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1.品种具有时间性和 地域 性。
2.品种是 经济 学和栽培学上的概念,在 野生 植物中不存在品种。
3.选育新品种,进行品种更换,需要许多年,所以制订育种目标要有_预见性_。育种目标不能停留在一般化的概念上,必须_突出主要目 标,兼顾次要目标_ 。 4.植物育种的主要目标性状包括_产量性状_、_质量性状_、_对病虫害的抗耐性_ 、早熟性及对耕作制度和机械化作业的适应性,还有_对环境胁迫的抗逆性_。 5.植物的繁殖方式主要有_有性繁殖_ 和_无性繁殖_ 二大类。
6.雄性和雌性器官生长在一朵花内,称为_两性花_。雄花和雌花着生在同一植株的不同部位的,称为_雌雄同株_ 。雄花和雌花分别生长在不同植株上的,称为_雌雄异株_。
7.种质资源工作的主要内容包括_考察收集_ 、_保存_ 和_鉴定研究_ 。
8 种质资源的搜集可通过 野外考察 、 种质资源机构 、 育种工作单位 、 群众性征集 等方式收集。
9.保存种质资源的方式主要有_种植保存_ 、_贮藏保存_和_离体保存_ 。
10.超低温保存种质资源是将植物材料放在_超低_温度。
11.单株选择法是在原始群体中,选择_优良单株_ ,分别_编号、留种_ ,下年种成_株系圃_,进行鉴定和比较,淘汰不符合要求的。
12 自交导致后代基因分离,使后代群体中的遗传组成迅速趋于 纯合 。
13 主导生态因子是 引种成功 的限制因素。
14.纬度越高,夏季白昼时间_越长_,冬季白昼时间_越短_,所以在高纬度地区形成的植物,是_长_日照植物。
15.原产我国北方的低温长日性作物品种,若引种到南方种植,一般表现_生长缓慢、抗逆性差、成活率低_,甚至_不能或很少开花结实_ ,营养器官_发育良好_ 。
16.杂种后代的选择方法包括_系谱法_、_混合-单株选择法_、_衍生系统法_和_单子传代法_ 等。
17 用两个自交系先配成单交种,再以单交种作母本与第三个自交系杂交而成杂种一代称为 三交种 。
18 双交种是 四个自交系 先配成两个单交种,再用两个单交种配成用于生产的杂种一代。
21.(栽培菊×野菊)×栽培菊,这种杂交方式叫做 回交 。
22.不同品种间的杂交称为_种间_杂交。
23 杂种优势可表现为 普遍性 、 复杂多样性 、 有条件性 等三方面。
24 亲和指数K= 结籽数/授粉花数
25 K=自交结籽总数/授粉花朵数是指 花期自交亲和指数
26 两性花植物,雌雄性器官正常,在不同基因型的株间授粉能正常结籽,但是花期自交不能结籽或结籽率极低的特性称 自交不亲和性 .
