的结构形态,大部分土层较厚。县内海积平原地面平坦开阔,微向海倾斜。主要物质为青灰色淤泥或沙质淤泥。在靠近山丘边缘地带尚有陆地洪流带来的砂砾和就地堆积物。冲海积平原由海积淤泥、砂质粘土、细砂、砂砾、粘土等物质组成。 根据已有区域地质资料,场地及其邻近地区全新世以来末发现活动断裂构造带通过,场地构造稳定,对本工程的修建无不利影响,适宜建没本工程。各地层具体描述如下: ①植土:深灰色,湿,松散状态。以粘性土为主,含有有机质、植物根系等。属中-低液限粘质土,为潮湿-过湿士基。分布在表层,厚度约为0.5米。 ②杂填土:浅灰、灰黄、褐黄色,稍湿,松散-稍密状态。主要由粘性土网填,含少量石块、砂土、煤渣等,硬质物含量大于25%,属潮湿十基,为新近堆填层。分布舀:表层,厚度约为0.8-3.0米。 ③粘土:灰黄色,叮塑,湿-饱和状态。含铁锰结核,有光泽,无摇振反应,捻面光滑,干强度及韧性中等,有一定粘性,为CI(中液限粘质士),属潮湿土基。该层埋置深度0.7-3.0米及7米以卜,未揭穿。 ④淤泥:局部表现为淤泥质土。灰色-深灰色,饱和,流塑状态,局部夹薄层细砂。含腐植物,有腥臭味,摇振反应慢,有光泽,捻面光滑,干强度与韧性中等。部分道路钻孔未揭穿。该层厚度为3~12米,埋置深度为0.4-12.5米 ⑤卵石:局部表现为圆砾。灰白色,稍密-中密,饱和状态。卵石原岩主要为火山岩,一般粒径20-80Mmm,粒径≥20mm颗粒含量约68.3%。磨圆度较好,孔隙由砾砂、中粗砂、砂质粘土充填。该层厚度为3-4.5米,埋置深度为11-15米。 , ⑥砂土状强风化凝灰熔岩:灰黄、浅灰、褐红色,湿,硬,含石英砂颗粒、岩芯主要呈砂土状,岩性性主要为凝灰熔岩类岩石,风化强烈,岩石坚硬程度属软岩,岩体完整性程度属极破碎,岩体基本质量等级分类属V类。该层埋置深度4.2-10.2米,未揭穿。 ⑦碎块状强风化凝灰熔岩:灰黄、浅灰、褐红色,湿,硬。含石英砂颗粒,岩芯主要呈砂土状,岩性性主要为凝灰熔岩类岩石,风化强烈,岩石坚硬程度属软岩,岩体完整性程度属极破碎,岩体基本质量等级分类属VI类。该层埋置深度0.5-8.2米,末揭穿。 ⑧中-微风化凝灰熔岩:灰黄、浅灰、褐红色,湿,岩芯主要呈中短柱状,风化裂隙发育。岩芯采取率约80%,长度一般为15-80cm,岩性为凝灰熔岩。含中粒石英颗粒,岩石坚硬程度属较硬-坚硬岩,岩体完整性程度属较完整-较破碎,岩体裂隙一般,岩体基本质量等级分类褐II—llI谈。该层埋置深度3.2-11.0米,未揭穿。 水文地质组成 1、地表水 本测区沿线水系发育,河沟呈网格状分布,形态呈“U”型,流量受大气降水量和人工引水量控制,雨季常暴雨成灾。水量变化大,水位受降水量和人工抽排水量控制。 2、地下水 地下水的分布主要受岩性、构造、地貌和植被等因素的控制和影响,可分为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水、基岩风化层网状孔隙-裂隙水、基岩裂隙水三大类型。 ⑴、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水:分布于冲海积平原、沟谷阶地,含水层主要为第四系冲海积砂及砂砾碎石层,富水性较好,水量中等。主要接受大气降水入渗补给及河谷水、基岩风化孔隙-裂隙水的侧向补给,水位埋深一般1-3.0m,地下水水位标高与地形形态变化相关联,沟谷阶地多属潜水,冲海积平原多为承压水。水量中等,局部较贫乏。 ⑵、基岩风化层网状孔隙-裂隙水: 主要分布于丘陵及台地地貌区,赋存迳流于残坡积砂砾质粘性土及全-强风化岩网状孔隙、裂隙中,接受大气降水和第四系孔隙水和基岩裂隙水补给。富水性差,地下水位及涌水量受大气降水控制明显,季节性变化大,水位埋深一般1.0~4.5m,多为潜水,局部为微承压水。 ⑶、基岩裂隙水主要赋存于沿线基岩中的各种构造裂隙中,主要接受大气降水和上部含水层渗透的补给,大多数路段构造裂隙富水性差,水量贫乏。 ⑷、地下水的补给、迳流及排泄 沿线地下水的补、迳、排条件主要受本区的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影响。剥蚀丘陵区、残坡积台地,植被发育,坡度较陡,顺坡流失快,排泄条件好,多以渗流形式向低凹处及侧向排泄补给沟谷、或以泉的形式排泄。降雨是丘陵区地下水的主要补给来源,地下水动态受降水影响较为明显。 冲海积平原、河谷阶地,地形较低洼、平坦,地下水的主要补给来源为大气降水的垂向补给,其次为丘陵和台地基岩裂隙水、风化网状孔隙裂隙水和地表水体的侧向补给。地下水迳流途径长,且缓慢,一般向低凹处及河谷方向排泄。地下水动态较稳定,受季节性影响较小。 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福建省区划一览表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本工程50年超越概率10%的一般场地地表水平峰值加速度为0.10g,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反应谱特征周期全线位于0.45s,近期未发生过较大地震,为相对稳定区。测区历史上没有发生强震的记载。 四、基础设施条件 新区内的江滨西路、龙西路、八一六西路、八一六南路等几条主要城市道路在拓宽整改建设中。周边基础设施较完备。 五、外部运输条件 项目建设所需的砖、砂、石子等建筑材料,以及钢材、木材等材料均可采用公路运输解决,且运力充足,能够满足项目需要。 第二节 用地面积的确定 按照本项目建设内容、建设标准与要求及有关规范,本着节约利用土地的原则,湿地公园堤外红线面积确定为16.31公倾,其中:道路用地0.237公顷,建筑用地0.003公顷,铺装用地0.13公顷,绿地用地板15.94公顷。 第三节 场址选择 一、场址选择的基本原则 (一)符合城市建设发展规划; (二)适宜的周围环境,有利于社会的互利互补; (三)少投入、早建成。 二、场址选择的具体要求 (一)有适宜的人文环境、自然景观和生态环境; (二)有良好的自然基础条件(地形、地质、气象、水文等); (三)有充足的土地面积与适宜的形状; (四)有方便完善的基础设施,包括对外交通、运输、通讯、水源、电源、“三废”处理等。 三、场址选择 根据××县城市发展总体规划,按照公园的实际用地需求,并结合场地建设实施条件,本项目选址方案确定为:本项目建设地点位于××县敖江镇内. 四、场址条件及说明 ××北江滨地势平坦,且海拔比市中区稍高,区位条件良好,向北通过西凤路、龙西路、八一六南路等城市道路与主城区紧密相连,向东通过新江滨东路、玉荷东路与东城区有着顺畅的交通。敖江镇生态优势明显,南靠生态河敖江。作为××县的战略重地,敖江镇各方面条件都比较良好。不仅节约投资,也能缩短工期。经过反复的分析论证,认为该选址方案基础条件好,项目场址是比较适宜的。 第四章 建设规模和建设内容 第一节 规划建设的指导思想和目标 本项目是为了实施××县委、县政府提出的“构建三城三基地、争创十佳十强县”的城市发展战略,加快城市的发展,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同时也为美化亮化敖江镇,为此,本项目的建设应遵循以下指导思想和原则: 1、项目建设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符合城市规划的总体要求,符合敖江镇规划要求,遵循新世纪城市发展方向,充分体现时代精神,坚持精简节约和科学、合理、适用的原则。 2、坚持资源共享原则,促进资源优化配置。要坚持统筹规划,合理布局,使资源优势互补,优化配置。 3、各功能区在布局上要体现功能划分,相对独立。 4、项目的建设规模要从实际出发,既要考虑长远发展的需要,又要考虑建设资金筹措的可能,做到精打细算、量力而行。