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文末附答案)人教版2022年高中地理环境与发展知识点归纳总结.pdf

上传人:快乐****生活 文档编号:2105926 上传时间:2024-05-16 格式:PDF 页数:17 大小:965.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末附答案)人教版2022年高中地理环境与发展知识点归纳总结.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文末附答案)人教版2022年高中地理环境与发展知识点归纳总结.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文末附答案)人教版2022年高中地理环境与发展知识点归纳总结.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文末附答案)人教版2022年高中地理环境与发展知识点归纳总结.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文末附答案)人教版2022年高中地理环境与发展知识点归纳总结.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 (每日一练每日一练)()(文末附答案文末附答案)人教版人教版 20222022 年高中地理环境与发展知识点归纳总结年高中地理环境与发展知识点归纳总结(精华版精华版)选择题 1、读某重大工程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1)该工程最有利于解决终点地区的问题是()A.水资源紧张 B.环境脆弱 C.经济结构单 D.自然资源与生产力不协调 (2)不会导致地环境问题的做法是()A.轮荒的耕作制度 B.无计划地露天开矿 C.伐木烧薪 D.退耕还林还草 2、有关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A.环境就是某项中心事物的周围事物 B.若以人为中心事物,其他非生命物质就是人类生存的环境 C.这里所说的环境就是生物界的环境

2、2 D.环境就是相对并相关于某项中心事物的周围事物 3、如图为“不同历史时期人类对人地关系的认识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1)图时期,人类对自然环境的态度主要是()A.崇拜 B.依赖 C.征服 D.友好(2)下列图序中,符合人地关系思想历史演变顺序的是()A.B.C.D.4、太阳能属于可再生能源,但太阳能密度小,电站需要的空间大。读我国新疆地区的气候资料,完成下列问题。年太阳辐射量(千卡/cm2年)年 日 照 时 数(小时)一月平均气温()七月平均气温()一 月 降 水 量(mm)七 月 降 水 量(mm)1373 26722 152 257 56 164 (1)新疆地区太阳辐射能丰富,如

3、果在此建设我国最大的太阳能发电基地,下列论述中组合正确的是 土地租金低,可供利用土地多;科技发达,人才丰富;市场广阔,发展前景好;太阳能丰富,成本低;利于我国调整能源消费结构,减少温室气体排放。A.B.C.D.(2)新疆地区主要经济作物及其生长的优势气候条件正确的是 3 A.水果;年温差大、日照时数季节变化小 B.甜菜;夏季热量条件好 C.小麦;气候干旱,降水稀少 D.棉花;多晴日,光照强 5、下列关于“可持续发展”的认识,正确的是()A.停止开采不可再生资源,为子孙积累巨大财富 B.加大加快各类可再生资源的开采力度 C.控制人口增长,使人口数量维持在目前的水平 D.在资源开发利用时,不能危害

4、未来人类的生活需求 6、阅读下列四幅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1)图片中反映的环境问题属于自然资源枯竭问题的是()A.B.C.D.(2)图片中反映的环境问题会导致下图中环境问题的是()4 A.B.C.D.7、人口耕地弹性系数是土地面积百分比和人口百分比之比,它可以衡量人口与耕地关系的紧张程度。下图为贵州乌蒙山区各海拔地带 2000 年和 2008 年人口耕地弹性系数状况,读图回答以下小题。(1)20002008 年,该地区人地关系趋于紧张的地带是()A.13001900m 地带 B.1300m 以下地带 C.19002500m 地带 D.2500m 以上地带 (2)20002008 年,该地区

5、1900 米以上地带人口耕地弹性系数变化的原因及其影响是()A.大量开垦耕地,人地关系趋于缓和 B.人口迁入,人地关系趋于紧张 C.大量退耕还林,人地关系趋于紧张 D.人口迁出,人地关系趋于缓和 8、“竜(或垄)林”是西双版纳地区傣族先民划定的不可动用的林区,大多位于小溪河流源流区,是村寨、田园与原始雨林之间的生态缓冲带,由于当地农田往往高出大江河几十米,因此竜林对当地水稻生产意义重大。从 50 年代末开始,“竜林”逐渐被耕地和橡胶林取代。表为景洪早稻生产农事安排表,如图为西双版纳州景洪市的气候资料图。据此完成(1)(3)题。(1)时间 3 月中旬 4 月中旬 56 月 7 月初 农事 育秧

