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君子之风的教案(应).doc

上传人:w****g 文档编号:2096856 上传时间:2024-05-1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君子之风的教案(应).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君子之风的教案(应).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君子之风的教案(应).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君子之风的教案(应).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君子之风的教案(应)君子之风一、导入新课。“君子”一词,在孔子以前,只指国王以下、大夫以上的官员,常与小人对举。如左传:“君子劳心,小人劳力。”政治地位孔子:“君子”是指品德高尚的人。道德水平一个人具有什么样的道德修养,才算有“君子之风”?它对我们有哪些要求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第六课君子之风。(板书:君子之风)看看孔子告诉我们有哪些法则可以让我们向君子靠近。二、整体感知1、读第1章和第2章政治和道德素养:道、德、仁、义、礼、孙、信知识文化水平: 六艺2、自由诵读课文第39章。思考:其中哪些品质不是君子应该具有的?(具有这些特点的是小人)(板书) 小人:求生害仁 喻于利 耻恶衣恶食 患得患失三

2、、解读1、杀身成仁。(生命?仁义?)1)齐读第3章。学生谈自己的理解。2)教师总结:我们认真、深入地去理解孔子所说的这段话,主要谈了他的生死观是以“仁”为最高原则的。生命对每个人来讲都是十分宝贵的,但还有比生命更可宝贵的,那就是“仁”。 孟子也说:“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这段文字,是对孔子“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思想的最好阐发。后代许多民族英雄、仁人志士,像汉代的苏武,宋代的岳飞、文天祥,明代的于谦,

3、清末的谭嗣同,在国家与民族的危急时刻能够杀身成仁、舍生取义,是离不开传统儒家思想的潜移默化。 3)(提问)同学们能想到哪些名人名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谭嗣同)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诸葛亮)文天祥临刑时衣带诏上写着:“孔曰成仁,孟曰取义。唯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 宋史文天祥传2、见利思义。(利?义?)(第4、8章)1)【读解】学生谈自己的理解。2)小人重利的事例联系现实比比皆是,你能想到什么?奶粉事件、黑煤窑、废水污染、乱砍乱伐 君子重义的事例:有人重利,只顾眼前利益乱砍乱伐,也有人重义,为子孙

4、后代植树造林,改善生存环境,这个人就是张学厚。引入柳林七旬翁:耗千万资产造百亩良田。(76岁,一千余万元积蓄,在吕梁山开发出百亩良田,“高山出平畴”,他说“为后代造福”。)3)讨论:孔子说,君子喻于义,你觉得他是不是主张只能要义不要利呢?(学生自由发言) 其实在本文第8章就有这样的语句“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插入对“浮云”的理解)可见孔子并不是反对正当的求利,而是轻视不义的富贵,主张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要符合道义。其实,孔子何尝不希望富贵呢!他曾说过:“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里仁)“人之所欲”当然也包括他自己内。但如果“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不会去享受)”,也

5、就是说孔子看得更重的是为人处世的原则,即“道”“义”。吕氏春秋里有一则记载:孔子见齐景公,景公致廪丘(地名)为养。孔子辞不受。入谓弟子曰:“君子当功以受禄。今说景公,景公未之行,而赐之廪丘,其不知丘也甚矣!”令弟子趣驾而行。 4)教师小结:由此,孔子的义利观是?反对见利忘义,主张见利思义、重义轻利。 浮云聚散无常,喻富贵短暂,即今之过眼烟云 浮云在天上,高不可及,喻富贵与己无关 浮云至淡至轻,喻富贵无足轻重3、安贫乐道。(耻?乐?)(第5、7、8章)1)士人在追求正道的过程中,总会遇到重重险阻,处境困窘。“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恶衣恶食”就是其中一个重要的障碍,孔子为什么会认为

6、以恶衣恶食为耻的人就不值得与他讨论?(学生讨论)解答:子曰:“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卫灵公)(译:君子用心于道而不用心于食。君子只担忧道的不能实现,却不在乎自己的贫穷。)孔子要求士人在追求正道时,要排除外界的物质享受干扰。孔子的弟子中就有这样一个。在论语中好几次被孔子批评的子路,有一次受到老师的表扬:“衣敝缊袍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者,其由也与!”(子罕译:穿着破烂的旧丝棉袍子和穿着狐貉裘的人站在一起,不觉得惭愧的,也许是仲由吧!) 而这一章里的人,以恶衣恶食为耻,怕自己穿坏衣服,怕自己没有好的吃,讨厌物质环境艰苦,说明他的心志已经被物质的欲望占领了,这样注重口腹之欲的人怎能与他谈学

7、问、谈道呢?历史上成就一番大业的志士仁人,有几个是沉湎于物质享受的呢?而一心追求口腹之欲的人,又有几个能成就事业、青史留名的呢!越王勾践便是其中一例。2)(6.11)耻恶衣恶食者的做法令孔子非常不满,那孔子认为人在贫穷中、人在困窘时应该怎样呢?有人的表现让孔子称赞了,这个人是?颜回,颜回是怎么做的?(学生找原句回答)3)在如此难耐、恶劣的环境中颜回能够自得其乐,我们用简单的词语概括为:安贫乐道。同学们,这几句话看起来非常简单,但是要自己身体力行可不容易,问题设计:安贫乐道你能做到吗?4)俗话说有其师,有其徒,孔子的“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堪称安贫乐道的典范。孔子和颜回能耐得住