要统一规划,分步建设,逐步完善,按时完成。 5、项目建设要精心组织、科学施工、严格标准、规范运作,实行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及竣工验收制,确保工程质量,创省内一流水平。 一、规模定位 规划用地16.31公顷要以绿为体,以水为魂,以文为胜,以人为本的自然式生态园林。 二、建设目标 1、建成省内一流的公园。即一流的规划设计理念,一流的功能,一流的环境。 2、改善城市环境,带动区域发展,提升地块价值。 3、户应城市文化轴线,挖掘文化潜藏,对历史文化再现。 4、为市民提供舒适,生态的户外环境,满足市民休闲、运动、娱乐、集会需求。 第二节 建设规模及主要内容 规划总用地面积16.31公倾,其中:道路用地0.237公顷,建筑用地0.003公顷,铺装用地0.13公顷,绿地用地板15.94公顷。 。 第五章 规划布局与方案 第一节 规划设计方案 一、设计依据 国家有关法规、标准、规范: 《××县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 ××县规划局已批准相关详细规划; 公园设计规范CJJ48-9国家有关法规、标准、规范; 城市绿地设计规范GB50420-2007。 二、设计原则 文化性:师法自然,传承历史,体现地方文化特色。 生态性:生态与环境影响的闸述。 A 发挥城市绿地系统的整体价值和生态作用; B 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基地 人性化:突出“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兼顾老、中、青和少年儿童休闲活动需要,为市民及游客提供良好的公共空间, 提高生活品质。 三、设计定位 以绿化为体,以水为魂,以文为胜,以人为本的市级总合性自然生态园林。 四、设计布局及分析 1、空间分析北江滨公园的整体规划依照基地形态设计了四个分区,分别是玉泉活力区、绿满敖江区、滨江生活区、亲水休闲区。本项目属于绿满敖江区。(见图一) 玉泉活力区 亲水休闲区 绿满敖江区 玉泉活力区 绿满敖江区 滨江生活区 玉泉活力区 全园大面积为绿化,沿水岸布置大小、形态不一的景点,步行慢 道沿景点穿插而过,配以休息平台、亲水场地、三角亭,形成静动相宜的空间格局。亲水休闲区 滩涂周边地块与城市功能的顺畅过渡和联系,考虑长远的开发利用和持续发展,合理地处理北江滨周边城市空间的各项资源,整体提升土地潜力。 2、功能分析: 绿满敖江区总的分三个区,分别为人文历史区、自然生态区、生活休闲区,体现出我们文化性、生态性、人性化的设计原则。 人文历史区:以××历史文化内涵挖掘为亮点;结合文化的发展,拓展其内涵,通过滨河的特色空间与城市形象的有机结合,打造××的特色形象。以串联生态和休闲廊道为重要途径,滨河沿岸景观和城市建设浑然一体成为城市旅游的热点。恢复××山水城市的特色风貌,以突显山水城市提升××城市形象为最终目标。 自然生态区:以生态为主要特征。以湿地景观和生态化植被作为具体的表现式形成生物多样性为特色的游憩区。 生活休闲区:为市及及游客提供较为集中的活动场地与空间。 3、特色活动分析: 在公园设计中充分考虑到市民的活动使用在整个公园活动的场地设计中结合各个区块的特点布置相应的活动场地,使公园真正成为市民使用的绿色开放空间。 4、游线组织分析: 公园以陆路与水路两种交通形式并存: 对外交通:设有多处出入口。 内部交通系统,根据地形地貌以及行为心理将1.8m-2.5m宽的游步道作为内部交通的主园路,以3m-5m宽的次级车行园路作为补偿。 水上游线:根据水面与景观的关系,设置水上游,在主要景点设有亲水场地、亲水台阶、游船码头或临时停靠点。 公园内采用的交通方式以休闲、环保为原则,分为以下几种: 电瓶车:用于纯观光游览之用,满足部分游客需求; 步行:是公园内联系主要的交通方式; 游船:通过敖江联系水上景点,为公园内较为重要的水路交通方式。 