6、载移(插秧)田间管理 收获 5 从提供农业资源考虑,“竜林”在水稻生产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时间是()A.3 月 B.4 月 C.56 月 D.7 月(2)时间 3 月中旬 4 月中旬 56 月 7 月初 农事 育秧 载移(插秧)田间管理 收获 “竜林”被取代后,水稻产区最可能出现的自然灾害是()A.土地荒漠化 B.旱涝 C.地震 D.石漠化(3)时间 3 月中旬 4 月中旬 56 月 7 月初 农事 育秧 载移(插秧)田间管理 收获 50 年代末开始的改变,违背了可持续发展()6 A.发展的观念和公平的观念 B.公平的观念和权利的观念 C.公平的观念和环境的观念 D.权利的观念和环境的观念 综合题

7、 9、2005 年 11 月 13 日,中国石油吉林石化公司双苯厂硝基苯精馏塔发生爆炸。爆炸发生后,约 100 吨苯类物质(苯、硝基苯等)流入松花江,引发流域重大水污染事故。位于下游的俄罗斯对此表示关注,并采取相应措施。据此回答问题。(1)从自然地理的角度分析该时段对松花江污染物的自净和处理的不利因素。(2)简述中俄两国应对这次严重的水污染可能采取的措施。10、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7 叶尔羌河发源于喀喇昆仑山脉,以莎车为中心,分布着该流域年代最早的古城,这里是新疆绿洲文明的发源地。叶尔羌河以喀群为界,分为上、下游。上游河段山高谷深,河谷物质结构疏松;下游河段流出山谷出口后形成冲积扇,扇

8、上多汊流发育。下图示意叶尔羌河流域部分河段分布。流域内降水稀少、蒸发强烈、空气干燥、日照时间长,光热资源丰富,区域农业生产条件良好,特别是在下游地区尤其适合于早熟长绒棉和瓜果的生产。近年来,叶尔羌河下游流域人口不断增多,开发深度不断加强,说出该地区容易出现的生态问题。11、【选修 6:环境保护】下图为我国沿海三个地区的城市空气质量指数(AQCI)统计图,AQCI 数值越大则空气质量越差。影响空气质量的因素主要有排放到大气中的污染物数量天气因素大气运动状态等等。根据图文材料,结合所学的知识,指出我国城市空气质量指数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变化特点,并分析其形成的原8 因。9 人教版 2022 年高中地理

9、环境与发展_010 参考答案 1、答案:D D【提示】资源跨区域调配及其影响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解析:(1)“西气东输”是我国距离最长、口径最大的输气道管,起点位于西起新疆塔里木盆地的轮南油气田,终点则在上海。(2)环境问题是伴随人口问题,资源问题和发展问题而出现的,四者之间是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的关系中,人口是关键因素,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人类对自然资源的需求量日益增长,排放的废弃物也逐渐超过了自然环境的自净能力。造成了环境污染,由此可见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组成了一个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整体,人口、资源、环境相互制约。【解答】(1)由图可知,该工程为西

10、气东输,最有利于缓解终点地区能源紧张问题(自然资源与生产力不协调)。故选 D。(2)退耕还林还草可以有效保护当地生态环境,减轻水土流失。故选 D。2、答案:D【提示】10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解析:暂无解析【解答】环境是相对并相关于某项中心事物的周围所有事物,并非只是某项中心事物的周围事物,A 错,D 正确;人类环境是指以人或人类为中心,与人相关的生物要素和生非生物要素,B 错;环境的中心事物不同,与其相关的周围事物含义也不相同,以生物为中心事物,其他非生命物质是生物界的环境,但不能说环 境就是生物界的环境,也就是说环境的内涵远大于生物界的环境,C 错。故选 D.3、答案:C B【提示】人