27 不经过人工去雄,选用某种化学药剂,在植株生长发育的一定时期喷洒于母本,直接杀伤或抑制雄性器官,造成生理不育,以达到去雄目的称为 化学去雄
28 利用苗期标记性状的制种法应采用具有相应显性性状的优良自交系作 父本
29 F1 的某一数量性状的平均值与双亲(P1,P2)同一性状平均值(中亲值MP)差数的比率称为 超中优势 .
30 优势育种的育种程序是 优良自交系的选育,配合力的测定,配组方式的确定,杂交种子的生产
31 优势育种留种:不能用 F1 留种,故必须设立制种田、亲本繁殖田。
32 优良的自交系必须具备 具有优良的繁殖和制种性状 、 具有较高的一般配合力 、 具有优良的农艺性状 、 基因型纯合、表现型整齐一致
33 核质互作的6种遗传结构中仅 S(msms) 表现为雄性不育,其余5种都是可育的。
34 衡量亲本系在其所配的F1中某种性状好坏或强弱的指标称为 优越性 。
35 在优势育种时,应选择一般配合力高的亲本,选配 亲缘关系较远、性状良好并互补、亲本自身产量高、花期相近 的组合
36 在幼苗期用来区别真假杂种且呈隐性遗传的植物学性状称为 苗期标记性状 。
37 育种程序为先纯后杂的杂交育种称为 优势育种
38.一般配合力是由基因的 加性 效应决定,它可以稳定遗传。
39 孢子体型自交不亲和性主要取决于 产生配子的父本孢子体 是否具有与母本不亲和的基因型。
40.利用杂种优势的途径有人工去雄杂交制种 化学去雄 、_苗期标记法_ 、_单性株制种_ 以及利用自交不亲和性等。
41.植物雄性不育主要有核不育型和 质 不育型。
42.辐射后成活率为40%的剂量叫 临界 剂量。
43.辐射育种的三个技术环节包括 处理材料的选择 , 诱变剂量的确定 , 诱变处理后代的选择 .
44 临界剂量是照射后成活率占 对照40% 的剂量.
45 一般认为,适宜剂量选择 半死剂量或临界剂量 照射比较合适。
46 将一定“比强”的 放射性元素 引入植物体内,使其所放射出的射线在植物体内进行照射叫内照射。
47 在辐射诱变外照射中, 辐射源 不进入植物体内。
48. 豆 科植物对辐射最敏丄感, 禾本 科植物次之, 十字花 科植物对辐射最迟钝。
49 有性繁殖植物的 种子(胚) 经一般处理后长出的植株,称为M1(突变一代)植株
50.秋水仙碱能抑制细胞分裂时_纺锤丝_的形成,使已正常分离的染色体不能拉向两极。
51.人工诱导 培育多倍体植物品种,常要采用的化学药剂为 秋水仙素 。
52 如果染色的加倍以远缘杂种为对象,那么多倍体所包含的染色体组来源就不相同,这种多倍体为 异源多倍体 。
53 同源多倍体指多倍体所包含的染色体组 来自同一物种
54.常用的倍性育种包括_同源多倍体育种_ 和_异源多倍体育种_ 。
55 具有雌性基因,只生雌花不生雄花且能稳定遗传的品系叫 雌性系 .
56 利用发生变异的枝、芽进行无性繁殖,使之性状固定,通过比较鉴定,选出优系,培育成新品种的选择育种法是 芽变选种 。
57.某植物表皮发生了芽变,是组织原层的 LⅠ 层发生了变化。
58.某植物果皮发生芽变,是组织原层的 LⅠ 层发生变化。
59.花粉在 阴凉 , 干燥 , 黑暗 的环境下有利于长期储藏.
60.要培养出单倍体植株,需要采用植物的 花药、花粉 进行接种培养。
61.植物在自然生长过程中,通过_孤雌生殖_ 、_孤雄生殖_ 和_无配子生殖_ 等方式产生单倍体。
62 在生产栽培过程中,优良品种逐渐丧失其优良性状,失去原品种典型性的现象称 品种退化 。
63 良种繁育中,为防止天然杂交,可采用 人工套袋 方式。
64.为防止良种发生生物学混杂现象,栽培中常采用 空间隔离 隔离与 设施隔离 隔离方式。
65.染色体变异, 细胞质基因 变异可导致植物性状发生变异。
1 药用植物育种和栽培的关系是:育种为栽培提供栽培对象,栽培为品种优良特性的充分发挥创造条件。(√)
2 优良品种的产生主要决定于自然进化.(×)