除上述道路系统外,为了增加游览的趣味性,在生态湿地区域设置栈桥及浮桥,在地形坡度变化较大的地方,设置栈道。 5、景观结构分析: 公园景观规划的设计理念上致力于表达文化、历史、自然生态方面的特色,在布局上强调了历史文化线和自然生态线,相互包容,相互依存,相互渗透,并在此基础上布置了各景观节点。 自然生态线:对环境与生态的闸述,着重水系统的处理及循环、水环境的营造、当地自然生态的再生。 生活休闲带:在各景观节点布置供市民游乐与休憩的空间。 景观节点:在历史文化和自然生态控制线上串联着大小不同、景观各异的节点,滨水景观、文化建筑等,形成了公园内层次丰富的景观空间序列。 6、景观视线分析: 景点是设计的重点并得到尽可能多的加强。 各景点视野开阔,水面前方的大片开放场地,确保从水面游船上可以看到公园的各个景点。 填挖方规划: 遵循“就近、合理、平衡”的原则,合理利用现有地形、地质条件,平衡高低地形的填方。 7、林相规划分析: 生态背景林: 以林带组成丰富的景观视觉,通过模拟大自然景观,大尺度的地形、树林使人在游园的过程中体验城市中难以体验的森林感受,又丰富了沿街立面形态与天际线,形成特色化城市界面。 色叶林:××县属温带落叶阔叶林区,采用当地观赏价值突出的色叶树种,根据自然群落规律,创造变化丰富又协调统一的唯美景致。 疏林草地: 在景观视线较好的地段,采用大乔木配以层次丰富的灌木,草本植物,结合缓坡草坪,给游人营造一个舒适的休憩环境。 湿润滩地:湿地公园的主要特色---水生植物,具有调节气候、生态庇护、改善污染、美化景观等功能,采用品种繁多的湿生、挺水、浮水植物,配置出丰富多彩的水体景观。 开阔水域: 公园景观的主体。水生植物洒脱的姿态、优美的线条、绚丽的色彩、水中的倒影,使水面和水体变得生动活泼,形成“水上花园”。 8、种植规划分析: 针阔叶混交林: 主要作背景林之用,既阻隔公园外城市的交通影响,也是整个地块的绿色背景,挑起了城市天际线,采用针阔叶混交的形式,降低植物病早害对人工林带生长的影响,同时,林带混交为森林的长久发展提供了生态条件,使该系统最终成为植物种类丰富,各种类自然共生的生态系统。主要树种如:水衫、白皮松、云杉、石楠、刺桂、枇杷、广玉兰、女贞等。 乡土特色林、色叶林:加强公园的文化气息及本土特色,选用本土植物为主,合理配置和选择植物群落,充分展示**地方文化特色。主要树种如:银杏、乌桕、丝棉木、白蜡、皂菜、柿树、合欢、泡桐、木瓜、鸡爪槭、红枫、五角枫、黄连木等。 湿生植物群落: 在湿润滩地与生态疏林草地间起过渡作用,增加内园景观层次。主要有水生美人蕉、黄草蒲、玉带草、鸢尾等。 挺水、沉水植物群落:集中分布于湿润滩地及浅水区,以及几个主要公园进水口、出水口。加强水体美感,涵养水源,净化水源按水流方向,在紧邻驳岸的区域提供了缓冲区,保障湿地边缘生存物种的栖息地与事物来源。色彩绚丽,层次丰富的挺水植物更增添了湿地植物景观、动物景观多样性。较常用的挺水植特主要有芦苇、香蒲、水葱、菖蒲、水菖蒲,沉水植物有黑藻、苦草、金鱼草等。 浮叶植物群落: 分布于大水面,大面积的浮叶植物斑块使整个水面生机昂然。显现自然生态的纯朴野趣,并能与其他水生植物一起净化水质,抑制有害藻类生长,让人们享受到“碧波荡漾、鸟语花香”的自然美景。常用品种有睡莲、芡实、萍蓬、浮叶荷花等。 9、生态保育分级: 根据公园的生态现状,将整个公园内分为四级生态保育区: 一级生态保育区: 整个水域深水区域。利用现代技术使单位体积的水体中生物数量成几何级数增加,强化江水的净化能力,改良水质量, 使其短期内达到III类水,远期达到II类水标准。 二级生态保育区: 包括沿湖边的人工自然式驳岸和自然生态式驳岸地区以及湿地、滩地。 主要结合污水治理选择植物品种,追求植物物种多样性,创造“水与绿”交融的景观环境。 三级生态保育区: 公园目击生态前景林、背景林带外缘是介于林地内部阴暗、潮湿与外部艳阳高照与空气流通之间的过度区域,它是逐渐的由林地中的树木,经由灌木丛区,地表植物然后与草地接融。