11、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 解析:(1)主要考查了人地关系。(2)本题考查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解答】(1)图中表示人类过度的强调对自然环境的开发,忽略了环境对人类的反作用,为人类中心论,体现的态度是征服自然。11 故选 C。(2)人地关系思想演变经历了地理环境决定论,人类中心论和人地伙伴论。图中为人类中心论,为环境决定论,为人地伙伴论,所以演变的顺序为。故选 B。4、答案:C D【提示】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和原则 解析:(1)太阳能发电主要考虑太阳能资源丰富,太阳能资源为可再生能源,清洁无污染;且当地地价低,可降低生产成本;而 新疆科技人才不足,错误;太阳能资源分布分散,能源的密度较低,错误。故选

12、 C.(2)新疆地区气温年较差大,日照时数季节变化大,A 错。新疆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少,多晴天,光照强,适宜种植棉花,B 对。小麦不属于经济作物,C 错。甜菜主要分布在中温带地区,对热量条件需求不高,喜凉爽气候 D 错。故选 B。【解答】此题暂无解答 5、答案:D【提示】12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和原则 解析:暂无解析【解答】根据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判断,项停止开采不可再生资源,满足不了当代人的需求,对不可再生资源应节约、合理地开采并综合利用;项加大加快可再生资源的开采力度可能超过资源本身的再生速度,导致可再生资源的枯竭,就会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项违背了人口发展变化的基本规律。6、答

13、案:A C【提示】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解析:(1)图片中的环境问题依次是森林资源的减少和破坏、水土流失、大气污染和固体废弃物污染。自然资源枯竭问题包括森 林减少、水资源危机、矿产资源短缺等,A 正确。故选 A。(2)图中反映的伦敦烟雾事件属于大气污染事件,符合上图中的图,C 正确。故选 C.【解答】此题暂无解答 13 7、答案:B D【提示】人口迁移的影响 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 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 解析:(1)本题考查了人口耕地弹性系数。(2)本题考查了人地关系。【解答】(1)根据材料,人口耕地弹性系数是土地面积百分比和人口百分比之比,人口耕地弹性系数变小,说明该地区人口百分比增大

14、,人口增长快,人地关系趋于紧张。图中人口耕地弹性系数变小的区域主要在 1300m 以下地带,是人地关系最紧张地带,B 正确。其他范围变化小或是弹性系数增大,人地关系较好,A、C、D 错误。故选 B。(2)20002008 年,该地区 1900m 以上地带人口耕地弹性系数增大,说明人口百分比减小。其原因可能是人口迁出,人地关系趋于缓和,D 正确;海拔高的地区没有大量可开垦耕地,A 错误;人口迁入,人口耕地弹性系数减小,B 错误;大量退耕还林,人口耕地弹性系数会减小,C 错误。故选 D。8、答案:14 A B C【提示】土壤的观察、形成与养护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和原则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自然

15、灾害类型、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 解析: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气候:包括光照、热量、水分等要素,它是影响农业生产的基础因素。地形:平原地区地势平坦,土层深厚。适宜发展种植业,山区耕作不便,且不利于水土保持。适宜发展畜牧生、林业等。土壤:农作物生长的物质基础。不同土壤类型适宜生长不同农作物,如酸性红壤种茶树。水源:尤其对干旱地区的农业发展显得更为重要。市场:市场的需求量决定了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交通运输:对商品农业,尤其是对花卉等园艺生和乳畜业的生产非常重要。政策:起鼓励或限制作用。如商品性农业生产基地建立。劳动力、科技、冷藏保鲜技术等。绿色植物在改造自然、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等方面也有重要作用

16、。林地具有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的功能。可持续发展是一种机会、利益均等的发展,它既包括同代内区际间的均衡发展,即一个地区的发展不应以损害其它地区的发展为代价;也包括代际间的均衡发展,即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后代的发展能力,以公平性、持续性、共同性为三大基本原则。【解答】根据水稻生产的农事安排,3 月份育秧期间,西双版纳地区降水少,大江河的河床低,没有大型水库、水坝的情况下,无法引来灌溉,此时竜林涵养水源的功能使小河小溪为这时期提供了水源,其他时间降水丰富。15 结合材料可知,竜林被耕地和橡胶林取代后,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的功能减弱,使得丰水期时水量增加,枯水期时水量减少,使得旱涝灾害频繁。50

