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DB41_T 1073-2015 城市公交智能调度系统 调度中心系统技术要求(河南省).pdf

上传人:曲**** 文档编号:210407 上传时间:2023-01-15 格式:PDF 页数:21 大小:450.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41_T 1073-2015 城市公交智能调度系统 调度中心系统技术要求(河南省).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DB41_T 1073-2015 城市公交智能调度系统 调度中心系统技术要求(河南省).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DB41_T 1073-2015 城市公交智能调度系统 调度中心系统技术要求(河南省).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DB41_T 1073-2015 城市公交智能调度系统 调度中心系统技术要求(河南省).pdf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DB41_T 1073-2015 城市公交智能调度系统 调度中心系统技术要求(河南省).pdf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ICS 35.240.60 R 87 DB41 河南省由巳ET圃,、万标准DB41/T 1073-2015 城市公交智能调度系统调度中心系统技术要求2015-08-13发布2015-11-13实施河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DB41/T 1073-2015 目IJ1=1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本标准由河南省交通运输厅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郑州市交通运输委员会、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郑州市公共交通总公司、驻马店市公交公司、郑州|天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段胜勇、郭建国、龙卫东

2、、刘好德、吴忠宜、黄伟、梁攀登。本标准参加起草人:高山、王兴中、李松刚、李聪、邢立军、阎磊、邹民。DB41/T 1073-2015 城市公交智能调度系统调度中心系统技术要求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城市公交智能调度系统调度中心系统的功能要求和性能要求。本标准适用于城市公交智能调度系统调度中心系统的设计、建设和运维。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号|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1T/T 796-2011 道路运输车辆卫星定位系统平台技术要求3 术语和定义3.1 3.2 3.3 3.4 3.

3、5 3.6 3.7 3.8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电子路单electronic booking sheet 记录线路当天各车次运行情况的电子表恪。上行upward run 运营车沿首站向末站方向运行。下行downward run 运营车沿末站向首站方向运行。部位号serial number in planning 线路排班计划中车辆序号。部位数total number of operating buses 一条线路参与运营的计划车辆数。发车完成率departure completion rate 实际运营班次与计划运营班次的比值。出车率operating rate 线路或者网络拥有用于运

4、输乘客公共交通车辆中,实际用于上线的车辆数量所占的比例。大站快车main station express bus DB41/T 1073-2015 3.9 某条公交线路中的部分车次不再经停每个公交车站,而只经停该线路的少数较大的车站。趟;欠numberof bus run 一条线路在一天中,按时间顺序编排的各运营车往返运行的次数。4 功能要求4.1 系统总体框架调度中心系统由运营监控子系统、排班调度子系统、信息服务子系统、辅助决策子系统和信息管理子系统组成。调度中心系统功能结构图见图10j豆营监控子系统排切调皮子系统度心统调中系信息服务于系统辅助决策子系统信息管理子系统运H监控方式i孟百l监控

5、内容行车计划排班管理实时调度异常状态调度信息服务方式信息服务内容客流数据分析发动机仪表数据分析道路通行状况分析线路规划基础信息管理统计拟表管理4.2 运营监控子系统图1调度中心系统功能结构图4.2.1 一般要求应能够通过模拟视图、地理信息系统(GIS)视图、E各单视图、异常状态视图、音视频等方式,全方位监控车辆运行情况。4.2.2 运营监控方式4.2.2.1 模拟视图监控模拟视图监控应符合以下要求:a)以简化图形标示公交上行、下行线路、站点、车辆、场区以及离线车辆区域等1b)模拟视图单屏至少显示四条线路;c)根据站点的实际位置距离按比例进行显示,可设置车站名称是否显示;d)根据车辆的实际运行位

