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文末附答案)人教版2022年中考化学高频考点知识梳理.pdf

上传人:w****g 文档编号:2100688 上传时间:2024-05-16 格式:PDF 页数:14 大小:585.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末附答案)人教版2022年中考化学高频考点知识梳理.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文末附答案)人教版2022年中考化学高频考点知识梳理.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文末附答案)人教版2022年中考化学高频考点知识梳理.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文末附答案)人教版2022年中考化学高频考点知识梳理.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文末附答案)人教版2022年中考化学高频考点知识梳理.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 (每日一练每日一练)()(文末附答案文末附答案)人教版人教版 20222022 年中考化学高频考点知识梳理年中考化学高频考点知识梳理 单选题 1、今年全国两会,“碳达峰”和“碳中和”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成为舆论热词。“碳中和”是指单位或个人在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总量,通过二氧化碳去除手段,抵消这部分碳排放,达到“净零排放”目的。以下措施不能实现“碳中和”目标的是 A推广使用新能源汽车 B尽量乘坐公交车 C植树造林,增加植被面积 D露天焚烧农作物秸秆以增加肥效 2、近日,俄罗斯科学家研发出一种银纳米颗粒复合催化剂,可被用于降低汽车尾气的一氧化碳排放量。银元素的相关信息如图所

2、示,下列有关银的说法正确的是()A相对原子质量是 107.9gB属于非金属元素 C原子的核电荷数为 47D银能与稀盐酸反应 3、由氢氧化钠(NaOH)和过氧化钠(Na2O2)组成的混合物,检测出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2%,那么混合物中钠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A46%B57.8%C58.4%D无法计算 4、有关物质之间的部分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一”表示物质之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2 A物质 X 是一种温室气体 B反应的另一产物可能是水 C向 Ca(OH)2溶液中加入 CaO,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增大 D图中的所有反应均不属于置换反应 5、2021

3、 年世界水日的主题是“珍惜水、爱护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地球上的淡水资源十分丰富 B部分结冰的蒸馏水属于混合物 C水是由氢分子和氧原子构成的 D硬水中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 6、下列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 A冰水混合物 B维生素 B2(C17H20O6N4)C稀有气体 D过氧化氢 7、当前,全国上下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团结奋战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从我做起,注意咳嗽礼节,保护你我。关于咳嗽和打喷嚏时的注意事项,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当咳嗽和打喷嚏时,使用纸巾或手绢遮盖口、鼻 B没有纸巾或手绢时,应用衣袖遮盖口、鼻 C咳嗽和打喷嚏时,若用双手遮盖口、鼻后,应立即洗手 D如果已知患有呼吸

4、道传染病,外出时为了保持呼吸顺畅,可以不用戴口罩 8、在4A+5B=4C+6D 已知 34gA 和 80gB 完全反应,生成了 54gD,若已知 C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30,则 A 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3 A68B34C32D17 9、某元素 R 的氧比物中,R 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7:8,R 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14,则 R 氧化物的化学式是 AROBRO2CR2ODR2O5 10、下列实验方案设计合理的是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鉴别碳粉和二氧化锰粉末 观察颜色 B 除去铁粉中少量的铜粉 加入稀硫酸 C 鉴别硝酸铵固体和氧化钙固体 取样后,加水溶解,测温度 D 除去 CO2中少量的 CO

5、点燃 AABBCCDD 11、“芯片”是电子产品的核心部件,氮化镓是制造芯片的材料之一,如图是镓元素(Ga)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及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镓属于金属元素,m=3B镓化学性质比较活泼,易形成阳离子 Ga+3 C镓元素的位置应该在 Z 处 D镓的最外层电子数与 A1 相同 12、生产生活离不开化学。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工业上常用铁桶来储运烧碱 B生活中用加热煮沸的方法可降低水的硬度 C铁制品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生锈 D青少年长期大量饮用碳酸饮料有益于健康 13、婴幼儿由于食用不合格奶粉而患有结石症,其罪魁祸首就是三聚氰胺,它的化学式为 C3N6H6。下列说法错误的

6、是 4 A一个三聚氰胺分子由 15 个原子构成 B三聚氰胺中 C、H、N 元素的质量比为 1:2:2 C三聚氰胺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126 D三聚氰胺由三种元素组成 14、物质化学式的读法和写法都正确的是 A碳酸钠 NaCO3B氯化氢 ClHC氧化铁 FeOD三氧化硫 SO3 15、2021 年我国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做好碳中和工作”。碳中和是指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措施,抵消因人类活动产生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量,达到相对“零排放”。下列行为不利于实现碳中和的是 A大量使用一次性餐具 B使用新技术提高传统能源的利用效率 C利用风能实现清洁发电 D研发新工艺将二氧化碳转化为化工产品 多选题

