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化工设备机械基础课程设计
成 绩
《化工设备机械基础》课程设计报告
设计题目 塔设备机械设计
学生姓名
学 号
指导老师
专业班级
教师评语
设计起止日期: 至
塔设备设计任务书
一、 设计内容
1、 根据操作条件选择塔体、裙座材料;
2、 法兰选型;
3、 塔设备机械设计;
4、 塔设备结构设计;
5、 编写设计计算说明书,主要内容:
① 目录;
② 设计任务书(题目);
③ 设计方案的确定,包括材料选择、塔设备结构设计等;
④ 塔设备机械设计过程;
⑤ 标准零部件的选择,如法兰等;
⑥ 设计小结;
⑦ 参考资料;
⑧ 附图:
总装图
法兰结构图
塔盘板结构示意图;
塔板连结结构示意图;
塔盘支撑结构示意图;
裙座与塔体焊缝结构图;
设计参考数据
塔体内径/mm
2000
塔高/mm
31000
计算压力/MPa
1.2
设计温度/℃
200
设置地区
广州
地震设防烈度/度
8
场地土类
Ⅱ类
设计地震分组
第二组
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
0.2g
地面粗糙度
B类
塔盘数
52
塔盘存留介质层高度/mm
100
塔盘间距/mm
450
塔釜存留介质高度/mm
100
介质密度/kg/m3
825
人孔间距/m
5
半圆形平台数
平台宽度
800
平台高度
1000
保温层材料密度/ kg/m3
315
保温层厚度/mm
105
再沸器操作质量/kg
3800
再沸器偏心距/mm
2000
介质腐蚀性
无明显腐蚀
目录
一、塔体的设计条件 …………………………………………5
二、按计算压力计算塔体和封头厚度 ………………………6
三、塔设备质量载荷计算………………………………………………6
四、风载荷与风弯矩计算 ……………………………………10
五、地震载荷计算 ……………………………………………13
六、偏心弯矩计算 ……………………………………………15
七、各种载荷引起的轴向应力 ………………………………15
八、筒体和裙座危险截面的强度性校核 ……………………17
九、塔体水压试验和吊装时的应力校核 ……………………20
十、基础环设计 ………………………………………………21
十一、地脚螺栓计算 …………………………………………23
十二、筒体与封头联接法兰的选取 …………………………24
参考文献………………………………………………………27
一、塔体的设计条件
1、塔体的内径,塔高近似取
H=31000mm;
2、计算压力,设计温度200℃;
3、设置地区:基本风压值,地震设防烈度8度,场地土类:Ⅱ类,设计地震分组:第二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 0.2g;
4、塔内装有52层浮阀塔盘,每块塔盘上存有介质高度为,介质密度为;
5、沿塔高每5m左右开设一个人孔,人孔数为6个,相应在人孔处安装的半圆形平台为6个,平台宽度B=800mm,高度为1000mm:
6、塔外保温层厚度,保温材料密度
为
7、塔体与裙座间悬挂一再沸器,其操作质量为,偏心距e=2000mm;
8、塔体在200℃的条件下工作,介质无明显腐蚀,筒体与封头材料选16MnR,裙座材料选用Q235-B,材料的有关性能参数如下:
16MnR
Q235-B ;
9、 塔体与裙座对接焊接,焊接接头系数;
10、塔体与封头厚度附加量C=2mm,裙座厚度附加量C=2mm。
二、按计算压力计算塔体和封头厚度
1、塔体厚度计算
考虑厚度附加量C=2mm,经圆整后取。
2、封头厚度计算
考虑厚度附加量C=2mm,经圆整后取。
三、塔设备质量载荷计算
1、筒体圆筒、封头、裙座质量
圆筒质量:
封头质量:
裙座质量:
说明:(1)塔体总高度;
(2)查的DN2000mm,厚度12mm的圆筒质量为596kg/m;
(3) 查的DN2000mm,厚度12mm的椭圆形封头质量为438kg/个(封头曲面深度500mm,直边高度40mm);
(4)裙座高度3060mm,厚度按12mm计。
2、塔内构件质量
(浮阀塔盘质量75)
3、保温层质量
其中,为封头保温层的质量,169.47kg/个,密度为
其保温层外容积为
椭圆封头的曲面方程为
所以
其壳体外容积为
4、平台、扶梯质量
说明:由表8-1查得平台单位面积质量,笼式扶梯单位长度质量;笼式扶梯总高,平台数量为6。
5、操作时物料质量
说明:物料密度,封头内容积,塔釜圆筒部分深度,塔板数N=52,塔板上液层高度。
6、 附件质量
按经验取附件质量为
7、 充水质量为
其中
8、 各种质量载荷汇总
将全塔分为6段,计算各质量载荷(计算中略有近似)
塔段
0~1
1~2
2~3
3~4
4~5
5~顶
合计
塔段长度/mm
1000
2000
7000
7000
7000
7000
31000
人孔与平台数
0
0
2
1
1
2
6
塔板数
0
0
9
15
16
12
52
m01/kg
596
1630
4172
4172
4172
4174.96
18916.9
