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每日一练每日一练)人教版初三中考化学考点大全笔记人教版初三中考化学考点大全笔记 单选题 1、镁不仅能在氧气中燃烧,也能在氮气、二氧化碳中燃烧(3Mg+N2点燃Mg3N2,2Mg+CO2点燃2MgO+C)。将7.2g镁条在足量的O2、N2和CO2混合气体中充分燃烧,镁条反应完全,生成固体的质量可能是 A10.0gB12.0gC13.8gD14.0g 答案:B 解析:解:假设镁条全部与氧气反应,设生成氧化镁的质量为x 2Mg+O2点燃2MgO48807.2g4880=7.2g=12g 假设镁条全部与氮气反应,设生成氮化镁的质量为y 3Mg+N2点燃Mg3N2721007.2g72100=7.
2、2g=10g 假设镁条全部与二氧化碳反应,设参加反应二氧化碳的质量为z 2 2Mg+CO2点燃2MgO+C48447.2g4844=7.2g=6.6g 则反应后固体的质量为 7.2g+6.6g=13.8g;所以 7.2g 镁条反应完全,生成固体的质量在 10g13.8g 之间,故选 B。2、为防止民用燃气泄漏引发中毒或爆炸事故,常在其中加入某种有特殊臭味的物质。现取 3.1g 该物质在氧气流中充分燃烧,将反应后的物质依次通过 a.无水硫酸铜、b.酸性高锰酸钾、c.浓硫酸、d.氢氧化钠溶液。测定反应前后 a 装置增重 2.7g,b 装置增重 3.2g,d 装置增重 4.4g.(提示:装置 a、c
3、 只能吸水,b 只吸收 SO2,d 吸收CO2。假设每步均完全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物质由碳、氢、氧、硫元素组成 B一个该物质中分子中,碳原子和硫原子的个数比可能为 2:3 C交换 a、b 或 a、c 装置对实验结果无影响 D反应中,该物质与氧气的化学计量数之比可能为 2:9 答案:D 解析:A、由题干信息可知,该物质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硫、二氧化碳和水,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和质量不变,该物质中一定含 C、H、S 元素,a 装置增加的质量为反应生成水的质量,故生成水的质量为 2.7g,氢元素的质量为:2.7g218 100%=0.3g,b 装置增加的质量为反应生成二氧
4、化硫的质量,生成二氧化硫的质量为:3.2g,故硫元素的质量为:3.2g3232+32 100%=1.6g,d 装置增加的质量为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4.4g,故碳元素的质量为:4.4g 1244 100%=1.2g,1.2g+1.6g+0.3g=3.1g,故该物质中不含氧元素,故该物质由碳、氢、硫元素组成,不符合题意;B、一个该物质分子中,碳原子和硫原子的个数比可能为:1.2g12:1.6g32=2:1,不符合题意;3 C、交换 a、b 装置,气体会从 b 装置中携带出水蒸气,影响对水的测定,交换 a、c 装置,a、c 装置均能吸收水分,对实验结果无影响,不符合题意;D
5、、一个该物质中分子中,碳原子、氢原子和硫原子的个数比为:1.2g12:0.3g1:1.6g32=2:6:1故该物质的化学式为:C2H6S,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2+6+32=62,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为:2.7g+3.2g+4.4g-3.1g=7.2g,故反应中,该物质与氧气的化学计量数之比可能为:3.1g62:7.2g32=2:9,符合题意。故选 D。3、2022 年北京、张家口将联合举办冬奥会,为办成绿色奥运会,下列措施不可行的是 A用天然气代替煤,减少酸雨的形成 B发展公共交通,提倡绿色出行 C改进燃煤锅炉烟囱,将废气排到高空 D增加使用太阳能、风能、核能等新能源 答案:C 解析:
6、A、用天然气替代煤,减少 SO2与粉尘的排放,也就减少了扬尘污染,可减少污染,故不符合题意;B、提倡绿色出行,发展公共交通,可减少污染,保护环境,故不符合题意;C、将废气排放到高空,也不会减少污染,不利于保护环境,故符合题意;D、使用太阳能与核能等绿色能源,保护环境,故不符合题意。故选 C。4、如图所示的分子结构模型图中,代表氢原子,代表氧原子,代表碳原子,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4 A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18B在中,物质中的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C物质是单质 D物质和的分子结构模型不同,二者的相对分子质量相同 答案:B 解析:A、由图示可知,物质的化学式为 H2O,相对分子质量是=12+
7、16=18,故正确;B、由图示可知,物质的化学式分别为 H2、H2O、CO2、C2H6O,氧元素的质量分数分别为 0、1612+16 100%88.9%、16212+162 100%72.7%、16122+16+16 100%34.8%,故错误;C、由图示可知,是由同种原子构成的分子故是一种单质,故正确;D、由图示可知,的分子结构不同不是同一种物质,但化学式可都表示为 C2H6O,所以二者的相对分子质量相同,故正确。故选 B。5、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规范合理的是 A2H2+O2点燃2H2O2BH2SO4+NaOH=NaSO4+H2O CCO2+Ca(OH)2=CaCO3+H2ODCu2(OH)2
8、CO32CuO+H2O+CO2 答案:D 解析:A、氢气和氧气点燃生成水,2H2+O2点燃2H2O,生成物写错,错误;B、氢氧化钠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2NaOH+H2SO4=Na2SO4+2H2O,物质化学式写错,错误;5 C、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Ca(OH)2+CO2=CaCO3+H2O,状态符号使用错误,错误;D、加热碱式碳酸铜生成氧化铜和水和二氧化碳气体,Cu2(OH)2CO32CuO+H2O+CO2,正确;故选 D。填空题 6、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化学用语是最简明、信息丰富、国际通用的语言。请用化学用语填空:构成干冰的粒子_ ;标出过氧化氢中氧元
