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人教版高考地理必修一地貌知识点梳理.pdf

上传人:人****来 文档编号:4293623 上传时间:2024-09-04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4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高考地理必修一地貌知识点梳理.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人教版高考地理必修一地貌知识点梳理.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人教版高考地理必修一地貌知识点梳理.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人教版高考地理必修一地貌知识点梳理.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人教版高考地理必修一地貌知识点梳理.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 (每日一练每日一练)人教版高考地理必修一地貌知识点梳理人教版高考地理必修一地貌知识点梳理 选择题 1、由云南石林、贵州荔波、重庆武隆共同组成的“中国南方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申报项目,2007 年 6 月 27 日在第三十一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获全票通过,成功跻身世界自然遗产之列。回答下列小题。(1)图中石林的形成原因是()A.风力侵蚀作用 B.岩浆作用 C.流水溶蚀作用 D.变质作用(2)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岩石的透水性越好,喀斯特地貌发育越典型 气候越湿润,喀斯特地貌的发育程度就越好 气温越高,越有利于喀斯特地貌的发育 喀斯特地貌与生物活动没有关系 A.B.C.D.答案:C C 2 【提

2、示】地表形态变化的原因和地质构造 喀斯特地貌 解析:(1)本题考查地质作用与地表形态的变化。(2)本题考查地质作用与地表形态的变化。【解答】(1)石林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形态,它是流水溶蚀作用的产物。故选 C。(2)岩石的透水性越强,越容易受流水的溶蚀,喀斯特地貌发育越典型,故正确。气候越湿润,水源越充足,流水的溶蚀作用越强,喀斯特地貌的发育程度就越好,故正确。喀斯特地貌是地下水与地表水对可溶性岩石溶蚀与沉淀、侵蚀与沉积,以及重力崩塌、塌陷、堆积等作用形成的地貌。气温愈高,有利于加快化学反应,可促进喀斯特地貌的发育,故正确。通常的喀斯特地貌(也就是石灰岩地貌)与生物活动关系不大,但也不是绝对无关

3、,特别是在溶洞内部,很多喀斯特地貌的形成与生物(尤其是微生物)活动有关,如形成喀斯特地貌,主要涉及二氧化碳的溶解和释放,而二氧化碳的溶解与释放与生物活动密切相关,故错误。综上所述,故本题应选择,正确答案为 C。故选 C。2、月亮山位于广西桂林阳朔十里画廊景区,洞高 50 米,洞内多钟乳石似玉兔、嫦娥。据此完成下列小题。(1)月亮山属于()3 A.风沙地貌 B.海岸地貌 C.喀斯特地貌 D.雅丹地貌(2)该地区植被的主要作用是()A.防御地震 B.保持水土 C.抵御寒潮 D.防风固沙 答案:C B【提示】喀斯特地貌 植被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调

4、动和运用地理基本知识的能力,逻辑推理能力。(2)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地理基本知识的能力,逻辑推理能力。【解答】(1)月亮山为溶洞,属于喀斯特地貌。故选 C。(2)喀斯特地区植被主要是保持水土,减少水土流失。故选 B。3、读某地貌景观图,完成下列小题。4 (1)该地貌类型是()A.海岸地貌 B.喀斯特地貌 C.河流地貌 D.风沙地貌(2)该地貌的地表形态有()沙丘峰林洼地冲积平原 A.B.C.D.(3)下列地形区中,该地貌主要分布在()A.云贵高原 B.四川盆地 C.长江中下游平原 D.青藏高原 答案:B C A【提示】地表形态变化的原因和地质构造 喀斯特地貌

5、解析:5 (1)喀斯特地貌,是具有溶蚀力的水对可溶性岩石(大多为石灰岩)进行溶蚀作用等所形成的地表和地下形态的总称,又称岩溶地貌,除溶蚀作用以外,还包括流水的冲蚀、潜蚀,以及坍陷等机械侵蚀过程,多分布在广西、云南等地。(2)喀斯特地貌,是具有溶蚀力的水对可溶性岩石(大多为石灰岩)进行溶蚀作用等所形成的地表和地下形态的总称,又称岩溶地貌,除溶蚀作用以外,还包括流水的冲蚀、潜蚀,以及坍陷等机械侵蚀过程,多分布在广西、云南等地。(3)喀斯特地貌,是具有溶蚀力的水对可溶性岩石(大多为石灰岩)进行溶蚀作用等所形成的地表和地下形态的总称,又称岩溶地貌,除溶蚀作用以外,还包括流水的冲蚀、潜蚀,以及坍陷等机械