8、饭食和住所的简陋的高贵的品质,并能够自得其乐,但却没有说出什么是他的快乐。你们来说说。原来这快乐缘于一个字。颜回和孔子都是以“义”为了,这个“义”就是仁义,道义。因为他们心中有了仁义,有了道义,才能够安于贫困,也就是为了精神的追求而不在意物质生活的窘迫。这也就是贫贱不能移的精神,这里包含了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道理,即人总是要有一点精神的,为了自己的理想,就要不断追求,即使生活清苦困顿也自得其乐。4、乐以忘忧。(患?乐?)(第6、9、10、11章)1)“患失”很好理解,即得到后,担心失去,即朱熹所说“好利无厌,故既得而患失。”但对“患得”的理解有两种:一种是“患不得之”,即担心得不到;一种是朱熹“

9、惮于任事,故未得而患得”,即害怕承担责任,担心得到。2) 这些人太斤斤计较个人利益了,对这种人来说,人生就正如哲学家叔本华所指出,是在痛苦与无聊,欲望与失望之间摇晃的钟摆,永远没有真正满足,真正幸福的一天。所以会患得患失,常年处于忧思、忧虑之中。对身体会不好,比如马尔泰若曦。那么应该怎么办呢?孔子说,要做到三忘。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忘食、忘忧、高峰是忘老)3)同学们认为怎样的人才能够具有如此的心境呢?孔子追求的不是物质生活的快乐,而是在追求学问、追求正道的过程中体味到无穷乐趣。此章乃孔子之自述。孔子生平,惟自言好学,而其好学之笃有如此。学有未得,愤而忘食。学有所得,乐以忘

10、忧。学无止境,斯孔子之愤与乐亦无止境。如是,惟日不足,而不知年岁之已往,斯诚一片化境。 钱穆论语新解孔子这种积极向上、乐观豁达的精神面貌,如同滕王阁序的作者王勃,身处困境却依然乐观,“落霞与孤鹜齐飞 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以自下而上的飞翔姿态永远定格在滕王阁的秋水长天中,孔子“乐以忘忧”的豁达心境也永远定格在历史长河中!4)由此我们就想到了前面的患得患失者,问题设计:在人生追求中,“患得患失”“乐以忘忧”哪种态度能让我们走得更远?(学生自由发言,教师点评)5)看第10章,孔子在追求正道,想要到达怎样的境界? 怎样理解“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仁者不忧】:一个人有了一种仁义的大胸怀,他

11、的内心无比仁厚、宽和,所以可以忽略很多细节不计较,可以不纠缠于小的得失。只有这样的人,才能真正做到内心安静、坦然。【知者不惑】:当今社会,我们的痛苦不是没有选择,而是选择太多。这是一个繁荣时代带给我们的迷惑。我们无法左右外在的世界,只有让内心的选择能力更强大。当我们很明白如何取舍,那么那些烦恼也就没有了。【勇者不惧】:当你的内心足够勇敢,足够开阔,你就有了一种勇往直前的力量,自然就不再害怕了。一个人做到了内心的仁、智、勇,从而少了忧、惑、惧。也就是到达真君子的境界了。6)到达这种境界后,人们总是喜欢把人的品格和自然界的某些事物联系起来,赋予人格化的品质。比如梅兰竹菊。知者为何与水相联?为什么知

12、者动、知者乐?仁者为何与山相联?为何仁者静、仁者寿?朱熹:“知者达于事理而周流无滞,有似于水,故乐水;仁者安于义理而厚重不迁,有似于山,故乐山。”水的特性是流动性强,所以知者如水,思维活跃、反应快,学习的时候比一般人轻松,能够从知识中获得快乐,处理人际关系时也能左右逢源,充分受生活乐趣,所以知者动、知者乐。山的特性是稳重,所以仁者如山,仁者静(沉静)。山不仅稳重,而且仁爱。尚书大传上记有孔子的一段解释:草木在山上生长,鸟兽在山上繁衍,财用在山上出产。山把它的所有无私地给予人类,这同“仁者爱人”的思想是一致的。至于仁者寿,按照倡导“独尊儒术”的汉代董仲舒的解释:“外无贪而内清静,心和平而不失中正

13、,取天地之美以养其身。”四、回顾总结:小人:求生害仁 喻于利 耻恶衣恶食 患得患失 君子:杀生成仁 喻于义 安贫乐道 乐以忘忧五、“文”与“质”(第13、14章) 以上所说都说君子所应具有的素养(8+4),是一种内在,即“质”,本质。那么君子是不是只要“质”就可以了呢?棘子成认为作为君子只要有好的品质就可以了,不须外在形式的“文”,文饰。但子贡不这样认为,他认为良好的本质应当有适当的表现形式,否则,本质再好,也无法显现出来。正所谓我们现在所用的一个关于文和质关系的成语文质彬彬论语雍也,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文质兼有的孔子是怎样的形象呢?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六、(第12章)要具备君子的素养,真是一条漫长的道路,“任重而道远”啊!要终其一生完成吧,“死而后已。”结束语:同学们,经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到要做一个君子,其内心的精神是根本,用一个字概括就是“义”,所以孔子说“君子义以为质”。道不远人,让我们在圣贤的光芒下,远离小人,努力向理想中的君子靠近。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