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每日一练每日一练)人教版高考地理必修一地貌笔记重点大全人教版高考地理必修一地貌笔记重点大全 选择题 1、辽东半岛位于辽宁省南部,北部宽,南部狭窄,除少数山峰海拔在 1000 米以上外,大部分地区海拔在 500米以下,山势浑圆,地势平缓。辽东半岛岩溶地貌发育广泛,南部、中部和北部以受侵蚀剥蚀影响的山区为主,东南部的黄海沿岸和西部的渤海沿岸则以侵蚀剥蚀丘陵及堆积、侵蚀平原为主。下图示意辽东半岛夷平面演化过程。据此完成下列小题。(1)推测辽东半岛夷平面形成的先后顺序是()A.B.C.D.(2)阶段的主要外力作用是()A.流水堆积 B.海浪侵蚀 C.流水溶蚀 D.冰川侵蚀 答案:D C 2 【提
2、示】流水地貌 解析:暂无解析【解答】(1)辽东半岛夷平面形成先是较平整的石灰岩沉积,再被流水溶蚀成山峰,进一步侵蚀成红色风化壳,根据文字材料可知最后堆积黄土。故辽东半岛夷平面形成的先后顺序是,选 D。(2)从材料文字信息可知为岩溶地貌,阶段的主要外力作用是流水溶蚀,故选 C。2、如图是某中学地理研学旅行小组拍摄的地貌景观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1)该地貌名称是()A.沙丘 B.洪积扇 C.三角洲 D.冲积平原(2)形成该地貌的主要外力作用是()A.流水堆积 B.流水侵蚀 C.风力堆积 D.风力侵蚀 答案:A C【提示】风沙地貌 3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解析:(1)地球表面的形态在不断地变化。
3、引起地表形态变化的作用:按其能量来源分为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内力作用的能量主要来自于地球内部的热能,表现为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等,它使地表变得高低起伏。外力作用的能量来源主要来自于地球外部的太阳能,以及地球重力能等,表现为地表物质的风化、侵蚀、搬运和堆积等作用,它将高山削低,把盆地填平,其结果往往使地表趋于平坦。(2)本题考查地质作用的知识。引起地表形态变化的作用:按其能量来源分为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内力作用的能量主要来自于地球内部的热能,表现为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等,它使地表变得高低起伏。外力作用的能量来源主要来自于地球外部的太阳能,以及地球重力能等,表现为地表物质的风化、侵
4、蚀、搬运和堆积等作用。【解答】(1)读图可知,根据地貌形态判断,该地貌名称是沙丘。故选 A。(2)该地貌为沙丘,当风遇到阻碍物,风速下降,沙石沉积,故形成沙丘,故为风力沉积作用形成。故选 C。3、雅鲁藏布大峡谷中的丹娘沙丘,位于高原半湿润季风区。它背倚葱茏青山,面临蓝绿色的雅鲁藏布江,连绵的沙丘构成了波涛起伏的沙海。左下图为丹娘沙丘附近等高线示意图,右下图为丹娘沙丘景观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1)丹娘沙丘的成因主要是()4 A.流水堆积 B.风力堆积 C.冰川堆积 D.海浪堆积(2)该沙丘的沙源主要来自()A.印度洋海滩 B.沿岸疏松的土壤 C.塔克拉玛干沙漠 D.附近沙洲和河漫滩 (3)丹娘
5、沙丘增长速度最小的季节是()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答案:B D B【提示】风沙地貌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了地表形态变化的原因和地质构造。(2)本题主要考查了地表形态变化的原因和地质构造。(3)本题主要考查了地表形态变化的原因和地质构造。【解答】(1)丹娘沙丘位于大峡谷中,不可能是海浪堆积、冰川堆积,CD 项错误;流水堆积往往形成平原,A 项错误;该地的沙丘主要是在风力作用下由沙粒聚成的沙堆,B 项正确。5 故选 B。(2)由分析可知,该地沙丘的外力作用为风力堆积作用,其沙源主要来自附近沙洲和河漫滩,D 项正确;附近土壤不会形成沙丘,B 项错误;距离印度
6、洋海滩和塔克拉玛干沙漠较远,AC 项错误。故选 D。(3)沙丘是在风力作用下形成的,冬春季节,风力较大,有利于沙丘的增长;夏季风力较小,降水较多,沙丘增长速度最小。故选 B。4、读地貌模式图,回答下列小题。(1)由图可知()A.沉积物主要由风力作用形成 B.由扇形地上部到扇缘带,沉积物颗粒逐渐变大 C.扇形地中下部土壤肥沃,排水条件良好,适合农耕 D.扇缘带地下水埋藏深(2)该地貌主要分布于()A.河流入海口 B.山间河谷出口 C.大江大河中下游 D.盆地中心 答案:6 C B【提示】流水地貌 解析:(1)流水在搬运过程中,由于流速降低,所携带的物质便沉积下来。(2)山区河流流出山口,大量碎石