6、侵蚀过程,多分布在广西、云南等地。【解答】(1)由题中图可以看出,该地貌多地下河、漏斗区、石灰岩等,结合课本相关知识可知是喀斯特地貌。故选 B。(2)由题中图可以看出,该地貌多地下河、漏斗区等,可知是喀斯特地貌,故该地貌的地表形态有峰林和洼地,正确;沙丘是风力堆积地貌,冲积平原是流水堆积地貌,一般没有地下河、漏斗区的发育,错误。故选 C。(3)由题中图可以看出,该地貌多地下河、漏斗区、石灰岩等,结合课本相关知识可知是喀斯特地貌,喀斯特地貌多分布于云贵高原。故选 A。4、千湖沙漠由众多白色的沙丘和深蓝色的湖泊组成,沙源主要是来自入海河流携带的泥沙。该沙漠所在地区最大风频为东南风,但该沙漠以每年

7、20m 的速度不断向大西洋扩张。左图示意千湖沙漠的位置及周边地区图,右图为千湖沙漠景观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6 (1)影响千湖沙漠向大西洋不断扩张的主导因素是()A.河流堆积 B.风力沉积 C.冰川沉积 D.海水堆积(2)图中 R、R、R和 R四条河流中,对千湖沙漠的形成,影响最大的是()A.RB.RC.RD.R(3)千湖沙漠扩张有明显的季节性,每年 13 月扩张速度较快,主要原因是该时段()A.洋流搬运力大 B.河流输沙量大 C.东南风势力强 D.冰川融水量多 答案:D C B【提示】流水地貌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 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地表形态变化的原因和地质构造。7

8、 (2)本题主要考查地表形态变化的原因和地质构造。(3)本题主要考查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解答】(1)“千湖沙漠”位于巴西东北部滨海地区,沙丘从海岸边一直向内延伸 50 公里,结合所学的知识可知,该地位于赤道附近的东南信风的背风坡,风力较小,因此沙漠的成因可能是河流携带到河口的泥沙在海水的作用下向大西洋不断扩张,D 正确,AB 错误;该地区地处热带地区,且为高原地形,不可能有冰川,C 错误。故选 D。(2)河口泥沙的搬运动力主要是洋流。根据洋流流向可知,R、R、R三条河流河口的泥沙都不可能被搬运至千湖沙漠处堆积,而 R河口的泥沙可以顺着洋流被搬运至千湖沙漠处堆积。故选 C。(3)千湖沙漠的沙

9、源主要是入海河流挟带的泥沙,该地 13 月降水丰富,河流水量大,挟带进入海洋的泥沙多,沉积量大,因此沙漠扩张速度快。故选 B。5、某同学利用暑假到全国各地进行地貌景观差异的研学旅行。以下是旅行中在不同地区拍摄的四张照片。请你根据所学知识,读图完成下列小题。(1)该同学考察回来说道:“这些照片中拍摄最辛苦的一张是冒着高达 40的高温拍到的。”这应该是指()A.图 B.图 C.图 D.图(2)形成该照片中地貌景观的主要条件是()8 A.常年大风 B.气候干旱 C.河流众多 D.冰川广布(3)该同学在海南省三亚拍摄的照片中所显示的地貌景观最有可能是()A.流水侵蚀地貌 B.海浪侵蚀地貌 C.风力侵蚀