7、16、属于氧化物的是 AO2BH2OCCaODNaOH 17、“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太原市把创城作为常态化工作,努力创建宜居城市。下列做法与此相符的是 A对垃圾进行分类 B人走关灯,少开空调 C电动汽车逐步替代燃油汽车 D方便生活,推广使用一次性筷子 5 18、实验室有碳酸钾和碳酸钙的固体混合物 16.6g,使之与 200g 稀盐酸混合,恰好完全反应,所得不饱和溶液的质量为 212.2g。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该反应生成了 4.4g 二氧化碳气体 B原固体混合物中金属元素的质量为 10.6g C稀盐酸中氢元素的质量为 0.15g D所用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3.65%19、在抗击新型冠状

8、病毒期间,75%的酒精溶液发挥着巨大作用。下列有关酒精(C2H5OH)的说法正确的是 A酒精是乙醇的俗称 B酒精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46g C酒精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D酒精中 C、H、O 三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 2:5:1 20、一包混合均匀的不纯碳酸钠固体,杂质可能是 CaCl2、NaHCO3、CuSO4、KNO3中的一种或几种。现取该样品溶于水得到无色澄清溶液。另取样品 10.6g,加入 100g 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产生气体 4.6g,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样品中一定含有 NaHCO3,可能含有 KNO3 B样品中一定含有 KNO3,可能含有 NaHCO3 C样品中一定没有 CuSO4

9、、CaCl2 D所加的稀硫酸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大于 9.8%6 人教版 2022 年中考化学_031 参考答案 1、答案:D 解析:A、推广使用新能源汽车可以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可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B、尽量乘坐公交车可以减少私家车的使用,减少汽油的使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C、植树造林,增加植被面积可以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D、露天焚烧农作物秸秆会排放大量废气,不能实现“碳中和”目标,符合题意。故选 D。2、答案:C 解析: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107.9,相对

10、原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克”,故选项说法错误;B、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该元素的名称是银,带“钅”字旁,属于金属元素,故选项说法错误;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为 47,表示原子序数为 47;根据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原子的核电荷数为 47,故选项说法正确;D、在金属活动顺序中,银的位置排在氢的后面,不能与稀盐酸反应,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 C。3、答案:B 解析:两种物质中都含有钠和氧元素,且两种物质中,钠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相等,混合物中剩余部分就是氢元素,7 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2%,则钠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之

11、和是 98%,因此混合物中钠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23:16,故混合物中钠元素的质量分数为98%2323+16=57.8%。故选:B。小提示:4、答案:C 解析:A、物质 X 能与碳酸钙互相转化,则 X 是二氧化碳,是一种温室气体;故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B、反应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产生碳酸钙和水;故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C、向 Ca(OH)2溶液中加入 CaO,氧化钙与水反应产生氢氧化钙,消耗水,但放出大量的热,温度升高,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降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一定增大;故选项错误,但符合题意;D、图中 6 个反应中,没有单质参加反应(或没有单质生成),则所有反应均不属于置换反

12、应;故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C。5、答案:D 解析:A、地球上的淡水资源十分缺乏,故选项错误;B、部分结冰的蒸馏水也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属于单质,故选项错误;C、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一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故选项错误;D、硬水中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故选项正确。故选:D。6、答案:C 8 解析:A、冰水混合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故 A 错;B、维生素 B2(C17H20O6N4)是由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故 B 错;C、稀有气体中含有氦气、氖气、氩气等属于混合物,故 C 正确;D、过氧化氢是由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故 D 错。故选:C

13、。7、答案:D 解析:A、当咳嗽和打喷嚏时,使用纸巾或手绢遮盖口、鼻,可过滤有毒物质,有效防止病菌传染,正确;B、没有纸巾或手绢时,应用衣袖遮盖口、鼻,可有效防止病菌传染,正确;C、咳嗽和打喷嚏时,若用双手遮盖口、鼻后,应立即洗手避免病菌通过手继续传播,正确;D、患有呼吸道传染病需要戴口罩以避免传染,错误;故选 D。8、答案:D 解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生成 C 的质量=(34g+80g)-54g=60g,设 A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a,则 4A+5B=4C+6D4a12034g60g4a120=34g60ga=17 综上所述:选择 D。9 9、答案:A 解析:设金属元素 R 的氧化物的化学

14、式为:RxOy,依据题意可得:(14x):16y=7:8,解得 x:y=1:1,由此可知 R的氧化物化学式为:RO。故选:A。小提示:10、答案:C 解析:A、碳粉和二氧化锰粉末都是黑色的,不能通过颜色鉴别出来,故 A 错误;B、铁能与硫酸反应,铜与硫酸不反应,加入稀硫酸除去的是铁不是铜,故 B 错误;C、硝酸铵固体溶于水吸热,温度降低;氧化钙和水反应放热,温度升高,可以鉴别,故 C 正确;D、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一氧化碳无法燃烧,故 D 错误。故选 C。小提示:11、答案:B 解析:A、由“金”字旁可知,镓属于金属元素,在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故 31=2+8+18+m,m=3,不符合