9、素的化合价 _;某残缺标签 阴离子可能是 _;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前两位元素和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 _。(2)已知氨气的化学式为 NH3,请写出符号“2NH3”中数字的含义:“2”表示_;“3”表示_。(3)下图是部分元素的原子或离子结构示意图 表示阳离子的结构示意图是_(填“a”、“b”、“c”、“d”,下同),具有稳定结构的微粒有_:_属于同种元素的微粒。下列物质中,由原子构成的是_。A 氧气 B氯化钠 C二氧化碳 D汞 E氩气 答案:b;6 最外层有 8 个电子的结构称为 8 电子稳定结构,具有稳定结构的微粒有 abd;元素是具有相同质子数一类原子的总称,bc 于同种元素
10、的微粒;A、氧气是由氧分子构成的;B、氯化钠是由钠、氯粒子构成的;C、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D、汞是由汞原子构成的;E、氩气是由氩原子构成的;DE。解析:(1)干冰是固体二氧化碳,其化学式:CO2;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在表示元素的正上方表示该元素的化合价,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过氧化氢化合物中氢元素的化合价为+1 价,依据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 0,氧元素的化合价为-1 价,标出过氧化氢中氧元素的化合价H2O12;由残缺标签可知:该化学式中含有两个 2 原子,化合物中钠元素的化合价为+1 价,依据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 0,可知阴离子可能是CO32或SO4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前两位元素分别是氧
11、、硅元素,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氮元素,氧、硅、氮组成化合物硅元素显+2 价,硝酸根的化合价为-1 价,则组成的化合物名称为硝酸硅,化学式:Si(NO3)2。(2)化学式前面的数字表示分子的个数,符号“2NH3”中数字的含义:“2”表示 2 个氨分子;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化学式中原子的个数,“3”表示一个氨分子有 3 个氢原子。(3)7 阳离子是粒子中质子数大于电子数;a、82+8,质子数大于核外电子数,属于阳离子;c、12=2+8+2,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属于原子;d、172+8+8,质子数小于核外电子数,属于阴离子;7、化学与能源、环保等方面密切相关,请回答下列问题。(1)为了改善环
12、境,可在汽油中添加乙醇来调整燃油结构。乙醇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2)不少家庭使用了太阳能热水器,利用太阳能的优点是_。(3)我们要合理开采、节约使用化石燃料,其主要原因是_。答案:C2H5OH+3O2点燃2CO2+3H2O 对环境没有污染(合理即可)化石燃料不可再生 解析:(1)乙醇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2H5OH+3O2点燃2CO2+3H2O;(2)利用太阳能,不会产生污染物,可以保护环境;(3)化石燃料属于不可再生能源,因此要合理开采、节约使用化石燃料。8、实验室开放日,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进行气体制取和性质的探究,请回答有关问题:
13、(1)请写出图中标有字母的仪器名称:a _ b _ 8 (2)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时,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_(填写装置的字母代号,下同),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其中二氧化锰起 _ 作用。(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时,应选择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是 _。(4)如图 F 所示,向烧杯中倾倒二氧化碳,下层蜡烛先熄灭,上层蜡烛后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是 _、_,且密度比空气的大,因此,二氧化碳可用于 _。答案:铁架台 酒精灯 B 2KClO32KCl+3O2 催化 A,C 不可燃 也不支持燃烧 灭火 解析:(1)依据实验室常用仪器的认识可知仪器 a、b 的名称分别为:铁架
14、台、酒精灯;(2)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时,选用的是固态物质反应需加热的发生装置为 B;依据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步骤写配注等,反应方程式:2KClO32KCl+3 O2;其中二氧化锰作催化剂,起催化作用;(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时,应选用固态物质和液态物质反应不需加热的发生装置;收集该气体时,根据其密度比空气大用向上排空气法,因二氧化碳既能溶于水又能和水反应,所以不能用排水法收集故答案为AC;(4)如图 F 所示,向烧杯中“倾倒”二氧化碳,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大,下层蜡烛先熄灭,上层蜡烛后熄灭,更进一步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是:不能燃烧(或不能支持燃烧),不能支持燃烧(或不能燃烧),且密度比空气的大;因此,二氧化碳的重要用途之一是可以用来灭火故答案为不能燃烧(或不能支持燃烧),不能支持燃烧(或不能燃烧),灭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