7、和泥沙在山前堆积,形成冲积扇或洪积扇;河流中下游地区,泥沙淤积形成宽广的冲积平原和河口三角洲。【解答】(1)沉积物主要是流水沉积作用形成,A 错误;由扇形地上部到扇缘带,沉积物颗粒逐渐变小,B 错误;扇形地中下部排水条件良好,且土壤深厚肥沃,适合农耕,C 正确;扇缘带地下水埋藏浅,发展农耕容易出现次生盐碱化,D 错误。故选 C。(2)由题中图可以看出,该地貌是流水堆积形成的冲积扇,流水堆积作用常常在山前河谷出口形成冲积扇或洪积扇。故选 B。5、下图为四地景观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1)下列有关四地景观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A.甲山高谷深,植被丰富 7 B.乙雨林茂密,千沟万壑 C.丙地形平坦
8、,红壤广布 D.丁地表崎岖,雪山连绵(2)乙景观属于()A.冰川地貌 B.流水地貌 C.海岸地貌 D.风积地貌 答案:A B【提示】流水地貌 海岸地貌 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了地貌类型及对应的景观特征。(2)本题主要考查了流水地貌。【解答】(1)甲是流水侵蚀地貌,山高谷深,植被丰富,A 正确;乙为牛轭湖,没有茂密雨林也不会千沟万壑,B 错误;丙为山麓冲积扇,多位于山地向平原的转换地带,地形起伏大,C 错误;丁是海岸侵蚀地貌,没有雪山连绵,地表崎岖,D 错误。故选 A。(2)乙地是牛轭湖,属于流水地貌,B 正确。故选 B。8 6、冲积扇(图甲)与三角洲(图乙)是河流作用形成的重要地貌形态。读图
9、回答下列小题。(1)下列对冲积扇、三角洲分布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冲积扇仅分布在干旱地区 三角洲仅分布在湿润地区 冲积扇位于河流出山口附近 三角洲位于河流入海、入湖口附近 A.B.C.D.(2)与冲积扇相比,三角洲地区()地形平坦,汊流较少 海浪作用明显 土壤肥沃,气候温和 多沙洲、沙岛发育 A.B.C.D.答案:B C【提示】流水地貌 解析:(1)流水在搬运过程中,由于流速降低,所携带的物质便沉积下来。山区河流流出山口,大量碎石和泥沙在9 山前堆积,形成冲积扇或洪积扇;河流中下游地区,泥沙淤积形成宽广的冲积平原和河口三角洲。(2)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地理基
10、本知识的能力,逻辑推理能力。【解答】(1)冲积扇是河流流出山口形成的堆积地貌,干旱地区、湿润地区等均分布有冲积扇地貌景观;三角洲是河流入海或入湖时在河口处形成的地貌类型,干旱地区、湿润地区等均分布有三角洲地貌景观,正确。故选 B。(2)由所学可知,三角洲多分布在沿海地区,故三角洲地区海浪作用明显,多沙洲,沙岛发育,正确。故选 C。7、1998 年,国土资源部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石灰岩广布的百色地区乐业县进行土地资源调查时,发现了一种世界罕见的地质奇观乐业天坑群(甲图)。读下图回答下列小题。(1)甲图所示地貌形态与乙图中的哪一种地貌形态成因相同()A.B.C.D.(2)形成这种地貌的地质作用是()A
11、.海浪侵蚀 B.流水侵蚀 C.风力侵蚀 D.冰川侵蚀 答案:C B【提示】喀斯特地貌 10 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了喀斯特地貌。(2)本题主要考查了喀斯特地貌的成因。【解答】(1)根据材料可知,甲图所示景观为天坑,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是由流水的溶蚀(化学侵蚀)作用形成。为溶洞,是喀斯特地貌,由流水溶蚀形成,C 对。故选 C。(2)喀斯特地貌是流水的化学侵蚀作用形成的。故选 B。8、下图为“北半球 R 河流上的一段弯曲河道的平面示意图”。关于图中不同地点水文特征的描述合理的是()A.容易产生泥沙淤积的是、乙等六地 B.河堤容易遭受流水侵蚀为、甲等六地 C.采沙场适合建在、等五地 D.江心岛容易出现在靠近乙地的水域 答案:C【提示】11 流水地貌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知识迁移、读图分析和学以致用的能力。【解答】读图可知,在河流曲流处,凹岸以侵蚀为主,凸岸以沉积为主,在平直的河道上,北半球河流流向右侧以侵蚀为主,左侧以沉积为主,所以容易产生泥沙淤积的是、甲六地,A 错。河堤容易遭受流水侵蚀为、乙六地,B 错。、等五地以沉积为主,适宜修建采沙场,C 对。江心岛为泥沙沉积而成,一般靠近甲地,D 错。故选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