由于多重的植物层级,所以在边缘区的这些生态栖息地,是最有价值的动植物栖息地。林地边缘区的植物主要以野花、浆果、根茎植 物以及一些高杆树群所组成,它们是昆虫、鸟类等动物与各类生物的庇护所。 四级生态保育区: 公园内建设用地。公园内可供游人游览的空间。以传统建筑和当地特色植物相结合,创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景观空间。 第二节 设计方案 一、驳岸设计 驳岸的处理对于以水为主题的景观来说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岸线根据地形等高线自然形成,对其做出适当修整、美化处理,考虑其丰水、常水和枯水的变化,对驳岸显现的景观,充分考虑。因此,大部分水岸以自然斜坡为主,在湿地处可以平地驳岸出现,丰富驳岸的形式。 根据功能与景观的要求分为五类:草坡驳岸、木桩驳岸、块石驳岸、石滩驳岸、平台驳岸 根据岸边植物郁闭度的不同,驳岸又分为两种形式: 沉水植物---浮水植物---挺水植物----岸生耐湿植物 沉水植物---浮水植物---挺水植物----草地---灌木----林地 二、服务设施分布设计 主要满足游客进入场地内的各种基本服务需要,如公厕、小卖部、垃圾桶等人性化的考虑,此类设施在不同的服务半径条件下游客集中地和不影响景观效果为布置原则。 还要设置结合停车场的服务中心等管理设施,满足公共空间的养护管理等要求。 标识系统以游人认知地图为布置参考,结合景点的布置,满足游人的顺利观赏要求。 三、市政公用设施系统规划----电气设计 (一)、设计依据 1、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2009; 2、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2009; 3、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2008; 4、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 5、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50217-2007; 6、民用建筑电线电缆防火设计规程DGJ08-93-2002; 7、城市道路照明设计标准CJJ45-2006; 8、城市环境(装饰)照明规范DB31/T316-2004; 9、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GJ08-107-2012; 10、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200-94; 11、根据业主及本院有关专业提供的要求。 (二)、设计内容 1、总体及单体的电力、照明、空调、防雷接地的设计。 2、总体的道路照明、绿化景观照明、绿化喷灌的设计。 3、总体及单体的通讯系统的设计。 4、总体有线广播及背景音响系统的设计。 5、总体及单体的有线电视的设计。 (三)、变配电系统 1、负荷等级:本工程除消防用电负荷为二级负荷,其它均为三级负荷。 2、负荷容量:总装接容量:1500KW。 3、供电电源:附件变电站引入。 4、系统接线:高低压系统均采用单母线接线。 5、继电保护:进线采用带时限过电流保护、电流速断保护。配出线设单相接地保护及过负荷保护。变压器设温探保护。 6、电能计量及监测仪表:采用高供高呈。设置单独的计量柜,高压受电柜设电压表、三相电流表、有功及无功功率表及无功功率因数表井设带电显示。低压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