6、置按比例进行显示,可设置车号、部位号等是否显示。2 DB41/T 1073-2015 4.2.2.2 GIS视图监控GIS视图监控应符合1T/T796-2011中5.1.13的规定,同时应符合以下要求:a)显示道路、河流、政府机关、医院、标志性建筑等地图元素及相应文字标注:b)具备以下监控方式:1)按线路监控:支持跟踪一条或多条线路,以不同颜色区分上、下行线路12)按车辆监控:支持选定车辆并进行跟踪,跟踪一辆或多辆车辆;3)按区域监控:支持于动选择一个特定区域,跟踪该区域内的车辆;4)车辆轨迹回放:对边走车辆进行历史轨迹回放。c)具有车号、时间、速度、运营状态等信息显示。4.2.2.3 路单视

7、图监控E各单视图监控应以电子路单的方式实现:a)显示车辆发车及运营信息,包括车号、部位号、到发车时间、行驶里程、司机姓名、运营趟次等信息:b)公里趟次的追加和审批功能。4.2.2.4 异常状态视图监控异常状态视图监控应符合以下要求:a)以表格的形式显示车辆所属线路、车号、设备号、异常状态类型、发生时间、发生次数等信息:b)异常状态包括超速、离线、堵车、事故、故障、报警等。4.2.2.5 音视频监控音视频监控应符合以下要求:a)拍照:支持可选择特定的车辆(包括一辆车和多辆车)于动或自动拍照,应能设置照片的大小、摄像头位置等。b)音视频点播:可选择特定的车辆,进行音视频点播(包括当前和历史音视频)

8、,并可进行单一通道和多通道点播O4.2.3 运营监控内容4.2.3.1 线路运营信息线路运营信息应至少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a)总配车数:b)部位数:c)运营车辆数;d)上行车辆数;下行车辆敖;f)上行线路平均车速:g)下行线路平均车速:h)全天计划运营趟次:当前计划运营趟次:实际运营趟次:k)出车率:3 DB41/T 1073-2015 1)线路大间隔信息。4.2.3.2 车辆运营信息车辆运营信息应至少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a)定位时间;b)部位号;c)运营状态:d)当前位置;e)当前驾驶员ID;f)行驶方向:g)运行速度;h)当前载客人数:i)满载率;j)己运营趟次:k)计划发车时

9、间。4.2.3.3 异常告警信息以图标闪烁、弹出消息杠、播放报警音等方式显示异常告警信息,异常告警信息、应至少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a)离线:b)超速:c)带速开/关门1d)站外开/关门1e)越站:f)滞站:g)串车:h)大问隔1i)堵车:j)事故:k)车辆故障;1)车辆报警。4.2.3.4 车辆工况数据车辆工况数据应至少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a)发动机转速:b)冷却水温:c)机油压力:d)电动机转速:e)电动机温度:f)电动机电压:g)电动机电流:h)总公里:i)总油(电、气)耗:4 DB41/T 1073-2015 j)车速;k)瞬时油(电、气)耗;1)剩余油(电、气)量或者剩余里

10、程;m)车内温度;日)转弯信号:0)开关门信号:p)刹车信号:q)挡位;r)故障报警。4.2.3.5 客流数据系统应能够接收、存储智能投币机、IC卡消费机、客流调查器设备土传的客流数据客流,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a)采集时间:b)上车人数;c)下车人数;d)车内人数;e)车辆满载率;f)站点断面满载率;g)线路平均满载率。4.2.3.6 音视频系统应能够接收、存储视频与音频、图像数据,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a)午见频:b)音频:c)图像信息。4.2.3.7 其他数据系统应具备接收并存储车载、站载终端设备的状态数据并能够查询显示,设备发生故障时,能自动报警。4.3 排班调度子系统4.