注:2m裙座+下封头质量=2×596+438=1630,其余为596×各塔段长度
m02/kg
-
-
2119.5
3532.5
3768
2826
12246
注:塔盘质量=0.785×4×75×各段塔盘数,塔盘单位面积质量为75kg/m2
m03/kg
-
169.47
1547.8
1547.8
1547.8
1542.43
6355.3
注:保温材料,下封头质量169.47,其余为单位长度保温层质量×各塔段长度
m04/kg
40
80
1423.2
851.6
851.6
1382.2
4629.6
注:平台扶梯质量,每个平台质量为571.6kg,每米扶梯为40kg,平台质量算法同前
m05/kg
-
973.5
6113.58
3885.75
3885.75
3367.65
18226.2
注:封头内的物料质量=825×1.18=973.5,其余各段为各段塔板总的存留介质质量
2~3段为塔釜直筒段存留介质质量+9块塔板上存留的介质质量
ma/kg
149
407.5
1043
1043
1043
1043.7
4729.3
注:附件质量=0.25×m1
mw/kg
—
1180
21980
21980
21980
20694
87799.4
充水质量=塔容积×水密度,1~2段为封头充水质量=1.18×1000=1180
me/kg
—
1300
2500
3800
m0/kg
785
4560.5
18919.1
15032.7
15268.2
14336.9
68902.3
各塔段最小质量
785
3587
11109.9
8320.9
8370
8708.49
40881.3
全塔操作质量=m01+m02+m03+m04+m05+ma+me=68902.29kg
全塔最小质量=m01+0.2m02+m03+m04+ma+me=40881.3kg
水压试验时最大质量=m01+m02+m03+m04+mw+ma+me=138476.4kg
全塔操作质量
全塔最小质量
水压试验时最大质量
四、风载荷与风弯矩计算
1、风载荷计算示例
以2~3段为例计算风载荷
式中:
——体形系数,对圆筒形容器,
——10m高处基本风压值,
——风压高度变化系数,查表8-5得:
——计算段长度,
——脉动影响系数,由表8-7得:
——塔的基本自振周期,对等直径、等厚
度得圆截面塔:
——脉动增大系数,根据自振周期,由
表8-6查的:
——振型系数,由表8-8得:
——风振系数
——塔的有效直径。设笼式扶梯与塔顶管线成90°,取下a、b中较大者。
,,
取
2、各段塔风载荷计算结果
塔段号
1
2
3
4
5
6
1000
2000
7000
7000
7000
7000
500
0.7
0.72
0.72
0.72
0.769
0.806
0.832
0.02
0.02
0.158
0.398
0.738
1.000
2.33
1.034
1.034
1.265
1.60
2.05
2.35
1
3
10
17
24
31
1.00
1.00
1.00
1.184
1.318
1.434
平台数
0
0
2
1
1
2
/mm
0
0
457.2
228.6
228.6
457.2
2634
2634
3301.02
3072.42
3072.42
3301.02
953.24
953.24
10231.2
14260
20337.2
27254.1
3、风弯矩计算
0-0截面:
1-1截面:
2-2截面:
五、地震载荷计算
取第一振型阻尼比为
则衰减指数
塔的总高度 H=31000mm
全塔操作质量
重力加速度
地震影响系数
由表8-2查的(设防烈度8级)
由表8-3查的
计算截面距地面高度h:
0-0截面:h=0
1-1截面:h=1000mm
2-2截面:h=3000mm
等直径、等厚度的塔,,按下列方法计算地震弯矩。
0-0截面:
1-1截面:
2-2截面:
六、偏心弯矩计算
七、各种载荷引起的轴向应力
1、计算压力引起的轴向压应力
其中
2、操作质量引起的轴向压应力
0-0截面:
裙座的有效厚度
1-1截面:
其中,,为人孔截面的截面积,查相关标准得:
2-2截面:
其中,
3、最大弯矩引起的轴向应力
0-0截面
其中,最大弯矩取下式计算值中较大者:
1-1截面:
式中——裙座人孔截面的抗弯截面系数。查相关标准得:
=27677000
其中,最大弯矩取下式计算值中较大者:
2-2截面:
其中,最大弯矩取下式计算值中较大者:
八、筒体和裙座危险截面的强度性校核
1、筒体的强度与稳定性校核
2-2截面:
筒体危险截面2-2处的最大组合轴向拉力:
因为,故满足强度条件。
其中,轴向许用应力:
2、 塔体与裙座的稳定性校核
2-2截面:
筒体危险截面2-2处的最大组合轴向压力:
许用轴向压应力: 取其中较小值。
按GB-150 钢制压力容器中的规定,由
查相应的材料图(16MnR)得B=115Mpa,
则,取。
因为,故满足稳定性条件。
1-1截面:
塔体1-1处的最大组合轴向压应力
由 0.00093
查相应的材料图(Q235-B)得 ,
则,取。
因为,,故满足稳定性条件。
0-0截面
塔体0-0处的最大组合轴向压应力
因为,,故满足稳定性条件。