3 野生植物不经过人工干预也会成为栽培植物(√)
4 通过改良药用植物的遗传特性,选育出新品种就一定能发展药用植物生产,提高生产效益。(×)
5 新品种只要品质优良就会被生产者接受。(×)
6 新品种必须符合生产和市场的需要(√)
7 一定时间内、单位面积内全部光合产物的总量称为经济产量。(×)
8 决定引种成功的限制因素是主导因子。(√)
9 种质资源的搜集就是只在作物起源中心进行。(×)
10 人工创造的种质资源包括人工诱变而产生的突变体、远缘杂交创造的新类型、育种过程中的中间材料、基因工程创造的新种质等。(√)
11 野生种质资源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和抗逆性,还可能具有栽培植物所不具有的重要特性。(√)
12 繁殖系数=单位面积种子产量/单位面积种子用量(√)
13 杂交育种中,正交和反交的效果一样。(×)
14 杂交育种就是将父本花粉授到母本柱头上,并让其正常发芽完成受精过程。(×)
15 添加杂交就是多个亲本逐个参与杂交。(√)
16 由4个自交系先配成两个单交种,再用两个单交种配成用于生产的杂种一代称三交种。(×)
17 添加杂交是多亲杂交的一种。(√)
18 优势育种的育种程序:先纯后杂。(√)
19 雄性不育性指两性花植物中,雄性器官表现退化、畸形或丧失功能的现象。(√)
20 核质互作的6种遗传结构中仅S(msms)表现为雄性不育,其余5种都是可育的。(√)
21 远缘杂交一般是种内杂交。(×)
22 自交不亲和系表现为蕾期和花期自交都不亲和。(×)
23 自交系是由一个单株经过连续数代自交得到的群体。(√)
24 杂种优势可表现营养型杂种优势 (√)
25 标记性状是指在幼苗期用来区别真假杂种且呈显性遗传的植物学性状。(×)
26 一般认为,适宜剂量选择临界剂量或半致死剂量照射比较合适。(√)
27 内照射就是将一定“比强”的放射性同位素引入植物体内,使其所放射出的射线在植物体内进行照射。(√)
28 辐射诱变是指放射性元素不进入植物体内,而是利用其射线照射植物各个器官。(×)
29 有性繁殖植物的种子(胚)经一般处理后长出的植株,称为M1(突变一代)植株(√)
30 有烷化功能基团的化合物可导致植物细胞染色体加倍。(×)
31.异源四倍体能产生正常种子。(√)
32.同源多倍体可以正常繁殖后代。(×)
33 根据育种目标要求,采用染色体加倍的方法选育作物新品种的途径,是芽变选种。(×)
34 作物种子在收获、脱粒、清选、晾晒、贮藏、包装、运输以及种苗在繁殖、栽培 等过程中人为引起的混杂是生物学混杂。(×)
35 退化主要是指在生产栽培过程中,优良品种逐渐丧失其优良性状,失去原品种典型性的现象。(√)
36 不同成熟期的品种是指不同熟期的品种在栽培中进行搭配。(√)
37 品种特异性指一个品种至少有一个以上明显不同于其他品种的可辨认的标志性状。(√)
1 优良品种产生的条件(C)C、自然进化、人工进化;
2 发展药用植物生产,提高经济效益,必须通过(D)D、注重新品种的选育,改进栽培技术并在适宜地区栽培。
3 药用植物育种的主要任务是(B)B、为生产上提供优良新品种;
4 不同成熟期的品种是指(A)A、不同熟期的品种在栽培中进行搭配
5 同一品种个体间在一些主要经济性状方面是相对整齐一致的称为(C)C、品种的一致性;
6 作物品种经过反复繁殖后其相关的特征或者特性保持相对不变叫做品种的(C)C、稳定性;。
7 一个品种可以满足多种用途,可对品种充分利用,以产生最大的经济效益的特性称为(A)A、品种的商品性;
8. 关于育种目标,不正确的叙述是(B)。 B. 产量性状是育种目标中最重要的性状
9 一定时间内、单位面积上收获的商品利用部分是(B)B、经济产量;
10 种质资源的搜集在(C)C、在作物起源中心、栽培中心和遗传育种中心;
11 通过保护种质资源所处的生态环境达到保护种质的目的是(C)C、就地保存;