11、3.1 一般要求排班调度于系统应实现行车计划和排班的生成与管理,并进行实时调度和异常状态调度。4.3.2 行车计划4.3.2.1 行车计划管理系统应具备(但不限于)以下功能:a)手动导入行车计划电子表格:b)根据配车数、季节、节假日等条件自动生成发车时刻表:c)管理发车时刻表,包括新建、删除、修改、查询、申请、审核、打印。系统宜具备根据客流规律生成线路发车时刻表功能。5 DB41/T 1073-2015 4.3.2.2 行车计划内容行车计划应包含(但不限于)以下内容:a)车次类型,如:全程、区间、大站快车等lb)发车时间:c)发车场区:d)回场时间:e)单程时间。4.3.2.3 其他计划编制系

12、统应能够编制以下计划:a)加油计划:b)维修i十划:c)保养计划:d)包车计划等。4.3.3 排班管理4.3.3.1 司机排班规则创建司机排班应按照以下规则创建:a)轮班规则:车辆对应班次的轮转规则;b)轮休规则:可乘人员轮换轮休规则:c)苔班规则:机动人员苦班规则:d)节假日规则:节假日特殊班次配备规则。4.3.3.2 司机排班管理司机排班管理应具备(但不限于)以下功能:a)制定、修改、管理排班计划方案,包括新建、申请发布、审核、发布、注销等:b)于动编辑,或根据当前排班计划或历史排班计划,以及轮班等规则,新建司机排班计划;c)自动检测司机排班冲突,并提示操作人员:d)导入、导出、打印排班计

13、划。4.3.3.3 状态维护支持司机排班应支持以下状态维护:a)人员状态:包括请假状态、工作状态等:b)车辆状态:包括车辆维修、车辆保养等。4.3.3.4 其他人员排班系统应实现对站务员、调度员、当班领导等人员的:t4F班。4.3.4 实时调度4.3.4.1 调度显示系统应以4.2.2中规定的方式显示调度信息,界面应清晰、简沽,便于查询与监测,易于识别。6 DB41/T 1073-2015 4.3.4.2 线路切换线路切换应实现多条线路间的任意切换,可对行车计划进行修改。4.3.4.3 发车编辑按照计划优先、自适应、人工干预的调度模式,支持以下发车方式:a)计划优先:以发车计划为主,根据现场情

14、况调整发车时间:b)自适应:以当日调度资源及现场发车情况,先到先发、班次优先:c)人工干预:以发车计划为参考,根据现场人车资源于动排时排队。4.3.4.4 计划调整计划调整应具备(但不限于)以下功能:a)换人功能:在发车列表中进行人员更换:b)换车功能:在发车列表中进行车辆更换:c)调点功能:在发车列表调整计划车次的开始或结束时间,修改开始时间时自动调整结束时间,批量调整连续时间内的发车计划:d)添加车次:根据调度需要增加发车计划,添加发车计划时自动关联车辆、人员、班次:e)删除车次:根据调度需要删除手工添加的发车计划;f)故障处理:未完成车次或异常结束车次可做故障处理,录入故障信息。4.3.

15、4.5 实时通话调度员与司机之间应能进行双向实时通话。实时通话应具备(且不限于)以下功能:a)一键操作实现调度员与司机的双向实时通话:b)支持语音通话、IP通话或其他通话方式。4.3.4.6 信息交互信息交互应具备(但不限于)以下功能:a)调度中心与车辆间可上传和下发信息,支持单独发送和群发信息,自动存储所有交互信息并能够查询:b)调度中心系统能判断井显示信息是否发送成功,是否己经读取等信息。4.3.5 异常状态调度4.3.5.1 突发事件报警车载调度终端(VDT)触发报警时,在监控屏幕上应使用醒目的颜色标注报警车辆,并发出报警声,直至人工取消报警。4.3.5.2 突发事件响应突发事件响应应具

16、备(但不限于)以下功能:a)车辆状态监测:在监控屏幕上自动显示发生突发事件车辆的实时状态:b)应急车辆调度:1)调度中心可向应急车辆下发应急调度指令,并在调度界面以显著的方式显示应急车辆的实时状态:7 DB41/T 1073-2015 2)执行应急任务的车辆收到调度中心下发的调度指令、完成应急任务时,以显著的方式在监控屏幕上提示。c)音/视频监控:突发事件发生后,调度中心能收到VDT采集的音/视频信息。4.3.5.3 事后评估时候评估应具备(但不限于)以下功能:a)突发事件处理完毕后,统计突发事件和应急、响应的情况并生成报表,统计信息包括:1)执行任务车辆;2)执行任务人员;3)执行任务时长等