各危险截面强度与稳定校核汇总
项目
计算危险截面
0-0
1-1
2-2
塔体与裙座有效厚mm
10
10
10
截面以上操作质量/kg
68902.9
68117.29
63556.82
计算截面面积
截面的抗弯截面系数
最大弯矩
最大允许轴向拉应力
173.4
最大允许压应力
129
129
138
135.6
135.6
204
计算压力引起的向拉应力
0
0
60
操作质量引起的向压应力
10.76
11.40
9.93
最大弯矩引起的轴向应力
47.85
51.47
40.91
最大组合轴向拉应力
-
-
90.98
最大组合轴向压应力
58.61
62.87
50.84
强度与稳定校核
强度
—
—
满足强度条件
稳定性
满足稳定性条件
九、塔体水压试验和吊装时的应力校核
1、筒体水压试验时各种载荷引起的应力
(1)由试验压力和液柱静压力引起的环向应力
(2)由试验压力引起的轴向拉应力
(3)最大质量引起的轴向压应力
(4)由弯矩引起的轴向应力
2、水压试验应力校核
(1)筒体环向应力校核
因为,故满足要求。
(2)最大组合轴向拉应力校核
许用应力:
因为,故满足要求。
(3)最大组合轴向压应力校核
轴向许用压应力 取其中较小值。
, 取。
因为,故满足要求。
十、基础环设计
1、基础环尺寸
取
2、基础环的应力校核
取其中较大值,
(1)
(2)
取
选用75号混凝土,其许用应力,故满足要求。
3、基础环厚度
按有筋板时,计算基础环的厚度。
设地脚螺栓直径为M42,由表8-11查得l=160mm,
则b/l=140/160=0.88,由表8-10查得
。
取,基础环材料(20R)的许用应力,C=3mm,基础环厚度
,取。
十一、地脚螺栓计算
1、地脚螺栓承受的最大拉应力
取其中较大值,
其中,
(1)
(2)
取其中较大值,
2、地脚螺栓的螺纹小径
因为,故此塔设备必须安装地脚螺栓。选取螺栓材料16MnR,螺栓个数为n=20,,C=3mm。
取地脚螺栓为M42。由表8-12查得M42的螺纹小径d=37.219mm,故选用20个M42的地脚螺栓,满足要求。
十二、筒体与封头联接法兰的选取
1、根据筒体内径,计算压力,温度200℃,查表6-2,确定法兰结构为长颈对焊法兰,查附录12选取材料16Mn,公称压力PN=1.6Mpa。
2、查相关手册得法兰基本数据:
D=2215mm,D1=2155mm,D2=2110mm,D3=2090mm,D4=2087mm
螺纹孔直径d=33mm,法兰厚度b=102mm,高颈尺寸H=190mm,h=56mm,
,螺栓为。
3、根据公称直径DN=2000mm,查附录13-3,得螺柱材料为40MnVB,查表6-6得,螺母材料为40Mn。
4、压紧密封面选取平面密封面,选用缠绕型垫片,D=2089mm,d=2039mm,
垫片种类为石棉式石墨填充带。
法兰图见附图
塔的机械设计结果
塔的名义壁厚
筒体,封头,裙座
塔的载荷及其弯矩
质量载荷
风弯矩
地震弯矩
基础环设计
基础环尺寸
基础环的应力校核
满足要求
地脚螺栓设计
直径M42,个数20个
主要符号说明
裙座人孔处截面的面积,
裙座人孔处截面的抗弯截面系数,
裙座壳底部内直径,
裙座壳有效壁厚,
裙座人孔截面处裙座壳的内直径,
裙座人孔截面处水平方向的最大宽度,
人孔或较大管线引出孔加强管的长度,
人孔或较大管线引出孔加强管的厚度,
塔计算段的有效直径,
基础环内直径,
基础环外直径,
裙座大端外直径,
E 设计温度下材料的弹性模量,
风压高度变化系数
H 塔的总高度,
塔第i段顶截面距地面的高度,
塔第i-i截面处的地震弯矩,
塔第i-i截面处的最大弯矩,
塔第i-i截面处的风弯矩,
塔的最大质量,
塔的最小质量,
塔的操作质量,
计算截面以上的操作质量,
计算压力,
塔i-i计算段的水平风力,
基本风压值,
塔的基本自振周期,
对应的地震影响系数
地震影响系数的最大值
管线保温层厚度,
脉动增大系数
脉动影响系数
由计算压力引起的轴向应力,
由重力引起的轴向应力,
设计温度下筒体材料的许用应力,
设计温度下材料的许用轴向压应力,
设计温度下裙座材料的许用应力,
振型系数
参考文献
[1] 路秀林,王者相. 化工设备设计全书塔设备[M].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2] 陈作模. 机械原理[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 刁玉玮,王立业. 化工设备机械基础[M]. 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
[4] 匡国柱,史启才. 化工单元过程及设备课程设计[M].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5] 董大勤. 化工设备机械基础[M].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28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