17、 年代末开始的改变,竜林变为耕地和橡胶林,“竜林”消失也带来了副作用,土壤越发贫瘠,坝子气温升高、相对湿度下降,风灾、冻害频发,而最值得警醒的是,很多溪流小河已经干涸、断流,旱季时干旱越来越严峻,不仅无水灌溉,人畜饮水都成了问题,违背了环境的观念和(代际)公平的观念,C 正确。9、答案:(1)该时段河流径流量较小,自净能力弱;表层水有结冰现象,不利于污染物的自净和处理;气温低,处理作业困难。(2)关闭取水口;两国成立相关处理机构,加大协调处理能力;监测下游各河段,及时发布相关信息;加大上游水库下泄,提高自净能力;引导下游居民、水厂提前做好防范准备;调度应急水源,解决居民生活用水;加大宣传,提倡

18、节约用水;加大资金、技术投入和各方面协调,及时对污染河段进行治理。解析:本题考查了水污染的危害及解决措施,考查了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1)由材料可知污染发生在 11 月,该时段降水较少,河流径流量较小,自净能力弱;11 月天气渐冷,松花江表层有结冰现象,不利于污染物的自净和处理;该时段室外温度变低,室外处理作业困难。(2)本次水污染事件需要中俄两国共同应对,可以从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方面分析。工程措施:关闭取水口;应尽快稀释受污染水体,加大上游水库下泄,提高自净能力;调度应急水源,解决居民生活用水;非工程措施:组织建立相关处理机构,加大协调处理能力;及时监测和通报

19、污染状况,监测下游各河段,及时发布相关信息;加大资金、技术投入和各方面协调,及时对污染河段进行治理;引导下游居民、水厂提前做好防范准备大;加强宣传,提倡节约用水。小提示:16 10、答案:土壤盐渍化;土地沙化(土地荒漠化);生物多样性减少。解析:本题考查区域生态问题类型的判断,区域生态问题一般都是在自然和人类活动双重作用下导致的,因此学生在分析时应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题目难度较低,主要考察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对材料的解读能力。流域内降水稀少、蒸发强烈、空气干燥、日照时间长,光热资源丰富,下游地区适合早熟长绒棉和瓜果的生产。随着下游流域人口不断增多,开发深度不断加强,长绒棉和瓜果的生产面积增大,

20、加剧水资源的消耗,大量灌溉导致土壤盐渍化加剧,进一步导致土地沙漠化,区域生态环境趋于恶劣,生物多样性减少。11、答案:变化特点 时间上:冬高夏低(春降秋升);空间上:北高南低。原因:冬季大气相对稳定,污染物不易扩散,夏季降水多,利于改善空气质量;北方冬季燃煤取暖,大气中的污染物增加,导致空气质量差;北方地区重工业集中,矿物能源消耗大。解析:本题以我国沿海三个地区城市空气质量指数统计图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城市空气质量指数的时间空间分布特点及原因,考查学生获取和描述地理信息的能力,考查学生综合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结合图示分析可知,空间变化特点是京津冀地区大于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地区,北方高南方低

21、;从时间来看,冬季高夏季低,春季下降秋季上升。其原因可以从大气运动方面、污染物的来源进行分析。冬季晴天多,降水沉降作用少,大气相对稳定,污染物不易扩散;而夏季多上升气流,降水多,利于改善空气质量。北方地区地纬度位置较高,冬季气温低,居民燃煤取暖,大气中的污染物增加,导致空气质量指数高;北方地区重工业集中,矿物能源消耗大。小提示:大气污染:(1)成因:天气干燥、无风或风小、大气稳定出现逆温、地形封闭、污染物不易扩散、北方冬季取暖大量燃煤、农村燃烧秸秆产生烟雾、汽车尾气、工业废气、工地施工产生扬尘等。17 (2)影响:导致大气污染、严重威胁人体健康、降低能见度、威胁交通安全、造成生物死亡、干扰农业生产等。(3)措施:提高汽车尾气排放标准、减少工业污染物排放、使用清洁能源减少燃煤、植树造林增加绿化面积、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居民预防意识、出台相关法律法规、加强管理监察等。(4)我国分布:东部地区西部地区、城市农村、北方南方。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地理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