17、。b)突发事件处理完毕后,对应急响应情况进行评估,评估内容包括:1)事件发生的原因:2)事件的性质:3)事件所引发的责任:4)处理事件所消耗的人力、物力资源:5)处理事件过程中各相关部门职责是否落实,有无空挡、脱节或漏洞;6)是否可通过其他方式避免事件的发生等。4.4 信息服务子系统4.4.1 一般要求信息服务子系统应通过车内电子设备、车站电子设备、互联网站、移动终端等方式,对外发布线路、换乘、车辆位置等信息。4.4.2 信息服务方式4.4.2.1 车内电子设备车内电子设备包括路牌、电于报站屏、媒体播放机、节站器等,信息服务于系统应能对车内电子设备播报或显示的信息、进行添加、查询、修改、删除等

18、操作,并设置控制命令。4.4.2.2 车站电子设备车站电子设备包括电子站牌、触摸查询机等,信息服务子系统应能对车站电子设备播报或显示的信息进行添加、查询、修改、删除等操作,并设置控制命令。4.4.2.3 互联网站信息服务子系统应能对互联网站显示信息进行添加、查询、修改、删除等操作,信息变化时自动或手动更新。4.4.2.4 移动终端信息服务于系统应能对移动终端应用软件静态信息进行添加、查询、修改、删除等操作,信息变化时自动或手动更新。4.4.3 信息服务内容4.4.3.1 静态信息8 DB41/T 1073-2015 静态信息主要包括线路站点、线路方向、线路首末班时间、票制票价、换乘方案等。4.

19、4.3.2 动态信息动态信息主要包括车辆位置、车辆到站预报、车辆满载率、道路通行状况等。4.5 辅助决策子系统4.5.1 一般要求辅助决策子系统应能以折线图、柱状图、饼状图、报表等形式,对客流数据、发动机仪表数据、道路通行情况数据进行分析与挖掘,并能将上述结果用于线路规划。4.5.2 客流数据分析4.5.2.1 客流量统计客流量统计应对车站上下车客流及时间进行汇总计算,实现以下数据的统计:a)线路客流量统计:1)线路客流日统计(多日对比);2)线路车站客流明细(单日明细);3)线路车站客流统计(按时段、按车站);4)高峰车站客流;5)平峰车站客流等。b)线路客流量及运力投放对比(按天、时段);

20、c)线路断面客流统计(高峰、平峰)等。4.5.2.2 客流特征分析客流特征分析应结合城市地区、人口等信息,在电子地图上,展示以下客流特征:a)客流集散点:b)客流热点:c)客流流向1d)客流走廊。4.5.3 发动机仪表数据分析4.5.3.1 油耗数据统计分析油耗数据统计分析应能生成油平面折线图、不同车型油耗对比折线图、油耗与驾驶行为分析表等图表。4.5.3.2 冷却水温统计分析冷却水温统计分析应实现车辆出场时冷却水温的统计分析,考核管理发动机未预热车辆。4.5.3.3 司机驾驶行为分析司机驾驶行为分析应实现对急刹车、急加速、急转弯等信号进行采集分析,并生成报表。4.5.4 道路通行状况分析9

21、DB41/T 1073-2015 4.5.4.1 路段平均时速分析路段平均时速分析应符合以下要求:a)按路段查询道路平均车速:b)显示区域的平均运送速度以及通行能力较低的路段信息,包括路段名称、低速车数、平均时速。4.5.4.2 道路畅行分析道路畅行分析应实时监控城市道路的平均车速,并在GIS地图上显示各路段通行状况,以不同的颜色区分路段畅行等级O4.5.5 线路规划4.5.5.1 区域分析区域分析应符合以下要求:a)区域划定:支持在电子地图上手动划定区域:b)区域线路分析:显示经过此区域的所有线路,并白动计算区域面积、线路长度、区域线网密度等;c)区域客流分析:列表显示此区域内所有车站的客流