12. 下列属于种质资源的是(D)。 D.以上三项都包括在内
13. 选择优良单株,进行分系种植比较,选优系繁殖成原种,称为( B )。 B 单系选择法
14 单交种是指( A )A、两个自交系间的杂种一代;
15 从原始群体中选取优良单株分别编号,分别留种,次年单独种植成一单株小区,根据各株系的表现进行鉴定的选择方法是:(B)B、单株选择;
16 药用植物群体内的个体间变异主要由(B)B、染色体结构变异引起;
17. 关于选择育种法,不正确的说法是(D)。 D. 主要是选择好亲本
18. 选种圃是(C)。 C. 种植杂交组合各分离世代
19. 纬度越高,(C)。 C. 夏季白昼时间越长
20. 下面叙述不正确的是(D)。 D. 经度相近而纬度不同的地区之间,引种容易成功
21.原产高纬度地区的品种,引种到低纬度地区种植,可能会(A)。 A. 生育期延长
22 人参南移的主要影响因子是:(C)C、冬季低温;。
23. 在F2群体中,既出现显性性状的个体,又出现隐性性状的个体,称为(D)。 D 性状分离
24. 杂种一代与隐性亲本杂交,称为(C)。 C 测交
25 杂交一代种在生产上(B)B、不可以留种栽培;
26 杂交第一代及其以后世代与其亲本之一再进行杂交称为(C)C、回交;
27 优良的自交不亲和系要求:(C)C、蕾期自交亲和指数高,花期自交不亲和指数也高;
28 用具有某一隐性标记性状的优良自交系作母本,具有相应显性性状的优良自交系作父本,在杂种后代中拔除不具有父本性状植株的制种方法是: (A)A、利用苗期标记性状的制种法;
29 两个遗传组成不同的亲本杂交产生的 F1植株在生活力、生长势、适应性、抗逆性和丰产性等方面超过双亲的现象为(C)C、杂种优势;
30 用双亲中较优良品种的一个亲本的平均值(Ph)作为度量标准,衡量F1平均值与高亲平均值差数的比率是(A)A、超亲优势;
31 苗期标记性状的制种法(A)A、用具有某一隐性标记性状的优良自交系作母本,
32. 利用杂种优势的基本条件不包括(C)。 C. 细胞核雄性不育性
33. 下列有关雄性不育的遗传理论是(C)。 C 质核互补假说
34 在优势育种时,应选择(C)C、一般配合力高的亲本,特殊配合力高的组合
35 孢子体型自交不亲和性(A)A、主要取决于产生花粉的植物个体是否具有与母本不亲和的基因型;
36 临界剂量是照射后为(B)B、40%成活率的剂量;
37 放射性元素不进入植物体内,而是利用其射线照射植物各个器官的处理方法是(B);B、外照射;
38 烷化剂处理植物可导致植物细胞遗传基础发生(C);C、染色体结构的改变;
39 甘蓝型油菜和白菜型油菜杂交是属于(B);B、种间杂交;
40 同源多倍体指(A)A、所包含的染色体组来源相同
41. 无籽西瓜属于(C)。 C.三倍体
42. 同源多倍体的一个显著特征是(C)。 C.植株、器官和细胞的“巨型性”
43. 普通小麦属于(D)。 D.异源多倍体
44 据D.lewis(1955)等研究认为,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越强的植物类型其(B)B、基因型杂结合程度高;
45 根据育种目标要求,采用染色体加倍的方法选育作物新品种的途径,是(C)C、多倍体育种;
46 发生在芽内分生组织细胞中的突变,当变异了的芽内分生组织萌动长成枝条时,该枝条性状表现出与原品种类型不同称为(A)A、芽变;
47. 通过单倍体育种(A)。 A.没有了杂种的分离,缩短了育种年限
48 一个品种至少有一个以上明显不同于其他品种的可辨认的标志性状称为品种的(C)C、特异性;
49. 下列与品种混杂退化无关的是(A)。 A. 体细胞融合
50. 品种审定的根据是(C)。 C. 品系区域试验结果和其它生产试验的表现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