10、地貌 D.风力堆积地貌 答案:D B B【提示】风沙地貌 海岸地貌 解析:(1)考查地貌景观。(2)考查风力堆积地貌。(3)考查海浪侵蚀地貌。【解答】(1)我国温带沙漠地区由于气候的大陆性强,降水少,晴天多,白天太阳辐射强,升温快,夏季白天最高温度可达 40,符合的是图,其他地区很难达到如此高温。故选 D。(2)沙漠地区气候干旱,植被稀少,外力作用以风力为主,形成沙丘等堆积地貌。故选 B。(3)海南省的三亚位于海边,最可能形成图海浪侵蚀形成的地貌。从图中可以看出,背景为碧海、蓝天、白云,岸边岩石呈浑圆状,是海浪侵蚀作用的结果。9 故选 B。6、金字塔沙丘在许多沙漠中都是最大的风成地貌,其形态特

11、殊,稳定少动,分布广泛。通过分析与实验模拟,金字塔沙丘是在新月形沙丘基础上,受其它风向的改造,形成的具有 3-6 个棱面的星状沙丘。依据祁连山北侧的甘肃敦煌鸣沙山上金字塔沙丘形成模式图(下图中的箭头代表盛行风向)。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小题。(1)与新月形沙丘相比,金字塔沙丘的形成条件最大的不同在于()A.沙源更丰富 B.风力更强 C.体积更大 D.三组或三组以上风向 (2)推测模式图中金字塔沙丘的形成顺序是()A.B.C.D.答案:D B【提示】风沙地貌 解析:(1)本题考查风沙地貌。(2)本题考查风沙地貌。10 【解答】(1)根据材料分析可知,金字塔沙丘是在新月形沙丘基础上,受其它风向的改

12、造,形成的具有 3-6 个棱面的星状沙丘,可知与新月形沙丘相比,金字塔沙丘的形成受到三组或三组以上风向的影响。故选 D。(2)分析材料可知,金字塔沙丘是在新月形沙丘的基础上形成的,可知新月形沙丘是最早形成的,读图可知,是新月形沙丘;其后,新月形沙丘受其它风向的改造,形成具有 3-6 个棱面的星状沙丘,读图分析可知,的形态最接近于星状沙丘;对比和,可以看出受到两个风向的影响,受到三个风向的影响,可知,形成于之后。可知金字塔沙丘的形成顺序是。故选 B。7、读台湾岛部分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及野柳景区海岸景观图,完成下列小题。(1)台湾岛东北地区冬季的降水类型为()A.对流雨 B.地形雨 C.台风雨 D.

13、锋面雨(2)台湾岛北部的野柳景区,以其独特的地貌风光享誉海内外。图中景观主要成因是()A.板块挤压 B.流水沉积 C.风力侵蚀 D.海浪侵蚀 答案:B D【提示】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11 地表形态变化的原因和地质构造 海岸地貌 解析:(1)主要考查了影响气候的因素。(2)主要考查了地表形态变化的原因和地质构造。【解答】(1)台湾岛东北地区位于东北季风迎风坡,降水多,B 正确;冬季陆地气温低,很难形成对流雨,A 错误;台风主要发生在夏秋季节,C 错误;冬季影响台湾的锋面雨较少,D 错误。故选 B。(2)台湾岛处于我国东南海域,主要受海浪影响,故图示地貌景观主要是由海浪侵蚀作用形成的。故选 D。8

14、、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题。风蚀坑通常指植被覆盖的固态沙丘或者平坦草地受风吹蚀而形成的凹地、槽和洼地。读风洞实验中植被覆盖度与土壤风蚀之间的关系图,下列条件中最有利于风蚀作用的是()A.盛行风风速大 B.地表坡度大 C.土壤颗粒大 D.植被覆盖率低 答案:D【提示】12 风沙地貌 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风沙地貌。【解答】分析图中风蚀量与起动风速与植被覆盖度之间的相关性可知:当风速为 8 米/秒-9 米/秒,植被覆盖度小于 30%时,植被覆盖度越低,风蚀量越大;当植被覆盖度为 40-50%时,风蚀量为 0;而当起动风速为 9 米/秒,植被覆盖度为 60%时,风蚀量较大而风速进一步增大,植被覆盖度大于 60时,风蚀量又会减少。由上述分析可知,风速变大并不一定会使风蚀量变大,A 错误;统计图中并未反映地形坡度及土壤颗粒大小与风蚀量的关系,B、C 错误;植被覆盖率低时,风蚀量加大,与统计图显示情况相符,D 正确。故选 D。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专区 > 高考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