22、量,并在电子地图上标记区域内客流热点。4.5.5.2 方案制定方案制定应符合(但不限于)以下要求:a)支持在电子地图上白定义画线,画线后自动计算新线路长度、非直线系数:b)显示新线路附近的车站以及经过车站的旧线路1c)自动计算新线路需要配备的运营车辆数及最小发车间隔:d)统计新线路车站的重复率。4.5.5.3 线路综合绩效评价线路综合绩效评价应根据线路运营情况,对线路进行综合评价,评价指标包括:a)经济效益:平均车公里收入、百公里利润、平均单车收入等1b)社会效益:日客运量、到站间隔合格率、准点率、月票比例、平均服务时间、乘客投诉率、安全问阳里程等1c)运营生产组织:班产公里、平均班工时、工时

23、利用率、行车间隔、作业计划执行率、运送速度、运营速度等1d)线路条件:平均站距、道路状况、线路长度、非直线系数、线路重复系数等:e)政府补贴情况等。4.6 信息管理子系统4.6.1 一般要求10 信息管理子系统应具备基础信息管理和统计报表管理功能:a)按照不同的属性查询统计数据的,对于统计结果,应具有展示、导出和打印功能:b)报表功能应符合1T/T796-2011中6.1.1的规定,能够汇总、统计发车明细、车辆到高站等数据并生成报表,支持预览、导出和打印报表。DB41/T 1073-2015 4.6.2 基础信息管理基础信息管理应符合JT/T 796-2011中6.1.7.2的规定,同时应具备

24、对基础信息的新增、删除、修改、查询等管理和维护功能。调度中心系统基础信息见附录Ao4.6.3 统计报表管理4.6.3.1 统计功能4.6.3.1.1 发车计划完成率统计发车计划完成率统计应比对计划和实际班次情况的统计,计算发车完成率:a)按线路、组织以及其他层级进行统计和计算:b)按日、早班、晚班进行统计和计算。4.6.3.1.2 高峰时段出车率统计高峰时段出车率统计应统计每天高峰时段出车数量、未出车数量,计算高峰时段出车率:a)按线路、组织以及其他层级进行统计和计算:b)支持时间段预设。4.6.3.1.3 到站准点率统计到站准点率统计应对比车辆到达车站的实际时间与计划时间,计算偏离时间,统计

25、到站准点率:a)按驾驶员、车辆、线路、组织以及其他层级进行计算和统计:b)按日、早班、晚班进行计算和统计。4.6.3.1.4 到站间隔合格率统计到站间隔合格率统计应对比线路上前后两辆车实际到站时间间隔与允许间隔,计算偏离时间,统计到站间隔合格率:a)按线路、组织以及其他层级进行计算和统计:b)按日、早班、晚班进行计算和统计。4.6.3.1.5 发车间隔合格率统计发车间隔合格率统计应对比场区前后两辆车实际发车间隔与允许发车间阳,计算偏离时间,统计发车间隔合格率:a)按线路、组织以及其他层级进行计算和统计;b)按日、早班、晚班进行计算和统计。4.6.3.1.6 线路大间隔统计线路大问阳统计应对比线

26、路上前后两辆车之间的距离与允许距离,统计大间隔的总数:a)按线路、组织以及其他层级进行统计:b)按日、早班、晚班进行统计。4.6.3.1.7 驾驶员公里和趟次统计驾驶员公里和趟次统计应对比驾驶员载客行驶里程、空驶里程和运营趟次与线路长度,统计驾驶员的实际公里和趟次。11 DB41/T 1073-2015 4.6.3.1.8 其他数据统计按车辆、线路、车队、分公司、公司等不同层级对月客运量、月总班次、月总里程、月总耗油量,车辆保有量、维修保养情况、安全运行间隔里程以及交通运输管理部门要求的其他数据进行统计、对比。4.6.3.2 报表功能4.6.3.2.1 发车明细报表系统应能统计发车情况,生成边