15、题意;B、由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镓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 3,大于 4,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最外层 3 个电子,从而带上 3 个单位的正电荷,形成 Ga3+,符合题意;C、质子数=原子序数=31,镓是 31 号元素,位置应该在 Z 处,不符合题意;D、镓和铝位于同一主族,最外层电子数相同,不符合题意。10 故选 B。12、答案:D 解析:A、铁不与氢氧化钠反应,工业上常用铁桶来储运烧碱,故 A 说法正确;B、将水煮沸可使水中钙镁离子沉淀,生活中用加热煮沸的方法可降低水的硬度,故 B 说法正确;C、铁生锈实际是铁与空气中的氧气和水共同作用的结果,铁制品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生锈,故 C 说法正确;D

16、、青少年长期大量饮用碳酸饮料会影响青少年的骨骼发育,有害健康,故 D 说法不正确。故选 D。13、答案:B 解析:A、由化学式可知,一个三聚氰胺分子由 3 个碳原子、6 个氮原子、6 个氢原子共 15 个原子构成,不符合题意;B、三聚氰胺中 C、H、N 元素的质量比为:(123):(146):6=6:14:1,符合题意;C、三聚氰胺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3+146+6=126,不符合题意;D、三聚氰胺由 C、N、H 三种元素组成,不符合题意。故选 B。14、答案:D 解析:A、碳酸钠中碳酸根是-2 价,钠离子是+1 价,所以碳酸钠的化学式为Na2CO3。故 A 错误;B、由氢元素和其他元素构成

17、的化学式,一般氢元素写在左边,其他非金属元素写在右边。故氯化氢的化学式为 HCl。故 B 错误;11 C、氧化铁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 价,铁元素为+3 价,所以氧化铁的化学式为Fe2O3。故 C 错误;D、三氧化硫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3 价,氧元素为-2 价。所以三氧化硫的化学方程式为SO3。故 D 正确。故选 D。15、答案:A 解析:A、大量使用一次性餐具,不利于节能减排,故不利于实现碳中和;B、使用新技术提高传统能源的利用效率,利于节能减排,故利于实现碳中和;C、利用风能实现清洁发电,利于节能减排,故利于实现碳中和;D、研发新工艺将二氧化碳转化为化工产品,利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故利于

18、实现碳中和。故选:A。16、答案:BC 解析:A、氧气只含氧元素,是单质,不属于氧化物,故 A 不符合题意;B、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故 B 符合题意;C、氧化钙是由钙、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故 C 符合题意;D、氢氧化钠是由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属于氧化物,故 D 不符合题意。故选 BC。17、答案:ABC 解析:A、对垃圾进行分类,能节约能源,也能减少环境污染,故此做法相符;12 B、人走关灯,少开空调,能节约能源,减少空气污染,故此做法相符;C、电动汽车逐步替代燃油汽车,能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减少空气污染,故此做法相符;D、若为方便生活,推广使用一次

19、性筷子,一次性筷子制作过程会增大能源和资源的消耗,增加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故此做法不相符。故选 ABC。18、答案:ABD 解析:A、碳酸钾和碳酸钙都能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反应后总质量的减小就是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质量,16.6g+200g-212.2g=4.4g,正确;B、反应前后元素种类质量不变;生成二氧化碳和样品中碳元素质量相等,则碳酸根离子质量为,4.4g 6044=6.0g,样品中金属元素质量为 16.6g-6.0g=10.6g,正确;C、反应中关系为2HCl 2H+CO2,则稀盐酸中氢元素的质量为4.4g244=0.2g,错误;D、由 C 可知,HCl 质量为4.4g 7344=

20、7.3g,所用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7.3g200g 100%=3.65%,正确;故选 ABD。19、答案:AC 解析:A、酒精是乙醇的俗称,正确;B、相对分子质量没有 g 这样的单位,错误;C、酒精中 C、H、O 三种元素质量比为(122):6:16=24:6:16,故氢元素质量分数最小,正确;D、酒精中 C、H、O 三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 2:6:1,错误。13 故选 AC。20、答案:AC 解析:由于溶液是无色,一定不会含有硫酸铜,又有碳酸钠能与氯化钙反应产生白色沉淀,所以一定不会含有氯化钙;10.6g 纯净的碳酸钠生成二氧化碳质量 Na2CO310610.6g+H2SO4989.8g=

21、Na2SO4+H2O+CO2444.4g 相同质量的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与稀硫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质量是碳酸氢钠多于碳酸钠,现在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大于 4.4g,所以一定含有碳酸氢钠,硝酸钾无法确定是否含有。A、样品中一定含有 NaHCO3,可能含有 KNO3,正确;B、样品中不一定含有 KNO3,一定含有 NaHCO3,错误;C、样品中一定没有 CuSO4、CaCl2,正确;D、根据上述判定混合物中一定存在碳酸氢钠 设假设样品中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的物质全为碳酸氢钠时,生成二氧化碳 4.6g 时消耗的硫酸质量为y 2NaHCO3+H2SO498=Na2SO4+H2O+2CO2884.6g 9888=4.6g y=5.12g 100g 硫酸中的溶质大于 5.12g 就能生成 4.6g 的二氧化碳,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 5.12%即可,所加的稀硫酸溶质的质量分数不一定大于 9.8%,错误。故选 AC。14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专区 > 中考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