27、定范围内的发车明细,并支持时间、区间和驾驶员、车辆、线路、组织等不同层级的选择。发车明细报表包括组织ID、线E各ID、轩两ID、驾史员ID、发车场区、计划发车时间、实际发车时间、末站到站时间、发车间隔、单程时间、空驶里程等,可视选择的层级而定。4.6.3.2.2 至IJ离站报表系统应能统计车辆到离站时间,生成边走范围内的到离站报表,并支持时间、区间和不同层级的选择。到高站报表包括组织ID、线路ID、车辆ID、运营状态、行驶方向、驾驶员ID、各车站到站时间、各车站离站时间等,可视选择的层级而定。4.6.3.2.3 驾驶员工作报表系统应能统计驾驶员运营里程信息,生成选定范围内的驾驶员工作报表,井支

28、持时间、区间和不同层级的选择。驾驶员工作报表包括组织ID、驾驶员ID、工作时间、行驶班次、行驶里程、运营里程、准点情况、异常状态次数等,可视选择的层级而定。4.6.3.2.4 日常调度报表系统应能统计调度员日常调度命令,生成选定范围内的日常调度报表,井支持时间、区间和不同层级的选择。日常调度报表包括组织ID、调度员ID、调度原因、操作内容、成功与否等,可视选择的层级而定。4.6.3.2.5 应急调度报表系统应能统计突发事件及采取的调度信息,生成选定范围内的应急调度报表,并支持时间、区间和不同层级的选择。应急调度报表包括组织ID、调度员ID、突发事件类型、操作内容、成功与否、事件持续时间等,可视

29、选择的层级而定。4.6.3.2.6 里程报表系统应统计车辆行驶里程、运营里程等信息,生成选定范围内的里程报表,并支持时间、区间和不同层级的选择,可按车、按司机、按组织统计报表。里程报表内容包括运昔日期、组织ID、线路ID、车辆ID、驾驶员ID、运营趟次、行驶里程、空驶里程、选定时间段内总行驶里程、边走时间段内总空驶里程,可视选择的层级而定。4.6.3.2.7 能耗报表系统应能统计车辆能源消耗信息,生成选定范围内能耗报表,并支持时间、区间和不同层级的选择。12 DB41/T 1073-2015 能耗报表包括组织ID、线路ID、车辆ID、单程能耗、日能耗、月能耗、百公里平均能耗等,可视选择的层级而

30、定。4.6.3.2.8 客运报表系统应能统计线路客流信息,生成边走范围内客流报表,并支持时间、区间和不同层级的选择。客运报表包括组织ID、线路ID、车辆ID、单程客运量、日客运量、时段客运量、各车站上车人数等,可视选择的层级而定。4.6.3.2.9 首末班准点报表系统应对比线路首末班车计划发车时间和实际发车时间,计算准点率,生成边走范围内首末班准点统计报表和明细报表,并支持时间、区间和不同层级的选择。统计报表包括组织ID、线路ID、日期、日准点率、日均准点率等,明细报表包括组织ID、线路ID、日期、行驶方向、车辆ID、驾驶员ID、首末班计划发车时间、首末班实际发车时间、偏差值等,可视选择的层级

31、而定。4.6.3.2.10 超速报表系统应能统计车辆超速行驶信息,生成选定范围内车辆超速报表,并支持时间、区间和不同层级的选择。超速报表包括组织ID、线路ID、车辆ID、驾驶员ID、开始时间、开始地点、结束时间、结束地点、持续时长、最高车速、备注等,可视选择的层级而定。4.6.3.2.11 线路大间隔报表系统应能统计线路上前后两辆运营车辆的距离,生成选定范围内线路大问隔报表,并支持时间、区间和线路、组织等不同层级的选择。统计报表包括组织ID、线路ID、大间隔起始时间、大间隔开始时后车车号、位置、大问隔开始时前车车号、位置、间隔站数、大间隔距离、间隔标准、大问隔结束时间、大问隔结束时后车车号、位

32、置、大问隔结束时前车车号、位置、持续时间等。5 性能要求5.1 系统容量系统容量应符合以下要求:a)系统自身稳定运行时支持同时在线的VDr数量不少于1000个1b)能够处理每台VDr以108的频率上传一条定位数据1c)满足不少于500个调度客户端同时登录,并完成日常的调度业务处理。5.2 晌应时间系统响应时间应符合以下要求:a)与VDr之间进行数据传输时的响应时间不大于58;b)线路切换时,单次切换时间不大于38;c)数据查询、非复杂计算、非统计性的操作响应时间不大于38(网络原因除夕|寸,复杂的处理过程应根据处理进度提示而定。13 DB41/T 1073-2015 5.3 实时转发频率系统在

33、接收到VDT上传数据的10s内,应将数据转发至上级管理平台。5.4 数据准确性应实现对接收和生成的数据进行自动分析处理,数据准确性不应小于98%。5.5 平均无故障时间系统的平均无故障时间应大于10000h。5.6 原始数据保存时间系统接收的VDT原始音视频信息保存时间应大于一年,其他原始数据的保存时间可根据行业主管部门的要求和企业运营管理的需求确定,但应大于三年。5.7 数据接口系统数据接口应满足以下要求:a)与企业内部和夕阳日其他系统的对接,并实现数据报送与信息交互;b)具有标准的接口协议,支持其他品牌VDT的接入。5.8 系统开放性根据实际使用过程中的需求及业务变化,系统各项功能及内容应

34、具有可调整性,易于扩展,可定制不同的功能集成和业务集成。5.9 安全性系统安全性应符合以下要求:a)为系统用户分配账号、密码,用户登陆系统时进行身份验证;b)进行权限管理,设置系统操作权限和数据访问权限,不同的用户具有不同的权限;c)采用备份平台,主平台出现问题时,自动切换至备份平台。14 DB41/T 1073-2015 附录A(规范性附录)调度中心系统基础信息A.1 一般要求城市公交智能调度系统应建立调度中心系统基础信息管理体系,包括组织信息、人员信息、车辆信息、车辆运营信息、车辆报警信息、设备信息、线路信息、车站信息、调度短语、调度指令等。A.2 组织信息组织信息包括:组织ID;b)名称

35、;c)兰八宝贵二仁,d)负责人;e)地址等。A.3 人员信息人员信息包括:a)员工ID;b)所属组织ID;c)姓名:d)生另he)岗位类型等。A.4 车辆信息车辆信息包括:a)车辆ID;b)所属线路ID;c)车牌号码;d)运营证号(道路运输证、车辆行驶证及其他必备证件);e)车辆型号;f)发动机号:g)车架号:h)购置日期:i)座位数:j)核载人数等。15 DB41/T 1073-2015 A.5 车辆运营信息括包.,.,.,.,.,.,.,.,.,.,等自由号间间速间态次态态数息信工时时车时状趟状状人率信营机到位时车营营站话客载塾一口运司签定一瞬发运运进通载满报目内斗斗J1车叫AUUU川UU

36、A.6 车辆报警信息车辆报警信息包括:a)超速:b)报警:c)事故;d)故障等。A.7 设备信息设备信息包括:a)设备编号:b)设备名称:IP地址:设备类型:品牌型号:所属车辆ID;供应商:h)生产时间:购买时间:使用情况等。A.8 线路信息线路信息包括:a)线路号:b)所属组织ID;16 DB41/T 1073-2015 c)名称;d)兰八宝贵十J.,e)首站;f)中途停靠站;g)末站;h)途经道路:途经道路情况;票制;k)首班时刻:末班时刻:售票方式:线路长度等。A.9 车站信息车站信息包括:a)车站ID;名称:类型:d)经度;纬度:f)泊位数:g)停靠线路等。A.10 调度短语调度短i吾应提供常用的调度命令在豆语。系统运行时,对指定车辆进行调度操作时应同步显示调度短l吉。A.11 调度指令调度指令包括:a)线路号:b)指令编号;c)指令内容:d)应答方式等。17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环境建筑 > 智能化/通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